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百二关河,十年征戍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9-09 0
  1. 百二关河什么意思
  2. 元好问描写爱情的诗词《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阅读
  3. ?百二关河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4. 润州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百二关河的意思为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出自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此处百二关河说明了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百二关河,十年征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创作背景:

《岐阳》写于金代末年。当时金国面临的强敌是蒙古汗国。成吉思汗于公元1219年七月成吉思汗在距离凤翔不远的今甘肃清水县病死。继承汗位的窝阔台于1231年围攻岐阳,四月城破,作者时任南阳县令,闻变写《岐阳》三首。《岐阳》即写于公元1231年二月前后。

《岐阳》原文: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岐阳》

百二关河什么意思

岐阳三首[1]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2]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3]鲸鲵[4]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5]

百二关河[6]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7]问,争遣蚩尤[8]作五兵?

眈眈九虎护秦关[9],懦楚孱齐机上看[10]。

禹贡[11]土田推陆海[12],汉家封徼[13]尽天山。

北风猎猎[14]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15],倚天仙掌[16]惜空闲。

--------------------------------------------------------------------------------

[1] 正大八年(1231)正月,蒙古军围岐阳(今陕西凤翔),四月城破。

从这三首诗起,以下大部分是丧乱诗。这些诗,感情真挚,言辞凄切,“悲愤从血性中流出”,因而引起了历代诗人强烈的共鸣。清人赵翼在《题遗山诗》里说:“国家不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就是指的这一类诗。

[2] 三秦:项羽灭秦,分关内地为三,封秦降将雍王、翟王、塞王,号曰秦。

[3] 偃蹇(yan jian):傲慢,高盛。

[4] 鲸鲵(jing ni):大鱼。此处比喻蒙古军之暴。

[5] “穷途”两句:阮籍行车“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晋书?阮籍传》)。此处是作者借此典自况。

[6] 百二关河: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史记?高祖本纪?苏林注》)。

[7] 苍苍:天。

[8] 蚩尤:《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作乱,黄帝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擒杀蚩尤。”

[9] “眈眈”句:金宣宗兴定二年,置秦关等处九个守御史。

[10] “懦楚”句:以虚弱的齐国楚国比喻金王朝的衰败。

[11] 禹贡:《尚书》中的一篇,记叙了我国上古的疆域。

[12] 陆海:指地势高平、物产丰饶的地区,古代以陕西为“天下陆海之地”(《汉书?东方朔传》)。

[13] 徼(jiao):边境,边界。此两句说,关中地势如此雄壮,汉凭它扩大疆土,直至天山,而金竟不能守。

[14] 猎猎:风声。

[15] “三十六峰”句:嵩山三十六峰,可以做防堵敌人的屏障。

[16] 仙掌:华山有仙掌峰。这两句是说,大好的天然屏障,不予利用,太可惜了。

元好问描写爱情的诗词《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阅读

百二关河的意思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百二关河同"百二山河"。出自金·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百二关河作主语、宾语;指河山。属中性成语。

相邻词语为:百万雄兵、百万雄师、百丈竿头、百下百全、百下百着,举个例子:千军万马出寒门,百二关河一气吞。百二关河忆千载,一痕烟色委三邻。

《岐阳》诗之二原文及注释

百二关河草木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元好问身在南阳,却心系失陷的岐阳,写岐阳失陷,又回顾了十年战乱带来的惨状,可谓思绪悠长。“暗”字巧妙渲染出战地暗无天日的场面。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诗句从“望”字生发开去,望中已知音讯断绝,望中如闻陇水呜咽,望中悬想沦陷中的岐阳,从而为下面对岐阳空城的描述作了铺垫。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这两句情感极其低沉悲痛。江淹《恨赋》:“试望平原,蔓草萦骨。”元好问在本诗中加入“有情”二字,使自在生长的野蔓草也变得灵动起来,而且还注入了感情的力度,可谓力透纸背。接下来,面对夕阳残照的空城,作者呼天抢地,责问蒙古军屠城罪行。人们读后,不禁一陲魂颤。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如果说上一句的质问还比较笼统,这一句的质问就落到实处了。诗人责问上苍,痛恨蚩尤,表现出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同情和对惨无人道战争的极端憎恨。

?百二关河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摸鱼儿·雁丘词/迈陂塘》

 金·元好问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赏析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开篇一句天问,振聋发聩,不禁令人为之一惊。“直教”二字,更加突出了“情”之奇伟的力量。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发问,而是一个困扰了人们几千年的哲学命题。试问这人世间,从古至今,有多少痴情儿女,为了爱情而奋不顾身前赴后继,甚至明知飞蛾扑火而无怨无悔。情字,不过是简单的一心一青,心对青山,拿放自然,又有多少人慧眼能识,将情字解得开。三毛说:“爱是禅,一说就错。”情一沾,就再难剪断了。

 这几句写的是人世间之情,而作者是由大雁联想而来,大雁尚且如此,人世之情有过之而无不及。词首由一个问句引出全篇,突如其来,先声夺人,为下文描写雁的殉情蓄足了笔势,也使大雁殉情的内在意义得以升华,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有感而发,语气强烈,极富艺术感染力。

 扩展阅读:元好问诗的成就

 元好问的文学成就以诗歌创作最为突出,并以“丧乱诗”奠定了他在文学地位的。这些诗是在金朝灭亡前后写出的,主要有《歧阳》三首、《壬辰十二月车驾车狩后即事》五首、《俳体雪香亭杂咏》十五首、《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续小娘歌》十首等。

 这些诗篇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现实,具有诗史的意义。元好问的“丧乱诗”就艺术上的概括力和情感上的真挚性来说,是杜甫以后少有的。但他不像杜甫那样对国家的复兴还抱有希望,他是既绝望而又不甘心,郁结的感情爆发为悲歌,感染力是很强烈的,并且这些“丧乱诗”又掀起了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风的又一***。比如《歧阳》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歧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再比如《癸巳五月三日北渡》“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正如清代大文学家史学家赵翼在《题遗山诗》中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正是山河的破碎,诗人的忧患,才造就了这些旷世之作。

 当然,元好问还有为数不少的写景诗,这类诗的总体风格是豪壮、清雅、不事雕琢,有很多名句。比如《游黄华山》“湍声汹汹转绝壑,雪气凛凛随阴风。悬流千丈忽当眼,芥蒂一洗平生胸。雷公怒击散飞雹,日脚倒射垂长虹。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诗人以大气磅礴、力度千钧的笔势,写出了黄华山瀑布的奇观,给人以雄壮豪放的感受。此外,元好问在晚期还写有一些题画诗,这类诗短小精炼、意境深远,往往是借题发挥,耐人品味,充分地衬托了画作的内涵。比如《秋江晓发图》“百转羊肠挽不前,旃车辘辘共流年。画图羡杀扁舟好,万里清江万里天。”由诗中可以看出,画的内容是秋江无际、扁舟晓发,但诗人只把这种画面作为引子,而把道路艰难、世路艰难作为咏叹的真正对象,使得画图的意境和内涵都扩展了许多。

 元好问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其诗奇崛而绝雕琢,巧缛而不绮丽,形成河汾诗派。他在临终之时嘱咐后人在他的墓碑上只题七个字“诗人元好问之墓”,足见他对自己诗歌创作的重视与肯定。他对自己的诗才极为自信,有着与杜甫相提并论的傲气,有过“诗狂他日笑遗山,饭颗不妨嘲杜甫”诗句。

 此外,他又是一位高明的文艺理论家,他的《论诗三首》、《论诗三十首》、《与张仲杰郎中论文》、《校笠泽丛书后记》等,几乎概括了汉朝以来的各种诗歌风格与重要诗人,所有的点评都浓缩在七言诗句之中,不仅点评准确而且文斐然,“以诗论诗”再继杜甫风范。

 他提倡“自然”,主张情性之“真”;倡导雄劲豪放的诗风提倡性灵、神韵、格调的兼容;主张李、杜并列;提倡多元继承的诗风;还提出许多写作时的技巧原则,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做学问要“真积力久”等等,都是他几十年亲身实践得来的结晶,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扩展阅读:元好问词的成就

 元好问留下词377首,是金代作品最多的词人。元好问词的内容不及其诗内容广大,但在金词坛却是题材最丰富的一家,艺术上以苏轼、辛弃疾为典范,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抒怀、咏史、山水、田园、言情、咏物、赠别、酬答、吊古伤时,无历不控。

 作为金词坛现实主义词人,他的词笔首先是面向现实的。有“兵尘万里,家书三月,无言强首。几许光阴,几回欢聚,长教分手。料婆婆挂械多应笑我,慌仲队金城柳。”

 元好问多作怀古词,形式以长调为主,奇慨遥深,如《木兰花慢》“渺涨江东下”。田园词则往往表现出恬谈、闲适的情趣。描绘山河壮丽、抒发爱国豪情,是遗山词一个重要内容,如遗山代表作《水调歇头·赋三门律》等。

 元好问的水词之所以能如笔下山水那样顶天立地,在于它不仅是雄浑的山水画眷更有寄慨、壮思、理想自画卷中选出。即如此首下闻纯为感慨,词之内涵亦因此而深化。在词文上,元好问的爱情词是别具一格的,如其的《雁丘词》等。

润州二首原文_翻译及赏析

典故出处:金 元好问《岐阳》诗之二:「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成语意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成语注音:ㄅㄞˇ ㄦˋ ㄍㄨㄢ ㄏㄜˊ 通用拼音:bǎi er guān he 拼音简写:BEGH 使用频率: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百二关河,作主语、宾语;指河山。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近义词:百二山河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青苔寺里迹,绿水桥边多酒楼。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谢眺诗中佳丽地,夫差传里水犀军。城高铁瓮横强弩,柳暗朱楼多梦云。画角爱飘江北去,钓歌长向月中闻。扬州尘土试回首,不惜千金借与君。——唐代·杜牧《润州二首》 润州二首

唐代 : 杜牧

句吴亭东千里秋,放歌曾作昔年游。

青苔寺里迹,绿水桥边多酒楼。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地方 , 怀古 , 历史 , 抒怀怀才不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向吴亭东放眼望去千里清秋,我当年曾经在这里高歌畅游。

寺里结满青苔没有马的足迹,桥边荡漾绿水增添很多酒楼。

大体上南朝人物个个都旷达,可爱那东晋名士世上最风流。

月明之夜更加希望桓伊出现,听他用笛声吹奏出塞的怨愁。

谢眺诗中赞美此处是最好的美丽地方,夫差传记里说是他训练穿犀牛皮铠甲的水军的地方。

城高如铁桶横列劲弩硬弓,绿柳浓暗女子在红楼中做着巫山云雨的约会梦。

雕画的号角声顺着南风飘向江北,月下也常听有隐士在此唱着钓鱼歌。

扬州驾骑车马的人回头到镇江一试旅游,我将不吝啬千两黄金借给您。

创作背景 这两首诗是杜牧游览江南再次到润州(今江苏镇江)时所写的。 赏析

第一首诗首句起势弘远。诗人登上向吴亭,极目东望,茫茫千里,一片清秋景色,给人一种极恍惚无际的感觉。诗人的万端思绪,便由登览而触引,大有纷至沓来之势。诗从眼前的景色写起,再一笔宕开,思忆起昔年游览的情形。“放歌”二字可见当年酣舞狂歌的赏心乐事,如今旧地重游,正逢惹愁的爽秋季节,神往之中隐含着往事不再的悲凉。一景一情,写诗人初上亭来的所见、所感,并点出时间、地点、事由。

颔联没有续写昔年游览的光景,而是以不尽尽之,把思路从昔年拉回到眼前,承首句写诗人下亭游览时所见的景物。润州系东晋、南朝时的重镇,也是当时士人们嬉游的繁华都会。“青苔”二句,一写先朝遗寺的荒凉清冷,一写河边酒楼盛景依然,对仗工整。从写法上看,本来是寺里长满青苔,桥下荡漾绿水,诗人却故意颠倒语序,把鲜明的色彩放在句头,突出一衰一盛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润州一带风物人情的沧桑变迁,这就为下一联抒发思古之情创造了条件。

颈联再转,让思路从眼前出发,漫游时空,飞跃到前代。诗人由眼前的遗寺想到东晋、南朝,又由酒楼想到曾在这里嬉游过的先朝士人,巧妙地借先朝士人的生活情事而感慨。东晋、南朝的士人,旷达风流曾为一时美谈,可是他们在历史的舞台上都不过是匆匆过客,只留下虚名为后人所倾羡。中间两联由览物而思古,充满著物在人空的无限哀惋之情。

诗人似乎长时间地沉浸在遐想中,直到日落月出,江面传来一声愁笛,才把他从沉思中唤醒。诗用“月明”表明时间的推移,以见沉思之久。“更想”的“更”字,则有无限低徊往复多情之意。然而这一联的佳处,更在其意境的深远。秋夜月明,清冷凄迷,忽然传来《出塞》曲的悲怨笛声,又给诗增添了一层苍凉哀怨的气氛。诗人由笛声而更想到东晋“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的吹笛好手桓伊,他要借桓伊的笛声来传达心中的无限哀愁。丰富的想像,把时隔数百载的人事联系起来,使历史与现实,今人与古人,眼前的景物与心中的情事,在时空上融为一体。因此,诗虽将无穷思绪以一“愁”字了结,却给人以跌宕回环、悠悠不已之感。

这首诗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知识分子因不得志所产生的人生无常虚幻的悲叹,但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诗忽而往古,忽而现在,忽而为一己哀愁,忽而为千古情事,忽而熔二者于一炉;挥洒自如,放纵不羁,在时空上和感情的表达上跳跃性极大。前人评杜牧的诗“气俊思活”,于此可见一斑。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近代·谭嗣同《潼关》

潼关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地方写景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金朝·元好问《岐阳三首》

岐阳三首

金朝 : 元好问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

展开阅读全文∨

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

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

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

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

地方 , 战争 , 抒怀悲愤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宋代·苏轼《初到黄州》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地方 , 抒情 , 心情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