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心心相印,腹心相照谓之知心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7-05 0
  1. 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意思
  2. 知己,知心,知音的感悟散文
  3. 千金易得 知己难求
  4. 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5. 《伯牙绝弦》赞颂伯牙的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不要诗句!
  6. ()()相照

 陶渊明,在<咏荆轲>写道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伯牙毁琴,

腹心心相印,腹心相照谓之知心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只为"子期不在为谁弹",

知音难觅,

古人亦有"士为知己者死".

好一句"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的豪迈,

荆轲登车出城时,没有回头看一眼,

义无返顾,悲壮得让人心痛流泪.

伯牙,因为那懂自己琴声的山野樵夫子期已死,

曲罢<高山流水>便毁琴坟前,

痛失知音,感天动地.

后人赞云: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尝叹,世间男人何其多,留在身边却无一人.

又叹,清绝之物,留待有缘之人浅尝,如是解语人,自当会心一笑.(容我倨傲轻狂自恋一把,哈哈)

朋友,有很多种,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

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

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与今人相比,古人不以贵贱论高低,以知心者为上,难能可贵。

知人知面不知心什么意思

 冰炭不相容 冰:冰块;炭:炭火;容:接纳。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伴食宰相 伴食:陪伴人家吃饭。唐朝朝会结束时,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餐。

指身 居相位而庸懦不能任事者

表里相符 表里:指内外;符:符合。指表里如一

表里相济 表里:指内外;济:救助。指内外互相补充

不打不相识 指经过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结交、相处

唇齿相依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反唇相稽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而反过来与对方计较

辅车相依 辅:面颊骨;车:牙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亥豕相望 指文字讹错很多

函矢相攻 指自相矛盾

桴鼓相应 用鼓槌击鼓,鼓就发声。比喻相互应和,配合紧密

祸福相倚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鸡犬相闻 指人烟稠密

疾病相扶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解囊相助 囊:口袋。解开口袋拿出财物帮助别人

举手相庆 指举手加额,以相庆贺

阿党相为 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口耳相传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另眼相待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

平。形 容人见义勇为

脉脉相通 血管彼此相通。比喻关系密切

名实相符 名声与实际一致

安危相易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盎盂相击 比喻一家人争吵。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

拔刀相助 旧***中多指打抱不平。

白首相知 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头相守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白眼相看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白衣卿相 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

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奔走相告 指有重大的消息时,人们奔跑着相互转告。

本相毕露 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

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不耻相师 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不相上下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不相为谋 谋:商量。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不相闻问 闻问:通消息,通音讯。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朝夕相处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

陈陈相因 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

套,无创造革新。

赤诚相待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赤心相待 赤心:真诚的心。真心诚意对待别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臭味相投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

坏的)。

出将入相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大相径庭 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代代相传 一代接一代地相继传下去。

弹冠相庆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

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脱鞋席地而坐,争于迎客,将鞋穿倒。形容热情欢迎宾客。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地狱变相 旧时比喻社会的黑暗残酷。

帝王将相 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将。指封建时代上层统治者。

短兵相接 短兵:刀剑等短兵器;接:交战。指近距离搏斗。比喻面对面地进行激烈的斗争。

恶语相加 把恶毒的语言加到别人身上。

恩恩相报 用恩惠报答恩惠;把有利于人的行为回报给有恩于己的人。

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受伤。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烈斗争的结果,必有一方吃亏。

反唇相讥 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反戈相向 戈:古代的兵器;向:对着。掉转兵器,相与对立。比喻帮助敌人反对自己。

非意相干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无故冒犯。

风马牛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佛眼相看 比喻好意对待,不加伤害。

腹心相照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刚柔相济 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

肝胆相照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各不相谋 谋:商量,计义。各自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事,不互相商量。

各不相让 让:歉让。互不谦让、让步。

官官相护 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骨肉相残 比喻自相残杀。

刮目相看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关东出相,关西出将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骨肉相连 象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冠盖相望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刮目相待 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恨相知晚 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呼吸相通 比喻认识一致,利害相关。

红豆相思 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何其相似乃尔 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和睦相处 彼此和好地相处。

互相推诿 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

互相标榜 标榜:吹嘘,夸耀。互相称颂,互相吹嘘。多用贬义。

鸡鹜相争 鸡鹜:比喻平庸的人。旧指小人互争名利。

祸福相生 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吉人天相 吉人:善人;相:帮助,保佑。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

缓急相济 缓:和缓,舒缓;急:危急,急迫。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竭诚相待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积不相能 积:积久而成的;能:亲善。指一向不和睦。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降心相从 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

教学相长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将相之器 将:将帅;相:宰相;器:度量,才干。有担任将帅或宰相的度量和才能。

刻骨相思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虮虱相吊 虮:虱的幼卵。吊:慰问。虮和虱相互怜悯。比喻自怜即将灭亡。

金相玉质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交相辉映 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

开诚相见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另眼相看 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两瞽相扶 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

梁孟相敬 原指东汉时期梁鸿与妻子孟光相互敬爱。后泛指夫妇相敬。

两相情愿 两方面都愿意。

宽猛相济 指政治措施要宽和严互相补充。

老死不相往来 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利害相关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口口相传 不著文学,口头相传。

冷眼相待 用冷淡的态度接待。比喻不欢迎或看不起。

浪子宰相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两虎相斗 比喻力量强大的双方相搏斗。

蛮触相争 蛮触:蛮氏、触氏,《庄子》寓言中的在蜗牛两角的两个小国。因细小的缘故而引起的争端。

漠不相关 形容彼此毫无关联。

面面相觑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穷形尽相 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萍水相逢 浮萍随水漂泊,聚散不定。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皮相之见 皮相:从表面上看。没有说到点子上的肤浅看法。

披心相付 披心:披露真心;相付:给人家。形容真心待人。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旗鼓相当 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气味相投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犬牙相制 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

山中宰相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山水相连 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守望相助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三旨相公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声气相通 彼此串通,互通消息。

似曾相识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水火不相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私相授受 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

首尾相应 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推诚相见 诚:相信。指以真心对待人。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同美相妒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同恶相济 同恶:共同作恶的人;济:助。坏人互相勾结,共同作恶。

素不相识 素:平素,向来。向来不认识。

同恶相求 坏人与坏人相互勾结。

同病相怜 怜:怜悯,同情。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王侯将相 泛指封建社会中位尊、禄厚、权重、势大的贵族。

痛痒相关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文人相轻 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息息相通 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闻声相思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息息相关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狭路相逢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相忍为国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让步。

相知有素 素:向来。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相机行事 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相持不下 双方对立,彼此相持,不肯让步。

相机行事 相:察看;机:机会。观察时机,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相煎何急 煎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凶相毕露 毕:尽,全。凶恶的面目完全暴露了出来。指原来伪装和善,遇事就露出了本相。

相知恨晚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相反相成 两个看起来是相反的事物,实际上是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指相反的东西有同一性。

相沿成习 依照相传下来的一套慢慢地成了习惯。

相依为命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泛指互相依靠,谁也离不开谁。

相去无几 去:距离;无几:没有多少。指二者距离不远或差别不大。

相濡以沫 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相辅而行 互相协助进行或互相配合使用。

心心相印 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项背相望 项:颈项。原指前后相顾。后多形容行人拥挤,接连不断。

相敬如宾 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莫逆:彼此情投意合,非常相好。形容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相亲相爱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形影相吊 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相安无事 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相形见绌 形:对照;绌:不够,不足。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相惊伯有 伯有:春秋时郑国大夫良霄的字,相传他死后鬼魂作祟。形容无缘无故自相惊扰。

相映成趣 映:对照,映衬。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相形失色 失色:失去光彩。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得大大不如。

邂逅相遇 邂逅:未约而相逢。指无意中相遇。

相机而动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言行相诡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相提并论 相提:相对照;并:齐。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相见恨晚 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相门有相 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相得益彰 相行:互相配合、映衬;益:更加;彰:显著。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心手相应 形容手法熟练,心里怎么想,手就怎么做。

相鼠有皮 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知己,知心,知音的感悟散文

“知人知面不知心”是一句旧时俗语。拼音:zhīrénzhīmiànbùzhīxīn。释义:指认识一个人容易,但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却很困难。“知人”:谓能鉴察人的品行、才能。谓懂人事。“知心”:彼此契合,腹心相照。

例句:

1、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哥也,知人知面不知心,你道无二心呵,他怎生背了刘武周,投降了俺来。”

2、《清平山堂话本·曹伯明错勘赃记》: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3、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凤姐儿故意的把脚放迟了,见他远去了,心里暗忖道:“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

千金易得 知己难求

知己非常了解你,你也非常了解他的人;知心,知心见性,懂得你的心事的人;知音,跟你有共同爱好、共同观点的人。

 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肝胆相照为知己;心腹相通为知心;琴瑟相通为知音。

 知我所来,知我所取,可共祸福者谓知己;知我冷暖,懂我心意,凡有所举,必为我求者可为知心;心意相通,水月相映,琴鸣弦颤,风过草动,可谓知音。

 德、智相投者为知己;喜、好相投者为知心;声、气相投者为知音。

 知己是完全了解彼此,可以为对方付出很多,不求回报,是除了爱人,至亲以外最重要的人;知心是可以讲心里话,互相告诉秘密的人;知音是趣味相投有共同话题的人。

 知己,知其脾性,知其心志,是朋友中的金子,可共祸福,相随一生,须当珍惜;知心朋友,贴心贴腑,在心不在事,可以相互给予心灵支持的人;知音者,你心仿佛我心,心有所动,必然会意。知音不取功利,唯因心境谐和而相悦。

 知己当然是无话不说的那类;知心是只了解你的人;知音是只有共同的'爱好兴趣的人一般。

 生死相顾,恩德相贯,可谓知己;神魂相系,肝胆相照,可谓知心;心意相通,声气相汇,可谓知音。

 何谓知己?刘备的三顾茅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何谓知心?管仲、鲍叔牙自贫贱而相得,至显达而不离;何谓知音?子牙鼓琴,钟子期心领神会,志在高山,意在流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合意友来情不厌,知心人至话投机;此艺知音自古难,千古知音最难觅。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忽闻水上琵琶声,浔阳江头有知音。

警世通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千金易得 知己难求

在现代 社会 中,人们普遍认同了高度竞争、弱肉强食的价值观,这样的 社会 体系使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冷淡。生活贫困 时尚 有许多朋友可以同甘苦、共患难,一旦生活富足,身边的朋友却反而越来越少。此一现象,值得人们反省深思。

一个人无论事业如何成功,如果没有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或者因为自私自利导致众叛亲离,那肯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古人云:“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在人生的旅途中,朋友是不可缺少的,如果能遇到一个知己,那更是莫大的福气。这是因为只要愿意付出劳力,***皆可赚钱。但是人生路上真正的好朋友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所谓朋友,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交,一种是相知。相交甚易,相知则难得。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卷一中写道:“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从远古至今,每个人都在滚滚红尘中寻觅着自己的知音。但是真正的知音是什么?似乎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许多人于是经常以〈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 历史 典故来描绘人生中知音的珍贵与难得。

相传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出使楚国后归国覆命,八月十五日在江上突遇狂风暴雨,浪高水急,乃泊舟在龟山脚下。稍后雨过天晴,月明星稀,俞伯牙心旷神怡,鼓琴咏志。一曲未竟,琴弦自断,“琴有误,高人顾”,俞伯牙四下寻找,无意中遇到了正在***樵的钟子期。作为琴中高手的俞伯牙向来十分自负,他不相信深山旷野之中会有人听得懂他的“阳春白雪”,不料钟子期滔滔不绝,从琴史、琴理直到俞伯牙弹奏的琴曲无一不通,着实使俞伯牙吃惊不小。

他沉思片刻,调好音,抚琴再操,先是志在高山。子期赞道:“美哉!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抚琴一首意在流水。子期又赞道:“美哉!荡荡乎意在流水。”钟子期的真才实学令人心折,而当他得知钟子期因耕樵奉孝而隐居山林,更觉仰慕不已。一夕风雨,成就了 “人逢知已,琴遇知音”的奇缘,两人相见恨晚,便结为挚友,约定来年再会。

第二年,伯牙按期赴约,谁知子期不幸病故,见到的只是山野小径的一抔黄土。伯牙痛失知音,悲痛万分,就在子期墓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然后割断琴弦,摔碎琴身,决心终生不复抚琴。玉笙抛残,金徽零乱,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从此流传。

生命是一种缘,感情也是一种缘。由此看来,“千金易得,知已难求”的确是一句至理名言。遥想诗仙李白,缘何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名吟?再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这些名句都共同呼唤着两个字:知已!如果没有知已,李白就写不出千古吟诵的佳句,王勃也吟不出脍炙人口的诗篇!

人生需要知已。真正的知已,能够同荣辱,共进退,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哪怕风再大,雨再大,也视若无睹。人有知己,人生才会无悔。

《伯牙绝弦》赞颂伯牙的话!急急急急急急急急!不要诗句!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冯梦龙(明)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

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缎,高车驷马。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乃***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臣舟楫,以便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到江头而别。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剌”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住船所在是甚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得有听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来刺客;不然,或是贼盗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财物。”叫左右:“与我上崖搜检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苇丛中!”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欲搭跳上崖,忽听岸上有人答应道:“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罗唣,走近舱门,回嗔作喜的问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听琴,站立多时,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孔仲尼叹颜回,谱入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蚤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到这一句,就绝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小子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土,隔崖窎远,难以问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见我老爷叩头,问你甚么言语,小心答应,官尊着哩!”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须粗鲁,待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拴腰,露出布苾下截。那时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俱安放舱门之外,脱下芒鞋,珣去泥水,重复穿上,步入舱来。官舱内公座上灯烛辉煌,樵夫长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界中那有两接的布衣,下来还礼,恐失了官体,既请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贤友免礼罢。”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称,怠慢可知。那樵夫亦不谦让,俨然坐下。

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问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适才崖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言:“不敢。”伯牙道:“我且问你,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抚他有甚好处?”正问之时,船头来禀话:“风色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伯牙分付:“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问,小子若讲话絮烦,恐担误顺风行舟。”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况行路之迟速乎!”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谈。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斫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羑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何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为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就是记问之学,也亏他了。我再试他一试。”此时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称了,又问道:“足下既知乐理,当时孔仲尼鼓琴于室中,颜回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始知圣门音乐之理,入于微妙。***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樵夫道:“《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伯牙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人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锺,名徽,贱字子期。”伯牙拱手道:“是锺子期先生。”子期转问:“大人高姓?荣任何所?”伯牙道:“下官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子期道:“原来是伯牙大人。”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相陪,命童子点茶。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牙道:“借此攀话,休嫌简亵。”子期称:“不敢。”

童子取过瑶琴,二人入席饮酒。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又问:“道艺何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樵度日,以尽父母之馀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二人杯酒酬酢了一会。

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长一旬。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锺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官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遂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爇名香,就船舱中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伯牙从其言。换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与子期,把子期之手,叹道:“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子期闻言,不觉泪珠滴于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恋不舍之意。伯牙道:“愚兄馀情不尽,意欲曲延贤弟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道:“小人非不欲相从,怎奈二亲年老,‘父母在,不远游。’”伯牙道:“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过二亲,到晋阳来看愚兄一看,这就是‘游必有方’了。”子期道:“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于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伯牙道:“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道:“仁兄明岁何时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驾。”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节,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日了。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不为君子。”叫童子:“分付记室将锺贤弟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薄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伯牙道:“贤弟且住。”命童子取黄金二笏,不用封帖,双手捧定道:“贤弟,些须薄礼,权为二位尊人甘旨之费。斯文骨肉,勿得嫌轻。”子期不敢谦让,即时收下。再拜告别,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于腰间,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头,各各洒泪而别。

不题子期回家之事。再说俞伯牙点鼓开船,一路江山之胜,无心观览,心心念念,只想着知音之人。又行几日,舍舟登岸。经过之地,知是晋国上大夫,不敢轻慢,安排车马相送。直至晋阳,回复了晋主,不在话下。

光阴迅速,过了秋冬,不觉春去夏来。伯牙心怀子期,无日忘之。想着中秋节近,奏过晋主,给***还乡。晋主依允。伯牙收拾行装,仍打大宽转,从水路而行。下船之后,分付水手,但是湾泊所在,就来通报地名。事有偶然,刚刚八月十五夜,水手禀复,此去马安山不远。伯牙依稀还认得去年泊船相会子期之处,分付水手,将船湾泊,水底抛锚,崖边钉橛。其夜晴明,船舱内一线月光,射进朱帘。伯牙命童子将帘卷起,步出舱门,立于船头之上,仰观斗柄。水底天心,万顷茫然,照如白昼。思想去岁与知己相逢,雨止月明;今夜重来,又值良夜。他约定江边相候,如何全无踪影,莫非爽信?又等了一会,想道:“我理会得了。江边来往船只颇多,我今日所驾的,不是去年之船了,吾弟急切如何认得?去岁我原为抚琴惊动知音,今夜仍将瑶琴抚弄一曲。吾弟闻之,必来相见。”命童子取琴卓安放船头,焚香设座。伯牙开囊,调弦转轸,才泛音律,商弦中有哀怨之声。伯牙停琴不操:“呀!商弦哀声凄切,吾弟必遭忧在家。去岁曾言父母年高,若非父丧,必是母亡。他为人至孝,事有轻重,宁失信于我,不肯失信于亲,所以不来也。来日天明,我亲上崖探望。”叫童子收拾琴卓,下舱就寝。

伯牙一夜不睡,真个巴明不明,盼晓不晓。看看月移帘影,日出山头,伯牙起来梳洗整衣,命童子携琴相随,又取黄金十镒带去:“傥吾弟居丧,可为赙礼。”踹跳登崖,行于樵径,约莫十数里,出一谷口,伯牙站住。童子禀道:“老爷为何不行?”伯牙道:“山分南北,路列东西。从山谷出来,两头都是大路,都去得,知道那一路往集贤村去?等个识路之人,问明了他,方才可行。”伯牙就石上少憩,童儿退立于后。不多时,左手官路上有一老叟,髯垂玉线,发挽银丝,箬冠野服,左手举藤杖,右手携竹篮,徐步而来。伯牙起身整衣,向前施礼。那老者不慌不忙,将右手竹蓝轻轻放下,双手举藤杖还礼,道:“先生有何见教?”伯牙道:“请问两头路,那一条路,往集贤村去的?”老者道:“那两头路,就是两个集贤村。左手是上集贤村,右手是下集贤村,通衢三十里官道。先生从谷出来,正当其半,东去十五里,西去也是十五里。不知先生要往那一个集贤村?”伯牙默默无言,暗想道:“吾弟是个聪明人,怎么说话这等糊涂!相会之日,你知道此间有两个集贤村,或上或下,就该说个明白了。”伯牙却才沉吟,那老者道:“先生这等吟想,一定那说路的,不曾分上下,总说了个集贤村,教先生没处抓寻了。”伯牙道:“便是。”老者道:“两个集贤村中,有一二十家庄户,大抵都是隐遁避世之辈。老夫在这山里,多住了几年,正是:土居三十载,无有不亲人。这些庄户,不是舍亲,就是敝友。先生到集贤村必是访友,只说先生所访之友,姓甚名谁,老夫就知他住处了。”伯牙道:“学生要往锺家庄去。”老者闻“锺家庄”三字,一双昏花眼内,扑簌簌掉下泪来,道:“先生别家可去,若说锺家庄,不必去了。”伯牙惊问:“却是为何?”老者道:“先生到锺家庄,要访何人?”伯牙道:“要访子期。”老者闻言,放声大哭道:“子期锺徽,乃吾儿也。去年八月十五***樵归晚,遇晋国上大夫俞伯牙先生。讲论之间,意气相投。临行赠黄金二笏,吾儿买书攻读,老拙无才,不曾禁止。旦则***樵负重,暮则诵读辛勤,心力耗废,染成怯疾,数月之间,已亡故了。”伯牙闻言,五内崩裂,泪如涌泉,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锺公用手搀扶,回顾小童道:“此位先生是谁?”小童低低附耳道:“就是俞伯牙老爷。”锺公道:“元来是吾儿好友。”扶起伯牙苏醒。伯牙坐于地下,口吐痰涎,双手捶胸,恸哭不已,道:“贤弟呵,我昨夜泊舟,还说你爽信,岂知已为泉下之鬼!你有才无寿了!”锺公拭泪相劝。伯牙哭罢起来,重与锺公施礼。不敢呼老丈,称为老伯,以见通家兄弟之音。伯牙道:“老伯,令郎还是停柩在家,还是出瘗郊外了?”锺公道:“一言难尽!亡儿临终,老夫与拙荆坐于卧榻之前。亡儿遗语嘱付道:“修短由天,儿生前不能尽人子事亲之道,死后乞葬于马安山江边。与晋大夫俞伯牙有约,欲践前言耳。’老夫不负亡儿临终之言。适才先生来的小路之右,一丘新土,即吾儿锺徽之冢。今日是百日之忌,老夫提一陌纸钱,往坟前烧化,何期与先生相遇!”伯牙道:“既如此,奉陪老伯,坟前一拜。”命小童代太公提了竹篮。

锺公策杖引路,伯牙随后,小童跟定,复进谷口。果见一丘新土,在于路左。伯牙整衣下拜:“贤弟在世为人聪明,死后为神灵应。愚兄此一拜,诚永别矣!”拜罢,放声又哭。惊动山前山后、山左山右黎民百姓,不问行的住的,远的近的,闻得朝中大臣来祭锺子期,回绕坟前,争先观看。伯牙却不曾摆得祭礼,无以为情,命童子把瑶琴取出囊来,放于祭石台上,盘膝坐于坟前,挥泪两行,抚琴一操。那些看者,闻琴韵铿锵,鼓掌大笑而散。伯牙问:“老伯,下官抚琴,吊令郎贤弟,悲不能已,众人为何而笑?”锺公道:“乡野之人,不知音律,闻琴声以为取乐之具,故此长笑。”伯牙道:“原来如此。老伯可知所奏何曲?”锺公道:“老夫幼年也颇习。如今年迈,五官半废,模糊不懂久矣。”伯牙道:“这就是下官随心应手一曲短歌,以吊令郎者,口诵于老伯听之。”锺公道:“老夫愿闻。”

伯牙诵云:“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筼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历尽天涯无足语,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伯牙于衣夹间取出解手刀,割断琴弦,双手举琴,向祭石台上,用力一摔,摔得玉轸抛残,金徽零乱。锺公大惊,问道:“先生为何摔碎此琴?”伯牙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锺公道:“原来如此,可怜!可怜!”

伯牙道:“老伯高居,端的在上集贤村,还是下集贤村?”锺公道:“荒居在上集贤村第八家就是。先生如今又问他怎的?”伯牙道:“下官伤感在心,不敢随老伯登堂了。随身带得有黄金二镒,一半代令郎甘旨之奉,一半买几亩祭田,为令郎春秋扫墓之费。待下官回本朝时,上表告归林下。那时却到上集贤村,迎接老伯与老伯母,同到寒家,以尽天年。吾即子期,子期即吾也,老伯勿以下官为外人相嫌。”说罢,命小僮取出黄金,亲手递与锺公,哭拜于地。锺公答拜,盘桓半晌而别。

这回书,题作《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后人有诗赞云: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伯牙不作锺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相照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肝胆相照

发 音 gān dǎn xiāng zhào

释 义 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出 处 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示 例 弟与公子以~,互相知心,故敢以实言相告。(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

腹心相照

发 音 fù xīn xiāng zhào

释 义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 处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同明相照

发 音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

释 义 指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