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合符节可以形容关系吗_若合符契这个成语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口诀 2024-06-22 0
  1. 带有堂的四字成语
  2. 三星堆与《山海经》有何关系呢?
  3. 帮忙找一下“岳阳楼记”的译文的赏析呀!多谢!!
  4.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5. 三国宫本武藏是真有人吗
  6. 潜意识与梦境有什么关系?求答案
  7. 魏晋时期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原因、发展及意义

中组成的成语是什么成语

中的成语 :复

古今中外、

若合符节可以形容关系吗_若合符契这个成语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美中不足制、

百发百中、

目中无人、

管中窥豹、

中流砥柱

雪中送炭、

中西合璧、

驰名中外、

空中楼阁、

火中取栗、

秀外慧中、

无中生有、

恶意中伤、

粗中有细、

一语中的、

逐鹿中原、

如日中天

水中捞月、

中庸之道、

乐在其中、

女大不中留、

外强中干、

急中生智、

急惊风撞着慢郎中、

这是什么成语

基本解释:成语(chengyu,idioms)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组成:不是四字的较少,还有三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等,一直到十三字,如“五十步笑百步”、“ 欲速则不达”、“ 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一般所以用四个字,这与汉语本身句法结构和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有关系。语法结构:主谓式成语:名副其实、盛气凌人、杞人忧天、胸有成竹、愚公移山、万象更新;联合主谓式成语: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草长莺飞、莺歌燕舞;联合动宾式成语:知己知彼、养精蓄锐、防微杜渐、发号施令、批郤导窾、焚膏继晷、提心吊胆、破釜沉舟、指桑骂槐、买椟还珠;联合名词式成语: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成语: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成语:逍遥法外、问道于盲;青出于蓝、爱不释手、心乱如麻、重于泰山;并列式成语:千山万水、画蛇添足、喜怒哀乐、吹拉弹唱、琴棋书画;偏正式成语:倾盆大雨、窈窕淑女(中间可加“的”字);承接式成语:见异思迁、先斩后奏;因果式成语:水滴石穿、水落石出;成语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上面只是简单举例的性质。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它的本身就有不少比喻和对比以及加重的措辞方法。

门组成的成语是什么

挨门逐户抄 挨家挨户,一袭家也没有漏掉。

白屋寒门 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拜倒辕门 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

班门弄斧 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傍人门户 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合可以组成什么成语呢

『包含有“合”字的成语』

“合”字开头的成语:(共11则) [h] 合胆同心合而为一合二为一合两为一合浦还珠合盘托出合浦珠还合情合理合眼摸象合衷共济合从连衡

第二个字是“合”的成语:(共40则) [b] 闭合思过闭合自责不合时宜璧合珠连璧合珠联[c] 揣合逢迎[d] 钿合金钗道合志同[f] 蜂合豕突蜂合蚁聚[g] 苟合取容[j] 计合谋从九合一匡纠合之众[k] 开合自如[l] 离合悲欢***之内[m] 貌合情离貌合神离貌合心离貌合行离貌合形离[q] 牵合附会前合后仰契合金兰[r] 若合符节[s] 势合形离[t] 偷合苟从偷合苟容偷合取容[w] 外合里差五合六聚外合里应乌合之众瓦合之卒[x] 行合趋同[y] 云合景从意合情投云合雾集云合响应

第三个字是“合”的成语:(共34则) [b] 闭门合辙[c] 攒零合整出门合辙持权合变[d] 斗唇合舌斗榫合缝[f] 分工合作反经合道分进***反经合义[g] 公道合理公平合理[h] 合情合理还珠合浦[l] 连珠合璧[q] 齐心合力[r] 日月合壁日月合璧[t] 同船合命同尘合污同符合契同流合污通力合作通时合变同心合胆同心合德同心合力同心合意[y] 应节合拍严丝合缝[z] 造车合辙珠还合浦中外合璧中西合璧

“合”字结尾的成语:(共50则) [b] 悲欢离合不谋而合百年好合[c] 楚歌四合承嬗离合[d] 大开大合道同契合道同义合道同志合[f] 肤寸而合蜂屯乌合[h] 毁方瓦合[j] 金钗细合镜圆璧合龃龉不合[l] 论高寡合落落寡合碌碌寡合落落难合劳逸结合里应外合[m] 貌离神合[p] 破镜重合[q] 起承转合情孚意合牵强附合情投契合情投谊合情投意合前仰后合曲意迎合千载一合[t] 天缘凑合土洋结合天作之合[w] 雾集云合[x] 行不苟合信口开合[y] 延津剑合云交雨合延津之合一匡九合一拍即合[z] 纵横开合针芥之合珠连璧合珠联璧合朝升暮合志同道合贞元会合

“合”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1则) [f]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 *** 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5)为组成成语是什么成语扩展阅读:

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于四个字。

详细解释

1、习用的古语。

古文不宜蹈袭前人成语,当以奇异自强;四六宜用前人成语,复不宜生涩求异。

元 刘祁《归潜志》卷十二:凡作倔彊聱牙之句,不合自造新言,只当引用成语。

2、指长期习用,结构定型,意义完整的固定词组,大多由四字组成。

清·任泰学 《质疑·经义》:“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或是当时成语。”

赵树理《金字》:“我想了一阵,想出个模棱两可的成语来,写了‘有口皆碑’四个大字。”

例句

1、妈妈昨天告诉了我“阳春白雪”这个成语的出处。

2、中文课上,教授要求把"路不拾遗"这个成语引申一下。

3、铁杵磨成绣花针,有志竟成语非***。

有组成的成语是什么

别有风味 风味:原指美好的口味,引伸为事物的特色。另有一种美好的口味。比喻事物所另外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别有肺肠 别有:另有;肺肠:指思想。比喻人动机不良,故意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的奇特的主张。

别有天地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有用心 用心:居心,打算。心中另有算计。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彬彬有礼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为可以组成什么四字成语

四字词组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被大量运用于说话、文章里。自由四字词组不同于固定词组,它们是可以随意拆散,随意组合的。

折叠编辑本段示例

四字词语有:

1、感激

感激涕零感恩戴德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感同身受

2 、懊丧

垂头丧气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 心灰意灭

万念俱灰 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3、 悲痛,哀悼

心如刀割切肤之痛哀毁骨立悲天悯人

4、 愤怒

怒不可遏 怒形于色 怒火中烧 忍无可

5、 欢喜

欢天喜地 欢欣鼓舞 喜从天降 大喜过望

兴高***烈 兴致勃勃 乐不可支

心花怒放 手舞足蹈 拍手称快 皆大欢喜

6 、忧愁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心急如火郁郁寡欢

7 、烦乱

坐立不安 局促不安忐忑不安方寸大乱

心烦意乱六神无主 七上八下

神魂颠倒 心神不定 心乱如麻 若有所失

惘然若失长吁短叹度日如年

如坐针毡火烧火燎抓耳挠腮

8、 批评

忘恩负义

道貌岸然 口是心非 出尔反尔 监守自盗 离经叛道 口蜜腹剑 喜新厌旧 是非不分 恩将仇报

9、 描写心情的四字词语:

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兴高***烈乐不思蜀心花怒放

欣喜若狂 悲喜交集悲愤填膺百感交集 感人肺腑 动人心弦情不自禁心潮澎湃激昂慷慨慷慨激昂感激涕零感恩戴德 谢天谢地 没齿不忘 感同身受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心灰意冷心灰意懒万念俱灰自暴自弃 黯然销魂 大失所望 心如刀割 切肤之痛 哀毁骨立 悲天悯人

10、描写表情的四字词语:

大惊小怪 大惊失色大惑不解从容不迫 目瞪口呆 呆若木鸡

组成成语是什么呢

盘龙之癖

拼音:pán lóng zhī pǐ

解释:指爱好的恶习。

出处:《晋书·刘内毅传》记载:容晋朝人刘毅,字盘龙,好,每次达数百万

示例:《晋书·刘毅传》记载:刘毅小名盘龙,好,每次达数百万。

语法:作宾语;指爱好的恶习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刘毅,字盘龙,是一个有名的赌徒,特别好。他的癖好就是每次达数百万之上,赌注之大,让人目瞪口呆,因此很多人都怕他,不敢与他赌,他只好到东府去聚众。

下面每一幅图都是由一个四字成语组成的,你能看出是什么成语吗 1 2

一无所有yīwúsuǒyǒu

[释义] 什么都没有(一:一概;完全)。

[语出] 《敦煌变内文集·庐山远公话》:容“万法皆无;一无所有。”

[近义] 空无所有 空空如也 两手空空 身无长物 家徒四壁

[反义] 无所不有 无所不包 包罗万象 应有尽有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动宾式。

[辨析] ~与“一贫如洗”有别:~是直陈性的;可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不仅是财物;较为广泛;适用对象也不仅是个人、家庭、范围可扩大至集团、国家等;“一贫如洗”是比喻性的;不能再与比喻配合运用;所指以财物为主;适用对象仅是个人或家庭。

[例句] 解放前;我家是~。

一能组成什么成语

一手包办,一成不变,一笔抹杀,一纸空文,一笔抹煞,一钱不值,一知半解,一落千丈,一哄而散,一概而论,一古脑儿,一塌糊涂,一片惨象,一钱不名,一窝蛇鼠,一张白卷,一无是处,一经曝光,一家之言,一穷二白,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一无所知,一窍不通,一时冲动,一念之差,一倡百和, 一筹莫展,一意孤行,一步登天,一贯作风,一手造成,一味迁就,一肚坏水,一木难支,一无所获,一言不发,一天到晚,一干人等,一丘之貉,一文不值,一盆散沙,一等下流,一潭死水,一暴十寒,一朝得势,一己之私,一孔之见,一介莽夫,一反常规,一刀两断,一拍两散,一败涂地,一走了之,一蹶不振, *** ,一味纠缠,一般见识,一言不合,一唱一和

一笔勾销,一得之功,一点一滴,一得之见,一技之长,一清二楚,一清二白,一星半点,一声不响,一年到头,一枪一炮,一望无际,一望无垠,一声棒喝,一路追赶,一海之隔,一弹未发,一屋金银,一家之主,一国之君,一语道破,一字一句,一致通过,一经反弹,一弯新月,一字不漏,一急之下,一场风暴,一生飘泊,一路风尘,一言一行,一如所见,一览无遗,一纸状书,一场争论,一一说来,一应具备,一叶知秋,一统天下,一生一世, 一针一线,一草一木,一如所闻,一试身手,一触即发,一朝一夕,一念之间,一五一十,一时半刻,一树梨花,一笔在手,一举歼灭, 一发千钧,一问一答,一反常态,一退三步,一盅两件,一等闲人,一气之下,一究到底,一较高下,一夜之间,一脚踢出,一扫而光,一举删除,一经发现,一举过头,一鞠到地,一夜无话,一夜无眠,一日三秋,一年半载,一招半式,一收一放

一枝独秀,一网打尽,一心为公,一本正经,一展所长,一视同仁,一飞冲天,一鸣惊人,一举两得,一丝不苟,一见如故,一仍旧贯,一往无前,一矢中的,一隅三反,一瞬千里,一语破的,一针见血,一蹴而就,一鼓作气,一劳永逸,一锤定音,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马当先,一箭双雕,一石二鸟,一如既往,一尘不染,一分为二,一表人才,一气呵成,一张一弛,一路平安,一路顺风

一命呜呼

傲睨一切 傲睨一世 安于一隅 百不当一 百不获一

百不失一 百不为多,一不为少 百不一存 百不一贷 不拔一毛

百不一遇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背城借一 别创一格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抱成一团 背城一战 百动不如一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步调一致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管一二 不顾一切 百喙如一

百喙一词 别具一格 不拘一格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半解一知

别开一格 不堪一击 不可一世 表里不一 表里如一

百里挑一 伯乐一顾 百虑一致 表里一致 不名一格

不名一钱 百密一疏 不名一文 不能赞一辞 不能赞一词

毕其功于一役 不染一尘 不识一丁 白首一节 别树一旗

百世一人 百死一生 背水一战 别树一帜 百闻不如一见

百无一成 百无一堪 百无一能 百无一失 百无一是

并为一谈 百无一用 百星不如一月 报效万一 不屑一顾

冰心一片 不一而足 彼一时,此一时 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易一字

八字没见一撇 八字没一撇 不值一驳 不赞一词 不值一顾

别置一喙 不值一钱 不直一钱 不值一哂 不直一文

不值一笑 别作一眼 成败在此一举 参差不一 尝鼎一脔

春风一度 沧海一鳞 沧海一粟 猖獗一时 巢林一枝

聪明一世 灿然一新 传诵一时 存十一于千百 串通一气

一刻 纯一不杂 尺蚓穿堤,能漂一邑 从一而终 惩一儆百

带有堂的四字成语

六十四卦卦名由来

乾上乾下。

达于上者谓之乾。凡上达者莫若气,天为积气,故乾为天。——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坤上坤下。

《说文解字》:“坤,地也,《易》之卦也。从土从申,土位在申。”坤为地(《说卦》《明夷·上六》),故卦名“坤”。

坎上震下。坎王则震胎。

屯,难也。《说文解字》:“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震为足(《说卦》《剥·初六》),坎为险(《坎·九二》《彖》),步入险境,其行难也,故曰“屯”。

艮上坎下。艮王则坎休。

马王堆汉墓帛书《缪和》:“夫蒙者,然少未又知也。”蒙:蒙昧无知。坎为知(《临·六五》),艮为弃(《离·九四》),弃知,故曰“蒙”。

坎上乾下。坎王则乾休。

需,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襦”,均应读作“濡”。濡,湿也。乾为天(《乾·九五》)、坎为雨(《小畜·上九》《鼎·九三》),下雨天,故曰“濡”。需,传本《归藏》作“溽”,濡与溽同义。

乾上坎下。乾王则坎相。

《周易音义》:“讼,才用反。争也,言之于公也。郑云:辩财曰讼。”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蒙·上九》)、乾为金(《说卦》《鼎·六五》),盗金,必致讼,故曰“讼”。

坤上坎下。坤王则坎没。

《彖》曰:“师,众也。”《周易本义》:“师,兵众也。”《吕氏春秋·论威》:“凡兵,天下之凶器也。”坤为众(《说卦》《晋·六三》)、坎为寇(《蒙·上九》《需·九三》),众寇,故曰“师”。师,兵众也。

坎上坤下。坎王则坤囚。

《彖》曰:“比,辅也,下顺从也。”朱熹《周易本义》:“比,亲辅也。”《周易尚氏学》:“比,亲也,辅也。”

小畜

巽上乾下。巽王则乾死。

小,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当以“少”为正文。《周易音义》:“畜,本又作蓄,同,敕六反,积也,聚也。”“小畜”意思即“少蓄”。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噬嗑·六五》)、巽为散(《涣》《中孚·九二》),金散,故曰“少蓄”。(参见《家人·六二》《大畜》)

乾上兑下。乾王则兑休。

《史记·殷本纪》:“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兑为武(《履·六三》《巽·初六》)、乾为君(《说卦》《履·六三》),履卦有“武王”之象,而武王商汤名履,故命卦曰“履”。履卦得名于武王商汤之名!

坤上乾下。坤王则乾胎。

泰、否二卦说的正是君民之间的关系:乾为君、坤为众(《说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君谦居民下,以民为上则“泰”;人君骄居民上,以民为下,则“否”。

乾上坤下。乾王则坤废。

《说文解字》:“否,不也,从口从不。方九切。”否之:否定之。《尚书·周书·无逸》:“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其口诅祝。”

否、泰二卦卦名与卦辞均可对读:君居民上,民否之,危;君居民下,民载之,泰。不仁,不利君子贞;爱人,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小往大来。

同人

乾上离下。乾王则离囚。

《说文解字》:“同,合会也。”同人:会同众人。《尔雅·释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此处当专指商郊牧野。会同众人,陈师牧野,此之谓“同人于野”。“同人”应当与“于野”连读,该卦唯命曰“同人于野”才能尽显其兵伐其君之意。“同人”当为简称。

大有

离上乾下。离王则乾没。

《周易本义》:“大有,所有之大也。”《周易音义》:“大有,包容丰富之象。”乾为金、 为玉、为木果(《说卦》),离为大车(《大有·九二》《睽·六三》),载之以大车,故曰“大有”。

坤上艮下。坤王则艮死。

朱熹《周易本义》:“谦者,有而不居之义。止乎内而顺乎外,谦之意也。山至高而地至卑,乃屈而止于其下,谦之象也。

坤为地(《说卦》)、艮为山(《说卦》《随·上六》),高山屈居卑地之下,故曰“谦” 。

震上坤下。震王则坤没。

《周易本义》:“豫,和乐也。”《序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序卦》以“喜”说豫。豫,喜也,乐也。

兑上震下。兑王则震死。

《周易本义》:“随,从也。” 《礼记·郊特牲》:“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

艮上巽下。艮王则巽胎。

蛊:败坏。巽为信(《中孚》)、艮为弃(《离·九四》),弃信,其德败坏,故曰“蛊”。

坤上兑下。坤王则兑相。

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之义》:“林(临)之卦,自唯不无瞿(惧)。”《易之义》以“惧”说“临”。兑为惕(《乾·九三》《夬·九二》)、兑为忧(《临·六三》)、坤为众(《说卦》《晋·六三》),畏于民众,故曰“临”。临者,懔也,懔于民众也。此乃治民之道。

巽上坤下。巽王则坤胎。

《说文解字》:“观,谛视也。”《尚书·商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书经集传》:“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七。七庙亲尽则迁,必有德之主,则不祧毁,故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天子居万民之上,必政教有以深服乎人,而后万民悦服,故曰‘万夫之长,可以观政’。”坤为众(《说卦》)、巽为信(《中孚》),众信,能获众信,其政教必大有可观,故曰“观”。

噬嗑

离上震下。离王则震废。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朱熹《周易本义》:“噬,啮也;嗑,合也。物有间者,啮而合之也。为卦上下两阳而中虚,颐口之象,九四一阳间于其中,必啮之而后合,故曰噬嗑。”非也。震为鼓(《离·九三》)、离为大腹(《说卦》),鼓其腹,饱食之象,故曰“噬嗑”。噬:啮。嗑:咬。

艮上离下。艮王则离没。

贲,文饰也。《周易音义》:“贲,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王肃云:有文饰,黄白色。”

艮上坤下。艮王则坤死。

剥,阜阳汉简《周易》作“仆”,传本《归藏》亦作“仆”,当以“仆”为正文。坤为臣仆(《损·上九》《遯·九三》)、艮为家(《家人·初九》《蒙·九二》),家中臣仆,故曰“仆”。

坤上震下。坤王则震囚。

复:返,归。震为林(《屯·六三》),震为莽(《同人·九三》),坤为地(《说卦》)。木,生则冒地而出,死则返归于土。坤上震下,入土之象,故曰“复”。

无妄

乾上震下。乾王则震没。

无妄,阜阳汉简《周易》作“无亡”,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毋亡”并有“安处”“安藏”之辞。《说文解字》:“亡,逃也。”震为足(《说卦》《剥·初六》),乾为牢(《大畜·***》),足陷牢中,甭想逃亡,故曰“无亡”。“亡”与震象足动之义合,故当以“亡”为正字。“无”“毋”同义通用。

大畜

上艮下乾,艮王则乾废。

乾为金(《噬嗑·六五》《鼎·六五》),艮为家(《蒙·九二》《家人·九五》《损·上九》),家中有金,故曰“大畜”。畜,蓄也。

艮上震下。艮王则震相。

《尔雅·释诂》:“颐,养也。”《释名·释形体》:“颐,养也。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嚼物以养人也。”郑玄说:“颐,口车辅之名也。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颐,养也。

大过

兑上巽下。兑王则巽囚。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巽为信(《中孚》)、兑为毁折(《说卦》),毁信,大错,故曰“大过”。过,错也。

坎上坎下。

习:重。坎上坎下,重坎,故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

离上离下。

离,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罗”,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作“丽”,均应读作“俪”。俪,偶也。离主婚媾(《贲·***》)。《说卦》:“相见乎离。”万物至此相俪成偶,繁衍生息,故离为娠(《震·上六》)、为大腹(《说卦》《明夷·***》)。

兑上艮下。兑王则艮没。

咸,通“禁”。临卦初九之辞和九二之辞“咸临”,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均作“禁林”,由此可见“咸”与“禁”通***。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艮为止(《说卦》),依法禁止,故曰禁。咸,亦可读作“缄”。缄:封,闭。

震上巽下。震王则巽相。

《说文解字》:“恒,常也。”震为动(《说卦》)、巽为信(《中孚》),其德有信,行为有常,故曰“恒”。

乾上艮下。乾王则艮胎。

《周易音义》:“遯,徒巽反。字又作□,又作遁。同。隐退也,匿迹避时奉身退隐之谓也。郑云:逃去之名。《序卦》云:遯者退也。”《周易本义》:“遯,退避也。”

大壮

震上乾下。震王则乾囚。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震为雷(《说卦》),雷震天上,故曰“大壮”。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大壮》卦辞中有“丰隆”一语,显然取意于震雷之声。

离上坤下。离王则坤相。

晋,进也。离为日、坤为地,日出地上,故曰“晋”。

明夷

坤上离下。坤王则离休。

夷,伤也。坤为地,离为日(《说卦》),日落地下,故曰“明夷”。

家人

巽上离下。巽王则离相。

家人一卦,王家台秦简《归藏》名“散”,传本《归藏》名“散家人”。家人,当读作“嫁人”。离为女、巽为散(《说卦》《涣》《中孚·九二》),女散嫁人,故曰“家(嫁)人”,故曰“散”,故曰“散家(嫁)人”。

离上兑下。离王则兑胎。

睽卦,王家台秦墓竹简《归藏》卦名字从目从瞿,即“瞿”。《说文解字》:“瞿,鹰隼之视也。”《礼记·玉藻》:“视容瞿瞿。”《礼记集说》:“瞿瞿,惊遽之貌。”《说文解字》:“睽,目不相听也。”听,从也。目不相听,当为受惊时两眼发呆之貌。睽,当为视容惊惧之貌。

坎上艮下。坎王则艮相。

《彖》曰:“蹇,难也。”坎为祸(《随·九四》)、坎为患(《比·初六》《大过·九四》《中孚·初九》)、艮为门(《同人·初九》《随·初九》),祸患临门,故曰“蹇”。

震上坎下。震王则坎废。

解:解脱。坎为险(《坎·九二》)、震为足(《剥·初六》)、震为出(《随·初九》),足出险外 ,故曰“解”。

艮上兑下。艮王则兑囚。

损,减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兑主秋分,艮主立春。自秋分至立春,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故曰“损”。兑为成(《豫·六五》校)、艮为败(《复·上六》),成而败,故曰“损”。

巽上震下。巽王则震休。

益,增也。马王堆汉墓帛书《要》:益之为卦也,春以授夏之时也,万物之所出也,长日之所至也,产之室也,故曰益。损者,秋以授冬之时也,万物之所老衰也,长夕之所至也,故曰产道穷焉而损道生焉。《易纬·通卦验》:震主春分,巽主立夏。自春分至立夏,万物生长增益之时,故曰“益”。

兑上乾下。兑王则乾相。

夬,快也。快,锐也。夬字古文象以刀劈削木棍之形,故夬字有锐利之义。

乾上巽下。乾王则巽死。

姤,马王堆汉墓帛书《易之义》作“坸”或“句”,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作“敂”,当以“敂”为正。《说文解字》:“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乾为金(《说卦》《鼎·六五》《姤·初六》),巽为木(《说卦》《大过》),金克木,故曰“敂”。敂,击也。(参见《姤·初六》)

兑上坤下。兑王则坤休。

萃,聚也(《彖》《序卦》《杂卦》)。坤为川、坤为河(《泰·九二》),兑为渊(《乾·九四》)、兑为泽(《说卦》),川入渊泽,故曰“萃”。坤为众(《晋·六三》),兑为归(《归妹》),众归,故曰“萃”。

坤上巽下,坤王则巽废。

《周易本义》:“升,进而上也。”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登”。《说文解字》:“登,上车也。”升与登同义。

兑上坎下。兑王则坎胎。

兑为法(《蒙·初六》《丰·六二》)、兑为律(《师·初六》)、坎为盗寇(《说卦》《需·九三》《屯·六二》),兑上坎下,盗寇伏法之象,故曰“困”。

坎上巽下。坎王则巽没。

巽为木(《说卦》《困·初六》《大过》),坎中有木,故曰“井”。古代以木构架支护井壁,故“坎中有木”为井之象。

兑上离下。兑王则离废。

革,改也。兑为毁折(《说卦》《大过》《离·上九》)、离为戈兵(《说卦》《噬嗑·初九》),毁之以戈兵,故曰“革”。

离上巽下。离王则巽休。

《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离为缶(《坎·***》),离为瓮(《井·九二》)。离为容器、离为三(《晋》《讼·上九》《明夷·初九》)、巽为股(《说卦》《咸·九三》),器有三股,鼎之象也,故曰“鼎”。

震上震下。

震,动也。震主春分(《易纬·通卦验》)。春分之时,万物萌动,故震卦的基本含义为动。

艮上艮下。

艮,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根”。《广雅·释诂》:“根,始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生芸芸,各复归其根。”根为始,根为终。《说卦》:“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艮卦卦辞描述的正是其终万物始万物的特性。

巽上艮下。巽王则艮废。

渐,序也。艮为鸟(《小过》)、巽为信(《中孚》),鸟有信,候鸟也,故爻辞取象为“鸿”;鸿,飞成行,止成列,排列有序,故曰“渐”。《艮·六五》艮之渐曰“有序”,亦取义于此。

归妹

震上兑下。震王则兑死。

兑为归、震为女(《随》《震·上六》),故曰“归妹”。归妹:意思是把媳妇娶回家。兑与震为夫妇(《随》),兑男娶震女,故曰“归妹”。

震上离下。震王则离胎。

丰:大鼓。殷墟卜辞反映出丰和庸关系密切,“可以断定‘丰’本是一种鼓的名称”。即“庸是大钟,丰是大鼓,所以它们才会时常并提”。(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载《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版。)震为鼓(《离·九三》《中孚·上九》)、离为大腹(《说卦》《明夷·***》),大腹之鼓,故曰“丰”。由丰卦卦象也可以反证“丰”本是一种大鼓。

离上艮下。离王则艮囚。

旅:羁旅,出行在外,作客寄居 。离为火、艮为屋(《萃·初六》《鼎·九四》),火焚其屋,失其居,无所容,故曰“旅”。

巽上巽下。

巽,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筭”。《说文解字》:“巽,具也。”“筭,长六寸,计历数者,从竹从弄,言常弄乃不误也。”“算,数也,从竹从具,读若筭。”段玉裁注算字云:“筭为算之器,算为筭之用,二字音同而义别。算从竹者,谓必用筭以计也。从具者,具数也。”桂馥曰:“从具者,本书‘十,数之具也。’《三苍》:‘算,选也。’选当为巽。本书‘巽,具也。’”

兑上兑下。

兑,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夺”。《篇海类编·通用类·大部》:“夺,强取也。”《广韵》:“敚,强取也。古夺字。”兑当为敚字之省。

巽上坎下。巽王则坎囚。

涣,散也。《说文解字》:“涣,流散也。”坎为鬼(《睽·上九》《既济·九三》《未济·九四》)、巽为散(《说卦》《中孚·九二》《小畜》《家人·六二》),鬼魂流散,故曰“涣”。

坎上兑下。坎王则兑废。

《说文解字》:“节,竹约也。”《孟子·离娄》:“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朱熹《集注》云:“符节,以玉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有故则左右相合以为信也。”

中孚

巽上兑下。巽王则兑没。

孚,信也。《说文解字》:“孚,卵孚也。从爪从子。一曰信也。徐锴曰:鸟之孚卵皆如其期不失信也。”《序卦》:“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杂卦》:“中孚,信也。” 兑为节(《节》)、巽为信,节而信之,故曰“中孚”。

小过

震上艮下。震王则艮休。

小过,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作“少过”,当以“少过”为正文。艮为止、震为足(《说卦》),止步不出,故曰“少过”。过:出访,探望。

既济

坎上离下。坎王则离死。

既,已也,尽也。济,止也。《庄子·齐物论》:“厉风济则万窍虚。”注:“济,止也。”离为火,坎为水,火遇水,故曰“既济”。既济:已止。

未济

离上坎下。离王则坎死。

《尔雅·释言》:“济,渡也。”《史记·宋微子世家》:“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厄,不鼓不成列。’”未济:未渡。

坎为水,离为舟筏(《泰·九二》),舟在水上,未成其渡,故曰“未济”。

三星堆与《山海经》有何关系呢?

1. 含有堂字的四字成语

含有堂字的四字成语 :

哄堂大笑、

富丽堂皇、

济济一堂、

堂而皇之、

仪表堂堂、

冠冕堂皇、

金玉满堂、

登堂入室、

欢聚一堂、

打退堂鼓、

堂堂正正、

相貌堂堂、

堂皇正大、

肯堂肯构、

垂堂之戒、

虚堂悬镜、

廉远堂高、

高堂大厦、

直入公堂、

升堂拜母、

决胜庙堂、

升堂有余、

玉堂人物、

金闺玉堂、

负薪构堂、

殿堂楼阁、

堂堂仪表、

处堂燕雀、

大雅之堂、

堂高廉远

2. 成语中带共舞的四字成语

山鸡舞镜:山鸡对镜起舞。

比喻自我欣赏。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

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也形容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舞文弄法: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

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

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舞衫歌扇:舞衫:跳舞的人所穿的衣服;歌扇:唱歌的人所拿的扇子。

歌舞的装束、用具,即指歌舞。也指能歌善舞的人。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故意玩弄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喜跃抃舞xǐ yuè biàn wǔ:抃:鼓掌。喜欢得跳跃、鼓掌、起舞。

形容极度欢乐而手舞足蹈的情状。***:徇:曲从;舞:舞弄,耍花样。

为了私人关系而用欺骗的方法做违法乱纪的事。莺歌燕舞: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

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营私舞弊:营:谋求;舞:玩弄;弊:指坏事。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

张牙舞爪:张:张开;舞:挥舞。形容猛兽凶恶可怕。

也比喻猖狂凶恶。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

形容尽情欢乐。楚舞吴歌: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凤歌鸾舞fèng gē luán wǔ:神鸟歌舞。

比喻美妙的歌舞。凤舞龙飞: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凤舞龙蟠: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凤舞鸾歌:①形容美妙的歌舞。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凤仪兽舞:《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后用“凤仪兽舞”表示圣贤教化的功效极大,能使神异的鸟兽奋然起舞。

鼓舞欢忻:同“欢欣鼓舞”。鼓舞欢欣:同“欢欣鼓舞”。

酣歌醉舞:见“酣歌恒舞”。红飞翠舞:红、翠:指服装的色彩,泛指各种各样的颜色。

形容妇女们穿着各种颜色的漂亮衣服,尽兴嬉戏,热闹非凡的情景。欢忭鼓舞:见“欢忻鼓舞”。

欢呼鼓舞:形容欢乐兴奋之极。欢忻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鸡鸣起舞: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龙盘凤舞:喻山川雄踞蜿蜒,有王者气象。

龙蛇飞舞:见“龙蛇飞动”。龙翔凤舞:犹言龙飞凤舞。

鸾飞凤舞:形容祥瑞和平的环境。妙舞清歌:美妙的舞蹈,清越的歌声

弄法舞文:弄、舞:耍弄,玩弄;法:法律;文:法令条文。指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以达到***的目的。

清歌曼舞:清亮的歌声,柔美的舞蹈。清歌妙舞:指清亮的歌声,美妙的舞蹈。

神飞色舞: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烈。

百兽率舞:各种野兽,相率起舞。旧指帝王修德,时代清平。

涂歌巷舞:同“涂歌里抃”。违条舞法:见“违条犯法”。

舞笔弄文:犹舞文弄墨。舞词弄札:犹言舞文弄墨。

舞刀跃马: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舞凤飞龙: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舞弄文墨:亦作“舞文弄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

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舞裙歌扇:见“舞衫歌扇”。

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舞文饰智:谓舞文弄墨、利用才智以作奸伪。

舞文玩法:见“舞文弄法”。舞榭歌台:供歌舞用的台榭。

舞爪张牙:原形容猛兽的凶相,后常用来比喻猖狂凶恶的样子。析律舞文: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项庄舞剑:见“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选歌试舞:见“选色征歌”。揎拳舞袖:伸出拳头,挥动衣袖。

一种粗野蛮横的姿态。选舞征歌:见“选色征歌”。

燕歌赵舞:①古燕赵人善歌舞,后以“燕歌赵舞”泛指美妙的歌舞。②用以形容文辞美妙。

抃风舞润:抃:鼓掌;润:雨水。如燕在风中飞翔,象商羊在雨中起舞。

原指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后比喻意气相合。

燕舞莺歌:见“燕舞莺啼”。燕舞莺啼:燕子在飞舞,黄莺在鸣叫。

形容春光明媚。沂水舞雩:谓知时处世,逍遥游乐。

语本《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莺飞燕舞:莺燕飞舞。

象征春光明媚。伯歌季舞:伯:大哥;季:小弟。

哥哥唱歌,弟弟跳舞。比喻兄弟之间亲密无间。

莺歌蝶舞:同“莺歌燕舞”。莺吟燕舞:见“莺歌燕舞”。

载歌且舞:见“载歌载舞”。札手舞脚:犹言动手动脚。

形容不规矩、不稳重。支手舞脚:犹言指手画脚。

珠歌翠舞:指声色美妙的歌舞。足蹈手舞:犹言手舞足蹈。

形容喜悦到极点时的样子。醉舞狂歌:形容沉迷于声色歌舞之中。

笔歌墨舞:〖解释〗指文笔奇妙精***。不舞之鹤:舞:舞蹈。

不舞蹈的鹤。比喻名不副实的人。

也用来讥讽人无能。舞弊营私:〖解释〗舞:玩弄;弊:指坏事;营:谋求。

因图谋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做犯法的事。舞榭歌楼:〖解释〗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

为歌舞而设立的堂或楼台。泛指歌舞场所。

同“舞榭歌台”。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活动。

歌莺舞燕:歌声宛转如黄莺,。

3. 带有堂和夏的四个字词语

若无其事若有所思若即若离若隐若现若有所失若丧考妣若明若暗若有若无若存若亡若大若小若合符节若敖之鬼若涉渊冰若离若即若涉渊水若烹小鲜若不胜衣若崩厥角若敖鬼馁若隐若显若出一轨若明若昧若有所亡若有所丧若释重负若出一辙若卵投石 噤若寒蝉固若金汤置若罔闻洞若观火口若悬河寥若晨星呆若木鸡视若无睹旁若无人旷若发蒙明若观火翩若惊鸿判若两人冷若冰霜判若鸿沟弃若敝屣行若无事行若狗彘判若云泥凛若冰霜涣若冰释灿若繁星惘若有失心若死灰化若偃草奉若神明烂若舒锦较若画一傍若无人凛若秋霜契若金兰了若指掌寂若无人寂若死灰恩若再生矫若游龙欢若平生向若而叹邈若山河烂若披锦隐若敌国齿若编贝涣若冰消矫若惊龙习若自然斠若画一敬若神明安若泰山色若死灰邈若河汉危若朝露视若路人炳若日星命若悬丝目若悬珠判若水火判若天渊邈若河山烂若披掌炳若观火判若黑白功若丘山势若脱兔面若死灰蠢若木鸡背若芒刺言若悬河悬若日月视若儿戏辨若悬河诸若此类谈若悬河轻若鸿毛燎若观火 趋之若鹜上善若水欣喜若狂虚怀若谷昭然若揭安之若素大智若愚若即若离受宠若惊若隐若现茫然若失怅然若失趋之若骛门庭若市举重若轻惘然若失浮生若梦若明若暗夕惕若厉大巧若拙若有若无宠辱若惊深藏若虚指挥若定求贤若渴惊喜若狂恍然若失避之若浼若存若亡爽然若失若大若小大直若屈人生若寄甘之若素欢欣若狂举棋若定其应若响举国若狂求知若渴大辩若讷累累若若爱才若渴被宠若惊寸阴若岁大勇若怯料敌若神若离若即口壅若川嗒然若丧从善若流欢喜若狂归之若水交淡若水嫉恶若仇安之若命若隐若显少成若性终始若一若明若昧言行若一进道若退始终若一履险若夷不绝若线须髯若神闻宠若惊大喜若狂肝心若裂视死若归大直若诎疾恶若雠视死若生从恶若崩进道若蜷视险若夷

4. 带“堂”字的成语有哪些

哄堂大笑、济济一堂、富丽堂堂、堂而皇之、仪表堂堂

1、仪表堂堂[ yí biǎo táng táng ]:仪表:人的外表,风度;堂堂:仪容庄严大方的样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出 处: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单于……曹丞相魁梧奇伟;仪表堂堂。”

2、堂而皇之[ táng ér huáng zhī ]:堂皇:官署的大堂,引申为气势盛大的样子。形容端正庄严或雄伟有气派。也指表面上庄严正大,堂堂正正,实际却不然。

出 处:鲁迅《花边文学·“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3、富丽堂皇[ fù lì táng huáng ]: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形容房屋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出 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

4、济济一堂[ jǐ jǐ yī táng ]:济济:形容人多。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 处:清·归庄《静观楼讲义序》:“今也名贤秀士;济济一堂;大义正言;洋洋盈耳。”

5、哄堂大笑[ hōng táng dà xiào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 处:宋·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冯徐举其右足曰:‘此亦九百。’于是烘(哄)堂大笑。”

5. 第四个字是堂的成语有哪些

一表堂堂

人间天堂

仪表堂堂

儿孙满堂

入室升堂

入室升堂

决胜庙堂

坐不垂堂

坐不窥堂

坐戒垂堂

大雅之堂

对簿公堂

对薄公堂

欢聚一堂

正正堂堂

济济一堂

燕雀处堂

直入公堂

相貌堂堂

肯构肯堂

荟萃一堂

负薪构堂

金玉满堂

金闺玉堂

金马玉堂

帮忙找一下“岳阳楼记”的译文的赏析呀!多谢!!

题主问题:三星堆与《山海经》有何关系?

我的答案:《山海经》最初的底本就形成于三星堆青铜文明时期(即三星堆文化第三期)。

原因:

下面,笔者分以下几个方面来讲原因:

第一,从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来看,许多三星堆文物可以用《山海经》来进行解释。比如三星堆遗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神树,分三层树枝,由九只鸟和一条组成。学者们就普遍意识到这棵神树可用《山海经》来进行解读。《山海经?大荒东经》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又《海外东经》说:?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这些记载都与三星堆的一号青铜大神树特征若合符节。

又比如从三星堆遗址出土有一大一小两件纵目人像,有学者则用《山海经》的烛阴(《海外北经》)、烛龙(《大荒北经》)来进行解释。关于烛龙的记载,《山海经》说: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这里所谓的?直目?,郭璞注为?目从?之状,也就是纵目。这件纵目的神像,在《楚辞?大招》中也有记载,王逸称之为蓐收之状。在古代的宗教观念中,蓐收为西方之神,正与三星堆相对于楚地的位置相合。

第二,从古史体系来看,《山海经》最初的文本当形成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在研究三星堆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史记》记载的夏史体系并不可信,因此提出了夏与商周并行的观点。在这个观点中,笔者认为大禹是生活在三星堆青铜文明末期的人物。而刘歆《上山海经表》、《论衡》、《吴越春秋》、《颜氏家训》等大量的古代文献都说明《山海经》为禹益治水之后所著,此为《山海经》与三星堆具有直接关系的又一证据。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详细论述,可以查阅笔者发布在头条号的相关文章。如《夏与商周并行论》、《三星堆文明是被遗忘的异世界吗?论大禹治水和〈山海经〉的形成》等文章。

第三,从历史地理来看,《山海经》的所提到的天下之中是三星堆遗址所在的成都平原。《海内经》把都广之野称为天下之中,都广之野即成都平原(杨慎说)。蒙文通同时指出,《山海经》的数个篇章均为蜀地作品。

第四,《山海经》的最初文本是具有图画性质的,其汉语文本则是在后来传入中原地区后完成的。尽管如此,《山海经》却仍然保留了以西南地区为地理参照中心的特征。以《海外四经》为例,《海外南经》叙事顺序为自西南陬至东南陬,逆时针;《海外西经》为自西南陬至西北陬,为顺时针;《海外北经》为自西北陬至东北陬,为顺时针;《海外东经》为自东南至东北,为逆时针。这种叙事顺序反映了《山海经》的原始材料可能源于两组记录人员,其中一组记录方位为自西南至西北而东北;一组记录方位为自西南至东南而东北,而其地理参照中心则在西南地区。

综上可知,《山海经》最初的底本产生于三星堆青铜文明时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三星堆和《山海经》的研究还有许多需要深化的地方,因此,以上观点要能使更多人了解并认知、接受,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但笔者相信,逼近事实真相的观点终究能被时间所检验。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一 把思想内容的分析和结构写法的分析结合起来理解文章大意。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如何才能把二者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作为二者的中介。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者写作意图。这一构思体现在文章上,就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自然结合。文章第一段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到一年就做到“政通人和”,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已暗含“不以己悲”之意,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就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第二段抓住“衔”“吞”“朝晖”几个词,写尽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并用“然则”转入写“迁客骚人”,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因外物、自己而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两段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都是“以物”“以己”而生。最后再说“古仁人”的“忧”与“乐”,由此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最后点明主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斯人”呼应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

二 正确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

我国古代就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后始终严以律己,唯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决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把握住这句话的意思,再理解课文的内容就容易了。

背诵课文。

指导:熟读课文,抓住警句(关键性词句),理清文脉。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这样抱负的人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文章第一段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而“政通人和”,引出重修岳阳楼一事。已暗含此意,第二段抓住“衔”“吞”“朝晖”几个词,写尽洞庭湖的湖光山色,并用“然则”转入写“迁客骚人”,提出“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第三、四段分别写“迁客骚人”因外物、自己而或悲或喜的“览物之情”,最后点明主旨,以“斯人”呼应滕子京,表示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箴之意。抓住这个思路限时背诵 ,有助于快速记诵。

《岳阳楼记》资料

一 滕子京给范仲淹的信

与范经略求记书

六月十五日,尚书祠部员外郎文章阁待制知岳州军州事滕宗谅谨驰介致书,恭投邠府四路经略安抚资政谏议节下:窃以为天下郡国非有山水环异者不为胜,山水非有楼观登览者不为显,楼观非有文字称记者不为久,文字非出于雄才巨卿者不成著。今古东南郡邑为当山水间者比比,而名与天壤同者则有豫章之滕阁,九江之庚楼,吴兴之消暑,宣城之叠嶂。此外,无过二三所而已。虽浸历于岁月,扰剥于风雨,潜消于兵火,圮毁于患难,须必崇复而不使堕圮者,盖由韩吏部、白宫傅以下当时名贤辈各有纪述,而取重千古者也。巴陵西,跨城闉,揭飞观,署之曰岳阳楼,不知俶落于何代何人。自有唐以来,文士编集中无不载,其声诗赋咏,与洞庭君山率相表里。宗谅初诵其言,而疑且未信,谓作者夸说过矣。去秋以罪得兹郡,入境,而疑与信俱释。及登楼而恨向之作者所得仅毫末耳。惟有吕冲州诗云:“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此麤标其大致。自是日思以宏大隆显之,亦欲使久而不可废,则莫如文字。乃分命僚属于韩、柳、刘、白、二张、二杜、逮诸大人集中摘出登临寄咏,或古或律,歌咏并赋七十八首,暨本朝大笔,如太师吕公,侍郎丁公,尚书夏公之作榜于栋梁间。又明年春,鸠材工,稍增其旧制。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贞,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异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久矣,恭维执事文章器业凛凛然,为天下之时望,又雅意在山水之好,每观送行怀远之什,未尝不神游物外,而心与景接。矧兹君山洞庭,杰然为天下之最胜,切度风旨,岂不摅遐想于素尚,寄大名于清赏者哉?冀戎务尠退,经略暇日,少吐金石之论,发挥此景之美,庶漱芳润于异时。知我朝高位辅臣有能淡味,而远托思于湖山数千里外,不其胜与,谨以洞庭晚秋图一本随书贽献。涉毫之际,或有所助。干冒清严伏惟惶灼。

二 滕子京简介

滕子京(公元991—1047),名宗谅,河南人。1051年与范仲淹同榜考中进士,两人交谊从这时开始。滕子京为人尚气,敢于直言政见。《宋史》上说他“论天下事,奋不顾身”,欧阳修说他“登朝廷,与国论,每顾事是非,不顾自身安危”。1047年病故。及卒,身无余财。

三 宋代范公偁《过庭录》中关于《岳阳楼记》写作背景之说

“滕子京负大才,为众忌嫉,自庆阳帅谪巴陵,愤郁颇见辞色。文正与之同年,友善,爱其才,恐后贻祸。然滕豪迈自负,罕受人言。正患无隙以规之,子京忽以书抵文正,求《岳阳楼记》。故记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意盖有在矣。”

四 唐代名人写岳阳楼

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白居易《题岳阳楼》:“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饶杰腾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语文出版社

《岳阳楼记》资料:也谈《岳阳楼记》之“古仁人”

满园农

《语文学习》(1987年第1期)刊载了《〈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一文,(以下简称《探讨》)文章对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岳阳楼记》“古仁人”的注释,提出质疑,认为把“古仁人”注释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是没有深考作者的思想和置字义于不顾的结果。“古仁人”所指为何,这是个一向不大为人所深究,但又确有必要弄清的问题。《探讨》把它特别提了出来,以期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这无疑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都是很有益处的。

“古仁人”,到底应该作何解释才符合作者范仲淹的本意?恐怕首先需要弄清“仁人”一词涵义的演化。我认为这里的“仁人”不宜简单的理解为“仁人”,实则它已经过长期使用成为一个新词,且常与“志士”连用在一起,古人对其用义也不尽一致。《论语·卫灵公下》:“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朱熹注释“仁人”为“成德”之人,朱夫子是提倡修身养性的,所以着眼于“成德”的一面,所以后来释“仁人”为“品德高尚的人”或“有很高道德修养的人”,都没超过他的见解。《尚书·武成》:“予小子既获仁人,敢祗承上帝,以遏乱略。”显然是着眼于立功的一面,而非以德见称。《左传·昭公三年》,载齐景公听从晏婴的话,为之省刑,然后称:“君子曰,仁人之言,其利博哉!”表明“仁人”是济世利民的。《庄子·骈姆》:“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这里的“仁人”又是忧天下之忧的了。《汉书·东方朔传》:“故卑身贱体,悦色微辞,愉愉,终无益于主上之治,则志士仁人,不忍为也。”杜甫诗《古柏行》:“志士仁人莫嗟怨,古来材大难为用。”等等,则大都是把“仁人”视为志行坚贞、济世利民的治国辅君之才。因此,把“古仁人”释为“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固然有点以偏概全,未能达意,可是,就如《探讨》那样,释“古仁人”为“古代仁爱的人”,也难免失之拘泥,忽视了词义发展后之丰富内涵。看来把“古仁人”解释为“古代有志济世,忧国忧民,品德高尚的人”,似较符合实际。须知范仲淹是位熟读古代经典的人,他对“古仁人”的含义不仅深刻理解,而且对“古仁人”的精神也是身体力行的。所以欧阳修在《范公神道碑铭》中称道他:“少有大节,其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①这里的“有大节”和“有志于天下”,可以看作是对范所谓的“古仁人”的特点的具体说明。自然,这一点也可从范的一生言行中得到印证。

至于“古仁人”是否如《探讨》所说“特指孟子而言”呢?我认为:不是特指孟子而言,而是泛指包括孟子在内的前贤而言。应该看到范仲淹并没有把孟子看作一心“与归”的“斯人”。他在自己的诗文中常常提到他所仰慕和效法的,是三代两汉以来的前代圣贤。这一思想集中表现在其《上资政晏侍郎书》里,在这封信中,当他向器重和提拔他的前辈晏殊详述自己的学行与志趣时,把伊尹、太公、仲尼、管仲、蔺相如、诸葛亮、陈汤、祖逖、房乔、姚崇这些人,都列举了出来,然后说:“此前代圣贤非不奇也,某患好之未至尔!”②从这里,我们可以悟出两点:其一,范仲淹所向往的“前代圣贤”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一个理想人物的“群体”,他们就是以伊尹、孔子等为代表的情怀伟大、忧国忧民的古之仁人,也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中的一些优秀代表。这些人物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就是范仲淹的思想渊源所在。其二,范在信中没有提到孟子,至少可以说明,孟子并不是他心目***别所“好”的前贤,因而也就难得出范的政治思想是“继承《孟子》当无疑义”的论断。诚然,范的“先忧后乐”的见解脱胎于孟子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不过对此前人早就说过。元代张临在《增修范文正公祠记》中说:“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所谓‘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先生志也。”③可惜张临仅仅看到两人思想有联系的一面,而没认识到二者有区别的一面,那就是范仲淹的思想境界远远超出了孟子。早在南宋的王十朋在其《读〈岳阳楼记〉》一诗中,就有过评价:“先忧后乐范文正,此志此言高孟轲”。显然,孟子的“同忧同乐”是不能同范的“先忧后乐”同日而语的。再说范仲淹在他的诗文中,提到孟子的地方并不多;即使提及,也没有从正面歌颂,不象对孔子那样肯定。应该承认,孟子的“仁政”思想,确实对后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但是,孟子在北宋时却并不怎么受人欢迎,乃至遭到非议,范仲淹的好朋友李觏(泰伯),就是一位有名的贬抑孟子的人。他曾尖锐的批评孟子只讲仁义,反对“曰利”是偏激。④对这一历史背景,我们在探究“古仁人”的问题时,也不能不考虑到。

总之,对范仲淹的思想渊源不宜理解得过于狭窄,更不宜把他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看成是孟子个人。客观的说,范文中所提到的“古仁人”,应该是指前代那种忧国忧民,既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又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优秀人物集体,或者说,理想人物的化身。

注:

①《范文正公集》(二)《褒贤集》第三一五页,

②同上书(一)卷八第七○页。

③同上书(二)《褒贤祠记》卷一第三二五页。

④《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九《原文》:“孟子谓‘何必曰利’,激也,焉有仁义而不利者乎?”

资料来源:《语文学习》1987年第1期第14页

《岳阳楼记》资料:《岳阳楼记》之“古仁人”探讨

张觉

范仲淹《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课本注:〔古仁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只是根据范仲淹此文之内容推测而来。注者不但没有深考作者的思想渊源,而且根本置字义于不顾,因而完全违背了文从字顺的训诂原则。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么“仁”字在古代所特有的意义就完全被抹杀了。当然,这种注解,也并非一家之言,现在各种选本大多如此,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加以探讨。

众所周知,“仁”在古代是指仁爱,指对人亲善。因此,这里的“古仁人”应解释为“古代仁爱的人”。据我们的查考,认为这里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乃脱胎于《孟子》,而这“古仁人”便是特指孟子而言。下面谈谈我们的根据,供大家品评。

孟子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最有权威性的代表人物。他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他的中心思想是仁义。“行仁政”而“王天下”便是他的政治主张。他反复强调统治者要有仁爱之心。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上》)“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梁惠王上》)“仁则荣,不仁则辱。”(《公孙丑上》)他劝梁惠王“施仁政于民”(《梁惠王上》),劝齐宣王“发政施仁(《梁惠王上》)。可见,范仲淹称他为”古仁人”是名副其实的。

孟子“行仁政”的思想基础是他的民本思想。他多次强调与民同乐。如:“古之人与民皆乐,故能乐也。”(《梁惠王上》)“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梁惠王下》)“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显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从《孟子》脱胎而来。当然不但脱胎,而且换了骨。“先”、“后”两字,把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升到了更高的境界。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一点,就必然会把范仲淹心目中的“古仁人”误解为不着边际的“古时品德高尚的人”了。当然,作者也可能是断承了前代很多人的思想,但从此文的内容、特别是从文中的词句来看,其继承《孟子》当无疑义。

还须指出的是,文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数句,也是指孟子而言的。孟子曰:“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公孙丑下》)孟子之言与范氏之论,若合符节,此亦可明范氏之“古仁人”乃指孟子而言也。

《岳阳楼记》资料:内容分析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范仲淹因提出政治改革主张,触动了朝廷中保守派的利益,被罢夺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职务,贬放邓州(现在河南省邓县)。第二年六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行将落成,函请范仲淹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是在这年九月十五日写成的。下面谈几个问题:

一 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理解。

我国古代早有“与民同乐”的思想。孟子云:“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里说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来源于民本思想,是针对封建君主提出的,目的在于缓和封建统治者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维护封建社会的安定,客观上也有利于人民,但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范仲淹在本文中把它发展成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并以此作为对待仕途进退的原则,则有深远的影响。范仲淹出身贫寒,为官以后始终严以律己,唯以人民疾苦为念,并以所得俸禄在家乡置“义田”千亩,救济族中贫寒的人,死后无余财;在朝廷则敢于直言进谏,被欧阳修誉为“立朝有本末”,虽屡遭贬谪,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为,证明他确实有这样的抱负,绝非虚语。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的意义。

二 作者的基本构思和文章的特色

本文题为《岳阳楼记》,自然要写岳阳楼的景色,但作者的意图却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怎样才能使二者融为一体呢?这就需要用抒情成分作为二者的中介。由此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基本构思:由叙事入手说到岳阳楼的“大观”,再写“迁客骚人”登楼时一悲一喜的情怀,最后将这种情怀跟“古仁人之心”作对比,自然引出议论,说明作记意图。

这一基本构思表现在文章风格上,就是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的自然结合。开头叙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后,不过一年功夫,就做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已暗含“不以己悲”的意思,说明他不同于一般的“迁客”。这对下文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乃至最后写“古仁人之心”,都具有引发作用,决非闲笔。接着承上文“重修岳阳楼”写“岳阳楼之大观”,虽字字皆景语,却又显出作者的开阔胸襟和宏伟气度,跟结尾“不以物喜……”一段议论互为表里。到“然则北通巫峡”,陡地一转,呈低回之势,用设问带出两个富于特征的画面,每一个画面又都是先写景,后写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极力渲染“迁客骚人”们的悲和喜。悲则“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喜则“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二者虽形态有别,而实质却相同,都是“以物”“以己”而生。由此再转入议论,将文势推向***,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是完全顺理成章的。

三 关于骈散结合的句法

骈句,指的是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行文相邻、字数相等的两句话,跟对偶相似,只是不像对偶那样在音韵上有严格的要求。骈句也有工整和不工整之分,不工整的骈句在结构和字数上也可能不完全合乎要求。散句,则是相对于骈句而言,也可以说,骈句以外的句子都是散句。

骈句在先秦文章中就有,但不是有意而为,汉代产生赋这一文体之后,才盛行起来,到六朝时更发展成为骈体文,而且多用四言六言的句子排比对偶,称为“骈四俪六”。中唐以后,骈体文衰落,但人们在文章中仍常用骈句,而且有限于四言六言。一般的说,一篇文章中仅使用几个骈句,算不得“骈散结合”,必须使骈句达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以算得。

本文运用骈散结合的基本原则,该骈则骈,该散则散,完全服从内容的需要,不是为了追求单纯的形式美。例如首段叙事就全用散句;写岳阳楼“大观”,起结均用散句而中间写景则用骈句;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的景象,所用骈句最多,语言也高度凝练;结尾起结全用散句,过渡句“然则何时而乐耶”也是散句,其余又全是骈句。骈散交错,节奏不断的变化,读起来声调铿锵,才能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

《岳阳楼记》资料:写作特点

一 结构严谨,剪裁得当

文章开头一段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扼要地指出重修岳阳楼是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前提下进行的。而《岳阳楼记》是作者 应滕子京的请求而作的。在这段里,对于重修岳阳楼的工程,只用“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两句交代清楚,并没有描写重修后的岳阳楼如何壮丽,因为这与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无关。

第2段,先写岳阳楼上所见的胜景,“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层写得极概括。一则关于洞庭湖的胜状“前人之述备矣”,二则写洞庭湖的胜状并不是本文的重点。接着通过“然则北通巫峡……得无异乎?”向重点部分过渡。用“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一反问,引出下面第3、4段文字。

第3、4两段是对“览物之情”的具体描述。这两段在形式上是对称的,都是先写景,后写迁客骚人触景而生的情。景不同,情也不同。一悲一喜,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又证实了前文的“异”字。

第5段是全文的重点。在这段里,作者提出理想化了的“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的地方正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答了前面所提出的“或异二者之为”的原因。于此抒发了作者的伟大抱负,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二 出色的景物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征对景物作生动细致的描绘。以第2段为例,高山和江水本来都是雄伟的形象,作者却在二者的前面用了一个“衔”字和一个“吞”字,这就把洞庭湖的浩瀚气势一下子渲染出来了。“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二句写湖的广阔,是从空间着笔。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二句则是从时间方面描写的。空间描写着重其持久不变的方面,时间描写则着重其千变万化的方面。又如第4段,从“至若春和景明”到“郁郁青青”写昼景。“春和景明”写天,“波澜不惊”写水,“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又共写天和水。“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写动物,“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写植物。“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又写天,“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又写水。都抓住了特征,十分生动细致。

三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历来伟大作家都是善于把自己的情寓于景中,既描绘鲜明的图画,又抒发自己的情怀。《岳阳楼记》就具备这一特色。它描写岳阳楼之大观,只用了“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2个字,就把洞庭湖波澜壮阔、雄浑浩淼的图画,展现在读者面前。特别是描绘岳阳楼的两种景色和迁客骚人的两种心情,使人有如亲临其境之感。当霪雨凄风的时候,岳阳楼是那样阴惨:可以听到“阴风怒号”“虎啸猿啼”等令人胆寒的声音;可以看到“日星隐耀”“山岳潜形”“薄暮冥冥”等阴森可怕的色彩;可以感到那种“商旅不行”“樯倾楫摧”的悲凉境界。面对着此种景物,产生“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的心情,那是十分自然的了。可是,当“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的时候,岳阳楼却又是另一幅图画。它是那样明媚,那样欢快,我们似乎看到了“一碧万顷”“锦鳞游泳”“浮光跃金”的鲜艳色彩;听到了一片“渔歌互答”的欢乐的声音;并且“岸芷汀兰,郁郁青青”,真觉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面对此种景象,抒发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喜洋洋”的心情,那也是十分自然的了。

散文辞赋化

《岳阳楼记》是一篇散文,却包含了辞赋的特点。作者在文章中大量使用了整齐的排偶句,使文章节奏和谐,音调铿锵,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如第三段里,“从霪雨霏霏”到“虎啸猿啼”,第4段里从“春和景明”到“此乐何极”,都是四个字的排比句。其中“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和“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等又都是对偶句。这些排偶句还往往平仄对称,并且押韵。如“日星隐耀”是仄平仄仄,下句的“山岳潜形”就是对称的平仄平平。第3段里的“霏”和“开”押韵,“推”和“啼”、“讥”和“悲”押韵;第4段里的“明”“惊”“顷”“泳”和“青”押韵,“里”“璧”和“极”押韵,“忘”和“洋”押韵。这些押韵字的使用,都增强了文章的声音之美。

这些整齐的排偶句和押韵句,并不是与散文句分开使用,而是将它们夹用在散文句子中间。如第2段,以散文句“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开头,接着便用“衔远山”到“气象万千”三组排比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又是散文句。“然则”以下直到“得无异乎”,散文句中夹用“北通巫峡,南极潇湘”一组对偶句。第2、3段,基本上是散文句,可是多数句子的末字押韵。还有在句中押韵的,如“感极而悲者矣”的“悲”字,“其喜洋洋者矣”的“洋”字。在散文句中夹用排偶句和押韵字,可使文章变化多姿,不落板滞。

《岳阳楼记》资料:作者简介

范仲淹(公元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靠母亲与继父抚养成人。少有大志,虽曾吃粥度日,仍苦学不倦,慨然以天下为己任。1015年(26岁)考中进士,居官后遇事敢言,不怕打击,多次触怒权贵遭到贬谪,仍坚持革新主张。宋仁宗时,西夏贵族***经常骚扰西北边境,边臣战守无方,连吃败仗。范仲淹多次上书献安边之策,宋仁宗任他为陕西经略副使(职权略高于总督),镇守延安。范仲淹上任后,明赏罚,鼓士气,改军制,勤训练,增修要塞城堡,招抚流亡居民,团结境内各族人民。由于军民团结,加上正确指挥,一再挫败进犯之敌。

庆历三年(1043),由于群臣交荐,仁宗任范仲淹为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深知当时“官乱于上,民困于下,夷狄骄盛,寇盗横炽”的严重危机,当政以后,团结了韩琦、富弼、欧阳修、滕宗谅等一大批主张革新的人物,锐意改革弊政,提出“明黜陟、抑挠幸、精贡举、择长官、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十项主张,想要改革政治,发展生产,做到百姓安乐,国富兵强。范仲淹的改革措施明显地触犯了大官僚的利益,官僚权贵群起反对,诬蔑范仲淹等人搞朋党宗派,改变祖宗法制

三国宫本武藏是真有人吗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若即若离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若明若暗 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若唬若现 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若离若即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若明若昧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隐若显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有若无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若什么若什么有哪些成语

若有若无

若存若亡

若即若离

若明若昧

若明若暗

若隐若现

若离若即

成语就这七个

若什么若什么的成语

若存若亡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若即若离 :若:好象;即:接近。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离若即: 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若明若暗 :好象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若明若昧: 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隐若显 :若:好象;隐:隐藏;显:显现。好象隐藏不露,又好象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隐若现: 隐隐约约,畅不清楚。

若有若无 :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含有两个若的成语有哪些

若存若亡、若离若即、若影若显、若明若暗、若明若昧

若的成语有哪些

判若云泥、

进道若蜷、

避之若浼、

翩若惊鸿、

安之若固、

不绝若线、

趋之若鹜、

凛若秋霜、

沉痼自若、

凛若冰霜、

失之若惊、

被宠若惊、

旷若发蒙、

判若两途、

得之若惊、

言若悬河、

冷若冰霜、

若无旁人、

夷然自若、

怊怅若失、

若释重负、

深藏若虚、

嫉恶若仇、

若隐若显、

蠢若木鸡、

重若丘山、

料敌若神、

廖若星辰、

神色自若、

安若泰山

字若涂鸦、

视若路人、

神气自若、

受宠若惊、

亲若手足、

炳若日星、

寂若死灰、

肝心若裂、

目若悬珠、

若不胜衣、

契若金兰、

敬若神明、

傍若无人、

寥若晨星、

镇定自若、

欣喜若狂、

洞若观火、

归之若流、

谈若悬河、

燎若观火、

惊喜若狂、

视死若生、

言谈自若、

宠辱若惊、

视若儿戏、

昂昂自若、

嗒然若丧、

阒若无人、

行若狗彘、

奉若神明

进道若踡、

判若两人、

寸阴若岁、

心若止水、

飘然若仙、

若丧考妣、

轻若鸿毛、

矫若惊龙、

若离若即、

进道若退、

渺若烟云、

邈若山河、

欢喜若狂、

邈若河山、

惘若有失、

斠若画一、

虚怀若谷、

命若悬丝、

心怀若谷、

动而若静、

禽兽不若、

判若水火、

言行若一、

浩若烟海、

若隐若现、

若有若无、

邈若河汉、

泰然自若、

大勇若怯、

面若死灰

若敖之鬼、

言笑自若、

疾之若仇、

料远若近、

涣若冰释、

轩昂自若、

谈笑自若、

悬若日月、

始终若一、

化若偃草、

坦然自若、

举国若狂、

心若死灰、

辨若悬河、

大智若愚、

若明若暗、

终始若一、

从善若流、

寂若无人、

大辩若讷、

朗若列眉、

情若手足、

爽然若失、

举止自若、

怅然若失、

神意自若、

心若寒灰、

求贤若渴、

门庭若市、

大巧若拙

指挥若定、

烂若舒锦、

履险若夷、

欢若平生、

较若画一、

爱才若渴、

诸若此类、

正言若反、

慎终若始、

大直若屈、

功若丘山、

举重若轻、

灿若繁星、

危若朝露、

旁若无人、

惘然若失、

茫然若失、

视险若夷、

交淡若水、

若敖鬼馁、

若烹小鲜、

昭然若揭、

若卵投石、

欢欣若狂、

风雨时若、

烂若披掌、

口壅若川、

置若罔闻、

若涉渊冰、

视若无睹

少成若性、

若即若离、

谈噱自若、

上善若水、

若出一辙、

灿若列星、

差若天渊、

口若悬河、

了若指掌、

***自若、

若张火伞、

烂若披锦、

求知若渴、

神情自若、

齿若编贝、

判若鸿沟、

若合符节、

明若观火、

狗彘不若、

意气自若、

晏然自若、

涣若冰消、

向若而叹、

为蛇若何、

大直若诎、

昂然自若、

炳若观火、

尊严若神、

弃若敝屣、

浮生若梦...

美若什么成语有哪些

美若天仙

天仙是古代汉族传说中天上有法力的神仙或者仙女。

天仙也分为几种级别的神仙。

天仙,道教五仙之一,地仙厌居三岛而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

若()若()这样的词语有哪些

若存若亡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若即若离若:好像;即:接近。好像接近,又好象不接近。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明若暗好像明亮,又好像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若明若昧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同“若明若暗”。

若离若即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同“若即若离”。

若有若无形容事物不清晰或关系不亲密。

若隐若显若:好像;隐:隐藏;显: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隐若现若:好像;隐:隐藏;现:显现。好像隐藏不露,又好像显现出来。形容隐隐约约,看不清楚的样子。

若什么若什么的词语有哪些

若有若无、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潜意识与梦境有什么关系?求答案

是的,宫本武藏是日本战国末期至江户时代初期真实存在的剑术家、兵法家。

《兵道镜》、《五轮书》、《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都是他写的。

但他的对手佐佐木小次郎是否真实存在,在日本历史上是还没有定论。

魏晋时期佛教的传入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冲突,原因、发展及意义

一、心理动因

有时候,觉得自己昨晚或更早以前做过“这个梦”,还会有其他的心理动因。

佛洛伊德有一个女病人,“梦见她在某街某店门口遇到一个好朋友,是她从前的家庭医师。第二天早上出去逛街,恰恰就在那儿遇见了他,好似梦境重演。”这似乎是个典型的“预知之梦”。

但在佛洛伊德的详细查问之下,发现这位女病人从早上起床到与老医师相遇之前,都“没有昨夜做过此梦的印象”,是在遇到老医师之时,“一看到他,便认为自己昨夜曾梦过这次相遇。”佛洛伊德说:“她实际上有没有做过那个梦,并不要紧。分析的重点在于她何以会想起来。”分析的结果如下:原来这位女病人多年前在医师家里认识某位男士,两人一见钟情。多年来,两人一直继续来往,而就在做梦的前一天晚上,她空等他到深诳,但希望却落空了。佛氏说:“由于在此不便报告的种种详情,我很快就了解,看到这位老医师而发生那个预言性的梦幻觉,他的意思等于是说:“啊,医师,你让我想起了旧日时光,那是他多看重我们的约会,那时我总不会白等的。”

对旧日美好时光的熟悉感,在遇到老医师时一下子浮现,想“重温旧梦”的念头“转移”成她在梦中与老医师相遇的想法。

也有些人在初到某个地方时,会觉得“似曾相识”,觉得那里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好像在“梦中来过。”这种“景物”的熟悉感,也可能是另一种受潜抑的心思的“转移”。佛洛伊德另有一个女病人,对12岁时所发生的一件怪事一直无法忘怀,当年她到乡下拜访某位同学,一进她家庭院就觉得以前曾经来过,进入客厅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但她确实是未曾来过这里。佛洛伊德在他高明的分析里指出,这种“熟悉感”其实是来自另一种“熟悉感”。原来这位同学有个得很重,而且不久人世的弟弟(病人在拜访她家时已知此事),而病人自己唯一的弟弟在几个月前曾患恶性白喉,她因此而被送到远方亲戚家隔离,被迫离家的她也许有过期望弟弟死亡的念头,但这个念头被潜抑了。在拜访同学家时,知道对方也有个病得快死的弟弟时,(后来她也看到他了),可能模糊地想起自己在几个月前也有类似经验,但意识无法承认这点,于是这种熟悉感就“转移”为对花园、房子的熟悉感。

梦是“想”,在某此幽微的心理动因下,我们会“幻想”我们做过某个梦。

二、前瞻性思考与潜意识的洞察力

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在1952年就相当精确地描述了“太空漫步”的情景,比真正的太空漫步早了13年。但没有人说阿西莫夫具有“预知能力”,大家觉得这是“合理的推测”,因为人是具有“前瞻性思考”的生物,梦见亲人的死亡,譬如前述那位来自西班牙的精神科医师,想起在故乡的父亲还有他过胖的体重,心中浮现“他可能死于中风”的想法,乃想“合理的担忧”,而这种担忧被编入梦中,实在也是合情合理的。

除了“前瞻性思考”外,我们还需要考虑梦中的“潜意识洞察力”,这种洞察力又可分为生理与心理两种。哈费德医师在《梦与梦魇》一书中,就提到一个可能两者兼而有之的“预知这梦”:

有一个病人数次梦见自己的手臂及嘴巴因麻痹而成一种痉挛状态,几个月后,他的梦境成真,当他在修理收音机时,忽然产生局部***现象,后来发现,他的麻痹现象是梅毒的并发症,令人感兴趣的是,病人何以在几个月前就于梦中出现梅毒的并发症警兆呢?从生理上来看,梅毒是隐伏进行的,外表虽看不出来,但他的动脉也许已受到破坏,以前在夜梦中曾经受到一些轻微的袭击而产生此梦;从心理上来说,病人心中也许已有染思梅毒的隐忧,在梦中,这些隐忧活跃起来,成为预示他疾病的先兆。

前面我们提过,生理***可以成为梦的材料与来源,在夜梦中,我们对外在***的敏感性减弱,对来自内在器官的***反而较敏感,杨格认为梦可以“唤起我们对身体初期不健康状态的注意”,说的就是这种情形。

弗洛姆(E.Fromm)也提到一个含有心理洞察力的“预知之梦”:有一次,A与B见面,讨论彼此在未来事业上的合作。A对B的印象很好,因此决定把B当做自己事业上的伙伴。见面后当晚,A做了下面这个梦:“我看见B坐在我们合用的办公室内,他正在翻阅账薄,并篡改账薄上的一些数字,以便掩饰他挪用大量公款的事实。”

A醒来之后,觉得这个梦是他对B的敌意及疑心在作崇,他忘掉这个梦,而和B正式合作生意。一年后,A发现B真的擅自侵占大量公款,并以账薄的虚***记载来掩饰此种行为。佛洛姆认为梦中的预言性质可能表示A与B初次相见时,对B的洞察力。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常非如我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单纯,A直觉地认为B是一个不诚实的人,但B的外在形象却又给A非常良好的印象,他遂压抑“B是不诚实”的不好想法(一开始就怀疑别人总是不太好的),这个压抑的念头难以在清醒思维时浮现,但却在夜梦中大肆活动,而产生了有预言性质的梦境。

三、梦成了自我兑现的预言

一个太在意梦所提供的“第三种知识”的人,也有可能使梦成为“自我兑现的预言”(Self-fulfillment prophecy)。《聊斋志异》里有一则《牛飞》说:“乡人某甲买了一头牛,颇为健壮。有一天晚上,某甲梦见牛长了翅膀飞走了,他醒来觉得这是个不祥的梦,怀疑将有所丧失,于是牵牛到市场折价出售。他将售得的银两用布巾包裹缠绕在臂上,在回家的途中,看到路旁有一只老鹰正在吃死兔的腐肉。某甲走近前,老鹰很温驯,并不飞离,于是他就以布头绑住老鹰的腿股,再缠绕在自己的臂上,继续往回家的路走。被缚的老鹰沿途一再摆扑,某甲稍不注意,老鹰竟带着包有银两的布巾飞上天去。

清人笔记***《秋灯丛话》里,另有一则有关清初大儒朱竹坨(《明史的编修)的故事说,朱竹坨很喜欢吃鸭肉,年轻时候曾梦见自己行经郊外时,看到一个大水池,池中蓄养了好几千只鸭子,在一旁看守的童子对他说:“这是先生您一生的食料。”后来朱竹坨81岁时,因生小病而卧床休息,又梦见回到年轻时代梦过的那个大水池边,结果发现水池里只剩下两只鸭子。他醒来后,觉得不祥,告戒大家家人不可再烹杀鸭子;想不到女儿刚好回来探病,知道父亲喜欢吃鸭肉的她,在家里宰了两只,特地带来孝敬父亲。朱竹坨看到这两只煮熟的鸭子,叹道:“我的食录就到这里结束了吗?”当天晚上,他就死了。

这也是“自我兑现的预言”,朱竹坨深信梦中的预言,而告诫家人勿再杀鸭,但“人算不如天算”,看到女儿送来的两只鸭子,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也许就是这样,而使他的病情恶化,一命呜呼。

四、“巧合”中的心理因素

“巧合”看来似乎是个数学上的机率问题,但若有心理因素介入,则也会变成心理问题。一般人常说:“天下哪有那么巧的事?”但多数人都忽略了下面这个数学问题:就个人来说,一个人每晚做五六个梦,一生会做10万个以上的梦,这10万个梦若有一两个与外的***,情景或他人想法“若合符节”,其概率并非“微乎其微”的,就所有的世人来说,每天晚上有几十亿个人在做梦,在这“几百亿”个梦中,若有几个梦和“明天发生”的事“若合符节”,其机率更是增加了很多。这种机率若再加上“随个人心意”的解释,就如虎添翼般。

明人张瀚在他的《松窗梦语》里,提到他的两个“预知之梦”:一次是在当诸生时,梦见一个青面鬼给他一双红鞋,里面题有“三十六名”,后来参加乡试上榜,排名第“四十九名”。又一次是乡试后赴京参加京参加京试,梦见一个人给他十个一文的青钱,对他说将十个铜板丢在地上,出现背面较多的就能上榜。他在梦中掷了两次,一次出现六个背面,另一次出现七个背面,那人说,“丢出这样的数目,已经足够了。”结果他京试也上榜,排名第“四十二名”。

张瀚说:“一以四九,一以六七,数皆暗合”。但所谓的“暗合”,第一次是将真实的名次“四十九”拆开来,以四乘九,得到梦中的“三十六”;而第二次则是以梦中的六乘以七,而得到真实的名次“四十二”。两次的计算方式是完全相反,共法则纯然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心理法则。其实,张瀚乡试生名次若是第九、三、十八、二名誉将梦中的六和三以加、减、乘、除“运算”的结果)。他恐惧也会认为“暗合”,只要是“存心相信”,我信总能够找出梦境与真实“暗合”的蜘丝马迹。

我们一生所做的梦,有一些会涉及到外在真实世界的人物(包括自己)及***,就说千分之一好了,但多数人总是津津乐道于一两次偶然的巧合,而轻易遗忘其他1000个失败的预言或感应,这种“选择性的认知”多少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与对生命的基本态度。

儒道纷争借助向秀、郭象等人在理论上的贡献基本平息。但与儒道纷争几乎同时发生的另一股学术思潮即儒佛纷争也是对儒学发展的一次重大考验。儒道纷争所要解决的是正统儒学与本土异端思想的冲突与融合,而儒佛纷争则是中华本土文化第一次面对域外文化的挑战而不得不作出的回应。因此,儒佛纷争在儒学发展史上的意义至关重大,儒学如不能有效地回应域外佛教文明的挑战,便无法继续存在和发展,当然更不会有后来的宋明理学,不会有儒学的再生与辉煌。佛教传入中土的确切时间今已不可确考。但大体说来至少在东汉时期中土士人已知道佛教的存在,并模糊地感觉到儒佛之间的差别,朦胧地预感到儒佛之间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据袁宏《后汉纪》:"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其教以修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其精者号沙门。沙门者,汉言息心也。盖息意去欲,而欲归于无为也。又以人死精神不灭,随复受形,生时所行善恶,皆有报应,所贵行善修道,以炼精神而不已,以至为而得为佛也。"显而易见,在佛教传入中上的早期阶段,在士人的心目中,极易将这种域外文明视为与本土文化的思想异端即道家之学相类似。佛教传入中国不久,便必然与儒学思想发生冲突,而与道家思想合流。

儒佛之间的冲突在东汉时期还只局限在一些形式末节问题上,真正从理论层面进行交锋还是在魏晋及其之后。通观汉末魏初出现的牟子《理惑论》,儒佛之间在此时的冲突主要是儒佛同异、本末等问题。牟子认为儒佛相合而不相乖?"书不必孔丘之言,药不必扁鹊之方,合义者从,愈病者良",其用意似乎是以佛补儒,借用佛家的道理以济儒学之穷。《高僧传·康僧会传》所载三国时僧人康僧会与东吴之主孙皓的一段对话,大体可说明当时人心目中的儒佛关系。皓问曰:"佛教所明,善恶报应,何者是耶?会对曰:"夫明主以孝慈训世,则赤乌翔而老人见;仁德育物,则醴泉涌而嘉苗出。

善既有端,恶亦如之。故为恶于隐,鬼得而诛之,为恶于显,人得而诛之。《易》称:‘积善余庆。’《诗》咏:‘求福不回。’虽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训。” 皓曰:“若然,则周、孔已明,何用佛教?”会曰:"周、孔所言,略示近迹,至于释教,则备极幽微。故行恶则有地狱长苦,修善则有天宫永乐。举兹以明劝阻,不亦大哉。"白此不难看出,康僧会一方面论证儒佛为一,二者在根本理念上并不冲突,另一方面则论证佛教的理论备极幽微,比儒学的理论更高一筹。这样一来,便极易引起儒佛之间的冲突。

从孙暗的观点看,儒家***既然与佛教义理并不存在根本的冲突,那么有什么理由舍弃儒教而专用佛教?康僧会虽然以佛教义理各极幽微加以解释,但由此并不能减轻素有"内诸夏而外夷狄?

思想传统的儒家十人的困惑以及他们对佛教义理的本能排斥。佛教之徒如果不能有效地回应这种责难,那么儒佛为一说便根本不能成立。对此,牟子《理惑论》曾以设间的形式明确触及这一问题。

问日:"孔子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仁也。’孟子讥陈相更学许行之术,日:‘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变夏者也。’吾子弱冠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含之,更学夷狄之木,不已惑乎严牟子对此回答说:"此吾未解大道时之余语耳。若子,可谓见礼制之华,而暗道德之实,窥炬烛之明,未睹天庭之日也。孔子所言,矫世法矣;孟坷所云,疾专一耳。昔孔子欲居龙夷,日:‘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及仲尼不容于鲁卫,孟柯不用于齐梁,岂复仕于夷狄乎?禹比西羌而圣哲,瞽瞍生舜而顽器,由余产狄国而霸秦,管蔡自阿洛而流言。传曰:‘北辰之星,在天之中,在人之北。’以此观之,汉地未必为天中也。佛经所说,上下周极,含血之类物,皆属佛焉。是以吾复尊而学之,何为当舍?尧舜周孔之道,金玉不相伤,精瑚不相妨。谓人为惑,时自感乎严确实,从文化交流的观点看,如果继续以夷夏之辩的立场看待佛教文明,当然是一种心胸较为偏狭?"自感"。

然而问题在于,佛教的传入以及在魏晋时期的流行,这一阶段毕竟不是儒学的黄金时代。恰恰相反,儒学当此时除了陷入玄学化的危机外,其自身也面临着深刻性的信仰危机。因此,儒佛之间的冲突并不仅仅是夷夏之辩问题,而是佛道合流共同推进了儒学的玄学化过程。《高僧传·支遁传》载:"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彼亦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服。”那么他们叹服的究竟是什么呢?请看《世说新语·文学篇》注云:"支氏《逍遥论》曰:夫逍遥者,明至人之心也。庄生建言大道,而寄指鹏晏鸟,鹏以营生之路旷,故失适于体外;以在近而笑远,有矜伐于心内。至人乘天正而高兴,游无穷于放浪;物物而不物于物,则遥然不我得;玄感不为,不疾而速,则逍然靡不适。此所以为逍遥也。若夫有欲,当其所足,足于所足,快然有似天真,犹饥者一饱,渴者一盈,岂忘丞尝于糗粮,绝觞爵于是醪醴哉?苟非至足,岂所以逍遥乎? 此向、郭之注所未尽。"按向秀、郭象的解释:"夫鹏之上九万尺,之起榆枋,大小虽差,务任其性,苟当其分,逍遥一也。然物之芸芸,同资有待,得其所待,然后逍遥耳。唯圣人与物买而循大变为能无待而常通,岂独自通而已。又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不失则同于大通矣?"显而易见,支遁的解释之所以令众懦叹服,主要在于他纠正了向、郭"从有待者不失其所待"的偏颇,而直认庄周以"至虚之心"全然超脱了现实的物质世界,而不是依顺于现实世界。这样一来,佛家义理便与道家思想若合符节,从而对儒学的玄学化起到进一步的推进作用。故而孙绰《道贤论》以为"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

佛道合流推动了儒学玄学化的过程,然而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激起一些人对佛教的公开反对。尤其是佛教的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神不火等思想,越来越被下层民众所接受,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与儒学在争夺信仰群,儒家学说的命运与前途岌岌可危。为此,孙盛在《与罗君章书》中写道?"今以万物化为异形者,不可胜数,应理不失,但隐显有年载。然今万化犹应多少?…"吾谓形既粉散,知亦如之;纷错混淆,化为异物、他物,各失其旧,非复昔日。此有情者所以悲叹。若然,则足下未可孤以也。"孙盛对佛教生死轮回说的批判,实开南朝神灭与神不灭论争之先河。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经魏晋至隋唐始臻极盛。由于佛教产生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文化结构与中国不同,要在中国立足,必须经过一定的改造和更新,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认为:魏晋时期,佛学依附于玄学,经南北朝才独立发展,到隋唐才完成了中国化。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仍有讨论的余地。

佛教传入中国,必不可免地与中国固有的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抵触,其中主要是儒家思想及其变种。从秦始皇“以吏为师”确立法家的地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汉经学的兴衰,到魏晋玄学的流行,其间经隋唐佛学,到宋明理学,明显地呈现出一种运动变化的系列。隋唐之际佛教独步青云,也不是偶然的,只是这运动中的一环。只有这样考虑才能完整说明佛教中国化问题。

一、从兴佛与毁佛看佛教中国化

佛教是否中国化,关键就是看它是否适应中国封建社会发生发展的状况。佛教的兴起,首先是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然而佛教的发展,又和统治阶级构成矛盾,因而时常遭到禁断。

中国封建社会的矛盾一直很尖锐,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经常迫使人民群众铤而走险。统治阶级就是利用劳动人民绝望的心理,向人民推销精神毒品。东晋时期大臣庚亮认为佛教“殊俗参治,怪诞杂化”,用晋成帝的名义发布诏旨,限制佛教。大臣何充说:“有佛无佛,固是非臣等所能定也。然寻其遗文,钻其要旨,五戒之禁,实助王化!贱昭昭之名行,贵溟溟之潜操,行德在于忘身,抱一心之清妙,……弊无妖妄,神道经久,未有其比也。”〔1〕这位大臣连佛到底有没有, 都断定不下来,却要鼓吹佛教,原因就是佛教禁断人们的欲念,不准百姓有生存的想法,忘却自身,为统治阶级服务,因而可以从思想上控制人民,有利于封建统治。这就是为什么统治阶级要极力提倡佛教。

东晋和南朝的大部分皇帝,都是提倡佛教的,到梁武帝萧衍时达到了顶点。萧衍总结了***动荡的原因后说:“建国君民,立教为首”,寻找适合其利益的意识形态。萧衍一面大力提倡儒家以维护纲纪,一面又著书立说,宣扬佛教。据《梁书·本纪》记载,萧衍“笃信佛教,制《涅pán盘》、《大品》、《三慧》诸经,累数百卷,所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学,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主持编修了五千多卷译注经。萧衍还三次舍身同泰寺,由群臣用重金赎回,把佛教抬到了与孔子同样的高度。这种舍身行动,还有沈约等世家参加,形成一股逆流。

经过统治阶级的极力提倡,南朝佛教空前兴盛起来。桓云说:“京师竟其奢*,荣观纷于朝市,天府为之倾,名器为之秽黩。避役钟于白黑,乃至一县数千,猥成屯落。”〔2〕一县有数千之众, 这还只是在东晋,萧衍时期,国家财力确到了“天府为之倾”的境地,一次赎身,就达一亿!

寺院经济的强大,削弱了封建国家控制的人口和土地,不利于封建统治,造成国库财富空虚。封建国家也多次禁断佛教,限制其无限制发展,其中以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和周世宗三次规模最大。

太武帝崇信道教,听了大臣崔浩的意见,严厉灭佛。“后魏时,太武帝四征长安,以沙门多违佛律,群聚秽乱,乃诏有司,尽坑杀之,焚破佛像,长安僧徒,一时殊灭。自余征镇,豫闻诏书,之匿得免者十一二。”〔3〕这次打击,佛教损失惨重,只是由于达官贵人们的包庇,僧侣才没被杀光。但结果怎样呢?除了太武帝以外,北魏诸帝都是信佛的,到了他儿子手上,又开始恢复佛教的势力。太武帝时,平城仅有寺院约百所,四方6478所,僧尼共计77258人,势力并不很大。 半个世纪以后,宣武帝时,北魏就有寺院13727所,翻了一番。魏末, 洛阳一地就有寺一千余所,全国三万余年,共有僧尼达二百万人。〔4 〕而当时整个人口不足二千万。太武帝灭佛本身和寺院经济的庞大力量,恰好说明了佛教在北魏的巨大势力。

魏末到东魏和西魏,经过战乱,佛教的势力虽然受到打击,但从另一方面又加强了佛教的扩张。北周武帝在继续进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国家的改革中,宣布再次禁断佛教,这次解放了三百万人。

以上两次灭佛***发生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太武帝以后佛教势力猛增,超过了原来几倍。周武帝灭佛以后,杨坚称帝的第一年,就“普诏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经像,而京师及并州、洛州等大都邑,并官写一切经,置于寺内,而又别写,藏于秘阁。天下之人,从风而糜,民间佛经,多于六经百十倍。”〔5〕试想, 佛教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保持印度的面目,怎么会以连绵不断的声势,不断高涨地存在数百年,并且历经统治阶级大规模的禁毁命令而不绝?这就说明了佛教反映了善良群众的痛苦愿望,在魏晋以后中国化了。

唐朝以后,佛教实际上成了为统治阶级制造理论根据的工具,介乎儒家之上。唐太宗本人并不懂多少佛经,却说“佛道玄妙,圣迹可师”,〔6〕僧侣从太宗开始享受的殊礼,如步迎玄奘,武后与神秀同辇。更是当时的“大儒”仰而不可及的。

唐武宗迷信道教,在宫中筑九天坛亲受道士赵归真符篆,在道士刘云靖等人的鼓动下,下诏“朕闻三代以前,未尝言佛,汉魏之后,佛教寝兴。是由季时,传此异俗”〔7〕为理由禁断佛教, 僧尼还俗二十六万五千人,收田数千万顷。这是封建国家对佛教的胜利。

唐中叶以后,社会动荡不安,禅宗发展起来。后周世宗时,为了加强国家财富和人口,以“节俭”为名,限制佛教的发展。世宗灭毁,是几次大规模灭佛运动中最宽裕的一次,保留了***赐匾的一万多所寺院,然而世宗灭佛的成就,却出乎意料的大。宋代建国以后,太祖太宗极力提倡佛教,编修整理佛教的经典,禅宗却不如唐时期能在官方意识形态中占主导的一席,僧侣数量尽管很大,却不过三十万人。佛教从此一蹶,不再复振。若按禅宗完成了佛教的中国化,适应中国情况的观点来看,在经济基础没有任何改变的宋代,中国化的禅宗怎么会让位于后起的理学呢?从这里,我们可以反证出隋唐佛教的中国化并不存在。

佛教的传入和佛经的大量翻译,在当时引起了震动,其震动所波及的文化领域(思想、政治、经济、文学、绘画、建筑、音乐、风俗等)和阶层(从帝王到平民)极其广泛。仅从佛寺的修建情况,就可以看出佛教影响之大。今存的古寺名刹中有许多是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如甘露寺、灵隐寺、云冈石窟、少林寺、寒山寺等等。梁朝有寺2846座,僧尼八万二千七百馀人;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大寺七百馀座。北魏末,寺院约三万馀座,僧尼约二百馀万人(见唐法琳《辩证论》卷三、唐道世《法苑珠林》卷一二○)。北齐一朝,在僧官管辖下的僧尼就有二百多万人,寺院四万馀座(见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八《法上传》)。这么多的古寺名刹、石窟摩崖,充分证明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盛况。再从佛教与政治的关系方面来看,南朝历代帝王大都崇信佛教,梁武帝尤其笃信,曾四次舍身入寺。东晋名僧慧远与许多权要都有来往。北朝虽然有禁佛***,但总的看来历代帝王还是扶植佛教的。由此可以看出,佛教已经为魏晋南北朝文学营造了一种新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土壤。

文人与佛教的密切关系也值得注意。相传曹植曾为月氏人支谦详定所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又游东阿鱼山,忽闻岩岫里有诵经声,清通深亮,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依拟所造”,世称鱼山梵呗(《异苑》卷五)。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晋书·谢安传》)。支遁(字道林)也是一位诗人,今存诗18首。他与许询、孙绰、王羲之等都有交往。慧远在庐山与谢灵运、刘遗民、宗炳等许多文人有很深的交往。谢灵运是一位笃信佛教并懂梵文的文学家,他受竺道生影响著《辨宗论》,应慧远之请撰《佛影铭》,又撰《慧远法师诔》、《昙隆法师诔》、《维摩诘经中十譬赞》。(梁)慧皎《高僧传》卷七《慧睿传》载:“陈郡谢灵运笃好佛理,殊俗之音多所达解,乃咨睿以经中诸字并众音异旨,于是著《十四音训叙》,条列梵汉,昭然可了,使文字有据焉。”《十四音训叙》是他参加佛经的“改治”,向慧睿请教后所撰。张野也是“学兼华梵”(《莲社高贤传·张野传》)。齐竟陵王萧子良于齐武帝永明五年(487)在建康召集文士、名僧讨论佛儒,吟诗作文,并造经呗新声。这件事对沈约等人开创永明体诗歌无疑起了催化的作用,而沈约本人也是笃信佛教、精通内典的。著名的文学理论论著作《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曾“依沙门僧佑,与之居处,积十馀年”(《梁书·刘勰传》)。编撰《玉台新咏》的徐陵与智者***交往密切。江总曾从法则受菩萨戒,后又曾栖止龙华寺。杨炫之所撰《洛阳伽蓝记》记述北魏洛阳佛寺,是这个时期重要的散文作品。

关于佛教对文学的影响,还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考察:

一、想象世界的丰富。佛教传入以前中国传统的思想中只有今生此世,既无前世也无来世,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庄子·大宗师》)佛教带来了三世(前世、今世、来世)的观念,因果、轮回的观念,以及三界、五道的观念。这样就把思维的时间和空间都扩大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人的想象世界也扩大了。人活着不但要考虑今世,还要考虑前世尤其是来世,今世的善恶是因,种下了来世的幸与不幸是果。用因果报应的观念解释人世间的许多现象,遂有了《幽明录》(刘义庆)、《冥祥记》(王琰)、《冤魂志》(颜之推)等笔记***。维摩与观音的形象在这时建立起来,并对后代的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很值得注意。

二、故事性的加强。佛经中记载的大量故事,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加强了中国文学的故事性。有的故事是直接来自佛经的,在这时的***里改写为中国本土的故事,如(梁)吴均《续齐谐记》里所记“鹅笼书生”的故事。有的是印证佛教思想的中国本土产生的故事,如上述《幽明录》等书中大量的记载。南北朝时期,记载因果报应之类故事的***大量出现,显然与佛教有关。唐代的俗讲与变文,导致了中国白话***的产生,则更证明了佛教的深远影响。

三、反切的产生和四声的发现。关于反切产生的年代历不有不同的说法,以颜之推所谓汉末说最为可信:“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颜氏家训·音辞》)这正是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的事。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梵语的拼音法启发人们去分析汉语的声音结构,分析出汉语的声母和韵母,于是产生了反切。而反切欲求准确,就自然会发展到对汉字声调的注意。四声的发现,据文献记载,始自南朝宋代的周颙。但北齐李季节在《音韵决疑序》中已经说到:“平上去入,出行闾里,沈约取以和声之,律吕相和。”则似乎在此前民间已有四声之辨了。陈寅恪《四声三问》认为四声的发现与佛经的转读有关,虽然有学者质疑,其细节是否确切尚待进一步考证,但从大的文化背景看来,这两件事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

四、词汇的扩大。随着佛经的大量翻译,反映佛教概念的词语,也大量进入汉语,使汉语词汇丰富起来。其中有的是用原有的汉字翻译佛教的概念,使之具有了新的意义,如“因缘”、“境界”等。有的是外来语的音译词,如“佛陀”、“菩萨”、“沙门”、“菩提”等。

五、文学观念的多样化。魏晋南北朝本是文学观念脱离儒家强调的政教中心说,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这与玄学有很大关系,而佛教中关于真与空的观念,关于心性的观念,关于境界的观念,关于象和象外的观念,以及关于形神的讨论,也丰富了文学观念。

以上为***而来,仅为楼主参考而用,望能有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