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萧红:纵然这世间满目疮痍,我仍眷恋如斯

2.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3.为什么同样是大洪水,古中国是大禹治水,古西方世界却做出诺亚方舟逃跑?

4.读《巨人三传》有感

萧红:纵然这世间满目疮痍,我仍眷恋如斯

满目疮痍的世界里-满目疮痍的世界

01

萧红,这个几乎可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才女,其一生令人唏嘘,亦令人扼腕。

后世爱她者,爱她惊世的才华。怜她者,怜她颠沛流离的命运。刻薄者,说她不作就不会。

萧红与张爱玲,同样惊才绝艳,然而二人却无甚交集。无论出身,还是后来的价值选择,都注定了她们人生不同的轨迹。

然而,民国女作家的文字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萧与张。

不同的人生轨迹,却是类似的悲凉命运。

大抵天才就是这样吧,她们对于这个世界的感知太过敏锐。

所以比常人更易感知到生之为人的艰难与痛苦,感知到人世之悲,人性之恶。

这痛与悲都太过强烈,而她们又太过倔强,一个傲得倔强,一个傻得倔强。

找不到出口,只能自我毁灭。

02

1911年,黑龙江省的一个呼兰小城里,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一个女婴诞生了。

这女婴的出生并没有天之异象相随,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女娃。

她就是未来萧红。那时她叫张乃莹。

然而她出生的家庭,仿佛就隐隐预示了其不幸的一生。

她的母亲重男轻女,幼时的萧红几乎从来没有体会到本应来自母亲的关爱与呵护。母女之间的感情淡薄如雾。

萧红八岁时,母亲过世,父亲对她只有冷漠与疏离,继母对她只有打骂与诬陷。

或许在这个冷漠如冰的家庭里,在她灰色暗淡的童年里,她的祖父是她儿时生活的唯一亮色,也是唯一一缕温情。

当很久很久以后,历尽人世艰辛的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回忆这所与她一生紧紧相连的东北小城时,只有她童年与祖父在大花园里的日子是她一生最轻盈与快乐的时光。

仿佛这才是一个小女孩应该有的天真与烂漫。

祖父了,好像所有的温暖与爱也一起消失了。

03

13岁时,父亲将她许配给家境颇为殷实的官僚之子汪恩甲。

倔强如她,怎么可能听从父亲的任意安排。她对这次包办婚姻如此抵触,不知有没有萧红表哥陆哲舜的原因。

陆哲舜在对萧红心生爱慕之时已有家室,然而他依然鼓动萧红与其同往北平。

萧红想因此逃避这次婚姻,而陆哲舜又可以为她继续在北平读书提供经济资助。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陆家斩断经济来源,无奈的萧红只能选择回到呼兰家中。

在那个时代,有逃婚之实,私奔之嫌,如何免得了周围人的指点与闲言碎语,父亲一腔愤怒,将萧红软禁。

囚徒般的生活让无法忍受的萧红再次逃离。只身逃往北平,前未婚夫汪恩甲随之而至。

生活所迫,萧红竟投入汪恩甲的怀抱。汪家封锁了经济来源,二人只能返回哈尔滨。他们在东兴顺旅店一住几月,生活愈发艰难。汪恩甲决定回家拿钱,然而却一去不返。萧红这时已然大腹便便。

萧红人质般地被留于旅馆,怀有身孕的她每日饱受饥饿与困顿的煎熬。

旅店老板竟然还扬言要将她卖到青楼抵债。

04

万般无奈之下,萧红向《国际协报》编辑求助。素不相识的编辑同情其遭遇,派萧军去看望萧红。

在她最困顿,最窘迫的时候,萧军从天而降。或许,那一秒,他真的像极了她心中的盖世英雄吧。

二人迅速进入热恋。

不久之后,腹中孩子出世,萧红决绝送出。

出院后,萧红与萧军同居。这段生活是萧红生命中又一段物质极其困苦的岁月,然而却因为有了萧军,而变得漫长而美好。

寒冷的冬天,他们租不起被褥,脚冻僵了只能以热水沃灌。没有钱买米买油买菜,一天只能一起啃一块面包。或许和相爱的人在一起,真的可以把清贫的日子过成诗。

这时候他们的爱情是真挚而浓烈的。

也正是在这段日子里,萧红发表了处女作《弃儿》

1934年,二人为躲避特务机关的迫害来到青岛。二人分别完成其人生代表作《生场》、《八月的乡村》。

05

两位初登文坛的新人鼓起极大的勇气写信向当时已名满天下的鲁迅先生请教。

鲁迅先生欣赏二人才华(主要是萧红的),于是资助二人搭船来到上海。

二萧成为鲁迅先生近邻。与鲁迅先生来往密切。

然而后起步的萧红竟然展现了远超萧军的文学天赋,让萧军心态出现了微妙地变化。

不知是嫉妒,是不甘,还是情到多时情转薄,萧军多次移情别恋,到后来甚至对萧红拳脚相加。

离开却又舍不得,留下你又不珍惜。多次离散纠葛,终成陌路。

至亲至爱转眼无情背叛,伤她至深。

06

萧红带着满身伤痛黯然离去,端木蕻良猛然闯入了萧红已经千疮百孔的生命。

虽然她此时已然怀着萧军的孩子,但是一边是包含着尊重与欣赏温柔追求,一边是不可回转的冷漠坚硬。百般犹豫,千般纠结,萧红也只能把自己转交给端木蕻良。与端木缔结了生命中的唯一一次婚姻。

可是哪曾料到,君竟非吾良人,哪能想到,悲惨的历史会重复上演。

为躲避日军轰炸,端木留下已身怀六甲的萧红,独自逃命。萧红在独自前往重庆。

1938年底,萧红身患肺结核。生下的孩子也很快夭亡。

07

萧红贫病交加,曾经她爱的与爱她的都杳无音信。是一直仰慕她的骆宾基陪伴她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然而就是在她人生风雨飘零的最后几年里,她完成了《呼兰河传》、《马伯乐》《小城三月》等代表作品。仿佛她要拼尽全身的力气,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1942年1月15日,病情急剧恶化的萧红被转移到香港玛丽医院。

她仿佛已经预料到自己已经时日无多,于是写下了临终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半生遭尽白眼冷遇……身先,不甘不甘!”

1月22日,萧红带着她满腹的委屈、倔强与遗憾永久地离开了人世。年仅31岁。

08

萧红的一生都仿佛一个缺爱的小女孩,渴望爱追寻爱却又终究为爱所背弃。

丁玲曾说萧红是“绝不会长寿”的。是啊,她终究不能像丁玲那样左右逢源,适应社会的法则。

然而这才是萧红。天真、执拗、令人心疼的萧红。

纵然这世间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为何我还是深深的眷恋着这人世?

不知为什么,当我与世界诀别的那一瞬,31年的人生碎片在我的脑海中回放。

我看到端着面孔不言语的父亲母亲。看到旅馆破败的墙壁。看到相处不过数日的孩子。看到曾爱过我帮助过我的恋人们。

然而为什么停留在最后那一幕的依然是有祖父的那个大花园。

花园里依然明晃晃的,新鲜漂亮。

天依然那么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祖父依然带这个大草帽栽花拔草。

大榆树的叶子依然闪闪发光,小白菜依然长的飞快。

倭瓜依然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玉米依然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玩累了,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就睡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我玩累了,这次是真的要睡了。

对这个世界失望了。

并不是所有的都如你所说,但现实中这种情况也还是有不少的。重点是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大多数普通人对待陌生人都有防范心理,这也是很正常的,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会大多数人都跟着他人的步伐在走。但是要相信一点世上还是好人要多些。如果你以这种心理就想报复社会,我只能说你对这个社会还不够了解,想让别人记住你的好难,但记住你的坏却很简单。所以这样没有任何意义。建议你可以去找心理医生聊一聊。下图是一名残疾军人请求好心人能载他一程,看到这种,你又是什么想法呢

为什么同样是大洪水,古中国是大禹治水,古西方世界却做出诺亚方舟逃跑?

因为中国与西方信仰的价值观不一样,而且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的起源地、起源方式、生存方式、生产方式都不同。这就决定了双方在面对同一灾害时采取的应对措施自然有所区别。

根据《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记载:在很久远的年代,上帝见人类愈发放纵不羁与不图进取,而且犯下了许多令他不能容忍的罪行,于是,他想以一场从未有过的巨大洪水来毁灭人类, 再重新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

彼时有个叫诺亚的人,心地善良,正直无私,还很勤劳能干,上帝对他说:“念你醇厚善良,与众不同,所以决定帮助你和你妻、儿、儿媳。你可以用歌斐木制造一艘大方舟,带上各种动物,每一种生灵雌雄各七只,躲进方舟里,然后天将连降四十天滂沱大雨,大地将变为一片泽国”。制造体积如此庞大的方舟,对诺亚是个严峻的考验。他花了很长时间才造好。按《圣经》描述,该方舟长125米,宽22.5米,高16米,共分三层,按吨位计算,大约相当于现代15000吨级的巨型船舶。

建造好方舟后,诺亚携带家人和许多动物都上了船。不久,果然天降大雨。倾盆大雨连下40天,地上的一切都被吞噬、卷走。水势不断上涨,惊涛骇浪以排山倒海。最后洪水退去后诺亚一家和所带的动物从方舟里鱼贯而出,重新改造、建设洪灾过后满目疮痍的世界,因为诺亚方舟,人类以及地球上所有生灵这才没有灭绝,并得以繁衍生息下去。

华夏文明的起源,主要来自黄河与长江流域,是地地道道的农耕文明。在农耕文明下,人们习惯于开辟耕地,以劳动换取食物,用坚固的防御工事来保卫自己的土地,用生命鲜血来抢夺更多的土地。但土地是无法跟随人四处迁徙的,这也决定了农耕文明下的人类更喜欢定居在某地,越稳定的生存环境越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文明。

在大洪水来临时,古代处于农耕文明阶段的中国人只能想办法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而不能为了躲避洪水而四处流浪。否则,祖祖辈辈积累下的财富也将毁于一旦。所以在中国我们的祖先选择了治水来保护我们的财富。

读《巨人三传》有感

无论是音乐大家贝多芬,伟大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还是文坛泰斗托尔斯泰,在那闪耀着灼人光芒的背后,却是一个个的孤独者,精神上的孤独者,像是在茫茫无际的沙漠上徒步的行人。他们不能算是旅人,只能说是流浪者。因为旅人是在自主地追求一道风景,不管这道风景是美抑或是丑,而流浪者,是一种无奈的放逐,是由社会原因或环境原因而造成的个体在行为或是思想上的自我放逐,这是一种无奈的流浪。这是悲哀的,但我并不怜悯他们。我认为,这是一种伟大的悲哀。精神上的痛苦让他们变得决绝,思想上的那种既受压抑又想冲破束缚追求自由的矛盾的内在爆发力,成就了他们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当他们在走完人生旅程时,对于亡,已没有一丝的恐惧。相反,亡却成了一种超脱,一种完全自由的、永恒的超脱。而这种凌驾于任何常人的亡超脱感,亦使他们的艺术气质臻于完美。我欣赏他们的孤独。不敢想象,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上的绝对的孤独,伟大的艺术作品该如何产生,音乐、雕塑、文学领域将平庸无奇,所谓的艺术再也不能称之为艺术。

贝多芬是多么渴望能融入到人群中去,可是,他的耳疾却将他远远地排挤在人群之外。一个极度自尊的人,往往也有极度自卑的一面。于是,他只能选择孤独。无论是《月光曲》有多么迷人,《致爱丽丝》有多么婉转,C大调有如何雄壮,那一切的一切,只是一颗博爱的心在荒凉的沙漠上演奏的个人最狂妄的美丽的乐章。贝多芬的孤独让我感动,他在孤旅中努力地寻找一个个突破口,希望能凿开一个小孔,与外界的人沟通。那句“把德性教给你们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不是金钱”让我沉寂许久。他是在教导人们把目光投向自身,而不是外物。我想,这应该就是他在孤寂的人生旅途中感触到的最深刻的哲思。生命,就该是在“德性”中显现的。

裴冷翠的米开朗基罗,他的脚步是如此的匆忙,总是从一边跑到另一边,又从另一边跑到一边。他的手永远是不停息地在抚摸着那一块块光洁的大理石,然后,在狂热的目光的注视下将这些冷冰冰的大理石一击一凿雕刻成一尊尊美丽的塑像。我很难看到他手中的呈现出安详之态的人物,更多的是一张张迷惘的、痛苦的脸。那种何去何从,即使是胜利了,却也是痛苦的神情让我颤栗不已。看着他的一尊尊雕塑,我总会产生一种忧虑感,总是反复问自己一个无助而又无奈的问题:我该怎么办?我该怎么办?无疑,这是米开朗基罗带给我的孤独和无助。如果雕塑家本身不是孤独和无助的,又怎能在作品中传达出如此深邃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呢?米开朗基罗不仅仅是一个雕塑家,亦是一位绘画大师。西斯庭教堂的壁画《最后之审判》成就了他英雄式的画坛地位,尽管他使自己成了“一张叙利亚的弓”。精神上的绝对的孤独与痛苦在他的画笔下体现得淋漓尽致。家人对他无止境的盘剥,对物质的极度“不屑”,米开朗基罗可以说是在静寂中度过的。“没有一个思念不在我的心中引起的感触”。米开朗基罗甚至认为紧随着生的人才是唯一为天国所优宠的幸运者。没有经历过极度孤独痛苦的人,是决不可能对亡持如此美好的歌颂与渴望的态度的。我想,人生是需要痛苦才能走向完满吧!

伟人们总会有一座英雄式的墓碑,可是托尔斯泰是个例外。他的墓地,是如此朴素,但又是让人如此崇敬。又是一个孤独者,即使后他也愿意让自己孤独着,让自己深邃的心灵继续思考人生的种种忧虑。托尔斯泰说“艺术不是一种技艺,它是真实情操的表白。可是艺术家唯有不孤独,唯有度着人类自然生活的时候,才能感到真实的情操。故凡受到人生的庇护的人,在创造上,是处于最坏的环境中的。”他的这段话看似矛盾,实则不然。得不到人生庇护的人,心灵上往往是孤独的,可是,托尔斯泰说艺术家只有不孤独才能创作出艺术作品。这种孤独,是生活经历上的缺乏,是个人情感上的贫乏,而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因无人陪伴而产生的孤独。托尔斯泰不是一个孤独者,他拥有显赫的地位,多情的家人,可是他确确实实是一个孤独者,在精神的沙漠中为了创造一片片绿洲而努力开垦的行人。他永远渴望着人与人之间的爱,退让、宽恕、微笑、质朴、明净,这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美丽。一个博爱的老人,最终却无法得到家人与世人的理解,最后在一个偏远的阿斯塔波沃小站中永远超脱了。托尔斯泰说过:“我的信心使我生活在和平与欢乐之中,使我能在和平与快乐之中走向生命的终局。”他的信心,来源于上帝。可是,圣洁的心又何尝可能在这满目疮痍的世界中不孤独呢?当他弥留之际,如孩子般哭泣着,但眼泪并非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不幸的人们:“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老人的博爱与圣洁让我叹息不已。虽然沙漠依然是以沙子为主,但肯定已有绿洲的存在。托尔斯泰对亡没有任何的恐惧,相反,他却称为“该祝福的”。该祝福的永远是美好的事物,只有当亡成为一种没有任何心灵束缚的解脱时,亡才可以称得上是该祝福的。托尔斯泰在精神的孤独中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忏悔、去追求,所以,他的人生是该受祝福的。人生,只有在博爱与圣洁中度过才是无悔的!

孤寂的灵魂,只有放置于对外界的不断碰撞与探索中,才能让人生在磨砺中圆满。古人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印证在三位巨人孤寂的人生旅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