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近取譬解释-能近怯远是什么意思
1.带取的四字成语
2.譬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3.于丹解说的《论语》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吗?
4.中庸两字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5.查资料了解“儒家学说”,“仁”指什么?
带取的四字成语
1. 与取有关的四字成语
暴取豪夺 彼弃我取 尺寸可取 出奇取胜 成仁取义 谄谀取容 导以取保 短中取长 断章取义 断章取意 阿世取容 阿谀取容 阿意取容 分毫不取 丰取刻与 俯拾仰取 俛拾仰取 分文不取 分文未取 苟合取容 各取所长 各取所需 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豪夺巧取 豪干暴取 豪取智笼 哗世取宠 哗世取名 哗众取宠 火中取栗 就地取材 金貂取酒 将取固予 举如鸿毛,取如拾遗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咎由自取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开科取士 灭虢取虞 能近取譬 逆取顺守 取长补短 取长弃短 去粗取精 取而代之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敲骨取髓 取精用弘 取精用宏 取乱存亡 取乱侮亡 取青妃白 巧取豪夺 取青媲白 搴旗取将 取巧图便 弃瑕取用 取辖投井 取信于民 取信于人 取义成仁 取予有节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取诸宫中 强自取折 强自取柱 人弃我取 人取我与 舍短取长 杀鸡取蛋 杀鸡取卵 舍生取义 释生取义 偷合取容 投机取巧 偷媚取容 探囊取物 唾手可取 淘沙取金 无理取闹 义不取容 以辞取人 因敌取资 依阿取容 猿猴取月 一介不取 鱼烂取亡 以貌取人 仰取俯拾 欲取姑予 予取予夺 予取予求 予取予携 以容取人 仰拾俯取 一无可取 一无所取 以言取人 钻冰取火 追欢取乐。
2. 取开头的四字词语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泛指在同类事物中吸取这个的长处来弥补那个的短处。
取长弃短吸取长处抛弃短处。
取而代之指夺取别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现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上等的为准则,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祥见: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取为法则。比喻效仿于高超、精湛的学识、技艺等,也只能达到中等水平。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取快一时只图暂时的快乐,不顾其他的利害关系。
取民愈广攫取民众的财货,劳力越多.
取名致官致:取得、获得。获得了名声和官爵。比喻名利双收。取乱存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
取乱侮亡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指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侵侮将亡的国家。
取譬引喻打比方,作譬喻,用以说明道理。
取青妃白取青媲白。同“取青媲白”。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精华:事物最好的部分;糟粕:酒糟、豆渣一类的东西,喻指无用之物。吸取事物中最好的东西,舍弃事物中坏的,无用的东西。
取青媲白以青配白,比喻诗文讲求对仗。
取巧图便使用手段谋取好处,图得便宜。
取容当世取容:取悦;当世:旧指权贵。比喻博取当权者的欢喜。
取瑟而歌祥见:击壤而歌
取舍两难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取威定霸取得威望,策定霸业。比喻功高威重。
取威定功取得威望,策定功勋。比喻功高威重。
取辖投井比喻挽留客人极坚决。
取信于民取得人民的信任。
取信于人比喻取得别人的信赖。
取友必端取:选取;端:端正。正派的人选择朋友必然端正。形容选择朋友必须是品行端正的人。
取与不和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财物。
取义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取易守难夺取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形容创业容易,守业难。
取予有节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取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竭:尽,完。拿不完,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
取之不尽,用之有余祥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 表示学习认真的四字成语精益求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孜孜不倦 博览群书 豁然开朗 学而不厌 博学强记 不耻下问 孜孜不倦 循序渐进 融会贯通 各抒己见 集思广益 迎刃而解 手不释卷 书声琅琅 程门立雪 穿壁引光 春诵夏弦 读书破万卷 读书三到 读书三余 耳闻则诵 古为今用 囫囵吞枣 开卷有益 名落孙山 取长补短 取精用弘 然荻读书 融会贯通 入主出奴 三余读书 生吞活剥 书声琅琅 熟能生巧 似懂非懂 万世师表 文行出处 不耻下问,勤学苦练,勤能补拙, 将勤补拙,笃学不倦,笃实好学, 笃信好学,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 , 笃学好古, 顿学累功,闭户读书, 刺股读书,映雪读书,映月读书, 据鞍读书,折节读书,囊萤照书, 废寝忘食 顿学累功 闭户读书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不愧下学、不愧下学、博学多才、博学多闻、博学洽闻、刺股读书 不学无术、不学无识、饱学之士、长材茂学、才疏学浅 才学兼优、村学究语、虫鱼之学、斗酒学士 笃实好学 道山学海、笃学不倦、独学寡闻、笃学好古、笃信好学 顿学累功、钝学累功、道学先生、笃志好学、断织劝学 高才大学、高才绝学、孤学坠绪、高斋学士、邯郸学步 鸿儒硕学、宏儒硕学、好学不倦、记问之学、钜学鸿生 教学相长、家学渊源、绩学之士、困而学之、口耳之学 困而不学、款学寡闻、临池学书、力学不倦、力学笃行 敏而好学、末学肤受、贫不学俭、品学兼优、诠才末学 青藜学士、青钱学士、曲学阿世、勤学好问、曲学诐行 勤学苦练、上当学乖、市民文学、宿学旧儒、硕学通儒 通才硕学、通儒硕学、调嘴学舌、文江学海、枉辔学步 文人学士、晚生后学、文宗学府、学步邯郸、学而不厌 学而时习之、学而优则仕、学富才高、学非所用、学富五车 学贯中西、学海无涯、学究天人、学老于年、效颦学步 学浅才疏、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学如穿井、学如登山、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疏才浅、学书学剑、学识渊博 学无常师、学无止境、下学上达、新学小生、学以致用 用非所学、一家之学、鹦鹉学舌、鹦鹉学语、以学愈愚 幼学壮行、牙牙学语、真才实学。
4. 第四个字带沫字的成语第四个字带沫字的成语只有4个: 1、相濡以沫xiāng rú yǐ mò 解释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出处《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渣滓浊沫zhā zǐ zhuó mò 解释渣滓:物品提炼后的废物;浊沫:混浊的泡沫.指无用之物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3、相喣以沫xiāng xǔ yǐ mò 解释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同“ 相濡以沫 ”.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诘鲍》:“俭以率物,以为美谈,所谓盗跖分财,取少为让,陆处之鱼,相喣以沫也.” 4、呴湿濡沫nì shī rú mò 解释呴,慢慢呼气.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出处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呴以湿,相濡以沫.”。
5. 去()取() 四字词语成语:去粗取精
--------------------------------------------------------------------------------
拼音:qù cū qǔ jīng
zdic 汉 典 网
去粗取精
解释:除去杂质,留取精华。
示例:对于古典文学,我们要去粗取精,辩证对待。
近义词:取精用宏
语法: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6. 带“提”字的四字词语旧话重提 过去说过的,现在又提起了
耳提面命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钩玄提要 钩:探索;玄:精微之处;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钩元提要 钩:探索;提:举出;要:纲要。探取精微,摘出纲要。
怀铅提椠 怀:怀藏;铅:铅粉;提:手里拿着;椠:古代书写用的木片。常带书写工具,以备写作的需要。。
面命耳提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提要钩玄 提要:指出纲要;钩玄:探索精微。精辟而简明地指明主要内容。
提纲挈领 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
提名道姓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提心吊胆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相提并论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只字不提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左提右挈 挈:带领。比喻共相扶持。也形容父母对子女的照顾。
晨提夕命 犹言朝夕教诲。
槌仁提义 抛弃仁义。
负老提幼 见“负老携幼”。
旧事重提 把已经搁置的事情重新提出
挈领提纲 挈衣之领,提网之纲。比喻抓住要领。
提纲举领 同“提纲挈领”。
提纲振领 同“提纲挈领”。
提心在口 心提在口,几乎要跳出来。形容恐惧。
握纲提领 握:拿、抓。比哗范糕既蕹焕革唯宫沥喻抓住要领或简明扼要地把内容提示出来。
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振领提纲 提纲挈领。
吊胆提心 〖解释〗提心吊胆。 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纲提领挈 〖解释〗提起网纲,挈住裘领。比喻抓住要领。
譬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譬 拼 音 pì? 部 首 言 笔 画 20 五 行 水 五 笔 NKUY [譬]基本解释
1.打比方 :~如。~犹。~若。~语。~喻(比喻)。
2.领悟。
3.晓谕 :~解。~说(晓示述说)。
[譬]详细解释〈名〉
(形声。从言辟声。本义:譬如比喻) 同本义
譬喻也。——《说文》
譬彼舟流。——《诗·小雅·小弁》
能近取譬。——《论语》
臣窃为公譬可也。——《战国策·齐策》
又如:譬如(举例以比喻);譬犹(譬诸。譬若。譬如);譬况(比喻形容);譬谕(比喻)
〈动〉
晓谕使人知晓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注:“譬晓谕也。”
又如:譬称(用譬喻的言辞解说);譬类(以类相比喻)
明白晓得
言之者虽诚而闻之未譬。——《后汉书》。注:“譬犹晓也。”
[譬]百科解释譬通“僻、擗、辟、避”,出自《左传·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 更多→ 譬
[譬]英文翻译metaphor simile example
[譬]组词 譬喻 譬如 譬方 譬使 譬旨 慰譬 譬则 启譬 假譬 譬称 敦譬 解譬 引譬 譬成 更多譬组词 [譬]相关搜寻 譬如的近义词 譬如 譬喻 譬如的近义词是什么 譬解 譬字成语 譬况 譬若于丹解说的《论语》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吗?
于丹教授的火,并不是因为她有那么多头衔并读过那么多的书。而是因为这位“古典文化研究者和传播者”还同时是“知名影视策划人和撰稿人”,这样她能够有机会在2006年“十一”黄金假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连续七天讲读《论语》心得。?
于丹多处曲解了《论语》
《于丹〈论语〉心得》并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而是对部分《论语》的感想。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于丹的书很像是为了寻找“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而找到了《论语》,从中找到“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理论依据。按照于丹之意,似乎孔子已经告诉我们过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方法。我们只要按照这些方法去做,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是“快乐”的。?
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语》的十分之一左右,误导那些没读过《论语》的读者,让他们错以为《论语》主要是讲“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于丹所讲的《论语》的百分之十,却有许多曲解之处。下面我们先对她曲解的地方进行改正,以给读者一个正解。?
一、 于丹在她的大作的第9页上提到“子贡问政”。原文是这样的: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之,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民无信不立。”于丹的解释是:“没有粮食无非就是一,从古而今谁不啊?所以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物质意义上的幸福生活,它仅仅是一个指标;而真正从内心感到安定和对于政权的认可,则来自于信仰。这就是孔夫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于丹在这里把“民无信不立”的“信”解释成“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显然将“民”当成了这一句话的主体。子贡向孔子问政,是问一个国家要想安定,政治稳定,需要哪些条件。孔子回答时也是把国家当成主体的,只有国家才能做到“足食”和“足兵”,同样也只有国家在“必不得已而去”时,有权力和有能力“去兵”和“去食”。因此,“民信”的主体也是“国家”,而不是“民”。“民信”的正确解释应该是“取信于民”,就是让老百姓相信。孔子非常强调国家该取信于民的思想,例如他曾在《论语·子路》中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以上“上好信”的主体是“上”,指的是“上”在取信于民,孔子还在《论语·阳货中说》: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以上“信则人任焉”是说信实就会使别人为你效力,别人当然不是主体。?
《论语·子张》中还有: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认为后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这段话是说:君子取得信任,然后才能役使人民,如未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虐待自己。君子取得信任,随后才能给别人进忠言,如果没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在诽谤自己。
可见《论语》在多处谈到“信”时,国家、君主和君子都是话语主体。于丹错将民(百姓)当成主体,与上面能“足食”、“足兵”的主体不一样了,讲不通了。她索性错下去,又将“信”解释成“信仰”,于是“民无信不立”就被于丹歪曲成“民没有信仰不能立国”了。我怀疑于丹在这儿是有意曲解这句话,为的是把一个国家的“不立”的责任推在老百姓身上,以便“上”和“君”就可以指责百姓没有信仰而误国了。?
于丹在这本书的16页上提到孔子《论语·雍也》中的话: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于丹随之解释这段话的后半段,她说:“你自己想有所树立,马上就想到也要让别人有所树立;你自己想实现理想马上就会想到也要帮助别人实现理想。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己及人,这就是实践仁义的方法。”?
在这里,“能近取譬”是讲与身边相类似的人将心相比,而不是像于丹所说“从身边小事做起”,这二者是很不相同的,“从小事做起”怎么会“推己及人”?“将心比心”才能“推己及人”也!?
于丹在其书的40页上,引用了《论语·里仁》上的一句话: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于丹解释说:“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事君数”中的“事”当“服事”讲,而不能当“有事没事”讲。同样“朋友数”是指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而不是“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这段话准确地讲应是:“服事君主频繁无度,就会招受羞辱;与朋友相交频繁无度,就会遭受疏远”。两种解释是有区别的。
于丹在其书43页上引用了《论语·里行》上一段话: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于,义子与比。于丹解释说:“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没有薄没有厚,没有远没有近,没有亲没有疏,一切按道义行事。”?“适”在此处应是“莫”的对立词,“莫”在此处当“不可”讲,“适”则当“可”讲,就准确了。那么这句话应解释成:“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随意认可,也不随意否定,要以义为依据。”?
《论语·微子》有一段孔子论述逸民的话,孔子说:“虚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最后一句,孔子强调他与逸民的不同在于“无可无不可”,也就是没有什么可以的,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无适也,无莫也”也是“无可无不可”之意,所以于丹解释成“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则违背了孔子的真意。
等等还有很多 我认为非但不能启发初中生的心智,反而会对初中生对论语造成曲解,我认为初中生没必要阅读!
中庸两字的正确解释是什么
中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孔子提倡、子思阐发的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
这一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素质达到太平和合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其主题思想、理论基础、具体内容、主要原则、检验标准、知行方法、重要途径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集中反映在《中庸》的三十三章之中。简述如下。
1.主题思想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这一主题思想主要体现在《中庸》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言简意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这一主题思想的核心是自我教育。“天命之谓性”是指人的天性是善良的。“率性之谓道”是说人们自我教育之道就是按照人们的善良的天性办事情。“修道之谓教”是说自我教育就是按照人道原则去进行修治。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远,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自我教育贯穿于人一生之中,人们一刻也离不开自我教育。要将自我教育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就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叫做慎独。也就是说,在自己一人独处的情况下,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行为、听不见自己的言语,自己也能谨慎地进行内心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监督。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揭示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目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指出了自我教育目标的重大意义。“致中心,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是歌颂达到自我教育的理想目标后的无量功德,也就是具备至仁、至善、至诚、至道、至德、至圣的品德后的效应。中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致中和是社会价值的体现。
宋朝临江黎立武著《中庸分章》分析《中庸》第一章时也对中庸作了极高的评价。他说:“中庸之德至矣,而其义微矣。首章以性、命、道、教,明中庸之义;以戒惧谨独,明执中之道;以中和,明体用之一贯;以位育,明仁诚之极功。”
朱熹对这一章也有极高的评价。他在《中庸章句》中说:“右第一章。子思述所传之意以立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盖欲学者于此反求诸身而自得之,以去夫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杨氏所谓一篇之本要是也。”
当然,他们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这样明确地指出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就是自我修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以求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诚、至仁、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2.理论基础
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通常人们讲天人合一主要是从哲学上讲,大都从《孟子》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尽心》)讲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视了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的境界。“与天地参”是天人合一。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因而《中庸》始于“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而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这就是圣人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样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们自觉修养所达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样造福于人类和自然理想境界。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天道与人道合一
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郑玄说:“言诚者天性也,诚之者,学而诚之者也。”孔颖达说:“此经明至诚之道,天之性也。则人当学其诚之性,是上天之疲乏不为而诚,不思而得,若天之性,有生杀信著四时,是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者,言人能勉力学此至诚,是人之道也。不学则不得,故云人之道。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者,此复说上文诚者天之道也。唯圣人能然,谓不勉励而自中当于善,不思虑而自得于善,闲暇而自中乎道,以圣人性合于天道自然,故云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此复说上文诚之者,人之道也。谓由学而致此至诚,谓贤人也。言选择善事而坚固执之,行之不已,遂致至诚也。”
按照郑玄和孔颖达的解释,中庸之道的天道与人道合一为两种类型:一是圣人的天人合一,二是贤人的天人合一。圣人的天人合一是本能的天人合一。贤人的天人合一是通过学习而达到的天人合一。应该说,还有凡人的天人合一。《中庸》说:“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可以说,生而知之、安而行之的是圣人,学而知之、利而行之的是贤人,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的是凡人。不论是圣人、贤人,还是凡人,都能达到至诚、至善的天人合一境界。惟困而不学者不能致天人合一之境界也。
(2)天性与人性合一
天道与人道合一的目的就是要将天性与人性合一。天性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那人性也应该是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只有使人性达到了那至善、至诚、至仁、至真的天性,才能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才能创制天下的大纲,建立天下的大本,才能通晓天地化育万物的道理,才能达到中庸之道。
(3)理性与情感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表现在理性与情感的合一。人们的喜怒哀乐是人的自然属性,是情感的表现,为了追求与天道、天性合一的至诚、至善、至仁、至真的人性,因而需要对情感加以约束和限制,所以《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只有“致中和”才能天人合一(“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鬼神与圣人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了鬼神与圣人合一。《中庸》第二十九章:“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质证于鬼神没有疑问,就算是懂得认识了天;等到百代以后圣人出来也不会有疑问,就算是认识了人。说明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中的天包括鬼神,人则包括圣人。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含有圣人合一。鬼神是天地和祖先的总称。所以古人的天的要领里也包含了人(祖先)的成分,天字本身就是大人站在天下,头顶蓝天。
(5)外内合一
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还包括外内合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外内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外内之道,即外内合一,外内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外内合一又可以视为品德意识与品德行为的合一,或者说成己与成物的合一,或者说是知与行的合一。
因而清朝杨?骅《中庸提要》云:“《中庸》全书,以‘道不远人’句为宗旨,言人必溯源天天者,《戴记.礼运篇》夫子之言曰:‘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子思明道,必原天地而兼鬼神以立说者,大抵皆宗此义。天命之谓性,即天地之德。命字已该交会秀气在内。‘仁者人也’,即天地之心。喜怒哀乐,即五行之端,而慎独二字,尤示人节欲以践形而尽性之要旨也。全书中以‘仁者人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两‘人’字为枢纽。曰‘人莫不饮食也’,曰‘以人治人’,曰‘不可以不知人’,曰‘待其人而后行’,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知人也’,每段提掇‘人’字,皆以阐‘道不远人’之旨。书之首以‘天’起,尾以‘天’结,言天、言天道者,不一而足。言知人即言知天,言人之道即言天之道。皆阐天人合一之旨。而鬼神为德,又以阐天人合一之真机也。配天者圣,浩浩其天者圣,而别无所谓道,别无所谓圣也,待其人而后行,圣人亦圣乎人而已。人者何?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也。所以为人者仁也。人所以能仁者诚也。性为人性,道为人,教者教以为人也。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子思明道,所以存人也。因其不远人,而目之曰庸,谓之曰不可离,始于慎独,极天参赞,祗完得生人本来面目,毫无加损于间焉。子思以中庸名书,‘庸德之行庸言之慎’,庸字于道不远人章点睛,自系全书宗旨。”
3.具体内容
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年不能焉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兄弟、朋友之达道。综观斯两章,五达道备焉。
五达道就是天下通行的五种人际关系。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诚如《礼运》所言:“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
(2)三达德
调节这些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修养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人格;尊重人,就不至于迷惑;爱护亲族,叔伯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恨;敬重大臣,治理政事就不至于糊涂;体恤群臣,士就会尽力予以报答;爱护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受到勉励;劝勉各种工匠,财货就能充足;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四方就会归顺,;安抚诸侯,天下就会敬服。要做好这九项工作,就必须用至诚、至仁、至善的爱心去充分体现中庸的美好人格。做好这九项工作,事实上也就处理调节好了九种人际关系。调节这九种人际关系是使天下国家达到太平和合理想的重要保证。“九经”的提出,是对《尚书.尧典》的“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太平和合理想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太平和合理想的继承和发展。
4.主要原则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有三条:一是慎独自修,二是忠恕宽容,三是至诚尽性。并分别论述于下。
(1)慎独自修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在自我修养的过程中,坚持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中庸》第一章就提出了这一原则。其文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人们必须严格地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尤其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应该谨慎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在别人听不到自己讲话的地方也十分谨慎,不说违背道德的话;在别人看不见自己物为的地方,也时刻属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诚、至仁、至善、至圣,就必须坚持慎独自修的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其乐无穷,其用无穷,其功无穷。故《中庸》第三十三章云:“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年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威于?a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自。’至矣!”
(2)忠恕宽容
这一原则要求人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这一原则分别见一《中庸》十三章、三十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一思想源于孔子,曾子将其概括以传于世。《论语.里仁》记载孔子告诫曾子的话:“吾道一以贯之。”别的学生问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为仁之方。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也就是说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为仁、行仁。孔子说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所谓“能近取譬”就是将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的具体实施。
忠恕之道在《大学》里被称作“ 矩之道”。《大学》说:“所恶于上, 毋(勿)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这谓 矩之道。“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不论是忠恕之道还是挈矩之道,其实质都是仁慈博爱,都是要求人们做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论语.公冶长》)。
《中庸》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和《大学》的挈矩之道。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治人”,要求人们用爱自己的心去爱他人,用责备他人的心来责备自己,用自己的真诚忠恕去感召人、感化人、塑造人。只要坚持忠恕之道,人们就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人们就会达到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锹,行乎夷锹。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3)至诚尽性
至诚尽性的原则 是施行中庸之道的重要原则。“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只有坚持至诚原则,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能够充分发挥自己善良的天性,就能感化他人、发挥他人的善良天性;能够发挥一切人的善良天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良天性;能够充分发挥万物的善良天性,就可以参与天地化育万物。便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达到了至仁至善的境界,就可以同天地并列为三了。这就坚持至诚尽性原则所达到的理想境界,达到了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间的真正位置。
亦泽“中道”,古希腊哲学范畴,毕达歌拉斯学派把现存事物看作是对方之间的“恰如其分的均衡”,柏拉图开始把这种均衡概念移植到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则把中庸和节制相联系,并制定了系统的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其中庸之道,如“10”这个数“5”居其中;人的心理状态、情感中欲望过度是荒*,不及则是禁欲.节制则是适度。中庸有两种,自然界的中庸是绝对的,人事的中庸则是相对的;在伦理中观上,人的一切行为都有过度、不及和适度三种状态.过度和不及都是恶行的特征,只有中庸才是美德的特征和道德的标准,美德是一种适中,是以居间者为目的。他还把这种中庸原则运用于政治国家学说。认为由中等阶级治理的国家最好,因为拥有适度的财产是最好的,最容易遵循合理的原则。最不会逃避冶国的工作或拥有过分的野心.是国家最安稳的公民阶级,中等阶级的公民组成的城邦.是结构个最好的和组织得最好的,因此有希望治理得很好。
查资料了解“儒家学说”,“仁”指什么?
百度百科
仁 仁 rén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编辑本段]仁的产生
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是对子与父、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说,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从而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在之前的周礼被破坏后,有识之士便站了出来,寻求一种新的理想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就是这样从春秋时代大量有关仁的思想资料中加以取舍,提炼和综合,使仁真正成为一个范畴,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筑了早期的儒家思想体系.
在孔子提出系统的仁学思想之前的春秋时代就出现了许多关于仁的思想记载.《诗经·郑风·叔于田》曰:“洵美且仁”《诗经·齐风·卢令》曰:“其人美且仁”,两处提到仁,且都和美字联系一起,显然在这里,仁是仪文美备的意思,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意义.《尚书》有“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巧”就是多才多艺,也就是《论语》中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国语晋语一》:“爱亲之谓仁”,仁体现在父子关系上就是爱亲就是孝.《国语晋语二》中申生拒绝逃亡说:“仁不怨君”“逃而怨君不仁”.仁体现在处理国与国关系上,就是保护小国,救助邻国.此外,仁还有其他含义.如《国语晋语二》说“利国之谓仁”.
可见,仁包含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他包括了各种具体的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当时他已经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孔子正是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出仁的伦理道德意义.
1.同情友爱:仁心,仁义至尽
2.果核的最近部分:杏仁儿.
不仁:(1)不仁慈,无仁德如不仁不义
(2)手足痿痹,为能运动:麻木不仁,四体不仁.
3.人、仁
“最初只有人字,后以二人相爱,人旁加二为仁,故仁由人而来.仁固可作‘仁义’解,也可作人解.我认为‘克己复礼为仁’的仁字,宜作‘人’解.以孔子之话作本论,《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观过斯知仁矣’、‘井有仁焉’,这些仁字,都应作“人”解.而一般学者以其字之为仁,多曲为之解,求其说,而不得要领.故上例我以‘仁’字应作“人”解.否则,‘井有仁焉’,作仁义之‘仁’解,难以解通.又以其他著作为旁证,可知人、仁同义.例如《礼记表记》说,人也谓施以人以忠恩也.人与仁同义……《论语》所谓‘人者仁也’、‘仁者爱人’,即本此义.皆由于人、仁同出于一源,且关系密切.把仁字均解为‘仁义’,难以自圆其说、令人信服”(引自黄现璠著《古书解读初探——黄现璠学术论文选》第464-465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4.仁,就是二个人字,从这个字的形我们看到了这个意思.那为什么这样写这个字呢,古人的意思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是对“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的简写.这句话中两次使用二人组合.所以就是仁的意思了.仁是道的一种.
[编辑本段]儒家学派核心——“仁”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人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与仁政学说及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理论相联系,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儒家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存的基本物质欲求,并倡富民思想,强调先富后教,使民从善,然后政权得以稳固.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儒家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从重视民生出发,倡富民思想.儒家经典《周礼》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孔子还把富民与利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联系起来.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还设想,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百姓还有不仁的吗?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论语中的"仁"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 5·5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6·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22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①务民之义:《论语集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务:致力.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①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 注释: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②譬:比喻.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有不同的解释:一,艺不足以据守和依靠,所以说是游;二,游泳,习艺有游泳自如的乐趣;三,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游憩于六艺之中,游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①弘毅:弘大强毅.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注释:①克己复礼:有不同的解释:一,克,克制、约束;复,践行.克制和约束自己来践行礼.二,克,胜;复,返回.战胜自己离开了礼的言行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两种解释意思相近.②天下归仁焉:有几种解释:一,归是与、赞许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便会得到天下人的赞许.二,专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复礼,天下人都会归顺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程子注:“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以第三种解释较合理.这里“克己复礼”的主语似不是指个人,而是泛指众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③目:条目.④事:从事,实行. 12·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释: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②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指在诸侯国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有两种解释: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说的敬和恕,别人对自己便没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讲的两点,还要不怨天尤人. 12·3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①讱:难、迟钝.《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话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说. 12·22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13·19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①,与人忠.虽之②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①恭、敬:严肃、谨慎而有礼貌,表现在外叫恭,含于内心叫敬.②之:动词,到. 13·27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14·1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②”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①宪:孔子的学生原宪.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这句话是原宪的问话.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 14·4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①言:言论.有言是说出来,在言论上有所表现的意思. 15·9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者矣,未见蹈仁而者也.” 15·36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 注释:①不让于师:师字有两种解释:一,师长;二,作众字讲.遇到众人应做的事,应带头去做而不谦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的意思 17·6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9·6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注释:①笃志: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②切问:切有几种解释:一,恳切;二,近,指切身有关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