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存亡的意思,进退存亡之道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6-13 0
  1. 《孙子兵法》的管理辩证法
  2.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3. “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4. 说说这些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5. 古文解释
  6. 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述而第七 朱熹《论语集注》

此篇多记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及其容貌行事之实.凡三十七章.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好,去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故作非圣人不能,而述则贤者可及.窃比,尊之之辞.我,亲之之辞.老彭,商贤大夫,见大戴礼,盖信古而传述者也.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故其自言如此.盖不惟不敢当作者之圣,而亦不敢显然自附于古之贤人;盖其德愈盛而心愈下,不自知其辞之谦也.然当是时,作者略备,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

进退存亡的意思,进退存亡之道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识,音志,又如字.识,记也.默识,谓不言而存诸心也.一说:识,知也,不言而心解也.前说近是.何有于我,言何者能有于我也.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也.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尹氏曰:“德必修而后成,学必讲而后明,见善能徙,改过不吝,此四者日新之要也.苟未能之,圣人犹忧,况学者乎?”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燕居,闲暇无事之时.杨氏曰:“申申,其容舒也.夭夭,其色愉也.”程子曰:“此***善形容圣人处也,为申申字说不尽,故更着夭夭字.今人燕居之时,不怠惰放肆,必太严厉.严厉时着此四字不得,怠惰放肆时亦着此四字不得,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复,扶又反.孔子盛时,志欲行周公之道,故梦寐之间,如或见之.至其老而不能行也,则无复是心,而亦无复是梦矣,故因此而自叹其衰之甚也.程子曰:“孔子盛时,寤寐常存行周公之道;?其老也,则志虑衰而不可以有为矣.盖存道者心,无老少之异;而行道者身,老则衰也.”

子曰:“志于道,志者,心之所之之谓.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如此而心必之焉,则所适者正,而无他歧之惑矣.据于德,据者,执守之意.德者,得也,得其道①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得之于心而守之不失,则终始惟一,而有日新之功矣.依于仁,依者,不违之谓.仁,则私欲尽去而心德之全也.功夫至此而无终食之违,则存养之熟,无适而非天理之流行矣.游于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者也.朝夕游焉,以博其义理之趣,则应务有余,而心亦无所放矣.此章言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轻重之伦焉,则本末兼该,内外交养,日用之间,无少间隙,而涵泳从容,忽不自知其入于圣贤之域矣.

①“德者得也,得其道”,清仿宋大字本作“德则行道而有得”.吴英以为后者非朱熹定本之文,故不取,详本书附录四书章句集注定本辨.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修,脯也.十脡为束.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修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房粉反.悱,芳匪反.复,扶又反.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上章已言圣人诲人不倦之意,因幷记此,欲学者勉于用力,以为受教之地也.程子曰:“愤悱,诚意之见于色辞者也.待其诚至而后告之.既告之,又必待其自得,乃复告尔.”又曰:“不待愤悱而发,则知之不能坚固;待其愤悱而后发,则沛然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临丧哀,不能甘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哭,谓吊哭.日之内,余哀未忘,自不能歌也.谢氏曰:“学者于此二者,可见圣人情性之正也.能识圣人之情性,然后可以学道.”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舍,上声.夫,音扶.尹氏曰:“用舍无与于己,行藏安于所遇,命不足道也.颜子几于圣人,故亦能之.”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大国三军.子路见孔子独美颜渊,自负其勇,意夫子若行三军,必与己同.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冯,皮冰反.好,去声.暴虎,徒搏.冯河,徒涉.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然行师之要实不外此,子路盖不知也.谢氏曰:“圣人于行藏之间,无意无必.其行非贪位,其藏非独善也.若有欲心,则不用而求行,舍之而不藏矣,是以惟颜子为可以与于此.子路虽非有欲心者,然未能无固必也,至以行三军为问,则其论益卑矣.夫子之言,盖因其失而救之.夫不谋无成,不惧必败,小事尚然,而况于行三军乎?”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好,去声.执鞭,贱者之事.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然有命焉,非求之可得也,则安于义理而已矣,何必徒取辱哉?苏氏曰:“圣人未尝有意于求富也,岂问其可不可哉?为此语者,特以明其决不可求尔.”杨氏曰:“君子非恶富贵而不求,以其在天,无可求之道也.”

子之所慎:齐,战,疾.齐,侧皆反.齐之为言齐也,将祭而齐其思虑之不齐者,以交于神明也.诚之至与不至,神之飨与不飨,皆决于此.战则众之死生、国之存亡系焉,疾又吾身之所以死生存亡者,皆不可以不谨也.尹氏曰:“夫子无所不谨,***记其大者耳.”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史记三月上有“学之”二字.不知肉味,盖心一于是而不及乎他也.曰:不意舜之作乐至于如此之美,则有以极其情文之备,而不觉其叹息之深也,盖非圣人不足以及此.范氏曰:“韶尽美又尽善,乐之无以加此也.故学之三月,不知肉味,而叹美之如此.诚之至,感之深也.”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为,去声.为,犹助也.卫君,出公辄也.灵公逐其世子蒯聩.公薨,而国人立蒯聩之子辄.于是晋纳蒯聩而辄拒之.时孔子居卫,卫人以蒯聩得罪于父,而辄嫡孙当立,故冉有疑而问之.诺,应辞也.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其父将死,遗命立叔齐.父卒,叔齐逊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其后武王伐纣,夷、齐扣马而谏.武王灭商,夷、齐耻食周粟,去隐于首阳山,遂饿而死.怨,犹悔也.君子居是邦,不非其大夫,况其君乎?故子贡不斥卫君,而以夷、齐为问.夫子告之如此,则其不为卫君可知矣.盖伯夷以父命为尊,叔齐以天伦为重.其逊国也,皆求所以合乎天理之正,而即乎人心之安.既而各得其志焉,则视弃其国犹敝蹝尔,何怨之有?若卫辄之据国拒父而惟恐失之,其不可同年而语明矣.程子曰:“伯夷、叔齐逊国而逃,谏伐而饿,终无怨悔,夫子以为贤,故知其不与辄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符晚反.食,音嗣.枕,去声.乐,音洛.饭,食之也.疏食,麤饭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刘聘君见元城刘忠定公自言尝读他论,“加”作***,“五十”作卒.盖加、***声相近而误读,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愚按:此章之言,史记作为“***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加正作***,而无五十字.盖是时,孔子年已几七十矣,五十字误无疑也.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故可以无大过.盖圣人深见易道之无穷,而言此以教人,使知其不可不学,而又不可以易而学也.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常也.执,守也.诗以理情性,书以道政事,礼以谨节文,皆切于日用之实,故常言之.礼独言执者,以人所执守而言,非徒诵说而已也.程子曰:“孔子雅素之言,止于如此.若性与天道,则有不可得而闻者,要在默而识之也.”谢氏曰:“此因学易之语而类记之.”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叶,舒涉反.叶公,楚叶县尹沈诸梁,字子高,僭称公也.叶公不知孔子,必有非所问而问者,故子路不对.抑亦以圣人之德,实有未易名言者与?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俛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然深味之,则见其全体至极,纯亦不已之妙,有非圣人不能及者.盖凡夫子之自言类如此,学者宜致思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好,去声.生而知之者,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待学而知也.敏,速也,谓汲汲也.○尹氏曰:“孔子以生知之圣,每云好学者,非惟勉人也,盖生而可知者义理尔,若夫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亦必待学而后有以验其实也.

子不语怪,力,乱,神.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谢氏曰:“圣人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语治而不语乱,语人而不语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尹氏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则善恶皆我之师,进善其有穷乎?”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魋,徒雷反.桓魋,宋司马向魋也.出于桓公,故又称桓氏.魋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魋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诸***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程子曰:“圣人之道犹天然,门***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吕氏曰:“圣人体道无隐,与天象昭然,莫非至教.常以示人,而人自不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行,去声.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圣人,神明不测之号.君子,才德出众之名.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恒,胡登反.○“子曰”字疑衍文.恒,常久之意.张子曰:“有恒者,不贰其心.善人者,志于仁而无恶.”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亡,读为无.三者皆虚夸之事,凡若此者,必不能守其常也.张敬夫曰:“圣人、君子以学言,善人、有恒者以质言.”愚谓有恒者之与圣人,高下固悬绝矣,然未有不自有恒而能至于圣者也.故章末申言有恒之义,其示人入德之门,可谓深切而着明矣.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射,食亦反.纲,以大绳属网,绝流而渔者也.弋,以生丝系矢而射也.宿,宿鸟.洪氏曰:“孔子少贫贱,为养与祭,或不得已而钓弋,如猎较是也.然尽物取之,出其不意,亦不为也.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小者如此,大者可知.”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识,音志.不知而作,不知其理而妄作也.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识,记也.所从不可不择,记则善恶皆当存之,以备参考.如此者虽未能实知其理,亦可以次于知之者也.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见,贤遍反.互乡,乡名.其人习于不善,难与言善.惑者,疑夫子不当见之也.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疑此章有错简.“人洁”至“往也”十四字,当在“与其进也”之前.洁,修治也.与,许也.往,前日也.言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程子曰:“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心之德,非在外也.放而不求,故有以为远者;反而求之,则即此而在矣,夫岂远哉?程子曰:“为仁由己,欲之则至,何远之有?”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陈,国名.司败,官名,即司寇也.昭公,鲁君,名裯.习于威仪之节,当时以为知礼.故司败以为问,而孔子答之如此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取,七住反.○巫马姓,期字,孔子***,名施.司败揖而进之也.相助匿非曰党.礼不娶同姓,而鲁与吴皆姬姓.谓之吴孟子者,讳之使若宋女子姓者然.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孔子不可自谓讳君之恶,又不可以娶同姓为知礼,故受以为过而不辞.吴氏曰:“鲁盖夫子父母之国,昭公,鲁之先君也.司败又未尝显言其事,而遽以知礼为问,其对之宜如此也.及司败以为有党,而夫子受以为过,盖夫子之盛德,无所不可也.然其受以为过也,亦不正言其所以过,初若不知孟子之事者,可以为万世之法矣.”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和,去声.反,复也.必使复歌者,欲得其详而取其善也.而后和之者,喜得其详而与其善也.此见圣人气象从容,诚意恳至,而其谦逊审密,不掩人善又如此.盖一事之微,而众善之集,有不可胜既者焉,读者宜详味之.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莫,疑辞.犹人,言不能过人,而尚可以及人.未之有得,则全未有得,皆自谦之辞.而足以见言行之难易缓急,欲人之勉其实也.谢氏曰“文虽圣人无不与人同,故不逊;能躬行君子,斯可以入圣,故不居;犹言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不能学也.”此亦夫子之谦辞也.圣者,大而化之.仁,则心德之全而人道之备也.为之,谓为仁圣之道.诲人,亦谓以此教人也.然不厌不倦,非己有之则不能,所以***不能学也.晁氏曰:“当时有称夫子圣且仁者,以故夫子辞之.苟辞之而已焉,则无以进天下之材,率天下之善,将使圣与仁为虚器,而人终莫能至矣.故夫子虽不居仁圣,而必以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自处也.”可谓云尔已矣者,无他之辞也.公西华仰而叹之,其亦深知夫子之意矣.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只.’”子曰:“丘之祷久矣.”诔,力①轨反.祷,谓祷于鬼神.有诸,问有此理否.诔者,哀死而述其行之辞也.上下,谓天地.天曰神,地曰只.祷者,悔过迁善,以祈神之佑也.无其理则不必祷,既曰有之,则圣人未尝有过,无善可迁.其素行固已合于神明,故曰:“丘之祷久矣.”又士丧礼,疾病行祷五祀,盖臣子迫切之至情,有不能自已者,初不请于病者而后祷也.故孔子之于子路,不直拒之,而但告以无所事祷之意.

①“力”原作“九”,据清仿宋大字本改.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孙,去声.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晁氏曰:“不得已而救时之弊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平也.荡荡,宽广貌.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程子曰:“君子坦荡荡,心广体胖.”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厉,严肃也.人之德性本无不备,而气质所赋,鲜有不偏,惟圣人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此.门人熟察而详记之,亦可见其用心之密矣.抑非知足以知圣人而善言德行者不能也,故程子以为曾子之言.学者所宜反复而玩心也.

《孙子兵法》的管理辩证法

1. 求《孙子兵法》的 古文版 原文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2.作战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3.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4.形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5.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如彍弩,节如发机。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

2. 现在谁注解的《孙子兵法》书最好

其实现今的译注都差不多,要说他们这些人对《孙子兵法》的翻译,在我看来只要是书中能够翻译的部分都翻译的很准确,但用兵如何达到出神入化则的境界,则是语言文字无法解释清楚的,说句实话,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已经合道了,就已经掌握了“虚无为体,因循为用”,战争就是如此,进退得失都是现象而已,现象背后那个东西找到并守住它,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这也就是孙子的治变了,造势于无形,制胜于无招,这就是用兵的最高境界,这个境界你们是学不来的,更不是书生之见就可以领会的,读这些人的书,可以像在语文课上学文言文一样大致阅览一遍孙子兵法,这是相当肤浅的,更进一步的领会甚至实践,就要看个人的造化和功底了,把易经的体用论和道家的思想了解后,再来读《孙子兵法》,或许可以取得一定的成就和造诣。

3. 谁有孙子兵法原文

《孙子兵法》 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作战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注:①:“忌”加“艹”头。谋攻第三孙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①□②,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

是谓乱军引胜。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注:①:[车贲]。②:“温”字“氵”旁换“车”旁。

军形第四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兵势第五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①投卵者,虚实是也。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

4. 《孙子兵法》的全译文,

孙子兵法----白话文版(转载,作者不可考,感谢中……) --------------------------------------------------------------------------------孙子兵法·始计第一 [05-02-24] 作者:孙武 编辑:hcctcc[提要]本篇为《孙子》首篇,纲领全文。

其核心是两点:一是“庙算”,军事上的战略运筹,对未来胜负条件的基本估计。一是“诡道十二法”,实际战场态势中的指挥原则。

“诡道”十二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示形”以机诈取胜;一类是“权变”,各种情况下的不同作战原则。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士兵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的。

所以,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分析研究,比较敌我双方的七种条件,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所谓“道”,是使民众与国君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在战争中就可为国君出生入死而不怕危险。所谓“天”,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情况,寒冷炎热气象的变化,必须因时制宜,以顺天时。

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所谓“将”,是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所谓“法”,是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以上五个方面,将帅没有不知道的;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

因此,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考核比较,以探求战争胜负的情形,就是说:哪一方的国君比较贤明?哪一方的将帅比较有才能?哪一方占得比较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哪一方的法令能切实贯彻执行?哪一方的军队实力强盛?哪一方的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严明?我根据以上七个方面核查对比,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如果能够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胜利,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去。

有利的计策已被***纳,还要设法造“势”,以***作战的进行。所谓“势”,就是根据情况是否有利而***取相应的行动。

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所以,能攻而装作不能攻,要用某人而装作不用他,要在近处行动而装作要在远处行动,要在远处行动而装作要在近处行动,对于贪利的敌人,要用小利引诱他,对于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乘机攻取他,对于力量充实的敌人,要加倍防备他,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他,对于易怒的敌人,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使其更加骄傲,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疲劳他。

对于内部和睦的敌人,要设法离间他。要在敌人无准备的状态下乘机攻击,要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袭取。

这些都是军事家取得胜利的奥妙所在,是不可事先加以具体规定的。在开战之前,“庙算”能够胜过敌人的,是因为按五事七计经过周密研究,有十之八九正确,得到的胜利条件多;开战之前,“庙算”不能胜过敌人的,是因为研究不周,只有十之四五正确,所得的胜利条件少。

研究周密,胜利条件多,当能胜敌,研究不周,胜利条件少,不能胜敌,而何况研究完全错误!没有胜利条件呢!我们从五事七计来考察敌我情况,谁胜谁负就可看出来了。 --------------------------------------------------------------------------------孙子兵法·作战第二 [05-02-24] 作者:孙武 编辑:hcctcc[提要]本篇根据对战争的各种客观条件的分析,提出“兵贵胜,不贵久”的速胜速决的进攻战略原则。

孙子说:凡兴兵打仗,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十万,还要千里运粮;这样一来,前方后方的费用,外交使节往来的开支,器材物资的供应,武器装具的保养补充,每天要耗费千金,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 用这样庞大的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

旷日持久,就会使军队疲惫、锐气挫伤,攻城就会耗尽力量,军队长期在外作战,会使国家供给费用发生困难。军队疲惫,锐气挫伤,军力耗尽、经济枯竭,诸侯就会乘此危机起兵进攻,那时,即使有很高明的人,也不能挽回危局了。

因此,用兵打仗只听说宁拙而求速胜的,没见过求巧而久拖的。军队长期拖在外面而有利于国家者,是从来没有过的。

所以,不能完全懂得用兵屈力殚货的好处,就不能完全懂得用兵快速取胜的好处。善于用兵的人,兵员不一再征集,粮秣不多次运送;武器装备从国内取给,粮秣在敌国就地解决,这样,军队的食用就可以充足供应了。

国家因用兵而导致贫困的,远道运输粮秣是个重要原因;远道运输就会使百姓贫困。靠近军队的地方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百姓财物枯竭;财物枯竭,就急于加征赋役。

民力耗尽,财力枯竭,国内家家空虚。百姓的财物,耗去了十分之七。

公家的资财,由于战车损坏,战马疲困,战具、兵器的损耗,辎重车辆的损坏,耗去了十分之六。 所以,高明的将帅,务求在敌国解决粮秣。

就地取给粮食一钟,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钟;就地征集饲草一石,相当于从本国运输二十石。要使士卒勇敢杀敌,就要激起他们对敌人的仇恨;要想夺取敌人的资财,就要用财货奖赏士卒,所以在车战中,凡缴获战车十辆以上的,要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卒,并更换战车上的旗帜,混合编入己方车队之。

5. 孙子兵法原文

孙子兵法》 孙武始计第一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作战第二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力屈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①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6. 孙子兵法译文+原文

《孙子兵法》全文及翻译,有点长! 原文:始计第一 1.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 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4.故校之以七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5.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6、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7.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译文:始计第一 1.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

2.因此,必须通过敌我双方五个方面的分析,七种情况的比较,得到详情,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3.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将,五是法。

道,指君主和民众目标相同,意志统一,可以同生共死,而不会惧怕危险。天,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

地,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将,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

法,指组织结构,责权划分,人员编制,管理制度,***保障,物资调配。对这五个方面,将领都不能不做深刻了解。

了解就能胜利,否则就不能胜利。4.所以,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

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通过这些比较,我就知道了胜负。 5.将领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胜,我就留下他;将领不听从我的计策,任用他必败,我就辞退他。

听从了有利于克敌制胜的计策,还要创造一种势态,作为协助我方军事行动的外部条件。势,就是按照我方建立优势、掌握战争主动权的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不同的相应措施。

6.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做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做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做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做攻打近处。

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怒而失去理智,对方自卑而谨慎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不可先传泄于人也。

7.在未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比较、谋划,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多,有八、九成的胜利把握;或者如果结论是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只有六、七成的胜利把握,则只有前一种情况在实战时才可能取胜。如果在战前干脆就不做周密的分析、比较,或分析、比较的结论是我方只有五成以下的胜利把握,那在实战中就不可能获胜。

仅根据庙算的结果,不用实战,胜负就显而易见了。 原文:作战第二 1.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2.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

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作者: wyl42199 2008-4-27 14:07 回复此发言 -------------------------------------------------------------------------------- 2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 3.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弓,戟盾矛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4.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杆一石,当吾二十石。 5.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

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6.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国家安危之主也。 译文:作战第二 1.孙子说:要兴兵作战,需做的物资准备有,轻车千辆,重车千辆,全副武装的士兵十万,并向千里之外运送粮食。

那么。

《论语·述而》的全文及翻译

1.矛盾联系的观点

孙子提出的对立与联系

敌我、胜负、和战、利害、生死、强弱、进退、动静、攻守、奇正、虚实、劳佚、勇怯、众寡、远近、得失、安危、迂直和治乱等矛盾。这些矛盾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向对立面转换。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特点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不是消极等来的,而是应积极创造条件,或化短处为长处,或使不利转化为有利。孙子认识到“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佚能捞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从而“避其锐气,击其惰归”。还有“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承认事情是由矛盾构成,就找到了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总的原则和方法,即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2.运动变化的观点

孙子指出:“奇正相生”,“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五行”说认为“五行”是相生相克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敌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孙子提出了导致“覆军杀将”的五种一味的偏执:“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悔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偏执”!“一味的偏执”!不可不察!

3.全面和主次有别的观点

孙子从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分析情况优劣,判断战争的胜负。孙子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是战争必须考虑的:人的生死,国之存亡。

“九变”指变化无穷。机变虽多,但贯穿其中的有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处理好利害关系。“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杂于利”,看到了有利的一面,人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事情可以顺利发展;“杂于害”,看到了有害的一面,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或转危为安,从而解除祸患。

道、天、地、将、法。“道”为首!做好任何事情,既要全面又要有主有次,而且有主才有次。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有北者”孙子指出:“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

“知进退存亡,不失正也”体现什么哲学道理

原文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译文 孔子说:“只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老彭。”

原文 ?子曰:“默而识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原文 子之 燕居, 申申如也; 夭夭如也。

译文孔子闲居在家里的时候, 衣冠楚楚,仪态温和舒畅,悠闲自在。

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 周公。”

译文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 周公了。”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 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 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 子曰:“自行 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译文 孔子说:“只要自愿拿着十余干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

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 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 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原文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译文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原文 7·10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译文 孔子在这一天为吊丧而哭泣,就不再唱歌。

原文 7·11 子谓 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 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 暴虎(5) 冯河(6), 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译文 孔子对 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 子路问 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 暴虎冯河, 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 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 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译文 孔子说“富裕如果真的是可以求得到的话,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原文 子之所慎:齐、战、疾。

译文 孔子所 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 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原文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 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 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 冉有(问 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 孔子:“伯夷、 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 孔子)说:“古代的贤人。”( 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 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 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原文 子曰:“饭 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原文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译文 孔子有时讲 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叶公问 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向 子路问 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 孔子(对 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原文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原文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原文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原文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原文 子钓而 不纲,弋不射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原文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 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 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 孔子曰:“知礼。” 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 孔子说:“懂得礼。” 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 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 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原文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子曰:“文,莫吾 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 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不能学也。”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原文 子疾病, 子路 请祷。子曰:“有诸?” 子路对曰:“有之。《诔》(4)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译文 孔子病情严重, 子路向鬼神祈祷。孔子说:“有这回事吗?” 子路说:“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地神灵祈祷。’” 孔子说:“我很久以来就在祈祷了。”

原文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越礼,节俭了就会寒酸。与其越礼,宁可寒酸。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原文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译文 孔子温和而又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又安详。

孔子

孔子(前551 ——前479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管理仓库)、“乘田”(掌管牛羊畜牧)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 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主管司法,与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到了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 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 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 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论语

《论语》成书于 春秋战国之际,是 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到汉代时,有《鲁 论语》(20篇)、《齐 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 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 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以后各代注释《 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晏《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 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作者简介

《 论语》是 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 孔子的***及其再传***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与《大学》、《中庸》、《孟子》、《 诗经》、《 尚书》、《礼记》、《易经》、《 春秋》并称“ 四书五经”。通行本《 论语》共二十篇

说说这些语句表达了什么意思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这句话,来自于易传,对易经乾卦的第六爻亢龙有悔的解释。其哲学道理,就是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时机与位置,要明白在什么样的时机下,什么样的位置下,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做对了,就是正确的,正当的,就叫正,只有这样才会吉利

古文解释

进退存亡:一个人一件事进退的分寸能直接导致一个人一件事的生死或成败。

行藏用舍:一个人一件事 是否展开或是隐藏取决一个人一件事是否是使用或是放弃。

两个词语意义大体相似,提示我们在处理人和事的关系时,必须了解他将会带来哪些结果,应当审时度势真确应对。这就是‘进退能导致存亡,行藏取决于用舍’的大意。

论语·述而|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孙子曰:兵①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②,不可不察③也。

故经④之以五事⑤,校⑥之以计⑦,而索其情⑧: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⑨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⑩。天者,阴阳⑾、寒暑、时制⑿也。地者,远近、险易⒀、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⒁也。法者,曲制⒂、官道⒃、主用⒄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⒅,将孰有能?天地孰得⒆?法令孰行?兵众孰强⒇?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21),乃为之势(22),以佐其外(23)。势者,因利而制权(24)也。

兵者,诡道(25)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26),实而备之(27),强而避之,怒而挠之(28),卑而骄之,扶而劳之,亲而离之(29)。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30)也。

夫未战而庙算(31)胜者,得算多(32)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33)矣。

注释

①兵:兵含义很广,指兵器、军械、兵卒、军队等。《说文》:“兵, 械也。从* ,持斤,并力貌”。《周礼·司兵》:“司兵掌五兵”,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为战争等义。此处指战争。

②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圣人以兴,乱人以废。废、兴、存、亡,……皆兵之由也。”杜牧注:“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而贾林注:“地,犹所也,亦谓陈师、振旅、战陈之地。”所释义狭。戚继光《大学经解)谓此句“正以释国之大事也。地字虚看,乃兵之死生所系;存亡,以国亡。”其释较公允。

③不可不察:《尔雅·释估》:“察,审也。”此句言深入考察、研究。

④经:织机上的纵线,引申有“纲”、“纲领”之义。此为动词,意为“以……为纲进行研究”。

⑤五事:五个方面的情况,即下文“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的情实。

⑥校:比较。

⑦计:《说文》:“计,筭 也。”计上古指筹码。

⑧索其情:索,求索,探索。《广雅·释诂三》:“索,求也。”情,指敌我双方的实情。

⑨民与上同意:上,指国君;意,思想、志向。此句谓民众与国君统一意志。

⑽不畏危:曹操注:“危者,危疑也。”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曹注得之。”

⑾阴阳:指昼夜、睛晦等自然天象。

⑿时制:指季节更替。

⒀险易:《说文》:“险,阻难也”,泛指险阻难行之地。易,平坦易行之地。

⒁智、信、仁、勇、严:孙武认为这是将领必须具备的五个方面的素质。此句《潜夫论》引作“将者,智也、仁也、敬也、信也、严也。”

⒂曲制:军队的组织、编制等制度。曹操注:“部曲、幡帜、金鼓之制也。”

⒃官道:各级将吏的职责区分、统辖管理等制度。

⒄主用:军备物资、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

⒅主孰有道:孰,谁。道,曹操注:“道德智能。”此句指哪一方的国君得民心,政治清明。

⒆天地孰得:曹操注:“天时、地利。”李筌注同。即指哪一方得天时、地利。

⒇兵众孰强:指哪一方的军队武器装备、物资保障更好。

(21)计利以听:以,通“已”。听,从,***纳。此句谓筹谋有利的作战方略已被***纳,即战争决策已定。

(22)势:适势。《考工记·弓人》:“射远者用势。”郑司农云:“势为形势。”

(23)以佐其外:佐,***,辅佐。外,曹操注:“常法之外也”,未准。梅尧臣曰:“定计于内,为势于外,以助成胜。”此句谓造势以佐助人君有效地达到战争目的。

(24)权:权变之举。制权,即***取应变行动。《荀子·议兵》:“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随物变化。”

(25)诡道:欺诈、多变的方式。《孙膑兵法·威王问》:“诈者,所以困敌也。”此句言用兵打仗,应以机变为原则。

(26)乱而取之:杜牧注:“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此句言敌人处于混乱状态,要乘机进攻。

(27)实而备之:曹操注:“敌治实,须备之也。”梅尧臣注:“彼实则不可不备。”敌具实力,则需严加戒各。

(28)怒而挠之:怒,士气旺盛。梅尧臣注:“彼福急易怒,则挠之,使愤急轻战”,注释颇偏。挠,扰之意,又训为屈。此句意谓敌人士气旺盛,我当谨慎屈避其锋锐,待其气衰,再攻击。

(29)亲而离之:离,离间《广雅·释诂一》:“离,分也。”此句意为敌人内部团结,则设计使它们分裂。

(30)不可先传:曹操注:“传,犹泄也。”杜牧注曰:“传,言也。”此全句谓军事家克敌致胜的奥秘,不可以事先讲明。

(31)庙算:《新注》曰:“古时候兴兵作战,要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大计,预计战争胜负,这就叫庙算。”

(32)得算多:谓指具备取胜的条件多。

(33)见:同“现”,呈现,显现。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能不认真地考察和研究。

因此,要通过对敌我五个方面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来探讨战争胜负的情形:一是政治,二是天时,三是地势,四是将领,五是制度。政治,就是要让民众和君主的意愿一致,战时他们才会为君主去死,不存二心。天时,就是指昼夜、晴雨、寒冷、炎热、季节气候的变化。地势,就是指高陵洼地、路途远近、险隘平坦、进退方便等条件。将领,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制度,就是军制、军法、军需的制定和管理。凡瞩这五个方面的情况,将领都不能不知。充分了解这些情况的就能取胜,相反就会作战失败。此外,还要通过比较双方的具体条件来探究战争胜负的情形,即双方君主哪一方施政清明?哪一方将帅更有才能?哪一方拥有更好的天时地利?哪一方军纪严明?哪一方兵力强大?哪一方士卒训练有素?哪一方赏罚分明?通过这些分析比较就能够判断谁胜谁负了。

若听从我的意见,用兵作战就会取胜,我就留下来;若是不从,打仗就会失败,我将会离开这里。

我的军事思想您认为能够接受,再从外交上造成大好形势作为***条件,就掌握了主动权。所谓态势,即是凭借有利的情况,以制定临机应变的策略。

战争,本来是一种诡诈之术。所以,能战而示之软弱;要打,装作退却;要攻近处,装作攻击远处;要想远袭,又装作近攻;敌人贪利,就用小利引诱;敌人混乱就要攻取;敌人力量充实,就要防备;敌人兵强卒锐,就避其锋头;敌人气势汹汹,就设法扰乱它;敌人谦卑就要使之骄横;敌人安逸就要使之疲劳;敌人内部和睦,就要离间他们。总之,要在敌人没有防备处攻击,在敌人料想不到的时候***取行动。这是指挥家制胜的秘诀,不可预先讲明。

未战之前就能预料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条件充分;未开战而估计取胜把握小,是具备取胜的条件少。条件充分的取胜就大,准备不充分的就会失败。何况一点条件也不具备的呢!我根据这些来观察战争,胜败也就清楚了。

从文中推测看,孔子说这话的时候,不到五十,可能是四十五、六岁,然后加上几年,就到了五十。这个“加”,也可解释成“***”。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为什么五十岁学《易》,可以无大过呢?

《易·说卦》上说“易”的内涵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有个解释,就是《易》能够穷究天下万物的根本道理,彻底洞明人类的心体自性,以达到改变人类命运的崇高目标,从而使人类行为与自然规律能够和谐平衡、生生不息。在《论语·为政篇》中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所以概括地说,孔子在“天命之年”读“至命”之书——《易》,就可以无大过。如此解释,马上有一个疑问出来,如果在五十岁之前不读《易》的话,那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何成立?

朱熹认为“卒与五十字相似而误分也。”,故“五十”是“卒”字之误,改为“卒以学易”。意思是给我几年,全部精力用以学《易》的话,就不会犯大过。 还有一种解释,“五”与“十”断句分开,变成五年、十年,意思是加我几年,五年或十年,我可以把《易》穷究透彻,这样就可以不犯大过。

文字不管如何解释,但我们看到晚年的孔子还可以这样说,再给我们些时间,我可以把《易》穷究透彻,可以不犯大过。这种对生命无法饱足,怀着一颗谦卑的心,永远以小学生的态度学习的圣者,是非常值得我们敬仰的!能够矗立于文化的顶峰、生命达到如此高度的圣者尚且如此,我们有什么理由停止生命成长的脚步呢?关于孔子对《易》的热爱和渴求,我们可能要知道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要知道“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典故的来历。按照《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就是说,孔子晚年特别喜欢读《周易》,以至于“韦编三绝”。

“韦”就是熟牛皮,古代在竹片上写书,再用绳条把它串起来,这里用的是熟牛皮做的皮条,把竹片编缀成册。孔子非常勤奋地读《易》书,致使编缀的皮条多次断开,这个“三”,不是三次断开,而是多次的意思。如果这样读《易》的话,就可以达到“彬彬”的状态,“彬彬”就是“文质彬彬”当中的“彬彬”,意思是根本与枝叶都很茂盛,很圆满。

第二件事情,就是孔子为《周易》作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注解,就是《易传》,总共有十篇,所以又称《十翼》。典籍中记载,孔子“五十究《易》,作十翼。”“翼”,是翅膀,有辅佐的意思,孔子对《易》作解释,有助于我们对《易》的理解和升华,甚至认为孔子作的《易传》为易学的研究插上了翅膀。

孔子认为《易》中有“古之遗言”,所以他非常喜欢卦爻辞,而不是占卜,重点是“观其德义”, 将《周易》由一部卜筮之书提升为包含天人之道的德义之学。

《易》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读了它就不会犯过?朱熹说:“学《易》,则明乎吉凶消长之理,进退存亡之道。”《易》被认为是群经之首,中华文化之本源。

《易》揭示了宇宙人生本来如此的道理,把隐藏在偶然事物中的必然规律明示出来,把隐藏于变化无常背后的阴阳五行规律揭示出来。《易经》揭示的道理极其深刻,是暂时的趋吉避凶,还是从源头上认识吉凶之因而取舍进退,是不同的人读《易》悟出的不同道理。

《易经》从古至今分出很多流派,但无非有两个方向:一则用于卜卦,趋吉避凶;二则用于明理,悟宇宙人生真理。而《易经》真正的内涵,却是后者,前者只是副产品而已。藕益***说:“学《易》方无大过,《易》其可不学乎?今有穷年读《易》,而过终不寡者,其可称学《易》乎?”意思是,学了《易经》而过失不越来越少的人,不能说学了《易经》。

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都认为,宇宙人生的运行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即不管是天道还是人道,在重重叠叠、错综复杂的因缘背后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个规律,易学上说是“数理”,就是“世间万事万物皆有数”。

孔子在《易传》中说过一句家喻户晓的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跟佛教中所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异曲同工。 但“数理”并不是被“数”束缚,而是在认识“数理”的基础上,要挣脱我们的“命”被“阴阳五行”束缚的桎梏,真正做到“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揭开孔子说读《易》可以不犯大过的秘密和本怀了。对于《易经》,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是五十岁之前读还是五十岁以后读,在不同的年龄段对《易》的认识和体悟肯定是不一样的。

但《易》揭示了一个人一生必须遵循的准则,告诉我们一生不犯过、少犯过的根本道理,就是你要相信天道,天道显现在人,就是人道,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及运行规律。其核心是告诫人们要敬畏天地,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现在不报,只是时机未到。

在现代社会,我们被眼前的物质、名利等等所纷扰,不能看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不敬畏天地。信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生顺畅的时候,忘乎所以,可以随心所欲去乱来;遇到不顺的时候,求神问鬼,不反求诸己。古人云: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孔子又告诫我们:“敬鬼神而远之”。自己不努力,鬼神帮不了你!

总之,《易经》揭示了天命的运行规律,顺应这个规律,可趋吉避凶。但根本上的趋吉避凶,必须相信善恶果报,在每个当下,能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看护好自己的心念,多作善事,不干违背天地良心的坏事、恶事,如此就能防心离过,如此就是命自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