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什么-慎终追远的意思是什么思想
1.慎终追远什么意思
2.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3.慎终追远什么意思?
4.“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慎终追远什么意思
慎终追远,终:人;远:指祖先。意思是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忠厚老实的百姓。”
可以这么造句:
一、承先辈嘉言遗风,抚今思昔;继前贤懿德亮节,慎终追远。
二、尽孝不单是父母在世时的事,还要做到慎终追远。
三、慎终追远,天经地义;数典忘祖,天打雷劈。
四、这一独特文化现象也反映了古代儒家慎终追远的孝道观念和灵魂不灭的鬼神信仰,反映了古代道教“长生久视”和佛教轮回报应的宗教观念。
五、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风俗礼仪。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拼音: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解释:
终:人;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出处:
《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例句:
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慎终追远什么意思?
词目
慎终追远
发音
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释义
终:人;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引用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亦是御笔。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 慎终追远 ”。傍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昭明文选》卷九 ...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论语,子畏於匡。又曰: 慎终追远 。史记曰:孔子将适陈,过匡,匡人闻之,以为鲁之阳虎。虎... 《昭明文选》卷十 ...有大度。乃实慎终追旧,笃诚款爱。泽靡不渐,恩无不逮。论语曰: 慎终追远 。左氏传,季孙行父曰:明允笃诚。广雅曰:款,诚也。说苑... 《昭明文选》卷三十八 ...旌善为务。念功简劳,义深追远。尚书,禹曰:惟帝念功。论语曰: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故司勋秉策,在勤必记,周礼曰:凡有功者,... 《全梁文》卷三 ... ◇ 赠谥孔休源诏(四年五月) 慎终追远 ,历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宣惠将军、金紫光禄大夫... 《全梁文》卷五十六 ...尽火灭,小乘权教,妙有湛然,究竟通说。因情即理,理实可依。且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礼,有国有家,历代由之,三才之宝,不同降清... 《全后汉文》卷九十八 ... ◇ 北海相景君碑阴 竖建虎口,惟故臣吏。 慎终追远 ,谅暗沈思。守卫坟园,仁总礼备,陵成宇立,树列既就。圣... 《全晋文》卷四 ...者供给葬事,赐谥母赵氏为县君,以继母段氏为乡君。传不云乎:「 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且使亡者有知,尚或嘉之。(《晋书·武元杨... 《唐文拾遗》卷三十三 ...当时。子岩、孙秀等,粤以其年十二月朔日,迁窆於博野先茔。惟君 慎终追远 之风,纬文经武之略,信可以方衡四公,齐驱万石矣。门生邢... 《全陈文》卷四 ...》) ◇ 赠谥司马申诏(至德四年) 慎终追远 ,钦若旧则,阖棺定谥,抑乃前典。故散骑常侍、右卫将军、... 《全汉文》卷三十四 ... 陛下秉至孝,哀伤思慕,不绝於心,未有游虞弋射之宴,诚隆於 慎终追远 ,无穷已也。窃愿陛下虽圣性得之,犹复加圣心焉。《诗》云... 《全隋文》卷六 ...流音,应念传响。斯实不思议力,变化多方,感悟有缘,示希有事。 慎终追远 ,感叹相深!在昔双林,示灭非灭,多宝独塔,俟时涌现。爰... 《南北史演义》第二十八回 造孽缘孽儿自尽 全愚孝愚主终丧 ...面还宫。越宿即下诏道: 宠章所以表德,礼秩所以纪功, 慎终追远 ,前王之盛策,累行酬庸,列代之通诰。故使持节都督扬、南...
“慎终追远”是什么意思
释义一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慎终:谨慎的思考人生于天地之间的意义。
追远:看看老祖宗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应效法先古圣贤。每个人都这样的去思考,人民的道德就自然敦厚了。[1]
释义二
宋儒的解释。终,人;远,指祖先。慎终追远,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1]
释义三
慎,害怕; 终,结果; 追远,指找当初的动机和原因。正所谓凡人怕果,圣人怕因。曾子的意思是:如果凡人都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想到这样做的后果。那么民风就能厚淳,就能少做错事。[3]
《论语》都是宋儒的解释,不能代表全意,甚至有很多值得继续讨论。
释义四
慎,谨慎。《礼记·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人如果能谨慎一生,就几乎接近了‘道’。这样的人必将会受到后人的景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