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修行心静,心定,知道的大师请帮个忙。

2.什么修真?是道教的吗?现在真有人修炼这个吗?

3.怎样的恋爱才能让两个人都舒服呢?

4.中国古代有哪些风流人物?

5.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如何修行心静,心定,知道的大师请帮个忙。

降本流末的现实意义-降本问题

修行的方法很多,不管有没有宗教信仰,不管是性命双修还是纯粹修心性,方向正确自然能达成心静、心定。我认为有几个关键打通了就容易达到自己所需的平和心境:

一、“放下”:放下自己固有的心念和思考模式、放下不必要的坚持、放下对自己过度的迷恋(总觉得自己最强、最好或最有个性),用比较谦卑的心重新看这个世界,用更新的角度来学习人生。一个杯子要不把原来的水倒掉是装不下任何新的东西的。

二、“接受”:用点心去了解这世界和人生变化的来由和因果(道、佛两方面都有许多说法能够帮助我们了解),是有起伏的、有善恶的、有喜悲的、有黑暗和光明两面的,有你喜欢和你不喜欢的……。不管发生在自己身上还是周遭社会、国家的,首先要接受它,否则就容易沉沦在困惑难解的牛角尖当中。

三、“包容”:接受了以后可以用更积极的心态去包容自己(让自己不再活在愧、悔、恨当中)和自己以外的人或事,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他的言行、用宽容的心来看待他人的错误或不当举止,去原谅你的敌人,不要觉得这样会损了自己,要把这样的思维当作自己修行的成就!相信我,包容带来的只有“得”、没有“失”!

从这三个关键思路著手,我相信你一定能找到你要的心灵平静。

这不是唱高调,是从我个人经验中实践、总结出来的,谨供你的参考……(如有兴趣,可以上我的博客 来交流、分享)

什么修真?是道教的吗?现在真有人修炼这个吗?

中国道教历史及其主要派别

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其标志是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寇谦之、陆修静、陶洪景等人努力和改革,道教成为与佛教并列的中国正统宗教之一。

南北朝以后,五代统治者基本上都重视儒释道三教,只是各个皇帝对每个教的喜爱、信奉程度有差异,有的更重视佛教,有的更重视道教。在尊奉的同时,统治者也加强了对佛道二教的控制。

唐宋时期,道教受到统治阶级的推崇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多种流派,元以后逐步形成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流派。明代道教走向衰落,对统治阶级的影响远逊于唐宋时期。

到了清代,皇室尊崇藏传佛教,对道教采取严厉限制的方针,道教更加衰落,活动主要在民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道教亦受到帝国主义的压迫和西方思想的冲击。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道教组织松散,各地联系和团结不够紧密。但仍有一批道士潜心修炼,著书立说,课徒传戒,使道教法脉得以延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道教界配合上地改革,开展了宗教制度民主改革运动。

经过民主改革,中国道教徒加强了联系和团结,在沈阳太清官方丈岳崇岱道长的倡仪和政府的支持之下,1957年4月于北京召开了道教界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成立了中国道教协会,由岳崇岱任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道教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道教四大名山

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又是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自然风光 ,以雄为主,兼有险、奇、 幽、秀等多重特色。自元代以来, 就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石、9井、10池、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以宏伟的建筑规模著称于世。其古建筑始建于唐、宋、 元、明、清均有修建,在明代达到鼎盛。共建有三十三个建筑群,100余万平方米; 历经数百年沧桑,现仍存有近5万平方米。 其整个建筑系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法式,统一设计布局。其规模的大小,间距的疏密都恰到好处,因山就势,错落有 致,前呼后应,巧妙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我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1994年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道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东汉以来,即有道人在武当山结茅为庵,潜心修炼。随后逐步 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圣地。武当山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始自唐朝初期,唐贞观年间(627-649)遇大旱,唐太宗李世民遣均州吏姚简到武当山祈雨灵验,后在灵应峰敕建"五龙祠"。自宋迄清,历代皇帝极力推崇武当山真武神,奉为“社稷家神”。在元朝时期道教垦田数百顷,养众万人,有9宫8观等,100多处庙宇及坛、亭、 台、桥。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在永乐十年(1412)遣要员率20多万军民夫匠,以12年功夫,建成9宫9观等33处道教庙宇,全山各宫观有道士少则300—400人,多则 500—600人。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 成为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因此,武当山被称为“皇室家庙”。武当山道教文物声名遐迩。除古建筑群外,历代统治者及四方信士,特别在明朝鼎盛时期,曾制造数以万计的金、银、铜、铁、锡、 玉、珠、石、泥、丝、木等质地的神像法器安放在武当山,使武当山各宫观陈设富丽堂皇,被誉为“黄金白玉世界”。虽然大多珍品已流失,但全山至今仍存注册文物总计7000多件。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艺术观赏价 值。武当道教音乐,素负盛名,是武当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唐太宗始建“五龙祠”以后,武当山一直是帝王将相、芸芸众生祈福禳灾的重要道场,别具神韵的道教音乐,融宫廷、民间、宗教音乐于一 体,具有庄严肃穆,神秘飘逸的独特风格。

武当武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元末明初武当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被尊为武当武术的开山祖师。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北宗少林,南尊武当”之称。武当拳,亦名内家拳,这种拳法以养身炼功、防身保健为宗旨。具有尚意不尚力,四两拨千斤,以柔克刚,后发制 人,延年益寿,祛病御疾,增长智慧等多种特点和功能。目前,武当武术已流传到海内外,并成为人们养身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活动。

武当山主要风景名胜有: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高12米,宽12.8米,石凿榫卯而成。正中坊额上刻着嘉靖皇帝亲书“治世玄岳”4个大字,笔势隽永刚健。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修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二十三年、二十九年曾三度重修。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

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 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 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 公里, 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 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原建宫殿、廊庑、斋堂、亭台等860多间, 赐额“太元紫霄 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海拔1612米的武当天柱峰之巅,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进深为三间,高5.54米,长4.4米,宽3.15米,全为铜铸鎏金。是世界罕见的铜建筑精品。

五龙宫:建在灵应峰下,唐贞观年间(627—649)敕建“五龙祠”。明永乐十年(1412年)敕建帝殿、山 门、廊庑、玉像殿、父母殿、启圣殿、祖师殿、仓库等215间。 到嘉靖年间,此宫已有850间。 民国十九年(1930年)又毁于火。目前仍存大量遗迹。

江西龙虎山

从上清乘竹筏往下游漂游15里,便到了当年祖天师结炉炼的龙虎山了。龙虎山原名去锦山,因山上一块高一百多米,宽过数百米的五彩山岸状若巨大的去锦而得名。《龙虎山志》卷二曰:去锦石,在正一观下,仙岩上流,崭然壁立数百余尺,红紫斑斓,照耀溪水,光彩如锦。当年祖天师行舟自鄱阳湖逆水而上,行至龙虎山时,便被龙虎山状观的云锦石所陶醉,便决定在此结炉炼丹,云锦山也因祖天师“丹成而龙虎见”更名为龙虎山了。

龙虎山的名称除与祖天师炼有关外,据说还有另一个出处,即“状若龙虎”,若下排上岸,在离主峰不远处往前看,就可见龙虎山有一山曲折盘旋如蟠龙,另一山背卧如伏虎,形成龙虎对峙、龙蟠虎踞的壮观景象。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虎山因祖天师在此结炉炼 丹,修建道观,使道教遍布天下,龙虎山也因此名扬海内外了。

龙虎山麓之下骨一开阔平坦处,它坐北朝南,而水背山,乃正一观旧址。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携祖天师印剑符箓迁回龙虎山,就在这里建祠,祀祖天师。南唐建天师庙,宋改演法观,明嘉修正一观,建钟鼓楼。天师府迁上清后,正一观渐渐被冷落,最后成为废墟。现正在修复当中。

从正一观继续往上走,便到了祖天师结炉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足迹仍在。水帘洞瀑布飞泻,状若珠帘,当年祖天师就是用此水炼成九天神丹的。据传宋祥符、永乐皇帝曾派员跟踪至此,捡到遗丹。今天虽然我们不能再捡到金丹,但到这里看看当年祖天师结绳为梯、结炉炼丹的艰辛,想想他克服千辛万苦、炼丹救人的专心致志,领悟一下他修心养性、求仙慕道的虔 诚,对我们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龙虎山对面有成片的天师板栗林,据说为当年祖天师亲手所植。天师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理想的果品和滋补品。李时珍《本草纲目》上说:“天师栗,唯西蜀青城山有之,乃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张道陵是先到龙虎山后到青城山的,由此可见,青城山的板栗是从龙虎山带去的。祖天师活到123岁,其他早期的几位天师也都在百岁上下,据传是与他们长期修行炼志,爱吃板栗有关。

安徽齐云山

齐云山位于黄山脚下,皖赣铁路穿越齐云山脚。距黄山市(屯溪)西33公里,因其“一石插天,与云 并齐”,故名齐云山。它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1981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94年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洞天福地

游客下索道后就进入景区大门――望仙亭,出亭后走过 桃花涧即到洞天福地,此景颇为壮观,有栖真岩、忠烈岩、寿字崖三 处摩崖石刻。据传,栖真岩是齐云山最早道士、唐朝的栖霞真人修行的地方;忠烈岩是祭祀关公的地方;而寿字岩的寿字是清代慈禧太后的手笔,这个巨大的“寿”字,直径达到230厘米。走过寿字崖,便见一个 宽敞的石洞,游人可以通过,纯属天工所造,为“崖下窟窿”,称之为一天门,门摩崖石刻和碑铭,数目很多,琳琅满目,为“白岳碑林”。

真仙洞府

崖壁下有许多洞穴,供奉各路神仙塑像,依次是八仙洞、圆通洞、罗汉洞、雨君洞、文昌洞。以前修行的道士就居在洞中。它是齐云山风景精粹之一。八仙洞供奉的是道教的八仙;而圆通洞供奉的却是佛教中的南海观音;罗汉洞供奉着真武帝君,两旁却又供奉着十八罗汉。应当说这都是道士们富有想象力的创作;雨君洞供奉龙王;文昌洞供奉文曲星,文曲星主宰功名,竟被道教“收编”上了道教神坛。从齐云山真仙洞府中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儒、道、佛合璧的气息。颇有特色。真仙洞府崖壁上有很多摩崖石刻,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崖壁上的“天开神秀”四个大字,气势不凡,为真仙洞府的显著标志。

月华街、太素宫

月华街是道士与山上居民杂居之所,也是山上的街市,又是香客、游人住宿之地。月华街现有古道房8座,还有许多徽派民居,它们与宫观、院房组成一个密集建筑群,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太素宫,此宫占地1600平方米,十分壮观。清乾隆皇帝曾称齐云山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太素宫在中被毁,1994年已按原样重建,1997年神像开光,向香客和游人开放。

四川青城山

蜀中名山青城山位于都江堰西南20公里处。连峰起伏,蔚然深秀。全山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其著名景区天师一带,周围青山四合,俨然如 城,故名青城。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意思是天下名山中,青城山是最幽深,恬静的一个。

青城山确实有“幽”的特点。由于历代开拓者颇为上山的人设想,在山路中,游人每行10分钟左右,就可以遇到一座小亭,略事休息。这些小亭,有的建在路旁,有的建在石桥上,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而且越往上,亭距越短,因为这时游人已感疲劳,需要多休息几次。游览青城山的乐趣就在于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 路,一路上欣赏山上的多种 美景,来到一处道观,就可以坐下来喝一杯荼,欣赏观中建筑和所藏文物。

青城山属道教名山, 是我国道教发源地之一。相传东汉张道陵(后称张天师)曾在此修炼,道教称此山为 “第五洞天”。全山树木葱茂,青翠满目,鸣泉飞瀑,清冷怡人。山中有8大洞、72小洞,道家宫观,遍布其间,由下而上,建福宫、天师洞、祖师殿、上清宫,令人目不暇接。登临峰顶眺望,成都平原,平畴千里,一一可见。山风高畅,令人心旷神怡。 它的主要风景名胜有:建福宫,始建于唐代,规模颇大。它天然图画,游人至此,如置身画中,故将此建筑名为“天然图画”。天师洞,洞中有“天师”张道陵及其三十代孙“虚靖天师”像。现存殿宇建于清末,规模宏伟,雕刻精巧,并有不少珍贵文物和古树。附近有三岛石、洗心池、上天梯、一线天等名胜。

著名的景点有:上清宫、建福宫、天师洞、天然图画等。坐落于丈人峰下的建福宫, 始建于唐代,后经历代多次修复,现仅存两殿三院。建福宫建在丈人峰下,宫前有一条清溪,四周古木葱茏,环境幽美。其左 侧是明庆府王妃遗址,由此西行一千米,即至天然图画。它是清光绪年间建造的一座阁, 苍岩壁立,绿树交映,云雾缭绕,游人至此,如入图画之中。

建福宫,在丈人蜂下,始建于唐开元十八年 (公元730年),原名丈人祠,宋时朝廷赐名"会庆建福 宫。"丈人峰因宁封得名,相传宁封是黄帝时的制陶官员,能履蹈烈焰,随烟上下,又能驾御风云,宁封帮助黄帝学会 "龙跷飞行"之术,打败了董尤,统一华夏,被黄帝封为统领五岳的"五岳丈人"。宋时又加封蜀州青城山丈人观九天丈人、储福定命真君。道教的十大洞天都有一位主治神仙,宁封便是青城山的主治神仙。今建福宫是清光绪十四年 (公元1888年)重建,近年又进行过大规模的维修和补建。建福宫建筑面积1196平方米。前建亭楼映衬,后有丹台翠林,门额建福宫三字是1940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题,前殿叫"长生殿",供的是晋代高道范长生。正殿是宁封和杜光庭塑像。后殿三尊塑像,中间是太上老君,被尊为道教教主,左是东华帝君,即神话中的东卫公,为全真道的第一位祖师,右为道教全真派创立者王重阳。殿堂板壁上有张三丰祖师的诗。楹柱上挂的394字的"青城长联",写景说典。

上清宫主殿供奉的是太上老君,也就是道教的教祖老子。由文武殿前长廊再前行到皇经楼,出院门至圣灯亭。旁有小路直上高台山的峰顶——彭祖峰,山上有亭叫呼应亭,取 "登高一呼,众山皆应"之意,现在改建成一个接待点,又在其更高处新修了"老君阁"。三层楼的罩式高阁里面供奉着道教教主李老君骑青牛的巨大铜像。请大家上阁去看。站在老君阁的三楼观光廊上,凭廊远眺,青城诸峰,碧绿一片,拱伏眼界,山风横过,翠浪起伏,那份清心爽目的舒适和快意,真是难以形容。再远看,岷山隐隐,岷江如带,蜿蜒飘逸。成都平原如千里锦绣,历历在目。如果夜宿上清宫,那末还可赏神灯、观日出、看云海,这是青城山的三大奇观,各有奇趣。

访宁桥往左约二里到祖师殿。此殿始建于晋,原名洞天观,现存殿宇建于清同治四年 (公元1865年),供奉真武大帝和三丰祖师,故又名真武宫。祖师殿面对的山谷叫白云溪,背后是轩辕峰,林岚掩映,环境 清幽。古迹有唐代高道杜光庭读书?quot;读书台"。1982年被定为全国道教重点宫观。殿右那条小道可去青城后山。冯玉祥将军在抗战期间三次到过青城山,1945年那次住祖师殿。得到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后,将军不胜喜悦,在殿侧刻碑筑亭以为纪念,此碑现在祖师殿内,作为文物保护。

天师殿,是指古常道观为代表的一组宫观建筑群。天师殿是最上部也是常道观的最后一殿。这殿位于第三混元顶的岩腹洞前,清光绪十年重建。上层洞窟里面供的张天师,因此人们说这里才是名符其实的天师 洞。这座隋代石刻的张天师像、三只眼睛怒视,神态威严,左掌直伸,现出掌?quot;阳平治都功印",据说是天师以镇山之宝降魔的法像。旁边是他的第30代孙、宋代虚靖天师的塑像,和气文雅,一副济世救人的形象。天师殿是天师道的祖庭,过去的江西龙虎山历代天师就任后,都要到这里朝拜。

往前为"三皇殿",内有伏羲、神农、轩辕三皇石像各一尊,神座前有唐代开元皇帝书碑,令 "观还道 家,寺依山外旧所",十分宝贵,世代传为镇山之宝。其它碑刻有张大千先生的"天师像"和《龙门派碧洞宗道脉渊源碑》等,都是值得观赏的文物。

黄帝祠在正殿 "三清殿"后,我们从上清宫下来,是从后向前看,所以凭着天师殿,再进黄帝祠,最后再游三清殿。黄帝祠是供奉的轩辕黄帝。殿宇重檐回廊,古朴静雅,横额上有国民党元老、大书法家于石任手书的 "古黄帝祠"四个金字、祠前的"轩辕黄帝祠碑"刻的是冯玉祥将军1943年撰题的颂祠:"轩辕黄帝,伟大民祖,战功烈烈,仁爱各族。制礼作乐,能文能武,垂教子孙,流芳千古。"这位中华民族的始祖,受人崇 敬,尊之为神。青城山因有黄帝到丈人山,访宁封修习"龙跷飞行"之术的传说故事,所以早在隋朝年间山上就立祠祭祖了。

清殿是天师洞景区最宏伟和最值得欣赏的道教宫观建筑。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楼阁式建筑,建于1923年,近年又进行过维修。殿前通廊以九级石阶接托,前瞻 以六根大石圆柱支撑,石柱又分别立于高1.2米、精雕奇兽图案的石础上面,显得庄严而又十分气派。殿堂横列五大开间,共580平方米,前后檐柱和经柱共有4.4米高的整石圆雕大柱28g根,石柱上端撑弓、弯门全系楼空花刻,有飞禽走兽,人物花草,色调素雅,与建筑配合和谐协调。楼上是"无极殿",楼正三中有八角形楼井,用于采光通风,还可卸去游人压抑之感,正中口悬有康熙御书"丹台碧洞"匾额。殿内供奉道教至高无上的三位尊神:居于玉清化境 (在清微天)的元始天尊,象征洪元世纪;居于上清化境 (在禹余天)的灵宝天尊,象征混元世纪;居于太清仙境 (在大赤天)的道德天尊,象征太初世纪。这位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位天尊合称"三清",所以这里叫"三清殿"。殿前的石栏上,刻有许多人像,光头露背,翻腾扑跃,嬉闹戏耍,光头上没有戒疤,天灵盖下凹未平,有的还有 "毛根儿",穿开裆裤,若婴孩形象,是为"赤子"。按 《道德经》说:"常德不离,得力归于婴儿",教人要保持纯洁、善良的赤子之心,认为修道的人要回返到童心不泯的境界。石雕中还设计了一些乐器,那海螺遇到山风,会发生悦耳的声音,叫"天籁"。这组百雕就叫天籁婴灵图,反映了道教的哲理和审美情趣。

怎样的恋爱才能让两个人都舒服呢?

要想要两个人恋爱都很舒服,最简单的办法是既可以常常在一起,又要有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不常常在一起,时间久了会产生疏远了感情就会变淡。但是如果天天总是腻在一起,就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吵。不会看到彼此之间的优点。所以说若即若离的恋爱是最舒服的。这样可以让人每天念着你的好,又不至于因为你的小过失而产生分手的想法。

中国古代有哪些风流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其人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孔子63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思想

1. 老子的天道无为与自然观念

人要效法天,为何?天下“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天上也生长作育万物于人,没有自私的目的,没有对立条件的要求,只有给与,没有要求收回什么,万物以它而生,而灭,都是自然的现象。自,便是天道自己本身。然,便是天道自己本身本来当然的为此而已,没别的理由可说。自然,便是天道本身自己当然的法则是如此的。

老子有名的“无为”学说,便是根据他自己天道自然的至理,用“无为”一辞来说明天道的境界和功能。“无为”与“无不为”便是他自己解释“无为”的道理,并非不作。“无不为”是道体虽然“无为”但即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和作用。天道“无为”“无不为”说明人应效法天地,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做到真能无私而大公的标准,才是天理的固然。

2. 老子对仁义于圣人的观念

争王称霸的作为,以行仁由义为号召,功利观念普遍流行,动称圣人,随口仁义的理论屡见不鲜,老子才不得不严加驳斥,形同谩骂了。而他认为真圣人,救世淑人,犹如天地之心一样,平等无私,更无目的与条件,行其义所当为而已。真圣人也该“无为”“无不为”的。

3. 有关老子政治思想的误解

有关“小国寡民”“老不相往来”。古代“国”仍做地方行政单位名称用,分封到某地上任时用国,而“天下”则指代我们所言世界与国家。“小国寡民”指出了作者地方自治的理想,“老不相相往来”说明天下人要道德自觉与自治,才可化民成俗。“老不相往来”在现代的公寓里常有,是法治自由社会常有的现象,他只是代表了一种天下太平的理性境界。除了地方自治,道德政治与自觉政治以为,它对于天下(即如今之国家)政治的观念,是主张统一的德治,如,他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4. 老子被人陷害为阴谋权术的教唆者

“将欲壑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老子指出宇宙物理与人事必然法则的因果律,告诉人们“天道好还”,“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道理,如果不从自然的道德去做,而只以权诈争夺为事的,最后终归失败。

5. 老子政治思想的重心

道经与德经各自分开,并不合一,道是其体,德是其勇。道为内圣自养之学的重心哲学,以德为处世及为政外用的重心。

(1)贬斥权谋,主张以长厚自处。

(2)诸侯建国分治,地方自治政治思想。

(3)主张政治统一,且以德化一统。

(4)抱怨以德。

6. 老子摄生养生的学术

(1)人手立基虚极精笃的养静论:修养恢复到生命原型的静态,才合于常道。

(2)由静极进于绵绵若存的养神论:人要修到长存不的成果,由养静,养神而到达“谷神”的境界。

(3)辅助养静养神的养气论:一个人,若能修养到精神魂魄结合为一,而不离散,心志与气机往来专一,到达柔弱如婴儿的状况,洗涤心智,而不留丝毫的垢疵,便可达到“天门开阖,能天雌乎”完全雄阳的境界。

(4)恍惚至精的道妙:恍惚,并非昏迷或糊涂,是形容心神灵明静然的境界。说明养静,养神,养气的成果,合于道成德酒,涵容万类真实的情况,一个人的修养,如果到达这种境界,对于精神的妙用,便可自有把握的见到他的信验了。

(5)摄生养生的成果:修养成果的身心状况,永远犹如婴儿尚未成孩的境界,也即“返老还童”。

7. 道教的《清静经》

《清静经》极力仿效佛教《心经》,与儒释道之教思想融会贯通,估禅宗五祖为之评价:“后世依次修行,亦可以入道矣。”《清静经》不但可以代表道家与道教的必读之书,如要了解晚唐以后中国文化的精神,与儒,释,道三教思想融会贯通的情形,也是必读之书。

如云: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玩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省玩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翻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若能常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悟,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住。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犹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

孟子

--------------------------------------------------------------------------------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处于独尊地位。 唐玄宗以孔子为“文宣王”;宋真宗尊他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为其上尊号“大成至圣文宣王”,到了清 初,孔子更加显贵,被清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每逢帝王们祭祀孔子时,旁边总会有一位儒家学派的大学者陪着孔子享祭。他同样拥有崇高尊号:“邹国亚圣公”。显然,在儒家学派中,他的地位仅次于孔子,这位大学者便是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主要思想:

⒈政治上——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的论点。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定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武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者”才能统治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⒉道德上——肯定人性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信等天赋道德意识。并对仁、义、礼、智、信等有独到的见解,系统的阐述和具体的要求。

⒊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认为“逸居而教,则近于禽兽”,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要求达到“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⒋世界观——由于他过分强调人的主观精神作用,在儒家哲学中形成了一个唯心主义的理论体系。

============================

孙武

孙武(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初),亦称孙子,字长卿,春秋时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一说博兴)人。伟大的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我国军事理论的奠基者。著有《孙子兵法》传世,此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武的祖先叫妫满,被周王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河南淮阳)。公元前672年,陈国内部发生政变,陈太子被杀,孙武的直系远祖陈完受到牵连,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

齐桓公见陈完颇有才干。授予他“工五”即管理手工业事务的长官之职。陈完在齐国定居以后,改姓田,田氏遂在齐国扎根,直到最后喧宾夺主,最后把姜姓的齐国改成了田氏。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孙武的祖父),做了齐国的大夫,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孙氏。因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孙武的父亲),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

孙武大约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尚、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当时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

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不断向中原学习,以求摆脱楚国控制,富国强兵。晋国看到吴国的兴起可以牵制的楚国,减少对中原的压力,所以派人入吴传授中原文化,尤其是帮助吴国按中原兵制进行改革以增强军事实力。吴国也对中原文明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吴王寿梦的儿子季札,就受到过孔子的赞扬,认为他“懂礼”。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年)左右,山东逃奔到南方的吴国。

孙武来到吴国后,在吴都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结为密友,避隐深居。公元前515年,吴国公子光通过伍子胥的帮助,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客,袭杀吴王僚和公子庆忌,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

阖闾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乐,不近女色,注意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

这时,伍子胥向吴王阖闾推荐了正在隐居的孙武,向吴王介绍孙武的家世、人品和才干,称赞孙武是个方能安邦、武能定国的盖世奇才。吴王不信。伍子胥便反复推荐,仅一个早上就推荐了7次,吴王才答应接见孙武。

周敬王四年(前516年),吴王阖闾亲自召见孙武。孙武见了阖闾,便把自己所写的13篇《孙子兵法》,一篇一篇地呈给阖闾看。阖闾每看一篇,都拍案叫绝。吴王欲试孙武用兵,就说:“先生所著兵法十三篇,我都拜读过了,那里面所淡,甚是精妙,不知您的理论,可不可以拿来实地操练一下?”孙子答道:“当然可以。”阖闾又说:“可以就近调我宫里的妇女来演练吗?”孙子回答:“自然可以。”于是出宫女一百八十人交他操练,孙武将宫女编成两队,并以吴王两个宠姬分任两队队长。然后要他们全体持戟,准备操练。孙武向他们发令说:“你们知道自己的心、左右手和后背吗?”宫女回答:“知道!”孙武号令他们:“我发令向前,你们就看你们心口所对的方向;向左,就看右手所在的方向;向右,就看左手所在的方向,向后,就看背所对的方向。”号令交待清楚,便陈设出斧钺等刑具以示警戒,又。“三令而五申之”,反复说明。于是击鼓传令:“向右。”宫女们都大笑起来。孙武讲:“约束不明,号令不熟,这是将领的过错。”又三令五申地交待好几遍,然后击鼓传令:“向左!”宫女们又大笑。孙武说:“纪律不清楚,号令不熟悉,这是将领的过错;这些既已交待明白,却不依号令去做,这乃是队长和士兵的过错了。”要斩两位队长。台上观看的吴王见要斩他的爱姬,大吃一惊,忙派人传令:“我已经晓得将军善用兵了。我如果没有这两个妃子,连吃东西都没有味道,希望不要杀他们。”孙武说:”我既已受命为将,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于是杀了两个队长示众。依次用后二人为队长,再击鼓操练,向左向右,上前退后,跪下起立,无不符合命令和纪律要求,全体肃然,没一个敢出声。这时,孙武派人向武王报告:“队伍已操练整齐,大王可以试来看看,听凭大王怎样使用他们,即使叫他们赴汤蹈火,都是可以办到的。”吴王知道孙武真的善于用兵,终于用他做了将军。这件事,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孙武做为一名将军的风采和品格。

孙武与伍子胥共同辅佐阖闾经国治军,制定了以破楚为首务,继而南服越国,尔后进图中原的争霸方略;并实施分师扰楚、疲楚的作战方针,使吴取得与楚争雄的主动权。公元前512年(吴王阖闾三年),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吴王准备攻楚,孙武认为“民劳,未可。”请再等待。伍子胥则提出疲楚的战略,建议把部队分为三军,每次用一军去袭击楚国的边境,“彼出则归,彼归则出”,用这种“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的战法来疲惫楚军,消耗楚的实力。阖闾采纳了这个意见,反复袭扰楚国达六年之久,使楚军疲于奔命,为大举攻楚创造了条件(参见吴楚争霸战争)。孙武和伍子胥还根据楚与唐、蔡交恶,楚国令尹子常生性贪婪,因索贿得不到满足而拘留蔡、唐国君,蔡、唐两国对楚极其怨恨的情况,献联合唐、蔡以袭楚之计。蔡、唐虽是小国,但居于楚的侧背,这就为吴军避开楚军正面,从其侧背作深远战略迂回提供了有利条件。

公元前506年,吴国攻楚的条件已经成熟,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直捣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吴军要由今天的苏州进到江陵附近,进行千余里深远的战略奔袭。孙武等人协助阖闾制定了一条出乎楚国意料的进军路线,即是从淮河逆流西上,然后在淮油(今河南潢川西北)舍舟登陆,再乘楚军北部边境守备薄弱的空隙,从著名的义阳三关,即武阳关、九里关、平靖关,直插汉水。吴军按照这一进军路线,顺利地达到汉水,进抵楚国腹地。楚军沿汉水组织防御,同吴军隔水对阵。由于楚军主帅令尹子常擅自改变预定的夹击吴军的作战计划,为了争功,单独率军渡过汉水进攻吴军,结果在柏举(今湖北汉川北)战败(参见柏举之战)。吴军乘胜追击,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在吴王北上与齐晋争霸的斗争中,孙武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史记》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

此后,孙武隐居,不知所终。

孙武所著《孙子兵法》,不但是我国最早的兵书,也不仅在军事理论方面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而且在军事哲学方面也堪称民族智慧的结晶。《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丰富而深邃,最早涉及战争全局问题,认为“兵者国之大事”,战争胜负不取决于鬼神,而是由政治、经济、天时、地利、人事等多种因素所决定其中,尤其重视“民”对战争的态度,主张修明政治,予民拟利,用亩大而税轻的办法以争取民心。提出“先胜而后求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争指导思想。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首次概括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普遍的军事规律。注重全面分析敌我、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奇正等矛盾双方,总结出“以正合,以奇胜”,“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因敌而制胜”等若干至今仍有研究价值的指导原则,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

《孙子兵法》为中国古代军事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北宋时,《孙子兵法》列为《武经七书》之首,被誉为“兵学圣典”或“兵经”。孙武也成为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的鼻祖,被后世誉为“兵圣”。不但影响了中国,而且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孙子兵法》不仅运用于军事领域,还被推广运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尤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只要《孙子兵法》存在,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兵书都只能是第二流的。

避隐吴国著兵法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他出生于公元前535 年左右

的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孙武的祖先叫妫满,

被周朝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一部分,建都宛丘,今

河南淮阳)。后来由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的直系远祖妫完便携家带口,

逃到齐国,投奔齐桓公。齐桓公早就了解陈公子妫完年轻有为,任命他为负责

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妫完在齐国定居以后,由姓妫改姓田,故他又被称为田

完。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国内后起的一大家族,地位越来越显赫,

在齐国的领地也越来越扩大。田完的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的大夫,很有军事

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山东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

侯封赐给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式“食邑”),并赐姓

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国

君主以下的最高一级官员。孙凭就是孙武的父亲。

由于贵族家庭给孙武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环境,孙武得以阅读古代军事典籍

《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太公、管仲的用兵史实

,加上当时战乱频繁,兼并激烈,他的祖父、父亲都是善于带兵作战的将领,

他从小也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这对少年孙武的军事方面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但孙武生活的齐国,内部矛盾重重,危机四伏。齐景公初年,左相庆封灭掉

了右相崔杼。接着田、鲍、栾、高等四大家族又联合起来,赶走了庆封。后来

,内乱日甚一日,齐国公室同四大家族的矛盾,四大家族相互之间争权夺利的

斗争,愈演愈烈。孙武对这种内部斗争极其反感,不愿纠缠其中,萌发了远奔

他乡、另谋出路去施展自己才能的念头。当时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

晋伐楚,国势强盛,很有新兴气象。孙武认定吴国是他理想的施展才能和实现

抱负的地方。大约在齐景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7 年)左右,孙武正值18岁的

青春年华,他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吴国而来,孙武一生

事业就在吴国展开,后亦葬在吴国,因此《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就把孙武称

为“吴人”。

孙武来到吴国后,便在吴都(今苏州市)郊外结识了从楚国而来的伍子胥

。伍子胥原是楚国的名臣,公元前522 年因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楚平王

而潜逃到吴国。他立志兴兵伐楚,为父兄报仇。孙武结识伍子胥后,十分投机

,结为密友。这时吴国的局势也在动荡不安之中,两人便避隐深居,待机而发。

公元前515 年,吴国公子光利用吴国伐楚,国内空虚的机会,以专诸为刺

客,袭杀吴王僚,然后自立为王,称阖闾。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任用伍

子胥等一批贤臣,他又体恤民情,不贪美味,不听*乐,不也女色,注意发展

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因而大得民心,吴国呈现出一派欣欣

向荣的景象。阖闾又注重搜求各种人才,立志要使吴国更加强盛,时而向长江

中游发展,灭楚称雄。隐居吴都郊外的孙武由此更加看清自己的前途,他在隐

居之地,一边灌园耕种,一边写作兵法,并请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

好了13篇兵法。这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

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

===================

韩 非 子 的 思 想

韩 非 子 师 承 荀 子 ,但 却 提 出 许 多 超 越 儒 家 的 新 观 点 ,写 下 不 少 伟 大 著作 ,是 战 国 时 期 法 家 的 代 表 。

《 韩 非 子 》通 过 许 多 寓 言 故 事 , 系 统 地 阐 明 法 、术 、势 的 法 制 理 论 。 他 的 著 作 总 结 了 古 代 国 君 的 得 失 ,表 达 了 自 己 的 抱 负 和 主 张 , 例 如 :《 孤 愤 》、《 五 蠹 》、内 外《 储 说 》等 。其 中《 自 相 矛 盾 》和《 守 株 待 兔 》便 是 有 趣 的 寓 言 故 事 。

法 家 思 想 :

一 、天 不 能 决 定 人 事 吉 凶 ,人 定 胜 天。

二 、人 不 应 该 违 背 自 然 规 律 ,而 要 把 天 当 作 物 类 来 利 用。

三 、国 家 要 富 强 ,要 靠 耕 战 ,耕 是 搞 好 农 业 生 产 , 战 是 加 强 战 备。

四 、法 治 比 德 治 更 适 合 于 当 时 社 会 ,因 为 社 会 发 展 变 化 了,一 切 事 物 也 随 之 变 化 ,因 此 具 体 措 施 也 应 改 变 。

五 、法 治 讲 求 法 术 、法 令 ,要 让 人 人 皆 知 ,坚 决执 行。是 国 君 驾 驭 群 臣 的 方 法 ,是 国 君 至 高 无 上 的 权 力 和 威 势 。

参考资料: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问题一:道家追求的是什么?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魏晋玄学,宋明理学都揉合了道家思想发展而成。佛教传入我国后,也受到了道家的影响,禅宗在诸多方面受到了庄子的启发。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就本身来说,这种崇拜和道家思想没有相关联的成份,老子、庄子都是以相当平静的心态来对待亡的。引起两者相关联的原因可能是在道家的文字中描述了对于领悟了“道”并体现“道”的长生者的意象。所以就道教尊老子为宗又追求修炼成仙的本质来说是荒谬的,这是一直以来认识上的误区。东汉时期以道家思想为本的王充著有无神论作品《论衡》,对汉末流行的神仙方术进行了全面批判,在中国思想史上获得了很高地位。 道家虽然学派上有所区别,但就其主旨来说是相通的:以“道”为本,自然无为,轻物重身。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这一思想由天道演变而来,但与天道不同。老子提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这一观点被后来所有道家所有流派支持,成为道家最基础的核心。在各派之间对“道”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但在中国哲学史上,通过“道”的概念对世界万物本源进行了第一次探讨,开辟了中国讨论形而上学的传统。这是道家突出贡献之一。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它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舜帝不是无为而治的吗?他做了什么?只是使本人保持尊贵,令人恭敬地面对南方而已。)道家认识到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能使行为本身产生偏差。“六亲不和有孝慈。”(当我们提倡孝顺、和睦的时候,家庭中的成员本身已经不坦诚、不和睦了,不然是不需要这些的。)表述类似观点的语句在道家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根据处理问题不同,“无为”的态度即可用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道家各派在坚持“无为”本质的前提中,通常给予了“无为”更丰富的内涵。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老子强调统治者必须重身而轻名、货。其后各个学派都提出轻物重身的观点。而庄子,列子将“内圣”的观点发挥到一个新的高度。“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麽,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要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演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演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

问题二:道教的最高追求是什么?道家的最高追求又是什么? 应该这么说

第一个问题就是信不信道的教的问题,最高追求除第二个问题外、还最高追求信仰老子长生久视之道,与之相适应的与时俱进的神仙可学之道。

那么,非常重视现实人生的洒脱,现实生命与精神的超越,是追求看得见摸得着的心灵与身体健康知识。

从而道教坚信不仅要修行性功大彻大悟而成正觉,觉行圆满,而且还要同时修行与命功(精、气、神)合一的最高追求境界。

这样才能积累善功,朝拜高真,功满德就,天书下诏,荣登仙界,与道合真。

所以,

1、可以这么说是信仰天本(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天人合一的宗教。

一、宗元信仰于三宝天尊。太上无极大道(道宝),经、籍、度(经宝),玄中大法师(师宝)。即崇信天,崇信三宝天尊的教,天尊的教导,教化,又称之为玄门。

二、神仙可学。道教历代祖师如:葛洪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汉族,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著作《抱朴子?内外篇》。吴筠唐朝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吴筠一生擅长文辞,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玄纲论》和《神仙可学论》。张伯端《悟真篇》,后来全真教。近代的陈撄宁先生,现代的胡孚琛教授用现代科学论证了灵界的存在、神仙的实有,神仙可学的观点。神仙是否有,是否能修成。

总之,是人本主义法天本主义而道法自然的信仰。

三、命糸北斗七星乃造化之枢机,人神之主宰,有回生注之功,消灾度厄之力。

老君曰。凡人性命五体。悉属本宫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将。本宿星官。常垂阴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凡俗无知。终身不悟。夫本命星官每岁六度。降在人间。降日为本命限期。有南陵使者三千人。北斗星君。七千神将。本命真官降驾。众真悉来拥护。可以消灾忏罪。请福延生。随力章醮。福德增崇。其有本命限期将至。自身不知。不设斋醮。不修香火。此为轻生迷本。不贵人身。天司夺禄。减算除年。

四、迎祥还受生,消灾延寿,罪灭福生。

道教认为,一切众生命属天曹,身系地府,当得人身之日,曾于地府所属冥司借贷禄库受生钱财。凡在生时付清借贷者,为人富贵、健康、无灾;负欠冥司者,在世穷乏、多病、多灾。世人富贵贫贱之别,皆因冥官阳禄填阴债使然。故天尊劝世人在生时钦敬三宝,方便布施,设斋诵经,烧还禄库受生钱。如是者可得福报,现世富贵,来生永无灾难。

培植自己的福慧资粮,因此人生需要还的第一个阴债就是受生债。希望早还阴债,消灾解厄,事事顺利。如果仕途不顺,办事不利,生活坎坷,多费口舌,等等人生不如意事情出现时,当立即偿还阴债--寿生债,穰灾解厄,事事顺利。保佑事情顺顺利利,大吉大利,好运连连。

五、因果承负,劝善成仙。

道教认为,未登仙界者,一切众生为世上之常人,有生必有,而后,魂升而魄降,常乘救苦天尊之力,而天尊搪十方界,常以威神力,救拔诸众生,得离於迷途。众生不知觉,如盲见日月。化九幽拔罪而炼度,指引生方,枯骨更生,上登朱陵。

祖先的气数与命运,和我们万古流芳的联系着,荫佑着子孙万代,同时我们也承负着祖先的罪过,和己之造只有“欲 求 天 仙 者 , 当 立 一 千 三 百 善 . 欲 求 地 仙 者 , 当 立 三 百善 . 苟 或 非 义 而 动 ”故当忏悔,赦除原宥。

2、我们古代的医、算、阴阳、天文、地理,养生丹功无不是历代祖师的智慧,没有他们的知识,令天的人们在这些领域也是无法理解的。

第二个问题也就是道教全部信仰。但包含着全世界不信“教”但爱好和学习,理解道家最高追求尊道而贵德的哲学。

以道为体,辩证为用,

以自知之明为体,以身观身的现象学为用。

以先天无极“道”形而上学为体,降本流末,而生万物。以名可名非常名思辨理性为用。

德......>>

问题三:道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所追求的什么?? 道家学派强调尊重自然规律,主张清静无为,最高境界归根为一个“无”字!

满意请采纳,谢谢

问题四:佛家和道家追求的到底有什么不同?他们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佛道两家其实本该都是殊途同归的,最终目标都是天下大同,

但在圣行之路上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道家讲究无为而治,而佛家讲究超脱生

两家都是出世之学,道家讲究虚怀若谷,而佛家讲究善始善终

佛家是脱离生,也就是说你的生都是一样,不要认为有多可怕,其实跟你活着一样

佛家说人活着也是受苦,了之后也一样,所以提倡佛家修行者超脱生,不要将亡看的太过于重要

更不要害怕去,其实生都是一样的,而道家讲究羽化成仙,也就是亡,只不过给美化了而已

道家提倡羽化,因为羽化之后就得道成仙了,所以也提倡道家修行者羽化成仙,从而不畏生,只是将

羽化成仙说的很美丽而已,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可以成仙,这样就并不怕生了。

至于在这个世间存活着,都是受苦,人从出生到亡这寒暑数十载每天都在受苦,所以可以说是一种历

练吧,佛道两家都将生看的很淡这点是没错的。

至于总之佛家倡导超脱生、善始善终,而道家讲清心寡欲、无为而治

差不多就这些吧

不知道我所知道的佛道是否符合楼主所提出来的问题。

问题五:中国道教追求的是什么道 中国道教的根本追求是和谐共生其核心思想是尊道贵德

问题六:儒家 道家 佛家文化追求是什么 :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 儒者言性,而佛者见性;儒者劳心,佛者安心;儒者贪著,佛者解脱;儒者有为,佛者无为;儒者分别,佛者平等,儒者治外,佛者治内

问题七:道教追求的是什么?请求高人为在下指点一二。 “不要说是修仙长生”很可惜,道教的目的就是修仙,一切功夫法门全都是为了修仙。

道教之旨,以道家为根本,诸如丹道、符、咒术、斋醮等皆如枝叶扶树,要返璞归真,归根复命。

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尊道贵德,无为清静,摄生修真,治世济人”,可以涵盖道家和道教的共同要义。

问题八:道家追求长生不意义何在 道家追求准确的来说是性命双修,即智慧修行和身体修行同时进行。这2者是相辅相成的。

智慧能够促进身体修行,身体修行也会帮助智慧修行。

人的身心从来没有分离过。

中医高手都知道,什么病,一般有什么性格或智慧的缺陷,一一对应。

“性”“命”的含义

性指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黄老列庄、远游、参同契、悟真篇等书都有关于“性命双修”的论述。《性命圭旨》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为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又说:“性之造化系乎心,命之造化系乎身。”陈撄宁大师说:“性即是吾人之灵觉,命即是吾人之生机。”可谓既深刻,又生动。人的生命实际上是两个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双重融合,人们通常说要身心健康,亏其一即残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两大要素。

由此,我们可以将性命双修分为性功与命功两种,性功是道教与儒、佛相通的地方,而命功则是道教独有的传统,不讲命功,不是道教。陈撄宁大师认为,仙道贵生、乐生、重生、追求长生,所以它是生本主义,这正是道家仙学最具特色的地方。他认为性命相依,命为重。他用灯作比喻,灯油是命,灯光是性;有灯无油,灯必不能发光;徒有灯油而不能发光,则不能显现油灯照明之用;修道之意在教人积足油量,并教以点灯之法,则人生必充满光辉。

道教提倡是“性”与“命”的统一

既然命是指人的生命,性是指人的精神意识,那么很显然,对人的生存来说,两个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而人的存在实际上就是命与性的统一。一方面,人必须以生命的存在为基础,一旦没有了生命,人就变成一具尸,人也就随之亡;另一方面,人也不能离开精神意识,没有精神意识,人就变成一种纯粹的生命存在,其生活最多像动物一样,当然也谈不上作为人的存在。而且人的生命和精神意识之间还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道教看来,作为人,不仅要有形气所表现的生命,而且要有精神意识所表现的性,他是生命与精神意识即命与性的统一体,这就像人不仅要有形、气、神,而且是形、气、神的统一体一样。

问题九:佛家和道家是什么样的关系 三教关系,应以三教皆具而形成关系为标志,所以完整意义上的三教关系,理应从佛教初传开始算起。

佛教:佛教的传入,现在学界已大体确定为东汉初年(汉明帝永平年中)。在汉代佛教刚传入时,大家都看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这与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神仙道家思想密切相关,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理解佛教,便把它当作是黄老道术的一种。具体表现,则是把佛陀看作神仙,可以飞行变化,把佛教追求的最终境界“涅盘”,等同于老子的“无为”,而对“轮回”转生,则理解为灵魂不。灵魂不,这原本不是佛教的思想,可在当时,人们就是这样去理解轮回,认为只有灵魂不,才有轮回转世。这反映了佛教初传时的真实状况,同时也牵涉到与儒家、道家、以及中国传统观念的融合与贯通,在佛教初传之时,这层关系已经表现了出来。

这还可从《弁子理惑论》中见其端倪,此文是现留存下来最早反映佛教在中士初传状况的一篇文章,作者回述自己从学习儒道而最终转而锐志于佛法,并遭到世人的种种责难,于是他根据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一一作了回答。其中特别值得注意的,则是儒家、道家、尤其是道教对佛教的不同看法,以及佛教对中土予其的不同评价所做出的回应。日本人撰写有关三教的书,都把《弁子理惑论》定为中国三教关系的开端。

儒家: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儒家对佛教的态度,从一开始就以攻击与排斥为主。这也可以看作是上千年三教关系中,正统儒家对佛教的基本态度。哪怕是到宋明理学,正统的儒家对佛教的思想大加吸收,但在其表面上,居儒学中主导地位的,仍是对佛教的拒绝与排斥。当然,这也不排除另有一些儒家学者,因受佛教较深的影响,会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提出三教融合、三教一体的思想。但在儒家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多总是对佛教加以排斥与批评。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对佛教出家、修行方式的批评,因为这与中国传统的孝道、和忠君孝亲的伦理精神相互违背,所以一开始就被儒家认为违理背德。佛教的出家人,作为方外之人,抛家舍亲,看上去即不忠又不孝。

在后来的发展中,儒家又与道家、道教站在捍卫中国文化传统的立场上来反对与排斥佛教。从《弁子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到不少相关的资料。儒家一向以华厦正统自居,自先秦始,儒学中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其中涉及中原文化与狄夷文化之间的关系。到佛教传入之后,这华夷之辨的问题就更加突显了出来。

道教:在佛教初传时期,道教对佛教的态度看起来并不明显,这方面的资料也比较少。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形成,在学界,过去认为两者时间差不多,都大约在东汉末年。现在学界认为佛教的初传入可以提前到东汉初年,也有人认为道教的形成,若以《太平经》为标志,当形成于两汉之际。《太平经》中,包含有对“不孝父母,不娶妻无后、乞食”的批评。但这是否就是对佛教的批评?实难轻下定论。

从现有的资料上看,佛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而道教在初创阶段,是很需要向佛教学习借鉴的。至于外来的佛教,想在中华大地上生根,也有一种需要寻求同道的愿望。洪老师认为,尽管《老子化胡经》是佛道之争的产物,但它所利用的“老子化胡说”,其说初起时,却可能有调和佛道的意味。这一论点是有说服力的,因为佛道相争,至少得到佛道的发展都具有相当规模、并为其宗教利益不得不争时才可能发生,而它们初起时,是不太可能争得起来的。

儒佛关系:在儒家排斥佛教,而道教对佛教的态度还不明朗的情况下,外来的佛教,在进入中国之后,对儒家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根据现有的资料看,佛教对儒家则基本上是以调和与妥协为主,甚至采取积极迎合的态度。这种态度,也贯穿着后来历史上儒佛关系的全过程。即便是后来宋明理学在学佛的时候同时又大力辟佛,佛教也还是基本上不改其对儒家......>>

问题十:道教追求的长生到底是什么? 道教追求的长生指不用经历分段亡的轮回束缚,而是通过修行而由当下之肉身得道直接契入神仙法界,达到生命不的贵生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