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瑕则坚者瑕,攻坚则瑕者坚,攻坚则轫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5 0
  1. 我需要四大名著中某一个人物的详细分析
  2. 攻坚是什么意思攻坚的解释
  3. 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 诸葛亮的记载有什么不
  4. 如何练眼?

诸葛亮的政治和军事才能

从综合国力来看。诸葛亮接手的蜀国,是一个刚刚遭受彝陵惨败,元气大伤的蜀国,是一个内忧外患的蜀国。彝陵之战,蜀国丧失了数万东出的精锐部队,丧失了无数的军资器械,丧失了傅彤、程畿、张南、冯习、杜路、刘宁、黄权、马良这样的将领人才,新生的蜀汉***元气大伤。再者,除了彝陵之战,蜀国的其他人才也相继损失。章武二年(222年),蜀国太傅许靖、尚书令刘巴、骠骑将军马超又相继逝世,使得蜀国的人才危机雪上加霜。除了人才危机以外,南中问题也越来越需要处理。在蜀国建立初期,南中越崔夷首领高定率众反叛,军至新道县结果被李严击败。而汉嘉郡太守黄元,听说刘备在永安病重,于章武二年十二月起兵反叛。次年三月,黄元又利用诸葛亮赴永安探望刘备的机会,率***烧了临邛县。最后被蜀军所平。虽然这两次叛乱都被平定,但由于蜀国建立时间不长,“南抚夷越”的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执行。而且蜀国之主刘备又于章武三年病逝。彝陵新败、元气大伤、人才危机、黄元叛乱、南中问题以及新丧国主,这些都是蜀国的内忧。而蜀国的外患,指的孙刘联盟的破裂。前面在分析“隆中对”时已经提到过了。东和孙权在“隆中对”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刘备、诸葛亮只是在荆州完全被夺,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意图完全无法实施的基础上,才愿意和孙吴做彻底决裂的。在彝陵战败后,新生蜀国的国力几近耗竭,而这时与东吴的敌对关系却仍未得以改善。这时的蜀国在前进的道路上不仅要面对宿敌曹魏,又多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孙吴。如果长期与孙吴这样敌对下去,蜀国就始终无法摆脱自己在外交上的被动与危机,而“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目标,也就更难得到实现了。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说法来称之,实在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从政治角度来看。由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最有条理的一个国家。在其执政最初二三年时间里,***取闭关息民的方法,立求恢复蜀国元气,随后平定了南中,得用南中地区的富饶,进一步充实了国力,再加上以“严刑峻法”来打击“专权自恣”的贪官污吏和地方豪强,蜀国上下呈现出一片清明、安定的局面。在政治上也是非常优秀的。但是蜀国毕竟建国不久,如果从刘备取得益州开始算起,一直到诸葛亮逝世不过就20年时间。而与曹魏已历三世前后40年的历史相比,显然不如曹魏历史长久。再者,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执政水平也是较高的。做为同样是优秀政治家的曹操,他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有目共睹的,而其后的魏国政治总体框架也是基本由曹操构建的。曹丕在其执政的六、七年时间里,也相继实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措施,如颁布了一些有利或关心庶民的诏令;禁止妇人、宦官、外戚干预政事;选用智谋贤德之士;推行九品官人之法。曹睿则在诸葛亮逝世前,也表现出比较优秀的政治才能。如在善为军计、明察断狱、容人直谏、不杀谏臣等方面,都有过比较杰出的表现。因此,在曹操、曹丕、曹睿前期(指诸葛亮逝世前),魏国的政治情况也是较好的,但曹魏要比蜀汉早建立20年,这20年时间对于一个处于发展中的***来说,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曹魏就总体政治局势来看,仍要优于蜀汉,其统治根基也要比蜀汉来得稳固。

攻瑕则坚者瑕,攻坚则瑕者坚,攻坚则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军事方面来看。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实力是否强盛,最主要的标准就是看该国的军队的多寡。而兵与民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它具体表现为:兵来自于民,民众的数量制约着兵众的数量,这是一个绝对数量指标;另一个是相对数量指标,指军队的绝对总量与民众总数量的比例。因为兵是靠民养活的,所以兵与民之间必须要有个适当的比例。蜀国地寡人少。地不过一州,人口总数不过九十万。而曹魏却拥有***之地。据《通典》上记载,魏亡时有人口440万之多!当然是诸葛亮执政时期,魏国是否有如此之多的人数值得疑问。但退而求其次地说魏国有三百多万人口,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蜀国当时的军队总数约有14万左右,其平均不到二户就要养一名士兵的比例,几已到蜀国对军队承担力的极限。即使是这样,仍然比魏国40多万的军队,规模要小得多。故“蜀兵轻锐”这一情况,是客观实在的。

从经济上看。曹魏方面对于经济问题,一贯是非常重视的。早在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得兖州之时,其手下治中从事毛介就向曹操明确指出“修耕植,畜军资”的建议,(见《毛介传》)曹操对于毛介的建议非常赞赏。且曹操又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纳枣诋和韩浩的建议,在许昌试行屯田,并任命枣诋为典农都尉主持其事,当年得谷数百万斛,取得了巨大成功。枣诋死后,任峻继任典农中郎将,在所有州郡例置田官,招募流民,组织生产,推广屯田。由于“屯田制”的实施,促进了曹魏的农业生产发展,增强了魏国国力,较好地解决了军粮供应,减轻了农民运送粮草的劳役负担。史称曹操屯田,“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见《武帝纪》注引《魏书》)这就为曹操统一北方和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原先许多不进行生产的流民、降卒转变为了生产者,据《国渊传》上所说,“渊屡陈损益,相土处民,计民置吏,明功课之法,五年中,仓廪丰实,百姓竞劝乐业。”因此从一定程度上,“屯田制”还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而做为曹操的后继者,曹丕除继续执行“屯田制”外,还专门设置了“专掌军国支计”的度支尚书,负责筹划军粮,足食济军,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从蜀国来看,诸葛亮也同样***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的举措。诸葛亮针对蜀国新败的情况,提出了“务农殖谷,闭关息民”的方针,令百姓安居乐业。又命李严移民2万充实汉中,使由于曹操大量迁徙人口而致荒芜的汉中,重新呈现出一片“男女布野,农谷栖亩”的景象。(见《蒋琬传》)为了发展农业,诸葛亮十分注重兴修水利。他专门设置了堰官,并令1200名士兵常年驻守在当时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对其进行保护和治理。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对工商业的发展。他非常关心盐铁业的生产,并花大力气极大地利用和促进了蜀国的织锦业。诸葛亮一面身体力行,带头养蚕务桑,另一面设专职锦官,专门组织生产、调拨蜀锦。蜀锦是蜀国对外与魏吴两国通商的主要商品,其质量之精美,远胜曹魏。在增加蜀国国民收入的同时,诸葛亮又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诸葛亮的带动之下,蜀国的绝大部分官员,都节俭成风。在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开源节流的治国方针后,蜀国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和发展。就主观努力而言,两国都差不多,而蜀国可能在主观努力上,还更胜一筹。但任何经济活动的成效,也必须在一定的物质条件做为基础的。天下十三州,曹魏拥有***,地大而人多,人多而物博。而蜀国所据的益州虽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但和曹魏相比,终只为一州之富。且曹魏也有同样富饶的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因此,就经济实力来看,仍是曹魏占有绝对优势。

再来看看战争的性质和人心相背的问题。在三国鼎立尚未完全形成之前,形势相对比较复杂,而当时效忠于汉室,仍不失为一面号召民众的旗帜。所以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则居汉室正统奉衣带诏讨贼,而孙权为汉室去残涤秽,三家都能在群雄割据,错踪复杂的形势下,建立和巩固自己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复汉室”这面旗帜的号召力,就越来越小了。曹、刘的相继称帝,已经无法再简单地去区分谁是所谓的国贼了。到了公元229年吴蜀订盟之后,“汉复汉室”已经完全丧失了其号召力,而逐渐转向了一种“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的观点。因此,战争的性质也没有什么所谓正义与非正义之分了。魏蜀吴三方都形成了割据一方的国家,哪一家的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哪一家就会得到士大夫和民众的支持。诸葛亮在其“隆中对”中所讲到的“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这是刘备集团若想兴复汉室,所必须据有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群众基础。而在诸葛亮的历次北伐中,除了一出祁山时,造成曹魏关中震动,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其余数次北伐,始终得不到曹魏士民的有力响应。而强敌曹魏在历经孙刘两家彝陵之战实力都有所削弱后,实力显得越发强劲。蜀汉与东吴虽然在双方订盟其后的一段时间里,频频东出西击,但双方又都盼望对方能替约河诨鹬腥±酰?岩栽斐刹芪赫嬲?庖迳系牧较咄?弊髡健6杂诘笔笔盗ψ钗?跣〉氖窆?此担?讼?顺ぃ?狈サ某晒?赡苄砸簿驮嚼丛叫×恕?

最后,再看看两国的人才将帅。三国之中,以蜀国人才最少。袁子说过蜀国“小国贤才少”、“良将少”;孙盛指出“蜀少士人”;陈寿在谈到蜀国人才情况时说到“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习凿齿在对诸葛亮杀马谡时,所持有的“蜀僻陋一方,才少上国”观点,也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再看曹魏方面所派出与蜀交战的对手,个个皆智勇兼备,谋略过人。以前看过不少人一直认为“司马懿政治斗争是一把好手,战略上尚可,带兵用兵,未必比孔明强多少,”这里显然需要指出一下,司马懿是一个极富有军事韬略,善于用兵的强劲对手。说司马懿军事上运筹帷幄,机谋应变的才干,有两件事可以说明。一件是司马懿攻杀新城太守孟达之事。孟达在按照常规逻辑估算魏军将在30天后到达之时,司马懿得到孟达叛魏的消息后,当机立断倍道兼行,仅用短短8天的时间便兵临孟达城下,16天攻陷新城,杀了孟达一个措手不及。另一件是司马懿征伐辽东太守公孙渊之事。司马懿正确地分析了公孙渊所能***取的抵御措施,顺利攻破了襄平,杀死了公孙渊,平定了辽东,如期完成了魏明帝所赋予其的使命。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料敌之智,用兵之法。张合,“识变数,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见《张合传》)。郭淮,“方策精祥”(见《郭淮传》)。曹真也是一位久经战阵,经验丰富的指挥将领。桓范曾称赞其为“曹子丹佳人”(见《曹爽传》注引《魏氏春秋》),可见其也是谋略过人的。陈寿说道:”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正是因为曹魏方面有着像司马懿、张合、郭淮、曹真这样的强劲对手,使得诸葛亮的用兵方略,总是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让我们再来看看在如此不利的形势下,诸葛亮的历次北伐。

第一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马为疑军,据箕谷。而诸葛亮自率大军攻祁山。由于事出突然,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魏明帝曹睿遣大将军曹真督关右诸军,驻眉县。令右将军张合率五万步骑增援陇上。蜀军先锋马谡在街亭被张合所破,蜀军进无所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此战过后,诸葛亮自贬三等,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所总统如前。

第二次北伐,建兴六年(228年)冬,诸葛亮利用东吴陆逊在石亭大破魏大司马曹休之际,复出军攻魏。十二月,诸葛亮引兵出散关,围陈仓。因为曹魏方面已经有所准备,“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见《曹真传》)。郝昭据城坚守,诸葛亮围城20余日,粮尽而还。魏将王双率骑追赶,被亮设伏所杀。

第三次北伐。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魏雍州刺史郭淮率众欲击式。诸葛亮自出至建威,郭淮退还,遂克定二郡。冬,亮徙府营於南山下原上,筑汉、乐二城。

第四次北伐。建兴八年(230年)七月,魏使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数道并进,会攻汉中。会天大雨三十余日,阻碍了魏军的进攻。蜀军以逸待劳,诸葛亮一方面积极组织防御力量,调李严率军2万增援汉中,自己亲率大军屯成固、赤坂迎敌。另一方面积极筹画反攻力量。他令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界,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

第五次北伐,建兴九年(231年)二月,

诸葛亮率军再次进围祁山,以新造之木牛运粮,令李严总督后勤粮草。此时,魏大司马曹真有疾,魏明帝令司马懿代真屯长安,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张合、戴陵、费瑶、郭淮,兵发祁山。诸葛亮率军于上圭迎击司马懿,初战诸葛亮击败魏将郭淮、费瑶,并乘胜大收上圭小麦以做军粮。在上圭东与司马懿想遇,懿敛兵依险,亮不得战,引军还。司马懿引军随亮,至西城,始终不与诸葛亮交战。魏将贾栩、魏平数请战,懿不允。诸将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五月司马懿使张合攻蜀将王平于祁山南屯,自己率主力进攻诸葛亮。诸葛亮令魏延。吴班、高翔迎战,大破魏军,“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懿回营固守。祁山南屯方面,蜀将王平守备得法,张合进攻不克,亦回军。六月,蜀军因运粮不继退军,司马懿强使张合追击蜀军,张合不得已,遂进。追至木门中蜀军伏击,张合中箭而亡。

第六次北伐,诸葛亮鉴于每次北伐,皆因粮尽退军,故于建兴九年(231年)后,就劝兵讲武,作木牛、流马,运米集斜谷口,治斜谷邸阁;息兵三年,以做战时所用。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调动所能征发的军队,出斜谷,遣使约东吴孙权同时出兵,共伐曹魏。蜀军到达眉县后,屯于渭水之南。司马懿亦引军渡渭,背水为垒以拒亮。司马懿仍沿用坚守不出,待蜀军粮尽而退的办法,而诸葛亮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两军相拒百余日,诸葛亮数次挑战,懿始终不出。亮送巾帼妇人之服至懿处,懿故意上表请战,以搪塞诸将。蜀军与魏军相持半年有余,于当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司马懿得知此消息,率军追赶。蜀将姜维令杨仪反旗鸣鼓,做反击状,懿不敢逼。蜀军得以结阵而去,入斜谷后发丧。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能退生仲达。”懿因此自嘲道:“吾能科生,不便料死也。”(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及蜀军退,懿巡视蜀军营垒处,叹道“天下奇才也!”(见《诸葛亮传》)

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先扬声由斜谷道攻取眉县,使赵云、邓芝率一枝兵马为疑军,据箕谷吸引魏军主力曹真部。而自己则自率大军攻祁山。由于事出突然,加之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天水、安定、南安三郡皆叛魏应亮。当时的形势是:陇右五郡,三郡叛归蜀军,只有陇西郡和广魏二郡不服。只要能切断关陇通道,把这种优势保持一个月左右,就会占领全部陇右地区。(参照《三国志·魏书·张既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由此可见,取得陇右的关键就在于切断关陇通道,而切断陇道的关键之关键就在于一定要守住由关中入陇的咽喉要地,街亭!诸葛亮令“才器过人,好为军计”的马谡率蜀军先锋部队镇守街亭,其用意就在于拒魏军关东援军于陇外,配合蜀军主力攻占陇右。也就是说在具体战术布置方面,诸葛亮做得面面俱到,实无可挑剔。街亭战败,完全是由于马谡“违亮节度,舍水上山,举动失宜”,且又刚愎自用,参军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所故。诸葛亮所负有的,只是用人不明的责任,实与其具体战术用兵策略无任何关系。以此而言孔明用兵不高,何其妄也?!

再来看诸葛亮当时的情况。《诸葛亮传》注引《袁子》道:“蜀兵轻脱,良将少,亮始出,未知中国强弱,是以疑而尝之;且大会不求近功。所以不地也。”袁子讲得极为有理。蜀军兵微将寡是任谁也无法否认的事实。诸葛亮一出祁山,这是他平生第一次对曹魏的大举用兵。彝陵战败后,诸葛亮苦心经营了五、六年,才有如今的这十万北伐大军。再反观曹操攻打董卓第一战时,由于不明敌军底细而遭伏战败来看,诸葛亮在未知中原虚实的情况之下,***取的慎重态度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此其一也。其二是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强行军的结果,势必造成部队战斗力的严重削弱。《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讲到“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而陇西郡和广魏郡早已被魏军所占据,魏军坐拥坚城固池,且又以逸待劳。用战斗力遭受削弱的部队去直接攻城,这本身就不是智者所为。其三,当时的魏军并不同于刘备所率之军民相杂,战斗力不强的部队。

诸葛亮第二次的北伐,面对的是遭魏国修整一新的坚城陈仓,“为人雄壮,数有战功,为杂号将军”的宿将郝昭(见《明帝纪》注引《魏略》)和早有准备的魏军,因此无功而退。但郝昭所以全城却敌者,正如胡三省在《资治通鉴》中所注的那样,“其才非成于攻者也,客主之势异耳。”而魏将王双却以为蜀军软弱可欺,想捡个“皮夹子”,便率军追赶。王双放弃坚城,而与蜀军打野战,这哪里是诸葛亮的对手?诸葛亮设伏,轻而易举将王双除去。

在诸葛亮以后的几次北伐中,又相继取得了不少局部胜利。这些又直接能反映出诸葛亮的用兵方略。我们来看看在北伐过程中魏蜀两国所遭受的损失。从损兵损将来看,蜀军除了第一次蜀军先锋马谡部伤亡较大(但蜀军主力却未有所损失),第二次攻陈仓时部队有些许损失外,其他的多次战役,基本上都是能胜则胜,不能胜则全师而退,人马的损失是不大的。而魏军除了在街亭之战中,大破蜀军先锋部队马谡外,其他几次都没有什么大的斩获。相反在余后的几次战斗中,连遭重创,先被蜀将魏延、吴壹西入羌中南安界,大破其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吏郭淮于阳溪。后又被蜀军击败,蜀军“获甲首三千级”。蜀军在整个北伐过程中,由于遭受作战失利所导致损失的只有马谡一人,况且即使这个马谡也是被诸葛亮为明军法所斩的。而魏军的大将王双和“以巧变为称”的张合,却是被蜀军直接击毙的。再从丧失城池与人口来看。蜀国方面未有城池和居民遭魏军所掳。而魏国方面则丢失了武都和阴平两郡,被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回汉中”。而武都,阴平对于蜀军的占据关陇和从侧面保护蜀国不受魏军侵害,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作用。(后蜀国灭亡,就是被魏将邓艾于阴平处偷袭成功)。从损失的战略物资来看,蜀军曾乘胜大收魏国上圭郡外的小麦以做军粮,“获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而且还利用在魏国土地生产出的粮食以供军用,“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见《诸葛亮传》)。也就是说,如果单从作战所受到的损失来看,魏军所遭受的损失要远大于蜀军所受到的损失。诸葛亮处在兵少将寡和运粮困难的不利条件下,面对强大的魏军和由司马懿、张合、郭淮、曹真等魏之名将及所构铸的坚固防线面前,仍屡次对魏***取主动性的进攻,并能给魏军予重创,极大程度地消耗了魏军实力,实属不易。还使“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和富有军事韬略的司马懿任其自来自去,甚至受到“巾帼妇人之服”的羞辱,还被时人讥之为“畏蜀如畏虎”和“死诸葛能走生仲达”。而司马懿曾说过“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见《资治通鉴》卷74景初二年)况司马懿并非不想消灭蜀军,且他曾两次令魏军追赶南撤的蜀军,但都无功而还,反而赔上大将张合的一条姓命。若以此观之,说诸葛亮用兵平庸,实难令人信服。

诸葛亮的北伐虽未最终成功,但也不能算是失败。因为失败和未能成功还是有区分的。诸葛亮在北伐中,做到了“夫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而且战争本身就是“胜可知而不可为”的(《孙子兵法。军形篇》)。从南征算起,到诸葛亮星落五丈原结束,诸葛亮一共才打了近十年的仗。在这十年时间里,诸葛亮虽说战功不著,但终无大败。反观曹操,曹操在其最初用兵的十年时间里,虽说胜仗打了许多,但败仗也打了不少。而且有些败得还相当的惨,好几次差点把命都给丢了。而诸葛亮在第一、第二次北伐中受到挫折后,并未一獗不振,相反吸取了作战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几次战斗中,始终未给魏军以可趁之机。再看曹操,他倒是在一征张绣时,对其部下信誓旦旦地说到“吾知所以败。诸卿观之,自今以后不复败矣。”(见《武帝纪》)。可结果呢?曹操在二征张绣时还不是照样败在了同一个人的手上了吗?不等于***地“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吗?有句话说得好,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犯一次错误并不算什么,但如果同一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再犯同一种错误,那他就有点问题了。诸葛亮即使再能用兵,只给他短短的十年时间怎么能完成北伐事业?要知道曹操在官渡之战后消灭十万袁绍军,且袁谭、袁尚又兄弟不和,但曹操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都用了八年时间来统一河北。况且诸葛亮所面对的对手,无论是从何种角度而言,要战胜其的难度都要比曹操平定河北来得高得多。诸葛亮在各方面都不利于已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又伺机给予对手以重创,胜负相当且从某各意义上讲胜还占得上风,仅从这点来看诸葛亮已尽了人为的最大努力了。而身为大军事家的曹操,他在诸葛亮尚未辅佐刘备之时,已经称霸中原,而当时的刘备尚无寸土之地。后及诸葛亮出山,曹操不仅未能消灭劲敌刘备,成就统一功业,反而令其一步一步取荆夺益,建立蜀汉基业与自己分庭抗礼,鼎足三立。若以此观之,曹操之军事能力未必便能高于孔明,且军事成败离不开政治、经济、外交及个人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单方面以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来推断孔明拙于用兵,实非定论也!

最后再对于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进行若干补充。

第一,诸葛亮所指挥训练的部队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战斗力强。

诸葛亮传》里记载道:“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又道:“是以分兵屯,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在《诸葛亮传》注引《袁子》中又说到“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而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这些都讲到诸葛亮的军队纪律很好,不随意***和搔挠百姓的生活起居,不像曹操及其手下诸将常有屠城滥杀之举。因为诸葛亮在治军过程中,讲究注重“教化”。他说:“为君之道,以教令为先,诛罚为后。不教而战,是谓弃之。”(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教令》)诸葛亮治军,其军法军纪甚严。诸葛亮认为对于像“轻军”、“慢军”、“盗军”、“欺军”、“背军”、“误军”、“乱军”这七种严重削弱军队战斗力的表现,必须处于斩刑。(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斩断》)。在严明军纪的同时,诸葛亮又强调赏罚必须分明,他认为“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主张“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赏罚》)正因为诸葛亮重教化,严军纪、明赏罚,才能建立起一枝号令统一、纪律严明、勇于战斗的作战部队,使得10万蜀军在魏境中始终来去有序、进退自如,“而仲达以劲骑三十万仅能自守,来不敢敌,去不敢追”。

第二,诸葛亮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杰出军事思想家。

诸葛亮出生于山东琅邪阳都。在这片齐鲁大地上,先后涌现过姜太公、司马穰苴、孙武、孙膑等杰出军事家。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从小就对兵家思想有过极为深刻细致的研究。在诸葛亮的军事理论思想中,不仅继承了前秦兵家的优秀理论,还有不少触及并超越了前人所没有注意到的可贵之处。最典型的要数诸葛亮对于士兵在战争国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诸葛亮认为“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见《诸葛亮集》卷2《兵要》)这里的“有制之兵”即是指政治素质高、战斗力强的士兵。这样,即使是将领的指挥才能稍差一点,也不一定会打败仗。相反如果部队政治素质差、战斗力不强,作战将领纵然优秀,也不一定会打胜仗。他还主张“兴战必用众心”(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喜怒》)和“察众人之心,扬士卒之能”(见《诸葛亮集》卷3《便宜十六策。治军》)。在这里我特别把它和《孙子兵法》做个比较。《孙子兵法。九地篇》中讲到“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使士卒“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孙子兵法》是想蒙弊士兵的耳目,使他们对军事形势毫无所知,像羊群一样,只供将领驱使,而不发挥士兵的主观能动性。两者相比较,诸葛亮高度重视士兵在实际战争中所直到的作用,这不仅非常符合当时蜀国地处边陲,良才稀少的具体国情,又较前秦兵家在对待士兵的作用问题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完美的升华。从这点来看,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要大力提高部队整体作战政治素质,实有异取同工之妙。

第三,诸葛亮注重装备、讲求阵法。

在冷兵器时代,小国寡民往往不是万乘大国的对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兵力的寡不敌众。管仲曾说过:“攻坚则瑕者坚,攻瑕则坚者瑕。”蜀、魏相抗,蜀弱魏强。所以要想以弱蜀敌强魏,就必须在双方对抗中始终做到扬长避短。蜀军在军队绝对数量上,显然是无法起过魏国的,唯一可取的,就是加强部队的整体战斗力。除了前面所讲到的,诸葛亮在训练军队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外,诸葛亮还通过改善部队的武器装备,以达到使蜀***弱为强的目的。在三国时期的所有作战指挥官中,没有哪位比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花费了那么大的心血,付出了那么大的努力。

我需要四大名著中某一个人物的详细分析

朱宸濠谋反,王守仁平叛。

宁王朱宸濠是正德帝朱厚照的叔叔,朱宸濠爷爷的爷爷是朱权,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被封到大宁,人称宁王,朱权也是第一代宁王),后来朱权协助明成祖朱棣造反夺得他们侄子建文帝的江山,夺得天下后朱棣食言,没能兑现当初对朱权许下的承诺,故意把朱权封到南昌做宁王,朱权虽心有不满但朱棣已贵为天子,此后这种不满在朱权的后代里一代代传承下来,以至于被称为“宁藩世蓄异志”,就像斯大林当年说的历史不会审判胜利者那样,宁王一族的黑白都将被朱棣的后代书写,还好,历史会留下些许痕迹,我们可以追源溯流,说说历史时事的是非曲直。

朱宸濠是朱权的玄孙,父亲是宁康王朱觐钧,朱觐钧算是老年得子才有了朱宸濠。据说朱宸濠的出生很诡异,他出生时父亲朱觐钧梦见一条大蛇进了家,见人就吞,朱觐钧梦醒后认为这个儿子不祥,就想扔了,家人哪能愿意,好不容易有了个儿子,就把孩子藏到一个优人家里扶养,后来长大也不受父亲待见,以至于在朱觐钧临死时都不愿见朱宸濠。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朱宸濠渐晓人事后了解到世代所受的委屈不免愤从心来:一起打下的江山凭什么只准你们坐?还说话像放屁一样,我要替我爷爷的爷爷争争这口气。

说干就干,朱宸濠开始了各项准备。

正德初,朱宸濠就开始结交刘瑾。

安成举人刘养正文章写的不错,也聘请过来以笼士子之心。已经退休的侍郎李士实也被请了过来,以备有事时咨询一二。

对当地的富商大户相当不客气,动不动就搞株连,主要是为了没收财产作为创业基金,同时纵大贼闵念四,凌十一等四出劫掠,聚财以待后用。

朝内大臣像陆完等也和朱宸濠相倾附,陆完先是担任江西按察使,后任兵部尚书,接着又是吏部尚书。在陆完担任兵部尚书时朱宸濠首复护卫。陆完,有才智,急功名,善结交权势。正德初年,出任江西按察使。宁王朱宸濠雅重之,经常召预曲宴,以金罍为赠。

由于朱厚照没有儿子,朱宸濠还想让自己的第二子暗地里入宫作为朱厚照的继承人,当然朱厚照对这事不太高兴。

在陆完改任吏部后,王琼担任兵部尚书,通过各种信息的综合,他得出个结论是朱宸濠必反,于是他开始整肃军纪,修戈理矛,以待不测,当然他最重要的一招棋是让王守仁在南赣坐镇,以至于王守仁隔三差五的要退休回家,他就是不准,后来证明王琼的坚持是正确的。此外王琼还让南赣***,捕盗,大盗凌十一被捕后越狱,王琼亲自下令“责期必获”,这下朱宸濠有点慌了,赶紧又让诸生颂己贤孝,上奏朝廷,朱厚照看了奏折很纳闷:“保官好升,保宁王贤孝,欲何为耶?”当时江彬正是朱厚照的红人,太监张忠想趁机巴结江彬,听到正德帝这么说就赶紧说道:“钱宁,藏贤交通宁王,其意未可测也。”

就在这时,试御史萧淮上疏:

“近奉敕旨,王人无事不得延留京师,臣有以仰窥陛下微意矣。臣不忍隐默,窃见宁王不遵祖训,包藏祸心,多杀无辜,横夺民产,虐害忠良,招纳亡命,私造兵器,潜谋不轨。交通官校有年,如致仕侍郎李仕实,前镇守太监毕真,及诸前后附势者,皆今日乱臣贼子,关系宗社安危,非细故也。或逮系至京,或坐名罢削。布政使郑岳、副使胡世宁,皆守正蒙害,宜亟起用,庶几人知顺逆,祸变可弥矣。”

疏入,忠、彬等赞之。朱厚照就下令:

“萧淮所言,关系宗社大计,朕念亲亲,不忍加兵,特遣太监赖义、驸马都尉崔元、都御史颜颐寿往谕,革其护卫。”

在这之前,朱宸濠听说朱厚照宠幸伶官臧贤,就派了一个叫秦荣的人去藏贤那儿学音乐,学费是“万金及金丝宝壶”。不巧,一天朱厚照来臧贤家玩耍,贤以壶注酒,朱厚照看到后说,你这小壶这么精美,哪来的?藏贤吐实。朱厚照自言自语道:“宁叔何不献我?”等回宫后,朱厚照旁边的一个小太监笑着说:“爷爷尚思宁王物,宁王不思爷爷物足矣!不记荐疏乎?”朱厚照不由得起了疑心,联系到萧淮的上疏,于是决定审问逮捕藏贤。朱宸濠遣林华留贤家,多复壁,外钥木橱,开则长巷,后通屋,甚隐,人无觉者。有旨大索贤家,林华遽走会同馆,得马,故速归。

林华昼夜兼程赶回南昌,将皇上派人搜查藏贤和让驸马都尉崔元等人来革其护卫的事一说,此时朱宸濠正在开生日会,闻言大惊,以为诏使此来必凶多吉少,遂决定起兵造反。

“宴罢,密召士实、刘吉等谋之。养正曰:“事急矣,明旦诸司入谢,即可行事。”是夜集兵以俟。比旦,诸司入谢,濠出立露台,宣言于众曰:“汝等知大义否?”都御史孙燧对曰:“不知。”濠曰:“太后有密旨,令我起兵监国,汝保驾否?”燧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此是大义,不知其他。”濠怒令缚之。按察司副使许逵从下大呼曰:“朝廷所遣大臣,反贼敢擅杀耶!”骂不绝口。校尉火信曳出惠民门外,同遇害。是时日午,天忽阴曀,遂劫镇巡诸司下狱,夺其印。于是太监王宏、御史王金、公差主事马思聪、金山布政使胡濂、参政陈杲、刘斐、参议许效廉、黄宏、佥事顾凤、都指挥许清、白昂,皆在系。思聪、宏不食死。濠乃伪置官属,以吉暨余钦、万锐等为太监,迎士实为太师,先期迎养正南浦驿为国师,闵念四等各为都指挥,参政王伦为兵部尚书,季斅暨佥事潘鹏、师夔辈俱听役。胁布政使梁宸、按察使杨璋、副使唐锦、都指挥马骥,移咨府部,传檄远近,革年号,斥乘舆。分遣所亲娄伯、王春等四出收兵。”

朱宸濠造反的消息传到王守仁这时是正德十四年六月十五日。此时王守仁正奉命由赣州去往福建平叛(福建三卫以进宝为首因军饷问题闹的个小乱子),船正好走到江西丰城县黄土脑这个地方,丰城县知县顾佖禀称:“六月十四日宁府称乱,将孙都御史、许副使并都司等官杀死;巡按及三司、府、县大小官员不从者俱被执缚,不知存亡;各衙门印信尽数收去,库藏搬抢一空;见监重囚俱行释放;舟楫蔽江而下,声言直取南京,一面分兵北上。”

一会其他官员也赶来了,都劝王守仁不宜轻进。当时王守仁有点将信将疑,然而很快就得到验证,从南昌而来的难民汹汹而来,一看情势不好,王守仁便打算先退回到吉安再说,然而当他要回船南退时,此时却南风正劲,船不得行,王守仁乃焚香拜泣告天曰:“天若哀悯生灵,许我匡扶社稷,愿即反风,若无意斯民,守仁无生望矣。”须臾,南风渐止,北风大作,遂发舟。眼看天要黑了,王守仁便换乘渔船,将官服脱了换上平民服装,官服给下面的一个士兵穿上坐于船内,不一会宁府的人追了上来,一看不是王守仁,遂舍船而去。当夜,王守仁等到了临江,临江知府戴德孺很高兴,想请王守仁入城调度,王守仁说:临江居大江之滨,与省城相近,且当道路之冲,莫若吉安为宜。接着又分析道:濠若出上策,直趋京师,出其不意,则宗社危矣。若出中策,则趋南都,大江南北,亦被其害。若出下策,但据江西省城,则勤王之事尚易为也。

在赶往吉安的路上,王守仁又使了些神计策,他先是伪造密旨,说皇上先知道宁王将反,事先给两广、湖襄都御史杨旦,秦金及两京兵部各命将出师,暗伏要害地方,以待宁府兵到了突然袭击。然后又找来几个唱戏的优人,每人给了他们数百金安顿其家,将伪造的公文缝到他们夹衣絮中,让他们到伏兵处报告行动时间。将要把这些间谍派出去时又捉了朱宸濠的伪太师李士实的家属放到船尾,故意让宁府人看到,王守仁***装生气,将李士实的家属押到岸上处斩,然后故意放走他们,让他们去找李士实。宁府的人果然捕获了些优人,果然发现他们衣服中暗藏的公文,朱宸濠果然生疑,没有发兵。

当时随行的***龙光和王守仁有段对话是这样的:

龙光:先生,您这样设疑兵派间谍,事能成吗?

王守仁:先别管成不成,你就说他们怀疑不怀疑?

龙光:免不了起点疑心。

王守仁:只要他们有点疑虑,那就大功告成了。

十八日,到了吉安,知府伍文定甚喜,军民夹道欢迎,因为南赣剿匪一役令王守仁这三个字在当地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久宁王朱宸濠造反的奏疏就到了朝廷,众***心惶惶,唯独王琼当着众人的面说:王伯安在南昌上游,必能擒贼。

这次王守仁指挥作战过程他在《擒获宸濠捷音疏》里是这么记载的:

照得先因宁王图危宗社,兴兵作乱,已经具奏请兵征剿外。随看得宁王虐焰张炽,臣以百数疲弱之卒,未敢轻举骤进,乃退保吉安,姑为牵制之图。时远近军民劫于宁王之积威,道路以目,莫敢出声。臣一面督率吉安府知府伍文定等调集军民兵快,召募四方报效义勇之士,奏留监察御史谢源、伍希儒分职任事,一面约会该府乡官都御史王懋中,编修邹守益,郎中曾直,评事罗侨,监察御史张鳌山,佥事刘蓝,进士郭持平,参谋驿丞王思、李中,按察使刘逊,参政黄绣,知府刘昭等,相与激发忠义,移檄远近,布朝廷之深仁,暴宁王之罪恶。于是豪杰响应,人始思奋。时宁王声言先取南京。臣虑南京尚未有备,恐为所袭,乃先张疑兵于丰城,示以欲攻之势。故宁王先遣兵出攻南康、九江,而自留居省城以御臣。至七月初二日,探知臣等兵尚未集,乃留兵万余,使守江西省城,而自引兵向阙。臣昼夜促兵,期以本月十五日会临江之樟树;而身督知府伍文定等兵径下。于是知府戴德孺、徐琏、邢珣,通判胡尧元、童琦、谈储,推官王暐、徐文英,知县李美、李楫、王天与、王冕各以其兵来赴。十八日遂至丰城,分哨道:使知府伍文定等进攻广润等七门。是日得谍报,宁王伏兵千余于新旧坟厂,以援省城。臣乃遣奉新知县刘守绪等从间道夜袭破之,以摇城中。十九日,发市汊。大誓各军,申布朝廷之威,再暴宁王之恶,莫不切齿痛心,踊跃激愤;薄暮出发。二十日黎明,各至信地。先是城中为备甚严,滚木、灰瓶、火炮、机械无不毕具。臣所遣兵已破新旧坟厂,败溃之卒皆奔告城中,城中皆已惊惧。至是复闻我师四面骤集,益震骇夺气。我师乘其动摇,呼噪并进,梯絙而登。城中之兵皆倒戈退奔,城遂破;擒其居首宜春王拱樤及伪太监万锐等千有余人。宁王宫中眷属闻变,纵火自焚,延及居民房屋。臣当令各官分道救火,散释胁从,封府库,谨关防,以抚军民。除将擒斩功次发御史谢源、伍希儒权令审验纪录,及一面分兵四路追蹑宁王向往,相机擒剿,于本月二十二日已经具题外。当于本日据谍报及据安庆逃回被虏船户十余人报称,宁王于十六日攻围安庆未下,自督兵夫运士填堑,期在必克。是日有守城军门官差人来报,赣州王都堂已引兵至丰城,城中军民震骇,乞作急分兵归援。宁王闻之大恐,即欲回舟。因太师李士实等阻劝,以为必须径往南京,既登大宝,则江西自服。宁王不应。次日,遂解安庆之围。移兵泊阮子江,会议先遣兵二万归援江西,宁王亦自后督兵随来等因。

先是臣等驻兵丰城,众议安庆被围,宜引兵直趋安庆。臣以九江、南康皆已为贼所据,而南昌城中数万之众,精悍亦且万余,食货充积,我兵若抵安庆,贼必回军死斗,安庆之兵仅仅自守,必不能援我于湖中,南昌之兵绝我粮道,而九江、南康之贼合势挠蹑,四方之援又不可望,事难图矣。今我师骤集,先声所加,城中必已震慑;因而并力急攻,其势必下。已破南昌,贼先破胆夺气,失其根本,势必归救。如此则安庆之围自解,而宁王亦可以坐擒矣。至是得报,果如臣等所料。

当臣督同领兵知府会集监军及倡义各乡官等官议所以御之之 策,众多以宁王兵势众盛,气焰所及有如燎毛。今四方之援尚未有一人至者,彼凭其愤怒,悉众并力而萃于我,势必不支。且宜敛兵入城,坚壁自守,以待四邻之援,然后徐图进止。臣以宁王兵力虽强,军锋虽锐,然其所过,徒恃焚掠屠戮之惨,以威劫远近,未尝逢大敌,与之奇正相角,所以鼓动扇惑其下者,全以进取封爵之利为说。今出未旬月,而辄退归,士心既已携沮,我若先出锐卒,乘其惰归,要迎掩击,一挫其锋,众将不战自溃,所谓“先人有夺人之气,攻瑕则坚者瑕”也。是日抚州府知府陈槐兵亦至。

于是遣知府伍文定、邢珣、徐琏、戴德孺合领精兵伍百,分道并进,击其不意。又遣都指挥余恩以兵四百往来湖上,以诱致贼兵。知府陈槐,通判胡尧元、童琦、谈储,推官王暐、徐文英,知县李美、李楫、王冕、王轼、刘守绪、刘源清等,使各领兵百余,四面张疑设伏,候伍文定等兵交,然后四起***。分布既定,臣乃大赈城中军民。虑宗室郡王将军或为内应生变,亲慰谕之,以安其心。又出给告示,凡胁从皆不问,虽尝受贼官爵,能逃归者,皆免死。斩贼徒归降者给赏。使内外居民及乡道人等四路传播,以解散其党。

二十三日,复得谍报,宁王先 锋已至樵舍,风帆蔽江,前后数十里,不能计其数。臣乃分督各兵乘夜趋进,使伍文定以正兵当其前,余恩继其后,邢珣引兵绕出贼背,徐琏、戴德孺张两翼以分其势。二十四日早,贼兵鼓噪乘风而前,逼黄家渡,其气骄甚。伍文定、余恩之兵佯北以致之。贼争进趋利,前后不相及。邢珣之兵前后横击,直贯其中,贼败走。文定、恩督兵乘之,琏、德孺合势夹攻,四面伏兵亦呼噪并起,贼不知所为,遂大溃。追奔十余里,擒斩二千余级,落水死者以万数。贼气大沮,引兵退保八字脑,贼众稍稍遁散。宁王震惧,乃身自激励将士,赏其当先者以千金,被伤者人百两。使人尽发九江、南康守城之兵以益师。

是日建昌府知府曾玙引兵亦至。臣以九江不破则湖兵终不敢越九江以援我,南康不复则我兵亦不能逾南康以蹑贼。乃遣知府陈槐领兵四百,令饶州知府林珹之兵乘间以攻九江,知府曾玙领兵四百,合广信知府周朝佐之兵乘间以取南康。

二十五日,贼复并力盛气挑战。时风势不便,我兵少却,死者数十人。臣急令人斩取先却者头。知府伍文定等立于铳炮之间,火燎其须,不敢退,奋督各兵,殊死并进。炮及宁王舟。宁王退走,遂大败。擒斩二千余级,溺水死者不计其数。贼复退保樵舍,连舟为方阵,尽出其金银以赏士。臣乃夜督伍文定等为火攻之具,邢珣击其左,徐琏、戴德孺出其右,余恩等各官分兵四伏,期火发而合。

二十六日,宁王方朝群臣,拘集所执三司各官,责其间以不致死力,坐观成败者,将引出斩之;争论未决,而我兵已奋击,四面而集,火及宁王副舟,众遂奔散。宁王与妃嫔泣别。妃嫔宫人皆赴水死。我兵遂执宁王,并其世子、郡王、将军、仪宾及伪太师、国师、元帅、参赞、尚书、都督、都指挥、千百户等官李士实、刘养正、刘吉、屠钦、王纶、熊琼、卢珩、罗璜、丁馈、王春、吴十三、凌十一、秦荣、葛江、刘勋、何镗、王信、吴国七、火信等数百余人。被执胁从宫太监王宏,御史王金,主事金山,按察使杨璋,佥事王畴、潘鹏,参政程果,布政梁辰,都指挥郏文、马骥、白昂等。擒斩贼党三千余级,落水死者约三万余。弃其衣甲器仗财物,与浮尸积聚,横亘若洲焉。于是余贼数百艘四散逃溃,臣复遣各官分路追剿,毋令逸入他境为患。二十七日,及之于樵舍,大破之。又破之于吴城,擒斩复千余级,落水死者殆尽。二十八日,得知府陈槐等报,亦各与贼战于沿湖诸处,擒斩各千余级。

臣等既擒宁王而入,阖城内外军民聚观者以数万,欢呼之声震动天地,莫不举首加额,真若解倒悬之苦而出于水火之中也。除将宁王并其世子、郡王、将军、仪宾、伪授太师、国师、元帅、都督、都指挥等官各另监羁候解,被执胁从等官并各宗室别行议奏,及将擒斩俘获功次一万一千有奇,发御史谢源、伍希儒暂令审验纪录,另行造册缴报外。

前前后后35天,朱宸濠就这样被收拾了,你说朱宸濠一无所能吧,肯定不是,要不然他也做不了那么多前期工作,你说他英才天纵吧,也不是,关键时候没有决断力,以致丧失时机。朱宸濠想做朱棣第二,可他的实力确实有些单薄,而且他找的共事之人也非人中龙凤,终究他没能找到他的姚广孝,而很多时候超级牛人是能刷新历史的。

攻坚是什么意思攻坚的解释

首先看杜甫,杜诗中有二十多首诗咏或提到诸葛亮.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鱼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慢寂寥”.”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纤军务劳.”

杜甫碰到安史之乱,心中无时不思念故土,唐玄宗又逃到蜀川,所以他自然怀念起三国以蜀川为基地,五次北伐,里图恢复汉室的诸葛亮.”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杂耕心未已,呕血事酸辛.”

杜甫也希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能碰到一个明主,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建功立业.

后来杜甫流浪到蜀中,参观了一些关于诸葛亮的遗迹,听闻了一些诸葛亮的事迹,心中更是把诸葛亮视为楷模了.

杜甫做为唐代的著名诗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接而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对诸葛亮的推崇和热爱.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也多引用杜甫的诗来称赞诸葛亮.

而三苏(苏洵,苏轼,苏撤)对诸葛亮就褒贬都有,不过贬的色彩多一些.苏洵在<权书,强弱篇>中说:”管仲曰:攻坚则瑕者坚,攻瑕者则坚者瑕.”呜呼!不从瑕而攻之,天下皆强敌也.汉高帝所忧在项籍,而取九江,取魏,取汉,取赵,取齐,然后取籍.秦之忧在六国,界最小,最僻,最先取,楚最强,最后取.诸葛孔明一出其兵,乃与魏氏角,其亡宜也.”是批评诸葛亮一意孤行,与曹魏决战,必定失败.不懂得先制服弱敌.苏洵又接着批评说:”古之取天下者,常先图所守,诸葛孔明弃荆州而取西蜀,吾知其无能也”(呵呵这个很郁闷,苏洵纯粹在胡扯).

在<赤壁怀古>里,苏轼对周郎是褒扬至极(我也最欣赏周郎),对诸葛亮是不太仰慕.他在一篇论文里写到: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取取之,以周之所守守之,汉也,仁义诈力杂用取天下者,孔明之所以失也.孔明之所以胜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其后,刘章以好逆之至蜀,不数月,扼其吭,跗其背而夺其国,以其与曹操异者唏矣!乃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长驱东乡,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苏轼的意思就是说诸葛亮和奸诈的曹操差不多,指责诸葛亮在刘表新丧时,要杀其子夺其地,刘章收纳自己,却反咬一口.这和传统的仁义忠信相背驰.(苏轼比他老子说的有道理多了,我也深有同感,诸葛亮老实说手段有些时候很无赖,不过像荆,益两州的处理我认为诸葛亮也是没的选者,当时的天下其他地方都被人抢光了,就这两个地方是块肥肉,并且取之容易多了,要想成就霸业,必然取之,若己不取,人必取之.)

苏撤在一篇论文中写到:刘备并荆州而入蜀,则非其地.用诸葛孔明治国之才,而当纷纷之冲,则非其将.不忍忿忿之气以攻人,则是其气不足尚也.”苏撤的意思就是认为诸葛亮的工作方法不可取,什么事都要管,事必躬亲,说白了就是嫌自己力气多,活的不是很耐烦.

个人认为,就苏洵说的很烂,其他三人都比较有道理.诸葛亮第一成就就是他的忠心,其他的像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智谋等等方面都有好的一面,坏的一面(世间万物肯定是这样的,不可能十全十美).

还有诗词做为参考:

八阵图·刘禹锡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

蜀相·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回答者:烟淼 - 魔法师 四级 10-29 23:31

--------------------------------------------------------------------------------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提起诸葛亮,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尤其是历代的诗人和民间都有很多精彩的诗句和对联来描述其不凡的业绩。

过去有这样一幅对联概观诸葛亮平生业绩,倒是非常传神。也是历来神化了的观点。当时的上联出来后,很久无人对出,几成“绝对”,过了很长时间才有人对出下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早年游三峡的时候逛白帝城,那有个托孤堂,里面就有这样的一组塑像,描述的就是“草堂托孤”的故事:刘备头上缠着绷带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用手指着跪在地上的两个小儿子,床的旁边站列着诸葛亮和一班大臣。当时的背景是刘备兵败东吴,蜀国元气大伤,行将就木的他担心蜀国的未来和儿子们的安危,也怕孔明夺位,就故意试探说:“如果我的儿子不行的话,丞相可以取而代之”。其实诸葛亮的一生真是光明磊落的。

诗圣杜甫有一首五绝描绘诸葛亮和此时情形很恰当: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首诗前两句极言诸葛亮之功名,后两句所说兵败东吴,遂成千古遗恨。此时,三国的格局已不可能再打破,弱小的蜀国再也无所作为。只能修养生息,以待天时。

看三国每每看到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候总觉得沉闷和伤感,特别是以弱小的蜀国去攻打强大的魏国实在是勉强而为。蜀中大将魏延几次劝诸葛亮兵出子午谷,可是武侯没有考虑,我虽然不懂兵法,可也觉得如果老是兵败的话,应该考虑变换另一种策略。

再看现代人的观点:《武侯叹》/徐文华

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

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初看此诗有点别扭,细细思考一下,才发现它很新颖,历来都把诸葛亮当作神一样的供奉,他是我们民族智慧的象征,其实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原因,过去的汉家正统和历来尊刘贬曹的思想都有拔高了诸葛亮的倾向?!不用说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可是《武侯叹》的作者却很清醒,他提出的观点让我们眼睛一亮。

其实诸葛亮的一生何尝不是带点悲***彩?过去的那种为主尽忠、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可以说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完完全全的体现。

真正怜惜诸葛亮的是杜甫,他还有两首七律写诸葛亮的,对其评价极高。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咏怀古迹五首之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南宋大诗人陆游也有诗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让后人留下多少叹息!***如诸葛亮跟从曹操,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也许那时的中国早就统一了!

下面是更详细的:

诸葛亮出将入相,内辅蜀国、外抗曹魏、交和东吴,但后世亦有权臣之讥,是否评之太过?

诸葛亮在益州从无到有,不但建立了整个法令制度,也能发扬赏善罚恶的正名上下的王道,广被于人民大众,使整个社会公平正直的评价,都能明察秋毫。有益于国家,虽然是仇家,也会赏赐;违法犯纪,虽是至亲,也会处罚。刑罚虽严峻,但是没有人因此而埋怨,这种公平的统治,空前绝后,很难有人能相提并论。

然而《后出师表》中诸葛亮屡以曹操自比,对待刘禅的方式,一如曹操对待汉献帝。掌握整个国家大权,排除君王的影响于其外,举凡政治上人事任官、军事上调兵遣将及内政大小措施,即有人叽为嗜权之权臣,正如曹操,虽未篡汉,但只手遮天,人臣功高蔽主。

在白帝城接受刘备诚恳托付的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谨事幼君不失礼,辅国治众国人信。比较起孙坚死后的主少国疑,甚至于孙策亡后的大臣未附,而刘禅不比孙策及孙权,诸葛亮的全力***,遂使后主无后顾之忧,其功不可没。然而曹操大翦献帝宗室,杀戮皇后贵妃;诸葛亮以臣事君,并无对刘禅作出逾矩的行为。曹操又控制汉献帝左右,铲除亲信外戚;诸葛亮对于刘禅,恰好相反,甚至于北伐途中,还有因刘禅受谗而被迫回师召回成都的记录。这些比较,诸葛亮与曹操两者显出截然不同的光景。

***如没有诸葛亮的介入治蜀,政治上的作为,刘禅能够使上下各适其职吗?发崛人才,录用人才,评量人才,任用人才,这些君主的重责大任,曹操、孙权及刘备等人非常擅长。诸葛亮一直到死后还安排了蒋琬、费祎等人接班,生前则重用董允、马谡、陈震、吕义、杨仪、张裔、杨洪、费诗、杜微、来敏、尹默、谯周、邓芝、杨戏、张表、杨颙,甚至刘琰、向宠、吕凯、马忠、王平、张痴、张翼、姜维、宗预、廖化等,还有一堆文臣武将,蜀汉可谓人才济济一堂。这些应该是刘禅要继承刘备广招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魏延、黄忠、马超、庞统、***、孙干、简雍等人工作,诸葛亮却先代刘禅募集人才,不知刘禅会不会作得比诸葛亮还好呢?相当怀疑。

军事上的安排就更不烦刘禅操心了,诸葛亮率军出征,南平叛乱,北出伐魏,每每造成魏国举兵震动。虽然蜀兵素质太弱,无法完成大业,但以一州之寡民,力征数倍大州的众兵,诸葛亮鞠躬尽瘁,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若是刘禅的军事能力要比较,不如与刘备的义子刘封来比较,刘封是在二十余岁就以武艺闻名,还具有实际率兵打胜仗的人,万一有心与刘禅对抗,刘封可能会力屈劣势吗?后来刘封因诸葛亮而死,遂无此顾虑。如果没有诸葛亮,刘禅要领兵平南蛮,北伐曹魏,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也许还要面对刘封的挑战皇位也不一定能搞定。

至于内政的治理,如果没有诸葛亮的治理官府、修缮房舍、兴建桥梁、筑设道路等、开辟良田、丰收米粮来充实仓库,讲究器械技术的改良,不断累积富饶物产。不管是不是权臣,这些事情需要勤劳肯作事的人才有办法成就,如果抢著作这些事就叫权臣,那么益州的人打从内心很希望这些所谓肯作事的权臣多一点。良相难求,因为掌权而不建设,握权而不造福人民的权臣太多,有人会认为刘禅会把国家治理得比诸葛亮还出色吗?

最重要的权力来源在于刘备,诸葛亮治国领军之权力来自于刘备的授权。不管是李严、廖立及彭羕等人,官位及权力均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世人多以诸葛亮权倾朝野来自于向诸臣夺权,事实上却忽视刘备于白帝托孤,诸葛亮不必向诸臣夺权就可以刘备所赋予的权力治国。蜀汉没有第二号人物足以向平分均权并非诸葛亮之罪,权力来自于赋予而非篡夺,而且这还是刘备的遗嘱。

如果蜀汉没有诸葛亮,只凭刘禅来统治,就可比较出诸葛亮倒底是不是权臣,如果诸葛亮连一丁点都没建设蜀汉或留下任何制度与人才来荫庇刘禅的话。事实上诸葛亮治蜀达成富国强兵,有声有色,连死后数十年都还令人民敬仰,甚至在路旁祭祀或私立庙宇,这种待遇,即使曹操、关羽及刘备一代枭雄等人都望之莫及。光凭刘禅一人的统治,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辅佐,蜀汉国运不会比刘璋时的益州更好。

所谓一般权臣,来自于争权夺利,践踏别人的鲜血而揽权,更多的事迹不在以权力为国建设,而在汲汲营营图己私利。作威作福的权臣,既起于斗争,中间则有不断的反对,最后则是被推翻及恶名昭彰,永远绕在自私一己,而忘却国家。举凡霍光、梁冀等跋扈权臣,即可看到争权而起,从无到有;再遭受反对的下场,从有到无,权臣过程只见其权力得失起落,未见为国为民的贡献。相反的,诸葛亮留下治蜀功迹,在乱世中安天下而使益州国富民强,虽有大权而不为图私,诸葛亮鞠躬尽瘁发挥权力为国为民。权力来自刘备赋予,诸葛亮不必争权或夺权,至于诸葛亮虽死,亦无人得到诸葛亮之权,刘禅不***动***即可接受诸葛亮遗留的安排,如果诸葛亮真为权臣,曹操及司马懿各结党羽,对待孤儿寡母的事实早已在益州重演。

诸葛亮虽然经年征战,未有匡复之功,但以蜀弱之资,挑战曹魏强敌而不畏惧,士卒用命而不惜顾,人民尽其力而不埋怨,诸葛亮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要说有缺点的话,就是此一复兴汉室未果。

与其责备诸葛亮身为嗜权之权臣,不如称赞为治国之能臣,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当之无愧。

陕西岐山县五丈原诸葛亮庙有一副赞扬诸葛亮的对联

“义肝忠胆,六经以来二表;

托孤寄后,三代而后一人。”

成都***有一副晚清四川总督沈葆桢留下的对联,

“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桥通万里,东去襄阳问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湖北襄樊古隆中。

“两表酬三顾,

一对足千秋。”

董必武,为古隆中题写了一副对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一番晤对古今情。”

清代文人吴耀斗

“布衣吟啸足千秋,草庐频顾,收起潜龙,蜀丞相尽瘁鞠躬,非得已也;

竹帛勋名垂两代,汉祚将终,霄沈羽钨,杜少陵酸心呕血,有由来哉。”

郭沫若先生,游隆中***时,题写了

“志见出师表,

好为梁父吟。”

这副对联是成都***的,作者为清末西南边疆著名文人赵藩。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河南省南阳***的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我想应该够了啊。

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 诸葛亮的记载有什么不

1、攻坚,汉语词语,意思是攻打强敌或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花大力气去突破科学、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2、解释:攻打强敌或敌人的坚固防御工事。

花大力气去突破科学、生产技术上的难题。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软坚散结或消瘀的药物,消散或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适用于血瘀、气结,或湿痰凝聚所致的症块、肿核等。如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之类。

指攻击坚固的防御工事或强大的守敌。

3、出处:故凡用兵者,攻坚则轫(柔,怠惰),乘瑕则神。——《管子·制分》。

宋·叶适《终论六》:“夫谋天下之大事,成天下之大功?必有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攻坚排深之力而后可”。

孙犁《白洋淀纪事·塔记》:“烈士里面,有的因为伏击、奇袭、攻坚、遭遇,死在战场”。

如何练眼?

三国演义里面的诸葛亮,奇谋很多,看似牛逼其实干的都是将领应该干的活。为什么,因为编书人智力有限,阅历有限。嗯,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想的。三国演义的确很厉害的书,但是罗贯中一无治国之才二无统军经历,当然是怎么歪歪怎么写。

三国志是因为年代相近,写的诸葛亮就明显客观多了。很抱歉,现实世界永远不会和***一样美好。

1,外貌: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是三国志的描写。大致三国演义更夸大了一些。总归都是帅的出奇。

2,三国志里面的诸葛亮,不擅长奇谋,也就是说,人家诸葛亮不擅长两军对战,我坑你来你坑我的把戏。诸葛亮擅长于治理国家。收拾政务。收拾政务不仅仅是后勤,还要高瞻远瞩。诸葛亮明白蜀国现在该和谁联手,该发展的是兵力还是农业,但是并不太擅长于坐在小车车里,指挥士兵该怎么打仗。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是帅才,他的智慧在于领导国家的方向。显然他的确这里很强,年27就能看出未来世界的走向,并且促使发展为三足鼎立。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则是一个为将之才,善于你坑我来我诈你。

3,带兵才能。虽然不擅长于勾心斗角,不擅长于尔虞我诈,但意外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的诸葛亮都非常善于领兵。三国志里,诸葛亮和司马懿对战,但是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后来看见诸葛亮带军时驻扎的营地大叹:“天下奇才。”陈寿对诸葛亮带军的形容如下: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嗯,可以信吗?自己兵没有粮了,结果他让兵和民在一起呆着,居然兵蛋子不偷鸡摸狗,不影响百姓生活?这要是还是领兵能力差,我跪求一个领兵能力强的人。

4,对于三国志,诸葛亮治理政务的能力更是惊天动地。怎么说,陈寿表示,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这种形容不应该是庄康大道吗?是我眼花了吗?诸葛亮带的不是一个正在打仗的国家吗?为什么他能在国家打仗的情况下还能治理成这样?我不理解?但是陈寿这样一个学术严谨的人就是这样形容他的治国的。

5,三国志里,诸葛亮治国能力120,满分100。带军能力98,满分100,出奇谋妙计能力80,满分100。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治国能力100,满分100,带军能力100,满分100,出奇谋妙计能力100,满分100。嗯,毕竟是***人物,要完美才好。

6,总结,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智谋近妖。在三国志里虽然诸葛亮有缺点,但是陈寿开始把诸葛亮比作萧何,管仲。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萧之亚匹也,而时之名将无城父、韩信,故使功业陵迟,大义不及邪?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陈寿觉得诸葛亮失败在手下没有优秀的将领,不能弥补他不擅长你诈我来我坑你的缺点。最后陈寿又说,诸葛亮去世很久,还有梁益之民讨论他。“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嗯。陈寿觉得诸葛亮受民的爱戴远远超越召公,子远等人。孟轲有云:“以逸道使民,虽劳不怨;以生道***,虽死不忿。”信矣!陈寿写这句话,和我的感受一样呐。就是诸葛亮终于让我相信,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居然可以成真~嗯,司马懿说的对,天下奇才也!

7,最后陈寿干脆把诸葛亮和咎繇,周公这种人放一起了。因为陈说,那些嫌弃诸葛亮文辞不华丽的人不拉不拉不拉。诶?话说,当时人找不出诸葛亮治国治军本领了所以非要鸡毛蒜皮挑刺说人家文辞不华丽吗? 咎繇是与尧、舜、大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

8,反正对于诸葛亮的崇拜程度,恐怕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是大约一样的。

有了很深的学识,很宽的胸怀,很大的胆子,还要有深远的眼光。跟光深远对于一个智谋者十分重要。眼光深远,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天,曾国藩在家里吃完饭出去遛弯,李鸿章带了几个人要推荐给他。到他府上一看,他出去遛弯了,这几个人就站在过道的走廊里等候。曾国藩从外面穿廊而过,又回到正堂,李鸿章跟着就进来了,说我给老师领几个人来,想请你见一下。曾国藩说,哦,就是门外的几个?他说对。曾国藩说,我看过了,在我右边的那一位,我走过来的时候跟我点头哈腰,两眼乱闪,我一走过去,他的腰马上就直起来了,这个人是反复无常的小人,不可重用。我左边这个人,我进来的时候向我鞠躬,鞠得很深,我走过了以后,他还没有起来,我已经进了大堂,已经要落座了、转弯了,他的腰还没有伸直。这个人为人赤忠,老成,可信,管钱、管物、管人都行,可为管家。后面那一位大汉子,腰杆绷直,目不斜视,这个人刚直不阿,可以领兵为将。此后不久三个人的表现正如曾国藩所言,一点儿不差。当然,曾国藩这种观察人、考察人的方法对于现代干部的考察使用来说不太合适,但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下,是相当独到,也是相当高明的。民间相亲上当的故事中,塌鼻子要用花来掩饰,瘸子要用骑马来掩饰,就是相亲者不会观察,不善观察。如果有曾国藩的眼光,你骗得了他吗?一眼就看穿了。我们练眼,不妨学学那些老中医。我认为老中医观察事物的方法非常对头。中医的基本原理就是“望闻问切”,首先就是用观察的办法看病人。隔老远走过来一个病人,老中医根据病人是什么穿戴,什么走相,就能看出这个人是什么家世,什么阶层,甚至于什么职业。大家不信吗?打鱼的、砍柴的,或者城里玩鸟的那些纨绔,走路都不一样,穿戴都不一样。我们看小品,赵本山演的那个农民企业家,他刚进城时穿着西服,却不伦不类。

英国人说,承认某个人是贵族,要查他的三代。为什么这么说啊,因为第一代、第二代再有钱,他那个贵族的气质不容易养成啊。

对一个人的职业身份,有什么毛病,老中医可以看出来。可是,他还要走近了再看看,看看这个人多胖,多瘦,脸色怎么样。这个人胖乎乎的,脸色红润,这个人就容易得冠心病,血压血脂等“三高”少不了他。这个人面黄肌瘦,消化道疾病就少不了他。这个人如果脸色铁青,肝和胆上可能有点儿毛病。他走近了看脸色,看胖瘦,看出毛病来,可是他还不说,他还要通过闻来验证。闻是什么?用鼻子用耳朵都是闻。武则天进宫,大臣就说你咳嗽一声,声如凤鸣,一声咳嗽就看出她身体好不好。你老抽烟,老喝酒,咳嗽一声试一试?你会声如凤鸣吗?你咳不出那个凤鸣之声,因为你的五脏六腑不清新。这就是闻你的声音。此外,还要闻你的气味,即,不仅是要用耳闻还要用鼻闻。每个人的气味都不一样,病人身上都有病人的味道。大家都知道,经常在伙房做饭的,身上就有油烟味;经常在药房工作的,身上就有药味;带孩子多的,身上就有奶腥味。每个人身上有不同的气味。西方在两千多年前有个叫苏格拉底的医生,就用闻味来看病,他根据不同的人身上不同的呼吸的味道的不同来判断病情。你要是喘气有糖味。搞不好就有糖尿病;你喘气有臭味,肯定口腔有毛病,有溃疡或牙龈炎。所以,他望过了以后还要用闻来验证,还要用问来验证。问,就是问你哪儿不舒服?有什么表现?实际上,他望的时候已经把疾病的方向切准了。望闻问之后,还要去切脉。这切脉是中医的看家本领,但是一个上午要为几十个人看病,都那么静心给你看病,也办不到。所以,老中医望的功夫是前提,是基础。把眼睛练好了,才是当一个好中医的基础功夫。

我们要想提高智谋水平,不妨像曾国藩那样观察事物,要像老中医那样去观察事物,也要像福尔摩斯办案时那样观察事物。一次福尔摩斯办案时,华生和他一起坐在小楼上面,看到下面一个邮差来送信,邮差的肩膀上有一个小锚图案,他就断定说这个邮差是刚刚从南亚退役回来的海军上尉,马上将给我们送信来。华生不相信,说你怎么知道他是刚刚退役的?还是一个小上尉呢?送信的一上来,华生一问,果然不错。为什么呢?福尔摩斯说,这个人的年纪有三十来岁,像个上尉的军龄。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邮差不可能到海边去洗澡,现在在南亚正在发生一场战争,他肯定是从军服役受过了暴晒以后,皮肤才这样的。而他穿着一件衬衫,衬衫上面是一个海军的那个小锚图案,可断定他是个海军,是在南洋服役刚刚回来的;他这个年纪只有是上尉的可能;他的家庭还不在附近。所以,这个人的邮差职务,他一眼就看清了。这种眼光就非常深的。

(一)提高洞察能力拿破仑曾经说过:一位将军若是只会用他的眼睛来观察一切,那他就永远也不配指挥一支军队了。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是说指挥者应该具备一定的洞察力。洞察力指的是智谋主体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内在本质或意义的才能。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道:“……在行动过程中大多要求立即定下决心,人们没有时间重新了解情况,甚至常常连仔细思考的时间也没有……要想不断地战胜意外***,必须具有两种特征:一是在这种茫茫的黑暗中仍能发出内在的微光以照亮真理的智力;二是敢于跟随这种微光前进的勇气。”克劳塞维茨在这里所说的“内在的微光”即是指洞察力,它可以帮助指挥人员准确而迅速地辨明真相,从而定下尽可能正确的决心。美军非常崇尚和重视克劳塞维茨的这段话,他们认为,“具有洞察力是取得一切成功的关键”。

如何提高洞察能力?一是据疑思察,见微知著。据疑思察,见微知著,就是指要注重把握事物发展中的“疑点”、迹象和细微变化,发现其掩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相。

有这样一个例子:1949年8月29日黎明,随着一声巨响,一朵硕大的蘑菇云从地面腾空而起,莫斯科随即向全世界发布公告,宣称苏联进入了核时代。后来的资料证明,苏联之所以能如此神速地造出***,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年轻的空军中尉弗累洛夫。早在1940年,在空军某基地任职的弗累洛夫,就很关注世界核武器的研制进展情况。有一次,他到附近的一所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当他翻阅了当时所有的科学期刊后发现,有关核原子研究的世界名人,如费米、西拉德、特勒、安德森、惠勒、威格纳等都从杂志上消失了。弗累洛夫根据这一“疑点”,得出了唯一可能的结论,那就是核研究已成了美国的国家机密,他们的科学家正在研制***。弗累洛夫把这一重***现直接写信给斯大林,报告了他的推测和依据,并建议尽快研究、制造***。***试爆成功后,斯大林曾由衷地称赞弗累洛夫是“对苏联核武器研制立下大功的人”。作为年仅28岁的基层军官,弗累洛夫的建议之所以引起苏联高级决策者的重视,并很快付诸行动,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他的推理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而这种推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据疑思察、见微知著的能力。

《左传》中对曹刿的描述是:“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从这短短五六十个字的精彩描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曹刿见微知著的本领。

再看夷陵之战中陆逊的表现。公元221年,刘备为报关羽之仇,亲率数十万大军,大举伐吴。出巫峡天险之后,为了尽快与吴军决战,刘备每天派人到阵前叫骂。可是,陆逊却稳坐帐中,置之不理。刘备见激将法不灵,遂令人带领数千老弱将士,进到吴军阵前平地设营,企图诱敌出战。吴军将领见此情景,纷纷请战,但陆逊不允。数日后,刘备埋伏在山谷中的8000兵力,由于不能克服长期宿营和供应的困难,只得撤了出来。蜀军平地设营引诱吴军进攻的企图也暴露了,吴军将领们这才意识到陆逊的远见卓识。从以上两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据疑思察,见微知著,确实是指挥人员智谋素养高的重要表现。

二是未雨绸缪,提高预见力。预见,是根据所得到的信息和情况,对某一事物发展变化的预想和推测。它是智谋运用的前提条件,也是保持主动、夺取作战胜利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明的智谋家,无一例外地具有惊人的预见力。姜太公垂钓渭水,胸中早有兴周灭商的韬略;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大势;***坐镇陕北,却对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大体进程了然于胸。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苏联元帅朱可夫也是一个具有卓越预见能力的指挥员。1941年5月,朱可夫仔细分析了德军的一系列行动,预感到苏、德大战不久就将开始,他向苏军各部门和各集团军发出警告:“整个3月和4月,德军统帅部一直紧张地把部队从西线和德国中部地区调到邻接苏联边界地区。”但斯大林和苏联最高统帅部的一些高级将领们,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不愿相信各个方面向他们提供的德军将在1941年6月发动对苏战争的情报。结果,德军的进攻开始后,打得苏军措手不及。一个多月后,朱可夫根据苏军的抵抗能力,分析德军突击态势,预见到德军将要吞并基辅地区,进而向莫斯科进攻。为了保存苏军实力,他于1941年7月29日向斯大林提出放弃基辅,并尽快把西南方面军整个右翼部队撤到第聂伯河东岸。斯大林听后,怒斥朱可夫胡说八道,并解除了朱可夫总参谋长的职务。朱可夫在前线进一步了解敌情后,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看法,又三次向斯大林提出建议。他最后一次向斯大林强调说:“斯大林同志,无论多么令人痛心,基辅也必须放弃。我们别无其他出路。”当斯大林注意朱可夫建议时,已经晚了,态势果真按朱可夫的预见发展,苏军百十万大军覆灭,仅被俘人员就达665000人,其中苏军西南战区总司令、政委和参谋长都死于战场,断送了整个基辅集团军的前程。

我军的雷英夫同志也是一个善于预见的高级参谋人员。朝鲜战争爆发时,他担任周恩来总理的军事秘书,战争爆发后,他没有为朝鲜人民军的一时得胜而迷惑,而是在全面考察国际形势、悉心分析作战态势、仔细研究双方指挥员的特点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美军可能在仁川实施登陆作战的预测,受到了***同志的高度赞赏。

三是善权利害,趋利避害。利与害是一对哲学范畴。利指有利,好的方面;害指有害,坏的方面。趋利避害是一切生物行为活动的规则,只不过对于人类来说,这种规则往往体现为有意识的行为,而对于其他生物来说,这种规则体现为自发的,无意识的行为。欲达趋利避害之目的,首先要尽知利害,诚如孙子所言:“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发动入侵科威特战争前,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就没有充分认识到战争的有害性,一厢情愿,悍然发动战争,最后导致巨大灾难。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尽知利害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全面了解和掌握敌我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其利弊,以做到心中有数。***同志在抗日战争刚开始时,就充分认识到中日双方的利弊所在,从而正确地指导了战争。从战役战术的角度来看,尽知利害,指的是作战前指挥人员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比如天候、地形、士气、社情、敌我态势等。总之,尽知利害是趋利避害的前提和基础。不能尽知利害,就不能做到趋利避害。然后是善权利害。认识和察知了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指挥人员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正确地权衡利害。权衡利害有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从其轻”。也就是说:利有大有小,害亦有大有小;当大利与小利冲突时,弃小利而就大利;当大害与小害共存时,避大害而就小害。英阿马岛之战,英军早就破译了阿军的密码并查知了阿军指挥所的具***置,但英军并未轰炸阿军的指挥所,而是留着它,让其与阿国内保持联络,从而侦知其重要情报,这就是弃小利而就大利。我们常说的“丢卒保车”,就是就小害而避大害。这种明显的利害趋避是普通指挥人员都能掌握的。高明的指挥人员往往更进一步,他们能从不利中看出有利,从有利中觉察不利。孙子就说过:“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袁曹官渡之战,曹操因缺粮少兵,后方不稳,处境困难,打算退保许昌。而谋士苟或则认为:我以劣势兵力,阻击袁军达半年之久,眼下袁军力量已经衰弱,局面必将发生变化,正是出奇制胜的绝好时机。曹操乃绝顶聪明之士,立即***纳了这一建议,决心坚守危局,伺机而动,不久,奇袭乌巢得手,取得了胜利。

四是明辨虚实,因敌制胜。何谓虚实?孙子曰:“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又说,“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与“实”是智谋运用中一对重要的辩证范畴,“虚”与“实”相互对立,相互转化。一般来说,“虚”与“实”的对立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客观上的。兵强为实,兵弱为虚;器优为实,器劣为虚;有备为实,无备为虚;气锐为实,气惰为虚等。另一种情况是主观上的。真者为实,***者为虚。认识到客观上的“虚”与“实”只是基础,能掌握和洞悉主观上的“虚”与“实”,才算真正掌握了虚实的真谛。主观上的虚实又分为“我之虚实”和“敌之虚实”。“我之虚实”旨在通过虚实互换的诡诈手段,或隐藏实力,能而示之不能;或隐真示***,实而虚之;或***而示真,虚而实之;或真而示真,实而实之;或***而示***,虚而虚之,目的是迷惑或麻痹敌人,让敌人不明真相。察敌之虚实,是考察指挥人员洞察能力的真功夫。明辨虚实,是为了避实击虚,因敌制胜。避实击虚历来是兵家用兵作战的法则之一。其重要性诚为管子所云:“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攻坚则瑕者坚,乘瑕则坚者瑕。”意思是说,指挥者用兵作战,攻击敌人强点就会碰钉子,而攻击敌弱点则会起神效。硬打敌之强点,则敌之弱点为强点,巧攻敌之弱点,则敌之强点也会变为弱点。管子寥寥数言,切中真味。在这里,“坚”即为实,“瑕”即为虚。中国人民***军事科学院吴如嵩同志将避实击虚分为战略、战役法、战术三个层次,并以楚汉战争为例进行分析。他写道:“公元前206年,田荣起兵反楚,占领三齐(在今山东)之地,自立为王。西楚霸王项羽‘后院起火’,发兵攻齐,无暇西顾。困守巴蜀的刘邦趁机‘决策东向,争权天下’,大举进攻项羽。这就是战略层次上的‘击虚’。汉军在战略进攻阶段中,韩信暗渡陈仓,还定三秦可以视为战役行动上的‘击虚’。楚汉相持阶段,韩信攻魏、破赵、灭齐三次水上作战都是战役上避实击虚的成功运用。对于楚汉战争中一些战术层次上‘击虚’行动,文学家也有所记述。例如,韩信破赵之战中,汉军背水列阵属于战役范围,而隐伏在赵军大营附近山中的汉军,趁赵军空壁出击之机,乘虚夺占赵营,就是一次典型的战术范围内的击虚行动。”其实,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智谋素养高超的指挥人员,总能避开敌人的强点或“实处”,抓住敌人的弱点或“虚处”,取得成功。

(二)掌握思维技巧技巧指巧妙的技能。智谋思维技巧是指巧妙运用各种思维方式方法以达成智谋目的的技能和艺术。这种技能艺术,就有“存乎一心”的东西,但并不是说就没有规律可循,比如说,指挥艺术虽然是指挥者自身才能、智谋、意志、情感、风格的一种体现,但它毕竟是实践的产物,自然有其内在规律和表现形式,其他指挥者可以通过学习、借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智谋思维技巧同样如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其他高明智谋者的学习、揣摩、研究、借鉴,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一般来说,指挥智谋思维的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从宏观上把握具体。这种思维技巧就是从全局出发,去思考局部,从未来出发,来把握现在。高明的棋手所走的每一步棋,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都是在关照全盘的前提下,或主动攻击,或积极防守,或批亢捣虚、直逼要害,或丢子弃子、保持主动,总之,他走的每一步“棋”都是有利于全盘胜利的高明之招。高明的智谋主体也是如此,他们总是把全局作为思维的出发点,去思考每一个具体的局部。他所***取的每一步行动,都有利于总体作战目标的实现。粟裕大将就是一个善于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高明的智谋家。解放战争后期,为了达成“把蒋军主力歼灭于长江以北”的宏观目标,他设想、建议、谋划并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战役。第一,1948年7月,他率部组织了豫东战役,歼敌9万余人,改变了中原战局,达成了协助刘邓大军改变困难处境的战略目的。第二,1948年9月,他指挥了济南战役,取得了歼敌10万余人的巨大的胜利,使华北与华东连成一片,从而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第三,1948年11月,他指挥华野部队首歼黄百韬兵团,后来又发展成由***、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的总前委领导的大规模的淮海战役,歼敌50余万人,取得了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他的这种从宏观上把握具体的智谋思维技巧,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站在对方的思维立场,反观以求。这种思维技巧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进行思维互换,设身处地地推想对方可能***取的最佳行动。其实质就是对敌人的作战思维进行分析,使己方能够及时地预测到敌方的意图,从而因敌设谋,克敌制胜。“兵者,诡道也。”作战行动中,敌对双方都在千方百计地算计对手,以求战胜对手。我因敌设谋,敌亦欲识我之计;我想发挥优长,敌也力避其短;我想巧用地形,敌也想抢占先机,这就是对抗的本质。所以高明的智谋者,总能在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换位思考法,揣度出敌人的真实企图,使己方时时处于主动地位。苏联著名元帅朱可夫就是善于利用这种思维技巧的指挥员。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的突击部队推进到离柏林很近的奥得河时,与后续部队脱节,人员和物资供应不上。朱可夫对他的坦克集团军司令卡图科夫说,***设你是柏林的战役司令官,你有23个师的兵力,其中有7个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在我兵临城下,而后续部队在150公里以外这种形势下,你会怎么办?卡图科夫经过仔细思考后回答说:“那我就用坦克部队从北面攻打,切断你的进攻。”卡图科夫认识到这一点后,***取了弥补措施。朱可夫就是用这种“反观以求”的方法,准确判断出了德军的行动,提醒了卡图科夫,从而弥补了这次进攻作战的一大漏洞,使柏林战役得以顺利进行。

三是进行视角转换,多方位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技巧的实质是要求思维主体善于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观察同一现象,思考同一对象,目的是更准确、更全面的认识问题,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智谋运用中,经常会用到这种思维技巧。前面所说的“反观以求”,实质上也是一种视角转换,只不过其针对性更强,同时视角转换的含义也更丰富。楚汉时期的张良就是一个善于运用这一思维技巧的智谋家。公元前204年,楚汉战争处于相持阶段,双方都有一点精疲力竭,项羽略强一些,想趁机击败汉军,便举兵进攻刘邦驻守的荥阳。刘邦有点恐惧不安。正当进退为难之时,手下谋士郦食其向刘邦献了一条计谋,他让刘邦仿效汤武立桀纣后裔为王的办法,立即分封原被秦所灭的六国的后裔为王,说这样天下人就仰慕刘邦,称臣于汉,项羽也就不攻而自垮了。刘邦情急之下,竟***纳了郦的计策,并让人刻制了六国印章,准备分封。张良闻后大为吃惊,忙问题:“谁为陛下划此计者?陛下事去矣。”并随手拿过刘邦吃饭用的筷子,从多个视角比划分析形势,一连说出了“八不可”,断定不能分封六图。刘邦听后顿时醒悟,立即下令销毁已经制作的印章,不准再议复立六国之事。张良高超的智谋思维技巧不仅避免了刘邦的失误,而且对以后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汉王朝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培养直觉和灵感直觉指直接的觉察、理解和认识,也可以理解为没有经过分析推理的观点。它是一种非逻辑性思维方式。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试图揭开直觉的奥秘,所得出的结论五花八门,有的认为是“神赐”,有的认为是“天生的”,有的认为无法解释。现代哲学认为,直觉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同一切精神现象或意识形态一样,都是客观物质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从表面上看,超常思维过程没有一般思维的所谓“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由于“概括化”、“简略化”的作用,是高度集中地“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直觉在思维领域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人们通过它,常能有意无意地调动自身全部的知识和经验,直接察觉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在很短时间内抓住问题的实质。正因为其重要,人们才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加快自己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新情况的分析、判断和反应速度,以培养自己的直觉。

灵感指无意识中突然兴起的神妙能力,即不用平常的感觉器官而能使精神互相交通,在心理学上又称为“远隔知觉”。灵感主要是用来解释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有时对一个问题进行长时间的思考,却总也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然而,在偶然的时机,由于受到某种事物的启发(这种事物甚至可以与思考对象毫不相干),突然顿悟,茅塞顿开,而使问题得到创造性的解决。灵感在军事领域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验丰富、知识渊博的军事家往往能想出奇谋妙计,在很多情况下得益于灵感的发生。军事历史上,田单妙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朱可夫巧用探照灯震慑德军、埃军巧用高压水龙头“冲破”巴列夫防线,都是灵感发生的结果。其实,灵感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它只属于长期坚持艰苦劳动并善于思考的人。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经形象地说: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他不爱拜访懒惰者。因此,有志于培养灵感的人,只有平时养成勤思考、善用脑的习惯,在危急关头,灵感之光也能放射出来。

提高智谋水平,如果把眼光练到了他们这样的水平,你何愁什么人、什么事物看不透?所以说,提高智谋水平,需要练什么?就是要练识、练心、练胆、练眼。当然,仅仅是这些还不够,还需要在其他方面加以注意。

一是掌握辩证方法。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反映了物质世界最普遍联系和不断运动变化的统一整体。辩证的规律是物质世界自己运动的规律,它教导人们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据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要提高智谋能力就必须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这是因为,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是诸多方法中最为科学、最为合理的一种。首先它主张***同志所说的“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智谋的生成,无不依赖于对事物内部及与其相互影响的诸事物的关系的切实把握上。也就是说,只有把握事物的内部发展规律,把握事物相互联系的诸矛盾,才能产生正确的计谋与策略。其次,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矛盾着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它们在一定条件之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相联结、依存,同时又互相排斥、斗争,又在一定条件之下互相渗透、转化。正是由于对立面的既统一又斗争引起了对立面的转化,事物才发生质的变化和飞跃,矛盾的统一体才发生分解和破裂。而智谋的生成,正是建立在对这一规律活用基础之上的,只有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去认识事物,并确定指导原则和方法,才能产生高超的计谋与良策。因而,要提高智谋能力就必须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

掌握辩证方法,一是要正确掌握“两分法”的法则。即看问题要全面,要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甚至多个方面,多视角观察认识事物,既看树木,又看森林。表现在工作上,则是不但要看到成功,还要看到挫折;不但要看到有利因素,还要看到不利因素;不但要看到经验,还要看到教训;不但要看到对手的优势,还要看到对手的弱点等等,从而权衡利弊,比较长短,择优去劣,辩证思维。孙子说:“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明智的领导者,在考虑问题时,必须兼顾事物利害两个方面。充分考虑到有利的条件去利用它,促成事业的成功;充分考虑到有害的条件去消除它,避免意外的祸害。这是领导者智谋所应把握的原则之一。诸葛亮说“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曹操说“在利思害,在害思利”。这就是说,要辩证地去权衡利弊,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去对待利与害。二是要正确把握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原则。作为领导者,要具备较高的智谋能力,就必须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时,不带主观性,既把握个别,又把握一般,运用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的方法,客观地、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问题,并善于从个别中寻求一般,从一般中寻求个别。智谋之所以能以奇制敌,妙就妙在它既具有普遍性,更具有特殊性,而其特殊性的指向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恰恰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能促成事物发生质的变化。三是正确地把握主要矛盾规律。任何事物都是由诸多矛盾组成的综合矛盾体,但其中必有一个是主要矛盾,它关联着事物的性质,决定着事物的发展与运动,规定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