道路以目的典故-道路以目
1.道路以目成语故事
2.道路以目出自哪篇文章
3.道路以目的典故
道路以目成语故事
道路以目成语故事如下:
周厉王在位时,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在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下,改变周朝原有的制度,增加了许多赋税,许多百姓赖以为生的生计,如打鱼、砍柴等等,都要交税。 这样一来,国内自然民怨沸腾,都城中许多人都在抱怨、指责周厉王。
召公看不下去了,向周厉王进谏说:百姓们都活不下去了!没想到,周厉王听了非常生气,于是找来许多卫国的巫师,让他在国都中监视百姓,然后回来报告。 那些抱怨指责周厉王的人,全都被举报,然后被杀掉。 这样一来,都城里的百姓再也不敢说话了,在路上相遇时只敢以目示意。
周厉王很高兴,对召公说:现在,不会有人胡思乱想、胡言乱语了。召公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果只是用堵的方法防范河水上涨,等洪水来时,堤坝崩溃,危害极大。对百姓们的指责也是这样。
后来,“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百姓不敢说话,以目示意的情况。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警示人们要关注民意,尊重百姓的权益和感受。
道路以目的近义词:
缄口不言,汉语成语,拼音是jiān kǒu bù yán,意思是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出自《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三缄其口(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说苑·敬慎》。三缄其口(缄:封)指在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动宾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
道路以目出自哪篇文章
道路以目出自《国语·周语上》,《国语·周语》是《国语》中的一篇,作者是左丘明。《国语·周语》是一篇文言文文章,其主要记叙了两周时期周王室的历史大事。
周穆王将去征讨犬戎,祭公谋父劝阻说:“不能这样做。先王以道德昭示天下而不炫耀武力。平时敛藏军队而在适当的时候动用,这样它才会显示出威力,炫耀就会滥用,滥用便失去了威慑作用。所以周公的颂诗说:‘收起干戈,藏好弓箭,我只求让美德遍及全国而发扬光大,相信我王定能长保封疆。’先王对于百姓,鼓励他们端正德性和敦厚品行,广开财路以满足需求,使他们有称心的器物使用,明示利害所在,依靠礼法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趋利避害、感怀君王的恩德而畏惧君王的威严。所以先王能使自己的基业世代相延并不断壮大。”
道路以目的典故
道路以目的典故如下:
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乡党》,意思是用眼睛来示意,形容行为谨慎,言语恭敬。
道路以目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在春秋时期,齐景公非常喜欢打猎,经常带着猎鹰和猎犬去野外打猎。
有一次,他在打猎的过程中不小心踩到了一个猎人的脚,导致猎人受伤。齐景公非常尴尬,但为了保住自己的颜面,他没有道歉,只是用眼睛瞅了一下猎人。
齐景公导致猎人受伤还不道歉这个举动被孔子看在眼里,他批评齐景公的行为不够恭敬,并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道路以目来形容这种行为。
意思是说,一个人在路上行走或者做事时,应该用眼神来示意,而不是用言语来表达。因为用言语说话容易出口伤人,而用眼神示意则更加含蓄、内敛。从此,道路以目这个成语就流传了下来,成为形容行为谨慎、言语恭敬的成语。
道路以目这个典故带给人的道理:
1、尊重规则:在上述典故中,孔子教导曾子看左边,因为左边是尊贵的位置。这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尊重规则和礼仪,遵循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2、重视身份和地位:在古代社会,尊卑有序,身份和地位非常重要。孔子对曾子的教导也表明了这一点。这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中要重视身份和地位,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3、慎言慎行:在道路以目的典故中,孔子教导曾子要看左边,不要说话。这告诉我们在言行举止中要谨慎,不要轻率发表意见或做出行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观察和思考:当我们面对问题或困难时,应该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和情况,认真思考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就像道路以目这个典故一样,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沟通与合作:虽然道路以目的典故中的人们没有说话,但是他们通过眼神交流了自己的意思和情感。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以实现有效的合作和协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