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翻译-殷鉴不远
1.前车可鉴 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2.殷鉴不远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3.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4.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殷鉴不远成语造句和典故
前车可鉴 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前车可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出处 《清史稿·刘韵珂传》。
殷:指商朝后期;鉴:审查。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自《诗经.大雅.荡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句诗揭示了一个历史教训,即夏代的灭亡,就是殷代的前车之鉴。一个强大的夏王朝,不仅有很长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商汤的军队所推翻,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值得令人极其震惊的大事,甚至到东周时期,还能引起人们的震惊。
殷鉴不远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编号 1556 成语 殷鉴不远 注音 ㄧㄣ ㄐㄧㄢˋ ㄅㄨˋ ㄩㄢˇ 汉语拼音 yīn jiàn bù yuǎn 释义 殷商灭亡的教训,近在眼前。
语出《诗经.大雅.荡》。
后用「殷鉴不远」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典源 《诗经.大雅.荡》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
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1>曰:「咨2>!咨女3>殷商4>。
人亦有言:『颠沛5>之揭6>,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7>。
』殷鉴8>不远,在夏后之世。」
〔注解〕(1)文王:周文王。
姓姬名昌,生卒年不详。
商纣时为西伯,建国于岐山之下,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纣王进谗言,而被囚于羑里,后得释归。
益行仁政,天下诸侯多归从,子武王有天下后,追尊为文王。
(2)咨:表示感叹的语气。
(3)女:你,通「汝」。
(4)殷商:此指纣王。
(5)颠沛:偃仆、倾倒。
(6)揭:显露、揭露。
(7)拨:破败、败坏。
(8)鉴:同「鉴」,镜子。
引申为可作为警戒、警惕的事。
典故说明 《诗经.大雅.荡》这首诗是周代末年的诗人,借托周代初期的贤君周文王斥责殷商的暴君无道,荒废政事,不问民间疾苦,用以讽刺劝戒周厉王,同时强调要以商代灭亡的历史为借镜,希望君王能及时醒悟。
「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意思就是说:殷人灭夏,近在眼前,殷的子孙引以为戒,今则周人灭殷,殷之亡周人更应引以为戒。
后来「殷鉴不远」被用来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书证 01.《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源)02.《后汉书.卷七○.郑孔荀列传.郑太》:「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
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
03.《魏书.卷一○○.高句丽列传》:「琏惑其左右之说,云朝廷昔与冯氏婚姻,未几而灭其国,殷鉴不远,宜以方便辞之。」
04.《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昔齐桓公任易牙而乱,孝怀委黄皓而灭,此皆覆车于前,殷鉴不远。」
05.《旧唐书.卷七一.魏徵列传》:「若策名得地,则九族荫其余辉;委质非人,则一身不能自保。
殷鉴不远,公所闻见。」
06.《资治通鉴.卷五九.汉纪五一.灵帝中平六年》:「明公以亲德之重,据阿衡之权,秉意独断,诛除有罪,诚不宜假卓以为资援也!且事留变生,殷鉴不远,宜在速决。」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前人的教训近在眼前,不可不慎。
使用类别用在「记取教训」的表述上。
例 句<01>虽说是殷鉴不远,却仍敌不过人们的善忘。
<02>泡沫经济的殷鉴不远,我们必须高度警惕,以免重蹈覆辙。
<03>过去滥垦土地的结果,造成许多天灾,殷鉴不远,我们还能轻忽环保吗?<04>去年台风造成的灾情殷鉴不远,今年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必须做好防台准备。
<05>上次大火殷鉴不远,消防局应严格执行净空巷道计画,并拟出确切之时间表。
近义词: 前车之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反义词: 重蹈覆辙 辨识 参考语词
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
殷鉴不远的意思是: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详细释义: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出处:《诗经·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近义词:
1、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2、引以为戒[ yǐn yǐ wéi jiè ]:引:用;戒:鉴戒。指把过去犯错误的教训拿来作为警戒,避免重犯。
3、前车可鉴[ qián chē kě jiàn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反义词:
重蹈覆辙[ chóng dǎo fù zhé ]: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殷鉴不远是什么意思?殷鉴不远成语造句和典故
成语名称: 殷鉴不远 yīn jiàn bù yuǎn
欢迎您访问本页,本页的主要内容为解释成语殷鉴不远的出处和来源,以及回答殷鉴不远的意思是什么,其中包含英语翻译和造句,同时提供了百度百科和SOSO百科的链接地址,为您全方位的诠释殷鉴不远成语。如果本页找不到内容,在页尾点击回百度搜索。
[成语解释] 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成语出处] 先秦·孟轲《孟子·离娄上》:“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例句] 宋与金的历史,对崇桢说来,~,而他绝不愿在臣民心目和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无能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百科解释如下:
目录 ? 拼音
? 解释
? 例句
? 同义词
? 原文
? 注释
? 古文翻译
[显示部分][显示全部]
英汉词典解释
>>到爱词霸英语查看详解
拼音[回目录]
yīn jiàn bù yuǎn
解释[回目录]
殷:指商朝后期;鉴:审查。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出自《诗经.大雅.荡篇》:「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这句诗揭示了一个历史教训,即夏代的灭亡,就是殷代的前车之鉴。一个强大的夏王朝,不仅有很长的历史,而且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商汤的军队所推翻,这是一件大事,一件值得令人极其震惊的大事,甚至到东周时期,还能引起人们的震惊。孔子认为是:"桀暴其民甚,因而身杀国亡。"是古代思想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所以《管子-民篇》也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韩诗外传》总结说:「前车覆而后车不诫,是以后车覆也」。故殷可以鉴于夏,而周可以鉴于殷。意思是说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这也是一则活成语,现在常用。意思大体都明白,但是有人对“殷鉴”的理解不确,认为是指殷商亡国的教训并不很远。 这则成语出自诗经中的一首长诗《荡》。《荡》的最后两句:“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周人称夏为夏后氏。它的意思是说,可供殷商王朝借鉴的王朝覆灭的例子并不算遥远,就是夏桀那一代。这首诗中还有两句有名的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意思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开头,但很少能有一个好的结局。全诗是借周文王的话指斥商纣王来讽刺当时的周统治者。夏朝是以治水有功于世的夏禹开始的,可是他的后代夏桀却是一个荒*暴君,于是商汤揭竿而起,就把夏朝给推翻了,建立了商朝,后因迁国都于殷这个地方,所以也称殷商。商代政权传到纣时,纣也是一个和夏桀一样的荒*暴君。当时作为商的西方诸侯之长的西伯周文王,就对殷纣王提出了诚恳的批评规劝,说殷商的历史教训不必向远处去找,前代夏桀灭亡的例子就是。但是,殷纣王并没有听周文王的忠告,终于被周武王给推翻了。该成语告诫人们决不可忘记历史的教训。
例句[回目录]
宋与金的历史,对崇祯来说殷鉴不远,而他绝不愿在后代史书中被看成是懦弱的君主。★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
同义词[回目录]
前车之鉴,后车之远用法
作谓语、定语;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原文[回目录]
孟子曰:“规矩(1),方圆之至(2)也;圣人,人伦(3)之至也。欲为君,尽君道;欲为臣,尽臣道。二者皆法(4)尧舜而已矣。不以舜之所以事(5)尧事君,不敬其君也;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贼(6)其民也。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暴(7)其民,甚则身弑(8)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9),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注释[回目录]
(1)规矩:规和矩本来是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引伸为: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
(2)至:标准。
(3)人伦:古代以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为五伦。
(4)法:学习。
(5)事:奉事,为……服务。
(6)贼:残害。
(7)暴:暴虐。
(8)弑:杀。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9)名之曰“幽”、“厉”:意思是那些不仁的国君后,给他的谥号叫“幽”或“厉”。古代谥法有较为固定的字眼,“幽”、“厉”是极坏的谥号,如周幽王、周厉王。
(10) 殷:指殷商
(11)鉴:镜子
(12)敬:崇拜,尊敬
(13)为:成为、做
(14)以:用
(15)治:治理
古文翻译[回目录]
孟子说:“圆规和曲尺是方和圆的标准,圣人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的标准。想要成为君主,就要有作为君主的道义;想要成为臣子,就要尽臣子的责任。两种人都只要学习尧和舜就行了。不用舜服侍尧的态度和方法来服侍君主,便是对他君主的不尊敬;不用尧对待百姓的态度和方法来治理百姓,便是对百姓的残害。孔子说:‘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两种,施行仁政和不施行仁政罢了。’君主暴虐百姓,厉害的自己会被杀,国家会被灭亡;不厉害的自己也会危险,国力会被削弱,了的谥号叫做‘幽’,叫做‘厉’,纵使他有孝子顺孙,经历一百代也是更改不了的。《诗经》说:‘殷商有一面离它不远的镜子,就是前一代的夏朝’说的正是这个。 ”
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109780.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245195.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