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高八斗的来历和故事-才高八斗是哪位人物的典故
1.才高八斗是什么故事
2.才高八斗的来历
3.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4.“才高八斗”指的是哪八斗?
5.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分别有何典故
6.才高八斗的意思及故事
才高八斗是什么故事
才高八斗说的是南朝宋国的山水作家谢灵运。意思是形容人的文才高超、才华出众。出自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
才高八斗
南朝宋国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政治上的失意,从而寄情于山水,写有大量山水诗,与文章冠绝当时的另一个文人颜延之齐名,并称为“江东第一”。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谢灵运为人清狂,恃才傲物,曾于饮酒时自叹道:“天下才共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即曹植)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意味天下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只有曹植文才卓越,可使他由衷折服。
由此,后世便称才学出众者为“才高八斗”或“八斗之才”。如唐李商隐的《可叹》中有:“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唐徐夤的《献内翰杨侍郎》中有:“欲言温暑三缄口,闲赋宫词八斗才” 等等。
出处宋·佚名《释常谈·八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谢灵运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才高八斗的来历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
以下是才高八斗的来历:
1、相传,在东汉时期,有一位名叫曹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非常聪明才智出众,口才极佳,因此被称为才高八斗。
2、据说,曹操年轻时曾经到洛阳学习并参加科举考试。在一次考试中,考官们才华非常赞赏,纷纷给高分。当时的卷面评分标准是斗古代容量单位,而曹操的高分让人惊叹不已,说才华就像八斗一样丰富。后来,这个成语就形容了一个人的才华非常出众,超群绝伦。
3、才高八斗是一个用于褒奖一个人才能非常高超的形容词。它也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个领域或多个领域都有非凡才能的人。无论是在文学、艺术、科学、管理或其它领域,只要一个人的才华超过常人,便可以称之为才高八斗。
4、才高八斗是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智慧超群,能力出众的成语。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具有卓越的才能,以及在多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凡的能力和天赋。
5、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它形象地比喻一个人的才干像八斗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样高出常人,差距之大几乎无法衡量。
才高八斗的寓意
1、才华出众:这个成语褒奖了那些在各个领域都有非凡才能的人。它传递了一个人具备超群才华的信息,强调了智慧和才能的重要性。
2、多面发展:成语中的八斗表示无限的容量,暗示一个人的才华能够展现在多个领域。这也鼓励人们追求全面发展,不仅在某一个领域有所专长,而是努力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
3、尊重人才:成语中的褒奖意味鼓励社会对于人才的尊重和重视。才高八斗的人被视为社会中的精英,才华和贡献应该得到认可和赞赏。
才高八斗指的是谁?
“才高八斗”指的是曹植。
才高八斗,拼音是cái gāo bā dǒu,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原义是形容曹子建(曹植)文才出众,天下文才总共一石,曹子建(曹植)自己占了八斗;后比喻才学极高;在句子中可充当作谓语、定语、宾语。
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才高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对三国时期诗人曹子建(曹植)的评价。
曹植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也是他的儿子里最具才华的。谢灵运虽然有些狂妄,但他的才华也是有目共睹的,并非浪得虚名。平时人们一定要勤奋学习,等到也拥有过人的才华时,也一样会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赏。
曹植简介
曹植,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人所编。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曹植
“才高八斗”指的是哪八斗?
出处: 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斗之才》文章多,谓之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斗,我得一斗,天下兵分一斗。”
释义: 比喻极有才华。
故事: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分别有何典故
1、才高八斗的典故:
“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
2、学富五车:形容学问渊博。是战国时期宋国的惠施的故事。
出自《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惠施, 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辩客和哲学家,是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才高八斗的意思及故事
成语:
才高八斗
拼音:
[c?i gāo bā dǒu]
解释: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出处:
《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举例造句:
左宗棠这人虽然~,器量却不开阔。
成语典故: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