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2.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3.八年级《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4.写作文结构顺序

5.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范文

嗟来之食全文朗读-嗟来之食的朗读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 文化 、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拿来主义》教案 范文 ,希望大家喜欢!

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的题旨和“拿来主义”的基本含义。

 2.掌握本文的论证结构,体会鲁迅杂文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 方法 目标:

 1.通过阅读和分析本文,训练学生的 逻辑思维 能力。

 2.通过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3.通过学习本文形象、含蓄、幽默、犀利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清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批判地继承。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面,分析其深刻内涵。

 2.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论证法。

 教学难点:

 1.“拿来主义”“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等概念的辨析

 2.“大宅子”“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喻体的本体内涵的正确解读

 3.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看韩剧吗?现在韩剧在中国可谓风风火火,尤其是2006年一部《大长今》横扫中国大江南北,而香港甚至要把这部电视剧写入教科书。于是有人惊呼“寒流来啦,我们要抵制”;而有些人则认为。我们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岂是一个小小的韩国就能够影响的了的。那么,同学们又是怎样看待文化问题的呢?对于这个问题,鲁迅先生给出了非常精辟的见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拿来主义》。

 二、 朗读课文,,粗知大意。

 正音正字解释词义。

 礼尚(shàng;崇尚、重视。)自诩(xǔ;夸耀,说大话。)

 残羹(gēng;有浓汁的食品。)冷炙(zhì;烤肉。)

 冠冕(miǎn;古代帝王戴的帽子,引申为体面。)

 吝(lìn)啬(sè)髓(suǐ)蹩(bié)

 三、 理清 文章 的结构

 问题引出文章的行文安排

 1.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课文前半部分写“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明确:作者要论说的是“拿来主义”,但它是针对历史和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来的,近代的“闭关主义”必然导致“现在”的“送去主义”。“送去主义”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导致国势日弱,被动挨打,从长远看,将造成亡国灭种。因此,采取与“送去主义”针锋相对的“拿来主义”就刻不容缓。“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破”正是为了“立”,“破”得彻底,“立”得才牢靠。这个问题弄明白了,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层次就基本上清楚了。

 2.全文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4段):揭露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

 第1.2段是揭露批判国民党政府在文化上奉行“送去主义”的媚外求荣和欺世惑众的可耻行为。

 第3.4段是揭露“送去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第二部分(第59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5段正面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

 第6段揭示“送去主义”的危害和实行“拿来主义”的必要。

 第7段揭示“拿来主义”的含义就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8段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9段从正面具体而形象地阐明“拿来主义”的原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第10段): 总结 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人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四、 研习课文

 第一部分:弄清“送去主义”的实质与危害,体会幽默、讽刺的语言在批判错误观点时的表现力。

  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范文二

 拿来主义

 一、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 留学 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 日记 》,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

 小说集:《呐喊》《彷徨》《 故事 新编》 散文 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 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坟》《南腔北调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

 本文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二、背景介绍: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主张“全盘否定”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鲁迅先生在这种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三、课文字词:导学案

 四、速读文本,围绕题目“拿来主义”,思考:1、什么是“拿来主义”?

 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②、他占有,挑选。

 ③、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2、“拿来主义”的观点是在哪一段提出的?然后又是从哪一段开始详细阐述的? 明确:在第二段提出,直到第七段才开始正面阐述“拿来主义”这一主张。

 3、课文的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什么?和“拿来主义”有什么关系?

 明确:课文前半部分主要批判“闭关主义”、“送去主义”,为正面提出“拿来主义”作出铺垫。

 五、回顾全文,整理思路:

 请同学们找出从哪到哪是论述第一个问题,从哪到哪是论述第二个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这篇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论述“为什么要‘拿来’”,这一部分揭露和批判“送去主义”的实质及其严重后果。(先破后立:立论: 议论文 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叫“立”,驳论:可以批驳别人的观点,叫“破”, 作者并不是从正面论述,也就是说不是通过论述“拿来”的好处,提出“拿来主义”。这是一种先破后立的观点,也就是数学证明题里常运用到的“反证法”,通过否定错误观点来确立正确观点。)

 第二部分:(5—9)论述“什么是‘拿来’”,阐明“拿来主义”的基本观点,批判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第三部分:第10段则总结上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应具有的胆识和品质,以及“拿来主义”对于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意义。

 六、填表

 闭关主义

 表现: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实质:惧外、排外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碰了一串钉子(割地赔款)导致送去主义

 送去主义

 表现:只是送出去,送古董,送古画新画,送梅兰芳

 实质:媚外、卖国 后果:祸延子孙(子孙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

 表现: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日本小东西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毒害、侵略)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一概排斥

 闭关主义——盲目排外,抱残守缺(破)

 送去主义——投降卖国,媚外求宠(破)

 送来主义——嗟来之食,强加侵略(破)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立)有思考、有鉴别、有选择

 七、提问: 说说 “抛来”、“抛给”、“送来”“拿来”各指什么意思。

 抛来:是随意的把无用的东西送人,是中性词。

 抛给:是恶意的给予意味着轻蔑侮辱。

 送来:是特意的是“抛给’的冠冕的说法,即侵略者按其心意送来怀有不良动机。指帝国主义对我国的经济文化侵略

 拿来:是主动获取。“拿来”的是经过挑选的有用的东西。

 抛来≠抛给 抛给=送来 送来≠拿来

 八、合作探究

  语文《拿来主义》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因果论证、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在写作上有所借鉴。

 2、方法过程目标: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并与时代结合。

 3、情感目标:如何培养能力以及思维品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交流、探讨。

 教学重点:

 学习并掌握文章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以及比喻论证的方法,深入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会鲁迅先生杂文尖锐犀利、幽默诙谐的语言风格。

 教学分析

 1、了解文章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提出拿来主义这一主张的。

 2、理清文章思路,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

 3、将文本内容与时代结合,进行探究。教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 :情景创设法,探究法,研读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与过程

 情景创设:

 由于改革开放,国门敞开,大量国外的东西涌入我国。这涌入的有先进的科技,但同时也有腐朽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冯先生回答:“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他幽默机智的回答,博得满堂喝彩。是的。我们学习资本主义的东西,不会变成资本主义,同样,继承文化遗产时,只要我们坚持正确的原则,就一定能够有助于新事物的发展,这个原则就是“拿来主义”。那么,什么是拿来主义,为什么要实行拿来主义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先生的答案吧。

 新课

 关于杂文

 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特点:

 1、短小、犀利。

 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

 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

 其中,鲁迅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其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人物作品及背景简介

 鲁迅: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主要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

 《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集》等

 写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政府奉行卖国主义政策,实行文化“围剿”,主张“全盘西化”.在左翼文艺队伍中,一些人反对继承旧文化,反对吸收外国文化,造成思想混乱.鲁迅先生就写下了这篇杂文,批驳了错误思潮,提倡“拿来主义”.

 课前检测

 给下列字词注音

 自诩(xǔ) 残羹(gēng) 冷炙(zhì)

 冠冕(guān miǎn)堂皇 骨髓(suǐ) 譬如(pì)

 吝啬(lìn sè) 蹩(bié) 孱头(càn)

 走进文本

 一.通读全文,整理思路

 第一部分(1--7):揭露批判“送去主义” ,树立自己的观点(提出“拿来主义”的观点)。

 第二部分(8-- 9):阐明“拿来主义” 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指出实行“拿来主义”的条件和意义。

 文章结构板书

 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为什么 送去主义: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破

 送来主义:鸦片、废枪炮、香粉、**

 是什么 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立

 孱头 不敢进门 逃避害怕

 三种错误态度 昏蛋 放火烧光 全盘否定 破

 废物 接受一切 全盘肯定

 怎么样

 占有 鱼翅(使用)

 三种正确态度 挑选 鸦片烟枪(存放) 立

 创新 毁灭(姨太太)

 注:1.闭 关 主 义

荷塘月色的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荷塘月色》 一开篇就点出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写小路的“静”、月色朦胧的“静”, 来反衬作者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鸣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

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文章这样的结构严谨细密, 脉络清楚,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达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可贵境界。散文的艺术魅力, 集中地体现在艺术构思方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于是作者写下了这篇文章。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作品赏析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作者首先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时间和缘由。开头就说出这几天“颇不宁静”的内心状态。“颇”字是对不宁静心情的强调。下文中作者思绪翻飞,神驰万里,或行或止,或喜或愁,都和这“颇不宁静”的心情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一句是作者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也是《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文眼。

百度百科——荷塘月色

八年级《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是经典文言文课文名篇,在教学中应该如何设计安排?这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八年级《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想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本文在文字理解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学生学习兴趣可能不大,提倡进行互动探究性学习,允许他们提问,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其次,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从而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字词,品味语言情致。

 2.训练语言思维,强化朗读背诵。

 3.理解作者思想,思考现代人生。

 [教学重难点]

 1.对语句及中心的理解。

 2.对论证方法的掌握。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所谓诵读,就是朗读和背诵。这是文言文教学最基础最实用最重要的教法,可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如墨读、齐读、跳读、精读、美读等。要求做到准确、流利、有感情,在诵读的过程中习得语感,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探究特色,,培养能力。

 2.质疑法:这里所说的质疑,并非指教师想提问学生,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自己不懂之处提问,或者是对文章的观点或其他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鉴赏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2.译读课文,自由质疑,互动探究,理解文意;

 3.美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初步背诵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东西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说明: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作家作品简介

 1.关于孟子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补充资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千(出示漫画),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2、关于《孟子》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著录十一篇,现存七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跟《论语》同是用语录体散文,但体式有所不同。它篇幅比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解题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语言,阐述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点名朗读并点评

 要求:教师应注意朗读指导要有梯度。

 ⑴读准字音

 不为(wéi)苟得也 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一箪(dān)食 一豆羹(gēng)

 蹴(cù)尔 不屑(xiè)

 苟(gǒu)得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者(wù)

 ⑵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①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

 ③ 向/为身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 是/亦不可以已乎

 ⑶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3.串译课文,了解大意。

 ⑴字词注解补充:

 得兼:能够同时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箪: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 苟得:苟且偷生

 患:祸患,灾难。 已:停止、放弃。

 非独:不仅仅。 避:躲避

 向:从前。 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

 辨:辨别。 奉:侍奉。 穷乏:贫穷。

 ⑵通假字

 得通德,恩惠、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3)一词多义

 ① 为:今为(为了,介词)宫室之美而为(接受)之

 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向为身而不受(宁愿)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得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感激)

 ③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种)

 是亦不可以已平(这种做法)

 ⑷虚词(注意“之”、“而”、“于”的用法)

 ①之:呼尔而与之(代词 他)

 为宫室之美(助词 的)

 ②而:呼尔而与之 (表修饰,不译)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表转折,却)

 ③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对)

 万钟于我何加焉 (比)

 ⑸翻译重点句子。

 如: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而不用的人,在这个问题上,却有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而不采用的人]

 五、整体感知

 ①请两三个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或: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主旨?

 明确:舍生而取义者也。

 六、抓语言特色,初背课文

 1.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

 方法: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进而达到背诵的效果。

 2.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也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对美文”竞赛,一组出排比句或对偶句的上句,另一组对下句。

 多媒体显示: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 ; , 。 ,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 , 。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是故 。

 呼尔而与之, ; , 。

 向为身而不受, ; ,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 ;是亦不可以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学生齐背课文。

 七、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书后练习题二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理清课文的论证思路,掌握论证方法。

 2.理解本文的主旨,深入鉴赏本文的说理艺术。

 3.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教学步骤]

 一、 导入:

 (师生齐背课文,然后导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文章大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文章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

 一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舍生取义,为义而不避。

 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解说:在这个问题上,学生有可能存在“鱼怎么能跟熊掌相提并论”的疑问,教师可以适时引导:(见《教师用书》P442)鱼在今天,特别是南方人看来,是极平常的菜肴。但是在古代,尤其是对古代的北方人,鱼是上等佳肴,北方少河流,鱼也就不多,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食有鱼是富贵人家的生活,所以孟子把“鱼”和熊掌相提并论。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首先运用了道理论证,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有所不避”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这里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存而不丧失。

 接着从正面举例论证,自古以来就有宁不食“嗟来之食”的人。“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也不失义。然后文章陡然一转,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是亦不可以已乎”,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见利忘义,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向为身而不受”,现在“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这又是为了什么呢?难道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先前为了“义”可以“舍生”,现在却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义”,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总之,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

 3.引导学生讨论本文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道理论证、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① 比喻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提出“鱼”和“熊掌”都是好吃的东西,但如果两样不能同时得到,那就舍鱼而取熊掌。接着,提出“生”和“义”两样都很贵重,在两件事不能同时并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

 ② 正反对比论证。

 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与不义比,不义比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③道理论证。第一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

 ④举例论证。第二、三段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举“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推理更加有力,强调了要讲“义”,不能忍受羞辱,“蹴尔而与之”连乞丐都不接受,何况是把“义”看得很重的人了;举“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的事例,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

 二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2.“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所欲” 和“所恶有甚于者”的“所恶”分别指哪些事情?

 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谋解放,为了四化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 污受 贿,滥用 职权,放火等。

 3.“故患有所不避”“患”指什么?

 明确: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

 明确:“是心”指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本心”指舍生取义。

 5.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明确: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良)

 6.“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在数量上孰多孰少?在意义上呢?为什么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明确:“一箪食,一豆羹”在数量上是少之又少,但它关系性命,因而是比万钟还要贵重的。然而“蹴尔而与之”就是乞丐也不接受,它强调的是要讲“义”,宁也不能忍受羞辱。而“万钟”就接受了的人是见利忘义,失去了本心。

 7.孟子有一段话解释了骨气的含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那么“万钟则……”这句话应指其中的哪一句?

 明确:“富贵不能*”即高官厚禄收买不了。

 8.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

 明确: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9.孟轲所说的“义”有它特定的阶级内容,是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尊长等一套封建伦理道德和封建秩序,提倡重“义”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者的根本利益。对于后世,特别是今天来说“义”应该赋予新的含义,请简要归纳。

 明确:如在尖锐的时候,不少仁人志士坚持民族气节,坚持正义事业,他们的壮举曾彪炳史册,他们所坚持的“舍生取义”突破了孟子当时的规范,成为正义事业、正义行为的代称。现在,我们把“义”可以赋予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就是一种十分高尚的品质──为了正义事业和真理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10.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试找出两个这样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第(1)句意思相反,第(2)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贯,气势恢弘。

 小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辨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

 三、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

 1.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

 对偶。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与不义比,不义比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辨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

 排比。通篇皆是,排比句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语势和论辨力量。如“向为身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反问。一个反问句否定了三种不“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

 2. 归纳《孟子》的文章语言特点。

 明确: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拓展探究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上下交征利”的战国时代有积极作用,对后世知识分子的精神修养也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参考资料:

 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五、总结: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孟子由口腹之欲推衍到道德之美的独特论证方法,则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善为美、美善合一的独特审美观念。

 六、布置作业

 请以“义与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写作文结构顺序

1. 文章结构顺序有哪些

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

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

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

文章顺序有三种:

1、按时间顺序作说明。即按事物变化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作说明。

2、按空间顺序作说明。即按照具体事物的空间位置或由前到后,或自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从远到近等进行说明。

3、按逻辑顺序作说明。即对事物从原因到结果,或从现象到本质,或从特点到用途,或从主要到次要,或从概括到具体等进行说明。

扩展资料

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1、纵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纵向形式展开。

①以时间为序

②以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为序

③以逐层深入的论证为序

2、横式,即文章层次主要以横向形式展开。

①以空间为序

②以材料性质的分类划分层次

3、合式,即纵横式,指文章层次以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形式展开

百度百科—结构方式

2. 写出五种写作顺序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5种: 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写。

写人、写事、写景时,常见的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记叙。 二、按地点变换的顺序写。

常用于写游记、参观记、活动。 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

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四、按不同内容的类别顺序写。

五、按总述与分述的顺序写。 1.先分后总。

2.先总后分再总。 3.先总后分。

另一种意见是: 常见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顺序。总述与分述不属于写作顺序,而是属于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有:总分结构、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 学会依据中心安排写作顺序 裁剪材料、确定主次详略之后,下一步就是要将留取、加工确定好的材料编织起来,即组织材料。 组织材料就是给文章“搭架子”,就是依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 把确定好的材料进行合理、巧妙地安排。

它是构思文章、布局谋篇的又一重要环节。 组织材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安排写作顺序。

安排写作顺序,就是根据材料的特点以及中心、表达的需要,对选 择整理好的、可以使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合理地安排在一起,组织到文章里,使文章言之有序,有条理。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内容的条理,作者的思路。

文章结构是否完整,材料安排是否妥当,条理是否清楚,脉络是否分明,关键都在于组织材料时能否找到一个合理的次序。 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应该按照同一个标准(一定的记叙顺序)来排列。

写作顺序不清,就会产生结构混乱的现象,写出的文章就会颠三倒四,东拉西扯,别人读了就难以留下清晰的印象。常用的写作顺序有哪些呢?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 *** →结果)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这种安排材料的方法又叫做“顺叙”或“正叙”,是最常用的一种记叙顺序。记事(包括写活动、 游记、参观访问记等)、写人(主要指一人一事)的文章,大多可以采用这种写作顺序。

采用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因为心里有了事情的基本框架,所以容易把杂乱的材料理顺;事情的开头、经过和结果,条理容易写清楚;重点内容容易写具体。采用这种顺序写,最能反映事情的本来面貌,可以收到使读者渐入佳境的效果。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无论是写一件事还是几件事,无论是通过一件事写人还是通过几件事写人,或者写景,写活动,写参观记、游记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写。按照时间先后这条比较单纯的顺序写,容易执简驭繁,使文章有条不紊,让读者读起来,既方便顺当,又容易领会。

(3)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先写后写的次序。

写景状物,写参观记、游记的文章,都可以采用这种顺序来写。当然写人记事的文章,根据中心的需要和材料的特点,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写。

按照这种顺序写,有助于把握主线,使文章结构、条理清楚,主次分明。同学们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就不会面对要写的事物而无从下 手了。

(4)按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即面对众多的事物(或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然后一类一类地写,写完这一类再写那一类。

这种顺序多用于写景状物,写游记、参观记。写人记事的文章,根据材料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也可以按照这种顺序写。

采用这种顺序,能使文章脉络清楚,内容充实,说服力强,完整、深刻地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 (5)按照事物(或内容)几方面顺序组织材料。

即全篇若只写一个事物(或内容),如写一个人、一处景色、一个物件,就可以采用这种顺序,从几个方面来介绍他(它)的特点。另外,像写一种动物、植物等,也都可以从既有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几方面组织材料,安排顺序。

按照这种顺序组织材料,可以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步步深化中心,深刻、完整地表现中心。 除以上五种写作顺序之外,还有 按概括具体顺序(概括→具体、具 体→概括), 按总述分述顺序(总→分、分→总、总→分→总), 按因果顺序(因→果、果→因), 按前后对比顺序, 按问答顺序, 按作者感情变化顺序, 按事物特点顺序, 按整体到部分的顺序, 按生长顺序等组 织材料的形式。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顺序是多种多样的。就一篇文章而言,写作的顺序也是灵活变通的。

至于到底应该采用哪种顺序,要依据材料的特点、记叙事物的规律来定,尤其是要依据是否能够更好地突出中心思想而定。一句话,组织材料的顺序应该是文章中心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3. 作文怎么安排好结构 作文的写作顺序

兰德尔说过,“结构是一切意思和意义的基幢,“没有结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都不可设想.”这话告诉我们,文章的结构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一篇文章中,结构和语言一样,都是给文章内容以具体形态的东西.结构,不仅关系文章的表达质量,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还可以生成或者改变思想内容.那么,如何在我们的文章中去巧妙的安排文章的结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几种在写作中值得借鉴而又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纵式结构法这是记叙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就是按照事情发生、发展、 *** 、结局的进程和材料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来安排写作的先后顺序.如2002年安徽省中考优秀作文《用掌声撑起一片蓝天》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生──被老师排除在合唱团之外而伤心落泪的小女孩,在无人的角落唱完一支歌即将回到绝望中时,忽然听到了“啪啪”的掌声、事情的发展──第二天及后来,老人仍在原地笑容满面地倾听小女孩的歌唱、事情的 *** 和结局──十年后小女孩成了当红歌星的顺序来记叙的.又如2002年陕西省中考优秀作文《理想的生活》一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后记叙了第一次写的作文“理想的生活”和父亲看后的评价及老师的批改与评分、第二次采访父亲对“理想的生活”的看法后写成的作文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并被当成朗读的范文、最后是老师对两次不同作文的评价以及男孩的若有所悟.二.横式结构法此法可以运用于各种文体当中,它的特点是文章所选用的材料之间有一种并列关系.如2002年重庆市中考优秀作文《那夜,星在笑》一文,运用横式结构法,把几篇日记串在一起,并运用题记来贯串全文,形式自然而又别致,令人耳目一新,显示了作者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布局,获得了满分.又如我们学过的课文吴晗的《谈骨气》一文,也是采用横式结构法.它用“齐人不食嗟来之食、文天祥拒绝降元、闻一多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拍案而起”三个事例并列,来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论点.三.总分结构法顾名思义,先总说后分说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往往出现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总分结构法”在具体的运用中,既可以先分后总,也可以先总后分,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灵活选择.如2002年四川广安市中考优秀作文《母亲陪我长大》一文,就是先总说“在我走过的十五个春秋中,我觉得最值得感激的还是我母亲”,然后用“锻炼”、“信赖”、“松压”作为小标题,从“童年锻炼”、“恋爱风波”、“考前放松”三个方面来具体分说,让我们看到了“母亲”对子女的信赖和良好的家教方法.因此,获得高分是理所当然的了.又如我们学过的的《回忆我的母亲》,也是采用“总分结构法”来布局谋篇的.在文章第一段中就用“勤劳一生”总领全文,然后具体写母亲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等事情,照应开头的总领句.四.小标题结构法运用小标题的结构方法,把文章内容分为几个部分,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会使文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200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优秀作文《水祭》一文,就分别运用杜牧的绝句《清明》中的四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作为文章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写出了四个概括性的画面,本文在得满分的同时,由于小标题的运用,以及题记和后记,想象独特而大胆,语言富有创意,另外得5分.又如2002年重庆市高考满分作文《鹰之歌》一文,也是运用三个小标题“日篇”、“月篇”、“星篇”来结构全文.日篇”暗用夸父追日的典故,“月篇”则精引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故事,“星篇”则叙述感人肺腑的母爱故事.小作者用“鹰”“日”“月”“星”等自然界的事物含蓄而深沉地象征人们对真、善、美的选择这一深刻的哲理,开拓了文章意境,加上语言富于艺术魅力,给满分是受之无愧的.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我们常用的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在一篇文章中,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以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根据需要去选择恰当的方法.。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教学情境有哪些主要类型

根据情境创设的依托点的不同,我们把教学情境分为以下几种:

(一)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中的实物主要指实物、模型、标本以及实验、参观等。如一教师在教《珊瑚》一课

时,展示了“像鹿角”、“像菊花”、“像树枝”三种珊瑚,使学生对珊瑚有了真切感知,

这便是通过实物创设情境。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实地考察的教育作用,他

经常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细心地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

氛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他说:“我力求做到

在整个童年时期内,使周围世界和大自然始终都以鲜明的形象、画面、概念和印象来给学生

的思想意识提供养料……。”

实验过程能够呈现出丰富生动的直观形象,以化学实验为例,从仪器装置到药品配制,

从实验过程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到新物质生成,其中有形、色、态、味的变化,又有气体

的生成和沉淀的析出,或光、电、热现象。学生学习化学正是立足于对这些现象的感知和观

察。如讲氯气时,一般先由教师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再通过学

生看到的直观形象,概括出氯的重要化学性质,即氯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在教学中,图像是一种直观的工具,它包括板书、画图、挂图、幻灯、录相、**、电

脑等电化教学手段。

图像可把课文中所描写的景色,具体直观地表现在儿童面前,使他们获得生动的形象。

如教学《燕子》一文,为了使学生感知大自然的景色,有的教师一开讲就用放大的彩色挂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景物?它们的色彩、动态又怎样?那起伏的山岗,如镜的湖水,翠

绿的垂柳,轻飞的燕子,清澈的泉水,使学生在视觉上感知了美的画面,为学习课文奠定了

基础。

图画在数学教学中也有其特殊的价值: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请一位数学专家解下面这

道算术题:在一个减法算式里,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差是减数的两倍,那么差

等于多少呢?题中概念太多,这位专家让孩子读两遍,学生还是把握不住,专家改用图来表

达,图给孩子直观感和整体感,容易把握(见图1)。

专家与孩子商量:既然差是减数的两倍,我们能否将图1 改为图2 呢?孩子高兴地说,它是

减法算式,干脆把图2 改成图3 吧!根据“减数、被减数与差的和等于90",有

△+△△△+△△=90,就可知道△=15,那么差等于30。可以认为,这三张图形是一种特殊

语言,它给人以直观感和整体感,它比普通语言要容易把握得多。因此,美国数学家斯蒂思

说:“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转化为一个图形,那么,思想就整体地把握了问题,并且

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

(二)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以姿式助语言,打手势,比如讲“这个孩子这么高”、“这根棍子这么

长”,对人“高”和“长”,用手比划一下,这也是形象性。但是,这里我们所要强调的动

作的形象性从理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操作,从文科的角度来说主要指表演。

1.操作

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学具可以使许多抽象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

均问题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把4 根、5 根、7 根、8 根四堆火柴棒分成每堆“同样多”,

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领悟“移多补少”的“平均思想”,然后将四堆合在一起(总数量),

要求很快地平均分成四堆(总份数),每堆多少根(每份数),得到求平均问题的通法。操

作的特点是通过动作而直观,从而把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皮亚杰曾经描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四五岁的孩子为了数清楚一些石头,把它们摆成

一行,然后从1 一直数到10。数完后,又从另一端开始数,发现也是10。他接着把石头摆

成一个圆圈,依次数下去,发现了同样的结论。他究竟发现了什么呢?他没有发现石子的性

质,而是发现了排列顺序的动作的性质。因为这些石子是没有顺序的,是他的动作使之成为

直线顺序或圆形顺序或任何一种顺序。所以,从这里获得的经验与石子的物理性质没有关系,

确切地说,与石子可以毫无关系,而完全可用数学符号来代替。这就是逻辑数学经验的获得,

一个依赖于外界事物而又超越其具体形态的抽象过程。了解这个过程,将有助于我们给纯粹

的数学“穿”上合适的生活外衣,然后将它呈现给儿童,而不是将数学“外科式”地改造得

适合生活。(余慧娟:“教育对于学科的改造”,《人民教育》2006.3-4,P46)

2.表演

表演是高一层次的形象性,因为它不仅是教学内容的外观形象,而且展现了人物内心世

界。一位教师教学《守株待兔》,很快就教完,可学生并不理解其寓意。这时教师灵机一动,

扮成守株待兔者,倚在黑板下,闭目打坐,让学生“劝”自己。学生兴致倍增,纷纷劝起老

师来:“老师,你等不到兔子啦”……“老师,再等下去你会饿的!”老师还模仿守株待

兔者的口气和学生争辩。学生越劝说,兴致越高,就越深刻地理解这篇寓言的意思。教学中

除教师表演外,还可让学生表演,学生表演有独特的教学意义。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

本质上,儿童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实际上,儿童不仅具有潜在的表演天赋,而且还有

着爱表演的个性特征。表演能够有效地调动并发挥儿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语文教材中有些

篇幅戏剧因素浓厚,语言的动作性强,教师要善于把它们改编成小品或课本剧,让学生走进

课文,扮演课文中的人物,在“动”与“乐”中把握课文内蕴,理解人物的性格、语言、动

作、神态及内心世界。

3.活动

学生活动所产生的直观情境也有其教学意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行程问题时,感到学生

对“同时”、“不同地”、“相遇”、“相遇时间”等概念难于理解,于是他组织学生活动,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他组织两队学生分别在操场两边竞走,老师哨子一吹,两人同时从

两地对走。这时,老师让学生理解“同时”、“相向”的含义。要求两人碰上时停止,告诉

学生这是“相遇”。然后让同学们看在相遇时谁走的路程多,让学生理解在同一时间内两位

同学各走多少距离。活动后,老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学生想起活动的情景,以活动中获

得的感性材料为支柱,进一步分析思考,便掌握了相遇问题的知识。

4.演示

演示也能创设直观情境。一位数学教师在讲授“数学归纳法”时,便是通过模球演示,

引入归纳法的。一上课,教师从袋子里摸出来的第一个是红玻璃球。第二、三、四、五个均

是红玻璃球,问:“这个袋子里是否全是红玻璃球?”学生:“是”。继续摸,摸出一个白

玻璃球,问:“是否全是玻璃球?”学生相互争论,高度兴奋(少部分):“是”。再摸,

摸出一个乒乓球(大笑),教师问:“是否全是球?”学生:“不一定”。小结:“这个猜

想对不对:若知道袋里的东西是有限的,则迟早可以摸完,当把袋里的东西全摸出来,当然

可以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但当东西是无穷的时候,那又怎么办?”(静)“如果我约定,

当你这一次摸出的是红玻璃球的时候,下一次摸出的也肯定是红玻璃球,那么袋子里是否全

是红玻璃球?”学生:“是”。……这种直观有助于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

(三)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

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听者的脑中呈现的是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而不是一些抽

象的语义代码。如讲丰收,决不仅仅是亩产多少增产多少,更应高梁乐红了脸麦穗笑弯了腰。

这种将抽象形象化具体化的语言,学生听起来必定是兴致盎然似三春,趣味浓郁如仲夏,犹

似欣赏一幅画,观赏一幕剧。从教学艺术的角度来看,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要求:

1.朗读——声情并茂

声情并茂地朗读能把学生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地在头脑中浮现出教师所描绘的情景。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描写的景物亲切宜人,表达

的感情细腻温馨,可谓情文并茂,文质兼美。这些课文光凭教师讲解是不足让儿童领略文章

的奇妙之处的。只有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才能使学生唤起课文中美的形象,从而撩拨学生

心灵的琴弦,在思想深处产生共鸣。除有表情的朗读外,声音的模拟也是形象性,而且是层

次更高的形象性。比如朗读《东郭先生和狼》、《一头知识渊博的猪》、《渔夫和金鱼的故

事》等寓言和童话故事,朗读的表情与声音的模拟就是一种艺术。

2.描述——绘声绘色

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也能够把抽象概念变得生动形象。例如,有一位数学教师讲“点

的轨迹”时,高高举起手中的一块蓝色粉笔头,别开生面地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个刚从

墨水瓶中爬出来的‘小虫子’,在保持不定点A 距离30 厘米处不断爬行,爬呀爬,身后留

下点点墨迹。你们看,这就是‘小虫子’运动的轨迹。”学生听着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人

人发出会心的微笑。在理科教学中,愈是抽象的概念的建立,往往越需要形象的描述与想象。

3.比喻——贴切精彩

比喻就是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

善用比喻,不仅会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化平淡为生动,还能把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浅显

易懂。有位化学教师特别善于运用比喻,从而在教学中收到了奇特的效果。例如,催化剂对

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个十分难懂的概念,在教学中他使用以下比喻:一个人要隔着一条河从

甲地到乙地,共有两种走法:一种是先沿着河岸到很远处过桥,路远费时(比喻反应本身会

进行但速度慢);另一种走法是在甲地坐船到乙地,路近速度快(比喻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

途径使速度加快),而化学反应使用催化剂就像人坐船从甲地到乙地,路近速度快。这里的

船相当于反应的催化剂,它加快了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参与了这一过程(比喻催化剂本身

参与了反应),但船本身在人上船与下船后,质量和性质不变。对于负催化剂则可以反其意

而用之。初二课本有一段关于血压的知识:“正常成年人的收缩压为12-18.7 千帕,舒张压

为8-12 千帕。如果一个人的舒张压时常超过12 千帕,则被认为是高血压。如果一个人的收

缩压时常低于12 千帕,则被认为是低血压。”这段课文,即使让学生读上五遍,学生未必

能掌握。教学中就可以用拳头(情景)来比喻:拳头象心脏,收缩时有劲,产生的压力大。

舒张(拳头松开)产生的压力就小。分界线在12。收缩压应当高,该高不高谓低,如果低

于12 则是低血压。舒张压该低,而该低不低谓高,如果大于12 则是高血压。怎么记这个

12 呢?我们平时说,十分高兴,就有人说十二分的高兴。所以,这是个最佳数字。这样描

述情景,学生容易掌握血压的知识。[2]这样通过运用大家所熟知的具体形象的比喻,使原来

抽象的难于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而易懂,学生容易接受,理解深刻,而且把机械记忆转化为

理解记忆,不易遗忘。

(四)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不是零散的、片面的知识,而是“提炼浓缩”又“易于消化”的系

统的、整体的知识。任何知识都是整体网络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网络,也就丧失了

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从而体现其有意义的价值。

这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引申和

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

旧知是学习新知最直接最常用的认知停靠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进一步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

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

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

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例如,

学生没有“商不变性质”、“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等旧知识,则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

除法”这一新知识的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所谓可辨别性是指:旧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

可分离程度和差异程度,只有当新旧知识能够清晰地分辨时,学生才可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例如,只有当学生清晰地意识到“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两者之间的

相异时,他们对“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会导致学习上的负迁移,

从而产生机械学习。所谓稳定性和清晰性是指:原有起固定作用的旧知本身的牢固度和清晰

度、稳定性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固定点,清晰性则为学习新知提供同化的方位点。显然,

如果学生对“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旧知的掌握是模糊和不牢固的,那么对“除数是小数

的除法”这新知的学习就不可能是有意义的、顺利的。

具体来说,在讲解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首先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和被除数是小数而除数

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出示37.5÷15=2.5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充分说出算理,再

出题3.75÷1.5=?375÷150=?被乘除和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是几?学生根据商不变

的性质(被乘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确定答案还是2.5。学生这样

想,正是我们要教的方法,揭示出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这时教师再引导正确的竖式

计算方法与格式,进一步深化算理,学生就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

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自己探索出计算方法,学生乐学、会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五)借助“背景”创设的教学情境

所谓背景知识是指与教材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知识的总称。背景知识与新知的关系不如旧

知与新知的关系那么密切、直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背景知识同样是学生学

习和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的认知停靠点。没有必要的背景知识,阅读思考往往是无法进行的,

背景知识越丰富,阅读理解水平就越高。

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主要包括:

1.“作者介绍”

俗语说得好,文如其人,对人(作者)的介绍必定有助于促进对文(作品)的理解。因

为作者要“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就要有雄伟的人格”(歌德语)。所以“作者介绍”最

重要的一点,便是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人格,从而更好地观照、鉴赏作品的风格。这样不仅有

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而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2.“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在含义。教《凡卡》一课,可在课文分析完时要

学生谈谈凡卡受了哪些苦?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受那么多苦?通过教师引导——讲解文章

时代背景,使学生领会从小凡卡的悲惨学徒生活,看到受尽摧残的旧俄罗斯人民生活的缩影。

3.“历史典故”

课堂教学中恰当地引入那些趣味横生的文学典故、数学史趣闻、科学家轶事等,对促进

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是很有益处的。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草》时,便是通过一则文

学故事导入新课的。一上课,教师对学生说:“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老师先给同学们

讲讲这首诗的作者白居易的故事”。教师边板书诗作者“白居易”边娓娓道来。故事是这样

的:白居易是我国唐朝人,他出身贫寒,但从小热爱学习,特别喜欢写诗。16 岁那年,白

居易离开家乡到京都长安后,仍不断写诗。为提高写诗的水平,他到处求名师指点。有一次,

他去拜访当时的老诗人顾况。顾况是个爱开玩笑的人,当他得知眼前这个年轻人叫白居易时,

又想开玩笑了。他说:“唉呀!你这个名字可起得不妙啊。”顾况摸着胡须道:“你的名字

叫居易。现在长安城里米价昂贵,租屋困难,要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太容易啊。”白居易

听了这句话,想想自己到长安后经常愁衣少食,四处借债的情景,不禁深有感触地说:“你

说得好,在京都居住可真不容易啊!”顾况见眼前的年轻人谦虚好学,就说:“好吧,把你

写的诗念给我听听。”白居易开始读诗了。(放录音《草》朗诵)白居易刚读完,顾况便连

声赞道:“好诗好诗,你能写出这样的好诗,前程无量。居易这名字取得真好哇!”白居易

不解地问:“老先生,刚才您还说我的名字取得不妙,现在又说我的名字取得好,这不是自

相矛盾了吗?”顾况笑着说;“刚才不知道你会写诗,所以才说你居住长安不容易,名字取

得不妙。现在看你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所以说你居住长安很容易,名字起得真好。”说完就

热情地指点起来。从那以后,白居易更加勤奋起来,终于成为我国唐朝三大诗人之一(其他

两位是李白和杜甫)。故事讲完后,教师接着说:“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诗,看看自居易写

的诗到底好在哪里?”教师开始讲解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新课的学习。这则故事巧妙

地介绍了诗人及创作诗的时代背景,既自然地揭示了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新课大意有初

步的感知,又缩小了时空差,解决了学习古诗由于年代相隔久远而无法产生共鸣感的大障碍,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诗人创设的意境中去。

(六)借助问题创设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有多种类型、形式,其中特别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和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

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

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

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

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

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新课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

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

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

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

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

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

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

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案例:围绕问题展开教学,“嗟来之食”[3]

在课堂上,全班学生几乎每个人都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

会发生饥荒?”“为什么饿汉那么穷,财主却那么有钱有物?”“饿汉为什么说他情愿饿

,也不吃财主给他的食物?”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第三题进行讨论。

在讨论中,学生探讨了多种可能性。有一个学生回答 “因为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

教师非常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利用学生的话进行引导:“对!他很有骨气,很有尊严。可

是他已经快要饿了,你赞成他这样做吗?”新的问题立即又使学生的认识产生了分化。有

的学生明确赞成,有的学生强烈反对。在他们分别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

提升出了一个与此关联、又蕴含哲学意味的问题,即“生命和尊严到底哪一个更重要”?

在激烈的辩论中,有的学生认为生命比尊严更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什么也没有了”;

有的学生觉得,尊严比生命更重要,“因为没有尊严会被人看不起”;还有的学生语出惊人,

说生命和尊严同样重要,“因为没有生命就没有尊严,而没有尊严生命就没有意义。生命和

尊严的关系就像一个人的手心和手背一样”……

上述类型并没有穷尽教学情境的外延,总之,教学情境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而

对其也就有多种的解读和定义,如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

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

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荷兰数学教育家

弗赖登塔尔在《数学教育再探》一书中也提出关于情境的理论,他认为情境可以是以下几种:

场所(即一个有意义的情境的堆积);故事(即它可以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可以是一个经

典的或虚构的特别例子);设计(即被创造的现实);主题(即一个与现实带有多种联系的

数学定向的分科分支);剪辑(即从各种印刷品上发现大量数学的人们遇到的麻烦)。[4]

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抓住教学情境的实质和功能: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