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甲归田的意思解释-解甲归田的意思是啥
1.《落叶归根》14年,赵本山解甲归田,十配角有人当红有人逝去
2.岳飞与秦桧的关系是什么?
3.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最怕的是什么?
4.《我的团长我的团》电视剧最后结局是啥?
5.左宗棠早年干啥,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6.汤和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他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
《落叶归根》14年,赵本山解甲归田,十配角有人当红有人逝去
说到公路片,宁浩似乎非常拿手,《心花路放》和《无人区》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其他导演的作品如《人在囧途》和《后会无期》也都相当可以。
在国内影坛公路片这个领域,不敢说哪部**拍得最好,但要找一部最被低估的公路片,笔者首推张扬导演,赵本山主演的《落叶归根》。
《落叶归根》拍摄于2006年,拍摄成本达到4500万元,在当年也不算小数目,该片在2007年上映后的票房成绩却相当一般,这可能也是该片被低估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就回顾一下这部笑中带泪、泪中含笑的《落叶归根》。
一、缘起
2004年底,来自湖南衡阳的打工人左家兵因喝酒和劳累引发脑溢血倒在福建龙岩的工地上。带左家兵到此打工的李绍为在几个老乡的帮助下连夜从医院里“偷”出尸体,先坐公交后坐火车取道广州返回湖南衡阳老家。
由于其他老乡忌讳,因此左家兵全程都由李绍为一个人背着,为了不引起其他旅客注意,李绍为用棉被卷着左家兵的尸体,还在他脸上洒了一些白酒伪装成醉汉。但在广州火车站,他们还是被巡警发现,其他老乡作鸟兽散,只有李绍为留了下来。之后左家兵的家人赶到将左家兵在广州火化,骨灰带回老家安葬。
2005年初,南方周末发表了《民工千里背尸返乡调查》,这篇深度报道被“第六代导演”张杨看到,他和其他人合作,完成了剧本《落叶》,后来又在别人的建议下改名《落叶归根》,2006年完成了**的拍摄。
那个给张杨建议改名的人,就是《落叶归根》的主演赵本山。
二、主演
找赵本山出演《落叶归根》,对于张杨来说似乎有些冒险,毕竟2006年的赵本山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在2006春晚上的《说事儿》把全国人民都给逗笑了,他主演的《刘老根》《马大帅》系列剧红遍全国,《乡村爱情》第一部也在2006年制作完成顺利播出。
但赵本山并没有回绝张杨这位小年轻导演,他看了剧本之后有一种感觉,张杨似乎是瞄着赵本山来写的主角老赵,老赵身上那种笑中带泪的表现和苦中作乐的性格简直和赵本山如出一辙,因此赵本山痛快接了这部**,他的原型就是新闻报道中的李绍为。
实事求是讲,赵本山在演技方面有些被低估,观众们更熟悉他演的小品和电视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赵本山在**上的突出表现。笔者认为,《男妇女主任》、《幸福时光》、《落叶归根》和《过年好》可以算赵本山在**上最好的代表作。
如今,虽然赵本山早已经解甲归田处于半退隐状态,但他的演技和传说依然在江湖上流传。
有了赵本山这位顶流加盟,《落叶归根》的“男二号”却是一名司机洪启文,他饰演的是民工老刘,当然他的原型就是那位客异乡的左家兵。
洪启文是云南当地一家影视服务公司的司机,张杨到云南选景都是他负责开车,选景结束后张杨就给洪启文说了自己的打算,让他出演《落叶归根》里的老刘,也就是尸体。
张杨之所以看中洪启文,一方面是因为尸体本身没有太多需要发挥演技的地方,但同时这个角色又多少有点儿忌讳,找个明星来演也有点儿犯不上。另一方面,洪启文身材相对比较瘦弱,赵本山背起来不太费劲。
就这样,一位国内顶级明星和一位剧组司机组成了《落叶归根》主演二人组,影片拍摄完毕后,赵本山感慨地告诉洪启文:“老洪,我这一辈子背得最多的人就是你啊”。
三、配角和明星
老赵背着老刘一路返回重庆,在这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这些人和老赵老刘之间发生的故事连在一起就组成了一部公路片《落叶归根》。
PS:因所有配角都没有名字,因此本文用演员名字代替角色名字。
1、抢劫犯—郭德纲
老赵在长途公交车上遭遇路霸打劫,领头的老大由当年刚红起来的郭德纲饰演,这段戏内容非常丰富,有喜剧也有悲剧。
喜剧:郭德纲在这段戏中展示了现代化的抢劫手段,用金属探测器探测首饰。
郭德纲背后的“假仗义”纹身也曾被相声爱好者们拿来调侃。
悲剧:郭德纲有感于老赵的仗义,将抢劫的财物全部一股脑送给了老赵,然后他带队下车。
其他被抢劫的乘客先是默默从老赵那里拿回自己的财物,然后又异口同声以“晦气”为理由将背着尸体的老赵撵下 汽车 ,这一幕“恩将仇报”的戏码倒和另一部微型公路片《车四十四》有异曲同工之妙。
2006年的郭德纲还有些青涩之感,但在赵本山身边老老实实演戏的他反而比自己拍的戏发挥更好。
十几年后,当年的顶流赵本山已经功成身退,当年的小兄弟郭德纲已经成了新的喜剧大佬和顶级明星。
2、卡车司机—胡军
老赵在长途 汽车 站招待所里邂逅司机胡军,这个性格古怪的人坚决拒绝了老赵想搭车的请求,哪怕是喝了老赵的一瓶白酒也不答应。
第二天老赵发现身上的钱全被偷走了,胡军却又同意拉他一程。老赵将老刘放在车斗里,自己开心地在驾驶室里唱起了:“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没想到,这首歌引起胡军的极大反应,原来他追求的一个女人也和老赵一样爱唱这首歌,但是那个女人却骗了胡军,在他的生命中消失了。
老赵宽慰了胡军,给他未来的生活指引了方向,在一同赶了一段路后,两人在岔道口分手。
2006年时的胡军也是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正值上升期,先后出演了《无间道2》和《集结号》等大片,十几年后的他依然活跃,不过已经开始出演各种大叔和老爸角色了,2021年国庆,他出演的《长津湖》将上映。
3、老者—午马
全片最爆笑的场面大概就发生在老赵去午马的“葬礼”上蹭饭吃,他实在没钱,为了吃饱饭只能出此下策,没想到却因为痛彻肺腑的哭声感动了午马,午马不仅帮他解决了老刘尸体的防腐问题,还送给老赵一辆架子车,减轻他的负担。
只是,由于午马曾经演过的那些类型**所致,当观众们看到他突然坐到老赵跟前时,多少也跟老赵一样倒抽了一口凉气。不得不说,这个角色估计也只有午马最适合。
午马有一个“曼德拉效应”,很多人以为他早就去世了,《落叶归根》里他也是以一位活着为自己办葬礼的垂垂老者现身,**上映七年后,午马去世,享年71岁。
4、骑行者—夏雨
老赵拉着架子车在山路上和牛车赛跑,眼看要输的时候,夏雨饰演的骑行者赶上来助他一臂之力,两人一起互相加油爬上了高山。
这段是全片最有自然气息的戏份,高山、峡谷、公路和满眼的绿色,还有两个为了不同的生活而奔波的人。
夏雨堪称国内演艺界的一股清流,成名很早,但几乎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但他却红得非常长久,难得可贵的是,他在极限运动和魔术领域也都有相当才华,说是不老的夏雨也没啥毛病。
骑行者走后,老赵在下山途中把架子车拉坏了,他遇到刘波饰演的拖拉机手,从那里要来了报废的轮胎,他把老刘放在轮胎里开始了一段奇幻的路程。
这段戏看起来很有意思,但饰演老刘的洪启文就惨了,虽然他不可能全程在轮胎里呆着,但拍几段镜头还是必要的,这几个镜头把洪启文折腾够呛,他天昏地转吐了好几次,被他感动的赵本山买了一套精美的茶具送给他以作纪念。
多说一句,后来有一个网红徒步推轮胎去西藏,应该模仿的就是这部**。
5、黑店店主—刘金山
刘金山一出场,整部《落叶归根》的气氛立刻就变了,这真是人可貌相的典型。
老赵从老刘鞋子里找到四百多块钱,身无分文的他“借”了过来,在路边店吃饱饭,他却遇上了刘金山这位黑店店主,被黑了六百块钱,其中二百是从打工工地老板给老刘的“抚恤金”里拿出来的。
没想到,这一下子就暴露了一件让人伤心的事,老板给老刘的五千块钱全是假币。在原型故事中,虽然包工头都躲着者的家人,但最后还是给了三千多块钱,比**里的包工头好歹强一些。
6、养蜂人—郭涛
这回真的是走投无路的老赵决定把老刘就地下葬,他躺到挖好的坑里时却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服,他决定和老刘一起走。
没想到,老赵的自杀方式太过于奇葩,被石头打昏的他又被养蜂人郭涛救起。
郭涛的爱人因毁容几度自杀,郭涛为了挽救妻子和家庭,放弃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选择远离人群当了一个养蜂人。
郭涛用爱人的事情激励老赵,让他放弃轻生的念头,并且亲自开车将老赵送往下一个镇子。
2006年时的郭涛也正好是事业突升期,凭借《疯狂的石头》他从一个普通演员一跃成为大明星,从那之后郭涛的演艺生涯一路顺风。
7、发廊妹—张笛
无处可去的老赵听到路边发廊妹的东北口音就像找到了救命稻草,不管不顾背着老刘闯进人家的店里。
好在,发廊妹是一位热心善良的姑娘,她得知原委后毫不犹豫帮助了老赵,在片儿警廖凡那里蒙混过关。
该片选张笛出演发廊妹,大概也有她是吉林人的缘故吧,而且她的老家通化距离赵本山的老家铁岭也不算多远,他们可是真正的东北老乡。
张笛饰演的发廊妹是《落叶归根》观众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但张笛并没有凭借这部群星云集的**走红,她在之后的作品产量并不多,似乎有些泯然众人矣。
8、片儿警—廖凡
廖凡饰演的片儿警看起来有些傻乎乎的,可能是对发廊妹的青睐导致他丧失了职业的敏感,愣是没发现老刘是个尸体。
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候的廖凡可真嫩啊,当时的他和张笛一样也都属于相对比较年轻的新人,不过廖凡之后的发展道路称得上一路高升,不仅拿下国际**节影帝,更是在各个大制作中成为各位导演争抢的香饽饽,演技那是没得说,算是年轻的老戏骨吧。
9、流浪者—宋丹丹
老赵为了筹路费去黑窝点卖血,邂逅流浪者宋丹丹,两人一起被救助中心收容,洗了澡吃了饭还演了节目,最后两人甚至达成了感情上的默契。
当年的“山丹丹组合”红极一时,有赵本山的地方肯定也得有宋丹丹,何况宋丹丹本身也是一位优秀的**演员,演技那是相当了得。
没有失望,只有惊喜。赵本山联袂宋丹丹一起上演了《落叶归根》里最精彩的两场戏。
一场戏是悲喜双簧,老赵和宋丹丹就像在春晚上一样把台下观众逗得前仰后合,而赵本山再次祭出他十几年前在春晚上的代表作《我想有个家》,又把观众感动哭了。
另一场戏是宋丹丹的独白,她说到自己“争气”的儿子,谈到上大学的儿子羞于认捡破烂的母亲,说到动情处,她的泪花也打动了所有人。
可以说,《落叶归根》最精彩的戏份就是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合作,没毛病。
10、民警—孙海英
老赵背着老刘遇到了道路塌方,体力透支的他昏倒在路边,等他醒来孙海英已经守在他身边了。
查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孙海英按照有关规定将老刘就地火化,然后他陪着老赵抱着老刘的骨灰盒找到了他的家,但老刘的家已经搬迁,看完孩子们给父亲老刘的留言,孙海英带着老赵再次踏上寻找老刘家的路,全片完。
就在影片末尾之前,老赵和老刘还一起经历了一场奇幻之旅,他们先后搭乘了各种施工车辆,在景色宜人的环境下,老赵想起了养蜂人儿子背诵的一篇课文,他在车顶上像孩子一样朗诵起来:
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看《落叶归根》的,笔者一直将这段戏当成该片的核心,每当重温这段戏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很奇妙,高兴、快乐、伤感还是向往,不知道,但很享受。
说在最后,即使十几年过去,再看《落叶归根》时也经常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有一次将该片推荐给一位女同事,好嘛,那一下午就听见她一边看一边嘎嘎乐个不停,让人怀疑,我们看的是不是同一部**。
有哭有笑,有喜有悲,笑中带泪,苦中作乐,大概,这就是《落叶归根》的魅力,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精髓。
岳飞与秦桧的关系是什么?
对立关系。秦桧派人陷害岳飞,岳飞请求解除兵权,担任了一个给赵匡胤看庙的闲职,其实已对秦桧没有威胁,可是秦桧一定要置岳飞于地,派岳飞的手下王贵诬告岳飞谋反,最终在证据不足的前提下将岳飞。
岳飞礼贤下士,温文儒雅同书生,每次辞官都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我什么都没做。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最后这句话是岳飞之的关键,岳飞壮怀激烈,义正言辞不给人台阶下,最终因此得罪秦桧等小人,被害至。
岳飞的确是个不善于隐藏和控制自己感情的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为人正直有啥说啥毫不避讳,比较情绪化。换言之,性情中人。
对于一个将帅来说,真性情容易与将士们打成一片,毕竟大家过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有个与自己生与共的统帅是多么幸福的事情。但是岳飞作为一个政治家,尤其是成熟的政治家而言,的确还有不足。
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最怕的是什么?
六十五岁的老人我认为什么都不怕,到这个年龄人生离终结不远,一切顺其自然,活过一天算一天,活过一年算一年。
人过六十五已快到古稀之年,把一切看开,名利与我们无关,什么高官厚禄,儿多女少也得过,什么亊情赶上只有一个无奈。
不管你年轻时是达官贵人,家财万贯,到头来都要面对生,老,病,,老天是公平的。
只不过条件好的活的好些,条件差的还得活,不要和人比钱多,不要和人比孑孙孝顺,活者就好。
人的一生不好活,年轻时奋斗过,自已心安理得,只讲付出,不计回报,该放还得放下,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见百岁人。
珍惜自已,少生病,少一份痛苦,珍惜身边的人,爱情,珍惜与你相濡以沬,相扶到老的人。
珍惜儿女亲情,多体凉他们,孩孑们也不容易,尽量不要给儿女们添麻烦,凡亊尽量亲力亲为,不要动不动就孝呀什么的,人心换人心。
不要怨天忧人,什么 社会 不公,福利不好,儿女不孝,世态冷暖,都得放下,人之生,自然规律,坦然面对才是。
老年人有五怕,听我说说大实话:
根据本人观察了解,六十五岁以上老人有五怕。
一怕失去另一伴,身边无人来陪伴。有病有灾没人管,孤独寂寞很无奈。
二怕得病去医院,来回折腾受不了。辛辛苦苦攒俩钱,一场大病全花完。
三怕养老金太少,养老院都去不了。请个保姆都困难,精打细算度残年。
四怕下雪道路滑,一不小心就跌倒。皮肉之伤是小事,就怕骨折受不了。
五怕出门过马路,来往车辆真不少。走走停停四处看,小心翼翼防意外。
人人都有老来难,怕也没有什么用。
生老病是规律,只能乐观去面对。
开心快乐每一天,活在当下心最安。
怕的事很多了,人老了身体渐渐衰退了,做什么事都力不从心,要靠别人来帮忙完成,人们常说求人不如求己,人老了,有些事不求人还不行。
六十五岁这年龄,最怕身体不好,生病,口袋里没钱,那才是最大的悲哀,没钱疼的感觉,其次就是没人照顾,风烛残年需要有人关爱,有人温暖,害怕孤独。
现实生活中孤寡老人,独居老人较多,虽说有 社会 关爱,但ta们还是渴望有家人陪伴安度余生。养儿防老不是没道理。国家养老体制逐步在完善,在完善过程中,离不开家庭养老模式,只有两者结合起来,老人才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人老是必然规律,我们尊重自然规律,怕也没用,该来则来,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乐观的面对现实,保重身体, 健康 快乐过好每一天。
65岁已经进入人生的暮年,不论你多显年轻,多么精力旺盛,可是你的生理会经常提醒你,不再年轻,是时候考虑养老问题了。
现在城市的很多老人有足够的养老金,衣食无忧,身体允许,可以到处 旅游 ,尽情地享受生活。
但是,静下来想想,还是有忧虑的事,担心的事,最怕的事,每每提起都如鲠在喉 : 担心老了重病卧床,怕给儿女带来沉重的负担。
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不是每一个老人都能像马克思一样在安乐椅上,永远地睡着了。有的让过了65岁,身体就出现病变,中风心脑血管病疾病,导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我邻居韩教授67岁,打扫房间,登高一步踩空,锁骨骨折,现在卧床不起。儿子工作忙,无力分忧,请一中年妇女,每月4000元,供吃住,日夜照顾。幸亏韩老师退休费每月8000多元,不会出现赤字。但是,他躺在病床上心疼啊!人没有事事如意的,心疼也得认。
担心不如从现在做起,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不要舍不得吃,舍不得喝,舍不得消费。身体是最宝贵的,最值钱的不动产,家里所有大件都贬值,唯有身体价值连城。
如果你想开了,时时处处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科学 养生 ,吃得香,睡得实,玩得快,走得动,每天生活在快乐之中。估计你不会患大病,你也完全不必担惊受怕啊!
六十五岁,逾过了花甲,在往古稀蹒跚。
告别了热恋的岗位
告别了辛苦的工作
告别了熟悉的同事
告别了争先和恐后
告别了雄心和壮志
告别了晋级和加薪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乘着还有余晖,乘着还有余热,
或解甲归田,或叶落归根,或坚守老巢,或移驾儿女处。
退休后经过五年的修身养性,
远离了汗流浃背
远离了头昏脑胀
远离了精疲力尽
远离了辛勤耕耘
远离了日以继夜
远离了轰轰烈烈
远离了纷纷争争
远离了鼓角争鸣
远离了情重仇深
淡忘了在职时的热血沸腾
淡忘了在位时的叱咤风云
淡忘了在岗时的如履薄冰
一身轻松,淡看着烈日雪月、秋雨春风。
置身闹市,置身小巷,置身山村,置身桃花源,
游遍名山大川,尝尽各类特产,玩尽爱玩之物,以伏枥忘志为荣。
当好了保育员、保安员、采购员、炊事员、卫生员、享受着天伦之乐。
不经意间,对着穿衣镜端详:
里面多么熟悉的面孔,忽然变得不曾相识:
浓密的头发,竟像冬天树上的枯叶,稀稀拉拉。“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光滑的脸庞,竟像长满了皱纹的树皮,沟沟壑壑。“尘满面,鬓如霜”。
明亮的眼睛,竟像没有擦干净的玻璃,浑浊无光。
聪颖的耳朵,感觉窗外嘹亮的歌声越来越轻盈。“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
洁白的牙齿,上上下下有好几颗不辞而别。
个子好像矮了两公分,
饭量好像少了两小碗,
瞌睡好像减了两小时,
步履好像慢了两节拍,
衣服好像大了两指头,
皮鞋好像重了两市斤,
老了,自然规律,不服不行!
六十五岁了,最怕什么?
怕身体有病,不能自理,拖累儿女,
怕身无分文,捉襟见肘,寸步难行,
怕失去老伴,孤立无助,寂寞难耐,
怕儿女不孝,不理不采,独守黄昏。
更怕国家不繁荣, 社会 不太平,遇到灾难,最倒霉的是年迈老人。
六十五了,最怕什么?
历经沧桑,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该聚聚,该散散,该吃吃,该喝喝,该睡睡,该起起,该玩玩,该游游,该乐乐。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来,而苏轼东坡却认为: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人的青春虽然不可再现,但人可以老当益壮,可以有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精神往往使人焕发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样。
这两句振奋人心的议论,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要清醒的看到:六十五岁,还年轻呐:
比美国竞选总统的两位老人年轻二十岁;
在农村,还算半个劳动力,照常锄禾日当午,种瓜种豆;
在外国,有的在企业当老总,有的到处谋求职业,自食其力,有的还在相约花前月下和黄昏之后。
要顺其自然,要知足常乐。
要庆幸我们生在好国家,传承好传统,依靠好政府,遇到好体制,享受到了好待遇:
手持三卡:
社保卡,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医保卡,有病早治,体质刚强;
公交卡,遨游城乡,赏心悦目。
庚子年初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全世界老人首当其害,人人自危,有些国家对六十五岁以上老人直接放弃治疗。
惟有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人为本,生命至上,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六十五岁,七十五岁,八十五岁,九十五岁……只要患病,只要一息尚存,拼全力救扶伤。
为我们是中国人自豪,
为我们是中国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骄傲。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敬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放心吧,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放下包袱,轻装前行,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正笑咪咪的等着我们。
健 健康 康是我们的身体,
快快乐乐是我们的心情,
嘻嘻哈哈是我们的朋友,
团团圆圆是我们的家庭,
扶扶搀搀是我们的老伴,
孝孝顺顺是我们的子孙,
安安定定是我们的 社会 ,
繁繁荣荣是我们的国家。
65岁以后,人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各种疾病慢慢开始出现,三高,腿疼,腰疼,身子没有过灵活了。其实这些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急病住院。如脑溢血,心梗,各种息肉,特别是癌症。花钱是个事,孩子们有工作不能光耽误,顾人还不放心。住院光受罪,想想就毛骨悚然。所以老人怕有急病。慢没事,街上净药店,吃药养病是老年常识。老年人听大夫的话,尽量避免急。不吸烟,少喝酒,穿厚衣,少吃饭,慢行走,少管事,处处谨慎小心,就能避免急病。
到了这个年纪,最怕的事儿很多,如,身体有病、口袋没钱、子女不孝......
若说最怕,我认为是 孤独 。
六十五岁, 从时间上看 ,应该很充足,特别是城里的退休老人,根本就没事干。可是,一个孤老头儿,有时间他连自己的饭都不想做,经常是饱一餐饿一顿的,三餐变两餐、两餐也是吃剩的;门也不想出,出远门,岁数不允许,怕出意外、出家门无事干;衣服都不想洗,为啥?没动力!
大把的空余时间就关在那住了若干年的房子里,还不孤独?!
从精神上看 ,生活没有了目标和追求,转移不了注意力。一人闲在家中,说话没人听,有苦无处诉。子女稀少,多数成家立业不在身边,见面难,见了面也没耐心听你倾诉心里话;跟着子女住也无济于事,不但不能解决孤独,弄不好还失去了自由,还是孤独!
从现实看 ,如果遇上自己头痛脑热的时候,想喝口水,水瓶是空的,有水也到不了自己手里;眼前才六十五岁,身体还算硬朗,想干什么身体还能动,可是,后面的路就不敢往下想了,恐怕是有钱也花不了。不但孤独还恐惧。
......
所以,人到六十五岁以后,最怕的是孤独。
但是,如果有老伴,特别是原配老伴就不孤独了。原配老伴与自己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即使平时也少不了争争吵吵,磕磕绊绊的时候,但她不会与自己离心离德,忠诚、可靠、贴心度比较高,早已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
有了老伴,哪怕钱少点,可以把日子过艰苦一点;心里有苦,可以说给老伴听听,也许会得到老伴的安慰或是主意;生活也有规律,哪怕是自己动手也有劲点;生病了,有人守在身边问寒问暖......
所以,珍惜原配老伴;即使原配因故不在了,也要尽快找老伴。
一孔之见。
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在不知不觉中会到古稀之年。就是企事业单位的职工也退休几年了,农村的老人在这个年龄去打工,说啥也是不会有人要的。我国延迟退休还在讨论中,年龄也定格在65岁,不得不承认完全进入老年了。这个年龄段的老人最怕什么呢? 提神认为不是养老,而是怕生病。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入生命的“决定期”。脚根不稳,跌倒了有时会引起连带疾病的发生;特别是脑中风,一不小心会落下瘫痪。且不说看不起病,单是生活不能自理,受累受罪已经无法言表。养老只耍有一日三餐,不饿着肚子就行,怎么也会一天天的过去。生病了,苦不堪言,应该是65岁以上老人最害怕的事。
65岁以上的老人,要进行适当的锻炼,比如,做体操、散步,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注意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每天至少睡眠6小时以上,能调节生理功能,稳定神经系统的平衡;保护脑部 健康 。只有这样,才能是自己处于 健康 的良性状态,延年益寿。
最怕的是身没钱,身体不好,儿女不孝顺, 社会 没人理,生不如。
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退休已经有些年头了,刚退休时畅享的快乐退休生活已经享受过了,疯也疯过了,玩也玩够了,身体各项机能也慢慢退化出毛病了,甚至有些玩伴都可能走了,如果不能保持好的心态,就开始为今后的生活操心了:
首先怕儿女不孝顺。本来是安享天伦的时候,要是碰上不孝子孙,不光不尽孝道,反过来天天跟你呕气,或不赡养反啃老,或对卧病不起的你不闻不问,或对空巢老人不管不顾,或在外惹是生非让你去擦屁股,你说你能不糟心?
其次是怕有病有灾。不管是病还是灾,都是败财折寿,空耗元气。年轻气盛还有翻身的机会,老了还真的是折腾不起,所以得什么都别得病,有什么都别有灾。
三怕缺钱后继无米。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万万不能的,若老无所依,只能强撑一把老骨头为两餐奔波,想想都悲哀。
四怕看到平日一起的好友一个个的离开,更怕白发人送黑发人,那心情,唉。
《我的团长我的团》电视剧最后结局是啥?
《我的团长我的团》结局:六十年后,禅达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城市,一个叫孟烦了的老人,六十年来从未离开过这里,他普普通通地生活着。
第三十八天,突进来的,是虞军的战士,龙文章得到了水和食物。不辣一个月后在野战医院里去。阿译据说后来去了上海。迷龙和老婆孩子漂泊海外。克虏伯当上了炮团团长。丧门星成了特务营营长。小醉没有嫁给孟烦了。虞啸卿成了军长。而龙文章,从此再没有人见过他。
扩展资料
《我的团长我的团》剧情介绍:1942年,中缅边境有座叫禅达的小镇。时不时受到炮火袭击的地方,聚集着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溃兵。他们是小少爷孟凡了,军医郝兽医,东北佬迷龙,阿译长官,湖南人不辣等。
他们只求有吃的不了,如同活尸。这时,师长虞啸卿出现了,他想利用这群散兵重组川军团,空降缅甸参加战争。但到达战场的小分队面对的却是已成定局的溃败。最后剩下的孟烦了一行人被逼退到四面楚歌的小屋里。外面是不断靠近的日本兵,危机的最高点,拯救他们的是自称团长的龙文章。
百度百科-我的团长我的团
左宗棠早年干啥,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左宗棠一生对中华民族,甚至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收复新疆。在晚清名臣皆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情况下,他率军抵抗外敌,收复新疆,为晚清腐败政治中唯一的亮点,也为中国保住了一百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因此,先生说左宗棠为“五百年来第一伟人”!这也是左宗棠至今仍享有的崇高威望,为后人缅怀的主要原因。谁能保我疆土,惟有左大将军!
同治年间,浩罕国将领阿古柏趁清政府无暇外顾之机,侵占新疆。沙俄趁火打劫,于1871年(同治十年)侵占伊犁,并向准噶尔盆地渗透。但是当时东南沿海防务也十分紧张,清政府不像现在的美帝,拥有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能力,必须在“海防”与“塞防”之间作出优先抉择,于是一场“塞防”与“海防”之争就此掀起。
极端的和平主义者李鸿章认为:“新疆乃化外之地,茫茫沙漠,赤地千里,土地瘠薄,人烟稀少。乾隆年间平定新疆,倾全国之力,徒然收数千里旷地,增加千百万开支,实在得不偿失。依臣看,新疆不复,与肢体之元气无伤,收回伊犁,更是不如不收回为好。”而左宗棠则不同意李鸿章的“新疆贫瘠论”,他认为:“天山南北两路粮产丰富,瓜果累累,牛羊遍野,牧马成群。煤、铁、金、银、玉石藏量极为丰富。所谓千里荒漠,实为聚宝之盆。”而且从战略意义上考虑:“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匪特陕、甘、山西各边时虞侵轶,防不胜防,即直北关山,亦将无晏眠之日。而况今之与昔,事势攸殊。俄人拓境日广,由西向东万余里,与我北境相连,仅中段有蒙部为之遮阂。徙薪宜远,曲突宜先,尤不可不豫为绸缪者也。”面对举棋不定的清廷,左宗棠慷慨陈词,把收复新疆提到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坚决主张打击沙俄气焰:“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
终于,害怕失去国土、背上历史骂名的清政府决定与俄国人赌上一把,毕竟是在自己的国土上,胜算还是大点。1875年,朝廷正式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这一次,清政府是豁出去了,面对经费不足,皇帝甚至御批道:“宗棠乃社稷大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可从国库拨款五百万,并敕令允其自借外国债五百万。”可见什么时候都是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清廷这一次不要命了,北极熊还不是乖乖服软,可见事在人为。
左宗棠是幸运的,如果说这是一场事关国运的,他代表中国把宝押在了自己最拿手的事物上面,不像翁同龢,两次在关系国家命运的关口把宝押在自己一点也不擅长的赌法上,结果给自己和国家带来灾难和羞辱。左宗棠不是“躺在安乐椅上的战略家”,他是一位具有丰富战争经验的军事家,面对当时的实际情况,左宗棠决定采用“缓进速决”的战略战策。其实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所谓“缓进”就是要用一年半的时间筹措军饷,积草屯粮,调集军队,操练将士,作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新疆偏远辽阔,作战物资补给十分困难,因此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好后勤保障准备,而且面对艰苦的条件,必须对部队进行整编,不愿去的可以发路费回家,以确保出塞之师的斗志和士气。
《左宗棠平西战图之二》任何一位有实战经验的将军都不会忽视武器的力量,毕竟将军们的专职就是打仗,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政治手腕还是留给政客们去发挥。为了对付阿古柏匪徒的洋枪洋炮,左宗棠从广州、浙江调来专家和熟练工人,在兰州造出大量先进武器,还仿造了德国的螺丝炮和后膛七响枪,改造了中国的劈山炮和广东无壳抬枪。经过一段时间扩充军备,已有了一批威力较强的轻重武器。可以说这时左宗棠的部队已经是接近近代军队了,火器占的比重相当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域幅员辽阔,交通不便,军粮运输非常困难,正是因为这场战争将是“拼经济”“拼后勤”的战争,左宗棠才要求精简部队,速战速决,而且对军粮运输非常关注。他开辟了三条运输军粮的线路:一是从甘肃河西采购军粮,出嘉峪关,过玉门,运至新疆的哈密;二是由包头、归化经蒙古草原运至新疆巴里坤或古城(今奇台);三是从宁夏经蒙古草原运至巴里坤。此外,左宗棠事先命西征军前锋部队驻军哈密并兴修水利、屯田积谷。但是哈密水渠年久失修,渗水严重,而且是砂土地,需用毡毯铺底。左宗棠得知消息后说:“开屯之要,首在水利。毡条万具,既所必需,文到之日,即交宁夏、河湟各郡并力购造。”经过努力,屯田积粮成绩巨大,1876年一年就收获粮食五千一百六十余石,基本上可以解决该部半年军粮所需。
万事俱备,只等开战。1876年4月,左宗棠从甘肃省城兰州移驻肃州。时已入新疆的张曜部屯哈密,金顺部屯巴里坤、古城一带。根据既定方针,左宗棠令刘锦棠率所部湘军分批出嘉峪关,经哈密前往巴里坤,会合金顺所部先取北路;命张曜部固守哈密,防敌由吐鲁番东犯。阿古柏得悉清军西进,即由阿克苏赶至托克逊部署防御:以白彦虎等率部分兵力防守乌鲁木齐等北疆要地,阻击清军;以一部兵力防守胜金台、辟展一线;主力2万余人分守达坂、吐鲁番、托克逊,成犄角之势。1876年8月上旬,刘锦棠、金顺二部清军从阜康出发,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避开供水困难的大道,走虽然敌人严密防守但水源充足的小道,出敌意外地迫近乌鲁木齐北面重地古牧地。扫清敌外围据点后,用大炮轰塌城墙,17日从缺口冲入城内,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乘胜于18日收复乌鲁木齐。白彦虎、马人得等仓皇南逃。尔后,左宗棠命刘锦部驻守乌鲁木齐,防止阿古柏军北犯,并继续清剿山中残敌;命金顺挥军西进。昌吉、呼图壁及玛纳斯北城之敌闻风溃逃。9月初,金顺部开始攻玛纳斯南城,月余不克。后刘锦棠、伊犁将军荣全先后增援会攻,于11月6日占领该城。至此,天山北路为阿古柏军占领之地全部收复。时临冬季,大雪封山,刘锦棠等就地筹粮整军,以待来年进军南疆。
然而,左宗棠的脚步并没有就此停止,他的心思转到了如何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上面。在收复失地过程中,左宗棠就设立善后局,重建地方秩序,医治战争创伤,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各地善后局在安置难民、招民垦荒时,一方面招抚当地流散人员,给予土地耕种,另一方面招募内地人民,收留清军中老弱士卒,鼓励地方军队中有妻室者解甲归田。务农人员的增加和内地先进农业技术的传播,给新疆各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带来了活力。大规模发展生产,必须全面整治水利。左宗棠始终把“兴修水利以除民患”,列入“最为切要之务”。新疆各地全面整修旧有渠道灌溉系统,清理淤毁河道,同时还兴建了不少新的水利工程。荒地开垦为良田,戈壁变成了绿洲,新疆各族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这些举措为稳定局势、恢复经济发挥了作用。但这毕竟是临时性和局部性的成果。要在各地实施行政管理职能,建立有效的统治,就必须对新疆前景做出通盘筹划。正因为此,左宗棠才一再提出要在新疆建立行省制度的主张。他说:“为划久安长治之策,纾朝廷西顾之忧,则设行省、改郡县,事有不容己者。”
汤和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他能逃过朱元璋的屠刀?
古代王朝建立后,开国皇帝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稳固政权。每个皇帝采取的手段都不尽相同,有自己亲自掌兵的唐太宗,也有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还有采取更加直接的办法的,那就是杀戮功臣的刘邦和朱元璋,其中以朱元璋手段最狠辣,不分青红皂白一刀切。
就是在朱元璋高高举起屠刀的时候,也不是所有人都成了刀下亡魂,也有善于明哲保身的机灵鬼。其中汤和就是这些逃脱朱元璋屠刀的代表人物,那么他是怎么保全自己的呢?
幼时玩伴,对朱元璋俯首听命
汤和和朱元璋是彻彻底底的老乡,都来自濠州钟离,从小就是一条街上光着屁股长大的玩伴。
汤和和朱元璋都是穷苦人家出身,都在地主家放牛混口饭吃。小孩子无聊的时候,总喜欢玩些游戏,他们这伙人最喜欢玩拜天子和打仗的游戏了。
虽然汤和比朱元璋大两岁多,但他从来不以自己为中心,甘愿让朱元璋成为小伙伴的老大,朝拜他做皇帝。自己做领兵打仗的将军,从小就是低调谨慎的性格。
当朱元璋家里遇到灾难,爹娘都饿后,无力埋葬,同样也是汤和带着其他玩伴帮着朱元璋兄弟埋葬了父母。
邀请参加义军,帮助朱元璋独立
至正十二年,汤和带领十多名壮士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因作战有功被升为千户。这时汤和看出来起义军的前途,于是赶紧给还在庙里念经的朱元璋写信邀请他一起参加义军。
刚开始朱元璋还心里犯犹豫,不知道该不该去,好家伙立马有人帮他忙了。汤和的信被别人知道了,要去蒙元的官府去告状,朱元璋吓得赶紧跑到濠州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
要说也该着老朱走运,参加义军没多久,就被郭子兴看中。把义女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并以作战有功升朱元璋为镇抚,这样老朱就在小伙伴中脱颖而出了。
朱元璋初来乍到,乍然身居高位,属下将士也多是比他资历要老的,很多人都不愿意听他的指挥。这是汤和站出来,听从朱元璋指挥,并帮助他安抚部下,才得以稳固朱元璋的地位。
不久郭子兴命令朱元璋回乡招兵,这次招兵成了朱元璋壮大的起点,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也同样是朱元璋和汤和的老乡的徐达参军。朱元璋招募一帮自己的势力后,就这样在起义军中站稳了脚跟。
至正十四年,朱元璋因为濠州起义军内乱,带领淮西二十四将离开濠州独立发展。这二十四位将领,虽然都是濠州人,但仅徐达、汤和和周德兴三人是钟离人,是朱元璋的正牌老乡,汤和作为老将,对稳定朱元璋内部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镇守常州,为鄱阳湖之战赢得战机
至正十六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后,汤和以枢密院同佥的身份驻守常州。常州为朱元璋势力和张士诚势力交战的前线,汤和在常州驻守数年,牢牢地限制了张士诚向西发展的脚步。
因为汤和必须坚守常州,所以在占领应天后,朱元璋势力疯狂扩张的阶段,他的地位逐渐被徐达和常遇春超过。尤其是大败陈友谅的鄱阳湖之战,成为朱元璋属下很多将领的进位之战,但是汤和却能参加,因此他的战功不及徐达和常遇春,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但是汤和在常州对张士诚的限制,为朱元璋安心对付陈友谅提供了底气。为朱元璋势力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后方,所以朱元璋才能抓住战机,一举消灭陈友谅。假使汤和在常州的守卫四处漏风,估计被消灭可能就是朱元璋了,所以说鄱阳湖之战汤和也是有一份功劳的。
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存身有方
汤和在镇守常州的时候,曾因为向朱元璋请示事情,没有同意。在一次喝醉酒后,就发牢骚说,自己守在常州,周围都是敌人,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右为难。
其实汤和是想抱怨朱元璋不支持自己,这话传到老朱耳中,小心眼的朱元璋就不高兴了。认为汤和在怨恨自己,就把汤和给记恨上了,处处找他麻烦。
而且汤和也很给面子,朱元璋想要把柄,就给他递上去了。汤和率水师南下福建征伐陈友定,俘虏陈友定后,汤和释放了很多小喽啰,结果这些人为害州郡,后来又费了一番功夫才平定。
这样朱元璋就高兴了,终于抓住了汤和你这个老小子的把柄了,所以在洪武三年第一次封爵的时候,故意不给汤和封公爵。按说汤和不说资历,就论战功虽然不如徐达和常遇春,但是其他人是一点不差,朱元璋就是压着只封了个侯爵。
这还没完,汤和本着对我有意见,那就让你发泄个够,在率军征伐四川的时候,汤和亲率水师,与傅友德、廖永忠等分路进攻,但因为暴雨的影响,水师进攻停滞。等水师攻到重庆后,傅友德、廖永忠两路已经获胜。
回师之后,朱元璋重赏了傅友德和廖永忠,对汤和未加赏赐,还多次训斥汤和逗留不前,延误战机。汤和也很给面子,立马下跪认罪,朱元璋终于平复了心中的怨气。
汤和在朱元璋的众多同辈起兵的兄弟中,不是最出色的,但差不多算是活得最久的,这可能和他不拔尖、不冒头的性格有关系。在很多单位中,混得好的,未必是处处优秀的,可能就是那些处处平平,有懂领导的人,汤和就是这样的人,因为这样的人,他对领导的威胁最小,最让领导放心了。
激流勇退,获得善终
洪武二十一年,汤和看出了朱元璋日益年迈,不希望淮西勋贵的众位将领长期领兵,但是不知道怎么来解除勋贵的兵权。汤和有一次看出来朱元璋的心思,于是赶紧找到朱元璋,告诉他自己年纪大了,带不了兵了,想回老家,安心找块地,考虑后的事情。
一听这话,朱元璋特别高兴,正愁不知道咋办,就有人来给树典型了,决定把汤和作为一个榜样标杆,让大家学习,在中都凤阳老家给汤和赐宅,让他安享晚年。
虽然已经卸甲归田,但是汤和还是没有忘记做臣子的本分,还是每年去朝见朱元璋,给足了朱元璋面子。而且也没有像李善长那样经常因为家里人的事情去烦朱元璋,还曾劝说李善长,不要再管朝廷的事情了。就这样汤和回到凤阳老家后,整天不问世事,饮酒作乐,安心养老。
汤和能够寿终正寝,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运气好。洪武二十年以前,除徐达等人病外,朱元璋因为胡惟庸案诛杀的功臣都是因为罪行累累,查有实据牵连进胡惟庸案被杀。
像李善长等人,因为功勋卓著,都被网开一面了,但是到洪武二十年以后,朱元璋就开始有目的的开始清理勋贵势力。已经告老还乡的李善长也因为多次自己家人求情,牵连被杀。
但是汤和就是这么走运,二十一年请辞获准,在朱元璋跟前加了印象分。到二十三年开始一病不起了,这一年也正是朱元璋开始举屠刀的时候,这谁受得了呀,你咋好意思杀已经卧病在床的汤和呀。
既然汤和这么给面子,朱元璋也给汤和面子,赶紧派人去给汤和救治。汤和病稍微好了一点,还把他接到京城进行慰问,关怀备至,还跟他聊起小时候在老家的事情和起兵后征战的回忆。可以看出朱元璋还是念着,与汤和等兄弟在一起的旧情的。
随着洪武二十三年汤和卧病,朱元璋基本就对他彻底放心了,另外汤和的子、孙、曾孙三代都英年早逝。这也是朱元璋放心汤和的原因,再加上人都卧床不起了,还有啥清理的理由呀!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