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大全

2.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

3.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4.四字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三篇

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大全

成语典故大全-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寓意美好

成语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成语典故的小学生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一

吴市吹箫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chán yán,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xū ,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胥的画像,以便将其捉拿归案。

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多少饥,最后跑到了楚国边境昭关,见楚军把守严密,自己无法过关,一夜间急白了头发、胡须和眉毛。

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gāo 公的老人。他很同情伍子胥的不幸遭遇,便让他在家中住下,帮他想办法混出昭关。后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容貌与伍子胥长得很像的人,给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让他先过关,结果假的伍子胥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伍子胥就趁这个时候溜了出去。他一路向东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上的钱财已经用尽。伍子胥只好打扮成一个叫花子的模样,在大街上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点评

故事里伍子胥多亏遇到了贵人帮助他混出昭关,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无分文。不过他还是有一技压身会吹箫,也很幸运的得到了吴王的重用,最终有了一个好的结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定要有一技之长,说不定在你危难之时还能帮到自己呢!

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二

惴惴不安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逝世,居然用一百多人给他陪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臣子车氏家的三兄弟奄息、仲行、针虎也在其中。这三兄弟为秦国立下盖世奇功,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却仍逃脱不了被活埋的命运。

秦国的老百姓对秦穆公的做法非常愤怒,就写了一首名为《黄鸟》的挽歌:

“黄雀叫叽叽,在酸枣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奄息。提到这位奄息,一人的价值等于百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桑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仲行。提到这位仲行,百条好汉都抵不上他一人。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要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黄雀叫叽叽,在荆树上休息,谁追随穆公去了?子车家的针虎。提到这位针虎,一个人能与一百人相比。走近他的坟墓,心中不安浑身战栗。老天爷呀老天爷!我们的好人为什么都会去?如果能赎他的命,我们愿意用一百人换回他一个。”

点评

秦穆公逝世,竟然要用100多个人给他陪葬,这其中还包括大家心目中的良臣车氏家的三弟兄。大家都心痛不已,恨不得能用自己的性命去换回他们。这时人们的心里都是惴惴不安的,只希望大家永远没有这样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的时刻。

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三

数典忘祖

春秋时期,晋国以荀跞和籍谈为使节出使周王室。周景王设宴款待二人,宴席中所用的酒壶是鲁国进贡的,景王于是问起:“各诸侯国都会进贡一些物品给周王室,为什么独独晋国没有物品进贡呢?”

籍谈回答说:“每个诸侯国都曾领受周王室的赠与,所以必须进献宝贵的器物回馈王室的恩典。由于晋国地处深山边塞,与周王室距离遥远,皇恩实在是没办法惠及,我们又穷于应付戎狄的骚扰,哪还有什么东西可用来贡献呢?”

景王听了颇不以为然,于是细数从晋国祖先开始,周朝王室曾经赠与的种种赏赐,并责问籍谈:“你的先人是负责掌管国家典籍的,为什么你会忘了这些史事呢?”

籍谈听了景王这番话后,张口结舌。等荀跞与籍谈离开后,周景王又评论籍谈说:“我看像籍谈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孙应该不会有什么出息吧!竟然会列举一堆典故来评论事情,却反而将自己祖先掌管典籍这件事给忘了!”

点评

故事里的籍谈的先人是负责掌管国家典籍的,可他竟然会列举一堆典故来评论事情,却反而将自己祖先掌管典籍这件事给忘了。这么忘本的人,后代子孙应该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熟首先在于他要学会认识自己,承认自己,接纳自己,不能忘本。

小学生成语典故作文素材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

 成语是最?中国?的词汇形式,最具有民族特色。成语大多从古代流传下来,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代词汇的一些特点,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以及作者的个人感悟。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一:夜郎自大

 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这个国家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说:?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说:?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的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 ?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二:鞭长莫及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宋国要是杀了你,我就派兵攻打他们。?楚庄王说。

 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双方相持了几个月,楚军还是没有取胜。第二年春天,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到晋国去请求晋国派兵救援。晋景公想要发兵去救宋,国大夫伯宗说:?大王,我们不能出兵,古人有话说:?鞭子虽然长不能打到马肚于上。?现在楚国强盛,正受到上天保佑,我们不能和楚相争。晋国虽然强大,可是能违反天意吗?俗话说: ?高高低低,都在心里?,江河湖泊中容纳有污泥浊水,山林草丛中暗藏有毒虫猛兽,洁白的美玉中隐藏有斑痕,晋国忍受一点耻辱,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您还是忍一忍吧。?

 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三:小时了了

 汉朝末年(东汉),北海地方出了一个很博学的人,名叫孔融,宇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他从小就很聪明,尤其长于辞令,小小年纪,已是在社会上享有盛名。他十岁时,跟他父亲到洛阳(今河南洛阳县。洛阳是历代帝王的陪都,因位于长安之东,称为东都),当时在洛阳的河南太守,是很负盛名的李元礼,由于李氏的才名很重,因此在太守府中往来的人除了他的亲戚,其余都是当时有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通报的。

 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

 ?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我通报一下。?

 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元礼问他说:?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师资之尊(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关于礼节的问题)

 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当时有很多贺客在座,李氏和他的宾客对孔融的这一番话都很惊奇。

 其中有一个中大夫陈韪,恰恰后到,在座的宾客将孔融的话告诉他后,他随口说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聪明的孔融立即反驳地道:?我想陈大夫小的时候,一定是很聪明的。?陈韪给孔融一句话难住了,半天说不出话来(见?世说新语?)。

 后来的人便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篇四:老马识途

 故事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历史著名的成语典故大全篇五:下笔成章

 曹植,字子建,自幼聪明伶俐,喜欢诗、辞、歌、赋十几岁时就能诵读名篇数百,而且也非常会写文章。所以,很多人都称他是个?奇才?。?

 曹操对自己儿子的才气也非常赏识,但又觉得很奇怪。有一次,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后,心里觉得曹植的文章确实写得不错,但也不免有些怀疑这文章是请入代写的。于是,曹操就把曹植叫到了跟前,认真地盘问道:?你的文章我看过了,写得不错,是不是请别人代你写的呀?

 曹植赶忙给父亲跪下,禀告道:?不是的,我能够言出为文,下笔成章,如果您不相信,可以当面考我,怎么能说我是请别人代写的呢?曹操听了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说:?不是,那就好啊:?

 不久,曹操在官城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就让几个儿子都上去看看,并叫他们每人都写出一篇辞赋来,试一试他们的文采。曹植拿起笔来就写,一会几工夫就写好了。这就充分证实了曹植自己说过的那句话:?言出为论,下笔成章。?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典故

成语 ,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今天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关于 历史 故事 的成语大全,接下来随着我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一)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了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二)

巧夺天工

东汉末年,上蔡县令甄逸有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后来嫁给了曹操的儿子曹丕。曹丕建立魏国当了皇帝,甄夫人也就被立为皇后。曹丕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当时甄夫人已经四十岁了,为了能得到曹丕长久的宠爱,每天都要精心打扮自己。

据说在甄夫人的庭院里,有一条漂亮的绿蛇,嘴里含着一颗红色珠子。当甄夫人梳妆时,这条蛇就在她眼前盘成一个奇特巧妙的形状,并且形状每天一换。甄夫人 就照蛇的形状梳理发型,精巧的程度胜过天然。人们都称这种发型为“灵蛇髻”。曹丕每次看见皇后,都觉得她依旧年轻漂亮,十分喜欢她。

甄夫人不但美貌如仙,而且善良聪慧,很有才情。相传曹植的《洛神赋》就是出于对甄夫人的仰慕而写的。

但是,随着年华的消逝,即使再精致巧妙的梳妆,也无法改变甄皇后失宠的命运。年轻的郭皇后终于替代了她的地位。而她由于对此不满,惹怒了曹丕,最后被他下诏赐。

朝三暮四

战国时,宋国有个老人养了一群猴子,人们称他为“狙公”。他家境并不好,但非常喜爱猴子,宁可省吃俭用,腾出钱来给猴子买吃的,从不让它们饿肚子。

狙公和猴子们朝夕相处,双方极为融洽。猴子们想什么狙公一看就知道;他说什么,猴子也能理解。

但是时间长了,狙公不胜负担。猴子很贪食,没完没了地吃,狙公实在供应不起。他准备减少它们的食物,又怕它们不顺从自己,因此想了一个办法。

一天,狙公对猴子们说:“以后给你们栗子,早上三个,晚上四个,够了吗?”猴子们听了,又跳又叫地发起怒来。

过了一会,狙公改口说:“好吧,那就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这样够吃了吧!”猴子们听了,都高兴得趴在地上。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三)

一字师

注音yī zì shī

成语故事 元朝时期,萨天锡送濬天渊入朝,有“地湿厌闻天竺雨,月明来听景阳钟”之句,很多人都夸好,只有山东一个老叟认为应将“闻”改为“看”,萨天锡问为什么要这样改,老叟说:“唐人有林下老僧来看雨。”萨天锡俯首拜他为“一字师”。

出处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载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婼”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解释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老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相近词一字之师

示例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应声虫

注音yìng shēng chóng

成语故事 传说 洛阳有一个士人得了应声病,刚一说话喉咙中应声,就去问名医张父仲,张父仲觉得奇怪,日夜思考终于想出一个医治办法。立即取《本草纲目》让他读,他还是不停应声,当看到他害怕的地方就不应了。于是张父仲立即配药医治,果然治好。

出处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唐·刘束《隋唐嘉话》

解释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其它 使用

◎ 蒋政权大怒,"三查"王芸生,说王是"新华社的应声虫","为匪张目"等等。

眼中钉

拼音yǎn zhōng dīng

成语故事五代时期,后唐效节指挥使赵在礼起兵反后唐庄宗,拥立明宗,被任命为义成军节度使,他滥用职权,欺压民众,经常搜刮民脂民膏。他率军去攻打当时人们认为是眼中之钉的契丹,下令宋州百姓每人交1000钱的“拔钉费”,违者处。

出处在礼在宋州,人尤苦之。已而罢去,宋人喜而相谓曰:‘眼中拔钉,岂不乐哉?’  《新五代史·赵在礼传》

解释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用法作宾语;指最痛恨的人

相近词眼中刺

示例我们娘儿俩今儿一齐给他看,替他拔去眼中钉,肉中刺,好等他们来过现成日子。

苦肉计

拼音kǔ ròu jì

成语故事隋朝时期,杨坚谋位成功,封杨广为晋王。杨广心中不服,一心想当太子,就找安州总管宇文述商议。宇文述知道独孤皇后妒心重,就给杨广出主意,让他回宫用苦肉计博得皇后的同情。这一计很灵,皇后鼓动皇上,废太子而另立杨广。

典故 亏杀那苦肉计黄盖添粮草。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释义故意伤害自己的肉体以骗取敌方信任的计策。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欺骗对方

成语例句

◎ 这是敌人玩的苦肉计,只不过这苦肉计的代价是四个小海盗的四条生命。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 报告 。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 拜访 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 文章 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5、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 措施 ,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关于历史故事的成语(五)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楚国一位舍人得到了主人送的一壶酒,觉得几个人一起喝嫌少,一个人独喝又嫌多,于是让几个人在地上画蛇,先画成的就喝酒。有个人蛇先画好了,拿起酒壶准备喝,看看其他人还没画好,又左手拿壶,右手给蛇画脚,还没等他画好脚,另一人的蛇画好了,夺过酒壶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怎么能添上脚呢?”说完把酒喝了。那个画蛇脚的人,终于没有喝上酒。

唐朝大文学家韩愈在其《感春》诗中写道:“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把事情弄坏。有时也作“画蛇著足”。

守株待兔

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饥挨饿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懒,胆子又特小,干什么都是又懒又怕,总想碰到送上门来的意外之财。

奇迹终于发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里耕地,周围有人在打猎。吆喝之声四处起伏,受惊的小野兽没命的奔跑。突然, 有一只兔子,不偏不倚,一头撞在他田边的树根上。

当天,他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从此,他便不再种地。一天到晚,守着那神奇的树根,等着奇迹的出现。

成语“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劳而得,或守狭隘的 经验 ,不知变通。

鹬蚌相争

赵国将要讨伐燕国,苏代(战国时策士,纵横家苏秦的弟弟)替燕国游说赵惠文王,讲了如下的 寓言故事 :“我来的时候经过易水,恰好看到蚌出来晒太阳。鹬趁机啄蚌的肉,蚌把两扇介壳一闭就夹住了鹬的喙。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有蚌。’蚌也针锋相对地说:‘今天不出,明天不出(夹住不放),就有鹬。’两者谁也不肯罢休,这时过来一个渔父把两者一起拎走了。”燕赵相对抗,都搞得很疲劳,我恐怕强大的秦国正在扮演渔父的角色,所以希望大王深思熟虑。惠文王赞同苏代的意见,停止对燕国用兵。

羽扇纶巾

周瑜和诸葛亮都曾经被诗人用“羽扇纶巾”来形容过:

《类说》卷四九引《殷芸小说》:“武侯(诸葛亮)与宣王(司马懿)泊兵,将战,宣王戎服位事,使人密见武侯,乃乘素舆葛巾,自持白羽扁指麾,三军随其进止。宣王叹曰:‘真名士也’。”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大全三篇

#儿童故事# 导语小朋友们,有关中国的四字成语,大家了解哪些?与寓言故事有关的呢?下文是 整理分享的四字成语寓言故事大全,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安然无恙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妇女。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威后和使者对话原文是: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抛砖引玉

 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赵嘏(gu),诗才很高,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曾得到诗人杜牧的赞赏,因此人们称他为“赵倚楼”。当时还有一位诗人,名叫常建,他的诗写得也不错,但是他自己并不满意,而对于赵嘏的诗,却非常佩服。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览。常建正好在苏州,他高兴地说:“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设法让赵嘏留下几句好诗来!”但是用什么方法呢?他想:灵岩寺是苏州的一大名胜,赵嘏既到苏州,必然要去灵岩寺,如果预先在寺中写下一句半首,说不定会引起赵嘏的诗兴。

 于是,常建就在灵岩寺的墙上写了两句诗。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游览,看到墙上的诗只有两句,便提笔在后面添了两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计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太高明的两句诗,换来了赵嘏续成的精彩的整首诗!

 有人说,常建的这个方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后来,人们就用“抛砖引玉”这个成语,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见解或简陋的文字,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种表示自谦的说法。

 

沉鱼落雁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家多,成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形势很混乱。有段时间,吴国和越国打起来了,兵强马壮的吴国没怎么费力就打赢了,成为一方霸主。都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国的国王勾践就成了阶下囚,连同宰相范蠡一起,都被掠去吴国当起了奴隶。

 勾践虽然身为阶下囚,但复国的心不,没有一天不想着报国恨家仇。范蠡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勾践的心思。但他再清楚不过,想搞垮兵强马壮的吴国没那么容易,更何况眼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主仆俩如何能先从吴国逃出去。就这样,勾践在范蠡的指点下过起了卧薪尝胆的日子,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吃饭之前还得舔一舔苦胆。

 而夫差这边呢?他刚刚打败越国,正处在一种骄傲的情绪中,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战无不胜的了,自然就对阶下囚勾践放松了警惕。

 有一次,他吃东西吃坏了肚子,找医生来医治也不见起色。勾践得知后竟当着他的面亲自尝了尝他的粪便,恭敬地说:“大王,您没得什么大病,就是着凉了,喝点温酒暖暖就好了。”勾践的此番举动让夫差大为感动,心说这么个忠心的人肯定不会背叛我啊!就这样,放勾践和范蠡回了越国。

 回国之后,范蠡给勾践定了三条复仇计划,其中一条就是选送越国的美女敬献给夫差,表面上是臣服于彼,实际上是派个内线过去,达到里应外合搞垮吴国的目的。可是,计策好定,但美女要去哪里选呢?

 这时候,范蠡听说苎萝村有位美人,姿色十分动人。于是,范蠡便动身前往苎萝村。

 说来也巧,苎萝村边有条小溪,溪水清澈透明,村里的女子经常在此洗衣服。范蠡走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姑娘在溪边洗衣服,女孩子之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也是正常。但只听其中有个姑娘大惊小怪地说:“哎呀,西施,你瞧,水里的鱼看见你都沉到水底去了!”

 另一个姑娘附和说:“就是,谁让西施长得这么漂亮!”范蠡一听,赶紧躲在一边放眼瞧去。

 果然,只见那一群女子之中有一位姑娘身段婀娜,黑发粉面,柳眉杏眼,姿态之中别有一番味道。

 范蠡当时心里就感叹一句:“好一位绝色佳人!”只是不知道她们所说的“沉鱼”是什么意思,便走近一点,想看个究竟。

 只见那位西施姑娘站在水边,轻轻洗着衣服,她美丽的身影倒影在水中,水中的鱼儿见了她,都似乎忘了游动,慢慢沉入了水底。范蠡是多聪明的人,见了此奇景也忍不住轻轻“呀”了一声。就这一声,惊动了那几位姑娘,姑娘们见有陌生男子,羞涩万分,赶紧都跑开了。

 就这样,范蠡把苎萝村有美人的消息回禀了勾践。等把美人找来一看,连勾践也为之动容,没想到自己小小的越国也有这样的绝代佳人。自此,西施就被选中了,被送去吴国。夫差果然也惊讶于西施的美色,宠爱有加。就这样,一个强大的吴国,在范蠡周密的计划下、在勾践坚定的决心下、在西施的美色诱惑下瓦解了。

 “沉鱼落雁”,“沉鱼”所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那么“落雁”呢?这其中藏着另一个典故。

 汉朝元帝的时候,这一年,皇帝下诏要招美女入宫。皇帝选美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全天下的女子就得皇帝先选,皇帝选剩下了才能轮得着旁人。就这样,十七岁的王嫱就被选入了皇宫。

 要说这个王嫱,那也是一个绝色美人,不仅样子美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标准的才貌双全。跟她一起选进宫的漂亮姑娘不少,但大家见了王嫱之后都立马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算大家都是美女,也总会有个人鹤立鸡群,有盖不住的风采,王嫱就是这样的美女。

 可谁知道,皇帝选来选去,就是不招王嫱伺寝,跟她一起进宫的姐妹们都纷纷得了皇帝的宠爱,只有她,仿若无人问津的宝物一般蒙上了灰尘。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皇帝选谁伺寝,是依据画像而来的,就是说,宫廷画师会给每个人画像,然后将这些画像呈献给皇帝。皇帝觉得哪一幅画像上的女人好看,就招她来伺寝。可是按理说,王嫱这么漂亮,怎么轮也轮到她了。要知道,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宫廷画师毛延寿!

 这个毛延寿,书画一流,可就是个贪财的小人。每个找他画像的美女都得给他“上贡”才行,上过贡的,他就在画像的时候给人家修饰修饰,尽量画得漂亮点;而对于那些没上过贡的,他就故意给人家画丑了。

 吃过这个大亏的美女们自然学乖了,任谁都给他好处。偏偏这个王嫱,性格耿直,不愿意讨好这个小人,从不给他好处,任他把自己画得丑丑的。果然,汉元帝一见王嫱的画像这么丑,就干脆把她打入冷宫了,永不召见。

 但天底下的事就是这么神奇,没过几年,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前来和亲。这个汉元帝,是个性格懦弱的人,他不敢跟骁勇善战的匈奴人面对面地来场恶战。见匈奴人前来和亲,他自然是赶紧应承下来。

 可是,选谁去和亲呢?自己宫里的美女,他是一个都舍不得。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被打入冷宫的丑女王嫱了。这不正好嘛,王嫱既是宫里的女人,又长得丑,送给匈奴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就这样,汉元帝下令让王嫱远嫁匈奴。

 送呼韩邪单于走的那天,汉元帝是大摆筵席,忙得不亦可乎,心想可算是把这位不敢得罪的给送走了。

 这时候,王嫱盛装打扮出来了。汉元帝坐在龙椅上,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见,这一位美人行动如弱风扶柳,姿态容貌美得不可方物。整个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为之倾倒,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怎么能是画像上那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女人呢?

 汉元帝这时候心里叫悔不迭。可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更何况君无戏言,这两国邦交,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人就大开杀戒啊!悔得肠子都青了的汉元帝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含着眼泪将王嫱和呼韩邪单于送出了十里地。

 披着红色披风的王嫱坐在马上,这一路,马声悲鸣,寒风渐起,自此离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她的心都要碎了,便拿出随身所带的琵琶,弹奏起悲伤之音。潼关就在眼前,塞外的大雁一行一行飞过,悲伤之音渐起,大雁似乎都感染了这悲伤,扇动的翅膀慢了下来。再一看这位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连大雁都忘了扇动翅膀,从半空中跌落下来。

 后来,王嫱在匈奴生活得很幸福。她“落雁”之美貌也被中原和匈奴两地的人们所称道。

 她和春秋时的西施一起,被合称为“沉鱼落雁”。沉鱼落雁,就用来形容女子之貌美,可以美丽到水里的鱼了见之后竟忘了游动而沉入水底,天上的大雁见了之后竟忘了飞翔而跌落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