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

2.罔极是什么意思

3.“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

昊天罔极是啥意思-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啊

意思是: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

出处: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佚名的《诗经》中的《小雅·蓼莪》。

原文节选: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译文:汲水瓶儿空了底,装水坛子真羞耻。孤独活着没意思,不如早点就去。没有亲爹何所靠?没有亲妈何所恃?出门行走心含悲,入门茫然不知止。

爹爹呀你生下我,妈妈呀你喂养我。你们护我疼爱我,养我长大培育我,想我不愿离开我,出入家门怀抱我。想报爹妈大恩德,老天降祸难预测!

扩展资料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这话显然不能分开说,应该和在一起说,即父母生育养育了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抚指的是抚摸,畜指的是爱,长值得是成长,育指的是养育,顾指的是照顾,复指的是保护,腹指的是怀抱。

多年以来,父母亲对我们有非常多的忍耐,非常多的付出,也有非常多的牺牲。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前一句说的是我想要回报父母的恩情,后一句昊天指的是苍天,罔极这两个字有两种解释, 一种是说苍天为何无边无际,没有定律,没有规则,我才想报答他们,他们就过世了,不肯给我这个机会。

还有一种解释是,罔极指的是没有极限,没有边界,父母从生我养我,抚我畜我到现在,直到他们过世,我们应该报答的恩情,应该是比苍天还要大的,父母给我的东西是无法去衡量的,报答当然也报答不过来。

更遑论作 者说想要报答,但是父母已经过世,没有机会了。个人更喜欢后一种解释,感觉每次唱到这里,也就感受到了平时常说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吧。

罔极是什么意思

罔极是什么意思如下:

1、无极,无穷尽,无边际。

2、无所不用其极。

3、指人子对于父母的无穷哀思。

4、无准则,无一定。

扩展资料:

1、罔(拼音:wǎng)是汉语二级通用汉字。“罔”原是“网”的异体字,指渔猎用的网,篆文时“网”加声符“亡”分化出“罔”字。后来“罔”被为“无”的“无”,网的意义就由“网”表示。“罔”在古汉语中还指欺骗、哄骗、蒙蔽。

2、像在用木棍等做的支架上编成的用以捕捉鱼、鸟、兽等的网形。本义是捕鱼及捕鸟兽等用的网,是“罔”字的初文,属象形。战国文字为便与识读,就在“网”的基础上加声符“亡”而成“罔”。篆文第一例,承自甲文之形,隶定后写作简的“网”。承自战国文字之形,属形声,“网”兼表义。

罔字组词:

惝罔、怅罔、鬯罔、射罔、疏罔、贪罔、罔冒、罔伏、罔已、罔既、罔养、罔上、罔两、罔极、罔贪、罔然、罔念、罔觉、罔罔、罔屈、罔法、罔措、罔替、罔人、罔像、象罔、炫罔、虚罔、榆罔、蛛罔、公罔、罘罔、顿罔、诞罔、昏罔、慌罔、离罔、结罔、解罔、奸罔、悸罔、欺罔、文罔、阿罔、侵罔、罔主、罔民。

罔道、罔利、罔车、罔褒、罔效、罔罟、罔渎、罔阙、诬罔、勿罔、罔泱、罔象、罔费、罔莫、罔辟、罔、罔惑、营罔、诈罔、张罔、忮罔、罔阆、罔殆、罔浪、罔生、迷罔、罗罔、诳罔、禁罔、回罔、敞罔、岁罔、汪罔、罔怅、绕罔、遮罔、龙罔象、欺世罔俗、欺天罔地、欺天罔人、名垂罔极、极天罔地、昊天罔极。

魑魅罔两、置若罔闻、营私罔利、欺主罔上、欺君罔上、欺公罔法、欺罔视听、欺上罔下、罔极之恩、附上罔下、附下罔上、动罔不吉、诞罔不经、螭魅罔两、罔知所措、罔上虐下、协私罔上

“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是什么意思

意思: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

出处: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集《诗经》中的《小雅·蓼莪》。

原文节选: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译文:小瓶的酒倒空了,那是酒坛的耻辱。失去父母的人与其在世上偷生,不如早早去的好。没有父亲,我可以依仗谁?没有母亲,我可以依靠谁?出门在外,心怀悲伤,踏入家门,像没有回到家一样。(家空荡荡)

父亲母亲生我养我(互文句式),你们抚爱我疼爱我,使我成长培育我,照顾我庇护我,出入都看顾我,我想报答你们的大恩大德,好像苍天的无穷无尽。

扩展资料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

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蓼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