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哪次战役中割须弃袍-割须弃袍
1.三国演义中割须弃袍成语解释
2.割须弃袍的典故发生在哪一回?
3.割须弃袍的含义
三国演义中割须弃袍成语解释
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gē xū qì pào]
割须弃袍
割须弃袍是一则成语故事,来源于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第58回,曹操率军与马超在潼关交兵,曹军被打败后马超追击曹操时,曹操为了不被认出来,把胡须割掉,把长袍丢弃之事。描写了曹操狼狈逃窜的景象。
基本信息
名称割须弃袍
成语辞海
发音gē xū qì páo
释义割掉胡须,丢掉外袍。形容战败落魄的样子。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战败落荒而逃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丢盔弃甲
同韵词惟妙惟肖、整本大套、音容笑貌、拨乱诛暴、黄风雾罩、铢施两较、匹马单枪、壶浆塞道、炙冰使燥、得君行道、......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8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超遂令人叫拏短髯者是曹操。操闻之,即扯旗角包颈而逃。”
割须弃袍的典故发生在哪一回?
濮阳攻打吕布的时候,宛城战张绣的那天;赤壁遇到周瑜的时候,华容道遇到关羽的时候,割了胡须,丢了衣服在潼关,夺船避箭在渭水。
出自明代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曹操对张松说:“我看天下鼠辈都象草芥。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我者生,逆我者,你了解这些情况吗?”
张松说:“丞相驱兵到处,真的是战必胜、攻必取,张松我早就有所耳闻。想当年濮阳攻伐吕布时,宛城征战张绣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我知道这都是天下无敌之举!”
第六十回简介
曹操破马超后,对刘璋的使节张松很是傲慢。曹操引张松到了西教场,要一展军威,岂料人家只是“斜目视之”。曹操耍够威风了,唤张松夸耀“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谁知张松可不是省油的灯,当场把曹操揭了的老底朝天:“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
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好嘛!这一通的揭,没把曹操的鼻子给气歪,都想不顾外交礼仪立刻拿下张松的头来,被左右好说歹说,才令乱棒打出。
公允地说,曹操虽打过败仗,但张松所言有些属于罗老先生虚构,比如,“华容逢关羽”。有些即使被打败,也远没有演义说的那么狼狈。但“赤壁遇周郎”却实实在在地成了曹操的噩梦。所以,曹操反复自我解嘲,声称“赤壁之役,值有疫病,孤烧船自退,使周瑜虚获此名”。
曹操喋喋不休,一再强调船是他自己烧的,打败“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曹军的是疫病而不是周瑜,似乎这样就不那么丢脸了。足以见得,曹操对赤壁之败是何等地耿耿于怀。
割须弃袍的含义
割须弃袍的含义形容战败落魄狼狈的样子。
割须弃袍,汉语成语,拼音是gē xū qì páo,意思是形容战败落魄狼狈的样子。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
成语故事钟繇退守潼关,急忙送信给曹操。曹操知道丢失了长安,心中十分焦急,便叫来曹洪、徐晃,说:你二人先带一万人马,代替钟繇守住潼关。如10日内失掉了潼关,就按军法杀了你们;10日之外,与你二人没有关系。我统帅大军随后便到。二人领了将令,星夜急行。
曹仁提醒曹操说:曹洪性情暴躁,恐怕会耽误大事。曹操说:你给我押送粮草,便随后接应。曹洪、徐晃到了潼关,代替钟繇坚守关隘,并不出战。马超领兵来到关下,痛骂曹操三代人。曹洪大怒,要领兵下关厮杀。徐晃阻挡说:这是马超要激怒将军厮杀,切不可出战。
等丞相大军到来,必定会有办法。马超军队日夜轮流来骂。曹洪总是要下关打仗。徐晃苦口婆心地劝他。到了第9日,在关上看时,西凉军都放开战马,稀稀拉拉地在草地上坐着;许多困乏的军士,在地上睡懒觉。看到这种情景,曹洪便叫备马,带领3千兵杀下关来,西凉兵弃马抛戈逃跑了。
割须弃袍的道理:
1、勇气、果断和牺牲精神:曹操在面对困境和危险时,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果断,他不顾自身安危,为了保护自己的士兵,决定牺牲自己的形象和尊严。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追求的。
2、必要时的牺牲:为了达成目标,有时候我们需要做出牺牲。曹操为了逃脱刘备的追杀,不得不割掉自己的胡须,扔掉自己的战袍,这对一个将军来说是非常大的牺牲。但最终,他成功地逃脱了刘备的追杀,保全了许多士兵的生命。
3、面对困难时要果断采取行动: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应该果断采取行动,而不是犹豫和退缩。曹操在面对刘备的追杀时,没有犹豫和退缩,而是立即采取行动。这种精神可以应用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