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宁论白话意思_天道论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之最 2024-06-08 0
  1. 天字开头的成语
  2. 江淹恨赋欣赏
  3. 有旁什么道成语有哪些成语?
  4. 第一个字是灭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5. 燕歌行高适介绍鉴赏400字
  6. 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什么意思
  7. 描写战争的诗词 要意思 和表达主旨
  8. 推荐一个颇具意义的成语

宁死不屈出处:明·赵弼《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死不屈,竟燎身于烈焰中。”

意思:宁愿死也不屈服。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出处:《北齐书·元景安传》:“岂得弃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天道宁论白话意思_天道论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意思: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瓦器而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牺牲,不愿丧失气节,苟且偷生。

宁缺毋滥:意思:选拔人才或挑选事物,宁可少一些,也不要不顾质量贪多凑数。

不宁唯是 不自由,毋宁死 不遑宁处 不遑宁息 国无宁日 坐卧不宁 天道宁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宁可清贫,不作浊富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宁折不弯 宁死不屈 宁死不辱 宁缺勿滥 宁缺毋滥 安国宁家 心神不宁 息事宁人 戒奢宁俭 本固邦宁 树欲静而风不宁 永无宁日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深根宁极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省事宁人 睡卧不宁 礼奢宁俭 福寿康宁 管宁割席 食甘寝宁 鸡犬不宁 宁折不弯

— —,找找看你有没有需要的.......

天字开头的成语

天道的词语解释是:天道tiāndào。(1)自然规律。

天道的词语解释是:天道tiāndào。(1)自然规律。拼音是:tiāndào。结构是:天(独体结构)道(半包围结构)。注音是:ㄊ一ㄢㄉㄠ_。

天道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犹天理,天意。引《易·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书·汤诰》:“天道福善祸*,降灾於夏。”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直恁般歹做作,只除是没天道。”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不信天道,故不言天道之不公。”⒉指自然界变化规律。引《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_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郭象注:“皆得自然之道,故不为也。”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唐孟郊《感怀》诗之六:“四时更变化,天道有亏盈。”明田艺蘅《留青日札·大明大统历解》:“盖天道无端,惟数可以推其机;天道至妙,因数可以明其理。”⒊指显示征兆的天象。引《国语·周语下》:“吾非瞽史,焉知天道?”⒋气候,天气。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_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水浒传》第三二回:“冬月天道,溪水正涸,虽是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的当不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陆判》:“判曰:‘天道温和,可以冷饮。’”梁斌《红旗谱》十六:“天道热,不想吃个瓜?”⒌时光,时候。引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三折:“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来的时候。”元郑廷玉《金凤钗》第三折:“天道晚了,_歇息了罢。”梁斌《红旗谱》十:“看天道不早,她要回家去。”⒍局势,形势。引柳青《铜墙铁壁》第八章:“因为藏反的都是些老人、娃娃和婆姨女子们,要是天道一变,人们往哪里跑是好?”⒎佛教所说六道之一。

二、国语词典

天理、自然的法则。词语翻译英语naturallaw,he***enlylaw,weather(dialect)_法语loinaturelle,loicéleste,météorologie(dialecte)_

三、网络解释

天道(词语)“道”是中国乃至东方古代哲学的重要哲学范畴,表示终极真理、本原、本体、规律、原理、境界等等。道不是概念,名才是概念。天道,指运作永恒一切的道。道生万物,道于万事万物中,又以百态存于自然。道有非恒道,恒道,可想象,不可想象,可感知,不可感知,有属性,无属性等等·....之分。道,这个字包含无数法则,而不是一个组织,一个家族,所为悟道就是超脱,不停的升华,寻找生命的本源,成就永恒。犹天理,天意等。语出《易·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书·汤诰》:“天道福善祸*,降灾於夏。”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_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

关于天道的近义词

天理

关于天道的诗词

《天道无亲劝公道友》《天道·天道尊高父道同》《弓·天道张张中》

关于天道的诗句

适来天道过天河适来天道过天河天道尊高父道同

关于天道的成语

天道好还天公地道天道无亲替天行道天道人事

关于天道的词语

天道无亲天道好还天道宁论天公地道天道无私天道昭彰逆天无道天道酬勤天道人事

关于天道的造句

1、人世间也一样,从它的起始,到它的灭亡,规则恒久不变,是为天道。

2、少壮须努力,用功要趁早。十年磨一剑,备战为高考。天道自古酬勤,付出才有回报。压力释放心情好,考前放松最重要。预祝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3、上天啊,你就叫禾苗和百姓一同生长起来吧!天道无亲,你是有耳朵的。

4、天道为末,相比人事,天道的范围大,很多情况写不会直接影响人类自身,所以在人类的认识中被排在人事之后,称为末。

5、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天道的详细信息

江淹恨赋欣赏

天宝当年?、天保九如?、天南海北、天不作美、天涯海角、天翻地覆、天真烂漫、天荒地老

天方夜谭、天长日久、天平地安、天灾人祸、天长地久、天下汹汹、天夺之魄、天府之国

天旋地转、天从人原、天崩地解、天下归心、天下第一、天下一家、天知地知、天外有天

天各一方、天作之合、天壤之别、天公地道

基本解释

1、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2、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

3、气候?:~气、~冷。

4、季节,时节?:冬~。

5、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

6、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宫。

7、自然界?:~堑、~时、~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

8、〔~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

9、自然的、生成的?:~然。~性。~职(应尽的职责)。~才(a.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b.有这种才能的人)。~伦之乐。

扩展资料:

1、天宝当年 : tiān bǎo dāng nián

解释: 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出处: 清·洪升《长生殿·弹词》:“我只待拨繁弦传幽怨,翻别调写愁烦,慢慢的把天宝当年遗事弹。”

2、天外有天:tiān wài yǒu tiān

解释: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出自:《敦煌曲·何满子四首》其四:“金河一去路千千,欲到天边更有天。”

3、天平地安:tian ping di an

解释 天平地安:“平”为“天”属“阳”,“安”为“地”属“阴”。天平地安寓意自然界风调雨顺,人间太平祥和幸福康乐。

出处《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4、天崩地解 : tiān bēng dì jiě

解释: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天崩地坼,天子下席。”

5、天不作美 : tiān bù zuò měi

解释: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出处: 孙犁《芸斋琐谈(四)》:“天不作美,忽然飘起雪花来。”

有旁什么道成语有哪些成语?

 恨赋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1敛魂2。人生到此,天道宁论?于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3,诸侯西驰4。削平天下,同文共规5,华山为城,紫渊为池6。雄图既溢,武力未毕。方架鼋鼍7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一旦魂断,宫车晚出8。

 若乃赵王既虏9,迁于房陵。薄暮心动10,昧旦神兴11。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置酒欲饮,悲来填膺。千秋万岁,为怨难胜。

 至如李君降北12,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情往上郡13,心留雁门14。裂帛系书15,誓还汉恩。朝露溘至16,握手何言?

 若夫明妃17去时,仰天太息。紫台18稍远,关山无极。摇风忽起,白日西匿。陇雁少飞,代云寡色。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19兮异域。

 至乃敬通20见抵,罢归田里。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21,顾弄稚子。脱略22公卿,跌宕文史。赍志23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24下狱,神气激扬。浊醪25夕引,素琴晨张。秋日萧索,浮云无光。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26。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27。迁客海上28,流戍陇阴29,此人但闻悲风汩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沉。

 若乃骑叠迹30,车屯轨31,黄尘匝地32,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33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词语解释

 1、拱木:坟墓上的树木,此处代指坟墓。春秋时期,秦穆公派军队偷袭郑国,谋士蹇叔不同意,出兵之日,蹇叔哭师,秦穆公派人对他说:“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2、敛魂:指坟墓是收敛魂魄之所。

 3、秦帝按剑:秦始皇吞并天下时发愤派兵貌。

 4、诸侯西驰:诸侯纷纷向西来献地纳降。

 5、同文共规:统一天下后,“车同轨.书同文”,统一法令制度。

 6、紫渊为池:用紫渊作为护城河。在长安北有紫泽。

 7、鼋(yuán)鼍(tuó):鼋:大鳖,俗称癞头鼋;鼍:扬子鳄。《竹书纪年》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纣,大起九师,东至于九江,叱鼋鼍以为梁。

 8、宫车晚出:皇帝死的委婉说法。

 9、赵王既虏:指赵幽缪王迁,秦始皇十九年(前228年)被秦将王翦虏获。

 10、薄暮心动:傍晚时心情躁动。

 11、昧旦神兴:天还没亮便神魂蒙绕。意谓时刻思念故国。

 12、李君降北:指李陵投降匈奴。李陵是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孙,曾率领五千兵与八万匈奴兵相战几昼夜而援兵不至,受伤被俘,遂投降,汉武帝杀李陵全家。

 13、上郡:郡名,汉代辖境于今无定河流域及内蒙古鄂托克旗等地。当是曾为李陵作战之地。

 14、雁门:郡名,西汉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南)。

 15、裂帛系书:苏武被匈奴扣留十九年坚决不降,后汉使来要求放回苏武,匈奴欺骗说苏武已死。汉使说天子射猎得到一雁,雁足上系有帛书,说苏武在一大泽中,于是匈奴被迫放行。

 16、朝露溘(kè)至:人生苦短,如同朝露,很快就会过去。

 17、明妃:王昭君,因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君、明妃。入后宫五年不见招幸,出塞和亲下嫁匈奴畸韩邪单于,抱恨终生。

 18、紫台:紫官,帝王所居。

 19、芜绝:指生命之荒废。

 20、敬通:指冯衍,字敬通,东汉上党人。晚年受排挤,闭门不出。见抵:被诋毁排挤

 21、孺人:旧时妻子的统称。稚子:幼年儿女。

 22、脱略:轻慢。跌宕:纵横。此处意谓在文史中抒发怀抱。

 23、赍(jī)志:带着志向。怀:怀抱、理想。冯衍《与阴就书》:“怀抱不报,赍恨入冥。”

 24、中散:指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嵇康曾官拜中散大夫,被诬下狱。

 25、浊醪(láo):浊酒,未经过滤之酒。素琴:不加雕饰之琴。

 26、旸(yáng):明,意谓嵇康遇到极其黑暗的时代。

 27、孽(niè)子坠心:指庶子失落的心情。

 28、迁客海上:被贬谪之人在茫茫大海之上缥缈迷茫。

 29、流戍陇阴:被流放戍守边陲的人到陇阴穷荒之地。

 30、骑叠迹:骑兵的马蹄印迹相互重叠

 31、车屯轨:战车的轨迹重叠屯集,此处指战场。

 32、匝(zā)地:满地、遍地。

 33、绮(qǐ)罗:华贵之衣。

 白话译文

 我尝试着去远望平原,藤蔓草叶缠绕着地上的枯骨,两手合围的树木聚敛着战殇的野魂。人生到了这地步,难道还能讨论什么天道吗?在这里我本来就一个怀着遗憾的人,心中不禁感到惊骇而无法停止了,直想到古人,就那么在遗憾下死去。

 就像秦始皇按压着手中的剑,各国诸侯向西驰去。秦皇已经一统天下,所以的文字与规矩都相同了,他把华山当作都城,把紫渊当作护城河。秦皇雄伟的谋略已经满溢,武力还没有终止。这才把鼋鼍架着当作梁,巡视到海的右侧来送别太阳。然而一朝断魂,皇帝也驾崩了。

 像那赵王已经被俘虏,迁移到了房陵。只有在夜晚独自一人的时候心中黯然神伤,而到了早上面对他人时又只有强打起自己的精神。他告别了艳美的女人,失去了华丽的车乘,当他想去喝那放着的酒时,悲伤就过来填满了胸口。经过这无数世代,他所拥有的怨恨难以承受。

 就像李陵向那匈奴投降,名声被污辱自己也蒙了冤,让那虚影都伤痛让那魂魄都羞愧。自己的感情向往着上郡,自己的心依旧留在雁门,于是只好撕裂布帛来作书,发誓要报答汉室的恩典。而家人死去的讯息忽然到了,这时再示好又有什么话好说呢?

 像这(王)昭君离开的时候,仰头对着天叹息。皇宫渐渐遥远了,一座又一座的关山好像没有尽头。暴风忽然生起,太阳向西隐去了。杂多的大雁很少有飞起的,饱含雨水的云朵颜色多么惨淡。期盼想念着君王何时才是归期,最终被废弃隔绝在异域。

 还有敬通(冯衍)被人排挤,停职回到了田野里。他闭门谢客,与外人断绝往来,堵上了门不再做官。左边和妻子答话,回头和孩子玩耍。轻慢官吏,放荡于文史之中。带着志向去世,一直怀揣着梦想没有停止过。

 到了中散大夫(嵇康)进监狱的时候,他依旧神情气质激愤昂扬。晚上拿起浑浊的'酒,早上给素朴的琴上上弦。秋日萧瑟寂寞,浮在天上的云没有牵连着,在积蓄青霞的奇异意景,进入长夜的无光。

 又有孤立无助的臣子正直的哭泣,不被重视的庶出痛心。被放逐客居在海上的,被流放驻守在陇的南边的,像这样的人只听见悲戚的风急速地响起,鲜血就落下沾湿了衣襟。又只能含着辛酸叹息,然后消失零落埋没沉匿在这世间。

 像这战马驰骋重叠千遍的痕迹,车乘穿行聚集的轨迹,它曾让黄沙环绕着地面升起。歌唱吹奏的声音从四面响起。而现在没有不断绝了烟气熄灭了火焰,埋骨在那九泉之下的。

 该停止了吧,春天的草已经衰落了秋风惊起,而当秋风消退时春草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周而复始没有停歇的时候。那些华丽的饰物已经没有了,曾经繁荣的地界也已经消失了,那些曾发出美妙声音的乐器都被毁坏了,那些高峻的山丘也已经夷为了平地。自古以来就都是有死亡的,而当人们死去的时候没有不带着遗恨无法言语的。

第一个字是灭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壹』 什么什么道旁的成语

作舍道旁

白话释义: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出处:《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作舍道旁,议论多而难成。”?

朝代:明末

作者:程登吉

译文:众说纷纭,议论多的时候就代表事情难成功了。

(1)有旁什么道成语有哪些成语扩展阅读:

作舍道旁的成语接龙:旁若无人、人山人海、海涵地负、负薪之忧。

一、旁若无人

白话释义: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

出处:《史记·荆轲传》:“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朝代:西汉

作者:司马迁

译文:不久又一起哭泣,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

二、人山人海

白话释义:形容聚集的人极多:体育场上,观众~。

出处:《水浒全传》第五十一回:或是歌唱,赚得那人山人海价看。”

朝代:明

作者:施耐庵

三、海涵地负

白话释义: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笏记》:“海涵地负。”

朝代:宋

作者:陈亮

翻译: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

四、负薪之忧

白话释义:背柴的劳累未 消失,体力还未恢复。用作自己有病的谦辞。

出处:《礼记·曲礼下》:“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朝代:西汉

作者:戴圣

翻译:说了一句:我有得病的忧患啊。

『贰』 什么什么道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1、说白道绿:拼音[ shuō bái dào lù ] 解释犹言说长道短,信口雌黄。《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婆子吃了许多酒,口裏只管夹七带八嘈。正在那裏 张 家长, 李 家短,说白道绿。”亦作“ 说白道黑 ”。《词话》第八八回:“小肉儿,还说白道黑。他一个佛家之子,你也消受不的他这个问讯。” 吴晗 《真空的乡村》:“成天有一批人在说白道黑,谈论是非。”

2、称奇道绝:拼音[ chēng qí dào jué ]解释:觉得奇怪难得。《红楼梦》第五八回:“ 寳玉 听了这呆话,独合了他的呆性,不觉又喜又悲,又称奇道绝。”

3、一语道破:拼音[ yī yǔ dào pò ] 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4、何足道哉:拼音[ hé zú dào zāi ] 解释: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5、作舍道边: 拼音[ zuò shě dào biān ] 解释: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6、岸然道貌:拼音[ àn rán dào mào ] 解释:指严肃的神态。

7、嫌长道短:拼音[ xián cháng dào ǎn ] 解释:犹苛求责备。

8、提名道姓:拼音[ tí míng dào xìng ] 解释: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9、指名道姓:拼音[ zhǐ míng dào xìng ] 解释:明确指出姓和名。

10、 筑舍道傍:拼音[ zhù shè dào bàng ] 解释: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叁』 带旁成语有哪些

袖手旁观、旁观者清、冷眼旁观、旁观袖手、束手旁观

一、袖手旁观

解释: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出自:宋·苏轼《朝辞赴定州论事状》:“奕棋者胜负之形,虽国工有所不尽,而袖手旁观者常尽之。”

译文:下棋的时候胜负的样子,虽然国人各式各样有所不同,而置身事外既不过问的人常常尽的。

二、旁观者清

解释:当事人被碰到的问题搞糊涂了,旁边观看的人却看得很清楚。

出自:《旧唐书·元行冲传》:“当局称迷,傍观见审。”

译文:“当事人十分迷糊,旁边的观察的人倒是很清晰。”

三、冷眼旁观

解释:冷眼:冷静或冷漠的眼光。指不参与其事,站在一旁看事情的发展

出自:唐·徐夤《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与说却为冤。”

译文:“冷眼静看真好笑,倾怀和解释却是一种不能说的冤屈。”

四、旁观袖手

解释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出处宋·陆游《清仁王坚老疏》:“勇退激流,虽具衲子参寻之眼;旁观袖手,要非邦人向慕之诚。”

译文:“勇敢退激流,虽然具备钠子参与不久的眼;袖手旁观,要不是国人仰慕的忠诚。”

五、束手旁观

解释:犹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

出处巴金 《秋》三九:“ 梅 因吐血而死。现在年轻的 枚少爷 又在吐血……又是一个悲剧,他们仍然只有束手旁观。”

『肆』 旁有什么成语旁有什么成语

旁的成语 :

旁若无人、

旁征博引、

责无旁贷、

旁逸斜出、

左道旁门、

心无旁骛、

袖手旁观、

旁岐曲径、

束手旁观、

不敢旁骛、

若无旁人、

『伍』 道成语有哪些成语

头头是道、来

志同道合、

背道而自驰、

羊肠小道、

津津乐道、

说长道短、

道听途说、

离经叛道、

左道旁门、

分道扬镳、

惨无人道、

微不足道、

倍道而行、

道貌岸然、

替天行道、

仙风道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尊师重道、

生财有道、

横行霸道、

大逆不道、

豺狼当道、

养生之道、

小道消息、

说三道四、

反其道而行之、

二道贩子

『陆』 以道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道不相谋、道寡称孤、道途听说、道貌岸然、道听耳食。

一、道不相谋

白话释义: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翻译:孔子说:‘双方走的道路不相同,不能相互商量

二、道寡称孤

白话释义: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朝代:明·

作者:无名氏

出处:《陈仓路》第三折:“都待要分疆土,霸山川,寻战讨,相攻拒,出来的道寡称孤。”

翻译:大家都等着要分疆界,霸占山川,总是追求战争讨伐,攻守相持,出来的我们只能靠自己

三、道途听说

白话释义:道:道路;途:路途。路上听来的又在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朝代:春秋

作者:多人所作

出处: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

翻译:听到之后就随便乱说的,这是抛弃了道德的行为。

四、道貌岸然

白话释义:神态庄重严 肃。多指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岸然:严峻的样子。

朝代:清

作者:蒲松龄

出处:《聊斋志异·成仙》:“道貌岸然”。

翻译:神态庄重严肃

五、道听耳食

白话释义: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朝代:清

作者:叶燮

出处:·《原诗·外篇下》:“村学究道听耳食,窃一言以诧新奇,此等之论是也。”

翻译:村学究道听了吃,我一句话以对新奇,这样的评论是正确的

『柒』 带道的成语有哪些

包含“道”的成语共有435个

爱非其道

安贫乐道

安贫守道

岸然道貌

霸道横行

班荆道故

班荆道旧

暴虐无道

卑不足道

悲声载道

北道主人

背道而驰

背道而行

倍道而进

倍道而行

倍道兼进

倍道兼行

别径奇道

兵革满道

兵行诡道

伯道无儿

不近道理

不可胜道

不无道理

不易之道

不足为道

蚕丛鸟道

惨无人道

拆白道字

拆牌道字

豺狼当道

豺狼横道

豺狼塞道

长安道上

称孤道寡

称名道姓

称奇道绝

称兄道弟

称雨道晴

传道穷经

传道受业

传道授业

垂涕而道

摧志屈道

打道回府

打家截道

大逆不道

大逆无道

啖饭之道

当道撅坑

盗亦有道

道傍苦李

道傍之筑

道傍筑室

道边苦李

道不掇遗

道不举遗

道不相谋

道长论短

道长争短

道存目击

道大莫容

道道地地

道德文章

道弟称兄

道东说西

道而不径

道高德重

道高魔重

道高望重

道骨仙风

道寡称孤

道合志同

道键禅关

道尽涂殚

道尽涂穷

道尽途殚

道尽途穷

道殣相望

道殣相枕

道殣相属

道路侧目

道路传闻

道路藉藉

道路相告

道路相望

道路以目

道路指目

道貌岸然

道貌凛然

道貌俨然

道旁苦李

道山学海

道听耳食

道听涂说

道听途说

道同契合

道同义合

道同志合

道头会尾

道头知尾

道微德薄

道无拾遗

道西说东

道学先生

道义之交

道远日暮

道在人为

道在屎溺

得君行道

地地道道

点头道是

东道之谊

东道主人

独行其道

饿莩载道

饿殍满道

饿殍载道

二道贩子

二仙传道

反道败德

反经合道

分道扬镳

风通道会

奉道斋僧

夫子自道

妇道人家

甘贫乐道

各行其道

公道大明

公道合理

公道难明

公公道道

躬耕乐道

古道热肠

光明大道

何足道哉

鹤亦败道

横行霸道

狐媚魇道

胡猜乱道

胡说八道

胡说白道

胡说乱道

胡言乱道

胡诌乱道

壶浆塞道

怀道迷邦

荒*无道

黄道吉日

会道能说

昏庸无道

混说白道

火居道士

济时行道

夹道欢唿

家道壁立

家道从容

家道消乏

家道小康

家道中落

***道灭虢

***眉三道

奸臣当道

街道巷陌

洁身守道

津津乐道

进道若蜷

进道若踡

进道若退

经邦论道

久归道山

就正有道

卷甲倍道

绝口不道

开锣喝道

康庄大道

孔孟之道

恐伤雅道

口碑载道

夸强道会

狂悖无道

狂为乱道

老罴当道

老熊当道

老庄之道

乐道安命

乐道安贫

乐道好古

乐道忘饥

乐道遗荣

乐以道和

离经叛道

离经畔道

力屈道穷

立身行道

立雪求道

两道三科

六道轮回

笼街喝道

路逢窄道

论长道短

论道经邦

论短道长

渺不足道

妙言要道

明道指钗

明公正道

明堂正道

鸣锣喝道

鸣锣开道

谋道作舍

目击道存

能说惯道

能说会道

能说善道

能言会道

能言善道

逆道乱常

逆天无道

鸟道羊肠

攀亲道故

畔道离经

旁门歪道

旁门外道

旁门小道

旁门邪道

旁门左道

贫而乐道

仆仆道途

其道亡繇

其道无由

弃道任术

妾妇之道

轻车熟道

清跸传道

清宫除道

求道于盲

求之有道

求志达道

屈己存道

绕道而行

热肠古道

人道主义

人心世道

仁义道德

任重道悠

任重道远

日暮道远

舍道用权

神道设教

神眉鬼道

神谋魔道

生财有道

生财之道

失道寡助

师道尊严

师严道尊

诗以道志

狮虎当道

世道浇漓

世道人情

世道人心

世道日衰

市道之交

守道安贫

守死善道

束装就道

数黄道白

数黄道黑

说白道黑

说白道绿

说长道短

说东道西

说短道长

说古道今

说黑道白

说黄道黑

说今道古

说来道去

说千道万

说亲道热

说三道四

说是道非

说咸道淡

四至八道

颂声载道

太丘道广

谈笑而道

提名道姓

题名道姓

替天行道

天道酬勤

天道好还

天道恢恢

天道宁论

天道人事

天道无亲

天道无私

天道昭彰

天公地道

天魔外道

通衢大道

同道相益

同日而道

同志合道

头头是道

途途是道

歪门邪道

歪谈乱道

亡国之道

王道乐土

枉道事人

枉道速祸

微不足道

未足为道

文以载道

闻道犹迷

问道于盲

问十道百

卧狼当道

吾道东矣

吾道将东

夕阳古道

瞎说八道

瞎说白道

霞光万道

仙风道格

仙风道骨

仙风道气

嫌长道短

嫌好道歹

嫌好道恶

嫌好道歉

小道大成

小道消息

邪门歪道

魔怪

邪魔歪道

邪魔外道

行道迟迟

循道不违

言语道断

羊肠鸟道

羊肠小道

阳关大道

养生之道

要言妙道

野狐外道

一反其道

一口道破

一语道破

遗风古道

已登道岸

已归道山

易道良马

拥彗清道

有道之士

怨声满道

怨声载道

载道怨声

再作道理

再做道理

赭衣半道

赭衣满道

正道坦途

正道直行

正己守道

正明公道

直道不容

直道而行

直道事人

直道守节

指名道姓

至德要道

志同道合

中道而废

中庸之道

忠告善道

重逆无道

周全之道

筑舍道傍

筑室道谋

筑室谋道

尊师贵道

尊师重道

遵道秉义

左道旁门

作舍道边

作舍道旁

坐而论道

爱之必以其道

安国之道,先戒为宝

卑卑不足道

不可以道里计

不足为外人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道三不着两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东道主

反其道而行之

方圆难周,异道不安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公道自在人心

公道总在人心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口谈道德,志在穿窬

门门有道,道道有门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巧言不如直道

清道夫

三杯通大道

山 *** 上,应接不暇

十二道金牌

数东瓜,道茄子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天不变,道亦不变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九族升天

一阴一阳之谓道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用兵之道,以计为首

『捌』 带有旁道的成语有哪些

旁门左道?[páng mén zuǒ dào]

汉语成语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展开

1.《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

2.明·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

3.在孔庙的建筑中,棂星门在古时进出有严格的规定,只有最高贵的官员以及王室才能从中门出入,一般的官员由西门出入,而其他的民众,人员就只能从东门出入。由此来说“旁门左道”。

中文名

旁门左道

外文名

Heterodoxy

读音

páng mén zuǒ dào

注音

ㄆㄤˊ ㄇㄣˊ ㄗㄨㄛˇ ㄉㄠˋ

『玖』 带道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带道的成语 :

头头是道、

志同道合、

羊肠小道、

背道而驰、

津津乐道、

说长道短、

道听途说、

离经叛道、

左道旁门、

分道扬镳、

惨无人道、

倍道而行、

道貌岸然、

替天行道、

大逆不道、

仙风道骨、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养生之道、

生财有道、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能说会道、

火居道士、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横行霸道、

尊师重道、

反其道而行之、

二道贩子

『拾』 道的成语有哪些

道听途说,,胡说八道,说三道四,道貌岸然,一语道破天机,天版道酬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权,歪门邪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养生之道

怨声载道

道不拾遗

离经叛道

头头是道

能说会道

娓娓道来

道不同不相为谋

安贫乐道

背道而驰

称兄道弟

道高一丈

道德文章

师道尊严

黄道吉日

家道中落

孔孟之道

津津乐道

鸣锣开道

指名道姓

阳关大道

志同道合,头头是道,,邪门歪道,大道之行

燕歌行高适介绍鉴赏400字

1. 第三个字是灭的四字成语

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柴毁灭性柴毁:因极度哀痛而骨瘦如柴。旧指因居父母丧过度悲痛而身体消瘦衰弱,危及生命。

大义灭亲大义:正义,正道;亲:亲属。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反风灭火比喻施行德政。

覆宗灭祀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后。毁坏宗庙,断绝后代。

复宗灭祀宗:祖庙;祀:祭祀;灭祀:灭了香火,引申为绝后。毁坏宗庙,断绝后代。

毁不灭性毁:旧指居丧过于哀痛。指不能过分悲伤而失去本性。

灰身灭智佛教语。指断除一切身心烦恼,为小乘阿罗汉果的境界。

毁形灭性损坏形体,消灭本性。

***道灭虢***: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途灭虢***:借;途: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磨踵灭顶踵:脚后跟。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鲁莽灭裂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卤莽灭裂形容做事草率粗疏。

溺心灭质指淹没天然的心性,掩盖纯朴的本质。

灭口证人以毁灭口供。

韬光灭迹指隐藏自己行迹,不使外人得知。

韬形灭影指藏匿踪迹,不露于世。

亡国灭种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瞎灯灭火灯不亮,火灭了。形容夜十分漆黑。

徇公灭私指尽忠于国家民众之事而弃置个人私利。

消声灭迹不公开讲话,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再出现。

以公灭私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以义灭身灭身:牺牲生命。为追求道义而牺牲。

自取灭亡所作所为把自己引上绝路。

2. 第一个字是往最后一个字是息的四字成语

没有“往()()息”的成语,“息”结尾的成语如下:

扼腕叹息 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流光瞬息 形容时间极短

川流不息 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风平波息 风和波浪都没有。比喻平静无事。

烽鼓不息 烽鼓:烽火与战鼓;息:停止。比喻战乱不止。

间不容息 间:中间;容:容纳;息:喘息。中间都不容喘一口气。形容时机紧迫,不容延误。

金鸡消息 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经久不息 多指掌声和欢呼声长时间停息不下来。

屏气敛息 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止住了呼吸

人亡政息 亡:失去,死亡;息:废,灭。旧指一个掌握***的人死了,他的政治措施也跟着停顿下来。

生生不息 不断地生长、繁殖。

无恒安息 不要长期贪求安逸。

寻消问息 寻、问:打听。打听消息。

奄奄一息 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休养生息 休养:何处保养;生息:人口繁殖。指在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恢复元气。

仰人鼻息 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

自强不息 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与时消息 〖解释〗指事物无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兴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东窗消息 见“东窗计”。

鸿消鲤息 谓断绝音信。亦指死。

鸡豚之息 比喻微小的收益。

进退消息 增减;变化。

敛声屏息 见“敛声屏气”。

屏声敛息 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

束肩敛息 缩肩屏息。形容恭顺的样子。

无声无息 没有声音,没有气息。比喻没有名声,不被人知道。

小道消息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淹淹一息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

摇头叹息 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

杳无消息 杳:无影无踪。没有一点儿音信。

杳无信息 同“杳无音信”。

重足累息 同“重足屏气”。

重足屏息 同“重足屏气”。

左书右息 喻倒行逆施。

不遑宁息 〖解释〗没有闲暇的时间过安宁的日子。指忙于应付繁重或紧急的事务。同“不遑宁处”。

屏气不息 屏气:抑制呼吸。闭住气不呼吸,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

3. 第二个字是以,第四个是灭的成语

没有这样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以的成语,

/chaxun.php?q1=&q2=%D2%D4&q3=&q4=

第四个是灭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灭的成语查询结果

/chaxun.php?q1=&q2=&q3=&q4=%C3%F0

成语词目 释义 出处 人气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 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 551

不生不灭 佛家语,认为佛法无生灭变迁,即“常住。 晋·王巾《头陁寺碑文》:“仰苍苍之色者,不足知其远近;况视听。 1001

亘古不灭 亘:横贯;亘古:从古至今;灭:绝灭。。 471

灰飞烟灭 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54

全军覆灭 整个军队全部被消灭。比喻事情彻底失败。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九十三回:“梅山七怪化成人形,与周兵。 502

天诛地灭 诛:杀死。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 432

烟消火灭 比喻事物消灭干净。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七回:“若是这位武弁老爷,当时认个不是。 440

自生自灭 自然地发生,生长,又自然地消灭。形容。 唐·白居易《岭上云》诗:“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873

兵强则灭 指依恃军队强盛则毁灭。 《列子·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 112

前功尽灭 以前取得的功劳全部丢掉了。同“前功尽。 无 65

清净寂灭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无 72

身名俱灭 指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无 59

天地诛灭 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 无 72

旋生旋灭 指产生不久随即消亡。 无 104

烟销灰灭 比喻事物消失,不见踪迹。 元·刘祁《〈归潜志〉序》:“向日二十余年间所见富贵权势之人,。 52

永不磨灭 永远不会消灭。 无 94

云飞烟灭 比喻消逝。 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 113

4. 第一个字是独第二个字第三个字第四个字不知道是什么字的成语有哪些

独出心裁dú chū xīn cái

[释义] 心裁:心中的构思、设计。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独特新颖。现在泛指独自想出与众不同的办法来。

[语出] 清·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者;莫不宗之。”

[正音] 裁;不能读作“cǎi”。

[辨形] 裁;不能写作“载”。

[近义] 别出心裁 独出手眼 独具匠心 别出机杼 别开生面 标新立异 匠心独运 独辟蹊径 自出心裁

[反义] 千篇一律 人云亦云 亦步亦趋 如出一辙 鹦鹉学舌 蹈常袭故 步入后尘 依样葫芦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动宾式。

5. 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是反义词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东倒西歪、前呼后拥、轻财重义、大材小用、明争暗斗。

一、东倒西歪

白话释义:形容行走、坐立时身体歪斜或摇晃不稳的样子。

朝代:元

作者:萧德祥

出处:·《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翻译:其他两个几盏酒吞下,直到喝得醉醉醉的,吃得东倒西歪。

二、前呼后拥

白话释义:前面有人吆喝开路,后面有人围着保护。旧时形容官员出行,随从的人很多。

朝代:宋

作者:李焘

出处:·《续资治通鉴长编》:“士之学古入官;遭时得位;纡金拖紫;跃马食肉;前呼后拥;延赏宗族;此足以为荣矣。”

翻译:学士入官场,恰逢时间刚好得到了地位,身穿金银拖带紫色绸缎;骑马吃肉;随从的人很多。赏赐家族,这足以为荣了

三、轻财重义

白话释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朝代:汉

作者:元王皇后

出处:·《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著明。”

翻译:股肱大臣,亲身实行节俭,轻财重义,清楚明白

四、大材小用

白话释义: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多指人事安排上不恰当,屈才。

朝代:宋

作者:·陆游

出处:《送辛幼安殿撰造朝》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翻译:大材小用古人所赞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五、明争暗斗

白话释义: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

朝代:现代

作者:冯玉祥

出处:《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6. 第一个字是天字的四字成语

一、179个在第一位:

天宝当年、天保九如、天崩地坼、天崩地解、天崩地裂

天崩地塌、天崩地坍、天崩地陷、天兵天将、天不***年

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作美、天差地远、天长地久

天长地老、天长日久、天成地平、天愁地惨、天从人原

天从人愿、天摧地塌、天打雷劈、天大地大、天道好还

天道宁论、天道人事、天道无亲、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天地不容

天地长久、天地经纬、天地剖判、天地诛戮、天地诛灭

天夺其魄、天夺之年、天夺之魄、天翻地覆、天方夜谭

天府之国、天付良缘、天覆地载、天高地厚、天高地迥

天高地下、天高皇帝远、天高日远、天高听卑、天高听下

天各一方、天工人代、天公地道、天冠地屦、天寒地冻

天花乱坠、天华乱坠、天荒地老、天潢贵胄、天昏地暗

天昏地黑、天机不可泄漏、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云锦、天***良缘

天***其年、天***因缘、天***之年、天经地纬、天经地义

天荆地棘、天惊石破、天开地辟、天空海阔、天朗气清

天老地荒、天理不容、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人情

天理昭彰、天理昭昭、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马行空

天命攸归、天命有归、天末凉风、天南地北、天南海北

天年不测、天年不齐、天年不遂、天凝地闭、***人怨

天女散花、天平地成、天清气朗、天清日白、天壤王郎

天壤悬隔、天壤之别、天壤之隔、天人共鉴、天人之际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上麒麟、天上人间、天上石麟、天生地设

天生丽质、天生天化、天生天杀、天生尤物、天时地利人和

天授地设、天粟马角、天随人原、天随人愿、天塌地陷

天台路迷、天堂地狱、天外飞来、天外有天、天王老子

天网恢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大乱、天下第一、天下独步、天下归心、天下莫敌

天下太平、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笼、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无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汹汹

天下一家、天香国色、天行时气、天悬地隔、天旋地转

天涯比邻、天涯地角、天涯海角、天涯咫尺、天摇地动

天衣无缝、天有不测风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诱其衷、天与人归

天渊之别、天渊之隔、天缘凑合、天灾地变、天灾地妖

天灾人祸、天造草昧、天造地设、天真烂漫、天真烂熳

天震地骇、天之骄子、天之僇民、天之戮民、天知地知

天诛地灭、天姿国色、天字第一号、天作之合

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什么意思

鉴赏

赏析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下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不能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附录:

燕歌行

唐代高适

简介

《燕歌行》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全篇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唐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气氛悲壮淋漓,主旨深刻含蓄。

原诗

燕歌行(并序)

***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⑻。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⑼,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⑽。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⑾。**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⑿。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⒀。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⒁。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⒂。[1]

注释

1、燕歌行: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曹丕、萧绎、庾信所作,多为思妇怀念征夫之意。

2、张公:指张守珪,***二十三年因与契丹作战有功,拜辅国大将军兼御史大夫。

3、汉家:借指唐朝。烟尘:战地的烽烟和飞尘,此指战争警报。***十八年(730)五月,契丹及奚族叛唐,此后唐与契、奚之间战事不断。汉将:指张守珪将领。

4、“非常赐颜色”:破格赐予荣耀。

5、摐(chuāng)金伐鼓:军中鸣金击鼓。摐金:敲锣。榆关:山海关。逶迤:曲折行进貌。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北。此借指东北沿海一带。

6、尉:武官,官阶次于将军。羽书: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事文书。瀚海:大沙漠。

7、单于:秦汉时匈奴君主的称号,此指敌酋。猎火:***时所举之火。狼山:阴山山脉西段,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此外借瀚海、狼山泛指当时战场。

8、凭陵:逼压。凭信威力,侵凌别人。

9、穷秋:深秋。腓(féi):病,枯萎。一作“衰”。隋虞世基《陇头吟》:“穷秋塞草腓,塞外胡尘飞。”

10、“身当”二句:一写主帅受皇恩而轻敌;一写战士拼死苦战也未能冲破敌人的包围。

11、铁衣:借指将士。《木兰辞》:“寒光照铁衣”。玉箸:白色的筷子,比喻思妇的泪水如注。玉箸:玉筋、玉筷,此借喻眼泪。刘孝威《独不见》:“谁怜双玉箸,流面复流襟。”

12、城南:长安住宅区在城南,故云。沈佺期《独不见》:“丹凤城南秋夜长。”蓟北:蓟州、幽州一带,今河北省北部地区。此泛指东北战场。

13、边风飘飖(yáo):一作“边庭飘飘”,指形势动荡、险恶。绝域:更遥远的边陲。“更何有”:更加荒凉不毛。

14、三时:早、午、晚。阵云:战云。刁斗:军中夜里巡更敲击报时用的铜器。刁斗:古代军中煮饭用的铜锅,可用来敲打巡逻。

15、李将军:指李广。善用兵,受惜士卒,守右北平,匈奴畏之下敢南侵,称为飞将军。事见《史记·李将军传》。

白话译文

唐玄宗***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着鲜血纷飞,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创作背景

《燕歌行》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作者有感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与奚族作战打了败仗却谎报军情,作诗加以讽刺。

自唐***十八年(730)至二十二年十二月,契丹多次侵犯唐边境。***十五年(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名家点评

唐汝询:“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

王夫之: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唐诗评选》)

方东树:“汉家”四句起,“揪金”句接,“山川”句换,“大漠”句换,“铁衣”句转,收指李牧以讽。(《昭昧詹言》)

沈德潜:七言古诗中时带整句,局势方不散漫。若李、杜风雨纷飞,鱼龙百变,又不可一格论。(《唐诗别裁集》)

吴乔:《燕歌行》之主中主,在忆将军李牧善养士而能破敌。于达夫时,必有不恤土卒之边将,故作此诗。而主中宾,则“将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相看白刃’从来岂顾勋”四语是也。其余皆是宾中主。自“汉家烟尘”至“未解围”,言出师遇敌也。此下理当接以“边庭”云云,但径直无味,故横间以“**”、“征人”四语。“君不见”云云,乃出以正意以结之也。文章出正面,若以此意行文,须叙李牧善养士能破敌之功烈,以激励此边将。诗用兴比出侧面,故止举“李将军”,使人深求而得,故曰“言之者无罪,而闻之者足以戒”也。(《围炉诗话》)

描写战争的诗词 要意思 和表达主旨

《清诗别裁集》原名《国朝诗别裁集》,清代汉族诗歌总集。沈德潜编选。原选本36卷,入选996人,3952首诗。始选于乾隆十九年(1754),二十二年完成,二十四年初刻,二十五年重新修订。二十六年增订本刻成,同年十二月乾隆帝命南书房删改重镌为32卷,将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等人的诗删去。书前有《例言》,作者名下有小传,诗后有评语。香奁诗、遗老诗一般不选。以乾隆二十五年36卷本较完备。《清诗别裁集》有中华书局1***5年影印乾隆二十五年36卷本等。

这是其中的一首诗的第一句。《陆宣公墓道行》

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中条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声如雷。苏州宰相忠州死,天道宁论乃如此。千年遗榇归不归,两地孤坟竟谁是?人言藁葬在忠州,又云征还返故丘。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齐女门前六里路,荞麦茫茫少封树。下马犹寻董相坟,飞凫孰辨孙王墓。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起草尚传哀痛诏,闭门自验活人方。永贞求旧空黄土,元祐青编照千古。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君不见华山山下草如熏,石阙丰碑野火焚。樵夫踞坐行人唾,传是崖州丁相坟。(墓之附会与否不必论,重其人,不重其墓也。结语专及丁相坟者,以丁谓苏人,墓在苏州,故用反面衬托。前辈征引,不同泛泛。)

这应该是写的丧事中的比较萧条的景象。

推荐一个颇具意义的成语

1、陈陶

陇西行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注解:

1、陇西行:古代歌曲名。

2、貂锦:这里指战士。

3、无定河:在陕西北部。

4、深闺:这里指战死者的妻子。

韵译:

唐军将士誓死横扫匈奴奋不顾身;

五千身穿锦袍的精兵战死在胡尘。

真可怜呵那无定河边成堆的白骨,

还是**们梦中相依相伴的恋人。

评析:

《陇西行》共四首,这是第二首。首二句写将士忠勇,丧亡甚众;末二句写牺牲

者是春闺**日夜盼望归来团聚的情人。全诗反映了唐代长期征战带给人民的痛苦和

灾难,表达了非战情绪。三、四两句,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比照,虚

实相对,宛若**中的蒙太奇,用意工妙。诗情凄楚,吟来潸然泪下。

2、高适

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

***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关,旌(jing)旆(pèi)逶(wēi)迤(yí)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féi),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zhù)应啼别离后。

**城南欲断肠,征人蓟(jì)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

唐玄宗***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边境举烟火狼烟东北起尘土,

唐朝将军辞家去欲破残忍之边贼。

男子本来就看重横刀骑马天下行,

天子赏识非常时赫赫英雄显本色。

锣声响彻重鼓棰声威齐出山海关,

旌旗迎风又逶迤猎猎碣石之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

胡人骑兵仗威力兵器声里夹风雨。

战士拼斗军阵前半数死去半生还,

美人却在营帐中还是歌来还是舞!

时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尽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战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深恩义常思报国轻寇敌,

边塞之地尽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围。

身穿铁甲守边远疆场辛勤已长久,

珠泪纷落挂双目丈夫远去独啼哭。

**孤单住城南泪下凄伤欲断肠,

远征军人驻蓟北依空仰望频回头。

边境飘渺多遥远怎可轻易来奔赴,

绝远之地尽苍茫更是人烟何所有。

杀气春夏秋三季腾起阵前似乌云,

一夜寒风声声里如泣更声惊耳鼓。

互看白刃乱飞舞夹杂鲜血纷飞,

从来死节为报国难道还求著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

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简评

《燕歌行》是高适的代表作。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的,这是乐府诗的发展,如果再进一步,就到了杜甫《丽人行》、《兵车行》、“三吏”、“三别”等即事命篇的***府了。《燕歌行》是一个乐府题目,属于《相和歌》中的《平调曲》,这个曲调以前没有过记载,因此据说就是曹丕开创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两首,是写妇女秋思,由他首创,所以后人多学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调做闺怨诗。高适的《燕歌行》是写边塞将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调写此题材他是第一个。此诗主要是揭露主将骄逸轻敌,不恤士卒,致使战事失利。历来注家未对序文史事详加考核,都以为是讽张守珪而作。其实,这是不符史实的。此诗所刺对象应是受张守珪派遣、前往征讨奚、契丹的平卢讨击使、左骁卫将军安禄山。

诗大体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写出师。其中前四句说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后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为失利时狼狈情景作反衬。“校尉”两句写抵达前线。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诗以“至今犹忆李将军”作结,再次点明主题。盛唐时,殷璠评高适曰:“其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此诗确实可以作为代表。

鉴赏

《燕歌行》不仅是高适的“第一大篇”(近人赵熙评语),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十五年(公元727),高适曾北上蓟门。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讨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蓟中作》)。可见他对东北边塞军事,下过一番研究工夫。***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适对***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

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全诗以非常浓缩的笔墨,写了一个战役的全过程:第一段八句写出师,第二段八句写战败,第三段八句写被围,第四段四句写死斗的结局。各段之间,脉理绵密。

诗的发端两句便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见得是指陈时事,有感而发。“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貌似揄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预伏不文。樊哙在吕后面前说:“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责他当面欺君该斩。(见《史记。季布传》)所以,这“横行”的由来,就意味着恃勇轻敌。唐汝询说:“言烟尘在东北,原非犯我内地,汉将所破特余寇耳。盖此辈本重横行,天子乃厚加礼貌,能不生边衅乎?”(《唐诗解》卷十六)这样理解是正确的。紧接着描写行军:“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透过这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可以揣知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也为下文反衬。战端一启,“校尉羽书飞瀚海”,一个“飞”字警告了军情危急:“单于猎火照狼山”,犹如“看明王宵猎,骑火一川明,笳鼓悲鸣,遣人惊!”(张孝祥《六州歌头》)不意“残贼”乃有如此威势。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诗概括了出征的历程,逐步推进,气氛也从宽缓渐入紧张。

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所以紧接着就写力竭兵稀,重围难解,孤城落日,衰草连天,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回应上文,汉将“横行”的豪气业已灰飞烟灭,他的罪责也确定无疑了。

第三段写士兵的痛苦,实是对汉将更深的谴责。应该看到,这里并不是游离战争进程的泛写,而是处在被围困的险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写照。“铁衣远戍辛勤久”以下三联,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悬念中的思妇,错综相对,离别之苦,逐步加深。城南**,日夜悲愁,但是“边庭飘飖那可度?”蓟北征人,徒然回首,毕竟“绝域苍茫更何有!”相去万里,永无见期,“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更那堪白天所见,只是“杀气三时作阵云”;晚上所闻,惟有“寒声一夜传刁斗”,如此危急的绝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间,不由人不想到把他们推到这绝境的究竟是谁呢?这是深化主题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总束全篇,淋漓悲壮,感慨无穷。“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最后士兵们与敌人短兵相接,浴血奋战,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岂是为了取得个人的功勋!他们是何等质朴、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诗人的感情包含着悲悯和礼赞,而“岂顾勋”则是有力地讥刺了轻开边衅,冒进贪功的汉将。最末二句,诗人深为感慨道:“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八九百年前威镇北边的飞将军李广,处处爱护士卒,使士卒“咸乐为之死”。这与那些骄横的将军形成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提出李将军,意义尤为深广。从汉到唐,悠悠千载,边塞战争何计其数,驱士兵如鸡犬的将帅数不胜数,备历艰苦而埋尸异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万万!可是,千百年来只有一个李广,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赞美高适、岑参的诗:“意惬关飞动,篇终接混茫。”(《寄高使君、岑长史三十韵》)此诗以李广终篇,意境更为雄浑而深远。

全诗气势畅达,笔力矫健,经过惨淡经营而至于浑化无迹。气氛悲壮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尤可注意的是,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全诗处处隐伏着鲜明的对比。从贯串全篇的描写来看,士兵的效命死节与汉将的怙宠贪功,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而结尾提出李广,则又是古今对比。全篇“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唐宋诗举要》引吴汝纶评语),这种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运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诗用韵依次为入声“职”部、平声“删”部、上声“麌”部、平声“微”部、上声“有”部、平声“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间,抑扬有节。除结尾两句外,押平韵的句子,对偶句自不待言,非对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碍石间”;押仄韵的句子,对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对也是很严整的,如“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这样的音调之美,正是“金戈铁马之声,有玉磐鸣球之节”(《唐风定》卷九邢昉评语)。

3、李贺

雁门太守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译文

敌军似乌云压进,危城似乎要被摧垮;

阳光照射在鱼鳞一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

号角的声音在这秋色里响彻天空;

塞上泥土犹如胭脂凝成,夜色中浓艳得如紫色。

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

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扬不起来。

为了报答国君的赏赐和厚爱,

手操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

鉴赏

《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可以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由诗。后称“乐府诗”。多介绍战争场景。

诗人的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为了追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新奇,形象丰富。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就象一个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他写诗,绝少运用白描手法,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1]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据说王安石批评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景象,指责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艺术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出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映照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段。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正在进行。“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的规模。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诗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4、李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解:

1、回乐峰: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峰即当地的山峰。

2、受降城:唐代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3、芦管:笛子。

韵译:

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

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

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评析:

诗意在抒写边防将士之乡情。前二句写月下边塞的景色;三句写声音,闻见芦管

悲声;四句写心中感受,芦笛能动征人回乡之望。全诗把景色、声音,感受融为一

体,意境浑成。《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度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确

也是谱歌作画的佳品。

5、卢纶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注解:

1、单于:敌人的首领。

韵译:

夜静月黑雁群飞得很高,

单于趁黑夜悄悄地窜逃。

正要带领轻骑兵去追赶,

大雪纷飞落满身上弓刀。

评析:

第三首写将军雪夜带领轻骑即将出征的情景。

6、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

方的屏障。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

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

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评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

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

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

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

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7、王翰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

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

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三、四

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这两句,蘅塘退士评

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清代施补

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从内

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

感伤,似乎勉强。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

悟。

8、辛弃疾

破阵子·为孙同甫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注释

八百里:牛之名。

五十弦:瑟。

的卢:马白额入口至齿者。

译文

醉意中把灯拨亮抽出宝剑细看,一梦醒来营房里号角响成一片。官兵们都分到了将军奖给部下的烧肉,各种乐器齐把边疆的歌曲演奏。秋高马肥的季节,战场正在阅兵。 烈马奔驰好似的卢马一样飞快,箭发弦动响声如同劈雷一般。替君主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争取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立功的勋名。可惜的是而今我已白发斑斑不能报效朝廷。

赏析

这是辛弃疾寄给陈亮(字同甫)的一首词。陈亮是一位爱国志士,一生坚持抗金的主张,他是辛弃疾政治上、学术上的好友。他一生不得志,五十多岁才状元及第,第二年就死了。他俩同是被南宋统治集团所排斥、打击的人物。宋淳熙十五年,陈亮与辛弃疾曾经在江西鹅湖商量恢复大计,但是后来他们的***全都落空了。这首词可能是这次约会前后的作品。

这词全首都写军中生活,也可以说是写想象中的抗金军队中的生活。上片描写在一个秋天的早晨沙场上点兵时的壮盛场面。开头两句写军营里的夜与晓,“醉里挑灯看剑”一句有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醉里还挑灯看剑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次句“梦回吹角连营”,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上句是看,此句是闻。接下三句写兵士们的宴饮、生活和阅兵场面,词的境界逐渐伸展、扩大。“八百里分麾下炙”,八百里炙是指烤牛肉。《晋书》载:王顗有牛名八百里?,常莹其蹄角,王济与王顗赌射得胜,命左右探牛心作炙。“麾”是军旗。全句的意思是: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牛肉。“五十弦翻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古代的瑟有五十弦。李商隐诗:“锦瑟无端五十弦。”这词里的“五十弦”,当泛指合奏的各种乐器。“翻”,指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下片写投入战斗的惊险场面:“马作的卢飞快”,“的卢”,骏马名。相传三国刘备在荆州遇厄,的卢马载着他一跃三丈,越过檀溪(《三国志·先主传》引《世说》)。“作”,作“如”解。“弓如霹雳弦惊”,比喻射箭时弓弦的响声如雷震。“了却君王天下事”两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天下事”指收复中原。收复中原,不仅是君王的事,也是人民共同关心的大事。末句一结,却转到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恢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这一转折,使上面所写的愿望全部成为幻想,全部落空。

9、杨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也不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鉴赏

选自全唐诗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用夸张的手法写外患严重,情势危急,生动传神的把战事紧急的军情传递给读者,并引出下文。“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宁愿做个下级军官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表达了诗人忠贞的报国之心

1.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比喻一人当官有势,和他有关系的人都跟著沾光。贬义。

2.一了百了

1. 多用於解决有关的事,要彻底解决,不留尾巴

2. 常用以谓人一死,万事俱了

3.一介不取

形容一个人非常廉洁,一钱一物都不随便取用。褒义。

4.一日九迁

容人升官快速

5.一日千里

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形容发展、进步很快

6.一日三秋

形容思念殷切

7.一手遮天

通常用在形容一个骄狂专横的人,控制隐瞒了全部事实。贬义。

8.一孔之见

比喻一个人见识浅薄狭窄。也做自谦的话。

9.一丘之貉

用以比喻臭味相投的人。贬义。

11.一片冰心

形容人心志高洁,不慕荣利。褒义。

12.一字千金

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文词极为精粹。褒义。

13.一字褒贬

形容记事或评论时措词谨严而有分寸

14.一衣带水

原比喻长江水面狭窄,两岸离得很近。后泛指一水之隔。也比喻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不足以成为阻碍

15.一言九鼎

形容说话极有份量,能起决定作用,一说话便能解决问题

1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喻话一说出口,就无法收回。强调守信的重要

17.一呼百诺

形容权势很大,侍从众多。也用形容随声应和

18.一面之雅

形容交情甚浅

19.一哄而散

形容散去得很快

20.一柱擎天

比喻一个人身负重任

21.一时瑜亮

形容同时代两个可以互相抗衡的杰出人才

22.一纸空文

指契约、条约、法律、规章等签订或制定后不予履行

23.一得之愚

谦称自己看法浅薄

24.一唱三叹

形容诗文情意婉转,而感人至深

25.一将功成万骨枯

旧时多用作对黩武主义者的批判。现用来形容藉众人之力以成就一己之功

26.一国三公

比喻有权力有主见的人太多,使一个团体的事权无法统一

27.一朝天子一朝臣

原指新王朝的天子登基之后,前朝的臣僚就被新的臣僚所代替。后也泛指***更换,下属人员也随著更换。多用於贬义。

28.一场春梦

比喻世事无常,转眼成空。也用於比喻打算落空

29.一挥而就

形容熟练、敏捷,写字、绘画、作文能很快就完成

30.一叶知秋

比喻看到某些事物的迹象,就可以推测到事物发展的趋势

31.一傅众咻

比喻周围环境不好,正面教导抵不过反面干扰,教育效果很差

32.一语破的

比喻言语、观点准确,能切中要害。又作『一语中的』

33.一暴十寒

原指这样植物不能生长,后用以比喻时而勤奋,时而懈怠,没有恒心

34.一诺千金

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35.一应俱全

多用於具体的事物,间或用於抽象事物,但不用於人

36.一蟹不如一蟹

形容境况越来越差

37.一蹴而就

形容事情一下子就能成功

38.一鳞一爪

比喻只是事物的一小部份。也用於比喻零星,不完整的事物

39.七折八扣

今用以比喻财物打了折扣后,结果剩下不多

40.七窍生烟

形容气愤至极

41.九五之尊

指帝王的尊位

42.九牛一毛

形容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也比喻价值极为渺小轻微

43.九死一生

形容多次陷入绝境而幸存

44.二三其德

形容没有一定的主张,也只三心二意

45.人一己百

形容坚定信心,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

46.人亡政息

此词与『人存政举』相对,二词经常连用。本指为政在於人,得仁人而治,则其政事可行;不得仁人而治,则其政事废止。后则照字面解释,直指执政者在位,其政事得以施行;执政者死后,其政事即废止

47.人中骐骥

比喻十分难得的杰出人才

48.人生如朝露

比喻人生短促,时光一去不返

49.人生如寄

通常用以表示人生短暂

50.人面桃花

1. 取意於『人面桃花相映红』,用以形容女子姿容美丽,堪与桃花争艳

2. 取意於『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情景依旧,而所爱的人已不知去向,用以形容一个人缅怀旧情,心生伤感

51.人浮於事

用以形容找事的人多,而可供就业的机会少。与坊记之原意不同

52.人微言轻

指地位低,说话不被重视。多用做自谦之词

53.人谋不臧

用以表示事情的失败,乃由於人之谋划不善所致,与天命无关

54.人赃俱获

用以表示一个人犯法,人的罪行与赃物同时被捕获

55.入木三分

形容书法笔力遒劲雄健,后用以比喻见解深刻

56.入主出奴

比喻门户之见

57.入吾彀中

1. 指箭矢所及之地,即有效射程

2. 比喻进入了所设的圈套或自己的掌握之中

58.入室操戈

比喻以其人的学说言论还击其人

59.八面玲珑

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又形容建筑物、雕塑等精致灵巧。后多用於形容人处世圆滑,善於应付。多用於贬义。

60.力挽狂澜

比喻竭尽全力挽回险恶的局势。褒义。

61.力透纸背

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形容诗文立意深刻,语言犀利

62.十室九空

形容人民因灾祸、战乱、横徵暴敛等而大量死亡和逃走以后的荒凉景象

63.十行俱下

谕读书甚快,一目十行

64.大才盘盘

形容有极大的才能

65.大匠不斲

形容居高位者,不必代替下司部职

66.大旱望云霓

比喻人在困难中渴望救星的出现

67.大快朵颐

用以形容尽情享受美味

68.大放厥词

原意指铺张词藻,畅所欲言。现含贬义,指人夸夸其谈,***议论,而且言不中肯。有时也指胡说八道

69.大醇小疵

用以表示大体纯正,然不免有小缺失

70.大张旗鼓

形容声势浩大,规模雄壮

71.大张挞伐

形容大规模进行武力讨伐,或进行猛烈的攻击。后也用以形容言语、文字上的争讨

72.大厦将倾

常用以比喻***的***或机构即将崩溃

73.大惑不解

表示对某件事或某种情况感到迷惑,弄不清楚。多用於表示不满或质问

74.大腹便便

形容胖子或孕妇

75.大谬不然

指荒谬得与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含有大出意外之意

76.大渐弥留

指病危将死

77.小巫见大巫

多用於比较,显得大小、高下、计谋、力量等相差悬殊

78.小姑独处

用以指女子未嫁

79.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指小时后聪明,长大不一定有出息。强调后天的教育和培养

80.小学大遗

形容学习时舍本逐末

81.三人成虎

比喻谣言传播的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真。也比喻流言惑众,容易误***为真

82.三月不知肉味

原用以比喻音乐感人至深。后引申以指凡沉醉於某事物,而食不知味

83.三折肱为良医

比喻对於某事阅历多,经验就丰富

84.三姑六婆

旧时用来泛指装神弄鬼、欺蒙拐骗,不务正业的妇女

指反覆领会,谨慎体察

86.三缄其口

形容说话谨慎或一句话也不敢说

8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劝戒人在事情还没做之前,一定要考虑周全,***详尽

88.丈二金刚

形容茫无头绪,或莫名其妙的状态

89.于归之喜

指称女子出嫁的喜事。也可以简称为『于归』

90.上下其手

用以描述官场中玩法舞弊,亦用指调戏妇女的行为

91.上行下效

指上面的人怎麼做,下面的人就跟著学

92.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比喻位高权重者的一言一行,往往为一般人所追求与模仿

93.上穷碧落下黄泉

今用以比喻竭尽心力,到处搜寻

94.上驷之才

称颂他人有很高的才能

95.下里巴人

指通俗歌曲。后泛指普及的通俗文艺形式

96.口耳之学

指只有道听涂说得来的一点知识,而无真才实学

***.口惠而实不至

指所言不实,许诺没有兑现

98.口诛笔伐

指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批判和抨击

99.口碑载道

形容到处都是称颂的声音

100.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遭众人反对,下场可悲

101.千里鹅毛

比喻礼物虽轻,情意却重。也用於自谦所送礼物的微薄

102.千金买骨

比喻招揽贤才的真诚、急切

10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旧时形容甘愿为栽培、赏识自己的人献身

104.子虚乌有

用以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或事物

105.尸居余气

形容人快要死的样子。也引申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106.尸位素餐

形容当官的空占著职位白吃饭。有时也用以谦称自己位未尽到职责

107.山珍海错

泛指山间和海内出产的各种珍贵的美味食品

108.山高水长

比喻人品行高尚,流芳后世。褒义。

109.工力悉敌

多用以指文艺造诣或本领不分高下

1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现在用以说明要把事情办好,首先必须做好准备工作;有时也用来强调做事之前先把工具准备好

111.才高八斗

原为赞美文人才学极高的常用语。后也形容一个人才智高超,学识渊博

112.土崩瓦解

形容彻底崩溃,无法收拾,也做『瓦解土崩』

113.不一而足

指同类的事物或情况很多,不只一个或一次

114.不二法门

原指泯灭一切相对概念的差别,达到修成大道的门径。现用以比喻独一无二的方法或途径

1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比喻不历险境,没有无畏的精神就不能成功。也用以比喻不经过艰苦的实践,就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

116.不分皂白

比喻不管是非曲直或不问情由

117.不分轩轾

比喻分不出高低、轻重、优劣

118.不分畛域

本指不分界线。也形容关系很融洽,不分彼此

119.不刊之论

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之言论

120.不可以道里计

形容差距极大

121.不可同日而语

形容不能一样看待,无法相提并论。指性质、地位、情况等相差甚大

122.不可名状

常用以指所面对的事物特异,非言语所能表达

123.不可造次

指行事要慎重

12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法则

12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指不担任某种职位,就不去干涉过问与这一职位有关的一些事务

126.不足为外人道

指要求不要把有关情况告诉其他的人

127.不足挂齿

形容对人表示轻蔑;也用以表示自谦

128.不折不扣

指一点也不减少。也表示完全合乎标准

129.不忮不求

嫉妒,不贪婪

130.不见经传

用以指称毫无来历,很少人晓得的事例

131.不吝珠玉

请人指教时的客气

132.不言而喻

形容事理非常明显,不说自明

133.不卑不亢

形容举止大方,对人的态度或言语不失分寸

134.不是冤家不聚头

两个不投合的人,偏聚集在一起

135.不咎既往

对过去已经做错的事情不再予以责备或追究。也作 『既往不咎』

136.不容置喙

指不让人有说话的机会

137.不能赞一词

后来泛用以赞扬说话入耳或文章写得好

138.不胫而走

1. 原指贤才投奔敬慕贤才的人。后用以比喻事物不等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开来

2. 也比喻东西忽然丢失

139.不怕官,只怕管

指在人的管辖之下,只得听命於人

140.不情之请

谦称自己向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情理

141.不经世故

形容人阅历浅,没经验

142.不期而会

多用以指较长时间未见的熟人、朋友的偶然相见

143.不寒而栗

形容十分恐惧

144.不欺暗室

形容内心光明坦荡

145.不虞之誉

指出乎预料的赞扬

146.不落窠臼

多指文艺作品不落俗套,有独到之处

147.不置可否

指不表明态度,不发表意见

148.不栉进士

指有才学的女子

149.不蔓不枝

比喻说话、作文简练严谨

150.不愧屋漏

意谓暗中也不做坏事,而问心无愧

151.不辨菽麦

形容愚昧无知,或因脱离生产实践而缺乏实际知识

152.不识之无

形容人不识字或极言文化水准甚低

153.日不暇给

形容事务繁忙,没有闲空

154.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比喻盛极必衰。又作『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155.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比喻功业显著,永恒不变,历久不衰

156.日食万钱

形容奢侈浪费的生活

157.日居月诸

形容岁月流逝

158.日就月将

多用以形容学问日积月累,不断地前进

159.日削月割

形容日渐削减,戕伐

160.日暮途穷

比喻计穷力竭,或临近绝境

161.心比天高

形容心地高傲,或所想的超过现实

162.心存芥蒂

形容心中怨恨或不快的情绪

163.心如悬旌

形容心神飘忽不定

164.心有戚戚

用以表示赞同他人的看法

165.心有灵犀一点通

原来比喻恋爱的男女心心相印,现泛用以比喻彼此间心意相通

166.心劳日拙

形容对事竭尽许多心力,事情却反而一天比一天更束手无策。多用於贬义

167.心广体胖

1. 原意用以形容一个人心胸宽畅,而身体自常舒泰

2. 今多就字面解释,胖,音ㄆㄤˋ,用以表示一个人心里快活,没有忧虑,身体自会胖起来

168.心旷神怡

形容心境开阔,精神畅快

169.天不***年

「天不***年」为「天***之年」之反义。用以感叹人年岁不长

170.天真烂漫

多形容青少年纯真可爱。也用以形容诗、文、书、画等自然天成,真诚亲切

171.天荒地老

形容时间极其久远

172.天马行空

用以比喻思想行为,自由无拘;亦用以比喻才气纵横,毫无拘束。

173.天崩地坼

1. 用以比喻声音宏大。

2. 灾祸重大。

174.天道好还

指作恶的必将受到报复。

175.天道宁论

用以比喻天意如此,人力无奈。通常指善人无善报。

176.天诛地灭

用以强调言行将为天地所不容,常用於对人发誓时。

177.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比喻作恶的罪犯逃脱不了应得的惩罚。

178.文不加点

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文。

179.文恬武嬉

形容文武官僚只知贪图安逸享受,不问国家政事。

180.文过饰非

指寻找理由,掩饰错误。

181.文从字顺

形容写文章用词造句都很顺畅。

182.五十步笑百步

比喻错误性质相同,只是程度不同。贬义。

183.五日京兆

比喻暂居其位,准备离职。

184.五内如焚

形容心里十分焦躁、忧愁。

185.五风十雨

形容风调雨顺。旧时作为太平盛世的吉祥徵兆。

186.水落石出

原形容自然景色清明。后用以比喻事情真相大白。

187.水涨船高

比喻事物随著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

18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比喻对人过於苛求,就不能容众。

189.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比喻民心向背决定***存亡。亦可简称为「载舟覆舟」

190.六根清净

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净

191.六马仰秣

形容音乐美妙,连马都不吃草料抬起头听

192.六朝金粉

指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193.予取予求

形容贪得无餍,毫无限制地求取。贬义

194.予智自雄

指一个人妄自夸大,自以为聪明。贬义

195.反求诸己

形容谦虚,严以律己

196.反躬自省

指对自己要求严格,注意自己的德性修养

1***.反璞归真

比喻还其本来面目,遗自由自在的生活。后常用以形容诗文朴实无华,也作「归真反璞」

198.方寸已乱

形容心绪繁乱

199.方兴未艾

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不可阻挡

200.斗筲之人

比喻气量狭小,见识短浅的人。贬义

201.分庭抗礼

原指古时礼节,主人与宾客在庭院东西两边相对施礼。现比喻以平等关系相处或地位不相上下,也指相互对抗

202.分崩离析

形容国家或团体在崩溃瓦解时,人心涣散不可收拾的情况

203.分道扬镳

原指分路而行。后多比喻因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

204.中流砥柱

比喻人英勇坚强,能担当大事,独当重任,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能起支柱的作用的力量

205.中原板荡

通常只用在形容中国大陆的动荡混乱。其他国家不适用

206.内省不疚

形容没有做过违背天理的事,自然能问心无愧

207.内圣外王

古代用以称颂理想人物。现多用以写古人

208.少不更事

形容年轻缺乏经验。

209.今非昔比

形容变化极大。

210.木人石心

形容意志坚定,不被外物所感。

211.木已成舟

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改变。

212.升堂入室

原比喻学问造诣深浅程度的差别。后用以赞扬人在学问或技艺方面达到很高的境界。

213.牛刀割鸡

比喻大材小用或小题大作。指方法和对象不相宜。

214.牛衣对泣

形容贫贱夫妻同过困苦的生活。

215.牛鬼蛇神

原来比喻想像怪诞,思路奇特;后来多用以比喻形形的坏人。贬义

216.牛骥同皂

比喻才能低的人和才能高的人混在一起

217.夫子自道

后多指本想说别人,却正说了自己;有时形容自己夸耀自己。

218.户限为穿

形容来往进出的人非常多

219.手足胼胝

形容辛勤劳苦

220.引吭高歌

形容人们在高兴时唱歌的样子

221.引领而望

形容盼望十分殷切

222.毛遂自荐

比喻自告奋勇,推荐自己

2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比喻事物的优劣都是相对的,不能一概而论

224.尺布斗粟

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相容。也指少量的粮食布帛

225.太阿倒持

比喻授***柄,自贻祸患

226.天矫不群

形容人气宇轩昂,俊逸出众

227.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比喻事情发生前的徵兆

228.孔武有力

形容威武有力

229.目不交睫

形容因心中有事长时间不曾合眼睡觉

230.目不暇给

形容可看的东西太多,看不过来

231.目不见睫

比喻见远而不见近,或没有自知之明

232.目光如豆

形容目光短浅,缺少远见

233.目光如炬

1. 原形容怒视的样子

2. 后也用以形容洞悉事理,见识高远

234.木无全牛

形容技艺精湛纯熟

235.令人作呕

形容非常使人厌恶

236.令人齿冷

指叫人耻笑

237.令人喷饭

形容叫人感到非常可笑

238.令人发指

形容使人愤怒到了极点

239.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比喻好人处在不好的环境中,也会变坏

240.白云苍狗

形容变化多端的浮云。也用以比喻世事变换无常

241.白驹过隙

形容生命短暂,年华易逝

242.生於忧患,死於安乐

指人应该奋斗和上进,不要贪图享受和安逸

243.生杀予夺

指统治者掌握著随意处置人民生命财产的权力

244.生张熟魏

比喻两人阅历、性格不同。也用以比喻彼此互不熟悉

245.生灵涂炭

形容人民处於极端困苦的境地

246.巧言如簧

比喻用动听的话骗人

247.巧取豪夺

形容以各种手段,掠夺他人财物

248.巧诈不如拙诚

劝勉人们做事为人应以诚相待

249.功高震主

旧指臣僚功劳过大,就会使君主震骇而产生疑忌

250.功亏一篑

惋惜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

25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无法存在

252.皮里阳秋

形容一个人外表若昏於事者,其实内心甚明,且早有定见,或早有褒贬

253.皮相之谈

讥人说话浅薄不深入

254.瓜田李下

比喻避免引起嫌疑

255.瓜剖豆分

比喻国土被分割

25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比喻用对方的观点来反驳对方

257.以讹传讹

指越传越错,影响很坏

258.以儆效尤

指通过对一个人或一个案例的处理,来告诫学做坏事的人

259.以汤沃雪

比喻轻而易举,颇见功效

260.以邻为壑

今用来比喻嫁祸於人

261以蠡测海

比喻见识狭窄

262.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强调要待人以诚,充分信任,大胆放手

263.用行舍藏

儒家的一种处世态度。任用时就出来做一番事业,不用时就隐退。后也泛指人的出处行止

264.付之一炬

指东西被火烧毁

265.付之东流

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

266.左支右绌

形容力量不足,穷於应付

267.他山之石,可以攻错

原比喻用他国的贤才可以作为本国的辅佐。也用以比喻别人榜样可作为自己的借镜。也作「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68.未可厚非

指言、行等还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全盘否定,过分责难

269.未雨绸缪

形容做事要先做好准备,以免到时手忙脚乱,招致损失

270.石破天惊

多用来比喻文章或事情新奇惊人

271.司空见惯

形容事情很常见,不足为奇

27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常用以指称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多用於贬义

273.玉石俱焚

比喻好坏同归於尽

274.叱吒风云

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275.古稀之年

指人的年龄已到70岁。有时也用以指老年

276.布鼓雷门

喻在高手面前卖弄本领

277.市井之徒

旧时对商贾、城市平民的蔑称,或指贪图私利

不讲信义的人

278.切肤之痛

比喻感受非常深切

279.失之交臂

形容把好的机会错过了,以后机会就难得了,有惋惜意

28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比喻开始有损失,后来终於得到胜利;或这方面失败了,却在那方面取得成功

281.民无信不立

指人民如果对***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282.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指以智谋取胜,而不用实力硬拼的作战方针

283.外圆内方

用以形容人表面和顺周到,内心却严正刚直。褒义

284.包藏祸心

指内心怀著恶意。贬义

285.奴颜婢膝

形容低声下气,卑鄙***地谄媚奉承的样子

286.代为说项

指替人说好话,以助其达成目的

287.兄弟阋墙

后用以喻指内部的纷争

288.出尔反尔

现指说话不算数或作了事又反悔。表示言行前后矛盾,反覆无常

289.甘之如饴

比喻为了某种崇高目的乐意承担某项艰苦工作或甘愿过一种艰苦生活

290.可操左券

比喻有把握取得成功

291.瓦釜雷鸣

1. 比喻小人得志在位,声势显赫

2. 比喻拙劣的文章、音乐、美术等,反而到处风行

292.瓦解冰消

比喻事物彻底的崩溃或消失

293.由剥而复

形容人从逆境转为顺境

294.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用以劝人凡事须亲自去体验

295.如火如荼

原形容军容壮盛,后用以比喻气势旺盛

296.如出一辙

比喻彼此思想、言论或行动情况十分相似

2***.如法炮制

比喻照现成的样子做

298.如丧考妣

形容悲痛至极

299.如雷贯耳

形容名声极大。表示对人倾慕已久的话

300.如数家珍

比喻对所列举的事物或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01.如胶似漆

形容相互之间(过去多指夫妻)亲密无间,无法分开

302.如堕五里雾中

比喻模模糊糊,摸不著头脑或认不清方向

303.如蚁附膻

用以比喻趋附者众多

304.如释重负

形容完成一件大事或摆脱繁重事物后所感到的轻松爽快

305.自反而缩

用以形容为人光明坦荡

306.自出胸臆

指见解、旨趣独特

307.自出机杼

比喻构思独特新颖

308.自我作古

指创建新,代替旧的

309.自怨自艾

原指悔恨自己的错误,自己改正。后只含有悔恨之意

310.自诒伊戚

用以指称自寻苦恼

311.自惭形秽

原指因自己的容貌风度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后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312.因利乘便

指善於利用有利的形势

313.因陋就简

原指任其简陋,不求改进。今多指利用原有的简陋条件,尽可能把事情办好

314.因时制宜

指根据不同时期(或时间)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取适宜的措施

315.因势利导

顺著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

316.因噎废食

比喻做事出了一点毛病,就把本来应该做的事情停止不做

317.耳目昭彰

形容被大家了解得十分清楚,已无法隐瞒

318.耳提面命

形容严肃而恳切地教导

319.耳熟能详

今多用以形容为人所熟知

320.耳闻目睹

指亲耳听到和亲眼看到

321.耳濡目染

指经常听到看到,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322.耳鬓厮磨

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一般指男女儿时的友爱

323.光怪陆离

形容色彩班烂,形象奇异

324.光风霁月

比喻襟怀坦荡,品格高尚

325.光前裕后

形容人有非凡的丰功伟绩

326.行不由径

形容为人端庄、正派、严谨。褒义

327.行百里者半九十

比喻事情越接近愈困难。用以鼓励人要持志不懈

328.行将就木

表示寿命不长,已临近死亡

329.行云流水

常用以比喻诗文流畅明快或处事自然超脱

330.江心补漏

比喻发现问题太晚,要救治已无济於事

331.江河日下

比喻事物一天天衰败下去

332.江郎才尽

比喻人的才情文思衰退

333.老生常谈

今多指听惯了的老话。有时用作自谦之词

334.老僧入定

意指一个人闭目打坐,胸中毫无杂念,浑然忘我

33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比喻年纪虽老,但仍有雄心壮志

336.守正不阿

指坚守正道,决不偏袒、奉迎。褒义

337.守身如玉

用以形容人谨持自身清白。褒义

338.守株待兔

比喻坐等意外的侥幸心理。野用以比喻死守狭隘或局部的经验

339.守经达权

形容既坚持原则,又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340.危如累卵

比喻处境十分危险

341.危言危行

形容敢於直言,做事正直

342.危言耸听

多指故作惊人之语,藉以吓人

343.有口无心

形容说话心直口快,欠缺考虑

344.有为有守

指既有作为又有操守

345.有脚阳春

就职赞美官员施行仁政用语

346.字字珠玑

形容诗文珍贵,言语精练

347.字斟句酌

形容写作或说话十态度认真,措词严谨

348.死有余辜

形容罪大恶极。贬义

349.死得其所

形容人死的有意义,有价值

350.多行不义必自毙

指违背正义必然没有好下场。贬义

351.多历年所

指经历年代久远

352.曲肱而枕

形容悠闲无忧的隐居生活。也形容人安贫乐道

353.曲突徙薪

用意劝戒人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