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有个辩论赛 是论知难而进好,还是知难而退好。我是反方,请帮帮找些例子,充实点的

2.知难而退的正例子

3.哪位历史人物遇到困难退缩了

我们有个辩论赛 是论知难而进好,还是知难而退好。我是反方,请帮帮找些例子,充实点的

知难而退的例子-知难而退的例子合集

知难而退:原指作战要见机而行,见到对己不利的形势时,该退就退。现指当知道问题的难度是自己无法克服的时候,选择退出,不要做实际上无法办到的事。

“知难而进”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词语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似乎已经成为了华夏民族的勇敢的象征。然而,大家看到的,仅仅是那些成功了的。但有些时候,如果一味的勇往直前而不计后果,那么,就不会成功,更谈不上什么勇敢,而是鲁莽!

还记得《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七擒孟获吗?虽然主角是诸葛亮,但是,孟获却是知难而进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诸葛亮带领军队到了南方的中部,听说有叫孟获的人,极受当地人敬仰。于是,诸葛亮便把他抓到了帐中,带领他去参观自己的军营,有意劝降。然而,孟获却没有投降的意思,认为自己看过了诸葛亮的军营后,一定可以获胜。于是,诸葛亮放他回去了。但是,来来回回,孟获整整被诸葛亮生擒了七次,终于自觉面上无光,还是妥协了,降于诸葛亮帐下。

孟获明知卧龙先生诸葛亮的智慧才学,然而却贸然的去挑战权威,输了一次又一次之后还是“知难而进”,最后,他的勇往直前收获了什么?还不是投靠了诸葛亮。倘若当时不那么冒冒然然,千百年后,也不必再受后人耻笑他自不量力了吧。

如此便可知,知难而退的好处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知难而退”的例子。最简单的,做一套卷子,时间很紧张,然而,此时此刻,却恰好碰到了一道极其困难的题目,分值适中。如果这个时候,你选择了硬着头皮做的话,那么,你到最后就有可能时间,分数两空。当然,如果你知难而退,放弃的话,在其他方面得到更多的分数,最后,也会收获一个理想的成绩。

知难而退,是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来的计划,并不是所谓的不敢直视眼前的困难。

因此,生活中,并非什么事情都要如此较真的去知难而进,只为挣得那一句“魄力”。有些时候,需要权衡一下利弊,以最小的牺牲,换来最大的成功。

知难而退的,并非都是懦夫,知难而进的,也并非都是勇士。

知难而退的正例子

汉字书写:知难而退

汉语注音:zhī nán ér tuì

成语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行,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

成语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含有没把握的事情不做的意思。

知难而退的意思:遇到极大的不能克服的困难,就应该知道退回来,以免劳而无功。本来是说作战时要见机而动,不要做做不到的事情。后来用作遇到困难退缩不前,没有勇气去克服的借口。

知难而退的近义词:畏葸不前、相机而动、望而却步;

知难而退的反义词:力争上游、知难而进、逆水行舟;

知难而退的故事

春秋时期,有两大强国——晋国和楚国,它们之间为了争夺霸权,经常发生战争。而与两国相邻的郑国是个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在晋楚相争的`过程中,它有时依附晋国,有时又不得不依附楚国。公元前597年,郑国投靠了晋国。不久,楚国又想征服郑国,楚王亲自带领兵马攻打郑国,将郑国都城围困了17天。郑国实在招架不住,同意和楚国讲和。晋国这边听说了楚国进攻郑国的事,就派荀林父、士会、先榖等率军讨伐楚国。当晋国大军到达黄河边时,得知楚国已经与郑国讲和,并订立了盟约,晋军内部就产生了分岐,对于是否继续讨伐各抒己见,以中军副帅先彀为首的一批人想要继续前进,与楚军大战一场;以中军主帅苟林父为首的一批人想撤兵回国,认为应该知难而退,大夫士会也同意荀林父的意见。他认为,用兵要有机可乘才能打胜仗,现在楚国内外无恙,正值强盛时期,而目前晋国的实力不如他们,加上现在又多了个郑国在一旁助威,还不如暂时退兵为好。最终中军副帅先彀被他们说服退兵回国。

知难而退例句

唐.房玄龄等《晋书.钟雅传》:“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古之道也。”

邹韬奋《经历.新饭碗问题》:“尤其是因为在那一级里有三、四个“吵客”,弄得那位英文教员不得不知难而退。”

知难而退造句

无论学什么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如果你知难而退的话最终你将什么都学不成。

哪位历史人物遇到困难退缩了

汉朝初期,陈平因功多计广任右丞相,周勃以战功卓著任左丞相,后来在诛杀吕后诸王中周勃居功置伟,威望超过陈平。陈平自感继续担任右丞相将很困难,于是把右丞相位子让给了周勃。有一次,周勃辅佐上台的汉文帝问朝中每日钱粮进出有多少,周勃无言以对,而一旁的陈平却应对自如。周勃自感治国不如陈平,于是自愿换陈平当右丞相。他们两个共同演出了一场知难而退的历史大剧,而正是由于他们敢于知难而退,为汉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左传·宣公十二年》中论述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大意是说行军打仗,宜进则进,遇难而退,惟此方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