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之仁下一句是什么,妇人之仁出处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17 0
  1. 妇人之仁的主人公是谁?妇人之仁有什么历史典故
  2. 小不忍下一句
  3. 韩信说项羽妇人之仁,这句话是在暗指什么事情呢?
  4. 孔子的名言警句
  5. 小不忍则乱大谋下一句是什么怎么接

刘备在白门楼上对吕布?落井下石?是肯定的,如果此时不?落井下石?,还表演?妇人之仁?,岂不成了笑谈?

对于向刘备发问的曹操来说,曹操对吕布也没多大好感,当年吕布趁曹操讨伐徐州时,夺了曹操的后方:兖州;

对于刘备来说,吕布又趁着刘备讨伐袁术时,夺了刘备的后方:徐州。

妇人之仁下一句是什么,妇人之仁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这一点上,曹操和刘备对吕布的?仇恨?是共同的。

电视《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刘备形象

曹操对吕布

曹操在许都会见陈登时,就已经联络好陈登担任内应,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东方之事,便以相付。?

曹操又和荀彧、郭嘉商议过战略方向,他们给曹操的建议都是先取吕布,再与袁绍一决雌雄。

可见曹操要谋划吕布是既定的战略目标。

至于,历史上的曹操爱才,这事是真的有。曹操为了人才,愿意原谅背叛自己的人,例如张绣、魏种、毕谌、刘雄鸣等人。

吕布的武勇天下闻名,曹操也自然想收为己用,但是经过刘备提醒,才惊觉吕布这种人是自己驾驭不了的。曹操可不想步丁原、董卓的后尘!

电视剧《新三国》,吕布被俘

刘备对吕布

当年徐州牧陶谦病逝时,和下属们一同商议,把徐州让给刘备来经营。

刘备收留了落魄来投的吕布,却被吕布偷袭占了下邳,刘备怎能不怀恨在心?

后来袁术派纪灵来攻打刘备,吕布的操作也是?反复无常?,先力排众议,用?辕门射戟?保住刘备,刘备私下也并不领情,还是在筹备兵马,引发吕布不满,吕布又转身把刘备赶走,这才有刘备投奔许都(曹操)的事来。

电视剧《新三国》,吕布辕门射戟

就这样,刘备对吕布绝对是有恨意的,不可能因为?辕门射戟?一事就对吕布产生报恩之心来。

明明刘备的徐州被吕布侵占,这么大的利益损失,还能抛之脑后,不去报仇,先去报恩?这也太?圣母?了吧!

回到史实上来。

吕布背叛许都朝廷(曹操),被曹操、刘备联***败,而且曹、刘都曾是吕布的仇人,刘备的行为是为了报仇,以怨报怨,没问题。

曹操能决定吕布生死,刘备补一刀,?落井下石?,也是正常操作。

妇人之仁的主人公是谁?妇人之仁有什么历史典故

常言道"宁与武人打破头,不与文人争是非。" 在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如果遇到气急败坏的事破口大骂那是常有的事,但如果放在古代那些文人墨客身上他们是绝不会用我们当下的"污言秽语"的,倘若用了不仅有失风雅,还有可能引来"同窗好友"鄙夷的目光。

在二战时期曾经有一个关于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故事,丘吉尔在一次万人瞩目的大会上收到了一张小纸条。当他打开时不大的纸张上赫然写着"***"二字,当他再次抬起头时发现与会的人都在用一种迫不及待的目光看着他,似乎已经知晓了纸条上的字。

丘吉尔此时显示了他作为英国首相的睿智,也验证了中国的那句"不要与读书人吵架"的俗语,丘吉尔不慌不忙的说道,"不知道是谁给我写了一封密信,可能写的太过匆忙了,他只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却忘了些写最重要的内容,他的名字叫***"。

在文人相轻、舞文弄墨的年代,喜好附庸风雅的那些读书人又何尝不是如此。翻开历史的印记除了他们留下的那些华丽唯美的诗词歌赋以外,还有6句让人读后觉得啼笑皆非的"脏话"。

不过这些脏话写的都是极有水准的,若是读不懂背后的故事可能觉得是用来夸人的。

诙谐幽默的苏东坡

无论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还是沧海一粟的感慨,是明月几时有的兄弟情深,亦或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苏东坡无疑是数千年来中国耀眼的文坛巨匠之一。

苏轼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坦荡的胸怀是世间少见的,不过藏在他无数诗篇背后还有着风趣幽默的故事,那句著名的"河东狮吼"就出自于苏轼对于好友陈慥的调侃。

但说到苏轼最为人所知的当属他和佛印和尚的故事,苏轼与佛印一见如故、相交甚厚。

有一次苏轼与佛印二人在湖上泛舟,两人兴致勃勃的谈起了佛法,佛印问苏轼自己像什么,苏轼说"我看你像牛粪"。

谁能想到一代文豪能说出这样的粗俗之语呢?但说到苏轼骂人不说脏话还是说他和佛印的另一段故事。

那是苏轼还在杭州的任上,佛印来到杭州看望苏轼,两人一同去往西湖泛舟。向来喜欢调侃佛印的苏轼又耍起了自己的小聪明,诗兴***的苏东坡说了一句上联"狗啃河上骨",然后请佛印出下联

佛印和尚不仅佛法高深,也是腹中藏诗词的豪客。倘若不是出家为僧,他的文学修养也足以在北宋北坛留下闪耀的一笔。

"河上"不就是和尚吗?肯定是苏轼又来调侃自己,略加思索之后,佛印对了一句"水流东坡诗"。表面上是在称赞东坡先生的诗写的好,仔细一读才更加明了其中的意思,原来是在骂苏轼是大粪。

所以说文人惹不得,出口必伤人。何况出自大文豪苏东坡之口呢?史上最著名的6句脏话,其中还有一句也是出自这位大名鼎鼎的才子之口。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估计是苏东坡和僧人有着几世的冤仇,总是喜欢拿和尚开涮。

这依旧是杭州任上,苏轼因为抓了一个好色的好色的和尚留下了这一首让人捧腹大笑的《踏莎行》。

述亡国诗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一句诗可把天下的男儿都骂惨了,不知其中意的人大概还会以为这是描写战后将士归乡的诗句吧?孰能知晓这句诗出自一位恨夫不成材,亲眼见证国破家亡的王妃。

故国不堪回首,往事不曾依旧。当大宋的兵马直奔后蜀的王宫时,沉醉不知归路的后蜀主孟昶还与他的贤臣爱将在极尽奢华的宫殿里饮酒作乐。

大宋的兵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蜀中要地,已经习惯了奢靡生活的蜀军哪有什么战斗力可言,面对气势汹汹的宋军倒戈而降。

宋军冲入后宫之后,金光闪耀的宫殿已被洗劫一空,高高的围墙之下已经是乱作一团。在慌乱中、尖叫声中被惊醒的孟昶自知已是命中注定,无力回天,遂投降宋军,并给了自己一个非战之罪的借口。

赵匡胤深知孟昶的贵妃费氏(也有人称之为徐氏)不仅生的花容月貌而且才华出众。

当这位有着花蕊夫人之称的贵妃被押送到北宋皇城汴京之后,便迫不及待的召见了她,正是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之下,花蕊夫人写下这千古名句感慨万分。

或许是她心中不甘,也或是她对宋主赵匡胤的所作所为不敢苟同,但她心中还是充满着说不清的感伤。

历代君王总是把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罪责怪罪到美艳动人的后妃身上,然而后蜀国灭又与她何干?正是这一句"更无一个师男儿"把她心中的怨和恨写的淋漓尽致。

古语今依旧

开古今先河、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当中也有两句至今还在为我们所用的句子,司马迁之才可以说是震铄古今。

"竖子不足与谋",这句话大概很多人都记忆犹新。鸿门一宴本是项羽诛杀刘邦的最好时机,然而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却不为所动,让刘邦在自己的眼前平平安安的回归到了营地。

这也让范增气急败坏的骂了项羽这一句之后拂袖而去。

后面的事我们也都知道了,垓下之战四面楚歌的项羽乌江自刎。刘邦从此开启了大汉四百年的盛世天下。

只是这句话依旧流传下来,"竖子"也成了骂人少不更事的代名词,一代枭雄曹操也曾骂过孙权为竖子不是吗?

如今经常出现在书面当中的"沐猴而冠 "也与项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这句也是出自《史记》当中,《项羽本纪》当中写道"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这句话是谁说的已经不重要了,但也是一句骂人不带脏字的名言。

还有一句极具诗意,但仔细琢磨起来不觉"恐怖"的名言,那就是时人常用的"夏虫不可以冰语。"这看似唯美的句子,不也是一句骂人不带脏字的名言吗?形容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些自大、自傲的人。

而最后一句"名言"则出自先师孔子之口,没想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孔子也能语出惊人吧,论语中一句"老而不死是为贼"。正是出自他老人家之口。

没想到这句话在后世当中却作为一种刑罚的准则来实施。

常听老人言历朝历代王朝财政入不敷出实行苛政时,为了保存君王的家天下竟然有"人过六旬则活埋"的荒唐法律,听后不得不让人唏嘘。

小不忍下一句

成语妇人之仁的意思是什么?成语妇人之仁的意思是指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那么,成语妇人之仁的主人公是谁?成语妇人之仁出自何处?妇人之仁有什么历史典故?

成语妇人之仁的主人公是项羽

项羽,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成语妇人之仁出自何处

《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回:“吴王有而无丈夫之决。”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亟令从人收殓其尸,备礼葬之。戎主笑曰:‘国舅所谓妇人之仁也!’”

妇人之仁有什么历史典故

楚汉相争时,名将韩信曾投奔过项羽。因项羽有勇无谋,不善用人,韩信得不到重用,便背弃项羽投奔了刘邦。投奔刘邦以后,开始也未被重用,后来在萧何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才拜韩信为大将。 > 韩信被拜为大将以后,刘邦问他:“萧丞相屡次推荐将军,将军准有妙计,请将军指教。”韩信说:“我曾在项王手下做过事,知道他的本事,也知道他的弱点。项王吆喝一声,上千的人都会给他吓倒,你看他多么勇,多么狠啊。可是他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重用有本领的将领,他的勇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待人,又恭敬又有爱人之心,说话挺温和,看见别人病了,他会掉眼泪,把自己吃的、喝的分给病人。可是人家立了功,应当封爵位的,他不封。就是封了,他还拿着封爵位的印,左摩右摩,把印的四个角都磨光了,还舍不得交给人家。他的好心眼只不过是婆婆妈妈的好心眼罢了。”接着,韩信又分析了项羽的一些弱点和错误,指出刘邦必然能战胜项羽。 > 因为旧社会轻视妇女,所以人们用“妇人之仁”这句成语形容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成语妇人之仁的案例

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襄公打出仁义的大旗,不肯趁人之危,利用楚国军队渡河的有利时机攻击楚军,而一定要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堂堂正正的决一死战,结果宋襄公即便亲自压阵,也还是因为已经错失良机,人少的宋国军队根本就不是人多势众的楚国军队之对手。 >

推荐:

分道扬镳的主人公是谁?出尔反尔有什么典故 >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中的主人公是谁?其有何典故 > 各自为政的主人公是谁?各自为政有什么历史典故 >

韩信说项羽妇人之仁,这句话是在暗指什么事情呢?

这本来就是一句完整的话,没有下一句。

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论语·卫灵公》,原文是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白话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南怀谨《论语别裁》:处事的时候,"忍"字可作"决断"用;对人的时候,"忍"应该作"忍耐"、"包容"的意思来用。

孔子的名言警句

淮阴侯韩信被刘邦登坛拜将之后,刘邦、韩信二人有过一番对话。

在这番对话中,韩信给他韩信和刘邦共同的敌人项羽送去八个字的评语,即「匹夫之勇妇人之仁」。

「匹夫之勇」很好理解,垓下徒步杀百八十汉军战士就是「匹夫之勇」。

「妇人之仁」就没那么好理解了,什么是「妇人之仁」呢?韩信口中的「妇人之仁」到底是什么意思?是指项羽没有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吗?

要想理解韩信口中的「妇人之仁」,就得理解韩信的为人。

我曾写过一篇名为《韩信至死都是直男癌》的文章,我在这篇文章中充分论证过,韩信对女性是充满鄙夷的。

韩信临死前,大骂设计赚他到长乐宫的吕后为「儿女子」。

「儿女子」是什么意思呢?

「儿」是「小孩子」的意思,「女子」是「女孩子」的意思,「儿女子」就是「小孩子中的女孩子」,「小孩子中的女孩子」因为年龄和性别的关系,自然没什么机会读书,也就没什么见识,「见识鄙陋」说的就是韩信口中的「儿女子」啊。

如果吕后果真是「见识鄙陋」的「儿女子」,为何能设计把韩信赚到长乐宫中呢?很明显,吕后的见识不鄙也不陋,相反,没有选择对韩信动武的吕后,在某种程度上拥有着陈平一样的智慧。

当年,刘邦使用陈平的计策,赚到了韩信,韩信并没有骂刘邦为「儿女子」。同样的事,韩信之所以如此双标,就是因为韩信看不起女性。

同样地,为什么韩信会主动承诺重报漂母,却不承诺重报南昌亭长呢?很明显,韩信认为,南昌亭长是男子汉大丈夫,做好事不思回报,而漂母乃女流之辈,之所以主动向他韩信提供饭食,就是要求回报。

由此可知,韩信眼中的「妇人之仁」当是「小仁小义」。

事实上,仔细咂摸韩信的言语,「妇人之仁」也当是「小仁小义」的意思。

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按照韩信描绘的场景,项羽平时的表现是很仁义的。

哪个人有病了,项羽就会哭泣表示哀伤,还会把自己的饮食分给患者。但等到哪个人立功了,该封爵了,项羽却不愿意把刻好的印章交到有功者手上。

如此说来,说项羽是「小仁小义」,都是给项羽面子了,实际上应该是「***仁***义」才对。

也就是说,在韩信的眼里,项羽根本就不是真正的仁义,而是一个实力派的演员,非常善于表演仁义,此乃项羽最大的软肋。

再说得直白一点,韩信所说的「妇人之仁」并非心慈手软,而是「***仁***义」,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顶多算是心慈手软,根本不是「***仁***义」,所以,项羽的「妇人之仁」和鸿门宴没有任何关系。

小不忍则乱大谋下一句是什么怎么接

学而时习之[1]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名言,也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小不忍则乱大谋没有下一句,是完整的一句话。原文是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作品《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小不忍,则乱大谋。”有两个意义,一个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小事不能容忍,脾气一来,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由于小地方搞坏的。另外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狠得下来,有决断,有时候碰到一件事情,一下子就要决断,坚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很麻烦,姑息养奸,也是小不忍。

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溢于格言”。

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论语》的主要特点是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有一种雍容和顺、纡徐含蓄的风格。还有就是在简单的对话和行动中展示人物形象。同时语言浅近易懂,接近口语,也是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