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名钓誉意思是什-沽名钓誉的下一句
1.赞美陶渊明的文章
2.沽名钓誉的意思
3.沽名钓誉坏事做尽和一生向善不得好你会选择哪一个?
4.浅谈庄子
5.郭嘉作为一代谋臣,他的十胜十败论是什么?
赞美陶渊明的文章
陶渊明
田园诗人之祖
隐逸诗人之宗
提到“魏晋风度”,古代士人那高旷雅逸的丰采的确令人心驰神往。陶渊明是“隐逸诗人之宗”。他的身上,充盈着古代知识分子追求个性价值的信念,激荡着儒、道思想交融的厚重内涵。他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信条的最彻底的实践者,是文人高洁品行的万世楷模。认识陶渊明,才能真正理解中国文人,体悟其“清高”之三味。
隐居,又称退隐,是古代名人雅士们的一种追求“清高”的风尚。究其根由,大略可归为儒家“独善其身”和道家“返朴归真”的处世主张的巧妙融合。晋宋时期,隐逸之风甚盛。著名的院士如竹林七贤、东山谢安等,一直为后代文人所津津乐道。在众多隐士中,陶渊明独领风骚,他别具傲骨,志节高尚,被人称为“靖节先生”,博得后世普遍赞誉。朱熹曾这样评价说:“晋末人物,虽曰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陶渊明一生牢守“固穷之志”在思想上和文学艺术上都对后代产生了巨大影响,被尊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公元365—427),字元亮,晚年改名“潜”,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兴宁三年,他出生在一个已经衰落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曾祖是东晋的开国元勋,曾做过大司马、领长沙郡公的陶侃。他的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但陶渊明8岁丧父,12岁丧母,家境很快败落。
青少年时期的陶渊明治学极为勤奋。他的外祖父孟嘉,官居“劝学从事”。在孟嘉的指导下,他博览群书,特别是深入钻研了儒家经典。在《饮酒》中,他曾回忆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通过诗句,我们不难想见他求学时的那种心无旁鹜、专心致志的情形。在儒家学说的陶冶下,他树立了积极治世的思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在《杂诗》之五中所展示的“猛志存四海,骞翮思远翥”的豪迈境界,正是他年轻气盛,立志“大济苍生”的精神面貌的写照。到了晚年,虽然他的退隐思想占了上风,但他依旧不能完全抛却这种政治理想。在《杂诗》之二中,他曾深沉地传达出内心的骚动与郁愤:“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可见即使是到了晚年,他对“志不获骋”还是耿耿于怀的。在他的代表作《归去来辞·序》中,他也没忘了说一句“深愧平生之志”,点明归隐的无奈和壮志不伸的遗憾。
造成陶渊明逐渐形成归隐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时代政治的原因。陶渊明生逢乱世,他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朝代、十个皇帝,社会处于空前的大分裂、大动荡的黑暗时期。在这样的社会中,陶渊明的治世理想是难以实现的。晋宋时期,推行的是门阀世族制度,政治极端腐朽。门阀世族制度萌生于东汉末年,形成于魏晋,魏文帝曹丕为篡汉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为门阀制奠定了基础。中正官“计资定品”只重门第,不重乡议。司马家族建晋之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逐渐形成“公门有公,卿门有卿”的官位世袭局面。土族与庶族有着明显的界限,不仅政治、经济地位不同,甚至不通婚,不同乘共坐。士族的权势之大、气焰之盛,这皇权也不能完全控制。晋武帝司马炎时,土族王恺、石崇斗富,石崇对司马炎资助给王恺的一支二尺多高的珊瑚树不屑一顾,随手打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士族的奢侈和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士族官僚的把持下,庶族寒门的人士很难有做官、晋升的机会。当时的名士、犍为李密就曾发出了“朝中无人,不如归田”的慨叹。陶渊明祖上虽做过高官,但仍属庶族,又加之家境清寒,所以在官场上始终受到歧视。从他29岁到41岁这13年的游宦生涯中,他曾五次出仕,五次辞官。第一次,太元十七年(公元393年),任江州祭酒;第二次,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在桓玄处当僚佐;第三次,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在刘裕手下任参军;第四次,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在建威将军刘敬宣部下任参军。同年秋天,他第五次出仕,任彭泽令。不久,他就脱袍归隐,再未出仕。这五次出仕,他在职的时间前后累加也不过四、五年,所任官职都是些参军、县令之类的小官,根本不可能实现他那“大济苍生”的远大抱负。但他又心存希冀,雄心不,所以才这样仕而退、退而仕,反复不已。这时期陶渊明的思想在“用世”问题上发生的反复曲折的变化、直到最后政治理想的彻底破灭的思想状况,在他的咏怀诗中都有所表现。
其次,陶渊明所受的教育和他个人的性格,也是促成他退隐的重要因素。陶渊明的曾祖陶侃是以清正廉明而名扬四海的贤臣,陶渊明的祖父陶茂、父亲陶逸,也都是冲和温雅、淡泊名利的人。陶渊明多次写诗文赞美他们的清高品行:“功遂辞归,临宠不忒”,“行不苟且、言无夸矜……至于任怀得意,融然远寄。”这些都显示了他对祖先的高旷人格的由衷赞诩。家庭的熏陶,对他养成清高淡远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就陶渊明个人的气质禀赋而言,他那狂狷不阿和缺乏耐心的性格,以及较为脆弱的心理素质,也是造成他在仕隐之间反复不已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桓玄和刘裕当政之初,他都曾雄心顿起,于是便满怀期冀地出仕,但又都很快地失望而辞官,显示了他那书生式的冲动性格。而最后他在做了80天的彭泽令之后,因为不能忍辱纳垢,愤然辞官而归,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心理的脆弱。他那句“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的话,缩编为“不为五斗米折腰”当做追求个人尊严的名言普遍采用,成为一种类似于“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的傲人气节,这思想当然是可贵的。但如果我们分析一下他的原话,恐怕还会发现其中另有歧义,至少说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全是艺术家型的。这种性格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诗人,但却难以成为一名出色的官员。陶渊明对自己的这种性格也有所认识。在许多诗中,他多次提到“无适俗之韵”,这个“韵”除了政治思想内涵外,当然也包括性格因素。在《与子俨等疏》中,他更明确地承认了自己“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性格。
此外,在晋宋时期,知识分子们由于在现实中看不到希望,道家思想勃然兴起,引导文人们转向大自然中寻求生命的依托和真谛,形成了崭新的审美意趣,回归自然,与自然交融,成为高雅之士的时髦风尚。陶渊明也不可能不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影响。
尽管陶渊明的退隐有些无奈的成份,但这无奈也是壮志难伸的无奈,单凭他放着现成的县令不做的举动,就已够惊世骇俗的了。诗人那份高雅的气节,已足以令人击节叹赏,浮白喝彩。
纵观陶渊明的一生,41岁以前主要在仕隐之间徘徊。仕是自愿,隐也是自愿;仕是不得已,隐也是不得已;仕得积极热烈,隐得恬淡自然。这种矛盾纠葛,既来自于社会的深刻矛盾,也来自于诗人本身儒道思想的冲撞。后半生以隐为主,思想倾向于道家的顺应自然的主张,成为隐逸诗人。但即使在这时期,我们也不能忽视他那“金刚怒目视”的—面。他的隐逸,是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否定,体现着他追求人生价值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说,他以隐逸的手段来保全自身的品格,即所谓儒家“独善其身”、“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观念的具体表现,是他情操高洁的宣言。在退隐之后,他矢志不渝,与大自然取得了高度的和谐,并且他还亲自参加了劳动,真切地体验到了“重返自然”的乐趣,隐得真诚、坦白、彻底。这与某些文人们借隐居来标榜清高,沽名钓誉,借以抬高自己身价,把隐居当成飞黄腾达的“终南捷径”的行径迥然不同。而且,陶渊明的隐也不是逃避,他始终观照着现实社会,因而他的诗文既充盈着隐士的高逸,又不乏社会的意义和历史的沉重。这正是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的理由,也是陶渊明伟大人格的价值所在。
从41岁时甩冠而去,陶渊明一直过着隐士生涯。即使是到了贫病交加的地步,他也能淡然处之,照样饮酒赋诗,自得其乐,其志不改。这期间,也有不少高官、友人劝他出仕,他丝毫不为所动。元嘉四年(公元427年)病逝,享年63岁。
陶渊明的诗文创作成就很高,获得了“田园诗人”、“山林诗人”、“隐逸诗人”等雅称。他一生写下大量文学作品,流传下来的有120多首诗和一些文赋,其中大部分作品是他在隐居之后创作完成的,他的创作风格在六朝单纯追求形式美而缺乏真实生动内容的文风之中卓然不群,以富于浪漫色彩的现实主义手法,在对秀丽的田园风光的描绘中,反映他对现实的态度,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形成淡远清新、平实淳厚、意韵悠长的艺术风格。
一位幽居于田园之中,不问世事的隐士,竟然能对中国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成为后世士大夫的精神归宿,中国古今大概只有陶渊明一人。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的始创者,他的诗不仅反映出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自然,更流露出他徘徊于出仕与归隐之间的挣扎。他最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决心隐居田园,在后世士大夫心中留下了清高脱俗的典范。
沽名钓誉的意思
沽名钓誉的意思是使用各种不正当手段以谋取好的名声和荣誉。相关内容如下:
1、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夸大自己的成就、制造谣言、诽谤他人、虚报数据等等。这些人通常会不顾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和声誉,甚至会伤害他人来维护自己的形象。
2、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被攻击的人,也会破坏整个社会的信任和公平。因为这些人所追求的只是个人的利益和声誉,而不是真正的成就和贡献。他们所获得的荣誉和名声并不是基于真实的实力和能力,而是基于不正当的手段和欺诈行为。
3、对于社会而言,沽名钓誉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行为。它会破坏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真正有才华和实力的人受到压制和忽视。同时,它也会破坏社会的信任和团结,导致人们之间互相猜疑和不信任。
4、我们应该坚决反对沽名钓誉的行为。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我们都应该坚持诚实守信、公正公平的原则,不使用任何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名声和荣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健康、公正、和谐的社会。
沽名钓誉的造句如下:
1、他总是沽名钓誉,而不愿意做出实际贡献。
2、真正的艺术家不应该沽名钓誉,而是应该追求艺术的真谛。
3、他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
4、那个所谓的慈善家只是沽名钓誉,实际上并没有做出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5、他的成就不是靠沽名钓誉得来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6、他沽名钓誉,为了赢得名声而不择手段。
7、那个政治家喜欢沽名钓誉,总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8、他的成功不是靠沽名钓誉,而是通过自己的实力和努力。
9、那个演员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誉,开始沽名钓誉,甚至撒谎。
10、我希望他不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而是真正为人类的福祉而工作。
沽名钓誉坏事做尽和一生向善不得好你会选择哪一个?
生活犹如一个万花筒,照射着或丑或美的灵魂,有时候感觉做好事真累,做好人好难,因为许多人认假不认真,你说真话他不信,偏偏喜欢信假话。真是想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可是生活总要继续,做好人难,为了良心二字还是选择做一个善良的好人,人善被人欺,那怎么去保护自己呢?不妨从几个方面入手:
1. 不要让你的表情出卖了你
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很会读人,读懂了你的善良,知道你不会把他怎么样,于是就变着法的压榨你或者利用你换取更多的好处,那怎么才能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的最底线呢?比如当他们试图激怒你,想让你失去理智的时候,你不妨先告诉自己,别慌,他就是一条见人就咬的疯狗,不要理他。然后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气愤,做出一副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样子,装出一副云淡风轻的表情,让他拿捏不准你,不敢太造次。如果你真的任由他牵着你鼻子生气,然后激烈反击,你就很可能被那些人钻了空子,让你由主动变成被动,到时候你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你到哪里说理去呢?所以,在面对某些人的时候,自己要多一点理智,不要让你的表情出卖了你的内心,然后被人家利用。
2. 适度的装糊涂
善良的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时常想着别人的面子,有什么事情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然后把自己置于一个很难受的境地。而且当你习惯了帮别人的时候,会被对方当成理所当然,有一次不帮的时候没准儿心里就恨起你来了。所以贪婪的人,不能惯,否则,以后的日子有你好受的。面对某些人的时候,不妨适度的装装傻,假装他说的话听不明白,顾左右而言他,让他知难而退。
3. 多微笑
微笑是给别人最好的礼物,我们都喜欢看到笑脸,谁也不愿意看到一副苦瓜脸。所以,多放松一下自己吧,让自己内心不时地打扫一下,当你发自内心微笑的时候,你会感觉生活也美好起来。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也会传递给你同样的情绪,所以多微笑吧。
还有,微笑也是当你面对某些伤害时的最好的保护伞。当别人说话伤害到你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反击,请收起你的眼泪,用微笑面对,不要让自己的软弱赤裸裸的呈现在别人面前,而让他们对你更加轻视。你的微笑,表明你不屑于搭理他们,不CARE他们,因为你为人更宽容。让他们自己去猜,微笑是有力量的。
4. 学会闭嘴
有的人善于搬弄是非,对别人的事情极度关心,恨不得哪家事她都插一脚,着实是讨厌。这种人会千方百计地套你的话,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再加工一下,传输给别人,然后不知不觉的你就有了敌人。所以,学会闭嘴,对别人不要轻易下结论,少谈别人的私事,那根本不关你的事。让爱制造事端的人在你身上无从下手,她们即使再善于鸡蛋里头挑骨头,对于一个没有反馈的的人,他们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不管别人怎么行事,管好自己,尽可能的去理解和包容别人,但是对于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就收回自己的包容之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善良的人也不是任人欺凌的,所以要学着保护自己,这也是对善良的尊重和保护。
浅谈庄子
考证:
庄子名周,唐人提出其字子沐,惠子是他的朋友,一生贫困。除此之外,我们几乎再难得到关于他的任何确切信息。生于何时?何地?均不可确考。至于人生经历、祖承家室、朋友(除去惠子,不过好像也只有惠子)弟子更是难以得到丝毫信息。关于他的生卒年,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体都在公元前375年到前275年期间,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是: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初高中教科书上和很多有关庄子书籍上使用的都是这个时间。他出生于何地?似乎可以确定,因为《史记》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庄子者,蒙人也”。但蒙属何地就值得商榷了,汉代学者认为蒙属宋国(今商丘),这个观点至今仍是主流,不过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是楚地,还有人认为是齐地、鲁地。《史记》中又说“周尝为蒙之漆园吏”,“漆园吏”是什么?这又引起了争议,前人多认为漆园为邑名,漆园吏便为行政长官。近人提出了质疑,杨宽认为漆园为漆树之园,漆园吏便为官吏林场的小官,和虞人类似。还有学者认为漆园吏是指庄子曾任管理漆树种植和漆器制作的吏啬夫,等等观点不再一一具陈。
《庄子》本无内外杂之分,《汉书》说庄子原有52篇,但今《庄子》只有33篇。一般认为今本《庄子》为晋郭象删订整理划分为内外杂而成,但也有人认为是刘向所为,这里就不讨论了。从苏轼开始,历代学者对《庄子》其书的真伪提出的质疑声就始终不绝于耳,如今大多数人认为:《内篇》为庄子所作,《外篇》为庄子与弟子或弟子所作,《杂篇》为后学者所作,至于其中的《盗跖》、《说剑》则认为与庄子及其思想无任何关系。
诸子背景:
在庄子出生几十年前,墨子去世;在庄子出生两年前,道家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其学说理论曾充斥半个天下的杨子去世;至于庄子的时代,名家辈出,如:惠子(长于庄子一岁,名家祖师,提出合同异,主张合纵,曾率兵攻破函谷关)、公孙龙(小庄子49岁,名家又一代表人物,主张离坚白,善诡辩,以“白马非马”闻名)、孟子(长庄子三岁,效仿孔子周游列国,郁郁不得志,“孟轲好辩,辙环天下,卒老于行”)、邹衍(阴阳家祖师,初学儒,不得志,后以“五德始终”说人主,受尽礼遇,尽言天事,人称“谈天衍”),此外孙膑庞涓、张仪苏秦、乐毅田单、申不害慎到、商鞅屈原、孟尝平原(春申君和信陵君活动时间晚于庄子)等等均生于其时。
君主背景:
庄子出生前,楚国势大,力压诸侯,自称为王。庄子历经三代楚王:宣王、威王、怀王,宣王和他的父辈附近楚国霸权不保,魏、齐后来居上,两国互尊为王。庄子出生那年魏惠王(惠子为梁惠王宰相多年,后来因与张仪政见不和而罢去,惠王后惠子重新归魏,一年后,惠子卒)即位,6年后迁都开封附近,称梁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百余里,南辱于楚”。庄子13岁那年,齐威王即位,他就是那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君主,重用孙膑、田忌、邹忌等人,国大治。继任者齐宣王利欲熏心,趁燕国内乱差点灭掉魏国,招致30年后(宣王子,齐闵王时)燕昭王报复“尽取齐宝,烧其宫室宗庙”,从此齐国一蹶不振。庄子20岁那年赵肃侯(没错,赵国此时还不敢称王)即位,赵肃侯一代英雄,四面受敌的赵国在他的东征西讨之下倒也没有被人欺负。赵武灵王即位时,据说中山国也敢来骚扰赵国,于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骤增,可惜一世雄主在沙丘之乱中被活活饿。此后赵国经历惠文王、孝成王,庄子后24年(孝成王),长平之战爆发,赵国主力被歼灭,赵国从此日薄西山,六国局面同样从此也江河日下。庄子时,秦国主要经历两代君主:秦孝公(用商鞅)、秦惠王(用张仪)。韩国和燕国弱小无比,姑且不提。不过燕昭王还是应该介绍下的,他于庄子57岁那年即位,听从郭隗“以千金买千里马骨”的建议,以其为师,筑黄金台,重待天下贤士,尤其是招到了乐毅。后来在乐毅的带领下,以一个弱小无比的国家(就像今天的蒙古国去打俄罗斯差不多),击败了不可一世的“东帝”(大家都称王了,自然得给自己一个更高级的称号,足见齐国国势之强)——齐闵王。
正文:
(本文庄子生卒年、出生地采用流行观点。)
庄子出生于公元前369年,这是一个血腥残酷、道德沦丧的时代,此时时代的主题只有两个字——“功”和“利”。君主们人人都想当老大,七雄哪一个不是有故事的国家?想起先祖的赫赫武功,对比自己的碌碌无为,心里能不惭愧吗?怎么办?战!于是“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生民之所,化为墟厉。《至乐》中庄子与骷髅的对话,从侧面反映出战争带来的“白骨露于野”的惨状。士人们呢?苏代说“廉不与身俱达,义不与生俱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这种思想代表了当时士人们的普遍观念,管你什么礼义廉耻,令自己荣华富贵才是硬道理。张仪苏秦这么干了,背信弃义像喝凉水一样简单;庞涓也这样干了,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陷害同门孙膑算什么,挖掉他的膝盖骨也是活该;邹忌同样毫不犹豫地这么干了,只要能保住自己的相国之位,别说说几句田忌的坏话,就算是再使些更卑劣的手段又算得了什么。普通人呢?苏秦说秦王失败,耗尽百两黄金,失意落魄地回到家中,“妻不下纫,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羞得苏秦无地自容;后来说赵王成功,佩相印,白玉锦绣恣其所用之时,“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就问嫂子前后态度变化为什么这么大,嫂子说“以季子位尊而多金”,苏秦于是叹道“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可见此时整个社会的人都变得十分急躁,急功近利,世态炎凉之下的丑恶嘴脸令人憎恶。
庄子无疑是清醒的认识到了这些,他力图在这污浊的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虽标榜心斋坐忘的清静无为,实则内心深处有着强烈的爱恨。鬼谷子曾教导他的弟子:如果世道可以挽救,就努力去挽救它;如果世道不可挽救,就彻底毁灭它,以使之获得新生。孔孟墨邹认为世道可救,于是或标榜仁义、或提倡兼爱、或以天道正视听,力图把摇摇欲坠的房子修缮好;而庄子则不同,他认为这个世道已经沦丧到极致,不是靠几个人的往来奔走所能挽救的,他没能力去推倒这间破房子,但这并不妨碍他告诉人们这间房子的不适合居住。他在《庄子》中一方面努力构建他心目中完美的世界、完美的人格,另一方面则辛辣地嘲讽当时的世风、小人的嘴脸。
庄子最痛恨的一类人就是各国的君主,他认为一切祸乱的来源就是君主们难以填饱的野心。在《则阳》中,他历数君主们的罪恶“匿为物而愚不识,大为难而罪不敢,重为任而罚不胜,远其途而诛不至”,并且认为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是因此而起“民知力竭,则以伪继之;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对于君主们视人命如草芥,庄子的内心是悲愤的,他借戴晋人之口将争夺土地的战争比作“蜗角之争”——“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洋洋得意的君主们在庄子眼中不过是可悲可笑的小丑罢了,庄子不认为区区土地有什么可争的,“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的土地,在海内也不过犹如一颗米在一个大仓中一般渺小。
庄子对于*乱无能的君主也是一样痛恨。庄子曾穿着带补丁的麻衣、破烂的鞋子去见魏王,魏王说他“先生怎么看起来邋里邋遢、潦倒失意啊?”庄子用猿猴为喻,猿猴在高树茂林之中,即使后羿冯蒙也奈何不得,而一旦进入荆棘灌木之中,则心惊胆战、难以发挥本领,接着庄子继续说道“今处昏上乱相之间,而欲无惫,奚可得耶?”(昏上应该指的是魏惠王,乱相应该是张仪)
韩愈说“老子小仁义”,庄子则更进一步——痛恨仁义,他对“仁义”的相关措辞是十分激烈的,甚至称其“僭于蛎虿之尾、鲜规之兽”(比蝎子尾巴还要毒辣,比洪荒野兽还要凶狠)。仁义很好啊,庄子为什么痛恨仁义呢?其实第一段已经讲的很清楚了,此时世道上还有仁义吗?没有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桓公小白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子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这种世道又怎会有仁义呢?但此时却是,虽没有了仁义,但人人皆称仁义,无一不披着仁义之名做着苟且之事,取利于仁义。庄子于是说“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夫贪禽者器也”、“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真正奉行仁义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不过用以为自己求取利益罢了,这样仁义就成了贪婪的禽兽的工具,一旦不需要仁义,这些人便会弃之如敝履。庄子在《田子方》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拜见鲁哀公,哀公告诉他,全鲁国人都穿儒服,因此鲁国到处都是儒学之士。庄子于是说“君子有其道者,未必有其服也;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让哀公下令:不懂这种道术,却穿其服的人都要被杀掉。最后,只有一个人还穿着儒服。这个故事鲜明的表示了庄子的看法,真正行仁义者寡之又寡,大多数人不过是矫饰诈行而已。
庄子批驳仁义的靶子,其实大部分还在于当时的君主和士人。因为人们往往借着“先王之道”、“圣人之语”,来为自己的无耻行径做掩护。于是庄子批先王、驳儒生(孔子曾说他的学说“要在仁义”),要不留情面地揭下那些人的遮羞布。对于人们标榜的贤君,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汤武以来,皆乱人之徒也”,这就让“尧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的说辞无处可放;对于儒家标榜的仁义之士,庄子则进行无情的嘲讽:伯夷叔齐饿,介子推被火烧,尾生被淹,申徒狄报石投水自尽,鲍焦抱树而,这些人了和被分尸的狗、在水中肿胀发烂的猪没有什么区别,这就让那些再想以仁义求名利的人感到心里不安了;庄子还直接斥责孔子(孔丘、墨翟在庄子之时声望非常高,但可悲的是除了孟轲、荀卿等廖廖数人外,大部分人习孔子之术单纯是为了名利),“缝衣浅带,矫言伪行,以迷惑天下之主而欲求富贵”、“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把孔子批的体无完肤,不过很明显,庄子“醉翁之意不在酒”,“矫言伪行”、“摇唇鼓舌”等言显然骂的是当世之人——纵横家和那些干人主以求富贵的人。
庄子认为仕途十分险恶,在《人间世》中他借楚狂接舆之口喊出了自己的心声“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干羽,莫之知载;祸重于地,莫之知避。”在《庄子》中,庄子多次流露出这样的情感:《秋水》中面对楚王之聘,庄子执竿不顾,宁愿曳尾于涂;《达生》中将高官厚禄比作猪临前享受的刀俎之餐;《列御寇》中面对一个侥幸获宋王欢心炫耀于其前的人,庄子将宋王比作沉睡的残暴黑龙,这个人获得的荣华富贵被比作偷来的龙珠,一旦黑龙醒来,一切将化为齑粉。这种看法是有现实根据的:惠子对魏国忠心耿耿,却被罢相;张仪有大功于秦,却差点被秦王给出卖;乐毅报燕王大仇,却被驱逐。睹此种种,庄子怎能不心有所感呢?庄子多次强调无用之用,在《庄子》中单单不才的大树而不遭戕伐的例子就出现了多次。正是出于这样的思想,庄子在《山木》中通过一个故事进一步提出了他的处世之道:无所可用的大木免遭砍伐,但不擅鸣的鸿雁却遭烹煮,面对弟子的疑问,庄子说他将处在材与不材之间。其实这点也很容易理解,如果真的不材,一个普通人在乱世中是很难活命的。
前面说过,此时社会上的功利之心很重,庄子很厌恶这种世风。曾经有一个叫作曹商的宋国使臣,出使秦国获得了秦王赠与的百乘车马,他于是跑到庄子面前炫耀,讥笑庄子“处穷闾阮巷,困窘织履,槁项黄馘”(住在破巷子,穷得打草鞋,面黄肌瘦) 。庄子毫不示弱,言辞之犀利令人咋舌,他说秦王生了病找人医治,吸吮毒疮的给车一乘,舔痔疮的给车五乘,舔的越往下,给的就越多,最后嗤笑道“子其治其痔也,何得车之多也?”不知那人最后是什么表情。庄子固然不喜欢为利益而驰骛的人,但同样也不喜汲汲于名的人,对那些“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如揭日月而行”的人,庄子也是不屑一顾的。庄子曾假借菜园老人与子贡的对话,看似是骂孔子,实则是骂当世沽名钓誉之辈——“博学以拟圣,於于以盖众,独弦歌以卖名声于天下”(努力去博学多识并处处效仿圣人,夸诞矜持盖过众人,自唱自和哀叹世事之歌周游天下来卖弄名声)在庄子的观念中“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的做法才是正确的。
世风的功利,必然导致人心的虚伪。庄子清楚的看到“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在《外物》中,庄子毫不留情的揭露了小儒的虚伪——“儒以诗礼发冢”。儒士干着盗墓的勾当,去撬开人口中所含珍珠时竟也引经据典——“青青之麦,生于陵陂。生不布施,何含珠为?”传说庄子曾因家贫去监河侯家借粮,监河侯满口答应,但是他说要等到收取邑金后才行,那时候直接借给庄子三百金。给庄子画了这么大一块饼,这显然是不想借了。如果是其他人,肯定是看破不说破,不然到时候弄得大家都没意思。但庄子则不同,他深深反感这种虚伪,忿然作色怒道“我来的时候听到一条鲤鱼在叫我的名字,原来是东海的波臣被困于陆缺水,向我祈求升斗之水来活命,我就拍着胸脯说‘可以啊,不过要等我去游说吴越之君,让他们把西江之水引来来迎接你。’鲤鱼十分生气的对我说‘我所要的不过是丁点儿活命之水罢了,你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去鱼市场看我变成鱼干。’”
庄子痛恨假仁义,推崇真道德。仁义是外在的显露,道德则是内在的修养。庄子对道德推崇备至,“至德者,火不能热,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兽弗能贼”。庄子认为一个人的相貌并不重要,德的充实才是做人的根本。驼背而脊骨外露、双肩高于头顶、脸部藏于脐下而畅达大道的至人子舆;“立不教,坐不议”、行无言之教,但弟子却与孔子相若的兀者(被砍掉一只脚的人)王骀;同样是兀者、和子产(郑国名相,铸刑鼎,改法制,《子产不毁乡校》传诵不衰)同师于伯昏无人,但德行却使子产相形见绌的申屠嘉(不是跟着刘邦打天下的那个申屠嘉,此为庄子虚构人物);面目奇丑无比,但“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的哀骀它,庄子通过这一系列极端例子反复强调德的重要性。庄子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小猪在吸吮刚去的母猪的乳汁,突然因发现母猪已去,都惊慌起来四散而逃,小猪之所以爱他们的母亲,并不是爱它的形体,而是爱所以使其形体活着的东西。这个“使其形体活着的东西”推及人身便是德,因此德行有所长而形体丑陋就会被人遗忘。
柏拉图曾说“极端的自由,只能产生极端的奴役”,其实这句话反过来也正确——极端的奴役,必然产生自由的思潮。正是那个礼乐束缚人性、君主奴役人民的时代造就了庄子的自由和平等思想。庄子的自由观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庄子的平等观是人与人和人与万物的大平等。庄子渴望一种逍遥的境界:潇洒如大鹏,水击三千里;悠然若蝴蝶,物我两相忘。他认为己、功、名均是对自由的束缚,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无己”可不是把自己变成白痴,而是去掉自身过多的欲望,聆听内心的声音。“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很多人蹉跎一生,到头来却喟然一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正是自己把自己禁锢起来,劳神苦形,失掉自由。“无功”即是不为俗务所羁绊,任性而为,洒脱行事。藐姑射之山的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而御飞龙,“弊弊焉以天下为事”的尧舜见之后失魂落魄,怅然若失。“无名”不是说圣人没有名字,而是说圣人没有名声,也即是圣人不在乎名声,因此也可以这样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正如“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举”的宋荣子,不为名所累,不被他人的评头点足改变自己的做法。庄子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我行我素,丝毫不在乎“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千百年后的唐伯虎正是得了庄子一丝真传——“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自由的基础是平等,试想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环境中又哪来的自由呢?因此在庄子的观念中,平等亦是重要的一块。孔子提倡“仁爱”,但却“爱有等差”,他的爱贵贱和阶级分明,所谓的爱也不过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怜悯罢了。庄子则不同,庄子不认为谁比谁高贵,他对权势、智巧不屑一顾,在他的观念中,国君不比庶民高贵,智士亦不比愚人聪明。这是庄子对当时以权迫人、以智欺愚的恶劣世风的激烈反抗,同时也是庄子平等观的基础。他基于此提出了齐物之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然万物皆为大块所造化,那么在天地之间,万物理应平等。
喜生恶,人之常情。普通人对亡兢惧不已,但庄子却有着豁达的生观——“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生命是一场旅行,生就像离散一样平常,从容待之即可。庄子的妻子了,朋友惠子吊唁时看到庄子箕踞而坐,鼓盆而歌,惠子怒斥道“人家陪伴你一辈子,生儿育女劳累一生,现在你不哭也就算了,还敲打着瓦器唱歌,太过分了吧!”庄子说“我开始怎能不伤心呢?后来我想想,她出生于自然,现在又回归于自然,就像四时更替一样正常,我就慢慢不伤心了”。庄子将之时,弟子要厚葬他,庄子告诉弟子“我以天地万物、日月星辰作伴,要什么陪葬品呢”,弟子又害怕老鹰吃掉庄子的尸体,庄子就笑着说“在上面被老鹰吃,在下面被虫蚁吃,夺走老鹰的食物给虫蚁,太偏心了啊”
贫穷和孤寂陪伴了这位哲人八十多年,除了惠子,举世茫茫,无一人能走进他的内心。庄子晚年经过惠子之墓时,悲从心来,忍不住对随从的弟子说到“当年楚国有个人,鼻子上有块苍蝇翅膀大小的白土,就让匠人用斧头把它砍掉,匠人拿起斧头运转如风,楚人面不改色、从容而立,最后白土被砍掉地干干净净,而楚人的鼻子却不伤分毫。楚人后,匠人的绝活再没有在人前展示过。”,故事讲完后,庄子长叹一声“自夫子之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或许你会想起《惠子相梁》中的“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但无论从惠子本身来看,还是从梁国政治来看,这都是不可能的,这篇小故事更像是给老朋友开的一个玩笑。
惠子后约30年,庄子逝世。庄子后55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绵延数百载的战火与杀伐终于被止住,是时,四海一。庄子眼中的任国公子出现了吗?
注:任国公子垂钓,以五十头牛为饵,巨绳为鱼线,投于东海,一年而无所得,其后钓得大鱼,白浪如山,震惊百里,音若鬼神,浙江以东、苍梧以西的人尽皆饱食此鱼。
郭嘉作为一代谋臣,他的十胜十败论是什么?
十胜十败论,即为曹操的谋士郭嘉为鼓励曹操的一篇激励文。在官渡之战前,曹操对战胜袁绍信心不足,为了鼓舞曹操,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胜十败论,分析曹袁之间的优劣,振奋了士气。
原文如下: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
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
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
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
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译文:
刘邦,项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您知道的。汉高祖只有智力胜过项羽,但是项羽虽然武力强大,最终还是被刘邦逼的在乌江自刎。现在袁绍有十败于您,您比他有十胜,袁绍虽然强,却不能把您怎么样。
袁绍礼仪太多,您自然得体,这是道胜于他;袁绍以反叛力量统天下,而您则复兴汉室用来统帅天下,这是义胜于他;东汉灭亡在于对待豪强过于宽纵,袁绍以宽济宽,不能整饬危局,而您拨乱反正,以严治政,全军上下都依法行事,这是治胜于他。
袁绍表面上宽宏大量而内心则多疑,用人却怀疑他,所任用的只有亲戚朋友,而您用人时表面上简单容易却内心明白清楚,用人从不怀疑,只要有才就胜于他,不在乎离您远或近,这是度量上胜过他。
(别人提意见时)袁绍有很多谋略,却很少下决定,失败在下事很慢,而您有计谋就实行,应变能力无限,这是谋略胜过他;袁绍谈论、让物用来提高名誉,会吹捧装裱自己的人大多投靠他,而您用诚心对待别人,不为虚荣,忠诚、正直、有远见的人都愿意为您所用,这是道德上胜过他。
袁绍见到人饥饿寒冷,忧虑地讲着他们,在脸上就可以看的出来,他所看不到的,却忧虑不到,目前的小事对您来讲,有时会有疏忽,到了大事时,与四海的情况相连接,给他们恩赐,都超过袁绍的声望,即使看不到,但忧虑都是完整的,这是仁胜于他。
袁绍的大臣争权夺势,谗言迷惑造乱,而您用道德统治下士,邪恶的事不能行使,这是您明智胜过他;袁绍无法分辨正确和错误,而您认为正确就用“礼”来推行它,错误就用法律来纠正它,这是文胜于他。
袁绍善于虚张声势,不知道用兵的重要之处,而您用少克制多,用兵像神一样,士兵都依靠您,敌人害怕您,这是武胜于他,曹公有了这十胜,所以击败袁绍没有什么可难的。
总结:
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各人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
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也可能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自己也便有出头之日……任何推测都意义不大。无论如何,郭嘉能说出这“十胜”,说明他不仅仅是一个临事献策的谋士,而且还有成套的理论。
扩展资料:
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的,对中国的历史典籍,常常是手不释卷,几能成诵。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常使他产生联想,引发深入思考。《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是爱读的一篇史学著作,郭嘉就是他喜欢的三国人物之一。
1959年,他多次推荐党的高级干部读《郭嘉传》,希望人们学习他的多谋善断,学习曹操的善于用人,进而引出谈“多谋善断,留有余地”工作方法的一番话来。郭嘉,三国时期曹操颇为赏识和重用的一位英才。《三国志》记载,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
经荀彧推荐,曹操召见了郭嘉,论天下事,认为“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而郭嘉在袁绍麾下碰壁后见到曹操,也高兴地认曹“真吾主也”。君臣相悦,曹操委郭嘉以官衔“司空军祭酒”。
郭嘉果然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三国志》作者陈寿评价他“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以后历次作战,每临大事,郭嘉御前献计,神机妙算,稳操胜券,令曹操喜不自胜。不幸的是,郭嘉在38岁那年因病早逝。
曹操闻听大哭,并表曰:“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不幸短命,事业未终。追思嘉勋,实不可忘。”及至赤壁战败,曹操又大哭着对属下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中国古代评价一个人的价值标准是“智信仁勇”。在中国文化的词典中,“智”既是智慧,更是德行,有智者方可谋大事,成大业。郭嘉“谋功为高”,是他受重用的最大资本。作为曹操的谋士,郭嘉堪当此任,而且相当成功。足智多谋,正是郭嘉成为一位流传千古的历史人物的最重要因素。
之所以如此评说曹操和郭嘉,除了读书偶得缘由之外,更重要的是渴望党的高级干部中涌现一批像郭嘉这样的谋士。特别是在“”之后,他对国家建设人才的期望越来越高;一些实际工作中的失误,使得他更加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这就是1959年3月在郑州会议上大谈郭嘉的历史缘起———喜欢郭嘉的才干和谋略,慨叹郭嘉的英年早逝,欣赏他评袁绍“多端寡要,见事迟,得计迟”。这番讲话,无疑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
上世纪50年代末,对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来说,实在是个多事之秋,作为统帅的特别思念党内“经济专家”陈云。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7月11日晚,找周小舟、李锐、周惠谈话,特意引用了《郭嘉传》中“国难思良将,家贫思贤妻”的话。
这里的“良将”,指的就是陈云。不久,他又在一次谈话中说,世上没有先知先觉,没有什么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刘伯温;无非是多谋善断,留有余地。“《三国志》里郭嘉传值得一读。”
推荐高级干部读《郭嘉传》,是借郭嘉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多端寡要、多谋寡断。谋要多,但是不要寡断,要能够当机立断;端可以多,但是要抓住要点。所谓“多谋善断”,重点在“谋”,关键在“断”。而这也正是毕生的大智慧所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