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慧眼的诗句有哪些-独具慧眼的诗句
1.仿写:。含有哲理的咏物诗句
2.小学古诗:《枫桥夜泊》原文译文赏析
3.帮忙找些有关人生哲理的古诗句!
仿写:。含有哲理的咏物诗句
古代哲理诗(绝句)
选释
蝉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字伯施,越州余姚人。初仕隋,后入唐,
能文辞,工书法。
蝉--昆虫,雄的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垂绥(音锐,阳平)--绥,古时系冠的缨带,这里借喻蝉的口须下垂。流响--指蝉的呜叫声如流水连续不断。藉--凭借。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说,鸣蝉垂下口须,悠然自得地吸饮着清新的露水,凄切的响声连绵不绝地从梧桐树上传递出来。因为它立身高处,自然就鸣声远播,并不是借助着秋风往外散开。
写蝉以清露为食,择梧桐而居,是表现其心地纯净,立身高洁;写蝉居高声远,表现其性情孤傲,格调清高。说的是蝉,实际上是诗人自况,寄哲思于咏物之中,读来耐人寻味。
破阵乐
秋风四面足尘沙,塞外征人暂别家。
千里不辞行路远,时光早晚到天涯。
李世民--即唐太宗,高祖李渊次子。他常以隋亡为戒,较能任贤纳谏,励精图治。文学艺术修养较深,现存诗近百首。
破阵乐(音越)--唐太宗所制乐曲。足--充足,很多。塞外--一般指长城以北地区。不辞--不拒绝,肯坚持下去。
全诗意蕴深远,而且贯穿一种昂奋的主调。本来,秋老风寒,尘沙扑面,征人离乡背井,远行塞外,容易产生感伤的意绪和畏难的心理。但此诗讲的却是:哪怕是千里万里,海角天涯,只要不辞遥远,肯于迈开步子坚持走下去,时光早晚总会到达目的地的。
中秋月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李峤(音乔)--字巨川,高宗年间进士,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等朝,官至中书令。
圆魄--圆月。四海--借指普天之下,到处。安知--怎知。
诗中说,盈盈皓月挂上了秋空,人们都说今夜月明处处同。其实,在那迢遥的千里之外,又怎知道没有阴雨和狂风!
作者借助自然景象来阐释事物矛盾的复杂性:正如面对着眼前的中秋皓月,不能就说到处都是月明如镜一样,人间万事也从来都是因地而异,千变万化的。小诗富于哲理,耐人寻味。
登鹳鹊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字季凌,唐晋阳人,后居绛州,曾任冀州衡水县主簿,遭人诬陷,弃官漫游。绝句成就很高,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鹳(音灌)鹊楼一一旧址在今山西永济,楼高三层,前可眺望中条山,下可俯视黄河,为当时登览胜地。穷--尽。
前两句写的是登楼所见:一轮白日傍着远方起伏的群山冉冉西沉,流经楼下的黄河滔滔滚滚奔腾而去。寥寥十个字把望中的万里河山高度概括地收拢笔端,缩龙成寸,快人胸襟。后两句由景及理,把诗篇引入更高境界。这里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进取不止的精神,也道出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思美蕴。
送柴侍御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路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字少伯,长安人,开元年间进士,盛唐杰出诗人,后世有"七绝圣手"之誉。数任微官,屡遭迫害,多次被贬。
柴侍御--作者的友人。武冈--今属湖南省。
离别本来是令人感伤的事情,可是在诗人的笔下却 写得十分旷达。你看,悠悠的流水,把这里同客人要去的武冈连在了一起;一路上,青山相连,自然是同云同
雨;明月普照,分不出此乡彼乡。--所以,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令人感伤的了。
全诗蕴含丰富,韵味醇厚,格调高昂,读了使人振奋。
存殁口号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时的文体。轻薄为文--用语轻薄,随意讥评。哂(音审)--讥笑。尔曹--你们。不废--没有废止。诗中说,对以"四杰"为代表的初唐时的文体,你们这些人用轻薄浮浅的语言讥讽不休。其实,这些讥笑者必将名字与身躯同时泯灭,而于"四杰"的诗文却丝毫无损,它们将如江河浩荡,万古长流!在这里,诗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规律性认识。
江行无题(百首选一)
牵路沿江狭,沙崩岸不平。
尽知行处险,谁肯载时轻?
钱起--字仲文,浙江吴兴人,天宝年间进士,曾任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职。"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
牵路--江边纤夫背纤拉船的路。
诗中借江上行船所见,寄寓生活中的哲理。前两旬极写背纤拉船的艰难:沿江背纤的路十分狭窄,而且沙岸坍塌,路面凹陷不平。后两句抒发感慨:凡是行船的人都知道这段路特别不好走,可是,装船时又有谁肯少装,使负载轻一些呢?这里反映了认识与实践的矛盾。
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末匀。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原籍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初唐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有"诗圣"之誉。曾两番赴京应试,均未中第。一生处于唐帝国从繁荣趋向衰落,从统一转入分裂的动荡时期,亲历战乱流离,备尝生活苦难,对社会现实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写下了大量富有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的诗篇,被公认为"诗史"。
存殁(音末)--指诗中所咏人物一存一殁。存,尚在殁,已。口号--信口吟成。郑公--指郑虔,诗人的好友,诗、书、画都擅长,山水画水平尤高。粉绘--彩色画。随长夜--指亡。曹霸--当时著名画家,擅长人像和动物画,尤擅画马,这时已经年老。丹青--作画用的红、黑两色颜料,用来代指绘画。骅骝(音华留)--古代神话中"八骏"之一。
诗人说,郑虔的彩色画随着他的故去早已成为绝笔,曹霸还在作画,可是人已白头。郑虔后,天下再也见不到真正的山水(画)了,曹霸纵然在世,但人间并不懂得珍视他笔下的骅骝。诗人推崇两位画家的高超技艺,同时借以抒发对他们怀才不遇的感慨,意蕴极为深厚。
戏为六绝句(之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均以
诗文兼胜,被后人称为"初唐四杰"。当时体--初唐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杨巨源--字景山,山西永济人,贞元年间进士。新春--早春。上林--上林苑,秦汉时富苑,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北。
前两句讲,对于诗家来说,一年最美的光景是在早春,那时候枝条上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半未均匀,却分外地清新悦人。因为柳枝新叶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言外之意,是这清新的景色还没引起人们充分的注意,所以环境十分清幽。于是,三、四两句接上说,假如要等到上林苑中的繁花似锦,那你出门所见就全是看花的人。诗中强调诗人要感觉敏锐,独具慧眼,善于捕捉新鲜事物,写出新的意境。有的论者认为,也可以引申为要善于及早发现人才。
题木居士二首(选一)
火透波穿不计春,根如头面干如身。
偶然题作木居士,便有无穷求福人。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贞元年间进士,大文学家。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诗歌创作力求新奇也能独树一帜。
木居士--对木雕神像的戏称。唐时未阳(今属湖南)一带有木居士庙,诗人路过时题咏此诗。
诗中揭露这样一种现象:一棵不知经历多少岁月的枯木朽株,经过雷殛火烧、雨淋水浸,扭曲的树根像是人的头面,枝干像人的身躯。偶然被迷信的人们当成"木居士"加以神化,立刻便有无数的善男信女跪拜求福。诗人运用咏物寓言的形式,抓住"木居士"和"求福人"这两个形象,借端托喻,取得喜剧艺术的讽刺效果,而且颇富哲理性。
楸树二首
几岁生成为大树,一朝缠绕困长藤。
谁人与脱青罗帔,看吐商花万万层。
与脱--给它脱掉。青罗帔(音沛)--状写藤萝缠绕大树的形态。帔,古代披在肩背上的服饰。
前两句说,这棵楸树经过多少年才长成如此高的大树。可是,一朝被藤萝缠绕就再也不得脱身。后两句说,如果有谁能够摘除这缠绕大树的"青罗帔",那我们就会看到大树上高花似锦,叠叠层层。
此诗语句通俗,意义却很深厚。人也像这棵大树一样,很不容易成长起来,有所建树,却遭到藤萝之类奸人的重重困扰,只有帮助解除这些有害的寄生物,他才能摆脱困境,重现异采。
有的学者认为,楸树的花黄绿色,极细小;而与楸相似的梓树,花大,黄白色,与诗中之"看吐高花万万层"顿相称。因此,"楸"乃"梓"之误。
幸自枝条能树立,何烦萝蔓作交加。旁人不解寻根本,却道新花胜旧花。
幸自--本自。何烦--何须,不需要。萝蔓--藤萝的枝蔓。
诗中说,楸树的枝桠本来能够卓然自立,又何须藤萝的枝蔓去缠绕交加。结果,楸树开花,藤萝也跟着凑趣,导致不懂得寻求根本的人为假象所迷惑,以为藤萝的花胜似楸树的花。
诗人因物寄感,讥刺了本末不分、惑于假象的世相,于感慨中寓有深刻的哲理。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贞元年间进士,唐代杰出诗人。其诗通俗清新,善于从民歌中汲取营养,在绝句创作上有很高成就。
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东晋时的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即诗中所称王、谢)等豪门望族都居住在这里。朱雀桥--秦淮河上的一座桥,邻近乌衣巷。
诗人通过对朱雀桥边野草闲花蔓生,乌衣巷口一抹夕晖斜照,从前贵族堂前的燕子飞到寻常百姓家去做巢垒窝等现象的描述,寄寓了胜景不常、世事变迁的深沉感慨。本来景物十分寻常,描写也通俗浅显,但由于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创造出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来余味无穷。
竹枝词(选二)
城西门前滟灏堆,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恨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瞿唐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今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两诗句法相似,前者以石作喻,后者以水作喻,都是借吟咏三峡景物来讽喻、慨叹世道人心。命意警辟,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从而给人以深刻的感受。第一首:城--指白帝城。首句说滟f预堆所处的地点;次句说,这一奇石耸立,千百年怒浪轰摧,巍然不动;三四两句以世道人心作比,点明主旨,慨叹世情云雨翻覆,人心东西摇摆,不如巨石之坚定不移。
第二首:瞿唐--指瞿塘峡,西起白帝城,东至黛溪口,全长八公里,航程虽短,却非常险峻。在瞿塘峡口夔门,原有一巨大的礁石,横卧江心,即诗中提到的滟预堆,现已炸除。嘈嘈--象声词,形容水声。十二滩一并非确数,概言险滩之多。近人俞陛云评论:后两句是说瞿塘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而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更胜过瞿塘也。
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排云上--冲霄直上。
诗中大意是,从古以来的文士,一到秋天就悲叹落寞与萧条,我却要说秋天的景色胜过春朝。看那晴朗的秋空,一只白鹤正排云直上,立刻把我的诗情引上了万丈青霄。
诗人此时虽受贬于朗州,却不现愁苦衰飒之气,也没有跟着古人去唱悲秋的常调,相反地通过健鹤排云,凌霄直上的动人景色,来咏赞晴明壮美的秋天,读了令人振奋。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嗾(音擞)--唆使,挑动指使。
这是一首形象化的寓有深刻哲理的诗。意思是,山明水净的夜晚,寒霜降落,几树红叶出现在浅**的秋林之间。登上高楼远眺,面对那苍凉萧瑟的秋光,人们觉得清爽入骨,思想澄净,心境深沉,精神振奋。而那千娇百媚、繁华浓艳的春色,却会挑动你沉酣迷乱,轻浮若狂。
诗人把令人清醒的秋光和惹人迷乱的春色加以比较,形象地说明了艰难的境遇使人头脑清醒,意志坚强,而处于闲适逸豫的生活,如果缺乏自觉性,便很容易造成壮志消磨,沉缅迷乱。
杨柳枝词(选二)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洞。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杨柳枝词--原为汉乐府的《折杨柳》曲,刘禹锡、白居易翻曲作新声,内容有较大突破。梅花--即《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名。羌(音枪)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淮南"句--西汉时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写过一首《招隐士》词,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这里借指南方的歌词。新翻--新创制的。作者说,羌笛吹奏的塞北的《梅花落》,淮南王门客小山写过的"桂树"词,--请您别再演奏那些前朝的旧曲,还是听一听我这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民歌的热爱,也含有提倡创新、反对泥的深意。
金谷园中莺乱飞,铜驼陌上好风吹。城中桃李须臾尽,争似垂杨无限时!金谷园--晋石崇修建的著名园林,旧址在今洛阳市西北。铜驼陌--古代著名的繁华、游乐之区,因道旁塑有一对铜驼而得名,旧址在今洛阳的铜驼街。须臾一一时间很短。争一一怎。垂杨一一古诗词中的杨柳,一般泛指柳树。
诗人说,昔日著名的金谷园,已经是群莺乱飞,草异剩有太芎瞄毛繁华热阔的银驼陌,如今也搴旷寥落,只剥右清风吹拂。眼前的满城桃李花开似锦,无奈为时很短,怎比得从日常事物的对比中,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浪淘沙词(选一)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迁客--指被贬官的人。漉(音鹿)--过滤。诗人一生多次遭受谗言诬毁,艰苦备尝,终于得到洗雪,现出清白正直的人格。正如金子埋在沙砾之中,经过无限艰辛的千淘万漉,最后狂沙荡尽,始现真容。此诗乃诗人自况,同时也含有普遍的警喻意义。
与歌者米嘉荣
唱得凉州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米嘉荣--唐元和、长庆年间的著名歌唱家。凉州一一指《凉州曲》,原是凉州民歌,由西凉府都督进献朝廷。据记载,《凉州曲》初入宫廷时,听者曾有争议,可见确是有"意外声"(弦外之音,奇特之调)的。事--侍奉。
诗人说,能够唱出《凉州曲》意外之声的,旧人里恐怕只有米嘉荣了。但是,这硕果仅存者也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因为近来世俗之见,往往只是看重新人而轻忽先辈,所以,逼得一些老艺人也只好染黑了胡须去侍奉那些年轻的后生了。诗中有不平,有牢骚,隐含着讽刺。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中首句写景,杨柳青翠可人,江水缓缓平平,这是一个令人心醉的美好环境。次句写耳中所闻,女郎听
到了江上传来的唱歌声,因为是所倾心的人唱的,听来分外感到亲切。三、四句写闻歌之后的心理活动。由于歌声不像对话那么意向明确,女郎只好想象、分析对方的真实态度究竟是有情还是无情呢?这倒有些像阴晴不定的天气,东边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说是天没晴实际上已经晴了。
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诗人巧妙地运用 这双关隐语,把女郎听到情人唱歌时既喜欢又担忧的微 妙复杂的情怀,写得生动、逼真。
醉中对红叶 自居易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人,后迁居陕西渭南,贞元年间进士。他是唐代的重要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杪(音秒)秋--秋末,晚秋。春--这里指春色、春光。
由于韵律上的要求,诗人在首联创作了两个倒装句,实际是:晚秋树临风,长年人对酒。意思是说,自己长年嗜酒,犹如晚秋临风的霜叶,脸上总是红扑扑的。这些都是铺垫。关键在后面两句:霜叶虽然也是一色艳红,但毕竟不是春色;人的醉貌尽管也是红颜,但终究失去了少年心态。有人考证,作者此诗写于江州被贬期间,寥寥二十个字,把政治上失意后借酒浇愁,情怀悒郁的心态,形象地反映出来。
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苦热--酷暑炎热;也可解释为以酷热为苦。恒寂
--和尚,作者友人。禅室、禅房--僧人居住的房屋。禅师--对和尚的尊称。
诗中寄寓了一种哲理。
诗人说,时值炎夏酷热,许多人都四出避暑,奔走如狂,唯独恒寂禅师在屋中静坐不动。那么,是不是这间禅房很独特,滔天的热浪根本进不来呢?并不是。只是因为禅师心定如冰,所以也就有身凉似水的感觉。这和陶渊明诗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同一机理。
禽虫十二章(选一)白居易焦螟杀敌蚊巢上,蛮触交争蜗角中。应似诸天观下界,一微尘内斗英雄。焦螟--古代传说中最小的虫类。蛮、触--《庄子》中说的蜗牛角上的两个小国。诸天--佛经中语,可以理解为无穷无尽的大宇宙。下界--指人间。微尘--佛经认为,人类所处的世界,与大宇宙相比,不过是一粒微尘。
诗中讽喻说,人们常常为一些极末微的事情争斗不已,宛如焦螟在蚊巢里杀敌,蛮、触在蜗角中交争。如果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把这些人和事放在茫茫宇宙里来观察,就会发现,这无异于是在一粒微尘里争雄斗胜,实在是太没有意思了。
林下樗
香檀文桂苦雕镌,生理何曾得自全。
知有无材老樗否?一枝不损尽天年。
樗(音初)--臭椿,古称樗为无用之材。镌(音捐)--雕刻。生理--犹言生命、生机。尽天年--尽享天年,长寿。
诗人通过名贵的檀、桂和无材的老樗这两类树木的不同际遇,阐释了庄子提出的老樗以其不材得享天年的道理。
诗人说,香檀、文桂由于身价高、用途广,备受雕镌之苦,生理不能得以自全;而老樗以其无材可用,没有人去注意它,因而得以逃脱刀斧的砍伐,一枝不损地 尽享天年。
放鱼
香饵见来须闭口,大江归去好藏身。
盘涡峻激多倾险,莫学长鲸拟害人!
盘涡--漩涡。长鲸--哺乳动物,胎生,是现在 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拟--打算。
诗人给鱼放生,嘱咐说,要提防香饵的诱惑,见到它先就闭口;回到长江大河里也要善自藏身,警惕那漩 涡激浪产生的倾覆之险。当然,也不可像长鲸那样总打算害人!
说的是鱼,实际上句句都在教人,语意深沉,发人深省。
点额鱼
龙门点额意何如,红尾青鳍却返初。
见说在天行雨苦,为龙未必胜为鱼。
龙门--山西河津禹门口,称龙门。古有鲤鱼跃龙门的传说:大鱼群集龙门下,跃过者化为龙;否则,点额而还。点额一鲤鱼头额触撞石壁。李白诗:"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因以点额喻仕途失意或应试落第。这是一首比体诗。构思巧妙,寄意深远。
诗人说,没有跃过龙门的鱼,额触石壁而回,依旧是青鳍红尾,返本还初。(其实,也用不着懊丧,)化为龙以后,在天上要嘘云行雨,那也实在是辛苦无比,(还真不如嬉戏江中自由自在。)看来,化龙也未必就比当鱼强多少。
送考功崔郎中赴阙 自居易称意新官又少年,秋凉身健好朝天。青云上了无多路,却要徐驱稳著鞭。赴阙--上朝赴任。驱--前行。
诗中真情规劝,语重心长。大意是,你现在青云得步,再往高处攀升也不会有更多的路程了;可是,却要行事稳重,小心谨慎。表现了作者对少年得志的崔生的深切关怀,里面又蕴含着深刻的哲思。
自 感
宴游寝食渐无味,杯杓管弦徒绕身。
宾客欢娱童仆饱,始知官职为他人。
诗人感到,宴饮、出游、吃喝、眠寝,已经渐渐地变得十分乏味了,酒肉入肠,管弦盈耳,俗务缠身,也都毫无兴致,提不起来精神。只博得宾客欢颜、童仆饱腹,原来是,高官厚禄于己并无裨益,不过是为了他!
从切身经历和实际体验中,写出发人深省的人生感悟,这是白诗的一个显著特点。
涧中鱼
海水桑田欲度时,风涛翻覆沸天池。
鲸吞蛟斗波成血,深涧游鱼乐不知。
前三句写沧桑翻覆,实际是写朝廷(天池)的血火 斗争。置身山林,远离魏阙,像深涧游鱼那样,不遭争 斗之祸,可以自得其乐。
悯农二首(选一)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绅--字公垂,无锡人,元和年间进士,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
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远的通俗诗,题材很普通,道 理也是尽人皆知的,但它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原因在于它避免了那种概念化的说教方式,而是抓住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概括而又生动地表现了"盘中餐"乃是农民含辛茹苦创造出来的人间至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已经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意蕴深邃 l
的格言。
浪淘沙
滩头细草接疏林,浪恶罾船半欲沉。
宿鹭眠鸥非旧浦,去年沙嘴是江心。
皇甫松一一字子奇,自号檀栾子,唐代浙江建德人。诗词,绝句有民歌风味,清新可喜。
罾(音增)船--扳罾打鱼的船。用竹竿作支架的
渔网,叫"罾"。浦--水滨,也就是下旬说的"沙嘴"。诗中说,河滩边上蒙茸的细草接连着稀疏的丛林,风高浪恶,渔船被摇荡得半浮半沉。眼前那鸥眠鹭宿之地并不是往的江滨,--去年的沙嘴现已变作江心。
诗人写的是眼中所见,但寓意却十分深刻,使人因小见大,由事入理,面对沧桑迭变,不胜今昔之感。
题兴化园亭
破却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种蔷薇。
蔷薇花落秋风起,荆棘满亭君自知。
贾岛--唐代河北涿县人,初落拓为僧,后还俗,屡试进士不第。其诗喜写枯寂之境,多寒苦之辞。
兴化园亭--唐文宗时,裴度进位中书令,大兴土 木,修建兴化寺亭园。桃李--古籍《韩诗外传》上说,春种桃李者,夏得荫其下,秋得其实;春种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此诗取其意。
诗中说,达官贵人为怡悦耳目于一时,不惜令千家 荡产,凿池养花,却又不栽春华秋实的桃李,只种多刺 的蔷薇,结果秋风一起,花叶凋零,剩下了满亭棘刺。
--这种后果,你这个园主是应该晓得的。诗中以家常语、眼前事,提炼出讽嘲权贵、抨击聚敛、讥刺奢靡的重大题旨,于浅淡中见深意。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元稹(音诊)--字微之,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
秋丛--丛丛秋菊。陶家一~指东晋文学家陶渊
明,以爱菊闻名。
诗人说他像陶渊明一样,在屋舍周围栽种下丛丛菊花,每日里绕篱赏菊,流连忘返,直到红日西斜。不是在群芳之中独对菊花有所偏爱,只因为在百花中菊花最后凋谢,此花开后更无他花。里面蕴含着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言浅情深,意蕴深邃。
离思五首(选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本诗为悼念亡妻而作。
首句的意思是,对于水来说,沧海是至广至大,无以复加的,所以经过大海之后,一般的水就不在话下了。语出《孟子·尽心》篇"观于海者难为水"。次句与首句同样,强调了事物的唯一性。据宋玉的《高唐赋序》说,巫山的云为神女所化,茂如松树,美似瑶姬。因此,它是世间至美的形象,其他任何云彩都数不上。两句用来隐喻妻子的至美至善和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至深。第三句接下来说,正由于夫妻关系是这样美好,因此对其他女色绝无顾盼之意。对此,诗人予以形象化的表现,说自己草草地、仓促地走过花丛,总是懒于顾盼。(依古义,"取次"可作次第地、挨个地解释,也可作仓促、草草解释。)第四句承上进一步说明"懒回顾"的原因。"君"指亡妻。关于"修道",可作两种理解:元稹本人确也尊佛奉道,但也可解释为修身治学。无论哪种情况,都是用以解脱失去爱侣的悲痛,求得感情上的寄托,所以,它和追念亡妻是一致的。
小学古诗:《枫桥夜泊》原文译文赏析
《枫桥夜泊》
唐代: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
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
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江枫:一般解释作“江边枫树”,江指吴淞江,源自太湖,流经上海,汇入长江,俗称苏州河。另外有人认为指“江村桥”和“枫桥”。“枫桥”在吴县南门(阊阖门)外西郊,本名“封桥”,因张继此诗而改为“枫桥”。
渔火:通常解释,“鱼火”就是渔船上的灯火;也有说法指“渔火”实际上就是一同打渔的伙伴。
对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枫和渔火二词拟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诗的人,怀疑江枫渔火怎么能对愁眠,于是附会出一种讲法,说愁眠是寒山寺对面的山名。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苏州市西枫桥镇。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枫桥寺;另一种说法,“寒山”乃泛指肃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经数次重建,现在的寺宇,为太平天国以后新建。寺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日本人运走,下落不明。
夜半钟声:当今的佛寺(春节)半夜敲钟,但当时有半夜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或「分夜钟」。宋朝大文豪欧阳修曾提出疑问表示:“诗人为了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说不通,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张继诗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句子虽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钟的道理?”可是经过许多人的实地查访,才知苏州和邻近地区的佛寺,有打半夜钟的风俗。
赏析一
这首七绝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全诗抓住一个“愁”字展开。如果说“月落乌啼霜满天”多少透示着凄清悲凉,那么“江枫渔火”难道不给诗人一点光明与温暖吗?然而,“对愁眠”却凸现在人们面前。旅途的孤独、寂寞,牵起诗人的满怀愁绪,更遇上残月衔山、乌鸦悲啼,满目寒霜洒遍江天,一个迷茫、凄清、寂寥的背景已经形成,奠定了全诗以“愁”为中心的基调。人在逆境中(从诗的字里行间可以品味出来),最忌的是景物伤怀,诗人泊船于枫桥之下,本来心情就已凄恻,却偏逢残月。外出旅游者(也许作者不是旅游家)往往会对家人无限牵挂,可谓归心似箭,盼望与家人团圆,然而,他却客舟孤苦、愁怀难遣。残月也许已给诗人一丝莫名的预示,更兼乌鸦悲鸣的不祥之兆!(听到乌鸦啼叫,人们都会将其与不详联系)满天的飞霜又怎能不令诗人一阵阵心寒?
“江枫渔火对愁眠”。经霜后鲜红似火的枫叶与渔船上星星点点的灯火,在霜天夜晚呈现出一种朦胧美,给这幅秋江月夜图平添几分悦目赏心的风姿,绘景已达到美得无瑕的境界!然而,作者着力渲染秋江月夜的美景时,笔束一顿便绘出一个“愁”字来。作者为什么愁?有几多愁?景愈美则情(愁)愈烈。诗人面对美景,却没有半点的欢乐,愁得辗转反侧,这是为什么?我们回顾前文“月落”、“乌啼”、“霜满天”,俗话说天黑怕鬼,诗人心中的“鬼”是什么?是他的仕途得失、宦海沉浮?还是家事索怀、亲朋离散?诗中没说,不得而知。但诗人无心欣赏夜景、孤独难眠,我们不难想象他心中之愁。郁结难抒,确实不是言语说得清的。从他害怕乌啼,我们可以觉察他心中一定有什么事(或人)令他担心,以至乌鸦的啼叫声也令他心烦意乱。霜,是诗人描绘的这幅秋江月夜图的组成部分。玉屑般的飞霜给人一种素雅高洁的美感,然而和“乌啼”“愁眠”联系起来理解,这霜就有点“不妙”了。既然诗人听到乌啼已感意乱,那么飞霜岂不是令他心寒吗?意乱心烦自是他“愁眠”之因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夜,静得可怕,静得令人难以入睡。
诗的前幅布景密度很大,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幅却特别疏朗,两句诗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钟。这是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所得到的最鲜明深刻、诗意美的感觉印象,就是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固然已从各方面显示出枫桥夜泊的特征,但还不足以尽传它的神韵。在暗夜中,人的听觉升居为对外界事物景象感受的首位。而静夜钟声,给予人的印象又特别强烈。这样,“夜半钟声”就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永和清寥,而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枫桥夜泊》是一首情与景交织在一起的古诗,全诗除了“对愁眠”外,其余都是刻意绘景。它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描绘秋江月夜的美景,间接而自然地把诗人旅途寂寞的郁结愁思寄托于景物而抒发出来。欲抒情,先绘景,情随景发,是这首古诗显著的艺术特点。由此可见,在借景抒情的古诗中,作者的情感是通过所描绘的景物来抒发的。在教学这类古诗时,我们既要欣赏作者描绘的景物,更重要的是理解他凭借景物巧妙抒情的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地读懂了古诗。
赏析二
这首七绝,是大历诗歌中最之作。全诗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这二句既描写了秋夜江边之景,又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夜行无月,本难见物,而渔火醒目,霜寒可感;夜半乃阗寂之时,却闻乌啼钟鸣。如此明灭对照,无声与有声的衬托,使景皆为情中之景,声皆为意中之音,意境疏密错落,浑融幽远。一缕淡淡的客愁被点染得朦胧隽永,在姑苏城的夜空中摇曳飘忽,为那里的一桥一水,一寺一城平添了千古风情,吸引着古往今来的寻梦者。《唐诗三集合编》“全篇诗意自‘愁眠’上起,妙在不说出。”《碛砂唐诗》:“‘对愁眠’三字为全章关目。明逗一‘愁’字,虚写竟夕光景,辗转反侧之意自见。”《古唐诗合解》:“此诗装句法最妙,似连而断,似断而连。”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其名句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描写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江南水乡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着这位怀着旅愁的游子,使他领略到一种情味隽永的诗意美,写下了这首意境深远的小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诗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写了“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秋天夜晚的“霜”透着浸肌砭骨的寒意,从四面八方围向诗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弥漫着满天霜华。第二句写诗人一夜伴着“江枫”和“渔火”未眠的情景。
小结: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扩展阅读:
作品误读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据当代人考证,“月落”不是月亮已落或将落未落,而是村庄名或桥名,“乌啼”并非是乌鸦夜啼,而是山名。而“江枫”也不是江边的枫树,亦为桥名。于是乎,朦胧的月色、渔火间若隐若现的枫树以及让人心动的乌啼都已不复存在,一首流传千年的古诗竟然变得那么具体而实在,那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的江南水乡秋夜图也消失殆尽,只剩下一连串村庄名或桥名的罗列。不可否认,我仍然喜欢童年读到的那种意境和况味,尽管是误读。记得多年前曾有一首流行歌曲《涛声依旧》,歌词中有这样的句子:“带走一盏灯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在枫桥边”,“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等等。虽然这是两件不同的艺术作品,但显然《涛声依旧》与《枫桥夜泊》被误读的意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来,更多的人还是认同那种误读的诗意。还有很多人把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中的“长亭外”唱成“长城外”。台湾女作家席幕蓉曾经在一篇题为《燕子》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件事:她的父亲喜欢这首歌,也常常哼唱这首歌。而当有一天女儿纠正他说歌中的“长城外”错了,应该是“长亭外”,他连连说:“怎么是长亭外?怎么不是长城外呢?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啊,好可惜!我一直以为是长城外,以为写的是我们的老家……以往这么多年是听错了,好可惜!”是啊,对于那些游子来说,想到长城自然就想到了故乡,想到了祖国。(《美丽的错误》)但也有的资料上说这些山和桥正是因这首诗而得名的。
鲜为人知的唐代诗人张继留下的诗并不多,但一首《枫桥夜泊》伴随苏州城,伴随寒山寺流传千年。
帮忙找些有关人生哲理的古诗句!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诗词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琴诗(宋 苏轼)
诗词原文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哲理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题目戏为六绝句(之一)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哲理(1)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前后相继的发展过程,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我们不仅无法正确认识昨天的历史,也无法正确认识今天的是未。割断历史、否认联系,盲目的嗤笑传统、否定前人,必然导致民族虚无主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就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任何我,都不能割断历史,都不能以今天的成熟去否定昨天的幼稚。对前人要采取历史主义的态度,不能用今天的淹灌和标准去看待和衡量过去,更不能苛求古人。
(3)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要正确分析和区分前人的成就和缺陷、是与非、功与过、精华与糟粕等;另一方面,还要进一步分清哪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哪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等。
题目八阵图 (唐 杜甫)
诗词原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整体和部分(全局和局部),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首先,整体和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次,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某种条件下,关键的部分甚至能够对全局和整体起决定性作用。诸葛亮多年苦心经营,巧妙布置八阵图,都是为了一个全局性的战略目标——“吞吴”,而刘备的报仇之举则是部分、局部的小目标。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以求实现最有目标。刘备意气用事,仅从局部着眼,贸然发动进攻,结果不仅局部遭到失败,而且还从根本上破坏了诸葛亮苦心筹划的战略大局,使“吞吴”大计泡影。这首诗以生动鲜明的历史事实昭示后人:树立全局观念,局部服从全局是多么重要。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拟古 (明 钱宰)
诗词原文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白日没西山,晨光还奕奕。春花瘁复荣。秋草黄已碧。造化无停机,循环岂终极?人生天壤间,少壮须努力!
哲理世界上万事万物在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着。自然界是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因此,在少壮时,就必须努力拼搏,奋发进取。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寄兴 (宋 戴复古)
诗词原文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诗词原文冬青树上挂凌宵,岁晏花凋树不凋。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题目感怀 (明 杨基)
诗词原文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向无造父能,乃与凡马同。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中,内因与外因同时存在,缺一不可。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首诗虽然突出地强调了外因对于人才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没有否定内因。一方面,它告戒那些对于他人来说处于外因位置的人们,应当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积极为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它还告戒那些在各方面已经取得成就的人们,不可忘记和否定自己成材的外部因素,把一切成功、成绩归于自己。
题目赤壁 (唐 杜牧)
诗词原文折戟沉沙铁围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哲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没有一定的条件,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是无法成功的。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题目七律.占领南京()
诗词原文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哲理诗中引用了楚霸王项羽当年本可凭借优势兵力消灭刘邦,但他却害怕背上“不义”之名而多次丧失时机,最后反被刘邦攻击的历史悲剧,告诫热闹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道理。从哲学角度来说,就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更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说明“世界总是这样以新的代替旧的,综合司这样新陈代谢、除旧布新或推陈出新。”沧桑,指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人间正道”是指社会发展规律。“老”是指因气愤、痛苦而变得衰老。这两句的意思是,天若有情的话,看到国民党统治的黑暗残酷,也会气愤不已,变得衰老;人类社会的除旧布新,沧桑变化,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间正道)。
题目小松 (唐 杜荀鹤)
诗词原文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哲理这首小诗借松写人,寓意深长。小松刚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以至被埋没在深草之中,但它并不示弱,逐渐成长,是那些小草所无法比拟的。人们往往忽视、不认识小松将长成凌云大树的远大发展前途,等到松树真的凌云参天之时,才去称赞它的高大。大松“凌云”已成事实时,再来称赞它们高大,并不说明有眼光,而在小松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时,如能识别,预见到它必将凌云的发展前途和趋势,而陪加培养和爱护,为它的成长创造条件,那才是有见识、有意义的。许多日呢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作者以松喻人,告诫人们要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对有发展前途的人才要及早给以重视、关心和培养,使之早日成才。
从哲学角度来说,小松的成长也可比喻为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题目游园不值 (宋 叶绍翁)
诗词原文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哲理任何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无论如何也禁闭不住的。
五、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题目放言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朝真暮伪何人辩,古往今来底事无。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哲理诗中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世事变化之快,真真假假,什么人年能分辨得清楚,而古往今来哪件事又不是如此?人们对于那些外表相似的真假难辩的事物,必须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辨别其真伪;并以种种贴切的比喻说明,人们通过分析比较,是可以辨别真伪,认识事物的本质的。
题目论诗绝句之二 (清 赵翼)
诗词原文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哲理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评论诗词的好坏优劣,应当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哪个,而不能像文坛艺苑中的某些人一样,心口雌黄。马克思哲学认为,要做到独具慧眼,深刻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一是必须在实践中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而是必须善于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和发展。
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题目咏史 (唐 高适)
诗词原文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哲理诗的前两句,肯定了须贾的怜寒念旧之情,后两句借题发挥,讽刺须贾仅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也是对仅以外表、衣帽取人的一种讽刺。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可以被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而事物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因为须贾的认识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和饿程度,因而不可能给以重视和委以重任。对万事万物的认识都是这样的。
题目诗一首(杨虎城)
诗词原文西北山高水又水,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
哲理诗前两句表达了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后两句富于哲理,发人深思,从“黄河后浪推前浪”的现象,上升为社会在发展、世事在变迁,事物在变化的哲理性认识,蕴涵着“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理性思考,因而得出了抓住机遇、珍惜时光,建功立业的结论。哲学认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人们在看问题、办事情时所具有的精神状态。诗中所表达的立志、拼搏、进取精神和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题目古瓦砚 (宋 欧阳修)
诗词原文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哲理价值是指客观事物对人们需要的满足,即对人们的有用性。有用的程度越高,价值就越大;反之,价值就越小。而人的需要是具体而复杂的,不仅表现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而且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某种物品对于人的意义和价值的大小,又是有条件的、可变的。如诗中所说,如果用来“发墨”,瓦砚的价值是金玉之贵也无法取代的。一个人对社会有没有价值,或价值的大小,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无论是做工、务农、从军,还是某方面的专家、学者,都能够从某一特定的方面为国家、为社会作出贡献,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都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题目大江歌罢掉头东 ()
诗词原文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哲理在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具有多么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为国为民奋斗不息的价值观,决定了革命的人生道路。
八、实践论
题目《西施》(罗隐)
诗词原文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吴国人都认为吴国灭亡的原因是由于吴王好女色,根源在于西施,这是一种传统观念,是一种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
哲理认识论告诉我们,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不能停留在对事物的现象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方面要占有十分丰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又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诗人通过深入思考,分析吴国灭亡的本质,得出吴国的灭亡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应归咎于西施个人。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爱女色,越国的灭亡又该怪罪于谁呢?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
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