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顶礼膜拜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2.顶礼膜拜的意思

3.顶礼膜拜的意思(顶礼膜拜的意思及用法)

?顶礼膜拜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顶礼膜拜的拜什么意思-顶礼膜拜是成语吗

出处: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释义: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读音:dǐng lǐ mo bai

近义词:毕恭毕敬 奉若神明 肃然起敬 五体投地

反义词:不以为然

例句:

1.我匐伏在他的脚下,向他顶礼膜拜。

2.我在反思,我甘心对大自然顶礼膜拜。

3.他吝啬、对权力顶礼膜拜,

4.我已经厌倦了向国王顶礼膜拜!

5.诞生时便包罗万象,使地球升至天堂,让天堂对地球顶礼膜拜。

6.而且,对johnlewis的模式顶礼膜拜,会带来一种特殊的压力。

7.在这股英语热中,中国一些最成功的英语教师成为人们顶礼膜拜的英雄。

8.相应地,「大企业」成为国家的,金钱受到众人顶礼膜拜。

9.那些仍对联邦统计数据顶礼膜拜的人们应该还记得过去几年的「乘数作用」。

10.奥古斯都当时宣称自己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权力时,也是在宣扬自己的神性;他还鼓励各个城邦竞相对其顶礼膜拜。

11.人们不再对雷曼(lehman)和高盛(goldman)顶礼膜拜了,相反,对很多中国人以及一些外国人来说,经济增长的新代言人就在中国国内。

12.他父亲、已故杨格勋爵(lordyoung)是工党顶礼膜拜的人物,是思想家及热心社会的企业家,他的思想推动了战后英国社会的构建杨格对父亲感到非常自豪。

13.扬罗比凯的调查显示苹果同样也被视作傲慢自大,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怀着几近宗教信仰般的狂热对它的产品顶礼膜拜,也成就了它全球最有价值的上市公司的名号。

14.那时候,每一个读软件的都把盖茨视为天人般顶礼膜拜。

15.你会顶礼膜拜为「品牌资产」,「品牌形象」等专业术语等概念。

16.在这个残酷高效的**生产线上的大部分**主要是功夫片,武打片以及黑帮片(三合会)在世界范围内赢得了顶礼膜拜的地位。

17.他们开始认识到,18世纪后期对敏感顶礼膜拜,将未驾驭的情感视为利他主义之源泉,却往往过于汹涌而沦为个人放纵的表演;而真诚----曾被视为世间最美好品质----却滑向了自欺欺人和自私的泥潭。

18.这意味着,无论金融专家们着装如何严肃,语言如何晦涩,他们所顶礼膜拜的经济体系,只是部貌似可信的《海绵宝宝》,注定是既不妥当,也难落实。

19.传说,这两个大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率军西征在此涉水过河时留下的痕迹,现在还常常可以观到转场路过此地的牧民下马匍匐在地顶礼膜拜。

20.因此,我们必须停止对金钱的顶礼膜拜,创建一个更人道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类体验的质量才是评判标准。

顶礼膜拜的意思

顶礼膜拜的意思是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成语出自清·俞万春《荡寇志》第一百十四回:“又添一个青年女子,顶礼膜拜,行状举止,仿佛慧娘。”

近义词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

反义词不以为然(注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造句:

1、于是他们把那些奇异的能力综合在一起创造出了能力盖过所有其它动物的龙,对它顶礼膜拜,把它推到神的地位。

2、据了解,“极致复活节”的举办旨在凸显英国教堂数目下降这一问题,届时游客们可在各著名景点顶礼膜拜。

3、现在这里没有了被顶礼膜拜的英雄人物,这要归功于民间团体的成长,在此过程中,西方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4、千百年里,古埃及人对尼罗河顶礼膜拜。

5、但即使我知道普遍的存在,即使我可能甚至对它顶礼膜拜,我也很清楚,我之所求并非普遍,而是真实。

顶礼膜拜的意思(顶礼膜拜的意思及用法)

  顶礼膜拜的意思是: 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顶礼指的是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的含义是举手加额,长跪而拜。这个成语出自清代吴趼人《痛史》第20回: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

 :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 膜,不能读作?m?。

 成语辨形 膜,不能写作?模?。

 成语辨析 ~和?五体投地?;都表示?崇敬?。但~偏重在?崇?;表示极其崇拜;?五体投地?偏重在?敬?;表示极其敬佩;并也可用来表示崇拜的程度。

 近 义 词

 五体投地、肃然起敬、奉若神明、毕恭毕敬

 反 义 词

 不以为然

 成语例子 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顶礼膜拜。(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