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唯其实物,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质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分类 2024-06-09 0
  1. 含有为人的四字成语
  2. 如何为人四字成语
  3. 关于为人严厉的四字成语
  4. 形容“渊源”的成语有哪些?
  5. 原始的词语原始的词语是什么
  6. 求一句文言文翻译!
  7. 《十翼》全文及翻译

“质”的六书结构是形声字,上声下形结构。分析“六书”结构应从繁体字入手:质,从贝从斦,之日切。“斦”为声旁,“贝”为形旁,与钱有关。“质”的本义是“以物相赘”。

一、基本字义

汉语简化字质

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唯其实物,原始要终以为质也质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语繁体字质

汉语拼音zhì

汉字注音ㄓˋ

词语注释

1.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

2. 朴素,单纯:~朴。~直。

3. 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

4. 抵押或抵押品:人~。

5. 同“贽”,礼物。

二、详细字义

◎ 质

质 zhì

〈动词〉

(1) (形声。从贝,斦( zhì)声。 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2) 同本义 [mortgage;pawn]

质,以物相赘也。——《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 齐, 齐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遂纳子为质。——《后汉书·班超传》

犹质其首。——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质库(当铺);质作(抵押其身,使服劳役);质鬻(典押出卖);质录(收押);质卖(典押和出卖);质债(抵债);质当(典当;质押);质肆(当铺)

(4) 通“诘”( jié)。问;诘问 [question]

爰质所疑。——扬雄《太玄经》

援疑质理。——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质之鬼神;质责(以正义质询责问);质问(向人询问疑难的问题);质让(诘问,谴责);质辩(质疑辩论);质论(质疑评论)

(6) 双方对质,验证 [test and verify]

虽质君之前,臣不讳也。——《礼记·曲礼上》

(7) 又如:质验(验证;勘验);质凭(证实);质审(质对审讯)

(8) 评断 [judge]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礼记·王制》

(9) 又如:质成(请人评断事情的是非);质律(古代评定市价的一种文书)

词性变化

◎ 质

质 zhì

〈名词〉

(1) 抵押品;人质 [hostage;security;pledge]

故周郑交质。——《左传·隐公三年》

以三公子为质。——《左传·昭公二十年》

请以宝为质于子,以***子之邑粟。——《管子·山权数》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

(2) 又如:质馆(安置人质的馆舍);质布(质人向犯约者所收的罚金,称为“质布”);质婆(作人质的妇女);质留(扣留作为人质);质宫(人质的居室);质任(人质和任子)

(3) 盟约 [oath (treaty) of alliance]

黄池之役,先主与 吴王有质。——《左传·哀公二十年》

(4) 古代贸易用的券书 [certificate]

并质共剂。——《后汉书》

(5) 又如:质剂(古代贸易的券契);质要(古代买卖货物的凭证);质契(契约,契据)

(6) 箭靶 [target]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骑而驰,而击方寸之质。——《器胜策》

(7) 又如:质的(射侯。箭靶)

(8) 素质;本质;禀性 [nature;natural disposition]

太素者,质之始也。——《列子

若仆大质已亏缺矣。——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王粲《登楼赋》

(9) 又如:质像(资质仪表);质性(资质,本性)

(10) 物质;事物 [matter;substance;object]

气形光声,无逃质理。——《物理小识》

(11) 形体 [body]

骈门裸质。——《南齐书》

(12) 又如:质辞(仪表言辞);质貌(形体相貌);质干(躯体);质象(形体);质状(形状;体态)

(13) 质地、底子 [grain of a material]

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14) 通“锧”。砧板 [anvil]。行斩刑时用的垫板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解衣伏质。——《汉书·张周赵任申屠传》

欣已解衣伏质。——《汉书·王欣传》

(15) 通“贽”。信物;见面礼[gift (presented to a senior at one's first visit)]

臣委质于狄之鼓。——《国语·晋语九》

出疆必载质。——《孟子·滕文公下》

惠王患之,乃令 张仪佯去 秦,厚币委质事 楚。——《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6) 对象 [object]

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左传·徐无鬼》

◎ 质

质 zhì

〈形容词〉

(1) 朴实、朴素 [simple;plain]

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韩非子·难言》

以求其质。——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2) 又如:质木(质朴无华);质厚(朴实浑厚);质讷(朴实厚道,不善言辞);质简(质朴简易)

(3) 信实;诚信 [honest]

楚子闻 蛮子之乱也,与 蛮子之无质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三《康熙字典》注释

酉集中贝部质

《唐韵》之日切《集韵》《韵会》《正韵》职日切,音桎。《易·系辞》原始要终,以为质也。《注》质,体也。

又《诗·小雅》民之质矣。《传》质,成也。《朱传》实也。

又《大雅》虞芮质厥成。《传》质,成也。成,平也。《疏》三字义同,故以质为成,以成为平。《朱传》质,正。成,平也。

又《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曰侯,四尺曰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侯中也。

又《周礼·地官·质人》大市曰质,小市曰剂。《注》质剂者,为之券藏之也。

又《仪礼·士冠礼》质明行事。《注》质,正也。《礼·月令》黑黄苍赤,莫不质良。《注》所染者当得眞***正善也。

又《聘义》君子於其所尊,弗敢质。《注》质谓正自相当。

又《礼·曲礼》质君之前。《注》质犹对也, 又《广雅》质,地也。《礼·礼器》礼释回增美质。《注》质,犹性也。

又《公羊传·定八年》弓绣质。《注》质,拊也。

又《史记·范睢传》不足以当椹质。《注》质,锉刃也。

又《前汉·张释之传》具以质言。《注》质,诚也。

又《广雅》问也,定也。

又《小尔雅》质,信也。

又《玉篇》主也,朴也。《礼·乐记》中正无邪,礼之质也。《注》质,犹本也。礼为之文饰也。

又姓。《前汉·货殖传》质氏以洒削而鼎食。

又《广韵》《集韵》《韵会》陟利切,音致。《说文》以物相赘。《左传·隐三年》故周郑交质。

又《集韵》脂利切。贽,亦作质。《左传·昭三年》将奉质币,以无失时。《晋语》臣委质于翟之鼓。《孟子》不传质为臣。

汉典

考证:〔《诗·小雅》发彼有的。《传》的,质也。《疏》十尺为,四尺为鹄,二尺曰正,四寸曰质。鹄及正质,皆在中也。〕 谨照原文两为字改曰。两字改侯。

四、《说文解字》注释

卷六贝部

以物相赘。从贝从斦。阙。之日切。

物相赘。质赘双声。以物相赘、如春秋交质子是也。引伸其义为朴也、地也。如有质有文是。小雅毛传云旳质也、周礼射则充椹质、左传策名委质、皆是。又緜诗、抑诗传曰。质、成也。礼谓平明为质明。从贝。从斦。阙。阙者、阙从斦之说也。会从斦作斦声。无阙字。之日切。十二部。

(质) 物相赘。质赘双声。以物相赘、如春秋交质子是也。引伸其义为朴也、地也。如有质有文是。小雅毛传云旳质也、周礼射则充椹质、左传策名委质、皆是。又緜诗、抑诗传曰。质、成也。礼谓平明为质明。从贝。从斦。阙。阙者、阙从斦之说也。会从斦作斦声。无阙字。之日切。十二部。

五、***字形

含有为人的四字成语

1. 四字词语 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1、眉眼高低: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2、上善若水:上:至,最高;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喻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水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

3、知足之计: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4遗闻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5、织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6、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形容为人处世的成语

7、用舍行藏: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8、眦睚:眦:眼角;睚:眼眶。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

9、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10、饱谙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讲述为人处事道理的四字成语

资料拓展

为人处世,是指为人和处世的总称。为人就是做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总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对待事情以及事务的处理方式与方法,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

2. 为人处事的四字词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3. 关于做人的四字成语

谨慎的:○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认真的; ○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盘根究底:盘:仔细查问;究:追究。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原始要终: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 不遗余力:遗: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 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细针密缕:缕:线。

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 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

4. 形容做事很熟练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熟能生巧、得心应手、庖丁解牛

1、得心应手

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近义词熟能生巧、轻车熟伙、庖丁解牛、随心所欲、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一帆风顺、无往不利、操纵自如、手挥目送、左右逢源、驾轻就熟、力所能及、挥洒自如、八面见光、轻而易举、八面后珑、如臂使指、心手相应

反义词碍手碍脚、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势成骑虎、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身不由己、进退两难、无计可施、不知所厝、不文不武、心余力绌、力不胜任、扒拉不开、左右为难、无能为力

2、游刃有余

解释: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出自:从前他们又要办厂,又要做公债,也居然稳渡了两次险恶的风波,现在他们全力来做公债,自然觉得游刃有余。 茅盾《子夜》十七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熟能生巧、胜任愉快、坦然自若、举重若轻、措置裕如、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久经沙场、应付自如、驾轻就熟、如鱼得水、无所不知、挥洒自如、滚瓜烂熟、目牛无全、心手相应、运斤成风

反义词惶恐不安、才不胜任、志大才疏、笨手笨脚、一筹莫展、捉襟见肘、左支右绌、心余力绌、一窍不通、智尽能索、无从下手、无所措手、力不能支、勉为其难

3、熟能生巧

解释: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好办法

出自:清代文人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回:“唐敖道:‘九公不必谈了。俗话说的熟能生巧。”

示例:要想掌握技术,只有勤学苦练,才能熟能生巧。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含褒义

近义词游刃有余、耳熟能详、得心应手、久经沙场、驾轻就熟、勤能补拙、笔走如神

反义词半路出家、浅尝辄止、半途而废

4、得心应手

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出自:挟了七八万现款的冯云卿就此走进了公债市场,半年来总算得心应手,扯起息来,二分半是有的。 茅盾《子夜》

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各种技艺

近义词熟能生巧、轻车熟伙、庖丁解牛、随心所欲、轻车熟路、游刃有余、一帆风顺、无往不利、操纵自如、手挥目送、左右逢源、驾轻就熟、力所能及、挥洒自如、八面见光、轻而易举、八面后珑、如臂使指、心手相应

反义词碍手碍脚、束手无策、心有余而力不足、力所不及、势成骑虎、事与愿违、力不从心、身不由己、进退两难、无计可施、不知所厝、不文不武、心余力绌、力不胜任、扒拉不开、左右为难、无能为力

5、庖丁解牛

解释:庖丁:厨工;解:肢解分割。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出自:战国庄子《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庖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所靠着的地方,脚所踩着的地方,膝所顶着的地方,都发出皮骨相离声,刀子刺进去时响声更大,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语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常与“游刃有余”连用

近义词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如臂使指

反义词一筹莫展、捉襟见肘

5. 做人的四字成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刮肠洗胃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悔罪自新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出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

如何为人四字成语

1.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

人来人往、

人面桃花

为人师表、

以人为镜、

遇人不淑、

自欺欺人、

助人为乐、

人老珠黄、

美人迟暮、

令人发指、

小鸟依人、

风云人物、

人声鼎沸、

三人成虎、

人山人海、

骇人听闻、

杞人忧天、

无人问津、

成人之美、

借刀、

人心向背、

如麻、

人生如梦、

人头攒动、

文人相轻、

耸人听闻、

诲人不倦、

平易近人

盛气凌人、

人面兽心

2. 关于做人的四字成语

谨慎的:○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认真的; ○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盘根究底:盘:仔细查问;究:追究。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原始要终: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 不遗余力:遗: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 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细针密缕:缕:线。

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 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

3. 什么为人的四字成语

两世为人好像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为人说项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为杨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说好话。

为人为彻指帮助人要帮助到底。

为人捉刀捉:持,拿。表示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

为人择官因人而设立机构或职务。

为人作嫁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4. 含有“人”的四字成语

矮人观场 场:戏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人看戏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暗箭中人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

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饱人不知饿人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逼人太甚 逼:逼迫;甚:超过。

指对人逼迫不留余地 不得人心 得:取得,获得。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拥护,也指不讨人喜欢 不敢后人 后:落后。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 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乘人之危 乘:趁;危:危险,灾难。

趁人家危难的时候加以要挟或陷害 耻居人下 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形容胸怀大志 稠人广坐 坐:同“座”。指人很多的地方,即公共场合 出人意料 意料:事先对情况与结果的估计。

超出人们的料想猜测之外 出人意外 超出人们的意料 楚楚动人 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 楚楚可人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春风风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助 春满人间 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代人说项 替人说好话 地旷人稀 旷:空旷;稀:稀少。

地方大,人烟稀少 丢人现眼 丢脸,出丑 斗筲之人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刀下留人 为营救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 端人正士 指端庄正直的人 咄咄逼人 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

气势汹汹,盛气凌人,出口伤人。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前人,令人赞叹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逢人说项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害人不浅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丝毫不为个人利益着想,一心一意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 肝胆照人 指以赤诚之心待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 上天不会辜负有恒心的人 急人之困 急:解急,救难。

解救别人的困难 解衣衣人 脱下衣服给别人穿 金人三缄 比喻因有顾虑而闭口不说话 尽人皆知 尽:全部,所有。所有的人都知道 佳人薄命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家败人亡 家庭败落,家人死亡 精彩逼人 形容人神***奕奕或文章言语精彩感人 迥不犹人 指卓然超绝,不同于人 觉人觉世 指启发世人觉悟 矮人看场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人好士 爱护、重视人才。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爱人以德 德:德行。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 拒人千里 形容对人态度傲慢 距人千里 距:通“拒”,拒绝。

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看人眉睫 比喻看人眼色 看人行事 根据对方与自己的关系及身分的高低来处理事情 令人瞩目 瞩:注视。使人注视 邻女詈人 比喻各为其主 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耐人咀嚼 指耐人寻味 渺无人迹 很少看见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 渺无人烟 一片渺茫,没有人烟 渺无人踪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谋事在人 谋:谋划,安排。

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暗箭伤人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百年树人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傍人篱壁 比喻依赖别人。 傍人门户 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

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悲天悯人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

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北道主人 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与“东道主人”同义。 婢作夫人 婢:侍女;夫人:主妇。

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薄寒中人 薄寒:轻微的寒气。

中人:伤人。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

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

福薄命苦的美女。 不齿于人 指被人看不起。

不当人子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不乏其人 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 不甘后人 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不近人情 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不省人事 省:知觉。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

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恤人言 不管别人的议论。

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以人废言 废:废弃。

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纳他的正确意见。 不因人热 因:依靠。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

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形容 *** 到极点。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步人后尘 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指跟在人家后面走。

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才气过人 才:才能;气:气魄。

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才识过人 才能和见识超过一般人。

才子佳人 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惨绝人寰 人寰:人世。

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仓卒主人 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草菅人命 草菅:野草。

5.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暗箭伤人àn jiàn shāng rén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处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2、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3、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4、睹物思人dǔ wù sī rén 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 唐·裴铏《***·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5、楚楚动人chǔ chǔ dòng rén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6. 做人的四字成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刮肠洗胃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悔罪自新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出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

7.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

百年树人

傍人篱壁

傍人门户

悲天悯人

北道主人

婢作夫人

薄寒中人

薄命佳人

不齿于人

不当人子

不得人心

不乏其人

不甘后人

不近人情

不可告人

不省人事

不恤人言

不以人废言

不因人热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不足为外人道

步人后尘

才气过人

才识过人

8. 含有“人”的四字成语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成语 再强也有比你强大的人。

***皆知 成语 皆:都。所有的人都知道。

人地生疏 成语 人事不熟,地方陌生。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事和地理都不熟悉。

人面兽心 成语 面貌虽然是人,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形容为人凶残卑鄙。

人声鼎沸 成语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人自为战 成语 为战:作战。***能独立地战斗。

人心惶惶 成语 惶惶:也作“皇皇”,惊惶不安的样子。人们心中惊惶不安。

人生如朝露 成语 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人莫予毒 成语 莫:没有;予:我;毒:分割,危害。再也没有人怨恨我、伤害我了。

形容劲敌被消灭后高兴的心情。 人强马壮 成语 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土木 人非物是 人浮于事 人浮于食 人各有志 人欢马叫 人荒马乱 人喊马嘶 人杰地灵 人间地狱 人迹罕至

关于为人严厉的四字成语

1. 什么为人的四字成语

两世为人好像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为人说项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为杨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说好话。

为人为彻指帮助人要帮助到底。

为人捉刀捉:持,拿。表示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

为人择官因人而设立机构或职务。

为人作嫁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 关于做人的四字成语

谨慎的:○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认真的;○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盘根究底:盘:仔细查问;究:追究。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原始要终: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 不遗余力:遗: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 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细针密缕:缕:线。

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 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

3. 四字成语什么的为人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语出] 《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为;不能读作“wéi”。

[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

[近义] 舍己救人 助人为乐

[反义] 损人利己 ***公济私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崇高品质。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4. 做人的四字成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革面洗心 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

《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刮肠洗胃 比喻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出处:《南史·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出处:《晋书·右勒载记下》:“大丈夫行事,当礌(磊)落落,如日月皎然。”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四:“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悔过自新 悔:悔改;过:错误;自新:使自己重新做人。悔恨以前的过失,决心重新作人。

出处:《史记·吴王濞列传》:“于古法当诛,文帝弗忍,因赐几杖。德至厚,当改过自新。

《新唐书·冯元常传》:“元常喻以恩信,约悔过自新,贼相率脱甲而缚。” 悔罪自新 悔改罪行,重新做人。

积雪封霜 形容操守高洁坚贞。 出处:《南史·齐江夏王锋传》:“常忽忽不乐,著《修柏赋》以见志,曰:‘……冲风不能摧其枝,积雪不能改其性。

’” 箕山之节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山之操”。 出处:《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

5. 为人处事的四字词语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6. 四字词语 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1、眉眼高低: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2、上善若水:上:至,最高;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喻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水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

3、知足之计: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4遗闻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5、织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6、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形容为人处世的成语

7、用舍行藏: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8、眦睚:眦:眼角;睚:眼眶。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

9、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10、饱谙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讲述为人处事道理的四字成语

资料拓展

为人处世,是指为人和处世的总称。为人就是做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总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对待事情以及事务的处理方式与方法,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

形容“渊源”的成语有哪些?

1. 关于做人的四字成语

谨慎的:○ 谨小慎微: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

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言慎行:谨、慎:小心,慎重。

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小心谨慎: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 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

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惩羹吹齑: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

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 奉命唯谨: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 规行矩步:规、矩:圆规和角尺,引伸为准则;步:用脚走。指严格按照规矩办事,毫不苟且。

也指办事死板,不灵活。○ 循规蹈矩:循、蹈:遵循,依照。

规、矩是定方圆的标准工具,借指行为的准则。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

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 安分守己:规矩老实,守本分,不做违法的事。

○ 绳趋尺步:绳、尺:木工校曲直、量长短的工具,引申为法度;趋:快走;步:行走。指举动符合规矩,毫不随便。

○ 临深履薄: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

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守口如瓶: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

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 三缄其口: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

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 老成持重: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持重:做事谨慎。办事老练稳重,不轻举妄动。

○ 不露圭角: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 稳扎稳打:扎:安营。稳当而有把握地打击敌人。

比喻有把握、有步骤地工作。○ 四平八稳:原形容身体各部位匀称、结实。

后常形容说话做事稳当。也形容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 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

认真的; ○ 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追根究底:追究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的根底。

○ 盘根究底:盘:仔细查问;究:追究。盘问、追究事情的根由。

○ 推本溯源:探索根源,寻找原因。○ 沿波讨源:沿波:顺着水流;讨源:探索源头。

循着水流寻找源头。原比喻作文时由次要的写到主要的,最后点出主题。

后比喻探讨事物的本末。○ 穷原竟委:比喻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

○ 原始要终: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追本穷源:穷:寻求到尽头。追究事情发生的根源。

○ 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一板一眼: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丁一确二: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丁一卯二:丁:通“钉”,这里指榫头;卯:器物上接榫头的孔眼。

丁卯合位,一丝不差。形容确实、牢靠。

○ 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 郑重其事: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 身体力行:身:亲身;体:体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 现身说法: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

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言传身教: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

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 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

○ 事必躬亲:躬亲:亲自。不论什么事一定要亲自去做,亲自过问。

形容办事认真,毫不懈怠。○ 胆大心细: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胆大心小: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 水晶灯笼:比喻遇事能明察是非的人。○ 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

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

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

○ 不遗余力:遗: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 不厌其详: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 不厌其烦:厌:嫌。不嫌麻烦。

○ 尽力而为:尽:全部用出。用全部的力量去做。

○ 见缝插针:比喻尽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或时间。○ 脚踏实地:脚踏在坚实的土地上。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风雨无阻: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

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智圆行方: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

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外圆内方:圆:圆通;方:方正。

比喻人表面随和,内心严正。○ 完璧归赵: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细针密缕:缕:线。

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 擘肌分理:擘:分开;理:肌肤的纹理。比喻分析事理十分细致。

○ 取精用宏:用:享受。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充分加以运用。

○ 取精用弘:精:精华;用:享受,占有;弘:大。从丰富的材料里提取精华。

○ 循名责实:循:依照;责:要求。按着名称或名义去寻找实际内容,使得名实相符。

○ 实事求是: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

2. 关于做人做事的四字词语大全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

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

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才高行洁 才智高超,操行纯洁。

出处:汉·王充《论衡·逢遇》“才高行洁,不可保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必卑贱。” 苍松翠柏 苍:青色。

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

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出处:清·萧执中《勉县定军山武侯墓楹联》:“古石幽香名士骨;苍松翠柏老臣心。”

出尘不染 比喻身处污浊的环境而能保持纯洁的节操。 出处:宋·周敦颐《周濂溪集·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大节不夺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出处:《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蹈节死义 蹈:履行,实行。

坚守节操,以身殉义。 出处:《晋书·元帝纪》:“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斧钺之诛。”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出处:《谷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砥节奉公 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出处:《明史·周延传》:“延颜面寒峭,砥节奉公。权臣用事,政以贿成,延未尝有染。”

《明史·梁材传》:“砥节守公如一日,帝眷亦甚厚。” 砥节厉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同“砥节励行”。 出处: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同“砥节励行”。

出处: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砥砺风节 磨炼品格、节操。

出处:《元史·魏初传》:“请自今监察御史按察司官,在任一岁,各举一人自代。所举不当,有罚。

不惟砥砺风节,亦可为国得人。” 砥身砺行 犹言砥节砺行。

指磨砺操守和品行。 出处:《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风骨峭峻 峭峻:山又高又陡。形容人很有骨气,刚直不阿。

也比喻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出处:唐·韩愈《感春》诗:“孔丞别我适临汝,风骨峭峻遗尘埃。”

改恶为善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 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改过自新 自新:自觉改正,重新做人。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史记·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改行自新 改变行为,重新做人。

出处:《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今闻王改行自新,尊修经术,亲近仁人……朕甚嘉焉。” 高风亮节 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高节清风 高节:高尚的气节;清风:清廉的作风。气节高尚,作风清廉。

比喻人品高洁。 出处:明·孙明儒《东郭记·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高节清风今已矣,英雄须识时宜。”

革面革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同“革面洗心”。

出处:明·杨慎《送薛曲泉之镇雄勘夷手卷词》:“笑鄙夫畏首尾,蔚蔚九变豹,俾心人革面革心,惠我无私。” 革面悛心 比喻彻底改过,重新做人。

同“革面洗心”。 出处:唐·刘禹锡《代谢赴行营表》:“以忠义感胁从之伍,以含弘安反侧之徒。

革面悛心,期乎不日。

3. 什么为人的四字成语

两世为人好像重新来到人间。形容在非常危险的情况中幸存下来。

舍己为人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为人说项为:替;项:唐朝项斯,字子迁,为杨敬之所器重。指替人说好话。

为人为彻指帮助人要帮助到底。

为人捉刀捉:持,拿。表示代人作文章或做事情。

为人择官因人而设立机构或职务。

为人作嫁原意是说穷苦人家的女儿没有钱置备嫁衣,却每年辛辛苦苦地用金线刺绣,给别人做嫁衣。比喻空为别人辛苦。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鲜:少;为:被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4. 四字成语什么的为人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语出] 《论语·先进》朱熹注:“曾点之学……初无舍己为人意。”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è”;为;不能读作“wéi”。

[辨形] 己;不能写作“已”

[近义] 舍己救人 助人为乐

[反义] 损人利己 ***公济私

[用法] 用作褒义。用来称颂人的崇高品质。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5. 描写做人道理的四字词语

傲霜枝 傲:傲慢,蔑视。形容菊花凌霜傲雪,不为严寒所屈

出处:宋·苏轼《赠刘景文》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秉节持重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出处:《后汉书·伏湛传》:“[伏湛]遭时反覆,不离兵凶,秉节持重,有不可夺之志。”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出处:宋·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6. 四字词语 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1、眉眼高低:脸上的表情变化。泛指为人处世的方法。

2、上善若水:上:至,最高;最高的善像水一样。喻君子之为人处世,犹如水善于便利万物,又水性至柔不与人纷争不休。

3、知足之计:指以知道满足为处世应变的计策。

4遗闻逸事:指前代或前人遗留下来而少为人知的传闻,多指不见于正式记载的。

5、织白守黑:意思是对是非黑白,虽然明白,还当保持暗昧,如无所见。这是道家的消极处世态度。

6、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形容为人处世的成语

7、用舍行藏: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8、眦睚:眦:眼角;睚:眼眶。因为别人瞪眼就杀了他。形容为人狭窄骄横。

9、直谅多闻:直:正直;谅:信实;多闻:学识渊博。为人正直信实,学识广博。

10、饱谙世故: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讲述为人处事道理的四字成语

资料拓展

为人处世,是指为人和处世的总称。为人就是做人,“处”就是处理、接触,“世”就是外界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事物。总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对待事情以及事务的处理方式与方法,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

原始的词语原始的词语是什么

1、讨类知原

拼音: tǎo lèi zhī yuán

解释: 指通过类比而探知渊源。

2、渊源有自

拼音: yuān yuán yǒu zì

解释: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出处: 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3、渊源有自来

拼音: yuān yuán yǒu zì lái

解释: 有根据,有来源。

出处: 宋·陆游《读宛陵先生诗》诗:“锻炼无遗力,渊源有自来。”

4、滥觞所出[ làn shāng suǒ chū ]?

解释:觞:酒器;滥觞:使酒杯浮起来。原指江河的发源之处水很小,只能浮起酒杯。后用以指事物的起源。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

示例:若汉书之立表志,其殆侵官虽局者乎!考其滥觞所出,起于司马氏。

5、原始要终[ yuán shǐ yào zhōng ]?

解释: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出自:《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

求一句文言文翻译!

原始的词语有:始末原由,原始察终,见始知终。

原始的词语有:原始反终,造端托始,先自隗始。2:拼音是、yuánshǐ。3:词性是、形容词。4:结构是、原(半包围结构)始(左右结构)。5:注音是、ㄩㄢ_ㄕˇ。

原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原始yuánshǐ。(1)开始的。(2)古老的,未经开发的。

二、引证解释

⒈考察本始。参见“原始要终”。引《后汉书·荀_传论》:“常以为中贤以下,道无求备,智_有所研_,原始未必要末,斯理之不可全_者也。”南朝梁沉约《佛记序》:“虽要终有地,而原始莫闻。”⒉最初;第一手的。引唐玄奘《***西域记·印度国》:“详其文字,梵天所_,原始垂则,四十七言。”朱自清《中国歌谣·歌谣释名》:“本来歌谣都是原始的诗。”郭沫若《关于大规模收集民歌问题》:“忠实的原始记录是工作的基础。”⒊最古老的;未开发的。引闻一多《时代的鼓手》:“它是最原始是乐器,也是最原始的生命情调的喘息。”陈其通《万水千山》:“在宽阔的水草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块不大的原始森林。”⒋特指人类发展史上的最早阶段。引老舍《二马》第五段四:“这点难过是由原始人类传下来的;遇到一定的时令就和花儿一样的往外吐叶发芽。”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一:“在那还依旧保存原始时代的朴质的荒野,终身做一个作了工再吃饭的老实女人,也不见得就不是一种幸福。”

三、国语词典

本始、最初。如:「原始意义和目的」。词语翻译英语first,original,primitive,original(documentetc)_德语Ur...,Ausgangs-,erstens(S)_,prim_r(Adj)_,primitiv(Adj)_,uranf_nglich(Adj)_,urzeitlich(Adj)_法语original,primitif

四、网络解释

原始原始:汉语词汇原始:萧亚轩演唱歌曲原始(汉语词汇)原始:①最初的、开始的、第一手的:原始记录|原始材料|原始情形。②古老的、未开发的:原始人|原始社会|原始森林|原始时代|原始宗教。③推究本始:原始要终。

关于原始的近义词

最初远古原创古老

关于原始的反义词

进化先进

关于原始的诗词

《原始森林》

关于原始的诗句

舞破中原始下来丹原始情舞破中原始下来

关于原始的单词

raworiginalprimitiverudevirginprimitivegutprimitivess***age

关于原始的成语

造端_始见始知终原原本本原始察终先自隗始历精更始原始反终敬终慎始原原委委原始见终

关于原始的造句

1、这种幼稚的感情,其实不能用可笑来形容。当我们真正开始生理发育了,对于异性的渴望,其实是最纯洁最原始的,甚至也可能仅仅只是因为好奇。我有时候觉得这种感情,甚至比以后的男女交往还要来得自然来得不带杂质。只是,因为自身的社会因素没有完善,所以,这种朦胧的感情被称为早恋。

2、写一篇文章不是一句话,一句话说不了,相是深刻认识的意思,濡表示湿润,两个字整体意思是混合在一起,这是原始意思,眼神意思也有每人都有体会,做一个意思最好,拆分组合不好。

3、原始祖先的口头创作,今天我们只能从后人的记载中窥见得一鳞半爪。

4、他孤身一人在原始森林中生活了十三年,真是不可思议。

5、旅行家们兴致勃勃地开始了这次原始森林大漫游。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原始的详细信息

《十翼》全文及翻译

《易传全文》

易经·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

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

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

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

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第三章

者Q袁乎象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

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

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也各指其所之。

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

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

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

神。

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

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

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

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

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

加乎民;行发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

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

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

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

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

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

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也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

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易曰:『负且乘,

致寇至。』盗之招也。」

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

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

奇於□①以象闰,故再□①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

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

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

乎!」

第十章

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

占。

是以君主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

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於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马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

变,其孰能与於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

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

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

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於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

夫?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与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

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

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

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

之□②□②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执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

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

也。

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

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

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③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

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

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

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

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

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返回

易经·系辞下传

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

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

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

非曰义。

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④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

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

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⑤,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

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⑥。

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易经·系辞下传》

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

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

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

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

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

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

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

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

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易曰:『履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

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

桑。』」

「天地□⑦□③,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

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

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

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

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

之报。」

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

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

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

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

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

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

其中爻不备。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

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

胜邪?

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

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

吉凶生焉。

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②□②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

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8,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

其守者其辞屈。

□①=扌+为

□②=上亠中繁体字的丶兴'的上半部下且

□③=蕴-艹

□④=左上(留-田)左下亚右斤

□⑤=木+斥

□⑥=炔-火

□⑦=纟+因

□8=上斩下心

返回

易经·说卦传

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

於命。

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

位而成章。

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

故,易逆数也。

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①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

藏之。

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

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

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

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

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

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

莫□②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

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

也。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

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

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

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

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③竹、为萑苇。其於

马也,为善鸣、为□④足,为的颡。其於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

其於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⑤、为弓轮。

其於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

其於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於舆也,为丁躜。为通、为

月、为盗。其於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於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

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於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⑥、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

属。其於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

其於地也,刚卤。为妾、为羊。

□①=日+亘

□②=火+繁体字的丶汉'去丶氵'

□③=上竹下良

□④=上马下廾

□⑤=车+柔

□⑥=上艹下瓜瓜

返回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①也。物□①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

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

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

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

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

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

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

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

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

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

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

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②;□②者退也。物不

可终□②,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

明夷;夷者伤也。伤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

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

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③;□③者

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④;□④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

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

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

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

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

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

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

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

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①=禾+犀

□②=辶+丶+豚

□③=炔-火

□④=女+后

返回

易经·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①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

也。

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②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

终也。未济男之穷也。□③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愿***纳啊亲

自己找下!不好意思

原文:

<< 易经·系辞上传>> 第一章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矣之理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经·系辞上传》第二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故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易经·系辞上传》第三章

彖者,言乎象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 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辩吉凶者,存乎辞。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也各指其所之。

《易经·系辞上传》第四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

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

《易经·系辞上传》第五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易经·系辞上传》第六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 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易经·系辞上传》第七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

《易经·系辞上传》第八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 而观其会通,以行其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席用白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也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人之事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易经·系辞上传》第九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 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於抟以象闰,故再抟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佑神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章

是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主子将以有为也,将以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於此。

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马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致变,其孰能与於此。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一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 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於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於天之道,而察於民之故,是与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象著明莫在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是故,天生神物,圣人执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

易曰:「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子曰:「佑者助也。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 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悔吝者,生乎动者也。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时者也。吉凶者,贞胜者也。

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 爻象动乎内,吉凶见乎外,功业见乎变,圣人之情见乎辞。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

《易经·系辞下传》第二章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 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羲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

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

《易经·系辞下传》第三章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也。是故,吉凶生, 而悔吝著也。

《易经·系辞下传》第四章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耦。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 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易经·系辞下传》第五章

《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 虑,天下何思何虑?」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 之者人也。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不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而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易曰:『履校灭趾,无咎。』此之谓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曰:『履校灭耳,凶。』」

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易曰:『其亡其亡,系于包 桑。』」

「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易曰:『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 行,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之与,则伤之者至矣。易曰:『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易经·系辞下传》第六章

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 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於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

子曰:「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易经·系辞下传》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

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於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易经·系辞下传》第八章

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注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 可为曲要,唯变所适。

其出入以度,外内使知惧,又明於忧患与故,无有帅保,如临父母。初率其辞,而揆其方,既有曲常。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易经·系辞下传》第九章

易之为书也,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 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 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二与四位,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章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 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一章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 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易经·系辞下传》第十二章

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

能说诸心,能研诸侯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

是故,变化云为,吉事有祥,象事知器,占事未来。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

八卦以象告,爻彖以情言,刚柔杂居,而吉凶可见矣!

变动以利言,吉凶以情迁。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而悔吝生,情伪相感而利害生。凡易之情,近而不相得则凶;或害之,悔且吝。

将叛者,其辞渐,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

《易经·说卦传》第一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神明而生蓍。

参天两地而倚数,

观变於阴阳,而立卦;发挥於刚柔,而生爻;和顺於道德,而理於义;穷理尽性,以至於命。

《易经·说卦传》第二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 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

《易经·说卦传》第三章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 故,易逆数也。

《易经·说卦传》第四章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 藏之。

《易经·说卦传》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 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易经·说卦传》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桡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 莫(火_ )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

《易经·说卦传》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 也。

《易经·说卦传》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易经·说卦传》第九章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易经·说卦传》第十章

乾天也,故称父,坤地也,故称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 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易经·说卦传》第十一章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瘠马、为 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於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上竹+下良)竹、为萑苇。其於 马也,为善鸣、为()足,为的颡。其於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於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於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於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於舆也,为丁躜。为通、为月、为盗。其於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於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於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苽、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於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於地也,刚卤。为妾、为羊。

《易经·序卦传》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 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也,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 否,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恒。V者退也。物不可终恒,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 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垢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易经·杂卦传》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咸速也,恒久也。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反其类也。大壮则止,遁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孚信也;丰多故,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小畜寡也,履不处也。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 终也。未济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