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2.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名称

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收回成命是什么动物-收回成命是什么动物生肖

昨天,我偶然看到书记的一段讲话:

一些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罚,几乎都谈到班子内部监督不够,说没人提醒我,如果当年有人咬咬耳朵,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罪。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

第一次看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一词,并不理解其深义。

一查方知:这“诺诺”二字是指唯上是听,唯命是从,不敢直言,不敢讲真话。这还让我想起看过的古装戏中,奴才们在接受皇上的旨意时,口中应答一个“诺”字,这样更让人深刻理解了“诺诺”二字含有完全服从的奴性。

而“谔谔”是指有话直说,仗义执言,处事公道,怎么想怎么看就怎么说。不是吞吞吐吐,唯唯诺诺,而是实话实说,讲真情,说实话。联系起来,“千夫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就是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

历史上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的贤臣不在少数,但我们最熟知的是魏征。

魏征

唐太宗要把男子中十八岁者全部纳入兵役,魏征也不同意,还当着百官的面据理力争,说出一套“竭泽而渔,翌年无鱼;焚林而畋,翌年无兽”的道理来,逼得唐太宗收回成命。

当然,有诤谏贤臣,如果没有胸襟大气的君王,贤臣也无用武之地。而唐太宗的容人之量,自秦始皇数,没有比他更有肚量的君王了。魏征的直谏,几乎不给唐太宗留一点面子,让唐太宗得以纳谏治天下。

您猜想,唐太宗生过魏征的气吗?荃心老师虽未在朝中为官,也知道唐太宗发过怒,生过气。我们知道,君王生气,是可能杀臣子的啊,得幸,唐太宗还有一个贤妻长孙皇后。

一次退朝之后,唐太宗受了魏征一肚子气,只好在妻子长孙皇后那里撒气,叫嚷着要办了魏征这个“乡巴佬”。亏得长孙皇后贤明,穿戴好典礼才用的正装,向皇帝下跪道贺他得到一个忠臣,这可是明君的标配啊,方才使得唐太宗转怒为喜。

魏征去世之后,唐太宗亲自祭奠,并留下了那段传颂千古的“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就是这第三面镜子,这堪称是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

可见,“谔谔之士”于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何等重要。而今天的现实中,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也有一位“谔谔之士”,他就是我们多年前熟知的著名主持人,现在已然成为一名“斗士”的崔永元。

崔永元

说到崔永元,我们已经认识他好长时间了,虽然他不认识我。

认识崔永元,是通过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后来的栏目《实话实说》,更是让我喜欢上了他。崔永元妙语连珠,思维缜密,他的主持风格深受我们普通老百姓喜爱,节目红遍了大江南北,观众反应热烈,好评不断!那时,看每天的《实话实说》节目是我们家人最感兴趣的。

他在央视的成功,是因为实话实说,他离开央视,也是因为实话实说。2013年他离开了央视,后来入职中国传媒大学任教。曾经口碑好到爆棚的他,如今人们对他的评价却是两极的。有人说他是唯一的良心,有人觉得他已经发疯了!原因就是太爱管闲事。而且还是管的“大闲事”:

他炮轰昧良心的主持人,质疑限制私家车治理雾霾,质问过手机话费的收费问题,他还在演播室当着乡村老师的面,告诉记者有关乡村教师公益活动出现违规的事情。又在微博上披露官员假借乡村教师身份,参加崔永元公益基金举办的乡村教师培训班。他从来都不害怕挑战权威或主流。

他的工作间里有着这样一副对联:说天说地莫若说真,话东话西不如话实。

而今,他管的最大一个“闲事”就是转基因食品。刚开始是反驳方舟子“转基因食品无害论”,与其在微博上对战,后来到双方对簿公堂。但他自此后,从未停止过追寻转基因的真相。他一直对转基因有两个问题:

一是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到底是不是像方舟子宣扬的那样,是经过科学验证无害而可以放心吃的?他曾采访过许多人,其中一位舒伯教授,曾在世界权威的《自然》子刊上,发表了转基因食品会导致“食品原有营养成分丢失,意外毒素升高”的观点论文,可是这个论文却遭到人用卑鄙手段紧急围剿。舒教授告诉他:迄今为止向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备的,证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实验,其实全部都出自转基因公司资助的科学家之手。

许多媒体说,诺贝尔奖得主签名支持转基因,可当崔永元去信询问这位征集签名的诺奖得主时,诺奖得主回答说:他们支持转基因食品给第三世界国家的穷人吃。

有人齐口声称,中国人反对转基因食品,是因为“科学素养低”,不懂“科学”,可《纽约时报》于2005年,就报道了瑞士以“全民公投”的方式,禁止了转基因食品,而以人均获诺贝尔奖人数和人均取得科学学位的人数计算,瑞士是全世界“科学素养”最高的国家。

事实上,转基因食品,在很多国家都是偷偷摸摸,不敢标注,靠蒙骗让人在无意中买到。相反,禁止转基因的食品,在美国却是以醒目的字样出现。

转基因贩子最喜欢打着“科学”的牌坊搞推销,却在全世界遭抵制,最大的讽刺是:迄今为止他们推销最成功的转基因食物消费客户,是不具备科学知识、不会说拒绝的牲口,也就是作饲料。然而,美国政府于2016年颁布法令:禁止美国的动物吃到转基因食物。

第二个问题是,崔永元已经意识到,他触及了一个巨大的国际利益集团……

他在国内每天都要提防,也许一个意外的车祸就会要了他的命。在他去美国调查转基因之前,竟然还有人用两亿元封口费,阻止他调查转基因,这可是足以雇到人取人头的价格啊!他说:一开始还真以为是跟方舟子斗嘴引起的,我只是想寻找真相,但当我明白这件事牵扯的厉害有多大时,我再也放不下手了。

崔永元跟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杠上了,后果是凶多吉少。

其实,关于转基因的意见,如果他选择中立,不仅会赢得优秀记者的美誉,对利益集团构成的威胁也不至于那么大。但他最终选择了最危险的一种,他选择最大限度揭露和传播真相,并不顾虑自己的安危。

他说: 对于一个已经五十岁的男人来说, 女儿也已经长大, 还有什么可惧怕的, 生已经置之度外了……

他还说: 作恶之可怕, 不在于被人发现, 而在于自己知道; 行善之可嘉, 不在于别人夸赞, 而在于自己之安详

与转基因食品在中国的推广作长期的斗争,这条路有多长,崔永元不知道;

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利益体有多强大,我们不知道;

但是,我们相信崔永元,我们相信他这位“谔谔之士”!

我们不吃转基因食品!

我想到以前在超市购买桶装食用油时,发现有几个品牌的植物油特别便宜,我特意查看了一下,原来都是用转基因大豆提炼的(转基因大豆成本低)。

今天在买早餐时,我突发奇想,虽然有些良心厂商在某些食品上明确标明了“转基因食品”,但是不保证每个厂商都是有良心的,也不能一定就保证每一批次商品原料不会弄错,失误生产了转基因食品。

创想:如果有一种测试产品,将此产品放入食品中一测就能测出是不是转基因食品该多好。就像怀孕测试纸一样,一测就知结果,那就好了。

这个想法也许幼稚,但如果真有这个测试产品或仪器,并能成批量推广,应该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件福器。但愿我们可敬的崔永元能看到我这个灵感,让他得到启迪,不去证明转基因是不是存在对人体的危害,而是通过这款产品让中国人能方便识别转基因食品,启不也是一个解决问题之道!

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名称

人类对动物益与害的认识

从生态学观点看,作为物种,所有的动物都有生存的价值,都应受到人类的尊重和保护。但是人类在保护动物时,一般只考虑保护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要准确地下定义有时并非易事。

1956年,麻雀在中国与老鼠、苍蝇、蚊子一起,被定为必须悄灭的"四害"。当时,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消灭麻雀运动,仅甘肃省就出动百万青少年,7天消灭麻雀23.4万只。北京在1958年4月19日重21日,捕杀麻雀40. 1万只,上海市在3天之内灭雀50.5万只。1958年11月上旬全国各地不完全统计,共捕杀麻雀19.6亿只。这一灭顶之灾,使北京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见不到一只麻雀。

实际上,麻雀在饲雏期是吃虫的"也有有益的一面。在麻雀覆灭的1959年春夏,上海等城市的人行道树木害虫大为猖獗,树叶被虫啃光。1959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为此成立了"麻雀研究工作协调小组", 1960年4月,终于停止了对麻雀的围剿。

同样的事不仅仅发生在中国。据《自然界的奥妙》一书记载,1744年普鲁士 国王弗里德里希讨厌麻雀偷吃樱挑,下令消灭麻雀,悬赏杀雀一只给奖金16芬尼。于是人们群起灭雀,麻雀很快绝迹。没于天敌,果树害虫猖獗,吃光了树叶, 樱桃树不再结果。于是,国王不得不收回成命,被迫从外国运来麻雀,重新落户。 麻雀的是是非非说明,动物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是相对的,自然界并没有绝对有害的动物。

鼠类是公认的"害兽"它传染疾病,毁坏草场,破坏堤坝,骚扰人类的居所。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充分表现了人们对鼠类的憎恶之情。但是,培育的鼠类如小白鼠却是重要的实验动物,在医学、药学、兽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小白鼠的特殊品系如巴比西小鼠,裸鼠更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前者用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后者作为免疫缺陷动物用于感染、 药物筛选及器官移植等试验,被研究人员高度重视。老鼠的嗅觉十分灵敏,据说比犬的嗅觉强至少10倍,有人甚至设想训练"警鼠"来取代警犬。

苍蝇因为传播疾病被人类视为公害,其实苍蝇是蝇类的通称,果蝇是其中的一种,它繁殖力强,周期短,因此成为遗传 学家摩尔根(T. H. Morgan 1866-1945)研究遗传变异的重要实验材料,闻名于世。近年来,人们利用苍蝇繁殖力强的特点,培育人工蝇姐,以其作为养殖动物的蛋白质饲料。科学家还培育出转基因苍蝇,表达所需基因的编码产物,而后收获蝇蛆。一种抗生素杆菌肽就是这种转基因苍蝇的目的产物。

另一方面,即使是有益动物,如果繁殖过度,也会成灾,损害人类的利益。家兔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家兔, 1859年,英国人将家兔引入,那里自然条件适宜,又缺少天敌,家兔得以大量繁殖,并 且摆脱人类的控制,成为野家兔(wild rabbit)。野家兔愈来愈多,破坏草场及生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种植业和畜牧业,成为主要的"害兽"。当地人想方设法消灭而不能奏效。1950年,澳大利亚政府采纳某些科学家的建议,从南美引进粘液瘤病毒(myxoma virus),用以感染野家兔,使之发生致性传染病,牧场主纷纷投身这场灭兔的"接种病毒行动"。开始时效果很好,兔子大批发病亡,但是经过一般时间以后,兔群产生了免疫力,发病亡的兔逐年减少,粘液瘤病毒的某些毒株在7年内对当地野家兔的致率由90%下降到25%。这场用病毒灭兔的运动最终虽然减少了澳大利亚野家兔的数量,但仍然比牧场主及环保主义者所希望的数量多得多。

大瓶螺俗名福寿螺,是动物由有益变有害的另一例子。20世纪 80年代中国东南沿海一带从南美引进,因螺肉鲜美且产量高,人们普遍饲养,获利可观。福寿螺繁殖力极强。时隔数年,大量繁殖的福寿螺越出人们设置的藩篱,潜人农田菜地,吞噬农作物,造成灾害,挥之不去,问题至今没有解决。

野生动物如果数量过多也会令人伤脑筋。欧洲许多城市都有大量自由生活的鸽子,在人们的保护下,数量越来越多,鸽粪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不仅影响市容卫生,而且损害古建筑及文化遗址以致人们对其不得不采取绝育的办法,来减少鸽子的数量;野鸭也有同样的问题。德国波恩市郊野鸭太多,鸭粪污染了供波恩市饮用水的水库,使市政府和居民大伤脑筋。坦桑尼亚国家公园生活的非洲象繁殖量过多,象群所过之处,农田、森林遭殃,政府最终允许适度捕猎,才使情况有所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