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贤良方正是什么意思

2.被称为“奸邪”之徒的北宋能臣夏竦,都经历了什么?

3.唐朝的李牛两党派的争斗后来怎么样了

贤良方正是什么意思

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秦观

问题一:诸侯相举贤良方正言极谏是什么意思 就是指的诸侯们各自都找优秀的人希望那些优秀的人才能够进谏非常有道理的言论这个指的是百家争鸣言论比较自由春秋战国时期

问题二:方正什么意思? 1. 指人行为、品性正直无邪。 《管子?形势解》:“人主身行方正……行发於身而为天下法式者,人唯恐其不复行也。”《东观汉记?吴良传》:“z 吴良 {以清白方正称。”《旧唐书?儒学传上?徐文远》:“ 文远 方正纯厚,有儒者风。”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 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2. 古代制科之一。 汉文帝 时始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多为举荐;后成为制科之一,如 唐 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清 代有“孝廉方正科”,有举荐和自荐之别,先荐,后廷试。以德行方正为取士的主要标准。 3. 正方形;四四方方。 《周髀算经》卷上“圆出於方,方出於矩” 汉 赵爽 述:“圆规之数,理之以方;方,周匝也。方正之物,出之以矩;矩,广长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她学得极快,口音清楚,写的字也很方正。” 吴组缃 山洪》一:“他的脸形方正。”

问题三: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 什么意思 及时举荐有才能并且正直而敢于直言意见、极力劝谏的人,用来弥补我能力之不及。

问题四:什么什么方正(成语) 贤良方正

问题五:品质是什么意思 你指的是人的品质,还是物的品质

人的指的:指人的行为和作风所显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实质。

物的:既简单又非常难的问题,大概能够回答的人没有。翻阅的参考书中这样写着:为了判断其制品或部品是否达到其使用目的顾客的约定的评价对象和固有的性质。对于五金部品来讲,就是孔径、弯曲的高度等。

问题六:贤良方正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你若是写作文的话,爱写什么写什么,稍微说下理由就行。比如:XX就像狗的贤良方正,一天天不分黑白单调把门,但却从不懈怠,一有空贤便摇尾晃脑逗主人开心。

问题七:乾坤是什么意思 qián kūn ㄑㄧㄢ@ ㄎㄨㄣ

乾坤

◎ 乾坤 qiánkūn

(1) [heaven and earth]∶天地

扭转乾坤

(2) [male and female]∶男女

qián kūn ㄑㄧㄢ@ ㄎㄨㄣ 乾坤

亦作“乾川2”。 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系辞下》:“ 黄帝 尧 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 明 何楷 《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

(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 汉 班固 《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 金 元好问 《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谕鬼》:“岂乾坤两大中,凶顽任尔。”

(3).称日月。 唐 杜甫 《登岳阳楼》诗:“ 吴 楚 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杨伦 笺注引 董斯张 曰:“考《水经注》: 洞庭 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

(4).国家;江山;天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竭节尽忠扶社稷,指山为誓保乾坤。” 宋 杨万里 《得亲老家问》诗之二:“乾坤裂未补,簪笏达何荣?”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治世圣人生,指日乾坤定。” 明 吴承恩 《寄渔石唐公》诗:“青山已信公真隐,肯为乾坤出野堂。”

(5).指局势,大局。 清 秋瑾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诗:“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陈毅 《过贵阳》诗:“共庆长征人未老, 遵义 会议定乾坤。”

(6).指帝、后。《后汉书?皇甫规传》:“ 梁太后 临朝, 规 举贤良方正。对策曰:‘……陛 *** 兼乾坤,哲纯茂。’”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以坤母临朝,以君天下,行乾之德,故曰体兼乾坤。”

(7).玄虚;花招。《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道:‘你放的,你弄的好乾坤哩!’”《黄绣球》第十回:“ 黄通理 道:‘你怎样去了就将近一天?又同那尼姑们弄些什么乾坤出来?’ 黄绣球 拍掌大笑说:‘这个乾坤大着呢!神仙也猜不到的。’”

问题八:提及汉朝剑出鞘是什么意思? 汉朝剑出鞘,意味着随时准备战斗,这个东西和现代意思一样

被称为“奸邪”之徒的北宋能臣夏竦,都经历了什么?

小时候,我一直觉得宋朝是个十分神奇的朝代——一头是忠臣良将层出不穷,另一头则是奸臣坏蛋遍地开花。比如在各种评书、演义和影视剧中,把诸如杨家将、岳家军、呼家将、包青天、寇老西儿、八贤王什么的,个个描画得忠心耿耿、超级能干,堪称是大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仿佛只要得了一个,就能上辅君、下保民,肯定让大宋朝万万年。

北宋的历史被各种小说、演义虚构得太厉害

那为啥北宋遭受了靖康之耻、南宋被逼得崖山蹈海?而且连续两次被异族搞到团灭,这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上都堪称绝无仅有,以至于“弱宋”这顶大帽子戴了近千年都摘不下来?

应该都是那些坏到透腔的奸臣弄的吧?大宋朝的忠臣良将赫赫有名,奸臣坏蛋更是不遑多让。像什么秦桧、庞太师、潘仁美、蔡京、高俅、贾似道,一个个坏得头顶生疮脚底流脓,只要大宋朝冒出个好人就被他们害一个,几乎是人盯人防守,没一个能逃得掉。这样的大宋朝,自然没个好。

长大了开始读史,才发现这种现象并非都是虚构出来的,两宋确实是个“忠奸”两头都分外拔尖的朝代。先不管奸臣,就说所谓的忠臣,仅宋仁宗赵祯一朝42年间,涌现出来的各种名气大得不得了的“名臣”,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史书说的)质量上都足以傲视包括汉唐在内的历朝历代——当然前提是我们不去追究为啥仁宗朝在内“三冗”问题和土地兼并泛滥得无法收拾,逼得宋神宗不得不启用王安石变法;在外被区区西夏揍成了灰孙子、被辽国趁机大肆敲诈勒索。

北宋名臣辈出,但大多是“互吹”出来的,真没干过啥实事,就算干大多也干不成

难道这口锅还得扣到“奸臣”头上?可问题是秦桧、蔡京之流的祸国巨奸在这时候还没来得及投胎,虚构出来的庞太师等大坏蛋自然也没机会在真实的历史中使坏。数来数去,宋仁宗一朝最坏的蛋恐怕就非夏竦这家伙莫属了,莫非让坐拥名臣无数的赵祯无缘中兴宋室的千古明君这口锅,要扣在这家伙头上?

纵观夏竦的一生,就算他是个大奸臣,似乎也没有作奸犯科的空间和机会。

夏竦这个名字,在不熟悉宋史的朋友那里可能显得有点陌生。不过想必很多人都熟悉下面这首诗:

“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

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诗一首其一》)

这首诗的作者叫张元。这货本是北宋一书生,才华大概是有的,就是运气不咋地,所以屡屡科举屡屡不第。于是自认怀才不遇的张书生一怒之下叛宋投夏,还得到了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赏识,把他当成了谋主。

张元可以称之为汉奸,当然他肯定没有这个意识和自觉

北宋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宋夏两国爆发好水川之战。在张元的谋划下,李元昊亲自率兵伏击宋军,使得后者几乎全军覆没,主将任福也战沙场。战后,洋洋得意的张元在界上寺的墙壁上题下了上面这首诗,还挑衅般的在诗后署名“(西夏)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以示羞辱。

张元一朝小人得志便猖狂忘形,不过为啥要扯上夏竦和韩琦?因为在好水川之战中任福只是名义上的宋军主将,真正说了算的是时任北宋宣徽南院使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判永兴军的夏竦。而韩琦则是夏竦的副手,也是好水川一战真正的谋划者,所以在战后,阵亡将士家属才会跑去围堵,让韩老倌引以为终生之耻:

“元昊设伏,我师陷没,大将任福之。韩公遽还,至半途,亡者之父兄妻子数千人,号于马首,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曰:‘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哀恸之声震天地。韩公掩泣,驻马不能进。”(《鹤林玉露·乙篇·卷二》南宋·罗大经)

两宋总是没完没了的打败仗,其实就跟文官为帅瞎指挥有很大的关系,不过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好水川之败,夏竦当然要负“领导责任”,这要是放在始终处于生存危机的南宋,肯定是一个顶大的罪状,因此而摇身一变成为“奸臣”也不奇怪,比如韩侂胄、贾似道就是这么倒霉的。不过在北宋、尤其是仁宗朝的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赵祯手底下的那帮名臣里边,上过战场又没打过败仗的还真不好找……比如前边说过的那位韩琦,人家后不但被追谥忠献、配享英宗庙庭,又追封为魏郡王,后来还收获了从祀历代帝王庙及孔庙的殊荣,打个小败仗算个毛线事情?

韩琦可是妥妥的名臣、正面人物,对此士大夫们可是不接受反驳哦

所以打败仗从来不是夏竦成为奸臣的原因。那么这货到底干了什么丧心病狂的坏事,以至于在史书中与丁谓、王钦若并列为宋初三大奸臣:

“论曰:王钦若、丁谓、夏竦,世皆指为奸邪……封禅之议成于谓,天书之诬造端于钦若,所谓以道事君者,固如是耶?竦阴谋猜阻,钩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何其患得患失也!钦若以赃贿干吏议,其得免者幸矣。”(《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传第四十二》)

这个指控对于夏竦来说实在有点莫名其妙。将丁谓和王钦若称之为“奸邪”还有事实依据,比如前者怂恿宋真宗赵恒封禅、后者不但贪污腐败还帮着赵恒伪造天书,可夏竦呢?“阴谋猜阻,钩致成事,一居政府,排斥相踵”,看上去都是了不得的罪名,仔细一想却全都是“莫须有”——只有指控却举不出什么实据,实在难以服众。

宋初时的士大夫缺乏经验,还不习惯给对手扣帽子,所以公认的奸贼只有丁谓和王钦若两个

那我们还是从夏竦的履历中寻找一些蛛丝马迹吧。

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今江西德安)人,还是个官二代——他爹夏承皓在宋真宗时为抵御契丹内寇,陨于战阵,被追赠为崇仪使,夏竦也因此凭父荫当上了个名为“三班差使”的小武官。

不过夏竦的才华显然不在武功上。他打小就以文采出众而闻名,12岁能做赋,17岁曾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诗,被大名士王辟之赞为“后之题诗,无出其右”(《渑水燕谈录·卷七·歌咏》),自此一举成名,成为众人眼中的名臣苗子。

写了首好诗就能成为名臣?没错,起码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这话绝对没毛病。在北宋,能诗善文的不一定能当上名臣,但要是诗文写得不咋地的还想当上名臣肯定千难万难。诸如像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辙、晏殊、宋痒这样的人,很难说清其官声和文名到底哪个更大;而那些官声显然大于文名的如韩琦、富弼、庞籍、曾公亮、文彦博、吕公著、章惇等人,其实也不是诗文作得不好,只是竞争对手太厉害,才显不出他们而已。

想当官得先进“作协”,这种情况在古代司空见惯

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位韩琦,诗词作得就毫不逊色: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全宋词·第一册》)

所以已经小有文名的夏竦,在那个文尊武卑的时代注定还是要回归到文臣的队伍中来的。于是这家伙也不去军营好好上班,天天拿着自己的诗集去寻找自己的伯乐。终于,时任宰相的李沆看到了他的诗,觉得这是个人才,便推荐给了宋真宗赵恒,于是夏竦得到了个润州(今江苏镇江)丹阳县主簿的职位。

不过一个小主簿哪能满足夏竦的功利心?所以在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夏竦应试“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也就是鼎鼎大名的制科考试。话说这个制科考试可是老厉害了,科举跟它比都是小儿科——在两宋319年间通过科举考中进士的有2~3万人,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诸科、恩科、武举等等弄不好能有近10万人考中。可是能通过制科考试的有几个?一共考过21次,才录取了49人而已!(详见科举很难考?在宋朝的制举面前那都是小儿科?)

而且制科考试的成绩分为五等,其中第一、第二等从不授人,成绩最好的是第三等。整个两宋能拿到第三等的只有两人,其中一个还是才华横溢到快要爆炸的苏轼(另一个叫范百禄)。

虽然录取率低得吓人,但通过制科的幸运儿大都名不见经传,这事也挺怪的

夏竦最终录得第四次等,这也是个顶顶了不起的成绩,所以大名士杨徽之才会借品评夏竦诗作的机会,赞其为“真宰相器也”。

这下夏竦算是有了“出身”,被选进史馆修《起居注》。这是个极清贵的职位,相当于成了“储备干部”,前途一片光明。不过此时的夏竦还是个小愤青,非常看不惯权臣丁谓,屡屡与其发生冲突,还上书阻止了这货为了拍赵恒马屁、搞铺张浪费的“求神工程”。这下可惹恼了丁谓,于是借夏竦的老婆撒泼的机会将其逐出中枢,撵到黄州(今湖北黄冈)任知州。

话说丁谓在当时可谓是权倾一时,先后担任过三司使、参知政事、吏部尚书、保信军节度使等要职。在通过诬告促成寇准罢相以后,又登上了首相之位。在宋仁宗赵祯即位以后,又授丁谓司徒兼侍中之职,位列三公,显赫无比。也就是说,丁谓掌权的时间超过了20年,而在此期间内得罪了他的夏竦自然没好果子吃,根本没指望升官回京,只能在地方上到处乱窜。

所以在黄州任职期满后,夏竦又先后历任襄州(今湖北襄樊)、寿州(今安徽寿县)、安州(今湖北安陆)、洪州(今江西南昌)知州事。好不容易等到丁谓恶贯满盈倒台了,可能又因为夏竦在地方上实在是太能干了,所以又在被加上了一大堆荣誉官衔之后,再被调去知青州(今山东青州),后来又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等使、判永兴军,跑去宋夏交战前线去指挥打仗。

以文御武纯属自找苦吃,夏竦也是这一政策的受害者

古代的那些大坏蛋们,除了藩镇以外,剩下的权臣、阉宦、外戚,还有红颜祸水啥的似乎只有跑到京城里才能有用武之地,否则压根甭想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可纵观夏竦一生,除了人生的最后几年外几乎就没在京城呆过,净在地方上打转转了,那他又是怎么戴上奸臣这顶大帽子的呢?

唐朝的李牛两党派的争斗后来怎么样了

唐朝后期朝廷大臣之间的派系斗争。牛党的首领是牛僧孺、李宗闵,李党的首领是李德裕,故史称牛李党争(一说牛李专指牛僧孺、李宗闵,而李德裕无党)。这次派系斗争从其酝酿到结束,约四十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一次有名的朋党之争。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朝廷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举人。牛僧孺、皇甫、李宗闵三人对策时痛诋时政,被考官杨於陵、韦贯之评为上第,请予优叙。当时宰相李吉甫(德裕之父 )大为不满,向宪宗陈诉,并称翰林学士裴、王涯二人“覆策”(审查考卷)有私。宪宗听信李吉甫的话,将裴、王、杨、韦四人免职贬官,牛僧孺等三人也不予重用。事后颇有人上疏为牛僧孺等鸣不平,指责李吉甫忌贤抑才,形成舆论压力。宪宗又于同年出李吉甫为淮南节度使,启用裴为相,初步形成两派对立的形势。元和年间两派争论的焦点是如何对待藩镇割据。宰相李吉甫、武元衡、裴度等主张武力平叛;另一派宰相李绛、韦贯之、李逢吉主张安抚妥协 由于宪宗和当权宦官吐突承璀支持前者,因此元和年间主战派得势,反对派则利用舆论与之抗衡。李吉甫于元和九年 (814),其后主战派的中心人物是裴度,反对派的中心人物是李逢吉。当时牛僧孺、李宗闵和李德裕都还在朝外为官,地位也不高,对朝内政争影响不大。而在朝两派的争论还以政见为主,派系私利的性质不明显,故元和年间只是党争的酝酿时期。

长庆元年(821),礼部侍郎钱徽主持进士科考试,右补阙杨汝士为考官。中书舍人李宗闵之婿苏巢、杨汝士之弟殷士及宰相裴度之子裴等登第。前宰相段文昌向穆宗奏称礼部贡举不公,录取都是通过“关节”。穆宗询问翰林学士李德裕、元稹、李绅,他们也都说段文昌所揭发是实情。穆宗派人复试,结果原榜十四人中,仅三人勉强及第,钱徽、李宗闵、杨汝士都因此被贬官。于是,李、杨等大为怀恨,从此“德裕、宗闵各分朋党,更相倾轧,垂四十年”。双方各从派系私利出发,互相排斥。

此后在穆宗、敬宗、文宗三朝,除去大和九年(835)甘露之变前夕,牛李两党都被当时掌权的李训、郑注排斥朝外,大体上是两党交替进退,一党在朝,便排斥对方为外任。文宗曾有“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的感慨。

开成五年(840),文宗,牛党和他们依靠的宦官所支持的继承人未能继位,另一派宦官拥立唐武宗即位,牛党失势。李德裕自淮南节度使入为宰相,开始了李党独掌朝政的时期。牛党被排斥出朝廷之外,其领袖牛僧孺、李宗闵虽然早已身在外地,也被贬职流放。李德裕虽在会昌年间讨平泽潞叛乱、破回鹘、废佛教等几个方面作出成绩,但他独断专行、排斥异己的作风不但为反对派所憎恨,也为宦官所不满。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宣宗即位。宣宗早就厌恶李德裕,即位之后即贬之外任,李党纷纷被斥牛党的令狐、崔铉、魏相继入相,牛僧孺、李宗闵也被召还朝(李宗闵不及还朝即)。李德裕被贬为崖州(今海南岛琼山东南)司户,于贬所。牛李两党之争终于以牛党获胜结束。

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中国史学界有分歧意见。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牛党代表进士出身的官僚,李党代表北朝以来山东士族出身的官僚。他们之间的分歧不仅是政见不同,也包括对礼法、门风等文化传统的态度之异。大体上认为牛党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牛李党争的焦点在于对待藩镇态度,是主张强硬政策与妥协政策的分歧。又认为李党主张革新,牛党因循守旧,所以李党是进步的,而牛党是守旧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