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良能-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1.《孟子》海说81:致良知?达良能
2.关于天赋的成语有哪些?
3.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4.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孟子》海说81:致良知?达良能
《孟子》海说81:致良知 达良能
尽心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凡事,其身正,率先垂范,就能做好领导。
凡事,心不端,胡思乱想,就没有好结果。
诚意正心,实事求是,内圣才能外王。
孟子说,尽心,事必尽心。
尽心了可能成,不尽心一定不会成。
《弟子规》上说:字不敬,心先病。字写不端正,就是心里有病了,心不在焉,连个字你都写不端正,还用说别的事情吗?
所以,集中精力,把心态摆正,才能做好事情。
原文: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说:"人如果达到了不学习就能把事情做好的境界,那是良能,也就是无师自通,天赋;如果还能不加思考就知道事情的道理的,那是良知,也就是本能的天性。举例说明,比如小孩子,看上去还不懂事呢他就知道爱他的爸爸妈妈,这就是人的本能;人长大以后,不用教就知道敬重爱护自己家兄弟姐妹,这也是人的天性。爱父母就是仁,爱兄弟姐妹就是义,这无需理由,仁义是上天赋予人们的本能本性,是天下通行的自然规律,是作为人的感情特征。"
王阳明说:致良知。致良知就是找寻回归恢复人的本来天性,达到良知良能。王阳明也举过一个例子,说无论再坏的一个人看到一个小孩栽进井里,他本能都有一个条件反射去拉一把的反应,这个反应不经思考,就是人的本性天性,就是良知良能。所以,他穷其一生,研究出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伟大学说。
孟子又说做到这些需要解放人的思想禁锢。
原文:
孟子曰:"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
孟子说:"要想让人恢复到人性本来的天然状态,就不能让他有丝毫顾虑,要顺心顺意的培养。不要强迫让他干他不想干的事,不要强加给他他不想要的东西,让他完全用自己的思想去做,这就行了。"
孔子也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西方人士还把这句话说成是《圣经》里的,我看过《圣经》《新约》《旧约》的翻译本,其中好几处都提到这样一句:耶稣告示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我学习《论语》才看到,原来出处在我们祖宗这里。这说明,这个观点,这个思想太伟大了,中西两位最伟大的圣人的教徒们都把它奉为自己教主的旨意,可见其深刻正确。
中国的道家讲“上善若水”,也是这个理,至上的善像水一样无常形,便可以滋润万物,什么时间人修炼到像水一样棉柔无孔不入,那就是完全天人合一了。
最后孟子又补充一段,说修炼岂是那么容易的嘛,正因为不容易所以才很少有人做到。
原文:
孟子曰:"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意思是孟子说:"有德行、有智慧、有谋略、有见识的人,往往都是因为他生活在患难之中,要么都是经历了艰苦磨难,挫折打击,在痛苦中幡然醒悟的。你想啊,只有那些孤独的人和不被幸福包围的人,他们才持有高度的警觉性,那种惊恐不安的心理,让他们学会了深谋远虑,所以往往这种人都比较通达事理,看问题比较冷静独到。"
幸福温暖使人放松警惕,痛苦艰辛让人意志坚定,富足容易让人产生傲慢骄傲,傲慢骄傲使人失去理智,相反严峻的形势下人反而会更冷静思考,深度思考就能明悟真理,通达事由。
像六祖慧能那样看到一句话就瞬间顿悟的人千年难遇,所以若要修的真人真心真本事,还得为所不为,欲所不欲,在深度思考,反复修行中,致良知,达良能。
关于天赋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天赋的成语有:秉性难移、良知良能、巧拙有素、崧生岳降
一、秉性难移[ bǐng xìng nán yí ]
释义:旧时俗语。 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出处:鲁迅《淮风月谈·后记》:“然而‘江山好改,秉性难移’,我知道自己终于不能安分守己。”
二、良知良能[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
释义: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处:《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三、巧拙有素[ qiǎo zhuō yǒu sù ]
释义:精巧和笨拙就有所不同,是天赋素养造成的。
四、崧生岳降[ sōng shēng yuè jiàng ]
释义:称出身高贵的大臣,或喻天赋特异者。
出处:《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毛传:“山大而高曰崧;岳,四岳也……岳降神灵和气,以生申甫之大功。”申,申伯;甫,甫侯,都是周宣王舅父,周朝重臣,相传是古四岳后裔。
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是什么意思
词目 良知良能
发音 liáng zhī liáng néng
释义 旧指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
出处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示例 孟子皆以仁义言之,亦然.(清·恽敬《读孟子二》)
用法 作宾语;指人的观念和本能
作者简介: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
良知良能是很简单的事,就算是“愚夫愚妇”也可以明白。《传习录·答顾东桥书(10)》说的就是这回事。
来书云:“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所谓‘良知,良能’,愚夫愚妇可与及者。至于节目时变之详,毫厘千里之谬,必待学而后知。今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至于舜之不告而娶,武之不葬而兴师,养志、养口,小杖,大杖,割股,庐墓等事,处常,处变,过与不及之,必须讨论是非,以为制事之本。然后心体无蔽,临事无失。”
“道之大端,易于明白”,此语诚然。顾后之学者忽其易于明白者而弗由,而求其难于明白者以为学,此其所以“道在迩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诸难“也。孟子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由耳。”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但惟圣人能致其良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此圣愚之所由分也。
节目时变,圣人夫岂不知,但不专以此为学:而其所谓学者,正惟致其真知,以精察此心之天理,而与后世之学不同耳。吾子未暇良知之致,而汲汲焉顾是之忧,此正求其离于明白者以为学之蔽也。夫良知之于节目时变,犹规矩尺度之于方圆长短也:节目时变之不可预定,犹方圆长短之不可胜穷也。故规矩诚立,则不可欺以方圆,而天下之方圆不可胜用矣:尺度诚陈,则不可欺以长短,而天下之长短不可胜用矣:良知诚致,则不可欺以节目时变,而天下之节目时变不可胜应矣。毫厘千里之缪,不于吾心良知一念之微而察之,亦将何所用其学乎!是不以规矩而欲定天下之方圆,不以尺度而欲尽天下之长短,吾见其乖张谬戾,日劳而无成也已。
吾子谓“语孝于温清定省,孰不知之。”然而能致其知者鲜矣。若谓粗知温清定省之仪节,而遂谓之能致其知,则凡知君之当仁者,皆可谓之能致其仁之知,知臣之当忠者,皆可谓之能致其忠之知,则天下孰非致知者邪?以是而言可以知致知之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明矣。知、行合一之体,不益较然矣乎?
夫舜之不告而娶,岂舜之前已有不告而娶者为之准则,故舜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武之不葬而兴师,岂武之前已有不葬而兴师者为之准则,故武得以考之何典,问诸何人,而为此邪?抑亦求诸其心一念之良知,权轻重之宜,不得已而为此邪?使舜之心而非诚为无后,武之心而非诚于为救民,则其不告而娶与不葬而兴师,乃不孝、不忠之大者。而后之人不务致其良知,以精察义理于此心感应酬酢之间,顾欲悬空讨论此等变常之事,执之以为制事之本,以求临事之无失,其亦远矣。其余数端,皆可类推,则古人致知之学,从可知矣。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引用顾东桥书信。顾东桥认为虽然良知良能容易弄明白,但要是应付具体的变化,那就需要学习了。正常与变化、过和不及,这些都需要认真讨论,找到事情的根本。这样,才能弄清楚搞明白,处理事情来就不会失误了。
第二自然段,王阳明肯定了顾东桥的“道之大端,易于明白”的话,在良知良能上所有都是一样的,只是圣人能知其良知。
第三自然段,讲述了有了尺度,掌握了规矩,无论方圆,无论世事如何变化,都能应付,都能找到正确的方法,不会出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这是学不来的。
第四自然段,重复陈述知行合一的观点。
第五自然段,针对顾东桥的“讨论是非”,王阳明说舜帝娶亲没有通知父母,做这事他和谁商量了!武王没有埋葬文王就起兵伐纣,这又和谁商量了。交际应酬是得不到真才实学的,必须从内心体察,才能致良知。
人应该以最简单的原则活着,这才是致良知。过于复杂,或者说过于崇高都不行,往往自欺欺人。王阳明在这里说舜帝娶尧帝的女儿,是为了繁衍后代;武王伐纣是为了拯救武王统治下的老百姓。如果真是这样,这两个理由,繁衍后代和救人是很简单的,是一般人都可以找到的理由。如果舜帝娶亲是讨好尧帝,如果武王伐纣是为了扩大地盘,这些理由不是一般人的,那就不是致良知。
最简单的东西最本真;只怕看不起这些东西,丢掉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