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守岁的意思-熬更守夜立志砺志
1.励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2.表示有志气的成语(十个)
3.形容励志奋斗的成语有哪些?
4.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语故事,或者四年级到六年级的也行。
励志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一、熬更守夜
白话释义:指熬夜。
朝代:近代
作者:人民出版社
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二、披星戴月
白话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三、焚膏继晷
白话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
翻译: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四、夜以继日
白话释义: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至乐》:“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翻译:日夜不停的思考。
五、通宵达旦
白话释义: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醒世恒言》:“通宵达旦。”
翻译:从天黑到天亮。
表示有志气的成语(十个)
临危不惧、宁不屈、自强不息、视如归、不屈不挠、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一、临危不惧
白话释义:遇到危难毫不畏惧。
出处:《邓析子·无厚》:“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朝代:春秋时代
作者:邓析
翻译:不知道具体的时间是多少,所以面对困难不害怕。
二、宁不屈
白话释义:宁可去,也不屈服。
出处:《宋进士袁镛忠义传》:“以大义拒敌,宁不屈。”
朝代:明
作者:·赵弼
翻译:用大义去阻挡敌人,宁可去,也不屈服。
三、自强不息
白话释义: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出处:《周易·乾》:“君子,以自强不息。”
朝代:周
作者:姬昌
翻译: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四、视如归
白话释义:把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形容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
出处:《管子·小匡》:“鼓之而三军之士视如归。”
朝代:春秋
作者:管仲
翻译:鼓舞三军将士让他们视如归。
五、不屈不挠
白话释义:形容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出处:《汉书·叙传下》:“乐昌笃实,不桡不离。”
朝代:东汉
作者:史学家班固
翻译:乐观诚实,在恶势力和困难面前意志十分坚强
六、熬更守夜
白话释义:指熬夜。
引证:《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朝代:近代
作者:人民出版社
七、披星戴月
白话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八、焚膏继晷
白话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出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
朝代:唐
作者:韩愈
翻译:夜里点了油灯继续做白天的事。
九、夜以继日
白话释义: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
出处:《庄子·至乐》:“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翻译:日夜不停的思考事情的对错。
十、通宵达旦
白话释义: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出处:《醒世恒言》:“通宵达旦。”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翻译:从天黑到天亮。
形容励志奋斗的成语有哪些?
『壹』 激励奋斗四个字的成语
发奋图强,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呕心沥血,艰苦卓绝,任劳任怨,发愤忘食,铁杵磨针,力争上游,自强不息,不辞辛苦,坚持不懈,鼓足干劲,滴水穿石,驽马十驾,事必躬亲,身体力行
『贰』 形容拼搏励志的词语有哪些
词语:
耕耘、挑灯、悬梁、废寝、映雪
刺骨、囊萤、沥血、呕心、立雪
、凿壁、画荻、勤奋、发奋、刻苦、流汗、打拼、图强、追求、砥砺.
成语:
再接再厉、契而不舍、不屈不挠、卧薪尝胆、披荆斩棘、呕心沥血
『叁』 形容共勉的励志的成语有哪些
戮力齐心,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同甘共苦,患难与共。
一、戮力齐心
白话释回义:戮力:并力答,合力。指齐心协力。
朝代:南朝
作者:姚察
出处:《梁书·王僧辩传》:“卿志格玄穹,精贯白日,戮力齐心,芟夷逆丑。”
翻译:你的志向感动上天,精诚可贯日,合力齐心,平定叛乱丑
二、齐心协力
白话释义: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朝代:东周
作者:墨子
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翻译:为了取得元圣,与他们同心协力,以治天下
三、众志成城
白话释义: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朝代:春秋末鲁国
作者:左丘明
出处:《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翻译:众志成城,众口一词,虽金石亦可熔化
四、人强马壮
白话释义:形容军队的战斗力很强或军容很盛。
朝代:元
作者:武汉臣
出处:《老生儿》第一折:“使不着人强马壮,端的是鬼使神差。”
翻译:使不着人强马壮,顶端的是鬼让神将
五、精诚团结
白话释义:精诚:真诚。一心一意,团结一致。
朝代:近代
作者:茅盾
出处:《茅盾选集·杂感二题之二》:“唯有盟国的精诚团结;才能赢得和平。”
『肆』 励志成语有哪些
悬梁刺股
发 音xuán liáng cì gǔ
释 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 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用 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刻苦学习
近义词 悬头刺股
示 例清·李渔《比目鱼·赠行》:“我~年复年,把铜雀磨穿。”
典 故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汉朝人孙敬,字文宝,非常好学,从早到晚地读书。有时疲倦了,想睡觉,就用一根绳子系住头发,另一头拴在房梁上拉直。这时候如果再打瞌睡,就会被绳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是说苏秦读书欲睡就拿锥子扎大腿的事。该故事已见“引锥刺股”条,此不详述。
每日一成语---励志篇〈第六周〉
成语 解释 造句
星期一 闻鸡起舞 听见鸡鸣就起身,比喻人发奋学习,励精图治。 老爷爷在乡下修养,每天闻鸡起舞,打太极拳健身。
星期二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艰苦奋斗,创立了一番事业。 王董事长白手起家,如今是王氏集团的总裁。
星期三 卷土重来 卷土:人马奔跑时卷起的尘土。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图恢复。 这次比赛虽然表现不佳,但我决定明天卷土重来。
星期四 晨钟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钟,暮击鼓以报时,用以使人惊悟的言论。 每当我想坏事时,就会想起妈妈对我的晨钟暮鼓的叮咛。
星期五 力争上游 努力争取上进 求学做人都要力争上游,不要自满於现状。
每日一成语---励志篇〈第七周〉
成语 解释 造句
星期一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决,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头的决心。 既然来了,就要有破釜沈舟的决心,不得冠军绝不回去。
星期二 投笔从戎 一个人抛弃文职而加入卫国的行列。 大伯父高中毕业后投笔从戎,进入军校就读,负起保家卫国的责任。
星期三 前车之鉴 比喻前人的失败,可以作为后人的借镜。 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我下次出门一定会带雨具。
星期四 金石为开 至诚可感动任何事物。 表哥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高,他的成意一定可以感动王**的。
星期五 勤能补拙 指勤勉努力能弥补天资上的不足。 勤能补拙,只要你多付出心力,一定有成功的机会。
每日一成语---励志篇〈第八周〉
成语 解释 造句
星期一 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星期二 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星期三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伍』 励志的成语
精进不休、悬梁刺股、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自强不息
一、精进不休
白话释义:专心努力上进;休:停止。指人不停追求进步。
朝代:现代
作者:木马晨君
出处:《追求》:刻苦,沉着,精进不休。
翻译:于是又潜心典籍,勤奋不知疲倦
二、悬梁刺股
白话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朝代:西汉
作者:刘向
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翻译:苏秦读书时一旦要睡着,就用锥自己刺自己的大腿,血流到了脚跟
三、持之以恒
白话释义:长久地坚持下去: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朝代:宋
作者:楼钥
出处:《攻媿集·雷雨应诏封事》:“凡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持之以久。”
翻译:凡是应天下之事;一切行之以诚;长久地坚持下去
四、坚持不懈
白话释义: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
朝代:民国
作者:赵尔巽
出处:《清史稿·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阳。”
翻译:遇到大雨;贼决黄河保护自己。转动激励兵团;坚持不松懈;贼兵走投无路乞求投降;于是又濮阳。”
五、自强不息
白话释义:“君子以自强不息。” 指自己不懈地努力向上。息:停止。
朝代:西周
作者:姬昌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
『陆』 有关“激励”“奋斗”四个字的成语有哪些
一、 发奋图强
全拼: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 《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废寝忘食
全拼: fèi qǐn wàng shí
释义: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 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例子: 但得个寄信传音,也省的人~。(元·曾瑞卿《留鞋记》第一折)
『柒』 形容励志的五字成语有哪些
读书破万卷、疾风彰劲草、行行出状元、功到自然成、铁棒磨成针
一、读书破万卷 [ dú shū pò wàn juàn ]
解释: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出自: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译文:先后读熟万卷书籍,写起文章,下笔敏捷好像有神
二、疾风彰劲草 [ jí fēng zhāng jìng cǎo ]
解释: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同“疾风知劲草”。
出自:唐 房玄龄《晋书·宗室传论》:“洎高贵薨殂,则枕尸流恸;陈留就国,则拜辞陨涕。语曰‘疾风彰劲草’,献王其有焉。”
译文:等到高贵去世,就趴在尸体上痛哭;陈留回国,就流着眼泪拜别推辞。俗话说“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献王他有了。
三、行行出状元 [ háng háng chū zhuàng yuán ]
解释:比喻不论干哪一行,只要热爱本职工作,都能做出优异的成绩。
出自:明 冯惟敏 《玉抱肚·赠赵今燕》曲:“琵琶轻扫动人怜,须信行行出状元。”
译文:琵琶的扫尾声让人心生怜惜,所以要相信每一行都可以做出好成绩。
四、功到自然成 [ gōng dào zì rán chéng ]
解释:下了足够功夫,事情自然就会取得成效。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师父不必挂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进,还你个‘功到自然成’也。”
五、铁棒磨成针 [ tiě bàng mó chéng zhēn ]
解释: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
出自:清·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捌』 励志正能量的成语有哪些
1、废寝忘食,读作fèi qǐn wàng shí。
基本释义: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出处: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例句:总理为了国家大事,日理万机,废寝忘食。
2、夜以继日,读作yè yǐ jì rì。
基本释义:晚上连着白天。 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例句:为了提前完成任务,工人们都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
3、不舍昼夜,读作bù shě zhòu yè。
基本释义:舍:放弃。 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例句: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
4、孜孜不倦,读作zī zī bù juàn。
基本释义: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例句:谁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支撑这位老人家,孜孜不倦地为办学校奔波了几十年。
5、凿壁偷光,读作záo bì tōu guāng。
基本释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炽不逮;衡乃穿壁引光;以书映光而读书。”
例句:古人囊萤映雪,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骨的学习精神,实在令我们敬佩。
『玖』 形容“励志”的成语有哪些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解释: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造句:他们当中很多老板都是白手起家的。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造句:学习,就要有闻鸡起舞的精神,勤奋,勤奋,再勤奋。
卷土重来[juǎn tǔ chóng lái]
解释: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造句:敌人妄图卷土重来,我们要时刻警惕。
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
解释: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造句:人定胜天,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台风带来的灾害。
破釜沉舟[pò fǔ chén zhōu]
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造句:事已至此,只有破釜沉舟,作最后一搏。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造句:空有一颗学习的心却没有悬梁刺股的精神。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解释: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
造句:好男儿志在四方,整天守在家里有什么出息?
雄心壮志[xióng xīn zhuàng zhì]
解释: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造句:青年人要有干事业的雄心壮志。
发愤图强[fā fèn tú qiáng]
解释: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造句:我们应该发愤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解释: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造句:他在逆境中却能自强不息,一点都不颓废。
『拾』 求一些形容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成语
熬更守夜、披星戴月、焚膏继晷、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一、熬更守夜
白话释义:指熬夜。
朝代:近代
作者:人民出版社
出处:《人民文学》1977年第1期:“总理经常熬更守夜,废寝忘食地工作。”
二、披星戴月
白话释义: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起早贪黑,辛勤劳动或昼夜赶路,旅途辛劳。
朝代:明
作者:凌濛初
出处:《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三、焚膏继晷
白话释义: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形容学习、工作勤奋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
翻译:夜里点了油灯继续白天的事。
四、夜以继日
白话释义:形容日夜不停。多指工作或学习等
朝代:春秋
作者:庄周
出处:《庄子·至乐》:“夜以继日,思虑善否。”
翻译:日夜不停的思考。
五、通宵达旦
白话释义: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
朝代:明
作者:冯梦龙
出处:《醒世恒言》:“通宵达旦。”
翻译:从天黑到天亮。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语故事,或者四年级到六年级的也行。
成语故事
[编辑本段]简 介
内容简介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编辑本段]典 故
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南柯一梦
这个成语来源于公元九世纪中国唐代作家李公佐的小说《南柯太守传》。
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南柯一梦”有时也指人生如梦,富贵权势虚无缥缈。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因小怨而爆发了一场战争! 年轻的越王勾践以范蠡为军师,使吴军大败,年老的吴王也因伤重而亡! 年轻的夫差登上了王位。他发誓消灭越国。三年后,夫差率领雄兵攻伐越国。双方交战后,越败吴胜,吴国大军攻至越都会稽。 文种买通离间吴国大臣伯嚭与夫差极力周旋,终于让夫差动了怀仁之心,不灭越国。越国得以保存。勾践率王后与范蠡入吴为奴。为奴三年后,夫差生病。范蠡抓住良机,让勾践为夫差尝粪而寻找病源,此举彻底感化了夫差,从而释放了勾践。 回到越国的勾践,睡在柴草上,在房梁吊下一根绳子,绳子一端栓着一只奇苦无比的猪苦胆,每天醒来,勾贱第一件事就是先尝一口奇苦无比的苦胆!二十年,他雷打不动,天天如此。 公元前473年,勾践秘起藏于民间的三万雄兵,一举将姑苏城团团围困。此时,夫差还有五万兵马,却因粮草难济而不敢出城一战。 勾践创下了人类君王史的奇迹!他苦心励志,发愤强国,创下了以小打大,以弱胜强,以卵击石的人间神话!卧薪尝胆的典故被称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经典中的经典,勾践的超人意志或许更有人类意义!
望梅止渴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假谲》。成语“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或他人。
哀鸿遍野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游离失所的灾民。哀鸿:哀鸣的大雁.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呜嗷嗷。”
它的意思是说: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形容流离失所的难民呻吟呼救的凄惨景象。
由于这两句诗,后来人们就把不得安居的难民叫作“哀鸿”;形容受难的人民极多,几乎到处都有,就说是“哀鸿遍野”或“遍地哀鸿”。
原诗中“哀呜嗷嗷”的“嗷嗷”两字,后来还常常用来形容啼饥叫饿的嘈杂之声,例如“嗷嗷待哺(哭哭嚷嚷地急切盼望给点吃的)”。
爱屋及乌
解释: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关心到跟他有关系的人或物。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西伯”(西部诸侯之长)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因为反对纣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办法才得以出狱。当时,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陕西省岐山县),周文王回到岐山后,下决心要推翻商朝的统治。他首先聘得军事家姜尚(即姜太公)为军师,积极练兵备战,又兼并了邻近的几个诸侯小国,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接着,又将都城东迁至丰邑(今陕西省户县附近),准备向东进军。可是,迁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儿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继续担任军师。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异母弟姬奭〔shì 〕(即召公)是武王的两个得力助手。同时,武王还得到了其他几个诸侯的拥护。于是,武王正式宣布出兵伐纣。大军在孟津(今河南孟县之南的一个黄河渡口)渡过黄河,向东北挺进,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县东北)。因为商纣王已失尽人心,军队也多不愿为他送命,于是逃的逃、降的降,起义的起义,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纣王自杀,商朝就此灭亡。以后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称为周朝。
当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对于怎样处置商朝遗留下来的权臣贵族、官宦将士,能不能使局面稳定下来,武王心里还没有谱,因此有些担忧。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议。汉朝人刘向编撰的《说苑·贵法》里有这样一段文字记载: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爱屋上之乌;憎其人者,恶其余胥。咸刘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大意是说:周武王打败了殷商,召见姜太公,问道:“该怎样对待他们的人员呢?”太公答道:“我听说,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带喜爱他屋上的乌鸦;如果憎恨那个人,就连带夺来他的仆从家吏。全部杀尽敌对分子,让他们一个也不留,您看怎样?”
原文中所谓“余胥”,是指地位最低下的小吏,奴隶主贵族的管家之类。(余,末等的意思;胥;胥吏。)
汉朝人伏胜编撰的《尚书大传·大战》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纣,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太公曰:‘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
这段记载,与《说苑》所载内容相仿。不过“余胥”一词写作“胥余”,两者的含意也不一样。“胥余”已不属胥史等级,而是胥吏以外,比“余胥”更加低下的奴隶或刑徒了。例如商纣王时的“太师”箕子,因对纣王不满,被囚禁而装疯,甘当奴隶,所以《庄子》称他为“胥余”。
此外,《韩诗外传》、《六韬逸文》也都有关于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谈话的记载,内容基本相同。由于这个传说,就产生了“爱屋及乌”这句成语。
我国自古流传一种迷信习俗,以为乌鸦是“不祥之鸟”,它落到谁家的屋上,谁家就要遭遇不幸。我国最古的一部诗歌集《诗经》的《小雅》部分,题为《正月》的一首诗里,就有“瞻乌爰止,于谁之家”。可见古人多厌恶乌鸦,而绝少有人爱它的。所谓“爱屋及乌”,是说:由于爱那个人,因而连他家屋上的乌鸦都不以为不祥,不觉得讨厌了。这句成语,一向被人们用作推爱的比喻。因为深爱某人,从而连带喜爱他的亲属朋友等人或其他东西,就叫做“爱屋及乌”,或称这样的推爱为“屋乌之爱”。
唐代诗人杜甫在《奉赠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诗中,开头两句是:“丈人屋上乌,人好乌亦好”。宋朝人周敦颐的《濂溪诗》中有:“怒移水中蟹,爱及屋上乌”。宋朝人陈师道的《简李伯益》诗中也有“时清视我门前雀,人好看君屋上乌。”都是用的“爱屋及乌”这个成语典故。
安步当车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 正以自虞。”
释义 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 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 “颜蜀,走过来!” 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 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 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 怎么行呢?” 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 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 玉礼贤下士的好。” 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 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 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 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 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 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 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 个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 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 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 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你们士人大 卑鄙了!” 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 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 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 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 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 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 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 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 个个会衣着华丽。” 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 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 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 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 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 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 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 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安居乐业
出处《老子》
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释义 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故事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是一个白头发。白胡子的小老头儿; 所以人们称他“老子”;还说他是在一棵李树下出世的,所以姓李;又 因为他耳朵长得特别大,所以名“耳”。其实,老子是人们对他的尊 称。 老于对当时的现实不满,并反对当时社会上出现的革新浪潮, 想走回头路。他怀恋着远古的原始社会,认为物质的进步和文化的 发展毁坏了人民的淳朴,给人们带来了痛苦,所以渴望出现“小国寡 民”的理想社会。 老于是这样描绘他所设想的“小国寡民”社会的: 国家很小,人民稀少。即使有许许多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它 们。不要让人民用生命去冒险,也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 只,也无人去乘坐它们,即使有兵器装备,也无处去使用它们。要使 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很香甜,穿得很舒服,住得 很安适,满足于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互 相听得见,但是人们直到老,也不互相往来。
安然无羔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赵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负责处理。赵威后是一个比较贤明而有见识的中年妇女。她刚刚主持国事的时候,秦国加剧了对赵国的进攻。赵国危急,向齐国求救,齐国要赵威后把她的小儿子长安君送到齐国作人质,然后再出兵。赵威后舍不得小儿子离开,但是听了大臣触龙的意见,还是把长安君送到齐国。齐国出兵帮助赵国打退了秦军。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
齐国使者听了心里很不高兴,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
威后微微一笑,说:“不是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这则“无恙”的典故,后来演化出成语,“安然无恙”。
安如泰山
解释:
安稳的像泰山一样。形容十分稳固,不可动摇。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枚乘,字叔,西汉淮阴(今属江苏)人,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汉景帝时,他在吴王刘濞府中担任郎中。
关国是当时诸侯中的大国,吴王刘濞(bi)野心很大,对中央政权心怀怨望,暗中图谋叛乱。汉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错为御史大夫,晁错主张削减各诸侯国的领地,加强中央的权力和威信,巩固国家的统一。刘濞看到一些诸侯王纷纷被削减了领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难免,于是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国的诸侯王阴谋策划叛乱。
枚乘清醒地看到刘濞阴谋反叛的祸害,写了《上书谏吴王》对刘濞进行劝谏。在谏书中,他说:“您要是能够听取忠臣的话,一切祸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那是比叠鸡蛋还要危险,比上天还要艰难的;不过,如果能尽快改变原来的主意,这比翻一下手掌还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还稳固。”
但刘濞执迷不悟,加紧进行阴谋活动。于是,枚乘只得离开吴国,到梁孝王刘武府中做了宾客。公元前154年,刘濞联络楚、赵、胶西、胶东等诸侯王,以“清君侧、杀晁错”为名,起兵叛乱。历史上称“吴楚七国之乱”。
汉景帝听信谗言,杀了晁错,向诸侯王们表示歉意。这时,枚乘又写了《上书重谏吴王》,劝刘濞罢兵。刘濞还是不肯回头。不久,汉朝大将周亚夫率领军队打败了吴楚叛军。楚王刘戊自杀,吴王刘濞逃到东越被杀,其余五个王也落得自杀或被杀。这场叛乱只有三个月就彻底失败了。七国之乱平定之后,枚乘因写了《上书谏吴王》,具有远见卓知而名声大振。
后来汉武帝即位,派人征召他进京做官,可惜他还没到京城,于途中。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