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轼掉三寸舌-伏轼掉三寸之舌翻译
1.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个与刘邦或韩信有关的故事
2.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刘邦后来为何要煮了他?
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个与刘邦或韩信有关的故事
第一回合:韩信请封“假齐王”
汉王三年(前204年),在楚汉相争的正面战场,战事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但是,刘邦善于战略布局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刘邦派遣郦食其出使齐国,在郦食其的三寸不烂之舌劝说下,齐王田广答应同汉王结盟,共同进击项羽。此时,韩信正带着大军向东行进,还没有渡过平原津,听说汉王的使者已经说服了齐国,韩信只好按兵不动。
这时,范阳人蒯彻(后为避汉武帝名讳改作“蒯通”)洞悉韩信心中所想,便鼓动韩信说:“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闲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众,岁余乃下赵五十余,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一听此言,韩信立即点头称好,他以汉王未下诏退军为由,率领汉军渡过黄河,袭击守备松懈的齐国。没多久,汉军直抵齐国都城临淄,齐王田广大怒,烹杀了汉使郦食其。紧接着,田广又向楚国求援,项羽派出龙且来支援齐国。
虽然韩信在潍水一战击败齐楚联军,但却白白牺牲了很多汉军将士的生命,韩大将军这么一搞,打乱了汉王刘邦的整个战略部署。汉王四年,韩信降服和平定了整个齐国,这时他心中想到了一个人—兴周800年基业的姜尚(字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了周朝,因功被分封到齐地为国君,韩信估摸着,这位姜太公不就是自己的榜样吗?
于是,韩信俨然摆出一副诸侯国国君的派头,派遣使者对刘邦说:“齐国是个虚伪狡诈和反复无常的国家,该国南面邻近楚国,如果不设置一位‘假齐王’来镇守的话,齐国的局势就不会稳定。我希望大王能任命我为‘假齐王’,这样才对目前的战局有利。”这个时候,楚军正在荥阳围困刘邦,韩信的使者马不停蹄到达汉营,刘邦还以为有什么要事,打开信件一看,顿时勃然大怒道:“我被围困在这里,日夜盼望你来帮助我,你倒好,竟然要自立为王了!”谋臣张良和陈平发觉情况不妙,暗中踩了刘邦一脚,贴近他的耳边小声说:“现在汉军正当不利的时候,大王能阻止韩信称王吗?不如趁这个机会封他为王,让他镇守齐国,不然的话,恐怕就要发生变乱了。”
刘邦是何等聪明之人,马上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但刚刚骂出的话又不能改口,于是,刘邦继续骂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诸侯,就该做真王才是,当什么假王啊!”接着,刘邦派张良前往齐地,封韩信为齐王,算是暂时稳住了韩信,刘韩之争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第二回合:差点儿提前四百年上演“三国演义”
韩信成为齐王后,自我感觉良好,他觉得刘邦是王,他也是王,刘邦顶多也就顶着个诸侯盟主的光环罢了。项羽瞧准这个时机,派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叛汉。武涉一见到韩信,就确信他和西楚霸王有着同样的政治目标—重新将中国拉回分封体制。据《史记》记载,武涉开门见山地对韩信说:“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须臾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王之?”武涉的意思是刘邦内心深处并不喜欢分封制,一旦他击败项羽,你韩信的末日也就到了,现在只有联合楚国,成三国鼎立之势才是出路。
然而,韩信一厢情愿地认为刘邦也是分封制的拥护者,从他请封“假齐王”这件事就能看得出来。从另一角度来说,叛汉投楚风险太大,项羽这个纯武夫并不好伺候!未经过多考虑,韩信就拒绝了武涉,他推辞说:“我投靠项王之时,官阶不过是个郎中,职位不过是卫士,言不听,计不从,所以才背楚投汉。汉王授给我上将军之印,让我统领数万大军,把他最喜欢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把他最喜爱的食物送给我吃,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得以成就现在的功业和地位。汉王如此厚待于我,如果我背叛他肯定不会有好下场。即使有先生所预言的结局,我也不会背汉投楚,请代我向项王表明心迹。”
送走武涉之后,韩信让手下的谋士蒯彻看相,蒯彻看了看便说:“看您的‘面’不过封侯,又危险不安全。看您的‘背’,真是贵不可言。”随即,蒯彻借题发挥,分析天下大势。他说:“楚汉相争,连年用兵,粮食枯竭,百姓怨声载道,不知道谁可以收拾残局。据我所看,在这种纷乱的局势下,不是天下贤圣就不能平息天下兵祸。”蒯彻在这里把韩信称为“天下贤圣”,希望能以此激励他称霸天下的雄心。
同武涉一样,蒯彻也认为楚汉相争的胜负取决于韩信,正所谓“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不过,蒯彻建议韩信既不投楚也不投汉,形成楚、汉、齐三国鼎立之势,届时再顺应天下民众的心愿,用武力阻止楚汉相争,赢得民心,成就大齐王朝万世基业。这一回,韩信陷入了沉思之中。
数日后,蒯彻再次求见,韩信将考虑的结果告诉了他—不忍背汉。他梦寐以求成为诸侯大国国君,成为齐桓公、晋文公和秦穆公这样的人物,“周天子”这个位置谁爱坐谁坐,他对此丝毫没有兴趣。显然,韩信的“旧思想”在这个新时代已经落伍,可以说,从请封“假齐王”开始,他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蒯彻看到韩信还在做着“姜太公之梦”,只好避祸潜逃。
平心而论,韩信这时还真是一门心思经营起齐国来,汉王刘邦征召他到固陵(今河南淮阳北)合击楚军,齐王韩信根本不予理睬,结果楚军回马一击,刘邦被迫固守待援。不得已,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以扩大封地来引诱韩信出兵,划陈(今河南淮阳)以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为齐王韩信封地。这样,韩信才带着30万齐军南下,会同各诸侯军,将仅余不足10万兵士的楚军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汉王五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项羽自刎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依次上演……
第三回合:调虎离山
垓下之战获胜后,韩信统率30万齐军凯旋,“首恶”已除,他打算安安心心地经营齐国,称帝这个“形象工程”就留给汉王刘邦去实施吧!齐军行至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安营扎寨下来,大战刚过,韩信没有按照临战状态警戒设防,没想到的是,一支精干的骑兵部队悄悄进入齐军大营,直冲齐王大帐而来。这支骑兵部队的统帅正是汉王刘邦,他乘韩信入睡之机,进入大帐,夺取了原来交付给韩信的调兵符节,剥夺了韩信的兵权。韩信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
夺取韩信兵权后,刘邦来了个阴招,他以韩信生于楚地、熟悉楚人风俗为由,将韩信从齐王改封楚王。韩信似乎也很愿意享受荣归故里的待遇,前往楚国就封的路上,韩信脑海中回顾着楚国的历史,一种因祸得福的得意感油然而生。
其实,真正应该得意的是刘邦,刘邦将韩信调离齐国有三个原因。其一,齐国的地理位置远比楚国重要。自战国以来,人们就把东方的齐国和西方的关中视为天下的两大重心。刘邦后来就曾对近臣坦言,齐国是必须严密控制的地方,除了嫡亲子弟,不能分封任何人到齐地为王。其二,齐地是韩信统兵征服的,他的威势令齐民畏惧,日后一旦有变,齐民可能为其所用。相比之下,楚国虽然是韩信的故乡,但他在当地却是“臭名远扬”,“寄食漂母”、“受辱胯下”等等都被楚人看成是耻辱。其三,韩信改封楚王后,30万精锐齐兵又不能带走,韩信事实上变成了一个空架子楚王,便于刘邦日后采取进一步行动。
不久,刘邦即天子之位,韩信也在楚都下邳(今江苏邳县东)营造宫殿,天下似乎又回到了周朝初年。作为楚王,韩信首先修葺母亲的陵墓,规格等同于历代楚国王太后墓。接下来,他又召见曾经送给他饭吃的漂母,赏赐她一千金。他又找到当年使自己横遭“胯下之辱”的市井屠夫,不仅没有惩罚他,反而任命他为楚国中尉。
韩信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君,他巡查楚国下属各县,总要调集一支军队作为护卫,甲兵开道,所有排场均比拟于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君。满脑子“复辟思想”的韩信不会知道,刘邦已经准备拿他开刀了。在“汉初三杰”中,张良“遁世”,萧何谨小慎微,只有韩信最令汉高祖刘邦头疼,刘邦知道,思想上的巨大差异很可能使他们两人走向战场厮杀。刘邦在等待一个借口,一个能把韩信从“楚王”之位拉下来的借口。
皇帝能找碴儿的机会很多,这不,汉廷很快就找到了把柄。项羽部将钟离昧,原来与韩信有旧交,项羽战后,他潜回楚国投奔韩信。本来汉高祖对这些前楚故将比较宽容,但一听到钟离昧身在楚国,不禁勃然大怒,他不愿意看到一员猛将归附到韩信麾下,便下诏至楚国拘捕钟离昧。韩信却从春秋战国思维出发,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是楚国国君,任免个把副将是楚国内政,汉天子无权干涉。
刘邦见韩信铁了心想搞“复辟”,便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同诸将探讨应对措施。诸将想都不想,纷纷回答说:“赶紧发兵,坑杀这个竖子。”刘邦知道这些武将肚子里没多少墨水,就不再吭声。过了一会儿,刘邦追问陈平对此事的看法,陈平巧妙地用四个问句使刘邦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陈平问:“有人上书告发韩信造反,除了朝中近臣之外,这件事还有别的人知道吗?”刘邦回答:“没有。”陈平再问:“韩信自己知道吗?”刘邦答:“他也不知道。”陈平接着提出第三个问题:“陛下的军队比楚军精锐吗?”刘邦坦言:“那倒不见得。”陈平最后一个问题更是切中要害:“陛下手下的将领,有谁能敌得过韩信吗?”刘邦垂头丧气地表示:“没有人能比得过他。”
正当刘邦汗颜之时,陈平适时提出了一个稳妥的计策,以“天子巡狩会诸侯”的名义,传令天下诸侯:汉天子要南游云梦泽,与诸侯约定在陈县相会。这样就可以借机擒获韩信—陈县位于楚国的西部边境,天子召见诸侯,作为楚王的韩信必须提前朝见天子,届时几个大力士就可以搞定韩信。
“天子巡狩会诸侯”倒是挺符合韩信的口味,因为在春秋时期,周天子也时不时开个“武林盟主大会”,确定诸侯霸主之位。不过,另一方面,钟离昧之事也使这位楚王忐忑不安,在韩信面前有两种选择:一是征发楚国之兵,公开反叛汉廷,但韩信从春秋时期的历史出发,觉得诸侯国之间相互征伐很正常,而攻击天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再说汉天子也不可能在诸侯会盟时收拾他吧;二是拜见天子,但又怕被抓。一个楚臣建议韩信说:“斩杀钟离昧,然后再拜见天子,天子必定高兴,大王就无祸患了。”韩信觉得有理,便劝说钟离昧自裁,前,钟离昧预言:“汉廷之所以不敢发兵攻打楚国,皆因你我两人之故,如果你打算捕杀我以求自保,那么我今日,你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钟离昧自刎而亡,韩信携带着他的首级,到陈县拜见汉天子。没想到,刘邦下令事先埋伏的武士出动,将韩信牢牢捆住,押入囚车。就这样,韩信的“楚庄王大梦”只做了一年不到,就被押往洛阳,等待他的又将是什么呢?
第四回合:只怨淮阴是虚封
三个月后,刘邦赦免了韩信,但把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守旧主义者”韩信一想,当淮阴侯也成,按照周初八百诸侯的例子来看,虽然淮阴小是小了点,不过在这一县还是能关起门来当国君的。这一次,韩信又判断失误,刘邦下诏严格限制韩信只能够在京师居住,不得擅自外出,实际上是变相地将韩信软禁了起来。
到这时,韩信彻底失望了,他不明白春秋战国时代怎么就一去不复返了?而他还在坚持着自己的“复辟”理念。有一天,韩信路过樊哙将军家,樊哙竟然用臣子拜见诸侯国君的礼节来迎接韩信,口口声声自称臣子说:“大王竟能光临臣下家!”韩信毫不避讳,坦然接受国君之礼,出门时,韩信却苦笑一声:“想不到我此生竟然与樊哙等人为伍。”—他始终走不出“诸侯王”这个圈圈。
时代在变,可韩信的思想却还停留在春秋时期,他的悲剧可以说是注定了的。汉高帝十一年,韩信在长乐宫被吕后设计诛杀,韩信临刑之前,悔恨不已,他高呼:“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刘邦出征回来后,得知韩信的讯,表现出了“且喜且怜之”的复杂神情,一方面他终于战胜了“守旧派”的代表人物韩信,另一方面又着实没想到韩信最后还是为了自己的“春秋理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刘邦、韩信两人的关系其实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思想有多远,两人的距离就有多远。”
蒯通是韩信的谋士,刘邦后来为何要煮了他?
导语:蒯通,人家本来的名字叫蒯彻,可是汉武帝叫刘彻,为了避讳帝王的姓名,所以史学家给他起了蒯通这么一个名字。他是韩信集团的头号谋士,正因为如此,他得罪了汉高帝刘邦。为此刘邦要把他给煮了,可是蒯通这一条舌头太厉害,愣是把刘邦给说懵了,得以保全一条性命。据说后世三国时期,荆州名士蒯越、蒯良等人,便是他的后代。
01迫使韩信伐齐,害了名士郦食其。韩信出了三秦以后,基本上是战无不胜,他相继攻下魏国、赵国等五十多座城池,在即将攻打齐国的时候,得知了一个好消息,在郦食其的劝说下,齐王主动投降了刘邦。这对刘邦集团来说,当然是一个好消息。齐国七十多座城池,不需要一兵一卒,光靠郦食其的一条舌头就给收复了,刘邦哪能不高兴呢?可是这件事对韩信来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因为韩信拼拼活,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好不容易才打下五十多座城池。
可郦食其动动嘴皮子就拿下了七十多座城池。到头来韩信的功劳,居然还没有郦食其大。当韩信打算放弃攻打齐国的时候,蒯通将利害关系告诉了韩信,声称韩信是奉了刘邦的命令攻打齐国,没有得到任何撤退的指令,并且坚决支持韩信继续攻打齐国。韩信这才恍然大悟,为了自己的功劳,必须要放手一搏。所以当齐国放松警惕以后,韩信大军浩浩荡荡开始扫略齐国的领地。
齐王得知这件事以后,勃然大怒,认为是郦食其欺骗了自己,所以就将郦食其给煮了。这件事对刘邦的伤害是非常大的,因为像郦食其这样的人才,可遇不可求,实在再难找到第二个了。后汉将韩信虏魏王,破赵、代,降燕,定三国,引兵将东击齐。
未度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说下齐,信欲止。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得以得无行!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舌,下齐七十余城,将军将数万之众,乃下赵五十余城。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从其计,遂度河。---《汉书》
而且韩信用武力强行平定齐国,其实是在做无用功,而且韩信势力壮大以后,完全有能力跟刘邦唱反调,这是刘邦最担心的。
02蒯通三分天下的策略,得不到韩信的支持。很显然蒯通就是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谋士,他总是怂恿韩信做一些违背刘邦意愿的事情。刘邦用郦食其劝说齐国投降,本来可以兵不血刃地解决这个问题,可韩信为了当齐王,居然破坏了所有计划。这个时候韩信成为了齐王,坐拥数十万兵马,地盘也占据了几乎整个北方,可以说完全具备了争雄天下的能力。
蒯通再次向韩信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现在的韩信,应该坐山观虎斗,让刘邦和项羽两个人互相厮杀,他好在最后收拾残局。就算他们没有互相消灭对方,蒯通认为至少也可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因为现在的韩信,完全具备了这方面的所有条件。而且当时项羽也向韩信抛出了橄榄枝,只要韩信不动手,其实就是在帮助项羽了。
可是韩信是怎么想的呢?他认为自己的功劳非常大,刘邦一定会重用自己。而刘邦又那么信任自己,他不愿意背叛刘邦。在一番挣扎以后,韩信还是决定要支持刘邦。韩信表态支持刘邦,并且帮助刘邦击败了项羽。最终刘邦能够一统天下,跟韩信的表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结果韩信的悲惨结局我们都是知道的,他被吕后设计,也是得到刘邦默许的。
如果当初韩信能够听从蒯通的建议,与刘邦项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虽然一时之间无法完成一统天下的大业,至少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足下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臣愿披心腹,堕肝胆,效愚忠,恐足下不能用也。方今为足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势莫敢先动。
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强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以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天下孰敢不听!足下按齐国之故,有淮、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君王相率而朝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汉书》
韩信虽没有一统天下的能力,可是自保的本事是完全具备的。等到刘邦和项羽相互消耗以后,韩信自然可以有机可乘,成为天下霸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
03蒯通的三寸不烂之舌,救了他一条性命。在诛杀了韩信以后,刘邦得知,怂恿韩信自立为王的那个谋士就是蒯通。刘邦小心里很不爽,因为蒯通是间接郦食其的凶手。所以刘邦为了给郦食其报仇,非要把蒯通也给煮了,当年郦食其就是这么被齐王给煮了的。可是蒯通这个时候却发脾气了。
他质问刘邦,为什么要杀一个无辜的谋士?每个人养的狗,当然都是跟自己的主人更加亲近。当初他是韩信的谋士,就必须要为自己的主公出谋划策,做最好的选择。所谓各为其主,如果当初他不为韩信着想的话,那才是罪该万了。而刘邦现在要杀掉一个忠诚的谋士,难道说任何一个先前跟刘邦没有相同政见的人,都应该被杀掉吗?
蒯通表示非常不服气。刘邦听了这一番长篇大论以后,居然认为非常有道理。蒯通非常聪明,他先把自己比作狗,努力贬低自己,让刘邦看不起。后来又告诉刘邦像自己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杀了蒯通一个,可能其他人才就再也不愿意为刘邦卖命了。当时刘邦已经一统天下,蒯通这样的人有太多太多。过去他们都为各自的主子做事,现在他们的主子都被刘邦收服了。那他们难道都应该被杀掉吗?
天下既定,后信以罪废为淮阴侯,谋反被诛,临叹曰:?悔不用蒯通之言,于女子之手!?高帝曰:?是齐辩士蒯通。?乃诏齐召蒯通。通至,上欲亨之,曰:?昔教韩信反,何也??通曰:?狗各吠非其主。当彼时,臣独知齐王韩信,非知陛下也。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高材者先得。天下匈匈,争欲为陛下所为,顾力不能,可殚诛邪!?上乃赦之。---《汉书》
刘邦转不过这个弯来,所以就放了蒯通。其实蒯通是转移了刘邦的注意力,洗脱了自己害郦食其的罪名。
总结:聪明人的结局总不会太差,蒯通便是。蒯通不仅没有失去自己的性命,甚至没有失去官职。他是一个聪明人,也是一个优秀的谋士,在韩信去世以后,蒯通很快成为了曹参的幕僚。当时的曹参还是齐国的相国,所以蒯通等于还是在齐国混迹。曹参非常尊敬蒯通,将他奉为上宾,一起辅佐齐王刘肥。虽然他这一生,似乎都在做一些紊乱天下的事情。可是他凭借自己的一张嘴,几乎就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我觉得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蒯通没有兵权,没有人脉,没有庞大的家族背景。他所拥有的武器只有他这一张嘴,还有一个敏锐的大脑。如果韩信能够听从他的建议,或许历史还真的会被改写。
参考资料:
《汉书》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