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2.三十六计口诀

3.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的含义是什么?

三国风云与三十六计-胜战计/以逸待劳

以逸待劳属于三十六计的哪一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

[ 原文]:

[ 解析]: 原文的意思,是对于强敌应善于诱导、迫使敌人转为困难、不利的境地,并在此基础上使敌势逐渐得以被控制和削弱。但不一定非要采取直接进攻的方法,可以先进行积极防御,逐渐地消耗、疲惫敌人。这样就相对地达到了增强我方力量的目的,最终使我方能由弱小转为强大,由被动转为主动。

此计源于《孙子·军争篇》:“故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应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同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又有《孙子。虚实篇》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以逸待劳的“逸”不仅代表安逸、精力充沛,还包含着“治”(有条不紊)、“静”(不急不躁)、“近”(能先到达阵地)、“饱”(吃饱喝足)等含义,这些都是能使作战者克敌制胜的有利条件。而“劳”也不仅代表疲劳,还包括“乱”(混乱)、“哗”(哗变)、“远”(远道而来)、“饥”(饥渴不堪)等含义,而这些又恰恰是能妨碍作战者取胜的兵家之大忌。

因此,善战者应根据此计的原则,在能保持自己“治、静、佚、饱”的基础上,主动去调动敌人使其变得“乱、哗、远、劳、饥”。这样一来,使得敌人疲于奔命,士气消沉,最终变得难以应战。相反,却能使我方始终保持强壮的兵势和旺盛的斗志,最终能转变敌强我弱的势态,并能使我方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这就要求我方或先抢占阵地,或声东击西;或轮番挑斗,或遍设疑兵,这都是“劳敌”的好办法。另外,还要耐心等待,要善于抓住战机,这样才能在“劳敌”的基础上,最终歼灭敌人。

[ 三国计例]:

在蜀汉元年,刚刚称帝的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兴兵讨吴。蜀军大兵压境势不可挡,连胜十余阵,攻入吴国领地五六百里。吴主孙权于危难之时,拜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迎战七十万蜀军。陆逊这个人谙熟兵法,且能正确地审时度势。他考虑到蜀军连战连胜,士气正旺,且兵多将勇,故不能与之正面对抗。

但是,蜀军也有弱点,就是他们远道而来,若与之拖延一段时间,必能使其心疲志懈。因此,陆逊力排众异,决定施行战略退却,以便诱敌深入。不管属下如何请战,他都坚守不出。蜀军果然随退而进,战线越拉越长,接连七百里,前后共设四十个营寨。就这样,一拖就是半年。蜀军欲战不能,没能够一鼓作气,再加上天气渐渐炎热,因而就更变得“再而衰,三而竭”了。

陆逊看到时机成熟,便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军措手不及。又用火攻,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使蜀军一下子乱了阵脚,在慌忙撤退时遭受了重大打击。最后,刘备不得不退至白帝城,并在那里一病不起。

此次刘备伐吴是为关羽报仇而来,因此是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一开始吴军损兵折将,就连甘宁这样的大将都难以抵挡。但是,无论谁都不能总是保持着高昂的斗志,时间一长就必定会变为意懒心疲,士气跌落。陆逊之所以能以少胜多,最终战胜刘备,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与司马懿相持在五丈原。因蜀道艰难,诸葛亮恐粮草不济,所以急于与司马懿决战。而司马懿一来自知智勇皆不如孔明,二来也看出蜀军难以持久,故坚守不出使蜀军欲战不能。诸葛亮急不可耐,于是修书一封,连同一套女人衣服一起送至魏营。

意思是说,你司马懿身为中原的三军统帅,却象女人一样胆小如鼠贪生怕。但司马懿也非等闲之辈,一眼就识破了此计,并当众接受了这份特殊的“礼物”。魏军将士均忍无可忍,纷纷请缨出战。司马懿无柰,只好写信给魏明帝说明自己的想法。魏主深知其意,当即传旨令全军上下皆不能出战。这样一来,诸葛亮战则无敌可战,退则又于心不甘。渐渐地,粮草开始不济,军心也出现动摇。最后,因魏帝亲领大军击退了前来助蜀战魏的吴军,使诸葛亮顿感回天无力,连气带急竟在了五丈原,蜀军也就不战自退。

司马懿在与诸葛亮交过几次锋后,深知不论斗智斗勇自己都不是对手。因此,他不敢贸然出击,只能以静制动,等待形势的转变和时机的出现。这种策略无疑是正确的,这样不仅使蜀军空耗军心军力,也为形势的转变争取了一定的时间。司马懿的长处还在于能始终坚持既定方针,不为众言所动,即使是对方的羞辱也能全然不放在心上,这样才使司马懿最终能以柔克刚,不仅“耗”退了敌人,也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话说刘备栖身新野,虽兵微将寡却也每日操练军士,以图大计。曹操恐为后患,便令夏侯惇引兵十万去攻刘备。孔明用计火烧博望坡,一举杀退了气势汹汹的曹军。曹操大怒,亲领五十万大军前来征讨刘备。刘备见曹军势大,便不得不火烧新野逃往樊城。曹军紧追不舍,刘备只好一逃再逃,从樊城到襄阳,又从襄阳到江陵。但因有十几万百姓始终相随其后,因而行军速度十分缓慢,日行只十几里。后来曹军渐渐追上,刘备大败。幸有关羽、刘琦相救,才最终逃至江夏栖身。此时的刘备已是损兵折将,大伤了元气。虽然曹军没有渡江来追,但仍在对岸虎视眈眈,随时都会过江一战。

东吴虽然是坐山观虎斗,但也怕刘备一旦被曹操消灭,曹操就会全力以赴对付东吴。因此,派鲁肃以吊孝为由(刘备的妻子在逃亡途中自尽),前来江夏以探虚实。孔明为刘备献策道:“曹操势大,目前还难以抵抗。不如先结好东吴作为后援,使其与曹操南北相峙,我们就可以休养生息坐收渔利了。”于是孔明随鲁肃来到东吴,以舌为刃,舌战群儒,最终说服了孙权,订下了联合抗曹的大计。后来,东吴与曹军在赤壁大战,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

那边曹孙两家大战,这边刘备养精蓄锐以逸待劳,静观最后的胜败结果。孔明见曹军大败而逃,便分别派赵云、张飞、关羽前去劫曹。这样就使刘备一下子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败者变为胜者。后来孔明又乘周瑜与曹将曹仁、曹洪激战之机,偷袭并占领了原先被曹军占据的荆州、襄阳,南郡,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胜利。

这个“以逸待劳”之计是在交战双方实力相差极为悬殊情况下的应用战例。在这种时候,势弱的一方要想能“以逸待劳”,就必须借助第三势力来与敌人对抗,周旋,以此来牵制,甚至消灭敌人。这样才能为自己争得喘息的时间,才能达到休养生息,养精蓄锐的目的。这样既能使自己转危为安,还能很好地保存自己的实力,甚至还能“趁火打劫”,分享胜利果实,为取得最终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

[ 注释]:

1. 困敌之势:迫使敌人处于困顿的境地。

2. 不以战:不一定因此而战。

3. 损刚益柔:语出《易经》的《损》卦,此卦为异卦相叠,即兑下艮上。

上卦为艮,艮为山;下卦为兑,兑为泽。上山下泽,意为大水浸蚀着山根之象。《六十四卦经解·损》也言:“损刚益柔有时者:损于昼而日渐短,益于夜而宵渐长。此一日言也。”以上都是讲在遇到强敌的攻击时,不一定采取直接应战的战略,而应先进行积极的防御,逐渐地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使其由强变弱。敌之变弱,我即相对变强,就象一天二十四小时,昼长则夜就短,夜长宙就短,此消彼长。然后再因势利导,变被动为主动,这样也一样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就象柔弱的水也照样能够损蚀坚硬的山一样。

三十六计口诀

三十六计口诀如下:

1、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

2、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3、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4、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5、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6、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南齐书·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

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三十六计第四计以逸待劳的含义是什么?

古按语举了管仲治国备战,孙膑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实,来证明调敌就范,以逸待劳,是“无有不胜”,法。强调用中心枢纽,即关键性的条件,来对付无穷无尽、变化多端的“环”,即广大四周的情况。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是本计关键。谁人不知,两个拳师放对,聪明的拳师往往退让一步,蠢人则其势汹汹,劈头就使出全副本领.结果往往被退让者打倒。《水浒传》上的洪教头,在柴进家中要打林冲,连唤几个“来来”,结果却是退让的林冲看出洪教头的破绽,一脚踢翻了洪教头。

“以逸待劳”在现代经商赚钱之中也是经常用到的一计。利用此计需要经营者心理承受能力好,在和对手进行斗智斗勇的过程中,要耐得住时间,耐得住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小恩小惠,保持良好的自我状态,才能取得自己真正的需求。

在生意场中,甘愿妥协退步,不是目的,而是以退步赢得时机,休息静思,想出奇招,也使自己获益。因为必须的退步是换来更大的利益,万不可在经营不利的情况下,盲目行事与对手硬拼,定要停下来寻找机会,等待时机,再来竞争,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