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出自哪里_衣不蔽体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俗语 2024-06-23 0
  1. 吃不饱用成语怎么说
  2. 衣不蔽体拼音
  3. 食不果腹是什么意思
  4. 食不果腹的意思是什么?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唐代·皮日休《橡媪叹》 橡媪叹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芜冈。

伛偻黄发媪,拾之践晨霜。

移时始盈掬,尽日方满筐。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出自哪里_衣不蔽体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几曝复几蒸,用作三冬粮。

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

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

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

农时作私债,农毕归官仓。

自冬及于春,橡实诳饥肠。

吾闻田成子,诈仁犹自王。

吁嗟逢橡媪,不觉泪沾裳。 写人 , 揭露同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意深沉,橡树结的果子早已熟透,一颗一颗散落在荒芜的山冈上。

一个驼背的,花白头发的老婆婆,一大清早就踩着冷冷的秋霜,在山坡上捡橡子。

老人家行动不便,手脚很不利索,整整一天,不过捡了一小筐。

我问她:“老妈妈,你捡这些橡子做什么用?”她回答:“回去晒乾,再蒸一蒸,用来做过冬的粮食。”

老人一家在山前本来有几亩稻田,今年收成不错,沉甸甸的稻穗香气袭人!

小心的收割、舂米,官家来收秋粮时,全部拿出来,一点也没有私留。

可是,为什么明明一石多的大米,官家的称量出来竟然只有五斗!

这些贪官污吏狡黠 *** ,罪大恶极!

他们拿官粮来放私债,等连本带利收回,又放到官家的粮仓里面。

一年又一年,他们就做着这样的无本生意!可怜老婆婆这样的人家还有多少?从冬天到来年,只有用难以下咽、毫无营养的橡子来欺骗自己的肚子。

我听说春秋时齐国有个虚伪的贵族,叫田成,他***装仁义,道貌岸然,最后还是当上了齐国的国王。

可是现在,有些人连这样的***仁***义也不愿意做了!看着老婆婆远去的消瘦的背影,不知不觉,眼泪流下来。

赏析

此诗是作者《正乐府十篇》中的第二首。这首诗大致可分为三段。

从“秋深橡子熟”至“用作三冬粮”八句为第一段,写老媪拾橡子的艰辛及用途。前四句寥寥数笔,便点出时令、地点、人物、***和具体活动时间,勾画了一幅孤凄悲楚的荒山拾橡图。“伛偻黄发”,状出老媪筋骨累断、膏脂枯干的形象;“践晨霜”则说明老媪动身之早,天气之寒。从人物形象和动作方面,读者可以看出统治者给人民所留下的种种创伤。五到八句写橡实的拾取、制作之难和它对老媪的“宝贵”作用。一个时辰方拾一捧,一天才可勉强盈筐,拾取橡实实在很难。榛芜冈上橡树丛生,橡子本来很多,老媪起早贪晚却收效甚微,这一方面说明老媪之年高体衰,另方面则暗示出抢拾橡子的决不只老媪一人,从而能以小显大地表现出饥馑遍天下的悲惨现实。

从“山前有熟稻”至“橡实诳饥肠”等十四句为第二段,是老媪的自述,主要写老媪被逼拾橡子的具体原因。“山前有熟稻”等四句,说明老媪以橡实“用作三冬粮”并非懒惰无收,相反,她家的田间所呈现的是稻涌金浪、香气袭人、米粒如玉的一派丰收景象。“持之纳于官”等六句,则写出了导致年丰民不足、老媪拾橡实的主要原因。向官府缴纳赋税犹可,但令人不堪忍受的是官府变本加厉地盘剥农民,他们竟用加倍大斗收进赋税。“狡吏不畏刑,贪官不避赃”是对封建社会吏治的高度而形象的概括,写出了贪官污吏敢于明目张胆、肆无忌惮地向农民进行敲诈勒索的心理状态和恶迹。“农时作私债”等四句,是对上述原因的概括回答。“农时作私债”,写出了地主富户对农民的巧取;“农毕归官仓”,则写出了官府对农民的剥夺。正由于地主和官府沆瀣一气,巧取豪夺,所以才使得老媪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以致饿急了只好拿橡实来填饱自己的肚子。总之,这一段老媪拾橡子的具体原因的剖露,入木三分,把唐末统治者的凶残、狡诈和所行无忌的豺狼面目给活灵活现地勾画出来了。

最后四句为第三段,着重写诗人耳闻目睹这黑暗现实后内心的慨恨,并对老媪寄予了深厚的同情。

这首诗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很有特色。首先,诗歌在思想上颇具锋芒,作者把批判矛头直指上层统治者。诗人描绘老媪霜晨拾橡图并非目的,而借题发挥,暴露封建统治者残酷榨取民脂民膏以肥己的罪恶,才是诗人的本意。皮日休的超群处,正在于他善于踏着客观描写的跳板,凌空飞剑直下,通过“吾闻田成之,诈仁犹自王”二句的主观抒情,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王”。在最后一段里,作者运用田成子诈仁成就王业的典故与现实作比,在于说明:田成子主观上虽然***仁***义,刁买人心,但客观上老百姓到底还是从其大斗出、小斗入上得到了一点好处,他也因此而成就王业。而当世唐朝皇帝支持贪官狡吏恣意剥夺,是连表面上的***仁***义都做不到。这样的结尾因用典而趋之含蓄。

其次,赋的手法的运用也很有特色。“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皮日休在这首诗中落笔便直截了当地写橡媪被逼拾橡子的形象和促其行动的原因,不事***借,不用比兴,没有状物绘景,没有刻意求工,而只是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浸泡在浓烈的诗情中,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充满感情地对事情加以层层敷陈。这里,可以说,***是骨肉,情感是血液,骨肉血液有机配合,才使诗中的形象能站能行,能歌能泣,从而收到情景逼真、深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皮日休

武陵川迳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唐代·包融《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桃源送人

武陵川迳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

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送别写狗古诗18首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 *** 梅瘦。——宋代·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

浓香斗帐自永漏。任满地、月深云厚。夜寒不近流苏,只怜他、 *** 梅瘦。 咏物 , 写雪 , 羁旅抒怀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魏晋·曹植《杂诗七首·其四》

杂诗七首·其四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

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古诗三百首 , 写人 , 感慨怀才不遇

吃不饱用成语怎么说

出处:《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释义: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读音:shi bu guǒ fu

近义词:饥肠辘辘

反义词:酒足饭饱

例句:

1.食不果腹是许多穷人经常存在的问题.

2.他们过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3.我们应当帮助那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

4.在抱怨食物难以下咽前,想想还有人食不果腹。

5.第一是帮助生活在类似非洲穷国,食不果腹的人们。

6.如今,仍有10亿人食不果腹,因此我们更需要提高产量。

7.从孩提时起,他及家人经常食不果腹。

8.多年劳累,食不果腹,只有寒室一间,得不到片刻休息。

9.最后,粮价高涨可能引起前所未有的大范围饥荒(粮农组织预计今年将有10亿人食不果腹),穷人将再度涌入谷物市场。

10.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自然是罪恶的。

11.大多数法国人没有工作,没有钱,衣不保暖,食不果腹。

12.他暗自想道:可我那时却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那时你们怎么不来请我吃饭呢?

13.大多数人食不果腹,有货色吃的人有空闲就互相取悦或是相互讥笑,或者是互相帮倒忙。

衣不蔽体拼音

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食不果腹[shí bù guǒ fù]

解释: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出自:《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飡而反,腹犹果然。”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和州刘录事者,大历中罢官居和州旁县,食兼数人,尤能食鲙,常言鲙味未尝果腹。”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艰难

食不果腹是什么意思

衣不蔽体拼音:yī bù bì tǐ

释义蔽:遮盖。衣服破烂,遮盖不住身体。形容生活极其贫困。出处:秦牧《土地》:“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

例句:解放前,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近义:鹑衣百结、衣衫褴褛、满目疮痍、捉襟见肘、饥寒交迫。反义:衣冠楚楚、绰有余裕、完美无缺、绰绰有余、富富有余。

衣不蔽体,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bù bì tǐ,意思是指衣服很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十分艰难贫苦。出自《进雕赋表》。

造句

1.解放前,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2.在旧社会,贫苦农民食不裹腹,衣不蔽体。

3.例如,在某冰天雪地的郊外偏僻路段,发现一具衣不蔽体的女尸,身上有汽车碾压的痕迹。

4.现在这个制度对他们意味着痛苦的劳役,半饥半饱,衣不蔽体的生活,短命和夭折.

5.玉笥飞帆说:今盗贼并起,节度使割据,官员***,朝廷无力,阉宦乱政,至令百姓水深火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6.今盗贼并起,节度使割据,官员***,朝廷无力,阉宦乱政,至令百姓水深火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7.他和他的手下们,没有一个人还能继续在山上过得下去了,他们已经在山上过了好几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了。

8.一道青烟在平月镇里无脑乱窜,半个时辰后,镇郊的一处荒山上,沐言鬼体重聚,只是没了来时的意气风发,缁衣被毁,衣不蔽体,还好他是鬼影,这副狼狈相不怕被人看见。

9.当抹去了浮华、黯淡了霓虹、低迷了笙箫,紫藤大陆就像一个衣不蔽体的羸瘦老者,他的每一寸朽肤都展露无遗,仿佛更迭的不是一个王朝,而是十万浩土。

食不果腹的意思是什么?

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译文: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不需要干粮。

近义词:

饥肠辘辘:意指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饥寒交迫:指饥饿与寒冷交相逼迫,形容无衣无食,生活困苦不堪。

反义词:

酒足饭饱: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大饱口福:指吃够了很好的东西或指在物质或精神上受到了充分的满足感 。

造句:

1、解放前,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2、每当回忆起过去那段食不果腹的日子,奶奶就会眼含泪水。

3、当一个人食不果腹、衣不遮身时,你让他去念书,那完全不可能。

4、人们挣扎在生死边缘,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5、东汉末年,汉室衰亡,天下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6、我停在自行车上,想着他那些食不果腹的日子。

7、战乱中的北宋是一个黑暗的时代,官员们***公济私,中饱私囊,而黎民百姓食不果腹,苦不堪言。

食不果腹,汉语成语,拼音shí bù guǒ fù,然而部分朋友就想知道,究竟食不果腹的意思是什么呢?

1、 解释: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2、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逍遥游》:“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3、 造句:解放前,劳动人民终年辛勤劳作,但仍然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4、 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生活艰难。

5、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6、 近义词:饥肠辘辘。

7、 反义词:酒足饭饱。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食不果腹的意思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