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崩乐坏的礼和乐,礼坏乐崩的例子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6-17 0
  1.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早始于哪个事件或者战争?为什么呢?
  2.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
  3.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指的是什么?
  4. 关于礼崩乐坏
  5.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好好的怎么坏了?
  6. 23#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在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公元771年,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丧失诸侯信任,戎狄趁机入侵都城;诸侯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开创了东周;正式开始了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周礼的约束力已经可有可无,礼崩乐坏,人们不再尊重周天子;这种情况不是一天出现的,反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

礼崩乐坏的礼和乐,礼坏乐崩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早的***就是郑庄公欺凌周天子;

郑庄公为人霸道,在平定郑国共叔段谋反的时候长期不去周天子处就职,于是周天子就商量着让虢国的君主来替了郑庄公上卿的职位,郑庄公就为了这个就和周天子不对付;

后来矛盾越演越烈。周天子纠集了一批人要把郑庄公安排一下子,结果好死不死,郑庄公手下大将祝聃一箭射中了周天子肩膀,差点把周天子报销了,周天子威风扫地,从此颜面无存,与郑庄公交换质子,郑庄公威风凛凛,也因此被称为“春秋小霸”。

紧接着的***就是:筑台纳媳

宣姜的名字是由自己的姓氏和第一任丈夫的谥号组成的,她没有自己的名字。历史唯一记得住的就是她是齐国霸主齐桓公姜小白的妹妹,一个风流灵巧招人怨的美艳公主。

作为齐国公主的宣姜的政治命运,就是和亲,将夫家和娘家结成铁杆政治同盟。这次齐国要结盟的对象是卫国,宣姜要嫁的人就是卫国太子公子伋。

公子伋虽然是长子,但是母亲因为私奔才嫁给父亲卫宣公的,所以一直名不正言不顺地当着这个太子,再加上母亲已经色衰爱弛,公子伋的太子之位完全是拼人品才华才勉强维持住的。看起来,宣姜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和这个朝不保夕的太子过一辈子了。

然而,上天却给宣姜开了一个大玩笑。未婚夫公子伋的父亲宣公贪图宣姜的齐国嫡公主的身份和美丽的容貌,秘密地在淇水河边修了一座行宫,把宣姜骗到这里举行了婚礼。

却扇的那一刻,宣姜发现年轻的太子夫君转眼变成了年老的卫宣公,眼中满是震惊和委屈,当她看向参加婚礼的卫国群臣时,发现公子伋垂下头,羞愧地不敢看她。那个原本应该做她丈夫的年轻人,因为惧怕父亲的权力,因为心中的愚孝,因为未来的国君的位子,把未婚妻拱手让给了自己的父亲。宣姜的眼光黯淡了,转而又看向卫宣公,与其嫁给一个懦弱的男人,不如认命嫁给卫国国君,既然和年轻男人的婚姻已经不能拥有,还不如退一步嫁给政治。带着对公子伋的仇恨,宣姜发誓一定要让这对父子后悔。

宣姜嫁给卫宣公之后,效仿苏妲己的故事,诱惑宣公不再处理政务,给自己耗费人力物力修建新台。宣姜可是卫国和齐国结盟的重要纽带,再加上宣公得寸进尺,想得到宣姜的爱情,于是对宣姜百依百顺。但是,宣姜要的不止这些,她诬陷公子伋意图谋反,把公子伋的母亲害死了,自己坐上了国君正夫人的宝座。坐上后位的宣姜更加变本加厉,非要置公子伋于死地。她告诉卫宣公,公子伋扬言,登位之时,一定要报夺妻之恨,一定要铲除他们母子,宣公信以为真,对公子伋产生了杀意。

人常说虎毒不食子,宣公为了讨好自己的后妻和后妻背后的齐国,想到了一条借刀的毒计。派人冒充盗贼在公子伋出使齐国的半路上杀了公子伋。

宣姜的长子公子寿是一个非常品行高洁的人,他偷偷告诉了公子伋,劝他逃出卫国。可是懦弱愚孝的公子伋拒绝了,公子寿只好灌醉了公子伋,自己手拿使节的白旄到了卫国边境替公子伋受死。公子伋酒醒了,看到公子寿的尸体,对亲情的绝望让他彻底崩溃了,他只身前往边境告诉刺客,自己才是公子伋,随后被害。宣姜的儿子公子朔坐享渔翁之利,在两个哥哥死后成了卫国太子。第二年,宠爱宣姜的宣公病逝,公子朔继位做了卫国国君,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卫惠公。

卫惠公即位后,地位非常不稳固。太子伋和公子寿生前的手下为了给两位公子报仇,发动了***,赶走了卫惠公,立公子伋的弟弟黔牟为卫国国君。后来卫惠公向齐国搬了救兵,攻下了卫国,赶走了黔牟,平息了叛乱,再次做了国君。 为了安抚卫国国人和两公子的手下们,继续和卫国维持良好的关系,齐襄公又把妹妹宣姜改嫁给了公子伋的弟弟卫昭伯。

卫昭伯娶了宣姜以后,可能是考虑到齐国和卫国的关系,也可能是因为宣姜风韵犹存,和宣姜的关系竟然十分融洽,两人一同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在春秋时期,像宣姜和昭伯这样的儿子和继母结婚是可以被当时的礼法所允许的,只不过据诗经记载惠公本人对生母和哥哥结婚有点排斥。但是宣公和宣姜之间筑台纳媳的故事毕竟是晚辈和长辈之间的**,再加上宣姜害死了两个无辜的公子,引发了卫国内乱,自然成了史书上令人不齿的****妇。

春秋战国,礼崩乐坏。最早始于哪个***或者战争?为什么呢?

礼崩乐坏怎么读

成语:礼崩乐坏

拼音:lǐ bēng yuè huài

简拼:lblh

解释: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出处: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示例: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

近义词:礼坏乐崩、礼乐崩坏

语法:作宾语、定语;指破坏礼教

顺接:坏人坏事 坏人心术 坏植散羣 坏植散群 坏法乱纪 坏裳为袴 坏裳为裤 坏裳为裤

顺接:不好不坏 栋折榱坏 拉捋自坏 礼乐崩坏 礼崩乐坏 梁木其坏 气急败坏 山颓木坏

逆接:傲慢少礼 傲慢无礼 卑辞厚礼 彬彬有礼 博文约礼 晨参暮礼 导德齐礼 敦诗说礼

逆接:礼不亲授 礼不嫌菲 礼为情貌 礼义廉耻 礼乐刑政 礼乐崩坏 礼乐征伐 礼仪之邦

结构形式: ABCD式成语

成语繁体: 通真达灵

组成汉字:通、真、达、灵

成语解释: 与神仙交往。

语法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出处:《云笈七签》卷四七:“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彩:中性成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

“礼崩乐坏”的始作俑者,并不是诸侯国,而是周王室自己,标志***件是“平王弑君”和“二王并立”。

第一次“二王并立”

西周末年,周宣王死后,13岁的周幽王继位,国丈申侯把持朝政。周幽王21岁时奋起反抗,废了申侯外孙太子宜臼。申侯在西申国立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竹书纪年》记载,“先是,申侯、鲁(缯)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这就是第一次“二王并立”。

“平王弑君”和第二次“二王并立”

周平王自立以后,周幽王出兵西申,讨伐这个伪***,不料被申侯和周平王反杀。周幽王死后,申国、缯国、许国拥护周平王。虢公翰和畿内诸侯拥立周幽王的另一个儿子余臣为周携王。这就是“平王弑君”和第二次“二王并立”。

“平王弑君”和“二王并立”的影响就是礼崩乐坏

周平王弑君自立,不被诸侯承认,已经造成了礼崩乐坏。周携王是周幽王的遗留势力,是正统的周王。周平王后来指使晋国杀了正统的周携王,再次造成礼崩乐坏。结果就是《清华简》上说的,“周亡王九年,邦君诸侯焉始不朝于周”。诸侯都不来朝见周平王了。

其他典型的“礼崩乐坏”***

周郑交质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害怕郑庄公专权,要分去郑庄公一半的权力给虢公。郑庄公以辞职相要挟,最后双方妥协,“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左传》),史称“周郑交质”。

周郑交恶

公元前720年,刚上台的周桓王就免去了郑庄公的卿士职位。郑庄公为了报复,“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左传》)。

州吁弑君

卫国桓公知道弟弟州吁有篡位的野心,把他赶出了国都。公元前719年二月,卫桓公去成周吊唁周平王,恭贺新君。州吁带着手下的死士,在途中刺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卫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被弑杀的国君。此后,各国纷纷效仿,弑杀时间频发。《史记》说,(春秋)“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因此,州吁弑君是礼崩乐坏的又一个标志***件。

***托王命

公元前717年,郑庄公***托周王的命令,召集鲁国和齐国讨伐宋国。

射王中肩

公元前707年,因郑庄公对周王不敬,周桓王率领蔡、卫、陈讨伐郑国。在“繻葛之战”中,郑国的祝聃用箭射中了周桓王的肩头。

卫灭同宗

邢国被北戎灭了以后,齐桓公帮助邢侯迁都,重新建国。后来,齐国指使邢国攻打卫国。公元前635年,卫国出兵灭掉了同为姬姓的邢国。卫灭同宗,礼崩乐坏,拉开了春秋无义战的序幕。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说的礼崩乐坏指的是什么?

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广义的礼就是指一整套社会制度。周礼就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用以严格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其内容极其广泛。礼体现在经济上,主要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制,天下土地属周天子所有,其它人只有使用和继承权,没有买卖处分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礼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奴隶制下的宗法制,包括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基础。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分别指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方面的各种规范及其典礼仪式。五礼也就是狭义的礼。

周礼广泛地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既能使人恪守符合等级观念的各种规范典则,又能体现当时的时代文明,所以很为周公等人所重视,周公在制礼作乐方面,对後世影响深远。孔子极称赞周礼,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夏商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西周的礼乐确实反映了奴隶制极盛时期的时代特点,故令处于春秋乱世的孔子极度倾慕。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礼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後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西周灭亡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春秋後期,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井田制也不断遭到了破坏,经济基础也动摇了,所以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关于礼崩乐坏

孔子所谓的“礼崩乐坏”就是指西周“郁郁乎文哉”的礼乐制度到东周时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从此,霸道代替了王道,继而诸侯争雄,王室衰亡。“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乃为王道。礼乐征代自诸侯出,甚至自卿大夫出,则礼乐崩也,王道坏矣。

何为礼乐制度?简而言之,礼就是行为规范及其仪式,乐就是配合典礼仪式所具备的与之相应的舞乐。广义的礼就是指一整套社会制度。周礼就是指西周初期,在周公主持下所制定的用以严格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的一整套社会制度,其内容极其广泛。礼体现在经济上,主要是“井田制”,也就是土地国有制,天下土地属周天子所有,其它人只有使用和继承权,没有买卖处分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礼体现在政治上,就是奴隶制下的宗法制,包括分封制和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奴隶社会的政治基础。礼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上,主要包括吉、凶、军、宾、嘉五礼,分别指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觐盟会和婚冠喜庆等方面的各种规范及其典礼仪式。五礼也就是狭义的礼。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其表现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不夫,妇不妇,皆失其道。发生在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标志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礼崩礼坏的开始,周宣王即位後稍有作为,号称“中兴”,实际不但没有缓和各种矛盾,反而实力更削弱了。周宣王还违反嫡长子继承制,干涉鲁国内政,引起鲁国内乱,诸侯因而不满,“自是後诸侯多畔王命”(《史记·鲁周公世家》)。接下来的周幽王更无君样,乃致西周最终灭亡。西周灭亡後,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悲剧不断上演。各种僭越行为也堂而皇之地出现,孔子见季氏“八佾舞于庭”,怒斥曰“是可忍,孰不可忍!”春秋後期,奴隶社会赖以存在的井田制也不断遭到了破坏,经济基础也动摇了,所以孔子时代,“礼崩乐坏”的局面已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孔子前期周游列国,极力主张恢复周礼,就是要恢复到西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状态,只是历史不可逆,月盈必亏,盛极必衰,况且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历史会在中走向进步。这是孔子晚年在深研《周易》後才明白的道理。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好好的怎么坏了?

礼乐崩坏是特指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地的割据势力普遍地无视、践踏西周初年周公制定的礼乐制度。例如周天子食九鼎、诸侯食七鼎。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周王室的衰落,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对天下诸侯的领袖地位。因此势力稍强大的诸侯就称王、食九鼎(如楚)。

礼乐崩坏实质上反映了在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社会秩序逐步瓦解的过程。

23#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封建”这个词有两种含义,即广义和狭义。关于这些争论,史学家们争得不可开交,最靠谱的说法则是封邦建国。

这一制度源于西周。自从周武王打败了自己最大的对手帝辛之后,不仅让这个叫做纣的家伙身败名裂,说力大无穷的他喜欢上了一个叫苏妲己的狐狸精,而狐狸精这个词汇也流传至今,成为了小三的代名词,而且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社会制度。

大体是这样的。

把纣灭掉之后,周王就成为了天下共主,简言之我就是老大。然后把土地分封给诸侯,包括自己的亲戚、功臣、还有对手,比如帝辛的庶兄微子启。当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作为周王室的屏藩,你们都来保卫我呀,不要被西戎、东夷、北狄、南蛮之类的落后人群侵扰。

天子把封地封给诸侯,诸侯又把封地给了大夫,层层外包。诸侯给天子纳贡,大夫给诸侯纳贡,这样的***不就可以民有所事,江山如履了吗?

但是,他们错了。

国泰民安前提条件是周天子是老大,诸侯国服从天子,这种尊卑长幼的关系永远存在,只有以这个为前提周朝的江山才能稳固。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周天子的嫡子成为下一个周天子,而其它儿子则分封到诸侯国;诸侯国的嫡子继续继承诸侯国的爵位,剩下的儿子则当了大夫。

如果大夫们一夫一妻,而且只生一个孩子,把三千年之后的***生育政策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那么这种尊卑长幼的制度可以还会持续的更久一些,姜子牙那句:“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的预言也会更长。但是,大夫们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哪里知道***生育是个什么玩意儿,都在用吃奶的力气生着儿子。

这里引出了终极一问:那大夫的儿子们呢?

或许周天子当时想到了大夫的儿子们的去处,但是周公那里也没有了答案,这可能成为了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后遗症。

正是这种后遗症,最终导致了东周时期的礼崩乐坏,四百年之后更导致了周朝的灭亡。可见,不懂***生育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是啊,儿子生这么多,可诸侯国的数量是有限的,再加上战争和兼并,诸侯国的数量只会越来越少,到了战国时期,就剩下比较强大的七个国家和和少数几个残败不堪且不值得一提的小诸侯国,最后秦国一家独大,建立帝国,分邦建国的封建政治制度从此结束。

事实证明,大夫们的儿子,成为了士的阶层,成为了周朝后期的中流砥柱,当然也成为了周王朝的掘墓人。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成为各诸侯国的普遍现象。是什么力量推动了“礼崩乐坏”?有学者认为,“礼崩乐坏”,王道思想被霸道思想取代,原因是王道思想存在逻辑问题。进入春秋战国,中国的政治结构已经从等级秩序进入无***秩序,这种政治结构变化,导致了各诸侯国的观念变化,统一的道德规范难以维持,为了确保生存、获得霸权,诸侯国开始放弃统一的道德规范,讲求效率至上原则,同时也就出现了“礼崩乐坏”现象。由此可见,政治结构决定周礼的兴衰。为什么孔子推行恢复周礼的主张处处不受重用?因为在等级秩序下,各国担心生存,或者谋求霸权,都不愿恪守统一的行为规范,而是讲求效率。只有在等级结构下,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才可能存在。在无***秩序下,遵守统一的规范等于***。到了西汉,等级秩序重新建立起来,孔子的学说就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了。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结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结构已经呈现为无***状态,具有了国际系统的特征。国际系统是政治系统的种,它的主要特征是:系统单元相互独立,整个系统处于无***状态,缺乏有效的中央权威。自古以来,国际系统的单元曾经先后由帝国、城邦、诸侯国、现代民族国家构成。相对于中国漫长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暂时的国际系统,但正是这种国际系统的结构,导致了争霸战争和“礼崩乐坏”。

要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系统是国际系统必须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是周王室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性质,第二是诸侯国之间关系的性质。虽然当时周王室名义上保留最高权力地位,但实际上无法控制诸侯国的行为,使整个中国陷入无***状态。从春秋到战国,周王朝与诸侯国之间的无***状态不断强化。首先,周王室的权力不断减弱,“天下共主”地位逐渐丧失。西周的核心制度是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分给王室血亲或者异姓贵族,建立多个诸侯国。据说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达到数百个,到春秋时期还有140多个。周王和诸侯之间是等级关系,诸侯的权力来自周王,但到了东周,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周王室不但丧失了大量土地的管辖权,丧失了人事任免权以召开盟会的权力,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军事垄断权,不能再继续垄断武力讨伐诸侯的权力。按照周礼,诸侯之间不能相互侵犯,但是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相互侵略十分频繁,“王室毫无制止能力”。这样等于周王室丧失了管理、协调诸侯国之间关系的能力,无法控制诸侯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于是出现了诸侯兼地并国、争相称王称霸的局面,它们与周天子“分庭抗礼”,不再唯周王之命是从,此时中国实质上处于无***状态。伴随着周王权力的衰落的,是诸侯国独立性的增强分封制本身包含着分裂倾向,因为诸侯从受封开始就拥有独立的领土和军队、完整的行政管理机构,具备了独立的国家形态。诸侯国不但拥有管辖范围内合法使用武力的权力,甚至剥夺了周王使用武力来管理和协调诸侯国之间关系的权力。诸侯与周天子最强有力的联系,除了政治等级关系之外就是血缘宗法关系。但有的诸候兴起,并非是分封的,也并非所有诸侯都和天子有宗法血缘关系。所以周王朝的分封制从长期看,不利于周王的集权管理,而是有利于诸侯国对本国的管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内部事务完全不受周王控制,外部事务相互承认各自权力。独立的军队、固定的领土和人口、对外交往的合法权力,独立制定内外政策,形成了一些相互承认的盟约。楚、秦、吴、越兴起为大国,它们有的不是分封诸侯,与周王室没有血缘关系和隶属关系,例如楚国。楚不承认周的宗主地位。除了周王室和诸侯国之外,中原地区的***存在大量部落氏族,它们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不具备国家形态,被称为“蛮夷戎狄”。与诸侯国一样,它们也可以看作国际系统的成员,但是在类型上不同总之,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成为一个国际系统,主要的系统单元是诸侯国,周王室只具有象征性的地位,并不能发挥实际的作业和影响,诸侯国享有了对内最高权和对外独立权,诸侯之间处于一种不断强化的无***状态之中,诸侯国相互独立,互不隶属。诸侯国之向没有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观念,但是它们相互承认独立自主的地位。本来,夏、商、周三代君主称王是专利,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也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初期,齐国和魏国国君相互承认对方为“王”,所谓齐魏“徐州相王”。为了联合抗秦,魏、韩、赵燕、中山等五个国家同时称“王”即所谓“五国相王”。共同称王的***表明,到了战国时期,王已经不是周天子独有的称号,诸侯国已经不再尊周王为“天下共主”,“天下”已经变成了无***国际系统,“礼崩乐坏”难以避免。

政治结构的变迁,决定了“礼崩乐坏”的必然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具有以下特点,即周王室的中央权力地位不断下降,直到名存实亡,无***状态不断强化,主导国际秩序的是霸权国:霸权国不断更替,霸权国和挑战国之间的战争不断,大国兼并小国的战争不断,诸侯国数量不断下降。在这种政治结构及其过程中,诸候国过去遵守的普遍行为规范一周礼,其地位和影响不断下降,直到基本消失。以上特点充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国际系统,与近现代欧洲的国际系统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本质相同,即无***状态下多国竞争与合作,出现了国际政治中的特有现象,如争夺霸权、结盟对抗、追求均势,等等。孔子崇尚周礼,鼓吹大一统理想,一生都没有实现,仕途十分落魄,除了与孔子的个性有关之外,也说明当时各国君主不愿意接受这套价值观。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君主们的理想,是确保本国生存,并以此为基础追求霸权地位。顾炎武指出,春秋时代诸侯还尊重周王,讲究周礼,注重祭祀和宗族姓氏,各国朝经常朗诵《诗经》。到了战国,这些贵族礼仪就被放弃了,出现“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局面。这只能说明,随着政治结构的变迁和无***状态的加剧,“礼崩乐坏”现象更为严重了,中国拥有追求天下统一的传统。周朝时期的中国是一种礼法社会,也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理想社会,而春秋战国代表着战争和混乱,因此人们认为“礼崩乐坏”是一种可怕的现象,恢复等级的宗法社会才是美好的。这就是“天下”理想。统一“天下”,等于就是要消灭无***状态,把国际系统转化为国内系统,为恢复统一的意识形态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