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誉为赏以毁为罚的意思,是以毁誉不足计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1 0
  1. 以什么为什么的成语
  2. 形容赞扬的成语
  3. 为治有体文言文翻译
  4. 韩非子原文及译文
  5. 文言文有度全文翻译
  6. 短的四字成语罚什么什么罪
  7. 用以字来组词(成语)

毁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

毁誉参半、

毁于一旦、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的意思,是以毁誉不足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毁家纾难、

积毁销骨、

毁宗夷族、

以毁为罚、

裂冠毁冕、

龟玉毁椟、

毁方投圆、

毁瓦画墁、

毁冠裂裳、

避毁就誉、

王室如毁、

痛毁极诋、

毁不灭性、

朝成暮毁、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

玉毁椟中、

毁誉不一、

不屑毁誉、

巢毁卵破、

毁钟为铎、

一人毁誉、

柴毁灭性、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毁形灭性、

破璧毁珪、

众毁所归

以什么为什么的成语

六反第四十六

题解

本文从功利观点出发,指出社会上分别存在着六种“奸伪无益”之民和“耕战有益”之民,前者应受到诛罚却得到了称誉和礼敬,后者应得到奖赏却受到了轻视和贬抑,这就是“六反”。据此,文章又进一步反对仁爱、轻刑、足民,提倡君主以威严治国、以信赏必罚劝禁。

原文

畏死远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1]。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2]。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3]。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辩智之士”[4]。行剑攻杀,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勇之士”[5]。活贼匿奸,当死之民也,而世尊之曰“任誉之士”。此六民者,世之所誉也。赴险殉诚,死节之民,而世少之曰“失计之民”也。寡闻从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朴陋之民”也。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也。嘉厚纯粹,整谷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愚戆之民”也。重命畏事,尊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怯慑之民”也。挫贼遏奸,明上之民也,而世少之曰“謟谗之民”也。此六民者,世之所毁也。奸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此之谓“六反”。布衣循私利而誉之,世主听虚声而礼之,礼之所在,利必加焉。百姓循私害而訾之,世主壅于俗而贱之,贱之所在,害必加焉[6]。故名赏在乎私恶当罪之民,而毁害在乎公善宜赏之士,索国之富强,不可得也。

注释

[1]难:危难。降北:投降败逃。[2]方:方术,学说。[3]牟食之民:指依靠游说混饭吃的人。牟,贪取,侵夺。[4]语曲:诡辩。牟知:从事于玩弄智巧。牟:通“务”。知:通“智”。[5]暴憿之民:凶暴而冒险的人。憿,通“侥”,侥幸。磏:(lián)磨刀石,引申为有锋芒、有棱角。[6]訾:诋毁。

译文

贪生怕死逃避危难,是投降败逃的人,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重视生命的人”。学道术立方术,是背离法制的人,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有学问的人”。到处游说得到丰厚供养,是依靠游说混饭吃的人,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有才能的人”。空谈诡辩玩弄智巧,是虚伪诡诈的人,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雄辩智慧的人”。用剑行刺攻击***,是凶暴而冒险的人,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有锋芒勇敢的斗士”。救活贼子藏匿坏人,是应当判处***的罪犯,而社会上却尊称他们为“讲名声有信誉的人”。这六种人,是社会上所称赞的。为国赴险忠诚献身,是为节操而牺牲的人,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不会算计的傻瓜”。见闻少顺从命令,是守法的良民,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朴实丑陋的人”。努力劳作自食其力,是创造财富的人,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缺少才能的人”。善良厚道单纯质朴,是正派善良的人,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愚昧刚愎的人”。重视命令谨慎办事,是尊重君主的人,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胆小怕事的人”。挫败乱贼遏制奸邪,是使君主明白的人,而社会上却贬低他们为“奉承别人坏话的人”。这六种人,是社会上所诋毁的人。奸邪诡诈无益于国家的人有六种,而社会上竟像那样来称赞他们;耕地作战有益于国家的人有六种,而社会上却如此诋毁他们;这就叫做“六种反常”。布衣百姓考虑到自己的私利而称赞那些无益于国家的人,当代君主听到这些虚名就礼遇他们,礼遇他们,必定给予他们好处。布衣百姓考虑到对自己有害而诋毁那些有益于国家的人,当代君主被世俗偏见所蒙蔽而鄙视他们,被鄙视,必定会受害。所以名誉奖赏给了那些谋私作恶应当惩罚的人,而诋毁刑罚却加罪于那些为国家做好事应该奖赏的人,要想求得国家的富强,是不可能的。

原文

古者有谚曰:“为政犹沐也,虽有弃发,必为之。”爱弃发之费而忘长发之利,不知权者也。夫弹痤者痛,饮药者苦,为苦惫之故不弹痤饮药,则身不活,病不已矣[1]。今上下之接,无子父之泽,而欲以行义禁下,则交必有郄矣[2]。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父母之怀衽,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3]。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今学者之说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是求人主之过父母之亲也,此不熟于论恩,诈而诬也,故明主不受也。圣人之治也,审于法禁,法禁明着,则官法;必于赏罚,赏罚不阿, *** 用。官治则国富,国富则兵强,而霸王之业成矣。霸王者,人主之大利也。人主挟大利以听治,故其任官者当能,其赏罚无私。使士民明焉,尽力致死,则功伐可立而爵禄可致,爵禄致而富贵之业成矣。富贵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此谓君不仁,臣不忠,则不可以霸王矣。

注释

[1]弹痤:(tán)用石针割刺痈。痤:痈。[2]郄:(xì)同“郤”,也作“隙”,空隙、裂缝。[3]怀衽:怀抱。衽,衣襟。

译文

古代有谚语说:“处理政事就好比洗头,虽然会掉一些头发,但一定会洗头。”舍不得掉头发的耗费而忘记洗头能促使头发生长的好处,就是不懂得权衡利弊得失的人。用***痈会疼痛,喝药会口苦,因为痛苦的缘故而不刺痈喝药,那么自己就不能活命了,病就治不好了。如今君臣之间的交往关系,没有父子之间的恩惠,而想用施行仁义的措施来禁控臣下,那么君臣的交往关系必定会有裂缝。况且父母亲对于子女,生了儿子就去祝贺,生了女儿就杀死。子女都是父母所生,但生了儿子就祝贺,生了女儿就杀死,这是因为父母亲考虑到他们对自己今后的利益,计算长远的利益。所以父母亲对于子女,尚且用计算对自己是否有利的心思去对待他们,更何况是没有父子之恩惠的人呢?如今学者游说君主,都叫君主去掉求利的思想,从相爱的原则出发,这是要求君主对臣民的爱超过父母对子女的爱,这是谈论恩惠的无知之谈,是一种欺骗和杜撰,所以英明的君主是不接受的。圣明的人治理国家,首先审查法律禁令,法律禁令明白了,那么官府就能依法治理政务;其次坚决地实行赏罚,赏罚不偏私,那么民众就能被使用。民众能被使用官府得到治理,那么国家就能富裕,国家富裕那么兵力就会强盛,而称霸称王的事业就能成就。称王称霸,是君主最大的利益。君主为了获取大利益来治理国家,所以任用官吏的时候要求才能相当,赏罚时没有偏私。使士人民众都明白此道理,尽力拼命,那么就能建立功绩获得爵位俸禄,爵位俸禄只要得到了而富贵的事业也就成就了。富贵,是臣子的最大利益。臣子为了获取大利益来做事,所以拼死应对危难,即使尽全力死了也无怨恨。这就是说,君主不施仁爱,臣下不效忠诚,那么就不可能称王称霸了。

原文

夫奸,必知则备,必诛则止;不知则肆,不诛则行。夫陈轻货于幽隐,虽曾、史可疑也;悬百金于市,虽大盗不取也。不知,则曾、史可疑于幽隐;必知,则大盗不取悬金于市。故明主之治国也,众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母之爱子也倍父,父令之行于子者十母;吏之于民无爱,令之行于民也万父。母积爱而令穷,吏威严而民听从,严爱之策亦可决矣。且父母之所以求于子也,动作则欲其安利也,行身则欲其远罪也。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

译文

奸邪的人,必定被别人知道才会有戒备,必定被别人惩罚才会停止;不被别人知道就会放肆,不受到惩罚就会横行。如果把轻便的可以随身携带的货物陈放在幽暗隐蔽的地方,即使是曾参、史鱼那样的廉洁之士也可以被怀疑;把百金悬挂在市场上,虽然是大盗也不敢去取。不被知道,那么曾参、史鱼那样的廉洁之士也可以被怀疑;必定被知道,那么大盗也不敢偷取悬挂在市场上的百斤。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防范措施多而惩罚重,使民众因法令受到约束而不是凭品行的廉洁停止作恶。母亲对子女的爱胜过父亲的数倍,但父亲的命令在子女那里得到执行却是母亲的十倍;差役对民众没有什么仁爱,其命令在民众那里得到执行却是父亲的万倍。母亲积聚仁爱而命令却行不通,差役运用威严而民众就听从,以此到底***用威严还是仁爱的策略,也就能决断了。况且父母亲所要求子女的,希望他们在行动方面安全有利,希望他们在立身处世方面远离罪过。君主对于民众,国家有灾难就用他们拼死卖命,安定太平时就使他们尽力生产。父母亲怀着深厚的爱关切子女安全利益仁子女却不听从,君主不用仁爱和利益的要求民众卖命而命令却能执行。英明的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培养恩爱之心而增强威严之势。所以母亲以深厚的爱对待子女,子女多半品行变坏,这是因为推行了仁爱;父亲淡泊仁爱用竹板子抽打管教子女,子女多半品行善良,这是因为使用了威严。

原文

今家人之治产也,相忍以饥寒,相强以劳苦,虽犯军旅之难,饥馑之患,温衣美食者,必是家也;相怜以衣食,相惠以佚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故法之为道,前苦而长利;仁之为道,偷乐而后穷。圣***其轻重,出其大利,故用法之相忍,而弃仁人之相怜也。学者之言皆曰“轻刑”,此乱亡之术也。凡赏罚之必者,劝禁也。赏厚,则所欲之得也疾;罚重,则所恶之禁也急。夫欲利者必恶害,害者,利之反也。反于所欲,焉得无恶?欲治者必恶乱,乱者,治之反也。是故欲治甚者,其赏必厚矣;其恶乱甚者,其罚必重矣。今取于轻刑者,其恶乱不甚也,其欲治又不甚也。此非特无术也,又乃无行。是故决贤、不肖、愚、知之美,在赏罚之轻重。且夫重刑者,非为罪人也。明主之法,揆也[1]。治贼,非治所揆也;所揆也者,是治死人也。刑盗,非治所刑也;治所刑也者,是治胥靡也[2]。故曰: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此所以为治也。重罚者,盗贼也;而悼惧者,良民也。欲治者奚疑于重刑名!若夫厚赏者,非独赏功也,又劝一国。受赏者甘利,未赏者慕业,是报一人之功而劝境内之众也,欲治者何疑于厚赏!今不知治者皆曰:“重刑伤民,轻刑可以止奸,何必于重哉?”此不察于治者也。夫以重止者,未必以轻止也;以轻止者,必以重止矣。是以上设重刑者而奸尽止,奸尽止,则此奚伤于民也?所谓重刑者,奸之所利者细,而上之所加焉者大也。民不以小利加大罪,故奸必止者也。所谓轻刑者,奸之所利者大,上之所加焉者小也。民慕其利而傲其罪,故奸不止也。故先圣有谚曰:“不踬于山,而踬于垤[3]。”山者大,故人顺之;垤微小,故人易之也。今轻刑罚,民必易之。犯而不诛,是驱国而弃之也;犯而诛之,是为民设陷也。是故轻罪者,民之垤也。是以轻罪之为民道也,非乱国也,则设民陷也,此则可谓伤民矣!

注释

[1]揆:(kuí)大致估量现实状况。[2]胥靡:犯轻罪被罚苦役的人。[3]踬:(zhì)绊倒。垤:(dié)小土堆。

译文

如今一般人家治理产业时,用忍饥寒来相互鼓励,用吃苦耐劳来相互监督,虽然遭到战争的祸乱,荒年的灾患,还能够穿暖吃饱,必定就是这种家庭了;用丰衣美食来相互怜爱,用安逸享乐来相互照顾,如果碰上天灾荒年,卖妻卖子的,必定是这种家庭了。所以用法治作为治国策略,开始吃点苦而有长远利益;用仁爱作为治国策略,暂时得到欢乐但终究要遭受穷苦。圣***衡这其中的轻重,从长远利益出发,所以用法治使民众能忍受管束,而废除仁爱对民众的怜爱。学者们的意见都说“减轻刑罚”,这是使国家混乱灭亡的措施。赏罚决断,就是为了勉励立功禁止犯罪。奖赏丰厚,那么想要的就迅速得到;惩罚严重,那么所厌恶的就会很快得到禁止。想要得到利益的人必定厌恶受害,受害,就是利益的反面。违反自己的欲望,怎么能不厌恶呢?想要治理的人必定厌恶混乱,混乱,是治理的反面。因此想把国家治理好的人,他的奖赏必定丰厚;那非常厌恶混乱的人,他的惩罚必定很重。如今***取减轻刑罚的人,他不是很厌恶混乱,所以他也不是很想治理好国家。这不仅是没有治国的法术,而且没有治国的理论。因此判断人们的贤能、不贤能、愚蠢、智慧的标准,在于赏罚的轻重。况且实施重刑,并不是要惩罚某一个人。英明君主的法制,是估量所有人德行的准则。治罪贼子,并不是治罪贼子一个人;如果治罪贼子一个人,那仅仅是治罪了一个死囚。刑罚大盗,并不只惩罚大盗一个人;如果只是惩罚大盗一个人,那仅仅惩罚了一个囚犯。所以说:对一个坏人的惩罚而可以禁止全国的坏人,这才是惩罚的目的。受重罚的,是盗贼;而感到恐惧的,是善良的民众。想要把国家治理好的人对重刑的作用还有什么可怀疑呢!至于厚赏,并不只是为了奖赏有功绩的人,而也是为了劝勉全国的人。受到奖赏的人乐于得利,没有受到奖赏的人羡慕受赏者的功业,这是酬劳了一个人的功劳而劝勉了全国的民众,想要治理国家的人对厚赏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如今不知道治国方法的人都说:“严厉的刑罚伤害民众,轻刑就可以禁止奸邪了,何必一定要加重刑罚呢?”这是没有仔细考察治国方法。用重刑能制止的,用轻刑不一定能制止;用轻刑能制止的,用重刑就一定能制止。因此君主设置重刑,奸邪全部能被禁止,奸邪全部禁止了,那么这重刑对于民众又有什么伤害呢?所谓的重刑,是指坏人得到的好处很小,而君主加在他们头上的惩罚很重。民众决不会为了很小的好处而甘愿被重罚,所以坏人就一定会被禁止。所谓的轻刑,就是指坏人得到的好处很多,君主加到他们头上的惩罚很轻。民众羡慕做坏事的大利益而轻视那很轻的惩罚,所以坏人就禁止不了。所以先圣人有句谚语说:“人不会被高山绊倒,而会被小土堆绊倒。”山高大,所以人们就谨慎对待它;小土堆很小,所以人们就忽视它。如今刑罚很轻,民众必定忽视它。违反了法律而不惩处,就等于驱使国人犯罪而抛弃他们;违反了法律而惩处,就等于给民众设置陷阱。因此轻微的处罚,相当于民众的小土堆。因此把轻刑作为治理国家的策略,不是扰乱国家,就是给民众设置陷阱了,这才称作伤害民众啊!

原文

今学者皆道书策之颂语,不察当世之实事,曰:“上不爱民,赋敛常重,则用不足而下恐上,故天下大乱[1]。”此以为足其财用以加爱焉,虽轻刑罚,可以治也。此言不然矣。凡人之取重赏罚,固已足之之后也;虽财用足而后厚爱之,然而轻刑,犹之乱也。夫当家之爱子,财货足用,货财足用则轻用,轻用则侈泰。亲爱之则不忍,不忍则骄恣。侈泰则家贫,骄恣则行暴。此虽财用足而爱厚,轻利之患也。凡人之生也,财用足则隳于用力,上懦则肆于为非。财用足而力作者,神农也;上治懦而行修者,曾、史也,夫民之不及神农、曾、史亦明矣[2]。老聃有言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夫以殆辱之故而不求于足之外者,老聃也。今以为足民而可以治,是以民为皆如老聃。故桀贵在天子而不足于尊,富有四海之内而不足于宝。君人者虽足民,不能足使为君天子,而桀未必为天子为足也,则虽足民,何可以为治也?故明主之治国也,适其时事以致财物,论其税赋以均贫富,厚其爵禄以尽贤能,重其刑罚以禁奸邪,使民以力得富,以事致贵,以过受罪,以功致赏,而不念慈惠之赐,此帝王之政也。

注释

[1]道:称说。书策:典籍。策:通“册”。赋敛:征收的赋税。[2]神农:传说中发明原始农耕的人。曾、史:曾参、史鱼。

译文

如今学者们都称说典籍中歌功颂德的空话,不明了当代的实际情况,都说:“君主不爱民,征收的赋税一直沉重,导致财物不够用而民众怨恨君主,所以天下大乱。”这是认为使民众财物足用就是对民众的仁爱,虽然减轻刑罚,也可以治理好的。这种说法并不对。凡是受到重罚的人,原本就是在他富足之后犯罪的;虽然使民众财物富足之后再去深爱他们,然而减轻刑罚,还是会混乱的。比如当家长的溺爱子女,子女的财物足够使用,财物足够使用那么就会轻易乱用,轻易乱用就会浪费奢侈。家长溺爱他们就不忍心约束他们,不忍心约束他们那么就会使他们骄横放纵。浪费奢侈就会使家庭贫困,骄横放纵就会使他们行为暴虐。这就是财物使用富足,爱得深厚,***用轻刑的祸患。大凡人的本性,财物富足之后就会懒惰于劳动,君主管治软弱就会放肆地为非作歹。财物富足之后仍然尽力劳作的,是神农那样的人;君主管治软弱而仍然尽力修行的,是曾参、史鱼那样的人,而民众比不上神农、曾参、史鱼那是很明显的。老聃有句话说:“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耻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因为危险和耻辱的缘故而在满足之后不再谋求私利的人,只有老聃。如今以为使民众富足就可以治理好国家,这是把民众都当作老聃了。所以夏桀高贵地处在天子之位上还不满足自己的尊贵,富有得拥有天下还不满足于他的珍宝。统治人民的君主虽然能满足民众的财物,也不能使他们当上天子,而夏桀未必认为当天子是满足的事,那么虽然使人民富足,又怎么能把这作为治国的策略呢?所以英明的君主治理国家,适应天时来获得财物,评定赋税使贫富平均分担,加重爵位俸禄来使人们尽心尽力,加重刑罚来禁止奸邪,使民众通过卖力而得到财富,通过给国家办事而得到尊贵,因过错而受到惩罚,因立功而得到奖赏,而不惦记君主仁慈恩惠的赏赐,这才是帝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原文

人皆寐,则盲者不知;皆嘿,则喑者不知[1]。觉而使之视,问而使之对,则喑盲者穷矣。不听其言也,则无术者不知;不任其身也,则不肖者不知。听其言而求其当,任其身而责其功,则无术不肖者穷矣。夫欲得力士而听其自言,虽庸人与乌获不可别也;授之以鼎俎,则罢健效矣[2]。故官职者,能士之鼎俎也,任之以事而愚智分矣。故无术者得于不用,不肖者得于不任。言不用而自文以为辩,身不任者而自饰以为高。世主眩其辩、滥其高而尊贵之,是不须视而定明也,不待对而定辩也,喑盲者不得矣。明主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然则虚旧之学不谈,矜诬之行不饰矣。

注释

[1]嘿:通“默”。喑:哑。[2]乌获:人名,战国秦武王时的大力士。罢:通“疲”,疲弱。

译文

人都睡着了,就不能知道谁是瞎子;都沉默了,就不能知道谁是哑巴。醒过来让他们看东西,提问题让他们回答,那么谁是哑巴、瞎子就都完全知道了。不听取他们的言论,就不会知道谁没有法术;不任用他们做事,就不会知道谁不贤德。听取他们的言论责求与他们的行为相当,任用他们本身要求他们处理事情的功效,那么无法术不贤能的人就完全知道了。想要得到大力士却听从他们自夸,即使是庸人与乌获也不能被识别出来;如果拿鼎俎让他们举一下,那么谁疲弱谁强健就表现出来了。所以官职,就相当于有才能之人的鼎俎,把职事交给他们干一下而愚蠢和聪明就能分辨出来了。所以没有法术的人就得不到重用,无才德的人就得不到任用。他们的言论没有被***用就自我粉饰认为自己有口才,他们本人没有被任用就自夸认为自己高明。世俗的君主迷惑于他们的口才、轻信他们的高明从而尊重他们,这就是不等待他们看东西就确定他们的视力好,不等待他们回答就确定他们的口才好,谁是哑巴谁是瞎子就不能分辨了。英明的君主听取他的言论必定要求它的功用,观察他们的行为必定责求它的功效,那么陈腐空洞的学说就无人再谈了,自夸欺骗的行为就得不到掩饰了。

评析

六反,就是六种反常现象,应该受到惩罚的奸邪之人,却受到世俗的称赞,应该受到称赞的人,却受到世俗的诋毁。难怪有许多人心理不平衡。统治者如果受到世俗舆论的蒙蔽和影响,必然就会使赏罚失当,从而不能使国家富强。

韩非偏激的认为,君主统治不应该讲仁爱,实际上,上下级之间的仁爱关系是互相爱护的关系,只有上级爱护下级,下级也爱护上级,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才能维持下去。如果谁都不爱护对方,只为了自己的私利去为人处世,那么统治***也就维持不下去了。韩非认为,只要法、罚重,那么很多人就会考虑自己的行为方式;法制严密,奸邪的行为就会被知道,被觉察,法制不严密,那么谁都值得怀疑;所以法制、法治是重中之重。这是不对的,一个国家的治理,最关键的就是了解人们的风俗习惯,并且根据各种原因移风易俗,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法律,只是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补充,一种外在形式的,一种条文形式的补充。

六反,讲的是六种反常现象,当然在实际生活中、实际工作中不止只有这六种反常现象,有很多反常现象都需要我们去清醒地认识、区分。不能认为这种现象出现在这个时代就是正常现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论时代怎样发展,总是要团结互助,相互仁爱的。否则,人类也就走投无路,永远困穷了。

形容赞扬的成语

以古为鉴 拼音: yǐ gǔ wéi jiàn

释义: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出处: 《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以忍为阍 拼音: yǐ rěn wéi hūn

释义: 用忍耐作门。表示不轻易动怒而出言伤人,以免招来祸患。

出处: 唐·刘禹锡《口兵戒》戒哉我口之启,尔心之门。无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

以规为瑱 拼音: yǐ guī wéi tiàn

释义: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出处: 《国语·楚语上》赖君用之也,故言。不然,巴浦之犀犛兕象,其可尽乎!其又以规为瑱也。”

以书为御 拼音: yǐ shū wéi yù

释义: 按照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去驾驭马匹。比喻死守教条,难以成事。

出处: 《战国策·赵策二》谚曰‘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以退为进 拼音: yǐ tuì wéi jìn

释义: 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出处: 汉·扬雄《法言·君子》昔乎颜渊以退为进,天下鲜俪焉。”

以言为讳 拼音: yǐ yán wéi huì

释义: 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

出处: 《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以紫为朱 拼音: yǐ zǐ wéi zhū

释义: 比喻将奸邪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贤者。同以紫乱朱”。

出处: 明·刘基《官箴中》俾好作恶,以紫为朱。”

以眼还眼

以牙还牙

为治有体文言文翻译

褒贬与夺:与夺:给予或夺取。指对人或事物给予赞扬或批评。

褒善贬恶: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褒贤遏恶:褒:赞扬;遏:阻止。赞扬好的,阻止坏的。

丙吉问牛:看到牛的异常想起天气变化,赞扬官员关心百姓疾苦。

不废江河: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不识抬举:识:认识,理解;抬举:赞扬,器重。不懂得人家对自己的好意。

不虞之誉:虞:料想;誉:称赞。没有意料到的赞扬。

齿牙余论:微末的赞扬言辞。比喻不费力的奖励的话。

垂芳千载:芳:香,比喻好名声。好名声千古流传,为人赞扬。

慈明无双: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丹心碧血:丹心:红心、忠心。碧血:血化为碧玉。碧:青绿色的宝石,表示血的珍贵。赤诚的忠心,宝贵的鲜血。用以赞扬为国捐躯的重大牺牲。

单刀赴会: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逢人说项:项:指唐朝诗人项斯。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说好话。

交口荐誉:交:一齐,同时;交口:众口一辞;荐:推举。异口同声地推荐和赞扬。

可歌可涕:可:值得;歌:歌颂,赞扬。值得歌颂赞美并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蕤宾铁响:以之赞扬弹奏技艺的精妙超绝。

杏林春满: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炫才扬己:炫:炫耀;扬:赞扬,传播。显露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

一人毁誉:毁:毁谤;誉:夸赞。一个人的毁谤或赞扬。指只凭少数人的好恶来决定人事。

以誉为赏,以毁为罚:誉:赞扬;毁:批评。指受人赞扬的官员应嘉奖,受人批评的官员应惩罚。

誉满杏林:誉:名声;满:充满。杏林春意盎然。赞扬医术高明。

韩非子原文及译文

1. 为治有体文言文全文翻译

诸葛亮曾经亲自校对公文,主簿杨颙径直入内劝他说:“治理国家是有制度的,上司和下级做的工作不能混淆。

请您允许我以治家作比喻:现在有一个人,命奴仆耕田,婢女烧饭,雄鸡所晓,狗咬盗贼,以牛拉车,以马代步;家中事务无一旷废,要求的东西都可得到满足,优闲自得,高枕无忧,只是吃饭饮酒而已。忽然有一天,对所有的事情都要亲自去做,不用奴婢、鸡狗、牛马,结果劳累了自己的身体,陷身琐碎事务之中,弄得疲惫不堪,精神萎靡,却一事无成。

难道他的才能不及奴婢和鸡狗吗?不是,而是因为他忘记了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所以古人说‘坐着讨论问题,作出决定的人是王公;执行命令,亲身去做事情的人,称作士大夫’。

因此,丙吉不过问路上***的事情,却担心耕牛因天热而喘;陈平不去了解国家的钱、粮收入,而说‘这些自有具体负责的人知道’,他们都真正懂得各司其职的道理。如今您管理全国政务,却亲自校改公文,终日汗流浃背,不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深深表示感谢。

杨颙去世,诸葛亮哭泣了三天。

2. 《杨禺页谏孔明》文言文翻译

诸葛亮时常亲自考核文书簿册。杨颙径直入内,直言规劝诸葛亮:“治理国家要有分别,因此上级官员和下级官员的职责不能相互混淆。请我为您以一家之主来比喻:现今有一个人在这里,派遣奴隶执行耕种,婢女负责烧火煮饭,公鸡负责早上报时,狗负责在出现盗贼时叫唤,用牛来负重,用马来载人长途跋涉,私人的事没有一件耽误,所需要的都充足,生活舒缓,无忧,所需要做的只有饮食。突然一天,想要尽力亲自去做这些事,不再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做,耗费自己的体力,为这些琐碎事务,身体疲劳,精神困倦,最终没有一件会成功。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奴隶、婢女、公鸡和犬吗?而是因为这违背了作为一家之主的原则。

“所以古人称:‘坐着谈论道理的人为三公,起身去做事的人为卿大夫。’邴吉不去理会路上的尸体,而担心牛因热而喘气,陈平不会回答关于国家赋税的问题,说:‘自然会有人负责’。他们都十分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如今您治理国家,亲自考核文书簿册,整天辛苦流汗,不也是十分艰劳吗!”诸葛亮因此对杨颙表示感谢。

杨颙在担任丞相主簿时,劝说诸葛亮不必越俎代庖,自校簿书,整日劳累,以致“上下相侵”,这样做最终只会空耗精力,一事无成。杨颙的话得到诸葛亮的肯定。杨颙去世后,诸葛亮十分悲痛,并认为杨颙之死是蜀汉朝廷的一个损失。

3. 文言文翻译

1.所以古人说,"坐着高谈阔论大道理的,称之为王公;亲身去实践的,称其为士大夫."所以,丙吉(一个人名)不问死在道路中间的人而担忧牛喘气,陈平不愿意知道钱粮的具体数量,说,"自然有人主管",他们这些人实在通晓自己的职位(即知道自己的责任),今天你掌管***,却亲自校订书册,为此而整天流汗,不也是太劳累了吗?诸葛亮表示感谢(理解为歉意也可),等到颙(前面这段话都是颙这人说的)死了,诸葛亮流泪哭泣三天.

2,主与司在这里都是掌管的意思

3.溪大怒说:"这就是太师的仁义明智,与我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你竟然心怀祸心来贿赂我吗?"将他送来的金钱还给他,斥责他让他走了.

4. 游仲鸿文言文翻译及习题答案

译文资料供参考: 游仲鸿(1138-1215),字子正,谥为忠,南充人。

1175年(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第,官犍为主簿,被总赋李昌图看中,荐给赵汝愚作制置司干办工事。赵汝愚也器重他,称他是"直谅多闻"之士。

赵汝愚回朝作相后,游仲鸿也被交章推荐入朝,官监登闻鼓院。赵汝愚受打击出朝后,游回川作过利州路转运判、提点刑狱。

可见,游仲鸿在京的官不到部长级,在地方上也只做到路一级的部门之官?quot;大拜"和"参知政事"之说,纯属子虚乌有。 游似(亦写侣)(?-1252),字景仁,号克斋,谥清献,赠少师。

他勤奋好学,师事刘***。1221年(宋宁宗嘉定十四年)中进士,官大理司直。

1239年(理宗嘉熙三年)拜端明殿学士,签枢密院事,封南充县伯,同年八月拜参知政事。1245年(淳[礻右]五年)拜右丞相。

游似的官运超过乃父,从拜端明殿学士到拜右相封国公死,都一直在"宰执"的位置上。游似***后定居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那里曾有他的祠。

游氏父子的政绩。游仲鸿的官阶虽不及儿子的高,但他的胆识和办事气魄则远在儿子之上。

他在任制置司干办工事时,宜宾一带的董蛮部内侵到犍为,并俘获了一些宋人。宋准备派兵进击,游仲鸿自请单独前去处理。

他去问明衅端后,叫董部放还俘虏,宋即照付马价,一场干戈就这样化为玉帛。游仲鸿受降而归,从此名声大起,被成都帅杨辅调为幕僚。

他向杨辅提出,用将要淘汰的士兵去耕种。这样既安置了将要退役的士兵,减少人民的赋税,又利用了荒废的土地,真是"一石三鸟"。

绍熙四年入朝,正是韩 胃排斥理学、打击赵汝愚的时候。首相留正、理学家朱熹、谏官黄度都离开了朝廷。

游仲鸿愤然上疏道:"陛下宅忧之时,御批数出不由中书;前日宰相留正之去,去不以礼;谏官黄度之去,去不以正;近臣朱熹之去,复去不以道。自古未有舍宰相、谏官、讲官而能自为聪明者也。

愿极还熹,勿使小人得志,以养成祸乱"他敢于这样逆鳞犯颜,予头直指宁宗和韩 胃,确非常人所能为。 自"庆元党禁"起,他被列入党人受到打击,回川在宣抚司任职,又常忤宣抚副使吴曦。

吴曦叛时他已回到南充,宣抚司的幕官薛绂也来到南充,宣抚使程松也来南充,总赋刘崇之也到南充来。游仲鸿指着案上书有"开禧丁卯正月游某死"的册子向薛绂说:我已向家里人说好,"曦逼我死,即填其日"。

游仲鸿又向薛绂说:我已写信劝杨辅讨贼,杨辅不用我议。如程松肯用我议,我用积俸二万缗犒兵,护送他到成都。

结果,程松不顾而去。游仲鸿又遣子游似,将讨贼之义说刘崇之,崇之也不听。

这说明游仲鸿有过人的胆识,才有上述的主张与活动。如当时的游仲鸿有路以上地方大员的权位,那讨吴曦的大功,就不属于安丙和杨巨源了。

游似从中进士起,一直官运亨通,做到右相封国公,没有受过挫折。其间,除了跟理宗讲心学、论王道、劝其亲儒从谏、敬畏检身、节用致爱、选贤共理外,则没有什么特异的政绩可言。

但游似在朝期间,正是南宋中兴,理宗求治,确立理学地位时间。一些贤才及受党禁打击和影响人员多被引用到朝里来了,如范钟、真德秀、魏了翁、赵葵、余[王介]等,均是这个时期入朝和受职的。

所以游似被人称为朝中正士,被杨升庵评为南宋"蜀中四贤相"之一。 游氏父子开南充性理之端。

理学起于北宋,南宋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体学系。游仲鸿入朝,一面佐赵汝愚定策,一则"常从朱子讲学"。

游仲鸿因此接受了朱熹理学的思想观点,朱熹还称游仲鸿是蜀中奇士。当朱熹被斥出朝时,他上书反对,要求"极还"朱熹。

后来,把游仲鸿列入"伪学",受到打击。死后,刘***表其墓道日:"呜呼!庆元党人游公之墓。

" 游似的学术观点不但受其父和他老师刘***的影响,还受到理学功臣魏了翁的影响。魏在潼川(今三台)做官时,即邀游似去研究性理之学。

游似说:"嘉定十四载(1221),余方家居。公致之潼川郡斋,同诸友读易,偏考旧说,切磋究之。

"这年游似中进士,开始在朝为官。第二年魏了翁也被召入朝,他们关系更好,用游似的话说:"常过余语"。

他对魏"第在外而心服是寄不为外,在内而情意不亲不为内"的讲解是"击节称叹"(拍掌叫好)。可见,游似在理学上是以受魏了翁的影响为大。

所以游似同皇帝论理讲治时,就充分体现了以心为主的理学。游似在权兼礼部侍朗时上疏说:"欲尽事天之礼,当尽敬天之心,心存则政事必适其宜,言动必当其理,雨 循其序,夷夏必安其生。

"当游似官史部尚书入侍经幄、皇帝问治时,游似说:"人主一念之烈,足以旋乾转坤,……一念有时间断,则无以挽回天下之大势。"游似的论述是紧紧抓着心、念不放,把它当成万能的东西,这既反映了他的理学思想,也反映了魏了翁的主观唯心的理学思想。

我们知道,魏了翁的理学思想来于李燔,李燔是朱熹的学生。朱熹-李燔-魏了翁-游似,这条线是非常清楚的。

所以嘉庆版《南充县志·外纪》说:"南充游忠公,常从朱文公(熹)讲学,深明性理,迄今县中颇得其传,盖自游氏父子云。"《杂识志》又说:"宋高宗南渡后,中原文献。

5. 文言文《以柔克刚》翻译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说的意思是: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所以有道的圣人这样说:“承担全国的屈辱,才能成为国家的君主,承担全国的祸灾,才能成为天下的君王。”

[注释]

1、无以易之:易,替代、取代。意为没有什么能够代替它。

2、受国之垢:垢,屈辱。意为承担全国的屈辱。

3、受国不祥:不祥,灾难,祸害。意为承担全国的祸难。

4、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好像反话一样。

[引语]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的道理。八章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本章可与八章的内容联系起来阅读。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最为柔弱,但柔弱的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就清楚地说明,老子所讲的软弱、柔弱,并不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软弱无力的意思。此处,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卑下屈辱的观念,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本章后面有一句话:“正言若反”,集中概括了老子辩证法思想,其含义十分深刻、丰富。

[评析]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对水的赞美;二是“正言若反”。张松如说:“在世界上,弱能胜强,柔能制刚的事例是不乏见的。生活在春秋末年的老子,他亲身经历了这个时代的许多大变化,看到了曾为天下共主的周王朝由盛到衰的演变,这不能不对他的思想发生重大影响;同时,在这个时期,随着铁器的广泛使用,人类在征服自然界的斗争中,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更远的时代,水的特点还没有为人们所了解,保留《山海经》中禹治洪水的传说,和老子书中对于水的柔性和作用的认识,是很不相同的。”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这里,老子所说的柔弱,是柔中带刚、弱中有强,坚韧无比。所以,对于老子柔弱似水的主张,应该加以深入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

再说“正言若反”。老子所说“正言若反”是老子对全书中那些相反相成的言论的高度概括,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等。孙中原说:“这里连句子的结构都是类似的。……他们本来是彼此相异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但在某种条件下,某种意义上,表示某种特定事物的概念和它的对方具有了统一性,二者互相包含,互相融合,互相渗透,彼此同一、一致。这样,在同一个判断中,就包含了对立概念的流动、转化,体现了概念的灵活性。这种灵活性是有条件的,老子中的话也只在一定条件下才有意义。”

6. 文言文有度全文翻译

原文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

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公,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厘,则燕、魏可以强。

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 *** 务交而不求用于法。

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

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

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

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

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

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

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为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修头,下以修足;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镆铘传体,不敢弗搏戚,无私贤哲之臣,无私 事能之士。

故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感。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

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

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诈非上,臣不谓义。

外使诸候,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

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

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

"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

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

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

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势使然之。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

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贰错,制不共门。

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故绳直而枉木断,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厉官威名,退*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译文 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者弱国家就弱。

楚庄王并吞国家二十六个,开拓疆土三千里、庄王灭了他国,楚也就衰弱了。齐桓公吞并国家三十个,开辟疆土三千里;桓公灭了他国,齐也就衰弱了。

燕昭襄王把黄河作为国界,把蓟城作为国都,***有涿和方城,攻破齐国,平定中山,有燕国支持的就被人重视,无燕国支持的就被人看轻;昭襄王灭了他国,燕也就衰弱了。魏安厘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取河东地,全部攻占陶、卫领土;对齐用兵,占领平陆;攻韩,拿下管地,一直打到淇水岸边;眼阳交战,楚军疲敝而退;上蔡、召陵之战,楚军败;魏军遍布天下,威振于中原各。

文言文有度全文翻译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韩非所着的书籍。关于本书作者,请见“韩非”。

《韩非子》,又称《韩子》,是中国先秦时期法家代表思想家人物韩非的论著,为法家集大成的思想作品,为韩子对社会各种领域的思维,有系统的对政治策略立场主张的阐发,全面性政策设计表述和深度的对统治技术探究,内容充满批判与汲取先秦诸子多派的观点,因韩非就学于儒家的荀子,又推究老子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道德经》加以论注的思想著作,更是一部对各个法家流派集其大成的旷世钜作。

在政治上,《韩非子》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专制主义理论。目的为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在《史记》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可知当时秦始皇的重视。

在历史学上,使用了许多故事说明道理,是史书的重要参考来源,间接补遗史书对中国先秦时期史料不足。其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篇章分类

《韩非子》内容共二十卷,分为五十五篇,总字数达十多万言。在体裁上,有论说体、辩难体、问答体、经传体、故事体、解注体、上书体等七种。辩难体与经传体为韩非首创。在内容方面,则论“法”、“术”、“势”、“君道”等,文裁条理清楚,用意深刻。其中以下列五篇最能代表其思想:

《孤愤》论述自己对当代法家对更法之志的愤概。

《说难》第十二,论述对君主进谏的困难,反映韩非对君主的心理分析之清楚,为论说体。

《奸劫弑臣》第十四,前半部论述奸臣的奸行及治奸之法,后半部则反对儒家思想,倡导法家思想治国之道。

《显学》,批判儒家与墨家,阐扬法治,该篇是韩非对法治思想的代表作,亦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史料来源。

《五蠹》,蠹字意指由内部危损整体的木中之蛀虫,五蠹指五种蛀虫,韩非认为五蠹藏于学者(儒士)、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墨家人士)、患御者(逃兵的人)、商工之民(工商企业),等,为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考量国家形势,不应该鼓励这五种人的出现与发展。本篇亦为历史上公认的韩非子代表作。

书表

韩非向当时的韩王或者秦王提送的建言或计策:

韩王:《难言》第三,《爱臣》第四。

《和氏》第十三非书表,但仍是上呈韩王文书。

秦王:《存韩》第二。

存韩,即保存韩国,韩非向秦始王上书希望韩国能免于强秦的侵犯所做的分析,从说明保存韩国对秦国的战略价值,再述韩国有足够防卫秦国进攻的自守能力,再提出保韩联韩转攻赵国为最佳上策等三大议题。

政治思想

《问田》、《饬令》、《难势》。

长篇政论文

《六反》、《八奸》。

君道一体论

韩非对《老子》思想概念的个人发挥延伸的思想应用,关于自然之道与法治的关系、法治思想的论述:

《解老》第二十,《喩老》第二十一。

《主道》第五、《二柄》第七、《大体》、《心度》、《人主》、《定法》。

韩非子仅取《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处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与方式,只要顺着大道即可。但韩非认为无为,落实在君王统治上,应该是无论特定喜好,或不喜好都不能被臣下推测与掌握,此观点还包括施政习惯,统驭方式等,应该阴晴不定,难以掌握。如此才不会反被臣下驾驭,这也就是申不害的“术”。

部分学者认为,《解老》与《喩老》部分,似乎与韩非其他论述思想有所出入,可能不是韩非所作。

阐述法术势

阐述法家思想中的君主三刀(法、术、势)包括:

《扬权》第八、《八奸》第九、《十过》、《奸劫弑臣》第十四、《制分》、《饰邪》、《说疑》。

辩难体文

《难一》第三十六、《难二》第三十七、《难三》、《难四》为中国文学问难文体第一先例。“难”(nàn)是辩难之意,韩非对前人成说的反驳,文体相当于现代的驳论文。驳论是基于对具体历史故事之上的评价。共四篇内容合计共二十六则历史故事。

《难势》、《问辩》。

例说体文

《韩非子》中大量的政论史料寓材,篇章包含《说林上》第二十二、《说林下》、《内储说上七术》、《内储说下六微》、《外储说左上》、《外储说左下》、《外储说右上》、《外储说右下》,则是为写政论准备的古今各种史实材料、寓言的汇集。

说林为原始资料来源,例如史事传说和寓言故事的汇集。

储说分为二个着写方式,以俱体的史实和故事为例证的“说”,再以“经”对说的内含义理加以提炼总结。内容约计百余则典故。

外储说体例包含经(说旨训意)为主与传(事例叙讲)为辅。

疑议篇文

经多代至今的专家研究认为,部分篇章并非出自韩非手笔,或因内容相近而被特定朝代编者掺入,或者为韩非后来的思想追随者,为阐述韩非的思想加以解读,计有七篇:

《初见秦》第一

《十过》第十

《问田》第四十二

《忠考》第五十一

《饬令》第五十三

《心度》第五十四

《制分》第五十五

思想要述

韩非子思想的构成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

老子的道。(道家)

荀子的礼制秩序观。(儒家)

商鞅的法。

韩非对商鞅变法进行系统研究,在《和氏》、《奸劫弑臣》、《定法》等篇中,一再引述商鞅的法家观点。

慎到的势。

申不害的术。

难言第三

难言,“愚者难说”阐述对愚智的君主难以进言和带来的相关利害问题: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

爱臣第四

韩非思想本质认为君***力遭到旁落会导致专制君主的统治威胁,故为君主专制者提出削弱臣下势力、防止犯上作乱的措施: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

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此四美者,不求诸外,不请于人,议之而得之矣。

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

是故不得四从;不载奇兵;非传非遽,载奇兵革,罪死不赦。

主道第五

君主之道在于深藏而不露,韩非从《老子》将“无为”发挥到法家思想中,无为只是对君王的要求,其前提是臣下的***自危:

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变勿更,以参合阅焉。

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则万物皆尽。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不慎其事,不掩其情,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

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得操也。

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不贤而为贤者师,不智而为智者正。臣有其劳,君有其成。

有度第六

有度,即有法度。韩非认为尊君是法、术、势学说的中心思想,君王的权术行为等同于治理一国的***,国家有法即君王有术的重要性,倡臣民都专一于君王的意志;且以道家无为学说得论,君王只要“因法数”即“任势”就能达到“独制”、“独断”、“上尊而不侵”的目的。〔段一〕韩非认为奉法者强列举多个历史***为证,结以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段二〕。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

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此亡之本也。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厉官威名,退*殆,止诈伪,莫如刑。

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二柄第七

二柄,韩非认为君主拥有杀戮和庆赏之权,君主应当抓住臣下对此畏威趋利的心理,此为韩非对君主术的法家思想。

明主之所道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者,言异事也。

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

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大蔽矣。

扬权第八

全文以哲理性韵文写成,篇旨在阐扬君权思想,崇高称扬君权的重要。

八奸第九

韩非认为君主专制的统治力,会受到臣下经由八种手段之一的干涉,进而演化成为奸谋***者,韩非针对此八奸提出具体的防范作法,为君权建构法家权术管理学说。凡此八者,人臣之所以道成奸,世主所以壅劫,失其所有也,不可不察焉。

同床:臣下借助于君主妻妾。

在旁:借助于君主亲信侍从。

父兄:臣下借助于君主近亲。

养殃:臣下借助于讨好君主之仆员。

民萌:以公财换取民信的臣下。

流行:广招人心与纳养智才于己的臣下。

威强:广招武才彰显军威的臣下。

四方:结交众外培养己势的臣下。

说难第十二

说难,指“说服”人主的“困难”。韩非认为向君主进说之难不在于进说者,而是难在君主能接受到何种程度的直谏之言。

逆鳞

奸劫弑臣第十四

奸劫弑臣指奸邪、劫主、弑君的臣下。韩非在本篇先后分别论述二个子议题:

从人性负面观描述奸臣的横行,并提出治奸之方为任势与明法。提出乘威严之势以困奸邪之臣。

与反对儒家思想的理由,并倡导以法家思想治国之道。

亡征第十五

亡征,就是“灭亡的征兆”,韩非认为可能导致国家会灭亡或君主会失去君权的征兆在本篇四十七条“亡征”中可被预见。亡征者,非曰必亡,言其可亡也。

凡人主之国小而家大,权轻而臣重者,可亡也。

简法禁而务谋虑,荒封内而恃交援者,可亡也。

听以爵不以众言参验,用一人为门户者,可亡也。

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易,号令数下者,可亡也。

贵臣相妒,大臣隆盛,外藉敌国,内困百姓,以攻怨仇,而人主弗诛者,可亡也。

大臣甚贵,偏党众强,壅塞主断而重擅国者,可亡也。

见大利而不趋,闻祸端而不备,浅薄于争守之事,而务以仁义自饰者,可亡也。

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

解老第二十

韩非认为“人心欲利”,

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上不属天而下不着地,以肠胃为根本,不食则不能活;是以不免于欲利之心。欲利之心不除,其身之忧也。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众人则不然,大为诸侯,小余千金之资,其欲得之忧不除也。胥靡有免,死罪时活,今不知足者之忧终身不解。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

喩老第二十一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故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故曰:“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也“。邦者,人君之辎重也。主父生传其邦,此离其辎重者也,故虽有代、云中之乐,超然已无赵矣。主父,万乘之主,而以身轻于天下。无势之谓轻,离位之谓躁,是以生幽而死。故曰:“轻则失臣,躁则失君。”主父之谓也。

势重者,人君之渊也。君人者,势重于人臣之间,失则不可复得矣。简公失之于田成,晋公失之于六卿,而上亡身死。故曰:“鱼不可脱于深渊。”赏罚者,邦之利器也,在君则制臣,在臣则胜君。君见赏,臣则损之以为德;君见罚,臣则益之以为威。人君见赏,则人臣用其势;人君见罚,而人臣乘其威。故曰:“邦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夫物有常容,因乘以导之。因随物之容,故静则建乎德,动则顺乎道。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毫芒繁泽,乱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列子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不能恶也。以一人之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余。故曰:“恃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空窍者,神明之户牖也。耳目竭于声色,精神竭于外貌,故中无主。中无主,则祸福虽如丘山,无从识之。故曰:“不出于户,可以知天下;不窥于牖,可以知天道。”此言神明之不离其实也。

说林上第二十二

《史记?韩非传》索隐:“《说林》者,广说诸事,其多若林,故曰《说林》也。”分上下二篇,上篇汇集了三十四则故事,下篇三十七则。内容广泛,涉及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可读性强。学者们认为是韩非为写作和游说所准备的材料,因而都能围绕韩非的学说,且多在他篇中出现过。

用人第二十七

韩非在多篇中,反复的强调的见能授官、士不兼官、明赏必罚等思想,更反对心治,力倡法治的法家思想,最后更指出君王应审慎处理与近臣间关系的重要性。

其心难知,喜怒难中也。以表示目,以鼓语耳,以法教心。

难一第三十六

本篇分九则历史故事,韩非依序进行驳论:

从效益观点出发反对忠信崇尚诈伪;

反对君主“以身为苦”,以德化民,提倡以赏罚和处势治国

成语:自相矛盾

反对儒家靠推己及人之爱治国,提倡通过“庆赏信而刑罚必”,防止臣重擅主;

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

有赏者君见其功,有罚者君知其罪。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安有不葬之患?

反对孔子的礼,提倡不以礼之依违定是非,而以功罪定赏罚;

反对臣下极谏,明确君臣之间严格的等级关系;

夫非其行而诛其身,君之于臣也;非其行,则陈其言,善谏不听,则远其身者,臣之于君也。

夫为人臣者,君有过则谏,谏不听,则轻爵禄以待之,此人臣之礼也。

贬黜隐士,明确君主与在野的处士的等级关系;

“罪刑法定主义”,反对大臣之间分谤,强调依法行责事;

若罪人,则不可救,救罪人,法之所以败也,法败则国乱。若非罪人,则不可劝之以徇,劝之以徇,是重不辜也,重不辜,民所以起怨者也,民怨则国危。

强调以“势”治国,尊主明法;

故行之而法者,虽巷伯信乎卿相;行之而非法者,虽大吏诎乎民萌。

认为治国之忧不在于一用两用,而在于君主是否有“术”。

主有术,两用不为患;无术,两用则争事而外市,一则专制而劫弑。

难二第三十七

本篇分七则历史故事,韩非依序进行驳论:

反对省刑,提出“刑当无多,不当无少”;

反对仁政,提出不能赏无功,必须诛有过;

否定孔子给予文王仁和智的评价;

提出成就功业需要“君臣俱有力”;

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俱有力焉。

提出君主只要凭着手中的官职和爵禄就不会“劳于索人”,同时使用大臣时又要始终防范其劫夺和篡弑;

探究国家税入的增加主因为“人为”与天功,而非单纯因为地利;

入多,皆人为也。若天事风雨时,寒温适,土地不加大,而有丰年之功,则入多。人事、天功二物者皆入多,非山林、泽谷之利也。

反对君主身先士卒,认为取胜的诀窍在于利用好利恶害的人性,实行信赏必罚。

难三第三十八

知下明则禁于微,〔禁于微〕则奸无积,奸无积则无比周,无比周则公私分,公私分则朋党散,朋党散则无外障距内比周之患。知下明则见精沐,见精沐则诛赏明,诛赏明则国不贫,故曰︰一对而三公无患,知下之谓也。

五蠹第四十九

韩非考量历史进化论,认为要使国家富强,君权巩固,***一定要除去五种人。“蠹”字意指由内部危损整体的木中之蛀虫,五蠹指五种蛀虫,韩非认为为学者(儒家士人,以儒家思想干涉政治)、言谈者(纵横家,游说君王,妄谈外交,却是自身从中牟利)、带剑者(游侠、侠客等,或者墨家钜子,以武力干犯法律)、患御者(逃避征兵的人,影响国防)、商工之民(商人与工匠,不事农耕,囤积居奇,并与农民争利)等,为扰乱***利益的五种人,必除之。本篇亦为历史上公认的韩非子代表作。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悍,以斩首为勇。

心度第五十四

韩非认为立国用民,君权务在统一民心,明确建立法制规范,确实执行赏罚。

圣人之治民,度于本,不从其欲,期于利民而已。

刑胜而民静,赏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

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战其心者胜。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夫国事务先而一民心,专举公而私不从,赏告而奸不生,明法而治不烦,能用四者强,不能用四者弱。

风格特色

《韩非子》说理散文严峻锐利,深刻明切,议论透辟,说理周密,结构严谨,层次分明,善用寓言、譬喻和俪句,每多怨愤之辞。

典故选摘

逆鳞

逆鳞,指龙喉下倒生的鳞片。批逆鳞引申为直言诤谏。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说难》第十二

自相矛盾

比喩言语或行事前后无法呼应,互相抵触。

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楯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楯之说也。——《难一》

循名责实

形容依照其名来责求其实。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定法》

评价

辩证观

利益可以交换,原则不容侵犯。

忽略人价值中之多元性。

戒惧防备,偏向负面思考

相对降低团队中个体之主观能动性。

人与人间之交往真心诚意。

价值观辩证。

思想较为悲观。

短的四字成语罚什么什么罪

1. 文言文有度全文翻译

原文 国无常强,无常弱。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荆庄王并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庄王之氓社稷也,而荆以亡。

齐桓公并国三十,启地三千里;桓公之氓社稷也,而齐以亡。燕襄王以河为境,以蓟为国,袭涿、方城,残齐,平中山,有燕者重,无燕者轻;襄王之氓社稷也,而燕以亡。

魏安厘王攻燕救赵,取地河东;攻尽陶、魏之地;加兵于齐,私平陆之都;攻韩拔管,胜于淇下;睢阳之事,荆军老而走;蔡、召陵之事,荆军破;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安厘王死而魏以亡。故有荆庄、齐桓公,则荆、齐可以霸;有燕襄、魏安厘,则燕、魏可以强。

今皆亡国者,其群臣官吏皆务所以乱而不务所以治也。其国乱弱矣,又皆释国法而私其外,则是负薪而救火也,乱弱甚矣!故当今之时,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国治;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

故审得失有法度之制者,加以群臣之上,则主不可欺以诈伪;审得失有权衡之称者,以听远事,则主不可欺以天下之轻重。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 *** 务交而不求用于法。

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以誉为赏,以毁为罚也,则好赏恶罚之人,释公行,行私术,比周以相为也。

忘主外交,以进其与,则其下所以为上者薄也。交众、与多,外内朋党,虽有大过,其蔽多矣。

故忠臣危死于非罪,奸邪之臣安利于无功。忠臣之所以危死而不以其罪,则良臣伏矣;奸邪之臣安利不以功,则奸臣进矣。

此亡之本也。若是,则群臣废庆法而行私重,轻公法矣。

数至能人之门,不一至主之廷;百虑私家之便,不一图主之国。属数虽多,非所尊君也;百官虽具,非所以任国也。

然则主有人主之名,而实托于群臣之家也。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

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大臣务相尊,而不务尊君;小臣奉禄养交,不以官为事。此其所以然者,由主之不上断于法,而信下为之也。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故主仇法则可也。

贤者之为人臣,北面委质,无有二心。朝廷不敢辞贱,军旅不敢辞难;顺上之为,从主之法,虚心以待令,而无是非也。

故有口不以私言,有目不以私视,而上尽制之。为人臣者,譬之若手,上以修头,下以修足;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镆铘传体,不敢弗搏戚,无私贤哲之臣,无私 事能之士。

故民不越乡而交,无百里之感。贵贱不相逾,愚智提衡而立,治之至也。

今夫轻爵禄,易去亡,以择其主,臣不谓廉。诈说逆法,倍主强谏,臣不谓忠。

行惠施利,收下为名,臣不谓仁。离俗隐居,而以诈非上,臣不谓义。

外使诸候,内耗其国,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曰;"交非我不亲,怨非我不解"。而主乃信之,以国听之。

卑主之名以显其身,毁国之厚以利其家,臣不谓智。此数物者,险世之说也,而先王之法所简也。

先王之法曰:"臣毋或作威,毋或作利,从王之指;无或作恶,从王之路。"古者世治之民,奉公法,废私术,专意一行,具以待任。

" 夫为人主而身察百官,则日不足,力不给。且上用目,则下饰观;上用耳,则下饰声;上用虑,则下繁辞。

先王以三者为不足,故舍己能而因法数,审赏罚。先王之所守要,故法省而不侵。

独制四海之内,聪智不得用其诈,险躁不得关其佞,奸邪无所依。远在千里外,不敢易其辞;势在郎中,不敢蔽善饰非;朝廷群下,直凑单微,不敢相逾越。

故治不足而日有馀,上之任势使然之。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

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贰错,制不共门。

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故绳直而枉木断,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

刑过不辟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绌羡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

厉官威名,退*殆,止诈伪,莫如刑。刑重,则不敢以贵易贱;法审,则上尊而不侵。

上尊而不侵,则主强而守要,故先王贵之而传之。人主释法用私,则上下不别矣。

译文 国家没有永久的强、也没有永久的弱。执法者强国家就强,执法者弱国家就弱。

楚庄王并吞国家二十六个,开拓疆土三千里、庄王灭了他国,楚也就衰弱了。齐桓公吞并国家三十个,开辟疆土三千里;桓公灭了他国,齐也就衰弱了。

燕昭襄王把黄河作为国界,把蓟城作为国都,***有涿和方城,攻破齐国,平定中山,有燕国支持的就被人重视,无燕国支持的就被人看轻;昭襄王灭了他国,燕也就衰弱了。魏安厘王攻打燕国,救援赵国,夺取河东地,全部攻占陶、卫领土;对齐用兵,占领平陆;攻韩,拿下管地,一直打到淇水岸边;眼阳交战,楚军疲敝而退;上蔡、召陵之战,楚军败;魏军遍布天下,威振于中原各。

2. "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度"在文言文中的意思如下:

一:度dù

1、量长短的标准。也指按一定计量标准划分的单位。

《郑人买履》:“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译文:已经买到鞋子了,才说:“我忘记带鞋码了”

2、限度。

《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译文:生产是有季节的 而使用却没有限度,那么物资一定会很快耗尽。 )

3、制度;法度。

《答司马谏议书》:“谇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译文: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

4、气度;度量。

《荆轲刺秦王》:“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译文: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意料不到,大家都失去了气度。

5、***;打算。

《答司马谏议书》:“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译文: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

6、渡过;越过。

《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翻越关隘和山岭就像飞过去一样快。

7、次;回。

《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译文: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

二:度duó

1、量(长短)。

《郑人买履》:“自度其足而置其座。”(译文: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2、计算;估计。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译文:蔺相如估计秦王虽说答应斋戒,但必定会负约不把城池给赵国,就派他的随从换上粗布便服。)

3、砍伐。

《左传·隐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则度之。”

译文:山上有木材,工匠就砍伐而制成器具。

3. 度在文言文念duo时翻译

度念 duó时,文言文与现代白话的解释基本相同,表示丈量、计算、推测。如:

《史记·项羽本纪》: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估计

《诗·小雅·巧言》: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揣测

《左传·隐公十一年》: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丈量

《礼记·王制》:度地居民。释文:“量也。”

《礼记·少仪》:不度民械。释文:“计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丈量

4. 文言文在线翻译(全文翻译)

译文:

李文定家中贫寒,与他住同一条巷的李生,时常给他钱来接济他。李文定感谢他的好意,与他结拜为兄弟。后来李文定考取了进士,李生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同他拉拢关系,李文定仅仅在嘴上说谢谢,没有回信。李生很生气,说李文定忘恩负义,然后不再通信。

十年后,李文定当上了左丞相,向皇上禀奏书生旧日周济体恤的恩情,想给他一个官职,用来报答他的恩情。皇上下诏授予姓李的书生以左班殿直的官职。李文定命人制作袍笏,给州将写了一封信,让州将把李生送到上任的地方。

李文定与他共叙旧日的友谊,并且感谢他说:“你以前对我的接济,一直不敢忘记,有幸获得恩典,才实现报答你的愿望。”这样众人被李文定宽广的胸怀折服,不是心胸狭窄目光短浅的人所能达到的。

原文:

李文定公家甚贫,同巷李生,每推财以济之。公感其意,拜为兄。寻举进士第一,李生遣人奉书通殷勤,公口谢之而已,不答。书生惭,谓公挟贵忘旧,遂不复相闻。

后十年,公为左相,因而奏李生昔日周恤之义,愿授一官,以报其德。诏授左班殿直。公制袍笏,致书州将,令送生至公所。公与叙旧好,且谢曰:“昔日周旋,极不敢忘,幸被误恩,乃获所愿。”

众然后服公性度弘远,非狭中浅见之人所能度。

扩展资料:

本文选自文章《李文定报德》。《李文定报德》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李文定报答故人恩情的故事。启示我们在对待一个人或一件事时,应当懂得包容,知恩图报。

李文定公叫李春芳。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李春芳状元及第,授翰林修撰。以善写青词得明世宗赏识,升翰林学士。历官太常少卿、礼部右侍郎、礼部左侍郎、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并加太子太保。嘉靖四十四年(1556年),兼武英殿大学士,入阁与严讷共参机务。

李春芳性恭谨,治谕平恕,被时人比作李时。才虽不及,而清廉过之。与严讷、郭朴、袁炜同有“青词宰相”之称。著有《贻安堂集》十卷。万历年间的首辅王锡爵写的 《太师李文定公传》,记载了李春芳退休生活的几个方面。

5. 文言文《知见有余》的翻译

〖原文〗

王中郎甚爱张天锡①,问之日:“卿观过江诸人,经纬江左轨辙有何伟异②?后来之彦,复何如中原?”张日:“研求幽邃,自王、何以还③;因时修制,荀、乐之风④。”王日:“卿知见有余,何故为苻坚所制?”答日:“阳消阴息⑤,故天步屯蹇⑥;否剥成象⑦,岂足多

讥?”

〖注释〗

①王中郎:王坦之。字文度。有才学,官至中郎将,中书令。 张天锡:字纯嘏。官至凉州刺史。

②轨辙:法度,方法。

③王、何:王弼、何晏,三国时人。二人喜谈玄理,具有老庄思想。

④荀、乐:荀凯、荀勖、乐广,都是西晋大臣。

⑤阳消阴息:事物的发展变化。

⑥屯蹇(zhūn jiǎn):卦名。指艰难困苦。

⑦否剥:卦名。指事物的消长盈虚。

〖译文〗

王坦之非常喜爱张天锡,问他道:“你观察渡江的每个人,治理江东的法度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的才俊之人,和中原的人相比如何?”张天锡说:“研究求索幽深玄妙的学问,自然在王弼、何晏以下,但根据时势修订制度,具有苟颧、荀勖、乐广等人的风***。”王坦之说:“你的知识见解丰富,为什么被苻坚所制服?”张天锡说:“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国运不昌,遇到艰难险阻;事物的消长盈虚,岂能过多讥笑?”

6. 这篇文言文的全文翻译

梁懂,字伯威,北地弋居人。梁懂有勇气,常充满正气喜欢建立功名。起初做车骑将军邓鸿的司马,两次迁升,被封为西域副校尉。恰逢西部民族反叛,朝廷大规模调兵向西平息叛乱,诏命梁懂留作各军后援。梁懂到了张掖的日勒。各个羌族部落一万多人攻打亭候,杀掠官吏百姓。梁懂进兵出击,大败羌兵,乘胜追打到昭武,敌虏于是四散逃跑,那些能逃脱的只有十分之二三。梁懂于是到了姑臧,羌族有三百多名豪强大户到梁懂那里投降,梁懂用善言安慰他们,并遣送他们回到故地,河西四郡又安定了下来。梁懂受诏书驻扎在金城,听说羌人又入侵京城周围一带,迫近***园陵,就立即率带兵出击,在武功美阳关辗转作战。梁懂在战场上受了伤,连日破敌,赶跑他们。全部夺回被抢走的人口、牲畜,缴获马匹牲畜财物很多,,羌人于是四散奔逃。

永初三年冬,南单于与乌桓首领都反叛朝廷。庞雄与耿夔共同打击匈奴奥鞬日逐王,把他们打得大败。单于便亲自率领军队在美稷包围中郎将耿种,连续交战数月,单于进攻的势头越发猛烈,耿种发来文书请求援救。梁懂率领八千多人快马奔赴战场,到了属国的故城,跟匈奴的左将军、乌桓首领交战,打败并斩杀了他们的头目,杀死三千多人,俘虏了头目们的妻子儿女,获得财物很多。单于又亲自率领七八千骑兵迎击,包围了梁懂。梁懂披上铠甲出阵击杀,所攻击的地方都被击破,敌虏于是引兵退回到虎泽。三月,何熙的军队到五原曼柏,突然得了疾病,不能前进,派庞雄与梁懂以及耿种步骑兵一万六千人进攻虎泽。连接营寨逐渐前进,单于非常害怕,派左奥鞋日逐王到梁懂那里请求投降,梁懂便大规模陈列军队接受他们投降。单于摘下帽子光着脚丫,咱绑磕头,缴纳人质。正碰上何熙在军中去世,朝廷就封梁懂为度辽将军。

第二年,安定、北地、上郡都被羌人占领,谷价很贵,百姓流散,不能独立支撑。朝廷下诏给梁懂调发边防军队迎接三郡太守,让他们率领吏民迁徙到扶风郡界内。梁懂立即派南单于哥哥的儿子优孤涂奴带兵迎接太守。回来以后,梁懂认为,涂奴迎接太守有功劳,便拿羌侯印绶给了他,由此犯了擅自主张的罪过,被捕入狱,用来抵偿罪过。

适逢反叛的羌人进犯京城附近一带,关中强盗四起,朝廷又封梁懂为谒者,带兵去打击进犯的羌人。梁懂到了胡县,就病故了。

7. 文言文翻译39篇

1.荀巨伯以德退敌 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

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 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2.蔡洪赴洛 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中求英才,于山野隐士中征俊杰。

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华来参加征召呢?”蔡洪回答:“ 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孟津河里;满握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自昆仑山中。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

圣贤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难道诸位就是那些百姓的后代吗?”3.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惘然若失。4.王羲之机智 王羲之十岁的时候,大将军十分喜爱他。

常让他在帐中睡觉。王敦曾经先起身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来。

一会儿,钱凤进来了,商量大事,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中,就谈背叛朝廷的***。王羲之醒来后,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惊骇之余,知道自己没有性命了,于是吐口水污秽自己头脸和被褥,***装睡着。

王敦他们刚刚密谋到一半,才想起了王羲之还没有起,两人十分惊慌,生怕小孩泄露出去,都说:“不得不除掉他 !”等到揭开帐子,却见王羲之吐的唾沫满脸,相信他确实是睡着,于是得以保全。在当时称赞他聪明。

5.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县县令班彪的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6.陆绩怀橘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他的父亲名叫陆康,曾经做过庐江地方的知府,和袁术关系很好。

陆绩六岁那年,在九江见到袁术,袁术叫人拿了橘子给他吃。陆绩偷藏三只,临走告辞袁术,橘子掉在地上。

袁术笑着说:“陆郎做客却带着橘子,为什么呢?”陆绩跪着回答说:“是橘子甜,想拿回去给母亲吃!”袁术说:“陆郎这么小就知道孝顺,长大后必然成大才!”袁术感到惊奇,后来常常称道此事。 现在有人在席间在怀里藏果,想逗弄小孩。

同样藏到怀里回去,为什么不把爱孩子的心转化爱父母的爱心呢。奇才呀陆郎,可以作为典范了。

7.苏武牧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

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

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8.楚襄王问于宋玉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

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 “有个客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用商声,刻画羽声,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

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9.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

他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

8. 文言文全文翻译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奉事秦始皇。始皇十一年(前236),王翦带兵攻打赵国的阏与,不仅攻陷了它,还一连拿下九座城邑。始皇十八年(前 229),王翦领兵攻打赵国。一年多就攻取了赵国,赵王投降,赵国各地全部被平定,设置为郡。第二年,燕国派荆轲到秦国谋杀秦王,秦王派王翦攻打燕国。燕王喜逃往辽东,王翦终于平定了燕国都城蓟胜利而回。秦王派王翦儿子王贲攻击楚国,楚兵战败。掉过头来再进击魏国,魏王投降,最后平定了魏国各地。

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送行。

用以字来组词(成语)

1. 罚字的四字成语

含有罚字的四字成语有赏罚信明、赏罚分明、赏劳罚罪、罚一劝百、罪不当罚、奖罚分明、赏罚严明、信赏必罚、明罚敕法、以毁为罚、赏罚无章、赏罚不信、明罚勑法、赏信必罚、二罪俱罚、罚不当罪等。

成语解析:

一、赏罚信明

解释: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同“赏罚分明”。

出处:《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白话文:“孝宣皇帝赏罚信明,实施与控制,记人之功,忽然在小错误,以达到治理平。”

二、赏罚分明

解释: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出自: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白话文“该赏的赏,该罚的罚,根据材质来治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赏劳罚罪

解释: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同“赏功罚罪”。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四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四、罚一劝百

解释: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自: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

白话文“罚一劝百政的经,不同意而被不晚啊。”

五、罪不当罚

拼音:[ zuì bù dāng fá ]

解释: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 ***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谁个惩办要严,谁个处罚从轻,农民都有极明白的计算,罪不当罚的极少。

百度百科-赏罚信明

百度百科-赏罚分明

百度百科-赏劳罚罪

百度百科-罚一劝百

百度百科-罪不当罚

2. 带罚字的四字词语

1、罚不当罪 fá bù dāng zuì

释义: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出处:先秦·荀子《荀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翻译:品德与地位不相称,才能与职务不相称,奖赏与功劳不相当,惩罚与过失不相当,没有比这更不好的了。

2、罚不及嗣 fá bù jí sì

释义:嗣:后嗣,子孙。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

出处: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唐臣传·任圜》:“然罚不及嗣,子可以轻。”

翻译:但是惩罚有罪的人不能株连他的子孙,他的子孙可以从轻发落。

3、罚不责众fá bù zé zhòng

释义: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况罚不责众。”

翻译:何况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处罚了。

4、罚一劝百 fá yī quàn bǎi

释义: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出处:唐·韩愈《谁氏子》:“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不晚耳。”

翻译: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才是为政之道,如果到时候犯了再惩罚也不迟。

5、罚当其罪 fá dāng qí zuì

释义:罚:处罚,惩罚。所作处罚和所犯罪行相当

出处:唐·王方庆《魏郑公谏录·对百官应有堪用者》:“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翻译:奖赏与功劳相称,没功劳的人自然会退散,惩罚与过失相当,想作恶的人也会感到恐惧。

3. 罚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罚不当罪、

赏罚分明、

明罚敕法、

以毁为罚、

罚一劝百、

赏劳罚罪、

赏善罚*、

二罪俱罚、

赏善罚恶、

赏同罚异、

恭行天罚、

罚弗及嗣、

罪不当罚、

赏贤罚暴、

赏高罚下、

罚当其罪、

赏信必罚、

罚不责众、

赏罚无章、

陟罚臧否、

赏罚黜陟、

赏罚不当、

赏罚不信、

黜陟赏罚、

蒲鞭之罚

4. 关于罪的四字成语

关于罪的四字成语 :

罚不当罪、

负荆请罪、

罪魁祸首、

罪孽深重、

戴罪立功、

滔天大罪、

罪加一等、

罪不容诛、

罪恶昭彰、

何罪之有、

罪有应得、

兴师问罪、

罪该万死、

罪责难逃、

千古罪人、

罪恶滔天、

罪大恶极、

无形之罪、

罪以功除、

问罪之师、

罪不及孥、

滔天罪行、

非战之罪、

吊民伐罪、

罪盈恶满、

是古之罪、

自取罪戾、

欺君之罪、

声罪致讨、

二罪俱罚

希望***纳

5. 有受也有罚的四字成语

逍遥法外

xiāo yáo fǎ wài

解释逍遥:***自得的样子。指犯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然自由自在。

出处巴金《探索集·再说小骗子》:“那些造神召鬼、制造冤案、虚报产量、逼死人命等等、等等的大骗子是不会长期逍遥法外的。”

结构偏正式。

用法用作贬义。指没有制裁的犯罪分子。一般作谓语、宾语

辨形逍;不能写作“肖”。

近义词逍遥自在

反义词罪有应得、法网难逃

例句

(1)对破坏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要严厉惩处;不能让他们~。

(2)自从严打斗争开展以来;犯罪分子再也不能~了。

6. 罪开头的的四字成语

罪魁祸首、

罪孽深重、

罪加一等、

罪不容诛、

罪该万死、

罪有应得、

罪恶昭彰、

罪大恶极、

罪责难逃、

罪恶滔天、

罪不及孥、

罪以功除、

罪不可逭、

罪盈恶满、

罪在不赦、

罪不当罚、

罪合万死、

罪恶如山、

罪人不孥、

罪莫大焉、

罪己责躬、

罪恶迷天、

罪上加罪、

罪疑惟轻、

罪行累累、

罪恶贯盈、

罪疑从轻

7. 含罚的成语

我帮您查成语字典的~

龚行天罚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

罚不当罪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罚不责众 罚:惩罚;责:责罚;众:多数人。指某种行为即使应片惩罚,但很多人都那样干,也就不好***取惩罚的办法去处理了。

罚一劝百 处罚一个人以惩戒众人。

恭行天罚 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

蒲鞭之罚 比喻对下属的过错持宽容的态度

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形容处理事情严格而公正。

奖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绝不含糊

明罚敕法 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赏罚不明 赏罚不清楚不明白。该奖赏的不奖赏,该惩罚的不惩罚。

赏罚信明 同“赏罚分明”。

赏罚严明 同“赏罚分明”。

赏高罚下 见“赏功罚罪”。

赏功罚罪 奖赏有功的人,惩罚犯罪的人。

赏劳罚罪 见“赏功罚罪”。

赏善罚恶 谓赏赐善人善事,惩罚恶人恶事。

赏善罚否 见“赏善罚恶”。

赏同罚异 谓奖赏和自己的意见相同的,惩罚和自己的意见不同的。

赏贤罚暴 犹赏善罚恶。

赏信罚必 谓该赏一定赏,该罚一定罚。

赏信罚明 同“赏罚分明”。

信赏必罚 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

以毁为罚 根据人们的非毁给以惩罚。参见“以誉为赏”。

陟罚臧否 赏罚褒贬。

二罪俱罚 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敬酒不吃吃罚酒

8. 罪的成语有哪些

弥天大罪、戴罪立功、罪魁祸首、罪恶深重、负荆谢罪。

1、弥天大罪

解释:形容极大的罪恶。

出自: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纵有那弥天罪,也难赎。”

译文:即使有极大的罪恶,很难赎还。

2、戴罪立功

解释:带着罪过或错误去创立功勋,以功赎罪。

出自:明·王守仁《案行漳南道守巡官戴罪督兵剿贼》:“其覃恒等所统军,就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立功自赎。”

译文:它芳香恒等人所统领的军队,在仰高伟管领,戴罪杀贼建功赎罪。

3、罪魁祸首

解释:魁:为首的。作恶犯罪的头子。

出自: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译文:虽然这虔婆杀我,娟奴是作恶犯罪的头子,追了他去。

4、罪恶深重

解释:指做了很大的坏事,犯了很大的罪。

出自:宋·欧阳修《与十四弟书》:“某罪逆深重,不自死灭。”

译文:某反犯了很大的罪,不从死了。

5、负荆谢罪

解释: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同“负荆请罪”。

出自:金·马钰《满庭芳·谢咸阳王法师》词:“追悔无由,不免放效廉颇。专专负荆谢罪,望吾师、痛挞则个。”

译文:后悔没有从,不免放效廉颇。专门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希望我的老师、疼痛甚至是个。

以暴易暴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以冰致蝇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以德报德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以德报怨 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以毒攻毒 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

以碫投卵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以讹传讹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以耳代目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光听信别人说的。

以攻为守 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以古非今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以观后效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以冠补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以管窥天 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通过竹管子的孔看天。比喻见闻狭隘或看事片面。

以规为瑱 规:规劝;瑱:古人冠冕上垂在两侧以塞耳的玉。把规劝的话当作塞耳的瑱。比喻不听别人的规劝。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以己度人 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以简驭繁 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以儆效尤 儆:使人警醒,不犯错误;效:仿效,效法;尤:过失。指处理一个坏人或一件坏事,用来警告那些学着做坏事的...

以酒解酲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以身殉职 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以身作则 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以升量石 升、石: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比喻以肤浅的理解力推测深奥的道理。

以石投水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以手加额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以售其奸 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

以疏间亲 指关系疏远的人离间关系亲近的人。

以水济水 用水来给水增味。比喻随声附和,对事情没有好处。

以水救水 引水来救水灾,水势越盛。比喻不仅不加以制止,相反更助长其势。

以水投水 把一条河里的水倒到另一条河里。比喻事物相似,很难辨别。

以汤沃雪 汤:开水;沃:浇。用开水浇雪。比喻效果明显。也比喻事情很容易做。

以汤止沸 用开水去制止水的沸腾。比喻不从根本上着手,对事情没有帮助。

以莛叩钟 莛:草茎。原意是钟的音量大,用草茎去敲,就不能使它发出应有的响声。后比喻学识浅薄的人向知识渊博的人请...

以退为进 本指以谦让取得德行的进步,后指以退让的姿态作为进取的手段。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以文会友 指通过文字来结交朋友。

以文乱法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聊以解嘲 姑且用来解释被人嘲笑的事情。

聊以塞责 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聊以*** 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聊以自娱 聊:姑且。姑且用以自我***宽慰。

聊以卒岁 勉强地度过一年。

蒙以养正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民以食为天 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母以子贵 母亲因儿子的显贵而显贵。

难以为继 难于继续下去。

难以置信 不容易相信。

人以群分 人按照其品行、爱好而形成团体,因而能互相区别。指好人总跟好人结成朋友,坏人总跟坏人聚在一起。

日以继夜 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事以密成 事情因为严密谨慎而成功。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无以复加 不可能再增加。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物以类聚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物以稀为贵 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习以为常 习:习惯。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信以为真 相信他是真的。指把***的当作真的。

讹以滋讹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方以类聚 指同类事物相聚一处。方:办法,做法,技巧。

积以为常 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俭以养廉 俭:节俭;廉:廉洁。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作风。

适以相成 指恰好可以相辅相成。

率以为常 指成为经常的事。

邈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无以塞责 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难以为情 指情面上过不去。

难以预料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日以为常 经常做某件事,成了惯例常规。

诗以言志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誓以皦日 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物以群分 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爱人以德 德:德行。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

嗤之以鼻 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持之以恒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大车以载 大车材坚,能载重物。比喻人有大材,能够胜重任。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动之以情 用感情来打动他的心。

度己以绳 绳:纠正,约束。指一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合乎法度。

好整以暇 整:严整;暇:不急迫。形容既严整,又从容。也指事情虽多,仍旧从容不迫。

降格以求 降低标准去寻求。

慨当以慷 与“慷慨”意思相同,指充满正气,情绪激动。“当以”无实际意义。

梦寐以求 做梦的时候都在追求。形容迫切地期望着。

磨砺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摩厉以须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全力以赴 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进去。

如愿以偿 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扫地以尽 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扫榻以待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等待客人到来。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绳之以法 根据法律制裁。

拭目以待 拭:擦;待:等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不知所以 以:原因。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

忘乎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忘其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希望可以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