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五里长亭短亭_十里长亭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0 0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 长亭与短亭的区别?
  3. 长亭,短亭里面的长和短是什么意思
  4. 亭子的一般尺寸是多少?
  5. 十里长亭的解释
  6.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为何古人善于用长亭表示送别?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经历离别。小时候,要对上班的妈妈说“拜拜”,对下课的老师鞠躬。长大了,会在车站和家人说再见,在机场对远行的朋友道珍重。

古人极重离别。因为水陆交通皆不发达,人们守着自己的祖产和土地,和家族一起生活,出了大事才会出远门:赶考、求职、升迁、贬谪、婚嫁、因变故投奔亲友。

从前人送别有三怕,一怕路远路途险,二怕此生难再见,三怕日久人心变。所以离别相送总是看的那般珍贵。送别时一步一步走到了五里,还是不愿离去,不知不觉又送了五里,来到长亭最后道别。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_十里长亭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亭者,停也。迎归,相送。

“送君十里长亭,折支灞桥垂柳”。在古代,长亭并非很长的亭子,而十里长亭,也并非是十里长的亭子,而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旅休憩之用。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太白在《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中借急归的宿鸟抒发高楼玉阶上伫立之人无穷无尽的离愁,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关于离愁别恨,最悲切的,当属宋代柳永的这首《雨霖铃·寒蝉凄切》。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在《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幕也是最为动人,“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长亭别,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他消受不了这样的告别,她等不及此去的归期。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绿杨垂柳、芳草萋萋的长亭古道上,心上人轻易地抛下我就登程远去,晏殊感叹道。无情不似多情苦,多情总被无情恼。好一声怨曲。

其子晏几道也曾在《减字木兰花》中写道:“长亭晚送,都似绿窗前日梦。”晚上在长亭送别,就好像还在闺人的房里,像梦境一样。春光易逝人易老,往事难忘空惆怅。

“十里长亭霜满天,青丝白发度何年。”白衣卿相道出的是离别的无奈和遗憾。回想当年的快乐时光,再相逢或许已过华年。

当然最长最深的要数宋代词人姜夔自度曲《长亭怨慢》,行者痴痴回望,送者嘤嘤嘱咐,“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道不尽相思情长。

电视剧《琅琊榜》中,也总是在长亭送别故人。梅长苏送别萧景睿,送别周玄清,霓凰与梅长苏让人泪目的相认也是发生在长亭。长亭承担了太重要的角色

关于长亭用来送别,最为大多人熟知的,是近代李叔同的《送别》:

送别

(近代)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的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饮酒、古道相送、折柳赠别、夕阳挥手、芳草离情,不仅是送友别离,更是弘一法师感悟人生,看破红尘,在出世前最后的道别。

一场离别,因着一首首流传的诗词歌赋,让长亭赋予了不凡的意义。长亭送别,送的是不舍,送的是愁绪,送的是哀怨,送的是期许,送的,更是仪式。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我们,后会有期。

END

故九万里,

则风斯在下矣,

而后乃今培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如果说上片的“愁”字还只是处于一种泛泛的心理感受状态,那么,现在那种朦胧泛泛的意识逐渐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鸟急归导发的。

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何处呢?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

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 ,在那十里五里 、长亭短亭之间 。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

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

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唐代: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连短亭 一作:更短亭)

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扩展资料:

解读

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后一种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莹《湘山野录》所云“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一语的影响。

以为既然题于驿楼,自然是旅人在抒思归之情。其实,古代的驿站邮亭等公共场所以及庙宇名胜的墙壁上,有些诗词不一定是即景题咏,也不一定是写者自己的作品。细玩这首词,也不是第一称谓,而是第三称谓。

有如**,从“平林”、“寒山”的远镜头,拉到“高楼”的近景,复以“暝色”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有人楼上愁”的半身镜头。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场景变换。下片的歇拍两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拟出画中人的心境。而且词中的“高楼”、“玉阶”,也不是驿舍应有之景。

驿舍邮亭,是不大会有高楼的,它的阶除也决不会“雕栏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画栋雕梁”形容一样。同时,长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苍茫中视野所能及。何况“长亭更短亭”,不知凡几,当然只能意想于心头,不能呈现于楼头人的眼底。

长亭与短亭的区别?

宋·柳永《前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深秋的蝉,鸣声低咽.长亭:古代驿路上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行人休息,也是进别的地方.这几句大意是:耳听着寒蝉凄切的叫声,面对着骤雨初歇时的长亭晚景.

《雨霖铃》是一首别情词.几句通过季节(寒秋)、时间(傍晚)、地点(选别的长亭)、气候(骤雨初停)、气氛(蝉声凄切)等一系列景物描写,为后面淋离尽致

地抒写别情作了充分铺垫.一十“对”字,把抒情主人公引入了景物.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文学上常见的手法,三句句句写景,句句舍情,

是一幅绝佳的伤别图.

长亭,短亭里面的长和短是什么意思

亭是修在路边供旅人休息的地方,五里修一短亭,十里修一长亭,所以***戏剧里常有“十里长亭相送”之类的话。在这里,“长亭更短亭”就是指送了一程又一程。形容友情深厚,依依不舍。

而在长亭送别的习俗,则源于“亭”与“停”的谐音的缘故。在长亭送别,有挽留远行者之意。

亭子的一般尺寸是多少?

长亭短亭,在古代是指设在路旁的亭舍,用来当作是践行的地方。因此***戏剧里经常有长亭送别之类的场景。

长亭的设立起源于秦朝,每十里修一长亭。后来也因此渐渐有了五里一短亭的惯例。

亭谐音“停”,能够表达送别时不断停留,依依不舍之意;也可表达路途的遥远。

长亭短亭现在只当作意象用,长短除以前的“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相对距离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具体所指。

十里长亭的解释

一般亭子分为四角、六角和八角,亭子柱与柱间尺寸为2.0米、2.1米、2.4米、2.7米或3.0米,廊子的尺寸,宽为2.4米至3.0米,柱间距为3.0米以上(3.0至6.0米)。

亭子是一种汉族传统建筑,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避雨,乘凉用的建筑物,面积较小,大多只有顶,没有墙。材料多以木材、竹材、石材、钢筋混凝土为主,近年来玻璃、金属、有机材料等也被人们引进到这种建筑上,使得亭子这种古老的建筑体系有了现代的时尚感觉。

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但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汉书》记载:“亭有两卒,一为亭父,掌开闭扫除;一为求盗,掌逐捕盗贼”。

魏晋南北朝时,代替亭制而起的是驿。之后,亭和驿逐渐废弃。但民间却有在交通要道筑亭为旅途歇息之用的习俗,因而沿用下来。也有的作为迎宾送客的礼仪场所,一般是十里或五里设置一个,十里为长亭,五里为短亭。同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出现在园林之中。

到了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东内大明宫中有太液池,中有蓬莱山,池内有太液亭。又兴庆宫城有多组院落,内还有龙池,龙池东的组建筑中,中心建筑便是沉香亭。

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精巧。在宋《营造法式》中就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此后,亭的建筑便愈来愈多,形式也多种多样。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为何古人善于用长亭表示送别?

十里长亭的解释

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五里设短亭,供行旅停息。近城的十里长亭常为送别之处。 北周 庾信 《哀 江南 赋》:“水毒 秦 泾 ,山高 赵 陉 ;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倪璠 注:“《白孔六帖》云:‘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宋 苏轼 《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 一川 秀色 明花柳。”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今日送 张生 赴京,就十里长亭, 安排 下筵席。”《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许晏 、 许普 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白雪遗音·马头调·古人名》:“ 崔莺莺 ,十里长亭把 张生 送。”

词语分解

十的解释 十 í 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 表示多、久:十室九空。 表示达到顶点:十足。十成。 部首 :十; 长亭的解释 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立的亭子,供行人休息或饯别亲友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详细解释古时于道路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亦称“ 十里长亭 ”。供行旅停息。近城者常为送别之处。

读唐诗宋词会发现,在唐诗宋词之中,但凡是关于送别的诗词里面,长亭总是会作为古人送别的地方的,那么为什么古代人非要在长亭边送别呢?这是因为在古代各地皆是存在着长亭的,所以长亭也就成为了古代人去送别友人的最佳的一个地点了,而且长亭还寄托了古人送别友人时候那深深的不舍之情。

其实长亭并非如其名,是一个很长的亭子。长亭它就是一个很小的亭子,那么为什么它叫长亭呢?这是由长亭相对于短亭来说的。在古代,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而长亭短亭都是历代***对于官路驿站的完善。

当年东周实行驿站制度,到了后来的秦汉为了加强地方与中央的联系,更是在全国四处去修建交通要道,而长亭就是***在这些要道上,给人休息或者换路的地方了。所以我们不管是在唐诗当中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亦或是宋词当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更或是元曲之中的?今日送张生赴京,十里长亭安排下筵席?,即便是近代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当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古人送别必在长亭。

长亭啊,它就相当于现在我们坐火车或者坐飞机时候需要转站的地方。即便是我们现在出去一次旅行,都要数日不见家人友人,更何况是在古代那出门靠腿走的时代呢。而长亭在常年被古人用来作为送别的地方多了之后,因此长亭也是被古人赋予了惜别之意,更是寄予了祝友人一路平安的愿景。所以送友人啊,自长亭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