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听偏信的人-偏听偏信的人称为什么
1.形容一个人只听一面之词的成语
2.[试论《李尔王》中的哲学思辨] 哲学思辨
3.要尽量避免偏听偏信
4.一个人经常被人骂除了犯错还有哪些原因?
形容一个人只听一面之词的成语
成语:偏听偏信
注音:piān tīng piān xìn
解释:偏面地听了一方面的话就信以为真。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处事的态度。
结构:联合式年代古代。
近义词:偏信偏听
反义词:兼听则明
成语:是非不分
拼音:shì fēi bù fēn
解释: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示例:实际上,对方不只是一些~的群众,还有一
近义词:黑白不分
反义词:是非分明
成语:黑白不分
拼音:hēi bái bù fēn
解释:不能分辨黑色和白色。比喻不辨是非,不分好坏。
出处:《汉书·楚元王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示例:赵树理《李家庄的变迁》十二:“可惜一个卖土委员的调查,一个小毛的申明,把事情弄得黑白不分了。” 老舍《出口成章·谈相声的改造》:“搞错讽刺的对象,便黑白不分,很难成为宣传的工具。”
近义词:不分是非、颠倒黑白
反义词:明辨是非、泾渭分明
[试论《李尔王》中的哲学思辨] 哲学思辨
摘 要: 《李尔王》一剧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本文拟从分析人物的性格和戏剧情节入手,结合中国古代辩证法思想之精华,试指出《李尔王》的普遍性和永恒性,值得后人不断深思、反省。
关键词:李尔王 辩证法 得与失 善与恶 福与祸的对立及转化
在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中,《李尔王》堪称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一部作品。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A.C.布拉德曾在他的演讲中对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作出如下的评价:“《李尔王》向来被称作莎士比亚最伟大的作品,莎剧中最优秀的一部戏剧,莎士比亚在这部悲剧中最充分地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能。”(A.C. Bradley said in his lecture that “King Lear has again and again been described as Shakespeare’s greatest work,the best of his plays,the tragedy in which he exhibits most bully his multitudinous powers......”)①《李尔王》一剧虽诞生于英国的文艺复兴时期,然而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却具有永恒性,并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朱生豪在《李尔王》的译本序言中指出:“盖莎翁笔下之人物,虽多为古代之贵族阶级,然其所发掘者,实为古今中外贵贱贫富人人所同具之人性。故虽经三百余年以后,不仅其书为全世界文学之士所耽读,其剧本且在各国舞台与银幕上历经搬演而不衰,盖由其作品中具有永久性与普遍性,故能深入人心如此耳。”本文拟就《李尔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辨证法思想,结合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思想作出分析。所谓思想,即人之思想,所以必须从人物及其遭遇入手。
一、李尔王
作为悲剧的主人公,李尔王的一生是戏剧性的。他统治整个英国,拥有国王所应享有的一切,权力、地位、尊贵、奢侈等等,由于老年昏聩和轻信他人,李尔王在将国土分给他三个女儿继承的时候,仅仅凭她们口头上说如何爱他来定夺。大女儿高纳里尔和二女儿里根都用甜蜜的语言打动了他,只有小女儿考狄利娅看清了两个姐姐的真实面目,遂对父亲吐露真言:“父亲,您生下我来,把我教养成人,爱惜我,厚待我;我受到您这样的恩德,只有恪尽我的责任,服从您,爱您,敬重您。”(第一幕第一场)考狄利娅说的都是实话,这使李尔王大怒,剥夺了她的继承权。从李尔王将国土一分为二交给他的大女儿和二女儿开始,他的人生就走上了下坡路。先是住在高纳里尔家,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气之下决定到里根那里去,谁知道她俩串通一气,里根也拒不接纳。两个女儿分别要求跟随他的一百名骑士降到五十名,然后是二十五名,到最后是一个也不许带。这使得年老的李尔王走投无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无家可归,愤恨、懊悔使得他精神错乱了。从拥有一切到一无所有,李尔王经历了这样一个从有到无的转折。早在我过战国时期,老子就注意到了相对立的事物及其转化的问题,如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认为对立的双方是会相互转化的。他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正复为奇(异),善复为妖(灾)。”(《五十八章》)所以李尔王所经历的这样一个转折究竟是福还是祸,还是应当辨证地来看。当他拥有一切的时候,他是一个傲慢、刚愎自用、偏听偏信的人,不关心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而当他失去一切的时候,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悔自己不应该驱逐小女儿考狄利娅仅仅是因为她说了真话,还有一直忠心耿耿、直言进劝的大臣肯特。肯特在他被赶走之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化装成叫花子跟随李尔王直至最后。最重要的是李尔王在这样的时刻开始关心下层人民:“……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们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着这样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你们的头上没有片瓦遮身,你们的腹中饥肠雷动,你们的衣服千疮百孔,怎么抵挡得了这样的气候呢?啊!我一向太没有想到这样的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们的眼睛来,到外面来体味一下穷人所忍受的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了的福泽给他们,让上天知道你们不是全无心肝的人吧(第三幕第四场)!”当统治者的形象代表李尔王极端痛苦,处于绝望的边缘时,想到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关心整个人类的生活,这是思想境界的一种提升,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在结尾一出,李尔王的人生境界更是达到了一种超脱,当他和考狄利娅被敌人捉拿送往监狱时,他说:“……来,让我们到监狱里去。我们两人将要像笼中之鸟一般唱歌;当你求我为你祝福的时候,我要跪下来求你饶恕;我们就这样生活着,祈祷,唱歌,说些古老的故事,嘲笑那些像金翅蝴蝶般的廷臣,听听那些可怜的人们讲些宫廷里的信息;我们也要跟他们在一起谈话,谁失败,谁胜利,谁在朝,谁在野,用我们的意见解释各种奥秘,就像我们是上帝的耳目一样;在囚牢的四壁之内,我们将要冷眼看那些朋比为奸的党徒随着月亮的圆缺而升沉。(第五幕第三场)”因此,莎士比亚通过李尔王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深刻地提出了人类从古至今都在思考的问题,即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问题,人性的丧失和人格的升华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个人得失的问题。
二、葛罗斯特
《李尔王》中的次要情节是以葛罗斯特的家庭纷争为线索展开的。他的私生子爱德蒙一心想夺取葛罗斯特之子爱德伽的继承权,便伪造书信,让葛罗斯特认为爱德伽要谋反。葛罗斯特轻信了爱德蒙的话,结果爱德伽被逼离家出走,改头换面,变成了一个衣衫褴褛、居无定所的乞丐。葛罗斯特最后也为他的轻信而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私下帮助李尔王被爱德蒙告发,因而被挖去了双眼。可就在此时,他认清了爱德蒙自私自利、野心勃勃、残忍狠毒的本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爱罗斯特双眼被挖去的时候,正是他最了解整个事情真相的时候。正如他自己如是说:“我没有路,所以不需要眼睛;当我能够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我们往往因为有所自恃而失之于大意,反不如缺陷却能对我们有益。啊!爱德伽好儿子,你的父亲受人之愚,错恨了你,要是我能在未之前,摸到你的身体,我就要说,我又有了眼睛啦。(第四幕第一场)”也正是在葛罗斯特双眼失明、遭众人遗弃的时候,他却得到了儿子爱德伽真诚的、无微不至的爱。爱德伽来到他的身边,做他的向导,带着他走,为他向人乞求。将他从绝望之中拯救出来。葛罗斯特最终知道了他身边的这个人就是他的儿子爱德伽时,在极度的喜悦和悲伤中去。葛罗斯特的遭遇与李尔王有相同之处,归根结底就是善与恶、是与非、福与祸的对立和转化问题。对立面转化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有条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国战国时期韩非也曾有过阐述。他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正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解老》)这里韩非看到由于祸或福所引起的人在主观上的懈怠、骄心,或畏惧、思虑,以至行端直或行邪僻等,构成了祸、福互相转化的条件。李尔王和葛罗斯特的人生悲剧都是由于他们的偏听偏信造成的,由此警醒世人引以为鉴,创造条件促使事物尽量向好的对立面转化。
三、考狄利娅
如果说李尔王和葛罗斯特都是由祸到福,那么考狄利娅就是由祸到福。她诚实,正直,善良,冒着失去继承财产之险,也决不仿效她的姐姐们来欺骗父亲。父亲让她表达由衷之言时,她说:“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第一幕第一场)”这使得李尔王一怒之下剥夺了她的继承权,并要她在没有任何嫁妆的情况下嫁给勃艮第公爵和法兰西国王中的一个,正是这样的不幸遭遇让考狄利娅得到了真爱,勃艮第公爵看上的是名誉、地位和金钱,所以他主动退出了。只有法兰西国王才是真正爱慕她的品质和人格,他对考狄利娅说道:“最美丽的是考狄利娅!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可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的怜爱。我现在把你和你的美德一起攫在我的手里;人弃我取是法理上所许可的。天啊天!想不到他们的冷酷的蔑视,却会激起我热烈的敬爱。(第一幕第一场)”
通过对《李尔王》的刻画和情节的描写,展示了莎士比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并将其与社会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富于哲理性,从而使其作品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延伸,值得我们后人思考,学习。
注释:
①A. C. Bradley:Oxford Lecture and Poetry,London,Macmillan,1950,P95.
参考文献:
[1]Bradley,A.C. Oxford Lecture and Poetry,London:Macmillan,1950.
[2]朱生豪译.杨小川编.李尔王(英汉对照).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要尽量避免偏听偏信
最近经历了两件事,都是听了反映人一方情况或问题后,觉得很有道理,很是义愤填膺,狠不得马上答应帮别人解决。好在当场没有明确表态,事后一了解情况才发现,事情并非像反映人说的那样简单,背后还有很复杂的原因,反映人本身也存在问题。事后想来有些后怕,如果当时偏听偏信,盲目表态,轻则可能会面临无法落实的尴尬局面,重而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偏听偏信?因为一般人传递信息,都有片面性,这是因为: 一是传递人自身信息不全面造成的。 若只从信息传递人出发,他所听、所看、所了解信息的手段,都会有一定局限性,只能获取有限信息,这些信息再经过当事人大脑加工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会大打折扣,因此即使他全盘托出,也未必全面。
二是传递人人为地选择性传递信息。 人大都有一定主观倾向性,传递信息时,一般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信息,而有意无意忽视一些不利的信息,这些过滤后传递出来的信息就会残缺不全,从而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三是信息接受者自身情绪的影响。 我们在接受信息时,容易受到与信息传递者之间关系,当时情绪所影响,从而让我们接受时出现一些情感因素,从而让我们选择性接受信息,从而影响了信息的全面性。
如何防止偏听偏信? 一是避免先入为主 ,无论与信息传递者关系远近,也绝不能因人而异,带着成见接受信息; 二是理性全面听取信息, 接受信息时尽可能冷静全面,事后理性分析。同时,要多方面接受信息,全面掌握情况,综合分析判断; 三是在信息不全,情况不明时,特别是意识可能受到对方情绪感染时,绝不能为凸显自己果断,当场盲目决策 ,而应有一个冷静期,从而保证决策正确性。
一个人经常被人骂除了犯错还有哪些原因?
很多人都有挑软柿子捏的毛病,欺软怕硬,所以有可能是你心比较大,不和他们计较,他们真觉得你好欺负啊
一种是知识素养不足的能力缺失者,这类型的人容易偏听偏信且喜欢将自己刚刚得知的消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一股脑的丢出去,以显示自己的才艺本领。
大概这两类人容易不招人喜欢,容易挨骂吧
一个人长相看上去有点呆,而且性格比较内向,很容易被人骂。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