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一的故事有哪些_政令不通的六种表现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7-29 0
  1. 焚书坑儒是怎么一个故事?
  2. 关于仁的一个真实的故事200字
  3. 政令不畅一词用于那些地方
  4.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个著名故事简介!(约100字)

与周厉王有关。

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 ]路上相遇,仅能以目示意。形容慑于暴政,敢怒而不敢言。

因为周厉王施政暴虐,受被他宠信的大臣荣夷公唆使改变周朝原有的制度,把平民赖以谋生的许多行业,改归王室所有,一时间民生困苦民冤沸腾。

政令不一的故事有哪些_政令不通的六种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召公(召康公的后代穆公虎,世代辅佐王室,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就对周厉王说:老百姓已经受不了啦。

厉王不听劝谏却用特务手段对付人民,他派人去卫国(河南淇县)请了很多巫师,在首都镐京(陕西西安以西)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偷听人们的谈话,凡经他们指认为反叛或诽谤的人,即行下狱处决。

这样一来,举国上下不再敢对国事评头论足了,就是相互见面,也不乱搭腔,而是道路以目。周厉王高兴地对召公说:我能够统一思想,不再有人敢胡言乱语。老百姓敢怒不敢言。

周厉王在位期间,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即以国家名义垄断山林川泽,不准国人(指工商业者)依山泽而谋生,借以剥削人民。

他违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泽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 致使百姓起来反叛,袭击周厉王,周厉王逃到彘地(今山西霍县东北),最终死于彘地,谥号厉王。

扩展资料:

”道路以目“出处:

出自《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翻译为:周厉王暴虐,京城里的人指责厉王。邵公告诉厉王说:“老百姓不能忍受政令了。”厉王大怒。找来一个卫国的巫人,叫他监视批评的人。只要把批评的人告发,就杀掉他们。京城里的人都不敢说话了,路上碰到,互相使个眼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道路以目-来源

百度百科-姬胡(周厉王)

百度百科-国语·周语

焚书坑儒是怎么一个故事?

战国时期,列国无数,经大浪淘沙,渐成七雄并立之势。

七雄之中,楚国也曾大败晋国、雄霸中原,论兵马之强壮,幅员之辽阔,堪称当世之首。各小国为求自保,一会对秦国投怀送抱,一会对楚国暗送秋波,朝秦暮楚,便源于此。然此大国却败于秦,并非敌手太强大,而是自己的失误太多。

孙子兵法有云: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楚国之失,正在于自己没做到“不可胜”。

一、战略摇摆不定

七国之争,乃你死我活的斗争,战略选择尤为关键。要么变革,要么守旧,舍此两者,再无他途。比如齐燕两国,就坚定地遵循旧制,祖宗之法不可变,爷爷画圈我画圈。魏秦韩赵四国,则选择另一条路——变革图强。

前406年魏国李悝变法,纵横十二年,启中国变法之先河,国富兵强,雄霸天下;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历时十九年,一跃为战国最强,奠定统一大业,后商鞅车裂,然政令仍行;前351年韩国申不害变法,相韩十五年,政局稳定,终其之身,无侵韩者;前307年赵武灵王变革,前后十八年,胡服骑射,习胡人之长,军事崛起,与秦并立。

唯有楚国,始终在变革与守旧之间,左右摇摆。前386年吴起变法,短短六年,成效初显,然悼王病逝,吴起被诛,政令废止。前317年楚怀王再启变法,仅仅三年,便听信谗言,罢黜变法,变革再次终止。

变革还是守旧,这个事关国家战略的问题上,楚国缺少一个明确的、坚定的方向,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方向不一,终徒劳无功。

二、政策频繁更张

七国之间,表相上的合纵连横,说到底都是在谋划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会有结盟、会有对抗、会有吵架,但这些都是手段,目的在于谋发展或求自保。但很少有像楚国那般,国策频繁变更。缺少了长远规划,自然在同秦国的外交中,步步被动,招招下风。

前318年在魏相公孙衍的运筹下,六国合纵,楚为纵长,相约攻秦,一时风头无双,走路都要横着走,政策为“战秦”;前313年张仪入楚,以六百里之地的口头约定,忽悠楚王废除盟约,与齐断交,楚国的策略改为“和秦”。

等到与齐断交,要交割土地时,六百里变六里,你当楚王是乞丐?为人厚道,但也要面子啊。前312年楚王愤然起兵,策略再回“战秦”。然丹阳会战、蓝田会战、召陵之战,三战三败,屡遭蹂躏。

一个女人出现了,《芈月传》中的芈八子,昔日的楚国公主,今日的秦国太后,又许诺嫁女联姻,美女于前,怒气顿消,策略又变“和秦”。没过多久,秦国借口楚国太子之事,发动战争,楚王被迫“战秦”。

世界这么乱,纯洁总被骗。楚怀王彻底醒悟,不去主动制定政策,就只能被动接受,战与和的国策,不在于楚而在于秦。

三、组织建设不强

秦国组织建设,始于商鞅变法。立木为信,树立信誉;刑上大夫,打击权贵势力;奖励耕战,调动全民热情。秦国力量得到空前强化,得以有力聚焦。

反观楚国,创始人熊绎,“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征服群蛮。因为多民族的融合,世族势力的存在,楚国,楚王为主,昭、屈、景三大家族为主干的世族执政,未能形成有力的中央集权。

就连其军队,也分作正军、王卒、私卒。正军是为国家的军事力量,楚武王时已有“三军”建制。王卒是楚王的随身卫队,以公族子弟为其兵员,是楚国的精锐部队。私卒楚国贵族的宗族亲军,不属于国家编制。

政令不一、兵源不同,也使得后勤保障不畅通,士兵合作不得力。楚国大将项燕,曾击败秦将李信20万军队。面对复仇而来的老将王翦,双方对峙。按常理来看,秦军客场作战,劳师袭远,不宜僵持。然其有组织保障之优势,后勤充足、士气高昂。

对峙近一年,楚军军心动荡,项燕只能撤退后方休整。王翦正等这一刻,立刻下令,全军出动,发起总攻,大败楚军,项燕亦死于乱军。如果楚国组织建设得力,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关于仁的一个真实的故事200字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集权政治,反对是古非今,打击方士荒诞不经的怪谈异说,但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不同,是秦始皇、李斯所始料不及的。

荀子学派法家学派与孔孟正统派儒学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中央集权(地主政治)与分封诸侯(领主政治)的争论上,终于爆发了焚书坑儒的大破裂。前二二一年,初并天下,以丞相王绾为首的群臣,都主张在离秦较远的燕齐楚等地分封皇子为王,独廷尉李斯反对分封。秦始皇从李斯议,确定行施郡县制度。前二一二年,秦始皇大宴群臣,博士齐人淳于越倡议,主张学古法,分封皇子功臣为诸侯。丞相李斯斥儒生不师今而学古,各尊私学,诽谤朝政,惑乱民心,建议禁私学。办法是除了史官所藏秦国史记以外,别国史记一概烧毁;除了博士官所藏图书,私人所藏儒家经典和诸子书一概送官府烧毁。下今后三十天不送所藏私书到官府,罚筑长城四年。聚谈诗书的人斩首,是古非今的人灭族,只有医药、卜箍、农作书不禁。民间求学以吏为师。秦始皇从李斯议,实行了焚书法令。前二一一年,方士求神仙不得,畏罪逃走,秦始皇太怒,活埋儒生四百六十余人。这个焚书坑儒的野蛮行为,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极端尖锐。李斯主张中央集权,是适合时宜的,他所代表的儒家荀子学派(与韩非派法家合流)却是一种极端压制人民的政治思想。王绾、淳于越主张分封诸侯,是违反时宜的,他们所代表的儒家孔孟正统派(包括阴阳家与神仙家)却是讲仁义的政治思想。政治上学派上的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惨杀,把孟子学派的儒生大体杀尽(东汉赵岐说),李斯算是取得了胜利。但是,焚书坑儒,丝毫也不能消灭学派上的分歧,而且还促成了秦朝的灭亡。秦始皇实行李斯的主张,皇位的当然继承人长子扶苏,替孔孟派儒生说话,秦始皇发怒,使扶苏到上郡(在陕西绥德县)监蒙恬军。前二一○年,秦始皇出巡,在路上病死。李斯怕扶苏继位,自己不得宠信,与韩非派法家宦官赵高用阴谋抑立秦始皇第十八子胡亥为秦二世,伪造遗诏杀扶苏、蒙恬。不久,胡亥赵高又杀李斯。秦失去颇得民心的扶苏与拥有威望的大将蒙恬、丞相李斯,落在胡亥、赵高手中。胡亥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秦崩溃的条件全部成熟了。

嬴政的极端做法,导致的是秦王朝的短祚,仅持续了15年。晚唐诗人章碣在其《焚书坑》一诗中写道:“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儒”一直是秦始皇残酷暴戾的证据,被后世天下学人唾骂了两千多年,以至于现在某些人一想到这个历史,仍然耿耿于怀,恨不能掘墓鞭尸,恨不能穿透两千多年的时空,对秦始皇敲骨吸髓。这种仇恨实际上是后来的文人们潜意识里面的集体恐惧,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从感情上来说,老僧也觉得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手段过于激烈,对当时的儒生们的确是太过残酷,他完全可以取更缓和的一些方法。不过如果要评价一个历史,最好从该产生的效果来评价,而不要用道德或者感情的标准。那么焚书坑儒的历史效果是什么呢?我认为通过这件事情之后,造就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

先来看看“焚书坑儒”的实质,“焚书坑儒”的实质其实是统一思想的运动。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政治结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在全国范围内施行郡县制;在文化上,统一了文字,以小篆为标准的官用文字;在经济领域内,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大一统的基本要素,是国家力能够控制的要素。但有些东西是国家强力结构很难驾驭的,特别是在秦朝初年,战国时期刚结束,百家仍然在争鸣中,思想领域内极度混乱,而一个国家能在多大程度上统一,最主要的条件是能在多大程度上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思想混乱是形成共同价值观的大敌。因此,光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大一统措施还不行,最关键最长远的统一要素是思想的统一,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念,才能让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内的统一措施有效。而当时最大两种思想潮流就是儒家和法家,儒家是尊古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偏偏是新事务,他取的措施也都是些新措施,这些东西都是不符合儒家理念的,而当时六国贵族,也借着儒家的“克己复礼”妄图恢复周朝的分封制,从而取得失去的权势。所以,对于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统一思想就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因此,秦始皇在找到了几个儒生茬之后,一场统一思想的文化运动就开始了,手段是激烈了点,但客观效果明显的。虽然统一的秦朝只持续了十几年,但秦朝以后的所有统治者,无一不把统一思想看成维护统治的关键手段,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大一统思想正式形成。此后所有的统治者,基本上都把儒家思想作为国家的核心思想。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一下,秦朝“坑儒”,和汉朝的“尊儒”,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实际上从汉朝以来,所有的封建统治者,基本上都是施行的“阳儒阴法”,或者是“实法名儒”,就是表面上是用儒家观点,实际上却是法家的手段。皇帝用法家的方法统治天下,而用儒家的学说教化百姓。法家强调的是权、术、势,古人把这些东西当成是帝王术,作为驾驭百姓群臣的方法;而儒家学说主要是强调仁和礼,仁和礼最大的益处就是从道德上形成行为自觉,而不用取暴力措施,是维护等级制度的好工具,所以历代统治者都用儒学教化天下。而当年秦始皇由于没有认识到可以儒学是可以利用的,所以取了激烈手段。但焚书坑儒实际上是定下了阳儒阴法的调子。所以,我认为焚书坑儒造就了中国的大一统。

当然,我在这里并不是想说秦始皇坑儒就坑对了,我只是想要说他统一思想的方向是对的,并且。具体方法可以更好一些,但在一个人命不如草芥的时代,没有比直接肉体消灭更干净利落的方法了。另外,我觉得评价一个历史,一定要从它产生的历史效果上去评价,这样可能会更客观一些。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统制思想文化而取的措施。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关系发生的激烈变动,学术界呈现出一种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至其末年,诸国由分裂归于统一;与之相应,思想文化也出现了力求兼收并蓄、冶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的趋势。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运用封建国家的权力,强制推行思想文化的统制政策。焚书坑儒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前213年,秦始皇在咸阳宫大宴群臣。博士淳于越重提恢复分封制的主张,认为“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丞相李斯反驳指出,时代不同,治理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儒生“不师今而学古”,“道古以害今”(《史记·秦始皇本纪》),如不禁止,不利于政令的贯彻执行,统一局面将遭破坏。因此建议:凡《秦纪》以外列国史书皆焚毁;除博士官外,私藏《诗》、《书》、百家语者,限期交官府烧毁;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灭族;官吏知情不举者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面,罚四年筑城劳役;仅医学、卜筮、种树(农业)之书不烧。欲学法令者以吏为师。秦始皇批准李斯建议,下令施行。这就是焚书。次年,又发生了坑儒。从性质上讲,坑儒是焚书的继续,但起因有所不同。秦始皇晚年,为求长生不老,寄希望于方士寻觅仙药。因此,方士卢生、侯生等很受宠幸。后来卢生、侯生因寻求“不死之药”而未得,无法继续行骗,于是密谋弃官逃走,还讥议秦始皇“刚戾自用”、“贪于权势”、“乐以刑杀为威”。秦始皇闻讯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乱黔首,于是下令御史案问诸生,诸生相互举发,牵引460多人,最后都被坑杀于咸阳。焚书坑儒是“师古”与“师今”两种政治思想斗争激化的结果。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为了巩固统一局面,禁止“以古非今”活动,取一些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焚书坑儒这种手段是愚蠢而又残暴的。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

政令不畅一词用于那些地方

《康熙平定三番》南明最后一个灭亡的那年,顺治帝已经病死,他的儿子玄烨(音yè)即位,这就是清圣祖,也叫康熙帝。 康熙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八岁。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由四个满族大臣帮助他处理国家大事,叫做辅政大臣。四个辅政大臣中,有个叫鳌拜(鳌音áo),仗着自己掌握兵权,又欺负康熙帝年幼,独断专横。别的大臣和他意见不合,就遭到排挤打击。 清王朝进关后,用强迫手段圈了农民大片土地,分给八旗贵族。鳌拜掌权以后,仗势扩大占地,还用差地强换别旗的好地,遭到地方官的反对。鳌拜诬陷这些官员大逆不道,把反对他的三名地方官处死了。 康熙帝满十四岁的时候,亲自执政。这时候,另一个辅政大臣苏克萨哈和鳌拜发生争执。鳌拜怀恨在心,勾结同党诬告苏克萨哈犯了大罪,奏请康熙帝把苏克萨哈处死。康熙帝不肯批准。鳌拜在朝堂上跟康熙帝争了起来,后来竟揎(音xuān)起袖子,拔出拳头,大吵大嚷。康熙帝非常生气,但是一想鳌拜势力不小,只好暂时忍耐,由他把苏克萨哈杀了。 打那以后,康熙帝决心除掉鳌拜。他派人物色了一批十几岁的贵族子弟担任侍卫,这些少年个个长得健壮有力。康熙帝把他们留在身边,天天练摔跤。 鳌拜进宫去,常常看到这些少年吵吵嚷嚷在御花园里摔跤,只当是孩子们闹着玩,一点不在意。 有一天,鳌拜接到康熙帝命令,要他单独进宫商量国事。鳌拜像平常一样大模大样进宫去。刚跨进内宫的门槛,忽然一群少年拥了上来,围住了鳌拜,有的拧胳膊,有的拖大腿。鳌拜虽然是武将出身,力气也大。可是这些少年人多,又都是练过摔跤的,鳌拜敌不过他们,一下子就被打翻在地。任凭他大声叫喊,也没有人搭救他。 鳌拜被抓进大牢,康熙帝马上要大臣调查鳌拜的罪行。大臣们认为,鳌拜专横跋扈,擅杀无辜,罪行累累,应该处死。 康熙帝从宽发落,把鳌拜的官爵革了。 康熙帝用计除掉了鳌拜,朝廷上下都很高兴。一些原来比较骄横的大臣知道这个年轻皇帝的厉害,也不敢在他面前放肆。 康熙帝亲自执政后,大力整顿朝政,奖励生产,惩办***,使新建立的清王朝渐渐强盛起来。当时,南明虽然已经灭亡。但是南方有三个藩王却叫康熙帝十分担心。 这三个藩王本来是投降清朝的明军将领,一个是引清兵进关的吴三桂,一个叫尚可喜,一个叫耿仲明。因为他们帮助清朝消灭南明,镇压农民军,清王朝认为他们有功,封吴三桂为平西王,驻防云南、贵州:尚可喜为平南王,驻防广东;耿仲明为靖南王,驻防福建,合起来叫做“三藩”。 三藩之中,又数吴三桂最强。吴三桂当上藩王之后,十分骄横,不但掌握地方兵权,还控制财政,自派官吏,不把清朝廷放在眼里。 康熙帝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很大的障碍,一定得找机会削弱他们的势力。正好尚可喜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上了一道奏章,要求让他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留在广东。康熙帝批准尚可喜告老,但是不让他儿子接替平南王爵位。这一来,触动了吴三桂、耿精忠(耿仲明的孙子),他们想试探一下康熙帝的态度,惺惺地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回到北方的请求。 这些奏章送到朝廷,康熙帝召集朝巨商议。许多大巨认为吴三桂他们要求撤藩是的,如果批准他们的请求,吴三桂一定会造反。 康熙帝果断地说:“吴三桂早有野心。撤藩,他要反;不撤,他迟早也要反。不如来个先发制人。”接着,就下诏答复吴三桂,同意他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果然暴跳如雷。他自以为是清朝开国老臣,现在年纪轻轻的皇帝居然撤他的权,就非反不可了。 公元1673年,吴三桂在云南起兵。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王爵的穿戴,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在永历帝的墓前惺惺地痛哭一番,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但是,人们都记得很清楚,把清兵请进中原来的是吴三桂;最后杀死永历帝的,还是吴三桂。现在他居然打起恢复明朝的旗号来,还能欺骗谁呢? 吴三桂在西南一带势力大,一开始,叛军打得很顺利,一直打到湖南。他又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有吴三桂撑腰,也反了。历史上把这件事称做“三藩之乱”。 三藩一乱,整个南方都被叛军占领。康熙帝并没有被他们吓倒,一面调兵遣将,集中兵力讨伐吴二桂;一面停止撤销尚之信、耿精忠的藩王称号,把他们稳住。尚之信、耿精忠一看形势对吴三桂不利,又投降了。 吴三桂开始打了一些胜仗,后来清兵越来越多,越打越强,吴三桂的力量渐渐削弱,处境十分孤立。经过八年战争,他自己知道支撑不下去,连悔带恨,生了一场大病断了气。公元1681年,清军分三路攻进云南昆明,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璠***。清军最后平定了叛乱势力,统一了南方。 但是,正在朝廷庆祝平定叛乱胜利的时候,在我国东北边境又传来沙皇俄国侵犯边境的消息,这就使康熙帝不得不把注意力放到北方边境上面去。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地方,小集团。

政令不畅”之害“政令不畅”往往导致Guo家和上级的政策无法顺利传达到各级He基层单位。近几年在我国发生的一些重Da,正是因“政令不畅”而凸显出来的问Ti。“政令不畅”已对社会整体的发展起到了制Yue的作用。首先,“政令不畅”无法Que保国家及上级的政策落实到基层,使中央Quan威成为虚设,从而影响国家整体的调控。地方Zai执行中央方针政策时我行我素,心中没有大局。随Zhuo地方经济自***的扩大,在财税体制改革背Jing下,一些地方“私欲”膨胀,有着强烈Yao求扩大地方财源,主要表现在征地、拆Qian等方面,不执行上级政令,搞“土政策”。这些Xing为已经损害了中央权威,违背了中央政策,损Hai了人民利益,影响了党和中央的整体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个著名故事简介!(约100字)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身材魁梧,容貌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妾说:“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第二天,一位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与他坐着闲谈。(邹忌)问客人说:“我和徐公谁更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啊。” 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端详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又觉得远远比不上人家。晚上,(他)躺在床上想这件事,说:“我的妻子赞美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妾赞美我美的原因,是惧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因此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的齐国,土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妃子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人不惧怕您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的真)好!”于是就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过错的人,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人,得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的耳朵里的人,得下等奖赏。” 政令刚一下达,许多官员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身居朝廷,却可以用修明内政的方法战胜敌国啊。

原文如下 邹忌修八尺有(yòu)余,而形貌昳(yì)丽。朝(zhāo)服衣冠,窥(kuī)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ǒ)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bàng)讥于市朝(cháo),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jiàn)进;期(jī)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石广元,孟公威。到达茅庐,只见亮弟诸葛均,方知亮已出游,备留下一笺,表达倾慕之意。返回时,在隆中山下小桥边遇见亮岳父黄承彦;过了一段时间,刘备与关羽、张飞三顾茅庐,适逢亮在家,但昼寝未醒。刘备吩咐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于阶下,直到亮醒后,方才相见。[ 三顾堂: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作《隆中对》的纪念堂。]

隆中对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他想寻找个好助手。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马徽告诉刘备: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三顾茅庐后,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了诸葛亮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他觉得诸葛亮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

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一说是襄阳隆中,也说是南阳,难定论?)

诸葛亮

三气周喻

说刘备在借来的荆州城里驻军,招贤纳士,耕地练兵,看样子是要长期驻扎下去了。

东吴周瑜心里却不安了:这刘备一伙说是借荆州,其实就想一直霸占下去。周瑜把鲁肃叫来道:这刘关张一伙人借了荆州不还,你说有什么办法叫他们还呢?

鲁肃道:催人还债还钱还地,古今中外只有三个办法。一是逞强,二是示弱,三是

周瑜沉思道:我现在心里也没数,咱们只好试一试,先逞强吧!

于是,鲁肃调集五万人的部队。三天之后便浩浩荡荡地向荆州进发,准备强行索回荆州。

刘备一听周瑜鲁肃带兵来讨要荆州,便慌了手脚,连忙找诸葛亮商量对策。诸葛亮摇着芭蕉扇道:我早就给你说过不要随便借人家的东西,你又不听。现在人家来要了,你又不知道怎么办?

刘备道:我怎么知道周瑜是如此小气的人,区区一个荆州嘛——也值得那么兴师动众的?诸葛亮道:不过——别怕!我自有安排。

当晚,鲁肃带部队在荆州城外扎营。鲁肃命令手下准备云梯火药等物品。第二天刘备如果不还荆州,便马上攻城。

第二天,鲁肃便到荆州城下,叫刘备出来。等了一盏茶的功夫,刘备和众文武出现在城楼上。鲁肃大骂道:刘备你言而无信,借地不还,今天我代表东吴过来给你一个机会,赶快还了荆州,带着你的人消失,我也不为难你。否则——

刘备笑道:否则怎样?

鲁肃往后一指:你看看我的部队,足足有五万人,有500架云梯,500石,可以让你们死三次都有余!

诸葛亮也往鲁肃身后一指道:小鲁啊小鲁,你忘了一样关键的东西——

鲁肃抠着头皮向后看道:我没忘什么啊!

诸葛亮道:你准备再多的人马,再多的云梯,再多的,我只用准备两颗打火石就够了!

鲁肃不解道;为什么是两颗呢?

诸葛亮从袖子里掏出一颗打火石道:这一颗我自己留做纪念,另外一个嘛——我估计现在正在点你的!

鲁肃张着嘴道:不——会——吧?你那么狠?

刘备诸葛亮等人都迅速地用手指堵住了耳朵,闭上了眼睛。只听鲁肃后面的大营里“轰隆”一声巨响,顿时云梯架子满天乱飞,黑烟冲天而起,许多黑糊糊的士兵叫着爬着滚着跑了出来。

鲁肃双眼翻白昏倒在地。

诸葛亮撇嘴道:跟我比狠,再练个三五年吧!

周瑜见鲁肃带着一帮黑糊糊的残兵败将回来时,气得不停地打抖:鲁肃,你败了就败了,居然败得如此之黑,我完全没有想到啊!

鲁肃哭诉道:我们遭了诸葛亮的特种部队黑了!我们被黑了啊!

周瑜一口气上不来,一下子吐了口血,道:诸葛亮,你够黑!你有种!

鲁肃拍着周瑜的后背道:周都督,你就别吐血了,吐点其他东西吧。第一次讨债我虽然失败,但下次我会小心的!

周瑜又吐了口痰叹道:我吐血也没什么——只要你把荆州要回来就行了!再说我吐啊吐的,都习惯了。

又过了一个月,鲁肃再次准备去索要荆州。周瑜道:鲁肃,这次你一定要小心!虽然这次你用示弱的办法去讨债,但就是弱,也要弱得有板有眼,要弱得风度翩翩,要弱出我们东吴志在必得的信心来!

这次鲁肃骑着毛驴只带了一个书童就去了。

到了荆州城下,鲁肃把介绍信拿给叫守卫的士兵,叫士兵交给刘备。

刘备正在和诸葛亮下军旗,那士兵就把介绍信送来了。只见鲁肃的介绍信上写道:

尊敬的刘备阁下及其部下:

兹有 东吴首席谈判代表(简称CTO)鲁肃 壹人,携 书童壹名、毛驴壹头 证件号 372147285735 来你处办理 有关荆州城的产权 事宜,请贵方予以接洽为荷!

此致

东吴 周瑜 签字手印(有效期 3 天)

刘备叹道:书非借不能读也,城非借不能住也!借的永远都比自己的好。我真的不想还给他们啊!诸葛亮道:只要你不想还,那我就有办法!

于是刘备叫手下把鲁肃带进来。

鲁肃战战兢兢地在院子里把毛驴拴好,然后进来拱手道:下官叩见刘备阁下!刘备叫鲁肃坐下。

诸葛亮对刘备道:皇上,你不是还要去和爪洼国的救济大使谈领救济粮的事吗?刘备一下就开窍了,连忙点头道:对对,差点把这事给忘了!诸葛亮道:千万不能忘啊!要不今天中午就要饿肚子了。

刘备对鲁肃道:鲁肃先生远道而来,先休息一下,我去办点事。说完就赶忙出去了。

鲁肃奇道:刚才诸葛先生说中午饿肚子是怎么回事呢?

诸葛亮叹道:哎呀,鲁先生不知道啊,我蜀国在荆州落脚后,粮食供应一直就处于朝不保夕的地步,为此我们才大力开垦荒地,限定一日吃两餐。但这样下来也是日渐消瘦。上一个月,我们又出台了新的餐饮标准——平时一日一餐,周末节日两日一餐。

鲁肃问道:那什么爪洼国又是怎么回事?

诸葛亮抹泪道:实在是惭愧啊——上次爪洼国来我们蜀国访问,结果让他们的国王助理饿倒在谈判桌上,成了第一例因国事访问而饿倒的国王助理。后来爪洼国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无偿支助我们蜀国。

诸葛亮喝了口凉水,道:皇上这是去谈救济粮的事!

鲁肃结巴道:这个,你们确实也很难啊!

诸葛亮抽泣道:我们其实很想早点把荆州还了!我,哎——只是现在,我们连走出城的力气都没有了!

鲁肃陪着掉了几颗眼泪,便把自己这个月领的银子放在了诸葛亮的桌上,讪笑几声便告辞回去。

周瑜见鲁肃面带菜色回来,就知道事情无望。顿时气得大叫道:手下,拿脸盆来!手下赶快端来脸盆,周瑜又开始对着脸盆吐血了。

鲁肃道:我实在不忍心赶他们走啊——他们饿得那个样子!

周瑜道:我终于明白了——我和诸葛亮是相克的!但为什么只有他克我,我不能克他呢?

又一个月过去了,周瑜带着鲁肃第三次上门讲理,索要荆州城。

在城门外,周瑜鲁肃等人坐了桌子的一边,另一边是刘备诸葛亮等人。两个县衙门调解处的人员在座。

双方已经谈了三天三夜了,依然达不成共识。

调解员有气无力道:我再次强调——谈判双方应本着欠债还钱,偿命,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的原则来谈判!没其他意见的话就开始最后陈述。

鲁肃道:荆州城的产权是属于东吴国的!

诸葛亮道:没错!

鲁肃道:你们是租用荆州城来使用的!

诸葛亮道:没错!

鲁肃道:那现在房东向房客索要回房屋的使用权,可以吗?

诸葛亮道:可以!但唯一的条件就是等我们找到新的住处。可以吧?

鲁肃道:你们找到新的住处和我们索要回房屋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所以我说——不可以!

诸葛亮道:我找不倒新的住处,就无法把房屋还给你们,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是一回事!

……

调解员骂道:你们怎么又说到这个地方——就说不下去了!不行,我要宣布调解结果了!

大家一下子肃静下来。

调解员拿出一枚东汉钱币对鲁肃道:你要字还是要人头?

鲁肃想了一下:我要人头!

调解员对诸葛亮道:那你就要字喽!

诸葛亮无话可说。调解员把钱币往空中一抛,钱币在地上滴溜溜地转着,终于——停下来了,是人头!

鲁肃高兴地捏着拳头道:耶——耶!天意啊天意!

调解员问道:现在由鲁肃代表东吴选择——你可以说三个字,代表你想要的东西!

鲁肃得意道:要——荆——州!

调解员指着诸葛亮道:你们必须归还荆州!

然后他又对诸葛亮道:现在有诸葛亮代表蜀国选择——你也说三个字,代表你们归还的时间!

诸葛亮慢吞吞地道:一——万——年!

鲁肃搀扶着周瑜回到东吴,周瑜边吐边走道:诸葛亮,你气死我了!整整气了我三次啊!这个帐我一定要算——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