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立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全诗是什么

2.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3.衣襟渐宽终不悔,为人消魂人憔悴意思?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立高楼,望断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全诗是什么

弥天大罪一悔便消出自哪里-弥天大罪是什么生肖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翻译:清晨栏杆外的菊花笼罩着一层愁惨的烟雾,兰花沾露似乎是饮泣的泪珠,罗幕之间透露着缕缕轻寒,燕子双飞而去。皎洁的月亮不明白离别之苦,斜斜的银辉直到破晓都穿入红红的门户。?

昨夜西风惨烈,凋零了绿树,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尽了天涯路。想给我的心上人寄封信,可是高山连绵,碧水无尽,又不知道我的心上人在何处。

扩展资料

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冯延巳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关于“蝶恋花”调的来源,学者说法不一。明代杨慎在《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条中指出:“‘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此说有误,此诗见于梁简文帝萧纲《东飞伯劳歌》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清代毛先舒承袭杨慎的观点,在《填词名解》卷二中认为:“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今人李琏生在《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一书中,从词调史的角度否定了前人的观点,认为:“‘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句有关,可能这是出于明人的附会,因它绝不可能是六朝时所创制的曲。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柳永《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黛玉《葬花词》

花谢花飞飞满天, 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细飘春榭, 落絮轻粘扑绣窗。 闺中女儿惜春暮, 愁绪满怀无著处。 手把花锄出绣窗, 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 哪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 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 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 却不道人去梁空巢已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 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 阶前愁煞葬花人。 独把花锄偷洒泪, 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 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 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 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 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亭外悲歌发, 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此日生双翼, 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其骨, 一坯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 不教污淖陷渠沟。 尔今去侬收葬, 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 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

衣襟渐宽终不悔,为人消魂人憔悴意思?

蝶 恋 花 宋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说”中的第二境界引用了这一句,王先生认为“古之成大事者,无不经此三种境界。”

第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一句。原词写的是闺思,不外是离愁别绪之类。词中的主人公思念离别的人,在昨夜里,随着瑟瑟西风中绿树叶子的萧萧凋落,独自登上高楼遥望天边的道路。王国维先生借用此句来说明治学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充满孤寂、凄切的情调;第二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一句。原词写的是词中的主人公在思念一个女子,饮酒唱歌都解不了愁绪。此句描写的他对爱情的专一诚挚,虽然一天天消瘦下去,仍然在所不惜。王先生以此句喻治学的坚持阶段,这一阶段充满难言的艰难困苦,必须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第三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中的句子。原词写的是元宵节张灯结彩、满街游人、通宵欢乐的情景,此句说的是词中的主人公追寻的对象不在灯火热闹的地方,而在寂寞冷落的阑珊之处。王先生以此句隐喻治学的完成阶段,颇有“水到渠成,豁然晓畅”之感,也含有治学应当坚持特立独行的精神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