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语什么不拾遗

2.四字成语第二个字是除

3.关于社日节的诗句古诗

4.独龙族的历史

5.我国历史上,哪些时代老百姓日子过的最舒坦,治安最后,社会风气正,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夸张吗

成语什么不拾遗

夜不闭户啥意思-夜不闭户是什么意思简单

道不拾遗,夜不闭户

dào bù shí yí,yè bù bì hù

成语解释:遗:遗失的东西;户:门。东西丢在路上没有人拾走,夜里睡觉都不需要关门防盗。形容社会风气好

成语出自: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子产退而为政五年,国无盗贼,道不拾遗。”西汉·戴圣《礼记·礼运》:“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成语简拼:dbsybbh

成语字数:8个字

感彩: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是中性词

成语结构:复句式

成语年代:古代

常用程度:常用

四字成语第二个字是除

1. 四字成语的第二个字是能的有哪些

量能授官liàng néng shòu guān

出处:《荀子·君道》:“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意思: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难能可贵nán néng kě guì

出处:宋·苏轼《荀卿论》:“子路之勇,子贡之辩,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

意思:难能:极难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勤能补拙qín néng bǔ zhuō

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意思: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熟能生巧shú néng shēng qiǎo

意思: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未能免俗wèi néng miǎn sú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晋书·阮咸传》:“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意思: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无能为力wú néng wéi lì

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四:“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意思:不能施展力量。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无能为役wú néng wéi yì

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此城濮之赋也。有先君之明与先大夫之肃,故捷。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意思:役:役使。简直连供给他们役使都不配。自谦才干远不能和别人相比。

不能自拔bù néng zì bá

出处:《宋书·刘义恭传》:“世祖前锋至新亭,劭挟义恭出战,恒录在左右,故不能自拔。”

意思:拔:摆脱。不能主动地从痛苦、错误或罪恶中解脱出来。

不能自已bù néng zì yǐ

出处:唐·卢照邻《寄裴舍人书》:“慨然而咏‘富贵他人合,贫贱亲戚离’,因泣下交颐,不能自已。”

意思: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材能兼备cái néng jiān bèi

出处: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意思: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力能扛鼎lì néng gāng dǐng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意思:扛:用双手举起沉重的东西。鼎:三足两耳的青铜器。形容气力特别大。亦比喻笔力雄健。

2. 四字成语第二个是“何”字的有

彼何人斯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他是个什么人啊。

出何典记指无稽之谈。

出何经典指不知所说出自何书,有无根据。

成何世界算作什么社会。用来指斥社会风气不良,腐败不堪。

从何说起从哪里开始说。

成何体面算作什么样子。

成何体统算作什么样子。

人何以堪堪:忍受。人怎么能忍受得了。表示人在感情或力量等方面已经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

谭何容易谭:同“谈”;何容:岂可,怎能容许;易:轻易。指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样简单。

谈何容易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后指事情做起来并不象说的那样简单。

无何有乡无何有之乡。

伊何底止不知将弄到什么地步为止,不堪设想的意思。

有何面目指没有脸见人。

一何至此意思是竟然到了如此的地步。

3.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第二个字是流,第四个字是息的成语

川流不息

chuān liú bù xī

解释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出处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结构主谓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的来往。有时也可用于其它。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正音川;不能读作“cuān”。

辨形川;不能写作“穿”。

近义词络绎不绝、接踵而至

反义词水泄不通

辨析~和“络绎不绝”;都有接连不断的意思。但~是比喻性的;除了指人、船、车、马的来来往往;还可指电话、电报等;表示往不同的方向连续不断地前进;“络绎不绝”是直陈性的;一般既可表示来来往往又能表示同一个方向连续不断地行进。

例句每天上下班的时候;人民大街的自行车~。

4. 有哪些四字词语的第二个字是不字

郭敦顒回答:

爱不释手,兵不血刃,兵不厌诈,得不偿失,防不胜防,奋不顾身,高不可攀,供不应求,悔不当初,魂不附体,饥不择食,坚不可摧,举不胜举,刻不容缓,溃不成军,牢不可破,乐不思蜀,力不从心,路不拾遗,马不停蹄,满不在乎,漫不经心,美不胜收,民不聊生,名不副实,名不虚传,漠不关心,目不识丁,目不暇接,目不转睛,情不自禁,怒不可竭,弱不禁风,时不待我,势不可当,势不两立,手不释卷,不暝目,俗不可耐,恬不知耻,微不足道,文不对题,

下不为例,心不在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言不由衷,夜不闭户,义不容辞,赞不绝口,朝不保夕,自不量力,罪不容诛,寡不敌众,

5. 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大,第二个字是病

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大,第二个字是病——大病初愈。

药到病除

yào dào bìng chú

解释药一服下病就好了。形容用药效果非常好。

出处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药到病除,效如桴鼓。”

结构连动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人的医术

近义词手到病除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闲话少说,这件事办得要快,‘药到病除’,不宜耽误!”

关于社日节的诗句古诗

1. 关于社日节的诗句

关于社日节的诗句 1.有关社日的诗句

杂歌谣辞·吴楚歌(一曰燕美人歌)张籍

庭前春鸟啄林声,红夹罗襦缝未成。

今朝社日停针线,起向朱樱树下行。

社日两篇杜甫

九农成德业,百祀发光辉。

报效神如在,馨香旧不违。

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

尚想东方朔,诙谐割肉归。

陈平亦分肉,太史竟论功。

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

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

鸳鹭回金阙,谁怜病峡中。

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常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可怜处处巢君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落水益沾巾。

秋日东郊作皇甫冉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浅薄将何称献纳,临岐终日自迟回。

社日关路作白居易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嘉兴社日刘言史

消渴天涯寄病身,临邛知我是何人。

今年社日分馀肉,不值陈平又不均。

郊行逢社日殷尧藩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

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

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

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社日村居(一作王驾诗)张演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社日独坐-全宋诗-范成大

海棠雨后沁胭脂,杨柳风前捻绿丝。

香篆结云深院静,去年今日燕来时。

社日风雨病酒-全宋诗-方回

匆匆社燕时,此况岂前知。

道左家书断,春蒸客舍卑。

醉成难治病,闷赋不工诗。

块卧听风雨,吾儿亦见思。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鼓-全宋诗-方岳

冬冬枌榆社,坎坎桑竹野。

初非有均度,意欲薄豳雅。

侯家按新声,视此宁勿赭。

且从群儿嬉,吾耒已可把。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酒-全宋诗-方岳

春风泼醅瓮,夜雨鸣糟床。

相呼荐蠲洁,洗盏方敢尝。

不辞酩酊红,所愿{左禾右罢}稏黄。

家家饭牛肥,岁岁浮蛆香。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日雨-全宋诗-方岳

今兹*春霖,曾不避甲子。

荷锄做秧田,岁欠三寸水。

社戊占丰登,不以此故已。

径起觳觫公,鸣蓑共于耜。

和放翁社日四首·社牲-全宋诗-方岳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荚。

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

馂余裹青蒻,篱落笑言哑。

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社日-全宋诗-方岳

燕子今年掯社来,翠瓶犹有去年梅。

丁宁莫管杏花俗,付与春风一道开。

社日饮乌衣园-全宋诗-黎廷瑞

夜夜桃花雨,年年燕子春。

同倾社日酒,还忆故园人。

孤塔苍烟迥,空堂翠草新。

醉归还自笑,吾亦素衣尘。

…………

2.古诗“社日”的诗句意思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注释](1)社日:古代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春秋各一次,称为春社和秋社。(2)豚栅:猪栏。鸡栖:鸡窝。扉:门。(3)桑柘:桑树和柘[音“啧”]树。

[译文]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象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显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3.描写花朝节的诗词

描写花朝节的诗词如下:

1.花朝

明代:吴稼竳

日气朝青池上波,交交啼鸟傍池多。三春花事终难负,二月风光半未过。

土俗岁时存旧记,闺人单夹制轻罗。正怜一树樱桃放,桃李相催奈若何。

吴稼竳

浙江孝丰人,字翁晋,吴维岳子。以父任为郎,官至云南通判。以诗见称于王世贞,与吴梦旸、臧懋循、茅维称四子。工乐府。有《元盖副草》。

2.与社友定花朝之约

宋代:胡仲弓

花朝曾有约,来此定诗盟。

隐几江湖梦,闭门风雨情。

身名千载共,心事一般清。

且尽吟樽乐,徂徕不用赓。

胡仲弓

胡仲弓,宋朝诗人。公元一二六六年前后在世]字希圣,清源人,胡仲参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咸淳二年前后在世。登进士第为会稽令,老母适至,而已是黜。自后浪迹江湖以终。仲弓工诗,著有苇航漫游稿四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3.花朝

宋代:杨公远

花朝恰了一分春,雨雪阴霾占两旬。物态未妍寒瑟缩,人生易老事因循。

洗瓷杯酌浮蛆酒,拥地炉烧诗带薪。翻忆昔年成感慨,长官出郭劭耕民。

杨公远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

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4.关于寒食节的诗句

关于寒食节的诗句如下: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唐·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

译文: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2、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译文:寒食路上长满了野草闲花。他车马又在谁家树上系?

3、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别离处。——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译文: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离别的地方啊。

4、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唐·孟云卿《寒食》

译文: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5、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宋·苏轼《寒食雨二首》

译文:自从我来到黄州,已度过三个寒食时际。

5.社日这首诗

王驾写的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五微;可"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押。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阱鸡埘半掩扉。 ○○○●●○△,○●○○●●△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注释: 社日: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

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赏析: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

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

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

“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

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

“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

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

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象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显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王驾,唐代诗人,字大用,河中人。生卒年月不详。

大顺元年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诗六首,虽不多,但颇有名,尤其是《社日》和《春晴》两首流传很广。

前者写农村的春社胜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时“家家扶得醉人归”,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后者写春雨过后,从前明明看见过的叶里花蕊现在却没了踪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蛱蝶纷纷飞过墙去,于是诗人不禁怀疑“春色在邻家”,写得十分幽默生动,妙趣横生。 补充诗集: 社日(一作张演诗)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春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夏雨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乱后曲江(一作羊士谔诗) 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过故友居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经典唐诗欣赏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

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

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

6.王驾写的社日的诗意

王驾,唐代诗人,字大用,河中人。

大顺元年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自号守素先生。集六卷,今存诗六首,虽不多,但颇有名,尤其是《社日》和《雨晴》两首流传很广。

前者写农村的春社胜景:稻粱肥熟,桑柘影斜,此时“家家扶得醉人归”,真是一醉方休,痛快人心啊;后者写春雨过后,从前明明看见过的叶里花蕊现在却没了踪影,此刻忽然注意到蛱蝶纷纷飞过墙去,于是诗人不禁怀疑“春色在邻家”,写得十分幽默生动,妙趣横生。 补充诗集: 社日(一作张演诗)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夏雨 非惟消旱暑,且喜救生民。

天地如蒸湿,园林似却春。 洗风清枕簟,换夜失埃尘。

又作丰年望,田夫笑向人。 古意 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乱后曲江(一作羊士谔诗) 忆昔争游曲水滨,未春长有探春人。

游春人尽空池在,直至春深不似春。 过故友居 邻笛寒吹日落初,旧居今已别人居。

乱来儿侄皆分散,惆怅僧房认得书。 经典唐诗欣赏 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 家家扶得醉人归。 古时的春秋季节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

古代劳动人民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对他们来说十分难得的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

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有生动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

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王驾这首《社日》写法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却也写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而且远比杨万里的那首诗脍炙人口。 诗一开始不写“社日”的题面,却从村居风光写起。

鹅湖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境内,这地名本身十分诱人。湖的得名使人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一派山明水秀的南方农村风光。

春社时属仲春,“稻粱肥”,是指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村外风光是这样迷人,那么村内呢?到处是一片富庶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联系第一句描写,真可以说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所以一、二句虽只字未提作社的事,先就写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两句也没有写到村居的人,“半掩扉”三字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儿都半掩着。

“半掩”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古人常用“夜不闭户”表示环境的太平安宁,“半掩扉”这个细节描写是很有表现力的。

同时,它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巧妙地将诗意向后联过渡。 后两句写“社日”正题。

值得注意的是诗人没有就作社表演热闹场面着笔,却写社散后的景象。“桑柘影斜”,夕阳西下,树影在地越来越长,说明天色向晚。

同时,村里植有“桑柘”,可见养蚕也搞得不错。遣词用语体现出诗人的艺术匠心。

春社散后,人声渐稀,到处都可以看到一种情景,即一些为庆祝社日而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是夸张说法,说明这种情形之普遍。

不正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场面,却选取高潮之后渐归宁静的这样一个尾声来表现它,是颇为别致的。它的暗示性很强,读者通过这个尾声,会自然联想到作社、观社的全过程。

“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正因为心里高兴,才不觉贪杯,而这种高兴又是与丰收的喜悦分不开的。 此诗不写正面写侧面,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极省,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

这种含蓄的表现手法,与绝句短小体裁极为适应,使人读后不觉其短,回味深长。当然,在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一般不可能象此诗所写的那样好,诗人显然把田家生活作了“桃花源”式的美化。

但也应看到,在自然灾害减少、农业丰收的情况下,农民过节时显得快活,也是很自然的。 (周啸天)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

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

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花光春色,被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多么扫兴而生感喟啊!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

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象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

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岂不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岂不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

独龙族的历史

民族简介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族——独龙族

独龙族,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7426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的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相邻的维西僳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此外,缅甸境内也有不少独龙人居住。

独龙族自称“独龙”,“迪麻”,史称、他称“撬”、“俅”、“俅人”、“俅子”、“洛”、“曲洛”等。1952年,依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独龙族”。

独龙族有自己的语言,无文字。过去多靠刻木结绳记事、传递信息。独龙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与贡山怒语基本相通。

独龙族自古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条件恶劣,交通闭塞,所以社会发展较为迟缓,生产力水平低下,新中国成立前后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经济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农业为主,采集和狩猎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妇女还曾有文面之俗。住房多为木房或竹房。唯一的节日是过年。过去无固定时间,多在农历腊月举行,节期长短也不一样。

历史

独龙族是我国尚保存着原始社会末期父系家族公社特征的少数民族之一。尽管在总的发展趋势上己走向日益解体的道路,但在生产力、土地形态、社会组织和婚姻制度等方面都仍具有父系家族公社的明显特征。独龙族的族称始见于《大元一统志》丽江路风俗条,被称为“撬”。明清时称为“俅”或“曲”。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将其自称独龙做为民族称谓。新中国成立前的20世纪40年代,由于山川的阻隔和历代统治的压迫剥削,独龙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占主要地位,采集和渔猎仍占较大比重;生产工具十分简陋,还没有从锄耕过渡到犁耕;社会分工不明显,只有男女之间的自然分工;交换仍处于原始的以物易物阶段;独龙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没有商品交换,采用刻木结绳记事,在铁制工具末传人独龙地区以前,独龙族人民普遍使用树枝的天然勾曲部分制成的小木锄挖地。小木锄尖如鹤嘴,独龙语称之为"戈拉",是独龙族最先使用于锄耕农业的原始工具。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改变了这一面貌。

饮食

独龙族主食玉米、荞麦,喜欢饮水酒、吃烤肉、喝茶、抽旱烟。

独龙族有日食两餐的习惯。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烧烤洋芋;晚餐则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饭为主,也用各种野生植物的块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饼或粥食用。独龙族民间,仍然保留许多古朴的烹调方法,其中最常见的是用一种特制石板锅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时,多选用阿吞或董棕树淀粉,用鸟蛋和成糊状,然后倒在烧热的石板锅上,随烙随食,别具风味。

独龙族日常菜肴有种植的洋芋、豆荚、瓜类,也有采集的竹笋、竹叶菜及各种菌类,食用时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盐后一锅煮熟而食。冬季是独龙族地区狩猎的旺季,猎获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时,都先把牛肉风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捣成丝状,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块,密封在竹筒内保存或随身携带。

独龙江还盛产各种鱼类,以鳞细皮厚的鱼居多。独龙族食用鱼时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调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鱼作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独龙族民间最讲究的菜肴之一,有说独龙族百岁老人较多,与常食蜂蛹有关。独龙人的典型食品有:河麻煮芋头、烧酒焖鸡、吉咪等。

建筑

独龙族的生产和生活主要集中在河谷和山麓平台上,独龙村寨依山傍水,一座座木屋大多轻巧地构筑在陡峻的山坡地上。为使山洪从屋下流走,临江一面都是悬空的。勤劳的独龙人民房屋的四壁仅以竹篾巴围起上覆茅草,整个建筑结构简单,也有的在石基上垒垛整段的圆木,盖成结实的小木屋。走进独龙人的家里,首先跃入眼帘的便是那披在身上、摆在床上或是铺在柜子上面作为装饰品的独龙毯。这种毯子以棉麻为原料,用五彩线手工织成。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是独龙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工艺品。

宗教

独龙族信奉原始宗教,相信万物有灵,他们把一切天灾人祸、疾病等都视为有一种超自然的神的力量在起作用,因此举凡山岭、河流、大树、巨石等,都成为人们崇拜的对象。主持祭祀或打卦的巫师,独龙族称之为"纳木萨"或"夺木萨",大多系自然形成,也有由家族长兼任的,他们还不是专职从事宗教活动,平时也参加一定劳动。现有部分独龙族信仰基督教。

服饰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绳或竹针拴结,腰间佩带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常挂在颈上和耳下。以前有文面的习俗。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

衣被两用的独龙毯

服饰简朴,过去多用一块或两块麻布披裹全身,日为衣,夜作被。

新中国成立以前,独龙族的服饰非常简单。男女均用麻织布幅——独龙毯裹身为衣。独龙毯一般宽约1米,长2米许。多斜披背后,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在右肩处拴结,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妇女用两条,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条在腰际用绳系紧,遮蔽前后,另一条则自然披落即可。独龙毯结实耐磨,使用方便,昼可为衣、夜可当被。一直深受独龙族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以后,从1951年到60年代初期,国家每年都调拨大量棉布衣裤发放给独龙族人民。后来,随着独龙族地区经济、文化、交通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各种时装更是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独龙族地区。但很多独龙人无论穿什么衣服,仍喜欢在衣外披饰独龙毯。形成一种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

独龙毯用手工腰机织成。过去多用纯麻线纺制。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内地的棉、毛线陆续进入独龙江地区,因此,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一直混织独龙毯,使其质地更加柔软,条状纹饰更加美观、大方。

婚俗

独龙族行族外婚,为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恋爱自由,独龙族青年男女相爱之后,便会相互赠定情物。姑娘送给小伙子一床自己精心编织的独龙毯,小伙子送给姑娘一把锄头或自己编的背篓。

到了提亲的时候,小伙子会请一个能说会道的男子去女方说婚。说婚人去时要提上一个茶壶,背囊中带上茶叶、香烟和茶缸。

到姑娘家,不管对方态度如何,说婚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将茶壶灌满水,自己走到火塘将火烧得大大的,放上茶壶。然后从背囊中取出茶叶和茶缸,到姑娘家的碗柜中拿出碗来,做好泡茶准备。姑娘家的人不管同意与否,都只能围在火塘边等候。水一开,说婚人立即在茶缸中泡好茶,再倒入碗中。按顺序先敬姑娘父母,然后是姑娘的兄弟姐妹,最后是姑娘自己。接下来,就开始说婚事,说的无非是小伙子如何好,家中人如何喜欢姑娘等。

说到一定时候,姑娘家的人虽没有说什么,但只有姑娘的父亲或母亲将茶一饮而尽了,姑娘和其他人也跟着将茶喝了,这门亲事就算成了。如果说到深夜,茶水还是没人喝,那第二天晚上再来。如果接连三个晚上仍是没人喝茶,说明姑娘家不同意婚事。如果还想说,需要等到明年再来。

独龙族的婚礼比较简单,在仪式上,男女双方的父母要向大家介绍自己儿子女儿的情况,勉励新人要相互关心,将来一方的手、脚断了或是眼睛瞎了也不能分离。然后一对新人喝同心酒,大家跳起独龙舞,便算仪式结束。

习俗

无论饮酒、吃饭和吃肉,独龙族家庭内部都由主妇分食。客人来临也平均分给一份。一般每个家庭都有数个火塘,每个子女结婚后便增加一个火塘,做饭由各个火塘轮流承担。

独龙族民间互相邀请的方式十分独特,通常都是用一块木片做为邀请对方的请柬,届时要把木片送到要邀请的客人家,在木片上刻有几道缺口就表示几天后举行宴请仪式。被邀请的客人要携带各种食品以表示答谢。客人进入寨门后,要先与主人共饮一筒酒,然后落座聚餐,并观赏歌舞助兴。入夜后男子在火塘边喝酒念祝词,然后将酒碗抛在火塘上的竹架上,以碗口朝天为吉兆。

独龙族非常好客,如遇猎获野兽或某家杀猪宰牛,便形成一种远亲近邻共聚盛餐的宴会。此外,独龙族还有招待素不相识过路人的习俗,对过路和投宿的客人,只要来到家中都热情款待。认为有饭不给客人吃,天黑不留客人住,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他们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传统习尚,视偷盗为最可耻的行径。在独龙族进行一些原始的祭祀活动时,游客不能参观祭祀活动。

远去的黥面遗俗

文身,古代称“雕题”、“黥肌”、“黥面”、“绣脚”、“绣面”、“刺墨”、“扎青”等。是用刺、针、刀等尖状锐器在皮肤上刻刺花纹或符号,渗入颜色,使之保存终生,永不褪落的身体装饰方法。它的起源很早,是由原始人在肤体上绘画以为装饰或进行宗教活动的习俗发展而来的。曾广泛流行于亚洲东南部、大洋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的许多原始民族中。至今,这些地区的不少土著民族仍把它视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装饰,举族挚爱不辍。我国的东南、西南地区,古代文身之风也很盛行。直到近现代,在黎、傣、布朗、德昂、独龙、基诺、佤、怒、景颇、珞巴、高山等民族中,这种习俗还残留有一定的遗迹。

独龙族妇女文身的部位主要侧重于脸部,因此常称之为“画脸”、“文面”。每当少女长到十二三岁时,便要文面,以象征成年。施文时,由老年有经验的妇女先用竹签蘸锅烟水在少女脸上画出图案,然后用小木棍敲击荆棘的硬刺或带针的木棍,使之依图案刺破皮肉,再将锅底灰或草汁揉入伤口,脱痂后即成青蓝色纹样。纹样大致可分两种:独龙河中上游地区,多自眉心至鼻梁文刺相连的菱形纹五六个,然后以嘴为中心,向鼻翼的两侧展开,继续刺联缀的小菱纹,经双颊至下颌处汇合,组成一方圈,方圈内竖刺条纹,方圈以上至眼睛的部位横刺点状纹。整个图案就像展翅欲飞的蝴蝶。独龙河下游地区比较简单,一般只在下颌处文二三行竖条纹。其他部位不文。

据史籍记载和民间的传说,独龙族妇女纹面习俗的由来,有其特定的历史原因。近两三百年来,藏族土司和僳僳族奴隶主的势力不断深入独龙族地区,对独龙族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特别是藏族察瓦龙土司,每年都要向独龙族人民强收名目繁多的贡赋,甚至连嘴、耳、鼻、头发都要征税。如缴纳不起,便强掳妇女到藏族地区为奴。特别是年轻、漂亮的独龙族妇女,常常面临着被掳走他乡的危险。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独龙族妇女为了免遭掳掠,逃避土司的蹂躏与践踏,只好采取一种消极的自救办法:用锅烟子涂抹脸颊,甚至宁愿忍痛把自己的脸染刻成永远洗不掉的“黛墨青纹”,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使生人望而生畏,不敢近前。久而久之,形成了纹面的习俗,并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所以,纹面在历史上是独龙族妇女反抗民族压迫、求得人身安全的一种消极斗争形式。

刻木记事,结绳计时

独龙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靠刻木记事或传达信息,用结绳来计算时间。

独龙族的刻木记事使用广泛。刻有各种符号的木刻起着与普通文字、文书相同的作用。可记载和传达土司的命令、民间债务、聘礼清单等。政府(土司)所发的木刻较大,形如木剑,宽20厘米左右,长约七八十厘米。中间略厚,两侧扁平,顶端呈斜尖状,下端有把。不同的内容要刻不同的缺口或线段、图形等。如用于传达土司征税派款的木刻,左上边刻一个大缺口,下刻几个小缺口,就表示要来一个大管事,几个随从。右边刻一个大缺口,两个小缺口,则表示要求来一个头人、两个百姓迎接。木刻下面有时还附带箭头、辣子、鸡毛等不同的物件,,以表示不同的意思。如箭头表示很快抵达,辣子表示如不服从必严厉制裁,鸡毛表示迅速传递等。这种木刻一般都由持送木刻的人边送边作解释。

民间使用的木刻较小。常用于记载债务和财礼等事项。如某家祭鬼无牛,从亲友家借牛时,须测量和记下牛的大小。具体方法是:先用一竹篾量一下牛的胸围,然后用拳头测量竹篾的长度,并将拳头数对应地刻在一块木片的两边。最后将木片从中间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还牛时如法测量,出现差额用粮食找齐,多退少补。然后将木刻投入火中焚毁,绝无纷争。

结绳计时使用也很广泛。它是指用一根细麻绳打结计时,每一个结代表一天。如外出办事,走一天打一个结。回来时则一天解一个结,这样能准确计算日期和行程。一年一度的年节,是独龙族人民最欢乐的时刻。但因没有固定的日期,所以每年都需临时约定。约定的办法也多靠结绳来完成。如决定10天以后过节,便准备若干条打有10个结的绳子,送给亲友,过一天解一个。待最后一个结解完,便表示节日来临,大家杀猪宰牛,载歌载舞,欢度新年。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独龙族地区民风纯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古风至今犹存。不论何人,路上拾到东西,绝不会据为己有。或就地等候失主回来寻找,或设法打探失主去向,尽量及早物归原主。人们远路出门,常将随身携带的粮食分成若干份,沿途挂于树上或放于岩洞等处,留待回程时食用。过路人无论怎样饥饿,也绝不会擅自取食。即使衣服等物品,也可随时随地放于路边,只要上压一块石头,就表明是有主之物,别人是不会拾取的。

独龙人路不拾遗,更从不偷窃。他们的粮仓大都建于房后,甚至离家较远的山上或地边。仓门上只横插竹条或木棍,从无被盗之虞。即使离家外出,房门也是如此简单处置,绝不会有人私自进入的。

独龙族的传统美德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如一家有事全村帮的团结互助的美德;尊老、抚贫济困的美德;礼貌待人、热情好客的美德,等等。

天文历法

独龙族有自己独特的历算法。独龙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斗争中,根据自然的变迁,从当年大雪封山至次年大雪封山时称为一年,称之为“极友”。又把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时间多少不等的节月。

一月,称“阿猛”,意为过雪月,在这一月里,大家休息,个别户种旱洋芋。

二月,称“阿薄”,意为出草月,山草开始生长,是大量种洋芋的时候。

三月,称“奢久”,意为播种月,开始播种小米、芋头、棉花等作物。

四月,称“昌木蒋”,意为开花月,桃花开,鹤集中鸣叫,播种完毕。

五月,称“阿石”,意为烧火山月,大量烧火山,停止下种。

六月,称“布昂”,意为饥饿月,存粮吃光,荒月,大量采集野粮。

七月,称“阿茸”,意为山草开花月,薅草,采野粮。

八月,称“阿长木”,意为霜降月,山草被冻,开始收庄稼。

九月,称“单罗”,意为收获月,收获小米、苞谷、稗子、荞子。

十月,称“总木甲”,意为降雪月,收获完毕,储粮,山巅降雪。

十一月,称“勒梗”,意为水落月,河水降落,找冬柴,砍苦荞,准备过冬。

十二月,称“得则砍”,意为过年月,又叫“罗奢什腊”,妇女砍活麻、织麻布、跳牛舞。

独龙族的节令并不十分严格,其播种时间以花开、鸟叫为准。每年春季到来,桃花盛开,“告克拉”鸟鸣叫时,就开始春耕播种。当鸟王“省得鲁都”叫时,播种一定要完成,因此花开和鸟叫指挥着人民的生产。每一个月也没有30天的概念,月大月小相对而言。一般“过雪月”很长,有时超过2个月。粮食歉收时,5月份即开始过“饥饿月”。因此,有的独龙人只能说出10个月,有的甚至只能说“热季”、“寒季”。雨多即热季,下雪即寒季。

新中国成立后,独龙族开始学习先进历法,学习科学种田历已成为民间农事的参考。独龙人民逐步放弃这种原始的自然历算法,而采用与汉民族相同的历法(夏历),但民间习惯上仍有“播种月”、“收获月”、“过年月”等说法。一般老年人不大习惯用夏历,而仍以自然现象的变化作为进行生产的标志。

节庆

独龙族的传统节日只有一个,即新年,独龙语称作“卡尔江哇”。于每年秋收完毕后择期举行,一般在12月至次年1月间,具体时间及节期长短不定。

过新年一般以家族或村寨为单位,具体时间节前临时约定。届时各家各户要邀朋唤友,共度新年。近者捎口信,远者送去“结绳”或木刻作“请柬”。节日前一天,要准备好酒肉饭食和“拉达尔”。“拉达尔”是挂有新麻布毯的竹竿。麻布毯按家中人口数量悬挂,有几口人就挂几幅,只可多不能少。他们认为,多了预示人畜兴旺,少了不吉利。

独龙族的新年既是庆贺丰收的节日,也是祭祀性的节日。因此,节日当天,很重要的一项活动便是剽牛祭祀“格蒙神”及其他各种神灵。“格蒙”是独龙族神话传说中人类的祖先,他创造了人类。独龙人认为,剽牛向他祈祷,他就能禳灾却病,保护人类,能让人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通常为期二天或四、五天。年节期间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是“剽牛祭天”。剽牛时先由年节主持者将牛拴在木桩上,然后由年轻女子在牛背上披盖麻布毯,给牛角挂珠链,摆好祭品,点燃松明和松树毛(松叶),最后由一名父母双全的青年男子,用锋利的竹矛将牛刺,然后就地将牛肉切割,当即用大锅煮食。节日期间所有的独龙人都要以家族为单位,互相问候,共同祝贺。

剽牛祭天

独龙族人民为庆贺丰年而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一般为每年秋季择日举行,最主要的也是规模最大的是年节”卡雀哇”上的仪式。

剽牛祭祀仪式由巫师主持。仪式开始,用于祭祀、身披独龙毯的牛被牵入场内,拴于一根粗大的木桩上。人们以牛为中心,自动围成圆圈,敲起铓锣,挥刀弄矛,舞蹈跳跃。

届时,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家族长或巫师把一头膘肥体壮的大公牛牵到村中广场中央,拴好立定之后,妇女们一拥而上,纷纷把珠链等饰物挂到牛角上,而后再推举出一位她们中最美丽的年轻姑娘,让她自己先披上一块色彩艳丽的独龙毯,再由她给牛披到背上;

待其它祭品摆好,主祭人点燃松明和青松毛,口中念念有词,向格蒙祷告,祈求他保佑人畜平安,诸事顺利,使祭祀典礼进入高潮。接着巫师用锋利的竹矛向牛的腋下猛刺过去,牛被剽倒至。然后大家煮肉分食。巫师还要身背牛头,率众围绕“祭牛”跳舞。此时,过年的气氛达到最高潮。大家边饮酒吃肉,边载歌载舞,独龙江畔,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最后,所有参加剽牛仪式的人都平均分得一份牛肉,大家喝酒聚餐,共庆佳年,并祈愿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民间歌曲 ?

独龙语称“门租”,为曲调之意,是各 种民间曲调的统称。每一种曲调都可以演唱较为广泛的 题材。各种不同的腔调尚未形成较明确的歌种称谓,只 能从唱词内容及演唱形式来进行分类。常见的有叙事歌、 习俗歌、山歌、情歌、劳动歌、祭祀歌等。

我国历史上,哪些时代老百姓日子过的最舒坦,治安最后,社会风气正,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来形容夸张吗

唐太宗时期风气最正,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要说人民生活最好,应该是宋朝。隋、唐、宋有三大特点,隋国富,富于国,就是政府有钱,人民没钱,所以隋很快被推翻;宋民富,就是人民有钱,政府没钱,所以宋朝时连军费都凑不齐,但武大郎卖个烧饼就能养活全家,这与宋朝重用文人有很大关系,也正因如此,宋才被强大的蒙古骑兵打的落花流水。唐朝经济是隋和宋的中和,政府有钱,但没隋多,人民也有钱,但没宋富,但唐太宗是例外,他在位时人民民风淳朴,生活富裕,一点都不次于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