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魂七魄归位口诀手抄本怎么写,三魂七魄归位口诀手抄本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7-01 0
  1. 熊春锦《道医学》入门导读
  2. 关于四大名著的知识
  3. 魂魄被鬼抢了怎么办?是真实的事
  4. 己亥杂诗原文
  5. 红楼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6.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简介
  7. 民间故事——湘西赶尸人
  8. 丰都大帝与阎王、泰山府君、东狱大帝的区别与职能

 道教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的宗教,不管您是信徒还是旅游时前去道观,都可以了解一下道教的礼仪,看看传统的中国道教的独特韵味,进入道观,就要暂时放下世间的固习,习用道教的礼仪,包括称呼、行礼等等,才能体现互相尊重与文明礼貌。以下是为大家搜集整理的道教礼仪,欢迎阅读!

  一、相互称呼

 信徒称呼道士,应称师父或道长,问候语为:师父慈悲!师父您好!或者道长慈悲!道长您好!参加斋醮时或对德高年长的道士,应尊称为法师,如:法师慈悲!法师您好!

三魂七魄归位口诀手抄本怎么写,三魂七魄归位口诀手抄本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信徒问候道士时,应自称***。自我介绍为:***姓某名某某。

 道士问候信徒,均称居士,居士意为居家修道之士,是道门中人对信徒的尊称,问候语为:某某居士您好!见到德高望重,或德才兼备的信徒,也可尊称为先生,先生二字在道门中是对德才兼备者的尊称,与世俗对普通男士的称呼,意义不同。问候语为:某某先生您好!

 信徒之间,可以互称道友,问候语为:道友慈悲!某某道友您好!

  二、见面行礼

 道***之间见面,行拱手礼和稽首礼,一般不行世俗的握手礼和鞠躬礼,更不主张行西洋的拥抱礼。因此,见到道士,不要主动与道士握手,否则难免尴尬。

  拱手礼: 又称抱拳礼,见面时,正对对方,双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左手在外,右手在内,手心向下),举到与眉眼平齐处,微微弯腰,同时口称问候语。平辈之间一般互相行拱手礼,长辈对晚辈答礼、平辈道长对信徒答礼,也一般用拱手礼。

稽首礼: 又称作揖礼,见面时,正对对方,双手抱拳,举到与眉眼平齐处,深深弯腰,双手抱拳自然下垂到与腹部平齐处,再立正抱拳于眉眼平齐处,同时口称问候语。晚辈对长辈、平辈信徒对道长,一般行稽首礼。

 见面行拱手礼与稽首礼,即恭敬,又优雅,只要对方能见到,不论远近,都可行礼,与社会上流行的握手礼与西方的拥抱礼相比,即方便,又卫生,还避免了男女肌肤接触的麻烦,是中国传统的文明礼仪,道教信徒有义务和责任进行推广流行。

三、朝拜礼仪

斋戒: 信徒在拜神的前一天晚上,应该要吃斋、吃素。

  沐浴: 道教讲的沐浴,沐的是身上的污垢,道教讲人要清净自己的心灵,也就是要洗心涤虑。

 在朝拜神仙的时候,要做到衣冠整齐,不能穿背心,裤衩,拖鞋,这样是对神灵的一种亵渎。

 到庙里朝拜,应该要了解一些朝拜的规矩,进入殿堂一般是靠门的右侧走(因为道教宫观建筑格局一般是坐北朝南居多,所以进入殿堂靠右侧进也就是靠东边进),或者是靠左侧走,不能冲着中间走,不能当道走,走路的时候不宜高声,在庙里面不宜喧哗,应该是诚心定气的。

 如果是从右边入殿,那就是迈右脚靠殿堂大门右侧进入,也就是说从东边进去,就从西边出来,那么从西边出来迈的也是右脚,道教讲进去从东边进,出来的时候从西边出,是顺其自然,是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规律,效法自然的具体体现。

 朝拜时常用香、花、灯、水、果五种祭品供奉于神坛之上,称为斋供,对于斋供中的五种供品,各有规定和禁忌。

  四、敬香礼仪

 道教烧香包括了供养、传达、召魂、静心这四种涵义。其中:

  供养指供养诸神。 ?愿烧道(经、师)宝香,生生常供养。?(出于《三宝香》)香云缭绕,腾空供养,供养上界云府高真,中界岳渎威灵,下界水府仙官,三界诸神。

  传达指传诚达信。 所谓?香自诚心起,烟从信里来。一诚通天界,诸真下瑶阶。?

招魂指召亡返魂。 做幽事道场时,可通过焚香摄召亡魂,有谓:?以此真香摄召请,当愿亡者悉遥闻?。又谓:?一柱明香通信去,五方童子引魂归?。全真仪范中有?一柱返魂香?而广东〈散花科〉中更有:?三柱返魂香?之说:?一柱返魂香,径通三界路?;?再柱返魂香,直透幽冥府?;?三柱返魂香,飘渺通十殿?。

 静心指清静身心。 重阳祖师有词曰〈踏莎行;咏烧香〉,是这么写的:?身是香炉,心同香子,香烟一柱分明是,依时焚透昆仑,缘空香泉袅祥瑞。?

焚香的具体做法 是,先选三柱香,不要断香,点燃香,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头相齐,躬身敬礼,然后用左手上香,这时,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奉有什么尊神像的话,先上正位,再上左位,次上右位,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上香完毕,即行叩拜礼。至于拈香是最为隆重的,只有在诸神圣诞火供斋设醮时才行之。

五、敬礼神像仪式

 敬礼神像仪式,如:神像开光、神殿装饰、献神供品、敬香等,都属于供养的范畴。因道教敬神仪礼是伴随神像塑造就开始的,故我们先从神像塑造谈起。

(一)神像塑造

 神像有木雕、泥塑、夹苎脱空、石雕等多种。在雕塑神像时,要进行敬神仪礼。其仪式主要有二:(1)择吉日良辰举行开工仪式。首先上供、焚香、诵经礼拜。如是木雕,造像工匠要用斧子在木料上方轻砍三个或七下,以示三请或表示赋予其三魂七魄。(2)在神像雕塑(造)过程巾,还必须有?装脏?仪式,其用意是使神灵能贯注到神像中,让神像真正成为神灵依附的分灵身。如是木雕,在神像背后开一方穴达到胸前,然后择吉日良辰?装脏?。?装脏?的内容通常有:经典,它代表神灵和智慧;铜镜,象征神明能洞照人世善恶;历书、五谷,象征神明能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沉香、朱砂、雄黄,表示可以避邪;红、黄、青、白、黑五色线,以应五行俱全;金银珠宝,表示神明能佑人富贵吉祥;灵符、香灰,表示神通。

  (二)神像开光

 神像塑好后,择吉日举行?开光点眼?仪式。事先准备好朱砂、白芨、金鸡(即雄鸡)、镜子、面巾、新毛笔等物。届时上供、焚香、诵经、念咒(念《金光神咒》)、焚表、诵念圣诰,由高功将神像上的红布取下,用新画巾为神像揩面,然后用新毛笔蘸朱砂、白芨和金鸡血的混合液点神像眼睛(也还顺便点口、鼻、耳,表示开窍),与此同时,在殿外由一道士用镜子将阳光反射到神像的眼睛中,以喻藉太阳的神光使神像能洞察人间。举行?开光点眼下仪式,旨在诚心祈祷神的分灵降临人间附之神像之上,使其成为具有通神启灵的分灵身,因此,其仪礼时分隆重。道教有 ?套专行开光科仪。

(三)神殿装饰

 神殿,亦称神堂或殿堂。为了增加神的威严与肃穆眺气氛,令人进入神殿后受感辣而顿生虔诚敬仰之心,还要在神殿内布置多种装饰。主要有华盖、幔帐、幡、幢、吊灯等。华盖,原为天子宝座上所用以盖覆头顶的伞盖装饰,《古今注》:?华盖黄帝所作也?。后世道教沿用,悬挂在神像头顶上瑞,象征神的尊贵与威严。幔帐,悬挂于神像前,上面绣有白云、仙鹤等图案。幡,悬挂神象前之幔帐两侧。《太清玉册》卷五:?道家所用之幡,以表示天地人之象?。在神像前,还要挂等,象征神光普照。

(四)献神供品

 所供奉的神像就是神的分灵身,当时时予以供养。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其供品,平日为香、花、灯、水、果,此为常设之供品。做道场时则在前面五供的基础上,增设茶、食、宝、珠、衣五供,合为十供。供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九堂供几等。每五盘(或碗、或碟)供品为一堂。现今道观所献供品一般有茶(茶叶或茶水)果(水果或干果)、饭食(米饭或米制品)面食(馒头或面制品)、菜(青菜或干菜)。神的供品,也要依礼摆设。其排列顺序是从内到外:一茶、二果、三饭、四菜、五馒头。献供时,先双手高举供品(与额相齐),躬身致礼,然后轻放供桌上。供献讫,还要敬香、叩拜。

 (五)敬香

 敬神最常见最普遍的方式莫过于敬香。敬香,也称献香,世人多称烧香。敬香旨在?以香达信?,即以人的诚心通过香烟达于神明,所谓?一柱真香通信去,上圣高真降福来。?敬香有焚香、拈香两种方式。

 焚香较为常见,为平日道士及信徒用线香(或料香或藏)敬神的仪式。具体做法:

 (1)选三柱(支)香,不要断香。

 (2)点燃香(点燃后若起明火,可左右摆灭,不能用口气吹灭)。

 (3)面对神像,双手举香(与额相齐),躬身敬礼。

 (4)用左手上香,三柱香要插直、插平,间隔不过一寸宽(以表示寸?心)。若是道徒还要默念《上香时咒》:?常焚心香得大清静?。(若在一个神殿里供养奉有多尊神像,先上正位,再上正位,次上右位,后两者各上一柱香,仪式相同。)

 (5)上香讫,即行叩拜礼。正所谓烧香拜神也。

 拈香最为隆重,只有在诸神圣诞或供斋设醮时,有主持(方丈、监院)或高功方行之。所拈的香有五种,即檀香、沉香、云香、紫降香和茄兰香,是为?名贵五香?。最常用的是檀香,是故拈香亦称烧檀香。烧檀香比较讲究。香要劈成一分粗细,一寸长短;须有专用香炉(称檀香炉),还要另备一些香面(通常以线香碾成粉末代之)。拈香前,先用香匕(小勺之类)在檀香炉中间将香灰挖一小坑,埋入香面,用香匕摸平,香面上微覆一层香灰。接着,点燃少许事先折成一寸长短的线香,将燃着的那端插入香面内。拈香时用左手,三枚香分别先后三次投炉,上下植献(先中、次左、后右)或东西卧献均可。拈香时要默念

 《祝香咒》:?道由心学,心***(借也)香传。香焚玉炉,心寸帝前。真灵下盼,仙旆临轩。令臣关告,径达九天。?拈香讫,退回跪垫,行三礼九叩大礼。

六、道教诵经礼仪

 《道门通教必用集》称"童子长成,教习音韵。单声诵念,赞助行持。传闻舛差,蹈袭芜鄙,悉加厘正,俾就谨严",就是通过诵念***,帮助"行持",修习道学的意思。

1、诵念方法。

 诵念方法同一般诗文的朗读不同。诗文朗读一般按文意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但诵念***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诵念时,有个人单独诵念的,也有多人集体诵念的,有诵念一遍而止者,也有反复诵念多遍的。

2、***的选择。

 道教一直重视《道德经》的诵念。《洞玄五称经》称:"太上玄一***曰:道德五千文,***至微,宣道之意,正真之教,焕乎奇文,诵之千日,虚心注玄,白日升仙,上为西华***,此高仙之宗也,亦能致庆于七祖。

 出家道士每日要上殿奉诵***,这一制度是从金代王重阳祖师开创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以后确立下来的。诵经对道士来讲,又称为?玄门功课?、?日诵功课?。 通常早、晚各一次,每次约一小时左右。早课时间大约在四点至五点之间。每日晚课通常在下午六点半左右。在家修持道***亦尊此例。

 道***初诵***以《常清常静经》《太上感应篇》为主,***以讲?心静静心?入手,谈到?观?、?寂?等修养法的上乘学说。知祸福承负之旨。认为?真静?、?真寂?就是所谓的?常清静?,充分发挥了老庄修养法?清静无为?的宗旨。***字数不多,文浅意赅,适合道***每日功课念诵。 经,在南北朝时期经寇谦之、陆修静改革,变直诵为音诵,增加了音韵和器乐伴奏,沿袭下来,平时道士的早晚功课用的法器主要有木鱼、提钟、磬、铃、鼓、铛等。功课经用韵各地不同,全国大约有五种:北京韵、崂山韵、东北韵、子孙韵、十方韵。较大的丛林宫观一般均以十方韵为通用主韵。

3、见经典如见圣真。

 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来翻页。

 凡经书,不得涂改、书写。或经书错字,或口传秘旨,或神灵讳字,或运气存意,或种种用法,均是心记。心记不能又恐遗忘时,另备洁纸,把***页码文字抄誊一遍再添修改。熟记之后,焚化笔记。凡写有***的书卷纸张,均不得任意丢弃,应在僻静无人的地点焚化。更忌心性放荡,折损破坏经书。

 学习经典,一般选择干净、僻静处,在黄纸上用繁体汉字毛笔书?学习经典,诸神回避?八字,贴于墙上。诵习经典,有度人度己之功,读错一字,伤及十类万灵,背负无穷罪孽,请私下学习熟悉,习练无错,再公开讽演。若不慎读错,及时悔改。殿堂之内,不得喧哗。诵经之时不得言语不洁。

4、读经

 读经时,应谦虚谨慎、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生一丝懈怠。 经者,口口相传,秘法均不在字面。习阅经典,先拜明师或请有缘老修行,进行教习?过经?。未?过?之经,不得修持。经不?过?,则无师承;无师承,则失其魂。若是居士读经或跪经,须在前一日起斋戒沐浴。女人经期不进殿堂。

 凡在道观遇到道士或其他善人诵经,若能陪同跪诵,专诚用神,获福无量,罪业蠲除。遇殿堂诵经,不得凑身观望、翻拉经书等。凡有生灵读经,必有丁甲护持。凡一人诵经,附木精灵、路过蚁虫、蜎飞禽畜,均沾利益;若遇有慧根者,闻经悟性,可以直接拔离六道。圣号持诵,亦有同功。

 居士若念经一半身体遇急症或其他紧急事项,可以三拜后,脱去经服,离开经坛;事毕后,返回搭衣,三拜后继续诵经;若是重疾病,可以由道友同修代替,完成诵经,并代为叩首礼谢神灵。 或礼拜祖师,暂停修习,视自己情况而定。

七、道家五忌

(1)、不问寿 :特别讲解?道不言寿?这一禁忌。有人初进道观,见到鹤发童颜的老道长,带有敬意地问道:?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多少然而老道长却避而不答,只是点头微笑。修道之士,之所以忌讳人们询问其年龄,这便是因为?道不言寿?的缘故。?在与他们交谈中,切莫询问其生辰和年龄,以免犯忌。

 修行的目的是求得解脱,超脱生死,认为生与死仅是生命在瞬间的转换,小小的轮回。修道者不在乎年纪的大小,故忌问寿。出家之人因为看透种种繁杂之事对人产生的烦恼,令人智昏,故出家以求清静,若再问俗家六亲锁事,重提烦恼,犯了出家人的忌讳。世俗之人一见面就问:?你多大年纪了?结婚了吗?出家父母同意吗?家里还有什么人等,一听是老乡就赶紧套近乎,称兄道弟而道俗不分。切忌不可如此。

(2)、不问师 :道门有讳师不讳祖的规矩,所以不熟悉的轻易不要问道人的师父是谁,以示尊重。

(3)、不问修行 :问别人修行到什么程度也是大忌,道人修到什么境界只有自己最明白,人家谦虚说自己没有修行,您就以为人家真的没修行了?!

(4)、不问俗事 。与道观里的道长千万不要谈俗家之事,因为道观是学习,培植福报的地方,在道观任谈俗家之事容易造口业,切忌。

(5)、不问籍贯 。出家之后,三官校籍,紫府留名。求大道之人,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中。所以不要问出家人是哪里人。

  八、道士?四不吃?

 1.不食狗 因其?忠?

 古往今来,人们常说:?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为主效劳,不可食也。狗是人类至善至忠的朋友,为人类服务,忠心耿耿。所以道教禁食狗肉,因其?忠?。

2.不食乌鱼 因其?孝?

 人们通常说:?乌鱼精最可恶,连自己的亲生子都吃?,但道教说法与此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乌鱼一到产卵期,两眼昏花,什么也看不见,只待饿死升天,乌鱼鱼崽最有孝心,宁可自己游入母嘴,给娘充饥,也不能让娘饿死,精神可贵可佳,吃不得。古人一般都不食乌鱼,捉到即放之。道教不食乌鱼,因其?孝?。

3.不食鸿雁 因其?节?

 鸿雁志向高远,矢志不渝。皆为夫妇后,一心一意,即使一方死亡,另一方也贞守到最后,过?单身?生活。雌雁产卵之时,雄雁在一旁守候,如遇天敌,奋身反抗。失偶孤雁,终生独居,处境凄凉,矢志不渝,不再婚配,精神可嘉,不该吃。道教不食鸿雁,因其?节?。

4.不食牛 因其?义?

 一辈子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终生劳作,普济众生,它太辛劳了,不能吃。众所周知,太上老君是骑着青牛出函谷关的,他被关令尹喜留下,才铸就了《道德经》。道经说,牛羊食草,纯善之物也。所以说道家不食牛羊肉,因其?义?。

熊春锦《道医学》入门导读

我读《内证观察笔记》

去年冬天,有网友曾推荐《内证观察笔记》,从网上购来,仔细阅读。读后的感觉可以用“震撼”二字概括。书中详尽、细致地记录了作者内证观察到的身体的各种现象,让人感叹“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是那样的具体而实在,既神奇又令人信服。另外特别引起我注意的还有几点,一是作者把道德修养放到一个极高的地位,认为内证不是技术,是道德的产物;二是作者对人的解剖,既有“肉”,也有“灵”,既有“性”,又有“命”,相对于只看肉不看灵的西医的解剖,这才更符合生命的真相;三是作者把二十八星宿、七政(大宇宙)对人的影响(大旺相)与人体十二正经的运行(小旺相)结合起来,条理、清楚说明了人与宇宙的关系及人体这个小宇宙的运行规律;三是对于经络、穴位的描述,对于针灸、中药的治病原理的说明,把我过去所知道的关于中医的零散知识给串连了起来。尽管书中好多地方还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仍然要说,这确实是本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医的难得的好书。

这是本需要反复琢磨的书。近来又翻了一遍,把第一次读时标记出的地方作了笔记。抄录于下:简单地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肉体、阴阳体和空体这样三个身体。

内证是道、佛、儒三家所特别使用的一种古代的科学观察、试验方法。修道和养浩然之气、中医的长期实践与学习,到了较高程度,都能够达到一定的内证水平。

我们的祖先深信,道德的根本是天道在人体中所发生的作用,生命就是道德,没有道德,生存没有意义。

中医解剖学认为,人的生命,本身包含着道德。人的五脏六腑能够产生道德。不道德就是真病。内证跟科学技术并非背道而驰,而且,当代科学技术作为内证的外证技术,一定会发展成为内证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内证,还有可能纠正科学技术的发展轨迹。

疾病是认识和寻找真理的捷径。对文明和真理、道德无所皈依,就是病。

一个人既然归属于一种文明,真正对这种自己所归属的文明的皈依是迟早的事。只有你自己所属的文明,才能拯救你自己。

内证,在中国古代,不是技术,而是道德的产物,或者内证本身就是道德。如果没有道德,谈内证,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道德是进入内证的第一把钥匙。

学习中国古代的生命科学,包括内证,确实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除了本人的诚心、意志,除了法财侣地以外,首要的就是学习者的道德。佛要追求的境界是普度天下一切众生有灵;道传宇宙有德有道之士,追求的是人类最高的生存境界,追求的是宇宙间最根本的客观真理,目的仍然是传承我们的文明,让人类超脱无穷的愚昧;儒家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以,内证不光是修道的结果,也是一种对天下的责任,一种牺牲、一种捐弃。没有一种共产主义的精神,只为一己之私,就没有办法学习内证、利用内证。……当我们不经意间带着强烈的物质欲来探索内证的时候,内证实际上离我们越来越远。

“无”这类物质,需要用“天眼”等进行观察。……经络、穴位、大易、藏象、真气等,中医所看到的宇宙和人体,很大程度上都是属于“无”这类物质。

佛祖在《金刚经》中是这样讲五眼的:第一眼,***都有的肉眼。美和善的观察者,看到的是有。第二眼,***都有的天眼。天眼能够观察有和无等多种物质构成的宇宙和生命。第三眼,***都有的慧眼,具备无量的智慧,并且能够身体力行,在人间运用智慧。第四眼,***都有的法眼。能够誝有无等生命和宇宙物质规律,发现真理。能自觉运用真理和规律办事。第五眼,***都有的佛眼。佛眼就是慈悲、平等、舍己救人,行大爱。

任何内证都包括了最基本的共同内容:反省、悔过、净化心灵、按人体生命中“无”物质运动规律强健自己的身体等。

不能用道德控制的技术,最终是害人的。

性首先是人的天性、自然之性、本性、真性,只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性这部分的主宰和代表,中国古代叫作元神。……命的这一部分,其主要的主宰和代表,是心神,也叫作识神。人的五脏六腑、骨肉血脉、经络、基因,全部属于命的范畴。

儒家经典《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周易·说卦传》: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张三丰《道言浅近说》: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即是首家层次,一步赶步功夫。何谓穷理?读真函、访真诀,观造化,参河洛。趁清闲以保气,守精神以筑基。一面穷理,一面尽性,乃有不坏之形躯,以图不死之妙药。性者内也,命者外也,以内接外,合而为一,则大道成矣。“以至于”三字,明明有将性立命、后天返先天口诀在内。特无诚心人,再求诀中诀以了之也。

全真教的祖师王重阳说: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性命者,神气之根源也。

一个人的生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本我,我的本来面目。在人体之中,指元神。第二部分,指宇宙自然给人的那一部分物质,如阴阳、五行、智能、信息等等。第三部分,是父母因爱情而结合,精卵合一所生育的我们的肉身的那一部分。现代生命科学认为这一部分是由基因等构成的。第二和第三部分,是命的部分。

斗母是道教崇拜的最高女神,在重要的道教都有元辰殿,其最高层专门祭拜斗母元君。……大约在女性来月经的前三天,斗母星宫的真气灵光,肯定会和女性的身体直接联系,运转女性生命中的特殊系统。

三垣指的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相当于现代天文学上讲的超级星团。……太微是宇宙太空中中央***的意思,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天市垣意思就是指太空中的集贸市场,它是三垣中的下垣,它的星名多用货物、器具、市场种类命名。……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又称中宫、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的意思,星多以宫名命名。

七政是指太阳、月亮、木星、火星、金星、水星这七个星。

对中医和人体来讲,太阳是最重要的、离人类最近的传输太阳气的星星。太阳真气归入人体的太阳穴、膀胱经、小肠经等。所谓太阳之气,就是指天上太阳通过人体穴位给人体输送的太阳真气。……太阳之气也不仅仅是太阳的气,只是一种阳气最强的真气的标准和名字。……午时太阳传太阳之气给人体,然后,人体中的真气从督脉上升,从大脑前面下降,过心藏,入于肾藏系统。心肾在此时交通。

月球的真气,属于三阴三阳中的太阴之气,月气是人体中太阴之气的重要来源。月和肝藏、脾藏的关系,与太阳和心藏、膀胱、小肠的关系相似。人体中的脾经和肺经为太阴经。

木星负责给肝胆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火星负责给心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土星负责给胃和脾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金星负责给肺藏输送真气、阴阳物质、五行物质和精气。

当二十八星宿一方旺相运动时,这一方星宿的真气,有时会凝结成四灵中所对应的那一灵的形象、样子。……四灵,实际上指二十八星宿一方真气旺相时,在内证观察下的真气形状。

大旺相,是指二十八星宿一方旺相时,人体中肺、心、肝、肾相对应的一藏较强烈的旺相运动。大旺相一次的时间,是一季。……大旺相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与同性质的二十八星宿的一宿同步旺相运动、气交。二是旺相运动比十二经运动强烈得多,相比其他藏腑,这一季中这一藏的旺相已经是占主导地位的运动。小旺相要受大旺相的制约。三是大旺相经常伴随着这个藏(如肝藏)中的真气进行复杂的、有轨道的运动,甚至会出现多真气多轨道运动的情况。

人体十二正经按着一个固定的顺序,每两个小时一支经络旺相……叫小旺相。……二十八星宿和七政全部参与了小旺相。和大旺相比较,小旺相强度较弱,时间较短。

每个星宿下传的真气,会进入人体的不同藏腑,具有以一个藏腑或者两个藏腑等为主的归经现象。中药中的阴阳物质,第一种是真气。……没有在人体中不产生真气的中药。第二种是中药中含有阴阳球。……阴阳小球在人体患病部位的聚集,中药对症后,会使治疗的经络豁然贯通。

根据阴物质和阳物质的多少、光的强弱、浓度和归经归藏、运动时间等标准,阴物质可以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三种阴物质,阳物质可以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种阳物质,通常就叫做三阴三阳。……三阴三阳这六种物质,不是固体的东西,而是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像气、像河流、像光。

五运六气是研究宇宙大气运动、特别是无物质的运动过程及特点的。研究宇宙中运动的真气如何影响人、有什么规律,然后进行推测和预报。……根据观察,五运六气的影响,主要是直接俢于人体生命***部分,这***部分,就是人体中的无物质。……它(五运六气)会直接在每个人身体的某一特殊部位找个地方建位,建立五运六气自己的根据地,对人体***部分的最深层直接产生作用。……建位是大自然强制性地让人与天同运。

五运六气有两大特点:一个是以***系、二十八星宿、太阳系为战场,二是从研究的最短时间周期来讲,五运六气把六十年当一个周期。……五运六气的核心是太阳系和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有五行,七政的名字,本身就五行分明。……天的五行细分至少有两种东西,一种是星宿的五行运动,叫作五运,对人有直接的影响,人的大旺相就是结果。第二种是五运产的五气,会直接传输给人体。

人体中的一行运动,叫小五行。人体中的五行,有两个大的流程,一是生的流程,一是克的流程。生的叫顺行,克的叫逆行。道家以为,顺生是人从出生到老死的自然程序。逆行者,是修道者追求的程序,是真正的生之道。

顺生的基本运行程序是:真气从肾中一阳生,通过专门的气道传输给肝藏;肝藏旺相后,通过气道等再传气给心藏;心藏再传气给脾藏;脾藏然后通过气道传气给肺藏;肺藏通过气道从两侧下行传气给肾藏。然后再行循环。

五行在中国古代有多种表达和测定方式。一是辨星宿,二是辨气色,三是辨方位,四是定大易,五是观察刘牧讲的五行结构物质,六是辨阴阳气数,七是观察时间,八是辨归经归藏。

不论是大病小病,全是由不经之气引起的。不经之气,有的是气本身的事,比如不是六经正气,有的是来的时间和方向不对,或者来的太多,这都是不经之气。

中药以作用于人体的无物质为主,以真气和归经为主。……中药在人体中,能够产生太极器官、黑洞、阴阳物质等。中药能够使所的经络和相关经络、藏腑旺相,能够打开需要打开的穴位。

柠檬是世界上最有药用价值的水果之一,入胆经、脾经。

人的天性这一部分,其最高管理者,是元神,由元神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管理和控制系统,可以叫元神系统。元神主管的神奇系统:主要由三魂、七魄、脾的神形、肝的神形等构成。……(神奇系统)是由“无”“空”物质构成的。

古代学者认为,元神性善,好长生,而后天还有一个神叫作识神。这个神,好死,好尘世的各种欲望。

元神具有几个最重要的特点:一是代表人类生命的真性质;二是一个“灵”字,灵奇神妙,有妙用;三是光,元神也是一种特殊的光气。……古代探索者认为,元神是人的“本来面目”,是人的“真我”,是人得以长生的根本原因。在父母受孕之时,胎儿就有元神和识神。元神出无极之真性,无识无知;识神禀太极之元炁,有识有知。元神能主身体之造化,识神能有人心之变化。

《道藏》讲,魂就是具有人的样子、形象的三种真气,只不过魂是一种特殊的气态的东西。魂是属于无一类的物质,是一种真气形成的形象,存在于肝中,但喜爱运动。

《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七魄主管的是人的生命力。七个魄所代表的欲望不同,形象、样子也不同,过度的欲望,使七魄失去了正常的人形,类同于我们想像中的恶鬼、怪胎、变态狂、畸形物。

脏指的是肉体构成的器官,而藏,它的意思是隐藏、包藏,收藏很多宝物在一个大的仓库中。

《黄帝内经》和《道藏》中讲,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精。

五藏之中所藏的宝物,除了这五样外,每个藏,还各收藏有十多种我们生命必须的东西。这十宝主要是音(指声音、音乐)、方向、空(间)、数(指生命的内数规律)、信息、阴阳、色、味、真气、网络。

不论三魂七魄,还是五藏之神气,有两个最重要的共同点,一是属于不同的真气,依托于真气而存在;二是没有和肉体一样的形体,只有象,有样子,有形象,因为它们全是空无一类的物质形态,即它们全属于无一类的物质,不属于有一类的物质。

太极器官的形态主要是圆球体、椭圆体,太极器官的运动以旋转运动方式为主,构成太极器官的无物质主体是真气、光、五行、阴阳等,它的运动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因此把这种以圆球体旋转运动为主的无物质结构,叫做太极器官。

不同的太极器官在人体中的功用不同,大致可把人体中的太极器官分为六类。一是人体中的主太极器官;二是重要的窍位必定有太极器官,甚至是一组多个;三是穴位,数量极多,甚至可以讲数不胜数;四是临时性的太极器官,主要是五运六气制造的;五是中药太极器官,是中医利用中药在人体中制造的太极器官,也是临时性的;六是“黑洞太极”,主要指人体中的黑洞。

人体中的三个丹田,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处于控制地位的太极器官。如大脑中的太极器官,心藏的太极器官,肚脐下面的太极器官,古代的修道者把这三个最重要的太极器官叫三个丹田。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接收信息、处理信息、产生信息、开展衍生。

一个穴位就是一个太极器官,暗窍也是。

对人体来讲,失去太极器官的功能,就是病。

经络上的穴位,每当旺相时,就会多方向旋转运动、鼓胀,发生衍生,穴位内的数链因此会发生结构变化。

针灸是针灸人体中的太极结构和太极器官。

暗窍通常分布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比一般的穴位还要复杂。它处理相对重要的信息,对人类部分系统的局域功能起调节作用,是主要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位。

人体中的黑洞,仍然具有圆、旋和生生不已地衍生这三个最主要的特点,因此也可以把它们归入特殊的太极器官一类。不同的是,人体中的黑洞,有吸入和喷出两种运动。

太极拳是根据太极器官原理创编的拳术,它锻炼的是人体中的太极器官。每打一遍太极拳,就等于把人体中的太极器官从头至尾运动了一遍。

“五行”这五个系统物质按一定的规律运动,形成一个更大的生命系统,这个规律,就是“河图”和“洛书”规律。有的学者研究讲,“河图”表达的是生命先天的运动规律,“洛书”表达的是后天的运动规律。

“九宫”指“无”这一类物质网络性、结构性运动的数学规律。……《黄帝内经》中讲,人的生命,在一年之中,是按九宫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程序性运动的。

中国古代的数学分为两大类,一类古代叫“内数”,实质就是内证中观察、产生、运用的数学。另一类叫“外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数学,主要用于测量、计算等。

《黄帝内经》讲,肝生于左,只是讲一个内证观察到的客观生命现象:肝藏生长运动所需要的很多真气和物质,来源于人体左侧的脾藏等器官。……肝藏所需要的纯阳物质结构,全在左边的脾藏,而且脾藏的衍生数与长成数,合为十五,能够再进行新一轮的衍生。按照内数的规律,合十归一,满十进一。一是肾“水”衍生数,生水,利于肝藏。合十生真水,真水气满,利于肝藏。在衍生中,肝藏总是处于向中央土的索取中,土多是处于供给中,所以讲“肝生于左”。

《黄帝内经》讲,“命门者目也”,认为双眼为命门。就是讲,眼睛是人的性命之学中性这一部分生命的命门,也是人的生命最重要的命门,是元神的命门。

二十八星宿和七政之星给人体传经。传经的意思,就是给人体的经络传输需要的东西。……传经的地方就是每支经络上的一个重要穴位。

经络至少有五种东西构成,第一种是神秘的经络管道,由无物质构成。第二种宝贝,是经络中运动的数链。第三种武器,是经络中的精。第四种武器,是穴位。

(穴位的样子)形态为圆形球态,流注旋转的是精气、数链等物质。从功能上来讲,衍生、传输是穴位的最主要功能,性质是无。

通常一条经络旺相开始时,总是由一个到数个穴位先行旺相,这个穴位可能是由胆经、星宿等发射真气启动的,也可能是由相关经络上的穴位投射真气旺相运动的。通过旺相一条经络上的一个或数个穴位,通过这些穴位的旋转、运动,启动整条经络中的真气,促使这些真气运动,然后使全经络旺相。最后启动经络所属的藏腑,使该经络归属的藏腑也旺相。

人的身体,那怕最不起眼的部位,都不仅仅是受之父母,而且还和宇宙空间的星星有亲亲关系。《黄帝内经》讲,肺生于右。……肝最旺相时,观察到肝胆同时旺相,已经启动了肺经。肺经因肝胆旺相而运动,确实是肺生于右。

除了母亲和那拼死也痴情爱你的女子,问世间,还有如星星这般爱我们的人吗?

关于四大名著的知识

熊春锦《道医学》入门导读

道医学基本理念:

道家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道家文化,分为:“文道”,“武道”。

道家的“文道”,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体系庞大的文化系统。

道医学,就是道家“文道”中的五术之一。

道家五术,分为“医”、“卜”、“星”、“相”、“山”五大门类。

道医学,名列道家五术之首,是道家历代修真者的必修课之一,也是道家法脉承传中代代相继、口传心授的重要内容。只是由于法脉承传秘授的特点,多以手抄本和口传相续,所以历史上鲜见文字专著流传于世间。

道医学,是中国传统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道医学的内容,长期以来在道家内部的不同法脉之中师徒相授,代代相传,为人民健康的预防、治疗和保健贡献着力量。

道医学,是修身修真者在世间“广施方便,救死扶伤,德化众生,积行累功”的重要工具。古往今来,道医学可以说是最接近人民大众的一门医学,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道家人物布施医道、起死回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道医学,以“药物便易”、“方法简便”、“疗效可靠”而著称于世。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国流传几千年而不颓,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医学体系。

从事道医的基本条件:

道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由于是一种自身实证基础上的医学技术,它已经超越世俗“眼见为实”智能认识论的限制,是人体生命科学中必须跨越太极阴阳相互之间的障碍和制约、自由穿越太极弦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的学科,是一种深层次高领域的生命医学领域。

真正上乘的道医学,都必须在本身进行系统内功修证的基础上,证至相应的层次和阶段,然后经过上师的心传印授才能真正掌握和应用。所以,道医学历代都是师徒承传,理论和方法只限于笔抄纸录,口诀相延,不付梓印。虽然其中许多方法,在历史长河中也与世医相融交汇,但是其中根本的精华,仍然深藏法脉之中,不易被世俗所掌握,故而历史上鲜有道医学这方面的专著论述。

道医与世医(道家将国医或中医称之为世医),都是同源共脉,都源自于自然大道。古有:“岐黄源于道”之说,此言非虚。

世医,根据道的易理、阴阳、五行、气血理论而阐发。这些显性的医学理论和方法利于世俗中,纯以后天智能进行学习掌握和运用。他们只需“为学日益”地掌握文理精义,即可临床应用医术。

道医,必须隐显、阴阳理论和实践集于一身,能够洞穿太极弦,显性和隐性同步掌握,才能将道医***用于临床实践。

所以,相对于世俗中的医学而言,道医学是比较难以全面掌握和应用的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学科。

必须依靠医者本人坚实而且系统的“清秽识”、“净浑血”、“化浊肉”而进行精炁神内功修炼为基础。

必须具备自由启动和调用隐态质元、物元、体元的真实本领。

道医与世医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对“精”、“炁”、“神”这三大人体基本生命物质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认识之间的差别,是道医与世医认识论上的根本区别。

世医,对人体“精”、“炁”、“神”的认识,只停留在“精”与“气(炁)”的理论认识层面和理性智识掌握的范畴中。

道医,既有理性认识,同时也对“精”、“炁”、“神”具有自身内环境实践的直接感性认识。在双重认识、整体结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掌握。

道学内部,存在着2500年前的修身“守一”和2500年以后修真金丹两种研究和实践方法的不同。

2500年以前的修身“守一”法,是以“神”帅“炁”和“精”的一种方式。

近2000年以来,则是一种以“炁”帅“精”而进“神”境的实践方法。

方法的不同,是因为人类离道失德日久,后天智能过度强化,难以去脑从心、去心从性、明心见性的客观情况所制约,而必须***用一种循序渐进的方法。

道医学与世医学基础理论特点的不同:

道医学,建立在以甚为深邃的洞察力内证,运用自身的深度静定慧观,对生命进行长期全面而细致的观察,根据观察所得而逐步建立起人体医学理论基础。

世医学,在历史上则是继承和运用道医学中的这些基础理论,仅以智观加以学习和运用发展。

中医学,发展至现今,已经偏重于单纯的智观性发展和丰富,甚至将道医学中经过慧观所取得并且建立的基础理论,大部分轻率地当作糟粕抛弃掉。

例如:在一个时期阶段中,全面否定阴阳、五行学说,摒弃三魂七魄学说,甚至否定经络学说、气机学说等等。将中医学的灵魂抽离抛弃,全面向单纯的智观领域发展。这种现象,在道医学领域是不可能发生的。

道医学,注重智与慧同观研究实践任何事物,而且将慧观所得作为指导智观的基础,是“慧智同观”研究医学的一门学问。

道医学的学习与掌握,首先在于对传统理论的全面继承,而不是轻率地否定,盲目地发扬。道医学,诞生于道家修身修真者数千年以来以自己的性命为试验室进行长期反复的研究和实践,首先在自己身体之内进行全面归道性转化实践,探索有质无形的“精”、“炁”、“神”与形体中有质有形的“识(智识)”、“血(体液)”、“肉(器官组织)”之间的本质关系,成就了千千万万的祖先,使他们步入***的行列,并且同时产生了道医学。

自然大道的顺变演化过程:

虚化性,性化炁,炁化神,炁化形,形生而产生万物,物形一旦形成,由于有形体的屏蔽作用,道的炁能量在形体内最易滞塞不通。

自然大道的逆向回归过程:

形化炁,炁化神,神化性,当进入虚明境界后,虚实相通,就能穷通万物而复归于道。

人类对道、对自然的认识,必须经过的六个正确过程:

体于物而知“身”;

体于形而知“炁”;

体于炁而知“神”;

体于神而见“性”;

体于性而知“虚”;

体于虚而归“道”。

在这六个阶段和过程之中,人类绝大部分固囿在一个“体于物而知身”的初级阶段和过程中。人们通过逻辑思维后天的智识观察、研究和实践对自然万物的探索,从而逐步明白、知晓我们人类自己与万物之间的辩证依存关系。但是,对“万物皆有炁,万物乃一物”的真理,如果不进行内证,产生高质量的系统而可控的灵感慧性思维,就不知道还要研究和实践多少年才能产生真知形成共识。

道家修身修真者与世俗不同,他们运用的方法是性慧主宰下的灵感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同步“穷通塞之端”。炁的滞塞,既是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障碍,也是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运用三因理论研究这个炁“塞”的真正原因所在,探索解除这个闭“塞”不通“因”的转归。这个“端”,就是打开“塞”的根本源动力,也就是暂时看不见又摸不着但是实际又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炁”。

炁,是生化之源变化之端。炁虽然不可见,但是它却决定着形的成败、生死与活力。

道家修真者的“体于物而知身”,首先是以诚信之心承传着祖先们的成功经验,是一种显隐高度结合对炁的全面实践。

穷通塞之端,体形炼真炁,修心归虚明,回首返先天。君子体物而知身,体身而知道,这是修真者必然的正确的实践过程。

体于身知炁,是一个较长时期的艰苦历炼修持过程,也是掌握道医学的基础。

医者境界的界定标准:

知精者,可为常医。

识炁者,可为良医。

达神者,则为神医。

这种根据内修水平确定道医学识层次的分类方法,与世医有着根本的不同。

“虚实相通,一体掌握”,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道医学的精华。

道医学,以道德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为宗,以经络学、藏象学为基础,以“气血”为理用。尤为突出对炁的灵活运用和调整,把握这一生化之源、造化之端,为人类的健康服务。这一点,也正是被现代医学所忽视的根本所在。

治疗方法侧重的不同:

世医学,对人体健康的恢复和保持,侧重于运用药物、针灸等等各种方法对人体的精炁神进行调整,使其恢复动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

道医,则是根据“万物皆有气”的原理,在同时运用世医方法的基础上,直接调集各类相应的“气”进行灵活运用。

对人体内的气机,清除病气、浊气、邪气,补充生气、清气、正气,使机体中的精炁神恢复动态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对疾病的认识和病因机理分析的不同:

世医,只重视二因,即内因和外因的致病作用。

道医,对疾病的认识,则重视三因,即本因、内因和外因。

这,也是道医学与世医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本因,是指一点灵光在历史时空中携带而来的致病因素,它们是能在体内逐步释放,并且与内因和外因密切协同作用,从而产生疾病的因素。

本因,是一种以全息信息方式储存并且携带的,以炁的方式客观存的致病因素。

现代医学,已经从微观领域发现了DNA遗传基因病因携带现象,但是要发现慧观中疾病的全息携带现象则尚需时日。目前的科学研究方法,还暂时难以真正全面地进入“炁”的领域之中。

疾病预防与治疗的侧重不同:

世医,偏重于对内因和外因研究和应用。

道医,非常重视本因、内因、外因这整体三因的协调性研究和应用。

道医学的医疗方法和侧重点:

“上工治未病”,防胜于治,化优于堵。

道医学,将预防和化解三因对人体的作用力作为重要医疗方法。

道医学,还非常重视外环境各种炁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作用以及调整化解。

运用道家五术之“山”术中的“风水学”,对阴宅、阳宅这些外环境进行巧妙处理,常能使许多慢性疾病加速治愈或者不药而愈。

运用“万物皆有炁”的基本原理,运用各种方法调适和营造良好的炁场环境保持和维护人体的健康。

总结:

简而言之,道医学与世医学同源同根。

世医学中所具备的内容,道医学中都存在着。

道医学中的内容,由于理义更为深奥,有许多内容并非世医所能完全理解与接受,所以仍然保持着它自身的独立性,在道家内部承传。

另一方面,数千年以来道医学与世医学互渗交融,众多的内容早已同化于世医之中,我们从世医名著的大量名词术语中即可见一斑。只是各自阐释的深度广度和准确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今人的阐释由于缺乏自身内证的体验,其中也不乏许多曲解之论误导后进者。

今人如想进行道医学的实践,如果在掌握世医学的基础上步入,也不是非常艰难的过程。

例如:医用古汉语、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方剂学等知识,都是进入道医学的基础。

寄语:

《道医学》一书,将在各篇中对世医所未能论及的相关理论方面,根据作者师传和实践所得作进一步的介绍,以飨读者。

《道医学》 作者,幼承家学师传,蒙师心传道医心法,从事道家佛家内功修证和临床医学实践数十年,进行传统内功和医学教学工作数十余年,对道医学的博大精深和至简至易颇有一些深刻的感受。作者有感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和医林繁荣昌盛的时代需求,所以不揣冒昧,将个人从医治学的所得尽呈于杏林同仁,希望有缘者皆能步入道医学的殿堂,真实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救世济危,造福人类。

魂魄被鬼抢了怎么办?是真实的事

中国古典长篇***四大名著,简称四大名著,是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按照成书顺序)这四部巨著。

1、《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

这部***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

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2、《水浒传》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的章回体长篇***。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水泊梁山壮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镇压田虎,王庆,方腊等各路反抗宋朝***的政治势力,最终走向悲惨失败的宏大故事。

艺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上宋江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水浒传》问世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了后世中国***创作的典范。《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同时也是汉语文学中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3、《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家罗贯中。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是历史演义***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

4、《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版本可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大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

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扩展资料:

四大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研读中国四大名著,是浏览中国古典文学的智能之海,也是阅历中国传统人文、社会、***、历史、地理、民俗、心理、处事策略的知识之库。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

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百度百科——四大名著

己亥杂诗原文

那就抓鬼吧

一、什么行为会招来鬼怪

1、堕胎婴灵:投胎成人极为不易,孩子寻觅父母,前来投胎转世成人,多因往世因缘牵引而来。但是人们不加自爱,流产堕胎。殊不知打掉的只是肉体,一点灵光,亦即灵魂犹在,他们会一直跟着父母,有的因爱生恨,有的本是来索债的会形成更大的恨意,甚至变成罗煞,前来讨要父母的福报。

2、逢鬼节烧纸你挨个圈圈踩:这个圈圈不是只是走个形式。相当于画明白界限,在这个界限里面好比人间的院落篱笆。来陌生人嬉戏打闹,不尊重主人,是肯定要被追着打的。

▲烧纸画的圈

3、去人家地盘捣乱:比如说有一些凶宅,有一些乱葬岗,本来就知道阴气重,是人家休息的地方,你去里面横冲直撞,犹如人间私闯民宅,和第二条的性质一样,过分的是你不只是进人家院落,你敢进人家屋

4、白天不说人,晚上不说鬼:大家有这种感受吧,有的时候说曹操曹操到,你的老板总是在你说他坏话的时候突然出现,鬼也是一样,你喊他他就知道过来了

▲应粉丝要求放的不吓人的鬼

5、晚上走夜路不要贴墙跟:鬼和人交叉走过的时候,对人来说,破坏阳气,对鬼来说,破坏阴气,所以他们躲着你躲着你走,挤到墙根去了,你还去找人家撞,这样对两方都不好

6、不要装:我年轻时候刚学道的时候,仗着自己有点神通,大言不惭说来一个搞一个啊,人都是要休息的,睡觉的时候就感觉一个冰凉的大手抚摸我的后背然后啪一下拍一个冰凉的手指印,从那以后再也不乱说话了。

7、家里藏了很多冥币元宝这类的:懂行的都知道很多车都不拉元宝的,元宝是地下最深得鬼心的流通货币,大家知道通货膨胀的原理,冥币一印几千万到头来就跟废纸一样,元宝折叠起来还是有点麻烦的,尽管有的是用机器自动折叠,机器本身造价不菲而且维修成本高昂而且效率也不高,要不然就只能是手来叠,其实手叠的效果最好,有孝心在里面,一定是有额外功效的,试想一个屋子或者一个车里面全是冥界流通货币,没有人看守的银行,就不要怪人性太恶去偷去抢,一样的道理嘛,废弃的楼房,造棺材做寿衣的也是一样的道理。

▲冥币

8、晚上读经抄经

至于为什么招来鬼怪,自然是你关注什么,你就会招什么啊,这是磁场,是吸引力法则,是皮格马利翁效应。列几个比较忌讳的其实***相关事情也好,神鬼悬疑这些事情也好,不接触的,觉玄之又玄,接触久了,不过就是那么点儿事儿。你在意的多,诚惶诚恐的就多,招来的就多。越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越是独善其身,敬鬼神而远之的,就越是不会招惹这些啊。其实鬼怪也好,神仙也罢,没有道理没事就去找谁骚扰,凡事必有缘由,有其果亦必有其因。福祸无门,惟人自召,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除了上面本来自己就有问题的,也是有一些枉死的孤魂野鬼需要找替死鬼好让自己寄居在某一个身体或者去往生投胎的或者发泄怨气的,这种就比较讨厌,不过也有一定的规律就是这个地方一般来说之前发生过很凶的凶杀或者是事故,劝大家晚上不要去没什么人的湖边河边,开车时听到事故多发地段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生命只有一次,不要因为有没有信仰有没有敬畏去用生命作为代价去认知!!!

▲夜晚抄经

二、招来鬼怪应该怎么办?

那如果自己已经感受到不太对了,比如说突然持续发高烧啊,干什么事情好没干劲很想***啊,抑郁症感觉自己灵魂在跟自己对话啦,这些都比较恐怖了,这样说吧,如果你担心,害怕,可以做什么来提高自己的正气,能够抵御这些的侵扰:

1、日常多行善事,多行不义必自毙,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2、念: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念三遍可以了。雷神还是非常有力度的,重点推荐一下

3、握固:《云笈七签》卷三十二:“握固与魂魄安门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魄之法,若能终日据之,邪气百毒不得入”,即双手握拳,大拇指放置到双手无名指指根处即可。如下图所示,如能一边走一边心中默念:“抛去杂念,握固养心”这八字就更好了

▲握固

4、路过不好的路段或者走不好的夜路时,用手指把自己额头上面的头发往上捋一捋,如果好像听到有人叫自己不要回头不要理

5、唾液也可以辟邪

6、这个不太友好,但是很好使,不过要求各位缘主平日里练好中气,不要软绵绵的讲出这句话会被认为调情,即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国骂,你只要运气丹田,一口国骂加一句别xx跟着我,滚,也是有一定很好的震慑作用的,毕竟这玩意儿欺软怕硬的

7、带凶器防身,不要以为只防人,鬼也怕兵器,尤其是见过血的

8、除了凶器,毛XX语录,五XX旗,国H,军X警X的制服辟邪效果都非常不错.。

红楼梦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己亥杂诗(215首)

清·龚自珍

1. 著书何似观心贤?不奈巵言夜涌泉。百卷书成南渡后,先生续集再编年。

2. 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

3. 罡风力大簸春魂,虎豹沈沈卧九阍。终是落花心绪好,平生默感玉皇恩。

4.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余不携眷属仆从,雇两车,以一车自载,一车载文集百卷出都。)

5.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亦曾橐笔侍銮坡,***天风伴玉珂。欲浣春衣仍护惜,乾清门外露痕多。

7. 廉锷非关上帝才,百年淬厉电光开。先生宦后雄谈减,悄向龙泉祝一回。

8. 太行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送我摇鞭竟东去,此山不语看中原。

(别西山

9. 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别翠微山)

10. 进退雍容史上难,忽收古泪出长安。百年綦辙低徊遍,忍作空桑三宿看。

(先大父宦京师,家大人宦京师,至小子,三世百年矣!以己亥岁四月二十三日出都。)

11. 祖父头衔旧颎光,祠曹我亦试为郎。君恩够向渔樵说,篆墓何须百字长。

(唐碑额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罗胸是国恩,小胥脱腕万言存。他年金匮如收***,来叩空山夜雨门。

13. 出事公卿溯戊寅,云烟万态马蹄湮。当年筮仕还嫌晚,已哭同朝三百人。

14. 颓波难挽挽颓心,壮岁曾为九牧箴。钟簴苍凉行色晚,狂言重起廿年瘖。

15. 许身何必定夔皋,简要清通已足豪。读到嬴刘伤骨事,误渠毕竟是锥刀。

16. 弃妇丁宁嘱小姑,姑恩莫负百年劬。米盐种种家常话,泪湿红裙未绝裾。

(有弃妇泣于路隅,因书所见。)

17. 金门缥缈廿年身,悔向云中露一鳞。终古汉家狂执戟,谁疑臣朔是星辰?

18. 词家从不觅知音,累汝千回带泪吟。惹得尔翁怀抱恶,小桥独立惨归心。

(吾女阿辛书冯延巳词三阕,日日诵之,自言能识此词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筹烂熟我筹之,我有忠言质幻师:观理自难观势易,弹丸垒到十枚时。

(道旁见鬻戏术者,因赠。)

20. 消息闲凭曲艺看,考工文字太丛残。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

(过肆市有感。)

21. 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

(曩陈北直种桑之策于畿辅大吏)

22. 车中三观夕惕若,七岁灵文电熠若。忏摩重起耳提若,三普贯珠累累若。

(余持陀罗尼已满四十九万卷,乃新定课程,日颂普贤、普门、普眼之文。)

23. 荒村有客抱蠹鱼,万一谈经引到渠。终胜秋燐无姓氏,沙涡门外五尚书。

(逆旅夜闻读书声,戏赠。沙涡门即广渠门,门外五里许,有地名五尚书坟,五尚书,不知皆何许人也。)

24. 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新蒲新柳三年大,便与儿孙作屋梁。

(道旁风景如此)

25. 椎埋三辅饱于鹰,薛下人家六万增。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阳陵?

26. 逝矣斑骓罥落花,前村茅店即吾家。小桥报有人痴立,泪泼春帘一饼茶。

(出都日,距国门已七里,吴虹生同年立桥上候余过,设茶,洒泪而别。)

27. 秀出天南笔一支,为官风骨称其诗。野棠花落城隅晚,各记春骢恋絷时。

(别石屏朱丹木同年雘。丹木以引见入都,为予治装,与予先后出都。)

28. 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照人胆似秦时月,送我情如岭上云。

(别黄蓉石比部玉阶。蓉石,番禺人。)

29. 觥觥益阳风骨奇,壮年自定千首诗。勇于自信故英绝,胜彼优孟俯仰为。

(别汤海秋户部鹏)

30. 事事相同古所难,如鹣如鲽在长安。从今两戒河山外,各逮而孙盟不寒。

(光州吴虹生葆晋,与予戊寅同年,己丑同年,同出清苑王公门,殿上试同不及格,同官内阁,同改外,同日还原官。)

31. 本朝闽学自有派,文字醰醰多古情。新识晋江陈户部,谈经颇似李文贞。

(别陈颂南户部庆镛。)

32. 何郎才调本孪生,不据文家为弟兄。嗜好毕同星命异,大郎尤贵二郎清。

(别道州何子贞绍基,子益绍业兄弟。近是孪生,皆据质家为兄弟。)

33. 少慕颜曾管乐非,胸中海岳梦中飞。近来不信长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别会稽少白山人潘谘)

34. 猛龙当年入海初,婆娑曾否有仓佉?只今旷劫重生后,尚识人间七体书。

(别镇国公容斋居士。居士睿亲王子,名裕恩,好读内典,遍识额纳特珂克、***、西洋、蒙古、回部及满汉字,又校订全藏,凡经有新旧数译者,皆访得之,或校归一是,或两存之,或三存之,自释典入震旦以来,未曾有也。)

35. 丱角春明入塾年,丈人摩我道崭然。恍从魏晋纷纭后,为溯黄农浩渺前。

(别大兴周丈之彦)

36. 多君媕雅数论心,文字缘同骨肉深。别有樽前挥涕语,英雄迟暮感黄金。

(别王秋畹大令继兰,秋畹,济宁人。)

37. 三十年华四牡腓,每谈宦辙壮怀飞。樽前第一倾心听,兕甲楼船海外归。

(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公名托浑布,蒙古人。)

38. 五十一人皆好我,八公送别益情亲。他年卧听除书罢,冉冉修名独伤神。

(别南丰刘君良驹、南海桂君文耀、河南丁君彦俦、云南戴君綗孙、长白奎君绶、闽黄君骧云、江君鸿升、枣强布君际桐。时己丑同年留京五十一人,匆匆难遍别,八君即握手一为别者也。吴虹生已见前。)

39. 朝借一经覆以簦,暮还一经龛已灯。龙华相见再相谢,借经功德龙泉僧。

(别龙泉寺僧唯一。唯一,施南人。)

40. 北方学者君第一,江左所闻君毕闻。土厚水深词气重,烦君他日定吾文。

(别许印林孝廉瀚。印林,日照人。)

41. 子云识字似相如,记得前年隔巷居。忙杀奚童传搨本,一行翠墨一封书。

(别吴子苾太守式芬。子苾,海丰人。)

42. 夹袋搜罗海内空,人才毕竟恃宗工。笥河寂寂覃溪死,此席今时定属公。

(别徐星伯前辈松。星伯,大兴人。)

43. 联步朝天笑语馨,佩声耳畔尚泠泠。遥知下界觇乾象,此夕银潢少客星。

(别共事诸宗室)

44. 毫霜掷罢倚天寒,任作淋漓淡墨看。何敢自矜医国手,药方只贩古时丹。

(己丑殿试,大指祖王荆公上任宗皇帝书。)

45. 眼前二万里风雷,飞出胸中不费才。枉破期门佽飞胆,至今骇道遇仙回。

(记己丑四月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缀鹓鸾,金碧初阳当画看。一队佽飞争识我,健儿身手此文官。

47. 终贾华年气不平,官书许读兴纵横。荷衣便识西华路,至竟虫鱼了一生。

48. 万事源头必正名,非同综核汉公卿。时流不沮狂生议,侧立东华儜佩声。

(官内阁日,上书大学士,乞到阁看本。)

49. 东华飞辩少年时,伐鼓撞钟海内知。牍尾但书臣向校,头衔不称閷其词。

(再国史馆日,上书总裁,论西北塞外部落源流,山川形势,定《一统志》之疏漏,初五千言,或曰:非所职也。乃上二千言。)

50. 千言只作卑之论,敢以虚怀测上公?若问汉朝诸配享,少牢乞附孙叔通。

(在礼部上书堂上官,论四司政体宜沿宜革三千言。)

51. 客星烂烂照天潢,许署头衔著作郎。翠墨未干仙字蚀,云烟半榻掖门旁。

(官宗人府,奉旨充玉牒馆纂修官,予草剏章程,未竟其事,改官去。)

52. 齿如编贝汉东方,不学咿嚘况对扬。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瀼。

(予每侍班引荐,奏履历,同官或代予悚息。丁酉春,京察一等引见,蒙记名。)

53.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选授楚中一司马矣,不就,供职祠曹如故。)

54. 科以人重科益重,人以科传人可知。本朝四十九科矣,搜集科名意在斯。

(八岁,得就登科录读知,是搜集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55. 手校斜方百叶图,官书似此古今无。只今绝学真成绝,册府苍凉六幕孤。

(程大理同文修会典,其理藩院一门及青海***各图,属予校理,是为天地东西南北之学之始。大理没,予撰蒙古图志竟不成。)

56. 孔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绛帐启宗风。至今守定东京本,两庑如何阙马融?

(戊子岁,成尚书序大义一卷,太誓答问一卷,尚书马氏家法一卷。)

57. 姬周史统太销沈,况复炎刘古学瘖。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总刘歆。

(癸巳岁,成左氏春秋服杜补义一卷,其刘歆窜益左氏显然有迹者,为左氏决疣一卷。)

58. 张杜西京说外家,斯文吾述段***。导河积石归东海,一字源流奠万哗。

(年十有二,外王父金坛段先生授以许氏部目,是平生以经说字、以字说经之始。)

59.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宿草敢祧刘礼部,东海绝学在毘陵。

(年二十有八,始从武进刘申受受公羊春秋,近岁成春秋决事比六卷,刘先生卒十年矣。)

60. 华年心力九分殚,泪渍蟫鱼死不干。此事千秋无我席,毅然一炬为归安。

(抱功令文二千篇,见归安姚先生学塽,先生初奖惜之,忽正色曰:“我闻著墨不著笔,汝文笔墨兼用。”乃自烧功令文。)

61. 轩后孤虚纵莫寻,汉官戊己两言深。著书不为丹铅误,中有风雷老将心。

(定裴骃史记集解之误,为孤虚表一卷,古今用兵孤虚图说一卷。)

62. 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常恨许叔重见古文少,据商周彝器秘文,说其形义,补说文一百四十七字,戊戌四月书成。)

63. 经有家法夙所重,诗无远诂独不用。我心即是四始心,泬寥再发姬公梦。

(为诗非序、非毛、非郑各一卷。予说诗以涵泳***为主,于古文、毛、今文三家,无所尊,无所废。)

. 熙朝仕版快茹征,五倍金元十倍明。扬扢千秋儒者事,汉官仪后一书成。

(年十四,始考古今官制,近成汉官损益上下二篇,百王易从论一篇,以竟髫年之志。)

65. 文侯官冕听高歌,少作精严故不磨。诗渐凡庸人可想,侧身天地我蹉跎。

(诗编年始嘉庆丙寅,终道光戊戌,勒成二十七卷。)

66. 西京别火位非高,薄有遗闻琐且劳。只算初识镜背字,敢陈法物诂球刀。

(为典客道古录、奉常道古录各一卷。)

67. 十仞书仓郁且深,为夸目录散黄金。吴回一怒知天意,无复龙威禹穴心。

(年十六,读四库提要,是平生为目录之学之始,壬午岁,不戒于火,所搜罗七阁未收之书,烧者什八九。)

68. 北游不至独石口,东游不至卢龙关。此记游耳非著作,马蹄蹀躞书生孱。

(东至永平境,北至宣化境,实未覩东北两边形势也,为纪游合一卷。)

69. 吾祖平生好孟坚,丹黄郑重万珠圆。不才窃比刘公是,请肄班香再十年。

(为汉书补注不成,读汉书,随笔得四百事。先祖匏伯公,批校汉书,家藏凡六七通,又有手抄本。)

70. 麟经断烂炎刘始,幸有兰台聚秘文。解道何休逊班固,眼前同志只朱云。

(癸巳岁,成西汉君臣称春秋之义考一卷,助予整齐之者,同县朱孝廉以升。)

71. 剔彼高山大川字,薄我玉箧金扃中。从此***不光怪,羽陵夜色春熊熊。

(年十七,见石鼓,是收石刻之始。撰金石通考五十四卷,分存、佚、未见三门,书未成,成羽琌山金石墨本记五卷。郭璞云:“羽陵,即羽琌也。”)

72. 少年薄录睨千秋,过目云烟浩不收。一任汤汤沦泗水,九金万祀属成周。

(撰羽琌之山典宝记二卷)

73. 奇气一纵不可阖,此是借琐耗奇法。奇则耗矣琐未休,眼前胪列成五岳。

(为镜苑一卷,瓦韵一卷,辑官印九十方为汉官拾遗一卷,泉文记一卷。)

74. 登乙科则亡姓氏,官七品则亡姓氏。夜奠三十九布衣,秋灯忽吐苍虹气。

(撰布衣传一卷,起康熙迄嘉庆,凡三十九人。)

75. 不能古雅不幽灵,气体难跻作者庭。毁杀流传遗下女,自障纨扇过旗亭。

(年十九,始倚声填词,壬午岁勒为六卷,今颇悔存之。)

76. 文章合有老波澜,莫作鄱阳夹漈看。五十年中言定验,苍茫***此微官。

(庚辰岁,为西域置行省议、东南罢番舶议两篇,有谋合刊之者。)

77. 厚重虚怀见古风,车裀五度照门东。我焚文字公焚疏,补纪交情为纪公。

(壬辰夏,大旱,上求直言。大学士蒙古富公俊五度访之,予手陈当世急务八条,公读至汰冗滥一条,动色以为难行,余颇欣赏。予不存于集中。)

78. 狂禅辟尽礼天台,棹臂琉璃屏上回。不是瓶笙花影夕,鸠摩枉译此经来。

(丁酉九月二十三夜,不寐,闻茶沸声,披衣起,菊影在屏,忽证法华三昧。)

79. 手扪千轴古琅玕,笃信男儿识字难。悔向侯王作宾客,廿篇鸿烈赠刘安。

(某布政欲撰吉金款识,属予为之。予为聚拓本穿穴群经,极谈古籀形义,为书十二卷。俄布政书来请绝交,书藏何子贞家。)

80. 夜思师友泪滂沱,光影犹存急网罗。言行较详官阀略,报恩如此疚心多。

(近撰平生师友小记百六十一则)

81. 历劫如何报佛恩?尘尘文字以为门。遥知***灵山在,八部天龙礼我言。

(佛书入震旦以后,校雠者稀,乃为龙藏考证七卷;又以妙法莲华经为北凉宫中所乱,乃重定目次,分本迹二部,删七品,存廿一品,丁酉春勒成。)

82. 龙树灵根派别三,家家楖栗不能担。我书唤作三桠记,六祖天台共一龛。

(近日述天台家言为三普销文记三卷,又撰成龙树三桠记。)

83. 只筹一缆十夫多,细算千艘渡此河。我亦曾穈太仓粟,夜闻邪许泪滂沱!

(五月十二日抵淮埔作)

84. 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拥书闭户人?

85.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

(阿,读如人疴之疴,出续本草。)

86. 鬼灯对对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87. 故人横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88. 河干劳问又江干,恩怨他时邸报看。怪道乌台牙放早,几人怒马出长安。

89. 学羿居然有羿风,千秋何可议逢蒙?绝怜羿道无消息,第一亲弯射羿功。

90. 过百由旬烟水长,释迦老子怨津梁。声闻闭眼三千劫,悔慕人天***王。

91. 北俊南孊气不同,少能炙毂老能聪。可知销尽劳生骨,即在方言两卷中。

(凡驺卒谓予燕人也,凡舟子谓予吴人也,其有聚而轇轕者,则两为之舌人以通之。)

92. 不容水部赋清愁,新拥牙旗拜列侯。我替梅花深颂祷:明年何逊守扬州。

(同年何亦民俊,时以知府衔驻黄河。)

93. 金銮并砚走龙蛇,无分同探阆苑花。十一年来春梦冷,南游且吃玉川茶。

(同年卢心农元良,时知甘泉。)

94. 黄金脱手赠椎埋,屠狗无悰百计乖。侥幸故人仍满眼,猖狂乞食过江淮。

(过江淮间不困戹,何亦民、卢心农两君力也。)

95. 大宇东南久寂寥,甄陀罗出一枝箫。箫声容与渡淮去,怀上魂须七日招。

(袁浦席上有限韵赋诗者,得箫字,敬赋三首。)

96.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 天花拂袂著难销,始愧声闻力未超。青史他年烦点染:定功四纪遇灵箫。

98. 一言恩重降云霄,魔劫成尘感不销。未免初禅怯花影,梦回持偈谢灵箫。

99. 能令公愠公复喜,扬州女儿名小云。初弦相见上弦别,不曾题满杏黄裙。

100. 坐我三熏三沐之,悬崖撒手别卿时。不留后约将人误,笑指河阳镜里丝。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简介

一、好词摘抄:

忽离忽遇 指奸责佞 贬恶诛邪 伤时骂世 父慈子孝 称功颂德

风尘碌碌 无可如何 锦衣纨裤 饫甘餍肥 一技无成 茅椽蓬牖

从头至尾 酌酒吟诗 偷香窃玉 洗耳谛听 粉妆玉琢 惯养娇生

二、好句摘抄:

1.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袭人)

2.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菱)

3.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宝钗)

4.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元春)

5.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探春)

6.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

7.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妙玉)

8.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迎春)

三、好段摘抄

1.士隐意欲也跟着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若山崩地陷,士隐大叫一声,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一半。又见奶母抱了英莲走来。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装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又带至街前,看那过会的热闹。方欲进来时,只见从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疯疯癫癫,挥霍谈笑而至。

2.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士隐令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半夜中霍启因要小解,便将英莲放在一家门槛上坐着。

待他小解完了来抱时,那有英莲的踪影?急的霍启直寻了半夜。至天明不见,那霍启也不敢回来见主人,便逃往他乡去了。那士隐夫妇见女儿一夜不归,便知有些不好;再使几人去找寻,回来皆云影响全无。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去,何等烦恼,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顾性命。

3.通灵宝玉反面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面。但其真体最小,方从胎中小儿口中衔下,今若按式画出,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所以略展放些,以便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不至以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蠢大之物为诮。

4.黄花满地,白柳横坡。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石中清流滴滴,篱落飘香;树头红叶翩翩,疏林如画。西风乍紧,犹听莺啼;暖日常暄,又添蛩语。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笙簧盈座,别有幽情;罗绮穿林,倍添韵致。

5.当下代儒没法,只得料理丧事,各处去报。三日起经,七日发引,寄灵铁槛寺后。一时贾家众人齐来吊问。荣府贾赦赠银二十两,贾政也是二十两,宁府贾珍亦有二十两,其馀族中人贫富不一,或一二两、三四两不等。外又有各同窗家中分资,也凑了二三十两。代儒家道虽然淡薄,得此帮助,倒也丰丰富富完了此事。

扩展资料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又名《石头记》等,被列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们的人生百态,展现了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的史诗。

《红楼梦》分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两种版本系统,程本为程伟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为脂砚斋在不同时期抄评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

此书新版通行本前80回据脂本汇校,后40回据程本汇校,署名“曹雪芹著,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巅峰之作,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真事隐去,***语村言”的特殊笔法更是令后世读者脑洞大开,揣测之说久而遂多。

后世围绕《红楼梦》的品读研究形成了一门显学——红学。

参考资料:

红楼梦-百度百科

民间故事——湘西赶尸人

道藏综合索引 书  名: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 编  著: 卷  数:三篇同卷 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夙字号 涵芬楼本第580册 新文丰本第31册 三家本第18册 道藏提要:编号865 中华道藏:道法众术道法诸经 第32册 ?

太上除三尸九虫保生经,撰人不详。书中提及「唐光化三年(900)」。当出于唐末五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此书内容分三部分。首先列举三魂七魄图。并述「炼阳魂而制阴魄」之法。其法以诵咒为主。其次为守尸鬼图,并述唐末兄弟二人服丹药除尸鬼成仙故事。又其次列举三尸图、九虫图,并述三尸九虫之名称、害人症状及除治方法。据称此图及去虫法乃孙***(孙思邈)所传。书末又抄录去三尸九虫方法十余种。如老君去尸虫方、苏仙内传去三尸虫方、守庚申日法、太上***口诀、赵先生除三尸九虫法、蒋先生除三尸法等。大多以眼药为主,兼行符咒。

丰都大帝与阎王、泰山府君、东狱大帝的区别与职能

明朝时期在湘西的“三苗”地区有这样一个村子。

村子里的人世代传承下来一门手艺;那就是将客死他乡的人,用一种古老的方法,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让死后的亡人自行走回来!

湘西一带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死的时候三魂七魄不会立刻离开身体,当在七日之内回到故乡,入土为安方可转世为人。如若不然将会成了“孤魂野鬼”流落他乡。

所以当时湘西那里的人,另可花大价钱也要将他乡已亡故的人接回来魂归故里。

可那时由于交通的不便利,使得要想在他乡将已亡之人及时的运回来,途中亡人还不能遭到破坏那就极为的困难。

这就在当地催生出一种职业;湘西民间称他们为——赶尸人!

赶尸人有一种“秘术”可以使得已亡之人七七四十九天魂魄不离体,且身体还不会腐坏。再由赶尸人手上拿一铃铛,名叫:镇魂铃!腰上挂一小锣名为:唤阴锣!右手拿着一根小锣棒,走九步就摇一次铃铛、再走四十九步敲一下锣,赶尸人一路口念咒语,撒着纸钱,后面跟着的是一排额头贴一黄纸符箓的已亡之人。

这些是一般的赶尸人,也是最早期的赶尸方法,这些方***有很多的弊端;

一是在赶尸的途中只能夜晚行走于人迹罕至的林间小路,为的就是走大路怕会惊吓到路人。

二是铃铛几步一摇、小锣十步一敲,这样就极易被人听到,同样怕惊扰到路人。

三是一路上赶尸人也要吃喝拉撒,以前还专门有为赶尸人准备的客栈,可开客栈毕竟是生意,赶尸人也不多,生意也就难以为继。后来也就没有了客栈只能由赶尸人自己准备干粮,一路多有不便。

所以到了明末清初时期,赶尸人就不再用原来的方法了,改进后的方法更高效,听起来也更不可思议!

赶尸人只需将一件麻衣穿在亡人身上,额头的黄纸符箓藏于一头套里,再用糯米、朱砂放于亡人的七窍之中,眼睛用三层黑布系于后脑之上,头顶戴一斗笠,外面再穿一件常人衣服。

明末清初的赶尸人也无需再铃铛几步一摇、小锣十步一敲,赶尸人只需自己的手脚各贴上一道黄纸符箓,心中默念咒语,后面的亡人就会跟着赶尸人的手臂摆动、脚步行走!

这样看起来基本跟常人无异,也无需夜间走那林间山路,白日里也可正常行走于那集市中也不会被人发现,更不用担心惊吓到路人了!

何为本文开头的“三苗”?

三苗指的是;今贵州黔东、湖南岳阳、云南滇东一带的苗族聚集地,而真正的赶尸人也大多都是苗族人,那时苗族的族规又是苗族女子不得与外族通婚,且在婚内还要从一而终,若是妻子发现丈夫不忠,则会唤醒那不知何时给丈夫“种”下的“蛊”,蛊毒发作会叫人痛不欲生、肝肠寸断

“赶尸”的手艺只传男、不传女,赶尸人的规矩一生还只能只传一个徒弟,所以到了后来这一职业几近失传。

这也使得“赶尸”这一职业显得极为的神秘!

话说村里有个叫“陈瞎子”的老赶尸人,这陈瞎子可不是真的瞎,是因为此人性格古怪而得名。

他走路看天不看地,鼻孔朝天,从不管别人家的是非,眼高于顶,那怕路边有一锭金元宝他也不屑看一眼!因此他在村子里也没有什么人缘,要么就在外头接活儿,要么就在家整日里深居简出!

这陈瞎子赶尸的手艺那可没得说,凡是他接的活儿这些年来就从未失手过。

平日里来找他接活儿的东家那可是多了去了,附近十里八乡的人无不知道他的名号,更有不少的后生想拜他为师!

可这人性情古怪,一般他看不顺眼的东家的活儿不接,也不贪图钱财,无论东家给多少的银两他说不接就不接!更别说那些想拜他为师的后生了,从未见有后生能入的了他的眼。

村里还有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名叫“张大胆儿”,这家伙在村儿里可是出了名的坏!胆子大如天,整天游手好闲,尽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

年纪不大还经常去调戏村儿里的良家妇女,也经常被人揍的鼻青脸肿,就连隔壁村儿的那些人家都时常遭到他的“毒手”。只要哪家人少了锅碗瓢盆,不用想,指定在张大胆的家里放着。

因此这张大胆儿也没少被人押到衙门里,可因他年纪幼小,每次也都是挨了几大板子后,衙门的人也就让他回去了。

村儿里人都恨透了这个祸害,就连哪家的小娃子哭闹的时候,母亲都会吓唬他家的小娃子说到你再哭,等下张大胆儿来了把你抓了去......

张大胆自幼父母早亡,是被他奶奶一手拉扯大的,虽然张大胆儿在村儿里不招人喜欢,但是他对他奶奶可是极为的孝顺!

家里家徒四壁,靠平时偷鸡摸狗,偷回来的一些东西勉强度日,有好吃的东西也一定会留给他奶奶吃,奶奶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奈何自己以前幼小买不起药,也没有银子给奶奶看病,平时还都是村子里的好心人接济一两个铜板买的草药给奶奶服用,眼看奶奶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

这一天,大胆儿突然想到;自己都已经长大了应该去学一门手艺,将来挣了钱也好给奶奶买一口上好的棺材,以后也好让她入土为安。

可思来想去,自己除了胆子大,其它都一无是处!于是就想到了去投那村东头的陈瞎子,想拜他为师,做一个赶尸人。

可一连去了几次陈瞎子的家里都吃了闭门羹,虽然将那陈瞎子的门都踹烂了半边,可里面的陈瞎子就是死活不收他为徒,也懒得搭理他,每次都将他给扔了出去。

这一天,张大胆儿如往常一样躲在河边的一块大石头后面偷看村儿里的那几个妇人在河里洗澡,正看的垂延欲滴,哈喇子都流了一地。

这时他突然看见一个人影正偷偷摸摸、蹑手蹑脚的走到不远处的一颗歪脖子树后,也色眯眯的朝那河里看去!

待张大胆儿仔细一瞧,这猥琐之人正是陈瞎子。

张大胆儿暗喜,心想这回终于被我抓到你陈瞎子的小辫子了吧,不怕你不收我为徒了!嘿嘿......

于是也轻手轻脚的朝那陈瞎子的方向走去!

当陈瞎子扭过头看到张大胆儿那张阴笑着不怀好意的脸时,顿时一脸的惊慌失措,脸红的别过头就想逃,可这时的大胆儿却叫住了陈瞎子,小声的对他说道:你若再跑,我就大喊,看谁遭殃!

这时的陈瞎子脸红的都到了脖子根儿,吞吞吐吐的说到,你......你别喊,你不是想要拜我为师吗?你以后只要不把今日的事情说出去我就答应你,我向祖师爷发誓......

就这样二人回去后,行了简单的拜师之礼,张大胆儿也就成了陈瞎子一生唯一的徒弟了。

三年过后,这时的张大胆儿已经长成了一个身材高大,体格健硕的好小子了,在师傅陈瞎子那里也学来了一身赶尸的本领,虽然陈瞎子当初收的这个徒弟,是因为拿自己偷看女子洗澡相威胁,才答应了收他为徒,当时心里还一百个不乐意,处处还刁难于他,可这小子确实天资聪慧,凡事看一眼他都能学会。现在他却为当初收了这个徒弟而庆幸,想来他这手艺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这一天;陈瞎子还是在那个河边把正偷看妇人洗澡的张大胆儿揪着耳朵提了回去,一边走,一边只听到大胆儿咒骂到:你个死瞎子放开我,我还没看够,让我再多看会儿......

回到家师傅严肃的问到:“昨日那个大买卖你接了?

那知张大胆儿却胸有成竹的说到:老瞎子就你那点胆子还做什么赶尸人,这趟你不用去,我一个人去就成,回来拿了东家的银两我们还是老规矩,你七我三!

这时的师傅陈瞎子却说到,平日里你胆大妄为也就算了,可这次我们绝对不能接这趟活儿。

为师一再跟你说过,祖师爷的训诫不能破,训诫第一条就是什么你念与我听听?

见师傅这时一脸的严肃,张大胆儿也不敢再放肆了,也知道他这位师傅平时可以容他胡闹,也对他疼爱有加!但是一旦认真严肃起来也是对他非常的严苛,这些年来大胆儿早已把师傅当成了自己的老爹一样看待了。

于是就把那训诫念了起来!

第一条;赶尸人有三不赶:

溺亡吊死不赶、

瘟疫断头不赶、

雷击而亡不赶、

第二条;赶尸人有三戒:

一戒,不可奸*掳掠、

二戒,不可收刮亡者身上的钱财、

三戒,不可对亡者不敬.....

够了!既然你已知道祖师爷留下的训诫,那训诫的第一条就是溺亡之人不可赶,你可倒好,还收了那东家的定金,你可知这一条训诫不可为的原因?

因为那溺亡之人多有怨气,易被邪祟缠身,三魂七魄难以归位。

最易“起尸”(指的是变为僵尸

此次江东连日暴雨,江河决堤,多有路过溺亡之人,你可知道其他赶尸人为何都不敢接这东家的活儿?

虽然东家给的银子如此之多可依然没人敢接!

一来是怕坏了祖师爷的训诫!

二是因为从江东回来的路上有一处必经之路,名为“极阴山”

此地对于我们赶尸人来说危险至极,传说那里曾是古时的一处战场,当年在那战场上战亡之人不知何几。此地阴气极重,多有冤魂不散!

我们赶尸人最怕的就是阴气极重之地,若是赶尸途遇那里,必定会容易引起尸变!

张大胆儿听完师父的话后,也叹了一口气!说到:想那东家王老汉一家人也着实可怜,自己六十大寿,等那远在江东做买卖的儿子儿媳回来祝寿,可左等右等,等来的却是一场噩耗!留下一对孙女,当真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我也知犯了训诫,可实不忍见王老汉那伤心欲绝的样子,昨日他苦苦哀求于我,想那可怜之人王老汉,已经都那把年纪了还对我一个后生行那等大礼,我实在不忍心拒绝,所以就答应了他接了这趟活儿,那怕我拼了这条命也要帮那王老汉把他“儿子儿媳”接回来!

张大胆儿说到这里,眼泪都掉了下来,含泪的问道:那师傅可有通过那积阴山的方法?

这时的陈瞎子听到爱徒说的这些话后,见这徒弟是铁了心的要走上这一遭,想那王老汉也实在可怜,内心也动了一些恻隐之心。

我陈瞎子的心也是肉长的,试问谁人听到这人间惨剧不心生同情!

于是心里也有了打算。

对爱徒说到:方法有是有,只是此去一路上你都得听我的,不许胡来!

大胆儿连忙点头应是!

此去一路凶险,你那怀中王老汉给你的定金银两,再加上我这里还有一些碎银,你都拿去置办我们此行中需要的一些东西吧!

说完就拿起一支笔,在纸上写下了许多的字交与了张大胆儿,命他去了集市置办!

快去快回,这已经耽搁半天了,王者之人不可久留在那外乡之地。

陈瞎子虽说性格古怪,可他已经决定了接了这趟活儿那就不容有失!这时的他甚至比张大胆儿还急!

等到大胆儿买回来那许多东西后,一切就绪,师徒二人就出发了!

算算时间,我们骑马日夜兼程三日后就可到了那里,你可与那王老汉说的清楚,叫他准备好了,人一回来就立刻入土?

放心吧师父,都已经安排妥当!您交代置办的东西也都尽数放于我的包袱之中!

一路无话!

三日后的傍晚时分,师徒二人马不停蹄的就到了那江边。

一路上都是大江决堤后被冲倒的房屋,百姓流离失所!

到了:只看到一处的岸边,一排排用麻布盖着的遇难之人等待着亲人来认领,周围都是哀嚎的哭声,人们抬着自己的亲人离去......

待到半夜子时,那江边已无人之时,依那王老汉所说的应该就是这里不会错,随即就依照那老汉请人画的他儿子儿媳的画像,找到了那已亡故的“夫妻二人”!

于是就拿出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东西,黄纸符箓、麻衣、糯米、朱砂、黑布、斗笠、以及两件常人的衣服......

不多时一切都准备妥当后,只见那陈瞎子口中不停的念着咒语随后大喝一声;“起”!

只见那“二位”亡人竟一蹦而起,陈瞎子试着手臂一抬,那“二位”亡人手臂也是一抬,陈瞎子脚步往前踏一步,那“二人”也往前踏出一步!

而后这“二位”就随着陈瞎子与张大胆儿的步伐往来时的路上走去了!

师徒二人来时的马由于连日暴雨后的道路泥泞不堪,就被他们留在了据此回去一半的路边客栈里了,现在只能步行。

来时抄的近路多有道路险峻之地,回去的路是万万避不开那“积阴山”的,要么说那山是赶尸人的必经之路呢!

就这样师徒二人在前,那“夫妻二人”在后,虽道路崎岖,泥泞不堪,好几次那二位亡人的脚都陷在了泥里,一时难以拔出,虽费了些力气,但也总算是有惊无险。

这一天正当师徒二人赶路之时,前方本就山路崎岖难走,又恰逢暴雨夹杂着狂风,身上穿的簑衣(古时一种树上的皮制成的避雨用具)都难以挡住袭来的暴雨,张大胆与陈瞎子赶紧找一大树底下避雨。

这时的陈瞎子一把扯过张大胆背后的包袱,打开一看,完了!包袱里进了不少雨水,已经打湿了这许多的东西!

明日过那“极阴山”所需的东西尽数被这雨水打湿,这可如何是好!张大胆见师父一脸的焦急,也伸出头看那包袱,果真都湿透了,一些还被雨水浸泡烂,不能用了!

今日天色已晚,就在此地歇息一晚吧,陈瞎子说到。待明日暴雨停了后我们再作打算!于是命张大胆去附近捡些枯枝树叶做了一个简易的茅草棚,先将那两位亡人安顿好后,二人也一头睡了过去,连日的奔波已是极度的疲乏,那管大风大雨,呼呼的就睡去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清晨,暴雨停了后天空竟有了太阳,于是陈瞎子就命徒弟拿出了他包袱里的东西出来晒晒,辛亏还有一些能用,要不过不了那极阴山,明日就可到了那里,现在东西已然不够,陈瞎子说了这些后叫徒弟过来,如此这般的吩咐道........

又过了一日,师徒二人就来到了那传说中极阴山脚下,张大胆儿看向这极阴山,虽说阴森了些,在他看来不过也就是平平无奇的一座山而已,不知师父究竟为何怕的如此厉害,正当张大胆还要说什么时,只见陈瞎子朝他两眼一瞪,示意他不要说话!

这时的张大胆却看到师父在他自己的包袱中拿出了一把桃木剑、一葫芦、还有不少黄纸及一把符箓。

随后将葫芦里的酒大喝了一口朝那桃木剑上一喷,嘴里念念有词,再抽出一张符箓扔向半空,不知为何那符箓被陈瞎子这么一扔突然就自行燃烧了起来,随即只见那陈瞎子单手握住桃木剑,朝空中正燃烧的符箓一剑刺过去,不偏不倚正好刺中!。

挥舞着桃木剑,口中咒语声连绵不绝!

人来隔重纸、鬼来隔重山!

千邪弄不出、万邪来不开!

急急如律令.......

随后再用两张符箓贴于那两位亡人的额头上,两人二尸就这样进了那极阴山!

在外看不出,走进此山后里面竟是迷雾重重,二人走了一段路后,不知是那风吹动树枝发出的声音,还是真的是鬼哭狼嚎,听的张大胆儿头皮一阵的发麻!

只听得前面像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在那里厮杀,各种兵器的碰撞声、战马奔腾、无数人的哀嚎声不绝于耳!

听的张大胆儿的寒毛此刻全都竖了起来,腿脚更是不听使唤,脑袋里一团浆糊!

这时不知是谁在大胆儿的肩膀上猛力的一拍,一时竟惊醒了他,幻觉!你赶紧撕掉身上的一块衣角,用你自己的尿淋湿后塞于你的耳中,陈瞎子急切的说到;快........

看着师父也在撕自己身上的衣服,大胆儿也急忙按照师父说的那样做了后,果然耳朵里听不见那些声音了。

这时大胆儿看到他师父正用他那把桃木剑指着前面一阵挥舞,口中再次念了一段咒语;

天道毕 三五成 日月俱 出窈窈 入冥冥 气布道 气通神 气行奸邪鬼贼皆消亡 视我者盲 听我者聋 敢有图谋我者反受其殃 我吉而彼凶!

念完咒语后的陈瞎子扔给大胆儿几张符箓说道:你看着后面两位亡人,如听到你身上的铃铛响起,你就将这些符箓贴在亡人的额头上。我去前面探路,记住;无论你看见什么或是听到什么都是幻觉,切不可乱了自己的心智!

说完陈瞎子就往前面走去了,这时的张大胆儿也是有些怕了,之前他也独自接过活儿,也遇到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可依仗师父传授的本领从来都是顺顺利利,不曾遇到过如此惊险之事!

于是大胆儿也朝那前方胆战心惊的走去,后面跟着那两位亡人也随着大胆的脚步往前走去。

这时若是有旁人看到这一幕一定是极为的有趣,只看见那前面一人蹑手蹑脚的躬着身子,踏着小碎步,一会儿左看看,一会儿右看看!后面的“二人”也是同样的蹑手蹑脚、躬着身子、踏着小碎步、左看看、又看看......

这时的大胆儿远远的在迷雾中看见了一个人朝他走来,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秀色可餐的女子!

只听到这美丽女子说到:小女子与我夫君被这大山里的迷雾迷失的失去了方向,我与我夫君走散了,三位可愿帮我寻回我的夫君,我家就住在这山后不远,等寻回了我夫君后我请三位到我们家里酒宴款待!

大胆儿听后半信半疑的说到:不是我们不愿帮姑娘,我们还有要事在身,实在不方便与姑娘同行......

可那女子听后却面露狰狞的说到,哼!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们三人之中就你一个是活人,我不与死人说话,我且只与你说!那女子指着大胆儿的鼻子说到:你到底愿不愿意帮我寻回我夫君?

女子掩面哭泣着继续说道:我夫君那年随军就在这里与人交战,后来我就再没有他的消息了,几百年了我都在这里找他,可是一直都找不到他.......

张大胆儿这时已经听的头皮发麻,心里清楚一定是遇见鬼了,可他毕竟是胆子大如天,于是镇定的说到:姑娘莫急,一会儿待我师父回来我们再一同帮你寻找你的夫君可好?

这时却见那女子的眼睛里流出了血,头发不知何时也垂落了下来,低着头含糊不清的说到:你......你那师......师父回.....回不来了......说着就用她那长如藤蔓的指尖抓向了大胆儿......

大胆儿本来刚刚的镇定都是强装出来的,这时看见刚才还美艳的一女子突然变成如此一厉鬼早已吓的魂不附体,腰上的铃铛也骤然响起,心里仅存的一点理智,知道是要起尸了!

可手脚直哆嗦又面对如此厉鬼,虽然心知听师父的要马上拿出符箓贴于那两位亡人的额头上,可这时万急之中手脚又不停使唤,正急的浑身发抖,满头大汗时,突然听到一声大喝;何方,敢在此作恶!

见那人一剑就刺向了厉鬼,只听见那厉鬼女子痛苦的哀嚎一声,随后就化作一股青烟飘散而去!

张大胆定晴一看,果然是“师父”!激动的问道:“师父”您回来了,您要是再晚回来一些我可能就命丧那厉鬼之手了。

可张大胆却看到“师父”那张苍白、面无表情的脸,只听他说到:跟我走!

于是张大胆疑惑的跟着师父往前走去,不知走了多久,回头一看;大惊!那两位呢?

这时却看到前面是一处悬崖,只见他“师父”拿着剑指着他说到:跳下去!

张大胆朝那万丈悬崖看下去,顿时心惊肉跳,问道:师父你这是为何?为何要我跳下去?你要杀了我吗?

可看着“师父”拿着他那把桃木剑一步步逼近,张大胆不明所以,心想;师父要我跳自然有他的道理,这些年来听师父的一回都没有错过,就在刚刚师父还在那厉鬼手里救了我,于是闭上眼睛正要从那万丈悬崖往下跳时;突然被一股大力把他往上托起,随后只听到,“啪”一声响,猛然惊醒!后来感觉自己脸上***辣,应该就是刚刚自己挨了好大一巴掌!

陈瞎子见他的爱徒已然醒来,也大松一口气,说道:我跟你说过,让你保持心智,切不可乱了分寸,你看到的和听到的都是幻象!你可倒好,把这一切都当了真!若不是我及时赶到,你已经自缢而亡!

惊醒过来的张大胆儿,却感觉自己一身凉嗖嗖,再看,自己的身上竟然是***,后怕的向那旁边的一颗树上看去;却看到一条用来上吊的布条挂在那颗树上!原来自己竟然撕下了自己的衣服用来做了自己上吊的绳索。一切都是幻境,那刚刚逼自己跳悬崖的那个“师父”也是***的?张大胆儿问道!

随后扯下那跟树上的布条,这时的陈瞎子说道,前面的路我已探好!你用尿淋湿一些布遮住你的双眼、塞住你的耳朵,你再拉着这跟布条走在后面,不管我在前面闹出多大的动静你都不要管,我拉你就走,松开你就停,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了师父,随后张大胆儿就照着他师父说的那样做了,将自己与那二位亡人用那布条连成了一条直线,跟着师父向前走去!

走了两个多时辰后,陈瞎子突然停顿了下来,命徒弟解开了自己蒙住眼睛的黑布,看向了前面!

这时的大胆儿看到前面是一峡口,耳边阴风阵阵,听到师父说到:前面就是阴气最重的地方,你拿好这些符箓,每当听到你腰间的铃铛响起,你就往那“二人”额头上贴上一张,符箓被雨水打湿毁掉了不少,现在也所剩不多,你要谨慎行事!如果你看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立刻用黑布遮住自己的双眼,不管听到什么你都不要管,只管往前走!记住;一切都是幻觉。切记!我就在你后面,你放心的走!

随后陈瞎子就手握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抓了一把纸钱撒向了空中!

就这样,师徒二人如临大敌般的向前走去,才走了几步,大胆儿就听到腰间的铃铛响了起来,只看见后面的这两位就不听使唤不动了,看那身体也抖动了两下,大胆儿知道这就是“起尸”的前奏,于是连忙从手中抽出两张符箓迅速的贴于那两位亡人的额头上!

越往前走他腰间的铃铛越是响的厉害,眼看符箓已经不够用了,怎么办?

现在看去离那峡口也不远了,再看向后面那二位,这一看可把张大胆儿吓了好一大跳,只见那“二人”已经手舞足蹈了,按照师父以前说的,现在这样的状况已经是非常危险了,随时都有“尸变”的可能!

谁知这时后面的师父冲了过来,扛起一具亡人就向那峡口方向冲了去,吼道: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扛着跑啊!

这时的张大胆儿也反应过来了,随即也扛着另外一具亡人随着师父向那峡口飞奔过去......

待到师徒二人各扛着一具亡人冲出那峡口后,陈瞎子立刻从徒弟手里抢过那仅剩的几张符箓贴向那已经张牙舞爪的两位亡人的额头之上,才制住了他们!

随后二人都已经力竭,躺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二人心中明白,这次的险算是度过去了!

虽然后面在下山的途中还遇到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但都由他师父陈瞎子一一解决了。

再然后就随着师父走出了那座恐怖的“极阴山”

一路无话,余下的路程虽然艰辛,但是再也没有遇到过什么妖魔鬼怪那些事情了,就这样师徒二人也算是有惊无险的回到了家里,将那“夫妻”二人交与了那王老汉,最后也只收了王老汉一半的银两,也算是落个心安。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后来的张大胆儿也学到了他师父的真传,正一步步的续写着他自己的***........

掌管阴间的主宰者共有四位,分别是东岳大帝、丰都大帝、幽冥教主、阎罗魔王。

1、东岳大帝就是黄飞虎,《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封黄飞虎任东岳大帝之职:"执掌幽冥地府,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以此说来,首先地位最高的东岳大帝,掌管大地万物生灵。

2、丰都大帝是地府的最高神灵,阴间的主宰者。其办公地点是地府的“丰都鬼城”,底下设七十二司,分别承担追魂捉鬼,赏善罚恶之能。但凡十恶不赦的人都会关在酆都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3、幽冥教主就是地藏王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曾说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佛语。很多人将地藏王视作是地狱中最高的主宰神明,因此也被称为是幽冥教主,他管辖十殿阎王。

4、阎王又被叫做“阎魔罗王”、“阎魔王”等,掌管阴曹地府,一共有十殿,共十个阎王。

十殿阎王

十殿阎罗王分别是叫: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秦广王--专管人间的长寿与夭折、出生与死亡的册籍;统一管理阴间受刑及来生吉、凶。鬼判殿位居大海之中、沃焦石之外,正西的黄泉黑路上。

楚江王--主掌大海之底,正南方沃焦石下的活大地狱。

宋帝王--主掌大海之底,东南方沃焦石下的黑绳大地狱。

五官王--掌管地狱在大海之底,正东方沃焦石下的合大地狱。

阎罗王--司掌大海之底,东北方沃焦石下的叫唤大地狱。

卞城王--掌理大海之底,正北方沃焦石下的大叫唤大地狱。

泰山王,掌管大海底,丁北方沃焦石下的热恼大地狱。

都市王,掌管大海之底,正西方沃焦石下的大热恼大地狱。

平等王,掌理大海底,西南方沃焦石下的阿鼻大地狱。

转轮王,殿居阴间沃焦石外,正东方,直对五浊世界的地方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词条-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