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任凭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出自哪里?

2.《乱世法则》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难成大事

3.成全别人的诗句

任凭若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出自哪里?

歃血为盟下一句是什么-歃血为盟的意思是什么

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里,贾宝玉曾经这样语带机锋地试图去化解林黛玉刚刚上来的醋劲。

得一瓢之饮, 但饮便是, 不管是水做的女人还是泥制的男人, 一瓢之外, 生出来的也许都只是些无色无味无臭无形的妄念......

《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里贾宝玉有一句经典的爱情表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证弱水三千的由来,竟心觉戚戚。与其说为弱水的原义,毋宁说为其引申后的含义令人心怀不安。本是信誓旦旦的承诺,我却老觉弱水三千总洋溢一种悲情,似乎隐喻誓盟如水之薄弱不堪,难载爱情之舟。

有一说,弱同溺,谓为水浸没之意。想到无数鸳鸯蝴蝶小说里,男主人公掉进花丛中时(不啻于掉进异性的如水柔情旋涡里),总满脸坚毅地对温柔贤惠的女主人公说:“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今生今世只爱你一个...”云云,其忠贞令人肃然。其后展开的情节,更是曲折动人,赚取纯情读者眼泪鼻涕无数。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里,男英雄也往往是情有独钟,情深似海,守信如节,英雄气概义薄云天。可惜往往现实中所见,花开一茬一茬,年年岁岁人不同。

我之嗟叹虚弱至极。古今中外,不乏忠贞爱情,守诺如节的感人传奇故事,细看身边的人事,无数柴米油盐夫妻在打打闹闹、磕磕碰碰中,倒也相濡如沫地白头至老。倒是风花雪月的小男女,总少不了哀怨的情节。岁月中,小心翼翼地趟过情感的河流,生怕磕碰上一块坚硬的礁石,溅起一朵不应当的浪花,但沧海一粟,遥遥渺渺,烟波苦寒。

对于誓盟,既有重若泰山,则必有轻如鹅毛。歃血为盟,那是英雄所为。才子佳人们,花多乱眼时,尚且可说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对于普通儿女,要求无高,但求眼前一瓢饮,清甜宜人。

故事不断上演,弱水三千更多地演绎出才子佳人的动人神话。神话便是神话,酷暑炎夏,且看如何甘甜清泉流过,荡涤尽俗世尘埃,冲破牢关千万。

古时许多浅而湍急的河流不能用舟船而只能用皮筏过渡,古人认为是由于水嬴弱而不能载

舟,因此把这样的河流称之为弱水。因此在古书如《山海经》《十洲记》等中记载了许多

并非同一河流而相同名称的弱水。山海经载的昆仑之北有水其力不能胜芥故名弱水说的就

是这个意思。有些称谓流传到现在还在用,比如甘肃省现在的地图上还有一条弱水河。弱

水也用来特指位于西北的婆夷河或黑水河,当然也只限于特定的地理学著作。

后来的古文学中逐渐用弱水来泛指险而遥远的河流。比较有名的是苏轼的《金山妙高台》

中有句:蓬莱不可到,弱水三万里。这是弱水第一次与具体的数字连用。张孝祥的《水龙

吟——望九华山》中也有一句‘缥缈珠幢愚卫,望蓬莱、初无弱水’。其他的诗词中就很

少见弱水的句子了。反到是后来的小说中用的比较常见些。

《西游记》第二十二回唐三藏收沙僧时有诗描述流沙河的险要: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这是第一次正式的弱水三千的提法。鲁迅先生在他的《集外

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说道:虽弱水四绕,孤立独成,犹将如何如何...《红楼梦》

第二十五回中也有提到:那道人又是怎生模样:一足高来一足低,浑身带水又拖泥.相逢若问

家何处,却在蓬莱弱水西。这里也是指遥远的意思。

再到后来弱水引申为爱河情海。这便是我们现在口边的弱水三千的意思。第一次正式的提

出在《红楼梦》第九十一回纵*心宝蟾工设计布疑阵宝玉妄谈禅:黛玉道:"宝姐姐和你好

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前儿和你好,如今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今儿和你

好,后来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和他好他偏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

怎么样?"宝玉呆了半晌,忽然大笑道:"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黛玉道:"瓢之漂水奈

何?"宝玉道: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黛玉道:"水止珠沉,奈何?"宝玉道:"禅心已作

沾泥絮, 莫向春风舞鹧鸪."黛玉道:"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宝玉道:"有如三宝 "。

从此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就开始用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套话了。稍微少人知的是近代诗人苏

曼殊的《碎簪记》,里面有段对白:余曰:然则二美并爱之矣。**(电脑里无此二生僻字

且用符号代替)复叹曰:君思‘弱水三千’之意,当知吾心。又问:然君意属谁先?余曰

:淑芳。

至于现在,弱水三千的提法比比皆是。古龙和金庸的小说里提过不下几十次,每次英俊潇

洒的男英雄被一大群春心萌动的美少女骚扰追求时,他都会对女主人公说:弱水三千,我

只取一瓢饮。你放心吧,然后男英雄便花开一春又一春。琼瑶和亦舒的鸳鸯蝴蝶小说里就

很多以至本来是很有点歃血为盟的庄重变成周星星嘴里的我爱你一样可笑愚不可及。

《乱世法则》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难成大事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这句至理名言里包含着深刻的人性。

有时是初始时想得美好,做得努力,越到后来却越发现事情复杂艰难的超出了想象,于是难以走到终点。有时却是初始时扮得美好,演得热烈,越到后来却越各自露出本性,巴不得事情不能成功,以便更好地谋求个人利益。

为了同一个目的,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齐心协力,真的很难很难。

汉末的十八路诸侯联合讨董的故事就是个鲜明的例子。

曹操逃回了陈留,开始筹划这件感动自己、感动天下、感动后世的大事——召天下义兵,共诛董卓,拯救汉室。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的事情,想想都不禁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想做大事,先拉投资。曹操首先找到一个天使投资人——本地孝廉卫弘,获得了一笔庞大的启动资金,自己拉起了一支队伍。他深谙广告的艺术——把事情搞大的艺术,竖起一竿旗,上面只书“忠义”二字,别无他话,立刻就号召来了一帮精兵猛将,如乐进、李典、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忠义人士就喜欢这范儿,不喜欢废话啰嗦,喜欢啰嗦的,血只是温的。《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这个主意变成了司马懿的计策,实实在在属于剽窃创意、侵犯版权。

同时曹操自作主张帮天子写了份诏书,并将这矫诏发往各处。从京师逃亡出来的,身上携份天子诏书不是很正常吗?曹操觉得很正常。他深知诏书的意义不在于真假,而在于别人信不信。真的诏书,别人不信也会变成假的;假的诏书,别人愿意相信也会变成真的。他们会选择相信的,曹操坚信。

果然,接到矫诏的各镇诸侯纷纷起兵响应。当初只身一人逃亡出来的曹操,成功地把事情搞大了。

一士之火,可以燎原。

不得不说明一下的是,曹操当时还属于小字辈,真正的大佬是各地的刺史、太守们,以及四世三公的二袁。大佬们都来响应这个小字辈,不过是曹操狐假虎威。因为首先响应曹操的正是其发小袁绍,袁绍有四世三公的背景,所以大家很给袁绍面子。另外这名义上是为了“天下”,为了天子,而非为了曹操。一个人要懂得借势,曹操显然是个中高手。

不管是谁的面子,只要借此成功把大家召来,事情就成功了一半。曹操感动得热泪盈眶:汉室复兴有望了!

共有十八路诸侯会师,共讨董卓。

群雄兵压洛阳,举行了轰轰烈烈的会盟。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各地强大的诸侯齐聚一堂,堪称神州大陆上的一场顶级盛事。

成功聚合这么多诸侯,似乎弹指间,就可灭了汉贼董卓。

迄今为止,曹操的计划都执行得很完美,接下来开始转折。

联盟需要一个盟主,于是先推举盟主。毫无疑问地,四世三公、人脉深广、名满天下的袁绍被大家一致推举为盟主。但从盟主产生的这一刻,就已暴露出联盟的危机。因为推举的是一个名望大过领导才能的人当盟主,尤其是袁绍在洛阳给何进充当蹩脚军师,惹出那么一大摊乱子显示出自己的弱智实力后。但这其实是件两难的事。因为名望大的人当领导固然不太行,但一开始还领导得下去,而推举别人可能一开始就领导不下去。所以有实力的人想上位,终究还是靠实力把大家都收拾了才上位,无法靠推举上位。

袁盟主登祭坛代表十八路诸侯作了一番辞气慷慨的盟誓: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惩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合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天诛地灭。皇天后土,祖宗名灵,实皆鉴之。

读完大家歃血为盟,人人涕泗横流。个别人如淮南诸侯袁术,我想这一定是他这辈子表现得最忠心的一次,把平生所有的演技都用上了。

会盟之后,曹操同志、袁绍盟主相继发表重要讲话。曹同志说:“今日既立盟主,各听调遣,同扶国家,勿以强弱计较。”袁盟主接着说:“绍虽不才,既承公等推为盟主,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呵呵,曹同志,虽说你后来成为了天下枭雄,但在这个年纪,你还是太嫩了。至于袁盟主,第一次当大领导就证明了很有大领导的潜质——会讲漂亮话。只可惜做不了漂亮事。

众皆曰:“惟命是听。”

此后的事态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和心不和,人齐力不齐。

联盟成立,接下来是安排人事,布置任务。

袁绍的领导才能从他发布的第一道盟主令就可以见分晓了——任命袁术总督粮草。这里面固然搀杂了权力斗争的需要,袁术同为四世三公,是自己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为了避免他出风头,所以给他找个闲职。但也不能把这么个人放在专门坏事的位置上吧?袁术属于那种野心勃勃又刻薄算计的人。野心勃勃在于在洛阳时就敢火烧宫门,唯恐天下不乱,刻薄算计在于门多故吏却不得人心,故吏们大多弃他而投袁绍。这样一个人,你敢把他放在一个方便捣鬼的位置?

第二道盟主令是进攻洛阳的门户汜水关。长沙太守孙坚请命为先锋。董卓派了上将华雄来守关,抗拒联军。这中间有个小插曲。济北相鲍信怕孙坚抢了头功,派其弟鲍忠抢先打关,结果被华雄斩了。鲍忠是演义中虚构的人物,但鲍信却是曹操的铁杆,名副其实的讨董积极分子,后来壮烈牺牲于战场,所以我想用急进而非贪功来形容他更贴切。

鲍忠的失败衬托了华雄之勇,但华雄之勇也无非是衬托了孙坚的雄才。孙坚的实力自然不是鲍忠之流可比的,四个字可形容他的实力——猛冠天下。在曹操、吕布等人还未经历真正战火的锤炼而变得生猛之前,孙坚已经积累了赫赫战功,夺得了天下第一猛的名号,是当时董卓唯一忌惮的人。孙坚每次作战都宛若猛虎冲在最前,而且他不仅自己猛,手下还有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四员猛将。除祖茂外,前三个后来都是赤壁大战时的上将,所以这是一帮虎狼之师。

孙坚对战华雄,结果很容易想象,孙坚打关大胜(真实的历史中,是孙坚而非关二爷斩了华雄),成为了讨董联军中最耀眼的明星。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联军的势头一开始就压过了董卓。但成功了一半可不叫成功,因为行百里者半九十,何况一半呢?

孙坚之所以这么耀眼,除了他自己能打的关系外,也跟其他诸侯不那么积极有很大关系——曹操鲍信除外。

显然,大家报名参加联军是很积极的。一收到矫诏,就纷纷响应,会盟时也在书着自己姓氏的大旗下激动得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因为积极有好处。若是报名迟了,诸侯联盟的名额就没有了。

名额很重要,这相当于创业牌照。大家当初之所以这么积极起兵,是因为要借讨董之名,划定地盘,筹钱筹粮增兵,增强自己实力。因为你若不起兵,别人起兵了就要借你的地盘钱粮兵力,借了就没有然后了。即便你不借,别人把兵力组织起来,随便用点什么名义,给你一回马枪,你有什么办法?我这并非过度解读,事实上孙坚就是这么在起事之初灭了南阳太守张咨的。为了自保,各地诸侯们也得组织起自己的队伍来,去讨董。

另外,董卓野心勃勃,名义上控制了中央,又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队伍,试图执掌天下,是对大家割据的威胁。联合起来把这个威胁打掉,也属于诸侯们的共同目标。当然不必打,打残使他不再影响大家割据即可。大家是深谙中庸之道过犹不及的。

如此一来,诸侯都有着联盟的必须。名虽为了天下,内里都是各怀私心。

那么像孙坚、曹操这样的讨董积极分子呢?难道也有私心?仔细分析起来,其实也不例外。这两人是英雄之姿,所谓英雄,最怕无用武之地。孙坚背景弱,曹操官职小且出身不那么光彩,所以想的自然是借此机会来上位,加上比别人能打,便成了积极的进攻派。只有进攻,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才能为他们带来最大的利益。两人表现得这么忠诚,无非因为其个人目标与讨董目标高度重合而已。

所以许多事情看似各执一端,显得扑朔迷离,其实只要弄懂背后的利益诉求,一切都会变得清晰起来。

一场积极无比的带兵赴会,轰轰烈烈的歃血盟誓过后,便是热情降温之时。

会盟已然成功,大家已然占定了名额,恰如拥挤的列车上抢得一个座位,就身心安适,心安理得地稳坐不动了。此时行动的不积极和报名时的积极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总的来说,就是大家的行为模式很好地坚持了群殴原则,要上一起上,绝不单独上,结果变成大家都不上。至于个别嫩头青如孙坚、鲍信想冲在第一线,也不阻拦。送你去,抢功我来。孙坚这个先锋虽属主动请缨,其实也基本没人愿意跟他抢。

所以讨董积极份子孙坚,绝对是一个人在战斗!

堂堂十八路诸侯联军,打了那么久的战,无论以真实历史还是演义而言,许多路诸侯都成了毫无存在感的跑龙套,想想不觉得诡异吗?其实很好解释。因为大家都觉得跑龙套更有利而已,既能保存实力,又能分享别人打下来的战果,还能不被人从背后捅刀子,所以孙坚想耀眼就让他耀眼去吧!只是诸侯们仍不免阴暗地想一下,友军未能和敌军出现两败俱伤的局面,实在太可惜了。在英勇的孙坚背后,就是这么一群居心叵测的队友。

孙坚却还懵然未觉。

赢了首胜的孙坚很高兴,春风得意。既可以拯救天下,又可以建功立业,完成个人逆袭,还有比这更美妙的事吗?他打算再接再厉,扩大战果,同时收获更多利益。

却没想到危险已悄悄尾随,因为他实在太耀眼了,这时背后捅刀子的就来了——背后捅刀子的队友,哪怕战神也无可奈何。袁术就是这么一个队友。一个阵营就一定得支持你胜利?太天真了吧?袁术决定好好教孙坚做人。

孙坚打了胜仗,需要粮草。有人给管粮草的袁术出主意说:“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袁术想,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扣下了本该拨付给孙坚的粮草。缺粮的孙坚果然大败而归。共同的胜利自然是好的,但只有在我独占功劳的前提下才能成立——这是袁术的内心独白。

孙坚确实高兴得太早了。想想都知道,没有人愿意让别人太得意的。

孙先锋挫败了,大家纷纷深情安慰他的同时,既高兴又惆怅。高兴的是少了一个抢功生猛的队友,惆怅的是孙坚败在董卓被打残之前,活还得接着干。

但谁也不愿独上,没办法,那就群殴吧!于是群殴华雄。大家各出上将,车轮战华雄,但都被华雄斩了,诸侯都大惊失色,一筹莫展。袁绍是个嘴炮,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演义里面,自然是关云长看不下去了,跳出来温酒斩了华雄。这时诸侯又不干了,以袁术为首进行阻挠:“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这里看似只有袁术一人发声做恶人,但想想诸侯除曹操反对外都对袁术的发言保持缄默,就不难明白他们持何种态度了。袁术实际上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若让刘关张这三个兵马都没有、纯粹是打酱油的人领走一份大功,自己还怎么混?于是大家口头上沉默,行动上乘胜却按兵不进,令这份功劳破产。

一个小兵就想领走大功?想都不要想。

这种勾心斗角的结果,是董卓赢得增兵时间,增兵两路,一路汜水关,一路虎牢关。群雄也分兵两路迎战。双方进入对峙状态。这一阶段大家仍是齐心协力坚持群殴原则。谁也不愿意多干,同时谁也不愿意让别人少干,有点吃大锅饭的意思。当然相比于后来发生的事,这种群殴风格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后来发生的事太恶劣了。

对峙中,诸侯们并未拿下大的战果,一直打关不下(演义中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说来威风,其实也没有战果),但董卓仍然先顶不住,撤退了。毕竟一个人若是和十八个人单挑,心理上就不占优势。即便对方每人只使三分力,先顶不住的也仍是这个人。

董卓的撤退使得诸侯联盟迅速进入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人心散了,队伍也就瘫痪了。

董卓撤退时做了一件很恶劣的事:强制把都城迁往长安,把旧都洛阳地表的建筑与地下的坟墓都劫掠一空,将百姓如牛羊般驱往长安,剩下的一把火烧了,让洛阳成为一片焦土。从战术上说,这自然属于焦土政策,但从精神层面而言,这相当于给诸位讨董义士啪啪啪许多个响亮的耳光——大汉的京都不正是他们誓言守护的精神家园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比董卓焚烧京都更恶劣的是,大家居然都“忍”下来了。并且是站在这场胜利的边缘——联军再往前追击便是胜利,但大家一致决定不再前进。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决定,只因此时人心已经散了。

怎么会散得这么快?就是这么快。每一种散,都是说散就散。

董卓已残,诸侯割据已成,此时不散,更待何时?

讨董联军的发起人曹操一直以来看着大家的消积怠工,已经委曲求全很久了。毕竟在一群怠工的人和一个想要他们攻克的难关之间,指责只会引起反效果,力求团结很重要。这时终于不需再忍耐,因为董卓已经弃关而逃,进攻已不再困难,怠工已显然没了理由,胜利就在眼前。

况且,大家口口声声说要匡扶天下,现在连皇宫都给烧了,都城都给毁了,能忍吗?

曹操兴奋地提议乘势追击。

接下来却是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袁绍说:“兵士们都累了,进攻恐怕没什么益处。”诸侯们都点头附和:“是是是,不可轻举妄动。”

曹操望着这群人,忽然发觉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陌生,大怒:“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然后又加了一句:“竖子不足与谋!”——既然你们不再掩饰你们的无耻,那么我也不再掩饰我的愤怒与蔑视。

但骂也没用,大家老脸皮厚,打定主意不挪窝。

曹操只剩下唯一的办法,那就是以自己不多的部队独自追击,赌一把。虽然很可能是输,但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把它走完,否则和那群人有什么区别?自己这支部队的建立正是为了讨董,即便把这支部队打光,也是理所当然。如果侥幸获胜,相信还是有机会说服那群人跟进分功劳的,曹操只能这样想。

没有意外地,曹操的单独追击失败了。不仅大败,而且自己还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靠了曹洪的拼相护才里逃生。这场里逃生,对曹操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

从当初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到此时的孤家寡人,难道还不够他看透这个世界吗?原来为了各自的利益,大家就会踊跃争先;而真正为了忠义,他又变回一个人。

战败回来,他怆然地走进诸侯的营帐。大家正在洛阳的焦土前饮酒作乐,都城的残破令大家无动于衷。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士兵在洛阳附近区域劫掠,老百姓亡将近半数(三国志《荀彧传》、《司马防传》)。不久的将来,董卓的雍凉部队将去而复返,再度劫掠,这些地方将白骨成堆,千里无鸡鸣。当是时,董卓在关内乱,诸侯在关外乱,黄巾在地方乱,里应外合,葬送了大汉最后一丝稳定繁荣。再加上大瘟疫大饥荒,天下只有助乱之人,而无救乱之人,是名副其实的末世废土。

若非这种大乱,汉末怎会由六千万人口剧减至后来的百万人口?

曹操写下了《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诸侯们却正饮宴得高兴,为曹操置酒解闷。但这个闷,是喝酒可解的吗?

曹操仍不愿放弃,筵席上,提出一个既不折损大家实力又能战胜董卓的方法——深沟高垒,故布疑兵,示天下形势,使对方惧而瓦解。这算是为这群鸡贼的人量身打造的方案了。但无人应和。

曹操转身离去。对他而言,留在此地已毫无意义。

在此之前,曹操虽充满枭雄气质,仍想当个治世能臣;在这一刻,他把自己的签名档改成了:愿你出走半生,归来变成枭雄。

是的,只有以枭雄手段征服了这些自私自利、野心勃勃的人,才能重安宇内。

人是在斗争中成长的。除了曹操,孙坚也成长了。虽有心扶汉,经过这么一遭十八路诸侯的联合大游行,外加袁术的捅刀子,也看明白怎么回事了。说好的群殴,结果变成自己单挑;群雄都在大喊冲啊冲啊,却只有自己一个人真正冲在前面。本就已经深深失望了,这时命运让他在搜救烧毁的皇宫时得到了一块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是个真品,绝非仿冒。为什么要和那帮成不了事的废材搅在一起呢?以自己的顶尖才智,难道成不了大事?于是收起忧国忧民的心,向诸侯辞行,回江东。那儿将有属于自己的天下!袁绍收到告密,想逼他留下玉玺,孙坚为了证明自己手中没有玉玺,不惜发了个毒誓。一个满心忠义的人的转身竟如此之大,之坚决,想想不禁可叹!

两个积极分子先退了,剩下的那一群却逗留在那儿,既不进,也不退。

不进的原因很简单,前面已经分析过。曹操的战略分析虽然很正确,但可惜战略目标已与大家完全不符。有胜利都不去争取,是因为大家不想要这份胜利,不想要这个天子了。

这些人之所以起兵,是为了实力扩张,同时扼制董卓对个人实力的威胁。现在目的都已达到,再打下去损兵折将实力受损,而且真给自己打出个天子来,使自己由手握重兵的诸侯打回原形变成受约束的地方长官,那就不好玩了。

他们为了天子的名义走到一起,实现个人目的后,又把天子抛开了。

但退吧,又拉不下这个面子,对不起当初会盟时流泪发的誓。这是不肯退的原因。

于是大家就瘫痪在洛阳前,饮酒作乐,伪装成畏惧董卓的强大而迟疑不进,实则等机会开溜。

没多久,联盟内发生了内讧,刘岱杀了乔瑁,兼并了他的队伍,这自然可以解读为一场权力争斗,但照我来说,纯粹是闲的蛋疼惹出来的事端。

再没多久,粮食吃光了,大家就散了,各自回地盘当诸侯去了。

粮尽而返,这难道不是世上最堂堂正正的退兵名义吗?

董卓在十八路诸侯都散了之后,终于明白什么叫世上没有后悔药。想到自己居然在这群乌合之众面前烧掉了繁华富庶的都城并迁了都,就后悔得不行。为了弥补这后悔,他又给自己修建了奢华无比的郿坞。其实他倒也不必后悔。因为他若不弃洛阳,诸侯的内讧绝对会延迟。不把董卓打残大家是不会罢休的,这点共识与决心大家倒有,但放心,生命威胁倒也没有,打残之后大家也一定罢休。

所以当一个人听到一群人气势汹汹说要来群殴时,先不要慌,先观察一下对方是否心齐。

十八路诸侯合唱一首《说散就散》后,帮汉献帝点了一首《凉凉》。

这绝对是汉献帝在自己漫长的无数次被忽悠的人生中,被忽悠得最惨的一次。听说各大佬山盟海誓地要来救自己,怎会不感激得热泪盈眶?他心里说,你们虽用的是矫诏,但朕绝不怪你们,那就代表了朕真实的心意,最真最真的心意。

可是望眼欲穿人不来。是他们前进受阻了吗?他紧张地为他们担忧着。可惜并不是,他们只是在隔他不远的地方喝酒作乐。什么山盟海誓,原来都是假的。

后来,董卓后,汉献帝实在等不下去了。找个机会把自己送上门去——逃回洛阳,可是别人也装看不见了。

聪明的曹操自然看见了,可惜曹操已不再是当年的曹操。

这是多么大的杯具。

东汉王朝解体的原因,从诸侯的人齐心不齐,即可见一斑。

但有一智,兵权在手,便窥视天下。董卓是这样,诸侯难道不也是这样?

反的不一定是民,也可能是有野心有势力的人。民反为黄巾流贼,有势力的人反则为诸侯。这些人见天下被撼动,有可乘之机,不去安定天下,而是鼓动作乱或隔岸观火,乘势欲夺取天下,所以汉末天下的动荡,大半原因在有实力的诸侯。

十八路诸侯起兵讨董不过是诸侯混战的序曲。曹操当年还是太天真,以为联合各路诸侯就能安定天下,没想到正是加剧割据之势,让大家有借口把扩张与割据摆到台面上来。大家拉起了队伍,在董卓面前虚晃一枪后,各自和盟友厮杀了起来。一旦开始,混战之惨烈——“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地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并”,此起彼伏,再难喊停。彻底葬送了东汉两百年的根基,打碎了天下。

各路诸侯仗义讨贼,讨着讨着把天下与天子讨没了,这就是十八路诸侯的真相。天子了吗?天子消失了吗?都不是,天子还在那里,只不过谁都不承认天子了。会盟时为天子流的泪,连自来水都不如。

正如一处富丽堂皇的大宅失了火,大家都去救火,一场忙乱下来,豪宅里面空荡荡了。

但无论如何,自从汉末黄巾之乱,中央权力衰弱,地方实权加强,分崩离析之势已无法逆转。即便没有联合讨董,也迟早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联合讨董不过是让人看清一群各怀异心的人,即使同打一面旗,同发一场誓,同流一场泪,声势震天,也终将无所作为。

诸侯们都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低估了自己野心的代价。

他们年轻时都是很牛的。若没有一长串牛哄哄的成长事迹,能那么早地混上诸侯之位?并且貌似大家品行都不差,当然,个别人如袁术除外。只是争夺天下会将人性中的善恶放大许多倍,只是逐鹿天下所要求的牛完全不是一回事。

占得先机,自以为是,然而数年之内就被淘汰大半,所剩无几。刘岱灭了乔瑁,袁绍灭了韩馥、公孙瓒,曹操最猛,先后灭了陶谦、张扬、张邈、张超、袁术等。再数年,官渡之战后,最早的十八路诸侯里便只剩了一个硕果仅存的曹操。这就是大家野心的代价。苦的是老百姓,中原简直是百战余生。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还不如割舍点野心将讨董进行到底。

亡,百姓苦。

/p><&&?h?

成全别人的诗句

1. 关于成全的诗句

关于成全的诗句 1.关于离别的诗句

1.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3.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4.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

5 侯门一入深似海, 从此萧郎是路人.(崔郊)

6. 不知魂已断, 空有梦相随. (韦庄)

7. 独下千行泪, 开君万里书. (庾信)

8.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

9.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

10.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白居易)

1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1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1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1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2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2.有关离别的诗句

卜算子·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 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深得民歌的神情风味,明白如话,复叠回环,同时又具有文人词构思新巧。词以长江起兴。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

遥隔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在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三、四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毛晋盛赞这几句为“古乐府俊语”(《姑溪词跋》),可谓一语中的。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写到这里,词人翻出一层新的意蕴:“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一脉遥通。这样以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在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是感情的深化与升华。江头江尾的遥隔在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在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悠悠长江水,既是双方万里阻隔的天然障碍,又是一脉相通、遥寄情思的天然载体;既是悠悠相思、无穷别恨的触发物与象征,又是双方永恒相爱与期待的见证。随着词情的发展,它的作用也不断变化,可谓妙用无穷。

希望你能满意

3.关于离别的诗词或句子

、古诗中的离别诗句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盂浩然之广陵》) 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送别》 、乡情离别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 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甫《月夜忆舍弟》) 、朋友离别诗句 1、莫道秋江离别难,舟船明日是长安。

2、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3、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1、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13、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5、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16、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历史聚离精句 君有奇才我不贫。 -(清)郑板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唐)白居易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

-(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 -(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 。

-(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

-(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 -(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宋)顾夏 钟子期,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

-鲍溶 大丈夫处世处,当交四海英雄。 -《三国志.蜀书.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周易》 若知四海皆兄弟,何处相逢非故人。 -陈刚中 朋友,以义合者。

-(宋)朱熹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 -《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

-(宋)欧阳修 一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

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唐)杜甫 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唐)白居易 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为升沉中路分。 -(唐)贺兰进明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三国)曹植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明)冯梦龙 少年乐相知,衰暮思 故友。

-(唐)韩愈 一贵一贱交情见。 -(唐)骆宾王 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唐)李白 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诗经》 人生所贵在知已,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

-(明)冯梦龙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易.系辞上》 婴其呜矣,求其友声 。

-《诗经.小雅》 乐莫乐兮新相知。 。

4.古人写的关于离别的诗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释: 杜少府:王勃的友人,生平不详.少府县尉的别称."蜀州"一作"蜀川".城阙指京城长安.三秦:今陕西省关中地区,古为秦国,项羽在灭秦后,曾将秦地分为雍,塞,瞿三国,称三秦.五津:岷江的五大渡口,分别是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比邻:近邻.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这里化用其意. 简析:这是王勃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芙蓉楼:据《一统志》载:"芙蓉楼在镇江府城上西北隅."系晋润州刺史王恭所建,故址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清代,在王昌龄谪居地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也建有芙蓉楼.一片冰心句是化用《白头吟》中"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句意. 简析:这首诗令人千古传诵的是"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白了自己永远纯洁无瑕的心. 《赠王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1]烟花三月下扬州.[2] 孤帆远影碧空尽,[3]唯见长江天际流.[4] 注释:之:去,往. 广陵:扬州. 意思是: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1]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西辞:辞,辞别.西辞,由西向东行. 意思:作者在黄鹤楼和老朋友辞别了. [2]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下:顺流直下. 意思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老朋友坐船顺流 直下到扬州去. [3]孤帆:单独的一条船.碧空:晴朗的天空. 尽:没有了,消失了. 意思是:那只船越走越远,远远望去好像消失在晴朗的天空里. [4]唯:只. 天际:天边. 意思: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注释: [1]本句是比喻,梨花喻白雪. 简析:这是天宝十三年(754)冬作者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营中送别,大雪纷飞,这是一个很特异的环境.诗人以奇特的比喻,丰富的想象和对实景多层次的描绘,使人感到充满寒意而又感到春意盎然.一直送到不见人影,而雪地上的那一行马蹄印的情景深深地刻在读者心中. 《雨霖铃》[1]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2] 都门帐饮无绪,[3]留恋处,[4]兰舟催发.[5]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6] 念—去去千里烟波,[7]暮霭沈沈楚天阔.[8]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9]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10] 注释:[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下阕,八句,仄韵. [2]骤雨:阵雨. [3]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4]留恋处:一作"方留恋处". [5]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 [6]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 [7]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8]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9]经年:一年又一年. [10]风情:男女恋情. 简析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

5.描写“放下”的诗句有哪些

1.偈倾一百三十三首

朝代:宋代|作者:释法薰

取不得,舍不得,状不得。西天碧眼胡,尽力道不识。识不识,临际德山,太平奸贼。

2.偈颂一百三十六首

朝代:宋代|作者:释惟一

名不得,状不得。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只么得。赵州东壁挂葫芦,观音院里有弥勒。

3.双调沉醉东风

朝代:元代|作者: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

4.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作者:释印肃

取不得,舍不得,自是眼盲心裹黑。居大洋海口焦乾,两手问人觅水吃。

4.大人游千金张仲宗以守舍不得侍行用仲宗韵二

朝代:宋代|作者:葛立方

闻道千金好,幽人已奠居。森森松绕寺,{左氵右虢}{左氵右虢}水循渠。旅泊未妨酒,长饥犹著书。谪仙诗酒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6.关于守候的诗句

1、爱你、给你我生命所有的美好,然后退场,让万花筒灿烂你的眼瞳。

2、把我们的故事刻在被风化的山墙上,路人看到的时候哭了。

3、把醉了的明天寄托在潘多拉的琴弦,浮沉余生虚伪地歌咏天上人间。

4、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5、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6、繁杂的经历在眼角镌刻深深的纹,我转身雕下一朵花。

7、过程和结局都有了,再去纠缠,连自己都觉得贪婪。

8、绘一场生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9、寂寞这么多,在承受的有几个。

10、来生我再来典当,来世我再来与你歃血为盟。

11、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12、埋下一座城,关了所有灯。

13、那首情歌有关风月,却无关你我。

14、那一场盛世流年,我们守着寂寞伤得面目全非。

15、你的夕阳,我的容颜,谁的三分之一年。

16、你是谁朝思暮想的笔尖少年,在绝城的荒途里辗转成歌。

17、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泽一场。

18、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19、蔷薇开出的花朵没有芬芳,想念一个人,怀念一段伤,不流泪,不说话。

20、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21、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22、是宿命的悲,还是轮回的痛。

23、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24、为谁唱离歌,对谁说情话,给谁写天涯。

25、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26、我流浪了那么久,还不想回家,因为你不在家,我便永远没有家。

27、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28、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

29、我徒手唱歌,你弹奏的肖邦,却盲了我的眼。

30、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31、我有没有跟你说过爱是我不变的信仰,我有没有告诉过你爱就是永远把一个人放在心上。

32、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33、喜欢的歌,静静地听。喜欢的人,远远的看。

34、下一世的情歌,把词交由你填,看看你仍旧是谁高高在上的王。

35、星星的故事,是陪你走在人海里,却不会让你走丢。

36、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37、一再的隐忍,一再的退让,却换来了盛宴上的谎言。

38、用一根火柴烧一座蜃楼,借这场大雨让自己逃走。

39、用一千年的时间去爱你,再用一万年的时间去忘记。

40、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41、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42、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的未知。

43、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