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作文-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发奋图强,乐以忘忧
2.为什么说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3.孔子有什么高尚的品质?
4.“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意思是什么?
5.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下一句是什么?
6.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意思
发奋图强,乐以忘忧
原文
7.18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个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连自己快要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等等。”
感悟
这一章中子路没有回答叶公打听孔子的问话,也很难回答。孔子自己几句朴实平易的话,在无意当中就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乐观进取、具有伟大人格和人生境界的圣人形象。孔子自述其心态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这是求知之心到了忘我忘情的境界,这种人格和境界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开辟了方向,让人们能够充实地去走完自己的人生。
孔子这种发愤求学的精神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孔子的人生修养永远是年轻的,所以他的学问道德才用“佝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来诠释。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当中,人们更需要通过学习,快速给自己定位,通过汲取大量的精神食粮,来填补自身心灵上的空虚,找寻属于自己的快乐,否则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时代洪流所淹没。
为什么说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2、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在孔子63岁时,他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3、孔子安贫乐道,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
孔子有什么高尚的品质?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当时孔子已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不仅未得到诸侯的任用,还险些丧命,但孔子并不灰心,仍然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圣则吾不能,吾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安贫乐道: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
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扩展资料: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百度百科——孔子
“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意思是什么?
注释
选自《论语·述而》第十九章。
其:他,孔子自指。
发愤:下决心勤奋学习。
赏析
叶公(姓沈,名诸梁)是楚国的贤大夫,他任叶城的邑宰时,曾向子路打听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孔子就说,你何不这样回答:“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意思是:他这个人啊,发愤起来忘了吃饭,高兴起来忘了忧愁,竟不知道衰老即将来临了。
这是孔子对自己为人的一个评价和概括。孔子认为,自己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大道忘我不悔的追求。这种追求,首先体现在他毕生“好学不倦”上面。他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其次,这种追求,体现在其道德志向方面。孔子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追求最高价值观念的“仁”,追求富有意义的人生。他说:“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有了这种高尚的精神道德生活,有了毕生对“仁”不懈的追求,即使吃粗粮,喝白开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乐亦在其中矣”。
活在这种理想生活中的孔子,“不知老之将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下一句是什么?
原句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
翻译发愤用功到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一、原句赏析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1)发愤?
很多人动不动就把“发愤”作为一个合成词,但古代汉语当中,尤其在《论语》当中,他一般是单音节词占优势。
“发”和“愤”各有各的含义,发是启发,愤是思考。所谓义愤填膺,“愤”是心里把他想明白,但是又说不明白,处于这样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
所以,这个发愤呢,实际上就是诱导人,启发人,就是一种教育。启发诱导别人,就可以忘记吃饭——这正是孔子的一生的追求,就在于教育。?
(2)乐以忘忧?
“乐以忘忧”中的“乐”读“yuè,“乐以忘忧”就是“以乐忘忧”,即用音乐来忘掉自己的忧愁。
“乐以忘忧”是个介宾短语,宾语前置,这是符合古代汉语的一个语法现象的。
从两个方面来讲,第一是他的理想是什么,第二是他的情绪是是什么。
事实上,孔子毕生的理想不是教育,而是恢复礼乐制度。“乐”在当时,绝不是像今天主要承载的是娱乐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制度的象征,它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音乐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重要场合,不同地位的人享受的是不同规格的礼乐,而搜集民间的音乐也可以观风俗之盛衰。音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礼主别,乐主和,二者互补,不可分割。
(3)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献身教育、献身礼乐理想,这样的孔子大概是幸福的。只要每一天都朝着这个方向走,他是不会察觉什么叫做“老”的,是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的。
他也不遗恨一生都浪费在了这项“知其不可”的事业上,他只知道每一天都无愧于心。
内心丰盈、目光坚定的人哪有老去的时候呢。他们每时每刻都焕发着年轻的生机,即便肉身毁灭,他们的精神也从未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老去。
二、个人感悟
对于人生,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努力学习求知、不断地充实自己,才是人生之中的快乐。这种快乐,可以让他冲淡对吃饭睡觉这等事情的兴趣,也不会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他产生忧愁,甚至连自己的年岁都可以忽略。
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真的以学习为快乐,在学习中享受生命。为了证“道”,他曾不远千里跑去洛阳求教于老子。偶然在齐听到《韶》乐,就深深地沉浸到其美妙之中,竟然三月不知肉味。对此,他都是一种自觉的投入,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乐趣,充实了心灵。
所谓“不知老之将至”是心理年龄健康年轻,自强不息,状态良好。孔子认为人只有通过尽情忘我的学习,才能无视老的降临,才能享受人的全部生命,而无需在晚年时惴惴不安,虚度光阴。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的意思
意思是: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出处:出自《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扩展资料
简介: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论语》在古代有3个版本:《古论》、《鲁论》和《齐论》。现在通行的《论语》是由《鲁论》和《古论》整理形成的版本。
百度百科—论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