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试的造句考试的造句是什么

2.试表的读音试表的读音是什么

3.调试的单词调试的单词是什么

4.用当在造句(大约30个左右)

5.创作对联应该遵循的六个字原则

考试的造句考试的造句是什么

及锋而试造句-及其锋而用之翻译

考试的造句有:考试又考砸了,小芳只能向隅而泣。这次考试的惨败使他猛醒过来。

考试的造句有:考试一结束,我就到校园里散散步,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考试又考砸了,小芳只能向隅而泣。拼音是:kǎoshì。结构是:考(半包围结构)试(左右结构)。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ㄎㄠˇㄕ_。

考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考试kǎoshì。(1)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查人的技能或知识水平。

二、引证解释

⒈考查,考核。引《东观汉记·吴良传》:“萧何举韩信,设坛即拜,不__试。”1.对人的知识才能进行考查测验。《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杂记》:“敕诸州学士及白丁,有明经及秀才、俊士,明於理体,为乡曲所称者,委本县考试。”⒉指考查知识才能等的一种方式。引《镜花缘》第六五回:“其实此番考试,原无须_避,这是卿等过於谨慎之处。”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考试的成绩很好,心里很高兴。”⒊指主持考试。引《镜花缘》第六五回:“将来能彀托赖伯母福气,再遇才女部试,诸位伯伯同_女父亲都不派入考试,那就好了。”

三、国语词典

出试题测验考生的程度或技能。如:「入学考试」、「术科考试」。

四、网络解释

考试(汉语词语)考试是一种严格的知识水平鉴定方法。通过考试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其它能力,为了保证结果的公平,考场必须要求有很强的纪律约束,并且专门设有主考、监考等监督考试过程,绝对禁止任何作弊行为,否则将要承担法律和刑事责任。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也可以是对于一个目标对一个人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因此这样的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

关于考试的近义词

考察试验尝试考查测验考核

关于考试的反义词

免试

关于考试的诗词

《丁未六月七日考试汉教习试院作二首》《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熙宁壬子八月於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

关于考试的诗句

不才叨考试天子下帘亲考试天子下帘亲考试

关于考试的单词

examinationexamexaminepracticalaceenrollingexaminationfinalexamen

关于考试的成语

屡试屡验考绩幽明新硎初试考名责实发硎新试彰往考来日试万言班班可考

关于考试的词语

日省月试及锋而试试金石日试万言驰马试剑考名责实持戈试马彰往考来发硎新试小试牛刀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考试的详细信息

试表的读音试表的读音是什么

试表的读音是:shìbiǎo。

试表的拼音是:shìbiǎo。结构是:试(左右结构)表(上下结构)。注音是:ㄕ_ㄅ一ㄠˇ。

试表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试表shìbiǎo。(1)给某人测量体温。

关于试表的成语

发硎新试日试万言小试锋芒屡试屡验新硎初试

关于试表的词语

小试牛刀发硎新试日试万言以身试险以身试法持戈试马及锋而试小试锋芒日省月试试金石

关于试表的造句

1、系统及验收测试表明,双频微波辐射计满足韩方的各项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

2、最初的测试表明了一种含脂肪,类似腌肉的叫作阿尔卑斯野山羊的野生山羊肉的存在。

3、抗氧化性能测试表明提取物效能最好。

4、风景摄影师通常尝试表达对世界的欣赏。

5、月光石有几种颜色,但分析测试表明都属于正长石,研究表明月光效应是由其自身结构决定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试表的详细信息

调试的单词调试的单词是什么

调试的单词有:well-adjusted。

调试的单词有:well-adjusted。词性是:动词。注音是:ㄊ一ㄠ_ㄕ_。结构是:调(左右结构)试(左右结构)。拼音是:tiáoshì。

调试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调试tiáoshì。(1)试验并调整机器、仪器等。(2)在安装过程中对设备所作的试验工作。

二、引证解释

⒈调教和试用。引《南齐书·长沙王晃传》:“每远州献骏马,上_令晃於华林中调试之。”⒉调节试验。引韩少华《序曲》:“一阵调试琴弦的声音乘空儿飘进门来。”

三、网络解释

调试调试是保证所提供的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必须程序,所有费用由设备提供商负担。

关于调试的成语

屡试屡验发硎新试新硎初试小试锋芒调嘴调舌日试万言

关于调试的词语

小试牛刀试金石以身试法持戈试马及锋而试小试锋芒日省月试新硎初试发硎新试驰马试剑

关于调试的造句

1、拥有用于各种环境和语言的调试器和应用程序测试工具。

2、分析了传感器定期标定的必要性,介绍了制冷空调试验装置中常用的各种类型传感器的标定方法。

3、除此之外,调试人员还应将电磁波滤波器连接至音频放大器音频输出端,诸如铁氧体磁环均能达到类似的过滤效果。

4、这个值用来设置调试远程目标的串口传输速度。

5、注重售前售后服务,配合安装调试,提供技术指导。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调试的详细信息

用当在造句(大约30个左右)

一、希望是生命的瑰丽朝霞,我们应当在希望中生活,并在希望中奋进,去开拓我们的人生之路。

二、每当在万物复苏的季节,仙人掌就开出一朵朵**的小花朵,它虽然没有紫罗兰的芳香,也没有牡丹的富丽堂皇,但是一朵朵小花却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清香,非常淡雅。

三、我们应当在不同的岗位上,随时奉献自己。赫尔曼·黑塞?

四、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应当在大言不惭和矫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五、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已经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六、当一个人是一个真正的人的时候,他就应当在大言不惭和矫揉造作之间保持等距离。既不夸夸其谈,也不扭捏取宠。

七、教育应当在学生及其社会、自然环境之间造成一种和谐的联系。

八、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九、我们作教师的应当在自己的集体里发扬我们的教育道德,应当把在教育工作中确立人道主义原则视为每个教师教育素养的最重要的品质。

十、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一切过高地估计敌人力量和过低地估计人民力量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十一、海,平静时,像一位温顺的孩子,每当在海水波光粼粼时,似一面镜子,又似在与广阔的天地微笑。而我们,正在风平浪静的水里玩耍,(当在造句zaojv)不时有几只海鸥飞来凑热闹。

十二、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十三、当合同内容暧昧不明或互相矛盾时,应当在确认每一合同用语或条款都有效用的前提下,尽可能通过解释的方式予以统一和协调,使之符合合同的目的。

十四、每当在道场和身而时,从我六神无主的表情留意到我的思维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他便说:"大卫好吗?"。

十五、每个人都应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及锋而试

把自己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十六、人生最重要的还是应当在价值观的培养上下工夫。在价值观上的投资相当于给人生装上一个GPS,人生观就是人一生的卫星定位导航仪,有了它,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到方向,找到了方向,一个人就有了生存能力。

十七、我毕生都热爱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也许甚至说,我更热爱体力劳动。当在体力劳动内加入任何优异的悟性,即手脑相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更特别感觉满意了。巴甫洛夫?

十八、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十九、外公有一双大眼睛,浓浓的眉毛。外公五官端正,挺神气。外公是一位善良、诚实的老人。每当在跟他交谈的时候,他总是让我觉得和蔼可亲和幽默,所以我很愿意跟他在一起。

二十、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席慕蓉。

二十一、一株树在最初的几年中就从自己的树干中发出了它以后要有的一切主要的枝芽,而以后他们仅仅是繁茂起来而已。同样,我们想赋予一个人一生所有的那些东西,也应当在这个最初的学校(母育学校)中赋予他们。夸美纽斯?

二十二、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山寻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笃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二十三、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二十四、为了培养坚不可摧的理想,人民需要特殊的艺术,特殊的场所,而主要是能在人民思想感情中引起反响的特殊作品。人民不应当觉得自己只是闯入一个思想陌生的世界的客人,而应当在这种艺术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力量。茨威格?

二十五、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二十六、感谢那些一直陪伴的朋友。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当在某一时刻,想起有这样一个朋友时,一个电话,一条迅息,就足够了。

二十七、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生命是宝贵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但正是由于它的宝贵,我们更应当在适当时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使生命这一块被烧热的锻铁淬出更耀眼的火光。

二十八、愚蒙者我得而智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这,目视后进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故办教育者之快乐当在手续上而不在其结果之代价。

二十九、媒体经常会拿我们这些感情已经不起任何摧残的艺人开刀,昨晚又和谁去泡吧、今天又和谁拍拖、大概明天又会和谁有突破性进展。这种虚假浮华的生活,常常会将我们刚刚萌芽的感情扼杀在摇篮。当在戏里经历过生离别后,我甚至会想,是不是没有狗仔队、没有媒体、这部谎言制造机就可以更自由自在的生活。

三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之所以蒸蒸日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权法律制度,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在民法通则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物权法。

创作对联应该遵循的六个字原则

创作对联要遵循什么原则?应记住工、稳、贴、切、新、奇这六个字。

『工』

工,首先是指工整。一副对联,应做到字数相等,词性相同,平仄相谐,句式相仿。就是说,要完全合乎或基本合乎对联的特点和规律。工整,是写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古人(或者说前人)作对,是很讲究“工”的。清代以前联书,选联都比较严,几乎没有不工的。民国时期的联书,如胡君复的《古今联语汇选》各集所收之联,也都选得很认真。当然,也有些书选得随便一些。近年的联书中,确有一些是不够严谨的,尤其所选入的新对联,若干不工整的对子,也“登堂入室”,以致人们对新对联的创作产生疑虑。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作者本身缺乏严肃的创作态度,二是编选者没有逐联推敲,东抄西摘,凑成一本就算大功告成,便一误己再误人了。我以为后者责任更大些,如果按“虽少而精,宁少勿滥”的原则办事,那些十分不工整的“对联”便会永无出头之日,那将是联坛的幸事。

这里,不想举例了,只是提醒读者:莫以为印成铅字的都是好对联,都是“范文”。

工,还有“精巧凝练”的意思。我大致估算过,七言以下的对联,能占到对联总数的一半以上,九十字以上长联,还不及百分之一。它以有限的数字,表达无穷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意象,在构思、布局、用字、遣词、造句等方面,达到精巧和凝练。

不懂得惜墨如金,是对联不工的一个毛病。1986年全国“慰问前线,缅怀英烈”征联活动,初评入选的对联中,也还有这样“不精”的对联,试举两例:

编号“283”联:

山美水美,山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日月高,何及战士风格高。

评委们认为“山水美”、“日月高”是多余的巧意,应变为:

山美水美,哪有英雄心灵美;

日高月高,何及战土风格高。

编号“272”联:

边关御寇,火中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天下同歌一代英雄。

评委们认为“火中”、“天下”为赘语,不如删去成为“四六”句式更为凝练:

边关御寇,屡建千秋功业;

大地迎春,同歌一代英雄。

当然,经过“阑尾切除术”的对联,不可能再得一、二等奖了,得纪念奖还可以,因为作品毕竟还可以“救药”,否则,评委们连议都不必议了。

『稳』

稳,即平稳安定的意思。循规蹈矩,能求得安稳;标新立异,也同样能求得安稳。如同建筑,无论样式如何,都必须基础稳固,形象端正。作对联也是这个道理。

稳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选择句式时,多将短句置于前,长句置于后。比如,十言联中,四六句式就比六四句式显得稳重;十一言联中,四七句式居多;十二言联中,五七句式为主;十八言联,一般为六五七句式,若“六六六”则呆板,若“七六五”则不稳,几乎没有人这样用,道理就在于最后用字数多的句子,可以把前面的话“托”住。另外,还有一种领字的情况,领字可以理解为是合起来“托”住全联,如昆明大观楼联,其结尾应分别为:

……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仄下平”的尾字,其目的也是造成平稳的音韵效果。仄是“不平”,倘若全联以仄字收,就不能平稳。

稳的内在涵义,主要表现在强弱上。所谓强弱,即上下联言事范围大小的相对,思想深浅的相对,抽象与具象的相对,感情浓淡的相对。一般情况为,上下联的强弱相当,例如:

知多世事胸襟阔;

阅尽人情眼界宽。(格言联)

家居绿水青山畔;

人在春风和气中。(春联)

这样的对联居多。但有些是有强弱变化的,主要是上弱下强,这样的对联也很多,如《羊城晚报》征联力拔头城的一联: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上下联都是发愤争胜的意思,下联的力度自然更大些,概括面也更广些。再如广州翠园酒家征联中独占鳖头的一副作品:

翠阁我迎宾,数不尽甘脆肥浓,色香清雅;

园庭花胜景,祝一杯富强康乐,山海腾欢。

比起出句的具象感受,对句在气韵和感情升华方面,都高出一筹。

从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到,强弱之分,不是好坏之分。无论强弱相当,还是上弱下强,每一句都要尽力去做。倘有一句败笔,则如同房基柱塌陷,建筑物是不会稳固的。

至于上强下弱的情况,比较少见,除非一些趣联,否则,谁也不愿做“虎头蛇尾”的事。

稳,还有一个“工夫在联外”的因素,那就是思想的成熟和稳定。一个人思想反复无常,对人生没有自己的信念,感情上浮躁夸饰,他的对联作品,很难达到真正的稳。

『贴』

贴,即妥当的意思。好比人做件衣服,经过妥当地剪裁、缝纫,穿起来很合身,不大不小,不肥不瘦,自己穿着合体,别人看着也舒服。作对联也要像穿衣服一样。好的对联可达到“增之一分则长,减之一分则短”的地步。如果立意不当,则主旨欠佳;抒情不当,则表态失度;措词不当,则举止无方;用字不当,则形貌多疵。

“不贴”,常表现为夸大其词,仿佛一个矮人穿了长衫,戴了高帽一般。题名胜,则“世上第一”、“天下无双”;“胜西湖”、“胜蓬瀛”……;写挽联,则“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即使作广告,写悼词,恐怕也没有这样写的。

“不贴”也常表现为用词不当,特别是对同义、近义词,未能精细选择。1985年全国“迎春——长城”征联中,有这样一副应征联:

东临碣石涛声旧;

西近阳关柳色新。

此联在立意、情绪、对仗、平仄诸方面都不错,只是“旧”字为与“新”字对仗,字下得太拘束,反而意思不清:涛声能有新旧之分吗?评委们决定把这个字换掉,用一个近义词“古”代替:

东临碣石涛声古;

西近阳关柳色新。

这样,“抢救”了一副好联。

不贴,也表现为上下联主题不集中,即立意上不那么一致。这是征联中大量作品初评落选的一个原因。1988年春节的“环宇大团圆”征联,第一联为征下联,终评时遇到达样一个对句:

出句:皓月仰中天,自有清辉周四海;

对句:黄花香晚节,俨然正色傲三秋。

这一对句,立意不错,切合征联时令(始自中秋节),对仗、平仄都没有问题,而且“晚节”一词形成双关,既说黄花(菊花)开在晚些的节日(中秋)中,又说老人保持晚年的情操。因此,这一对句颇受评委会中老年评委的喜爱。不过,又发现它与大团圆征联的主题虽有一定关系,但“贴”的不紧,因此,只能评为二等,且排列靠后了。

『切』

切,虽也有“妥当”的意思,但它主要表现为有比较明确、比较强烈的针对性,即“确切不移”。

《楹联丛话·卷四》载:

潮州韩文公祠联云:“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紧切潮州,移易他处昌黎祠不得。  此联之所以不得“移易他处”,是因为“紧切潮州”。唐元和十四年,唐宪宗遣人自凤翔迎佛骨入宫中,瞻奉舍施。韩愈(文公)上《论佛骨表》,“欲为圣明除弊事”,谁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在这里呆了八个月,但他的文学主张因际遇更得到加强,作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他被尊为百世之师。

不妨将此联与其他韩祠联进行对比:

其一 

苏学士前传谪宦;

孟夫子后拜先生。

其二 

金石文章空八代;

江山姓氏著千秋。

其三 

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北斗;

兴四门学,即今俎豆重东胶。

其四 

进学解成,闲官一席成三仕;

起衰力任,钜制千秋本六经。

显然,这几副联亦是佳作,但并未“紧切”当地。前二联是潮州的,后二联是北京的,与“天意”一联比较,切与不切,十分清楚。

除切地外,对联还强调切人,无论题赠、喜庆、哀挽,要非常适合受联人和撰联人的身份、经历、性格特点。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震惊文坛,许多名人写挽联表示悼念之情,兹举数联于下:

著述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

遗言太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挽)

方悬四月,叠坠双星,东亚西欧同殒泪;

钦诵二心,憾无一面,南天北地遍招魂。(郭沫若挽)

要打叭儿落水狗,临也不宽恕,懂得进攻退守,岂仅文坛闯将;

莫作空头文学家,一生最恨帮闲,敢于嬉笑怒骂,不愧思想权威。(陈毅挽)

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徐懋庸挽)

这几联是“工而切”的。首先切合鲁迅:有用鲁迅著作名的,如《中国小说史略》、《二心集》;有歌颂鲁迅精神的,如打落水狗;有对鲁迅进行恰当评价的,如“岂仅文坛闯将”、“不愧思想权威”;有说鲁迅遗嘱的,如“莫作空头文学家”;有由鲁迅逝世时间进行联想的,如“方悬四月,叠坠双星”(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逝世)。其次切合作者自己:蔡联沉稳谨肃,犹如学者挚友;陈联锋芒闪烁,不失武将儒风。郭联的“撼无一面”,是言事,他与鲁迅未见过一面,也没通过一次信,感到“这在我是莫大的遗憾”;徐联在切合自己方面更值得称道。人们知道,鲁迅生前曾对徐产生误会,撰文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徐还未来得及进行解释,鲁迅先生就去世了。因此,徐联更多地表达自己当时的复杂心情。

这种“切”,表现了事物的特殊性。从哲学来讲,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唯有“特殊”,也显出事物的千变万化,色彩纷呈。春联、寿联、挽联,分“通用”和“专用”两类,通用联虽“放之四海而皆准”,却没有个性,不“切”,因而,不应成为创作的主要途径,倒是专用联应予大力提倡。

『新』

新,就是新鲜别致,有独创性,不因循守旧,达到“标新领异”的地步。如果不出“新”,对联就不能发展。

对联要立意新,这是最主要的。对于同一题材,同一名胜,同一人物,后来者一定要以最新的立意取胜前人,否则,低于前人或者模仿前人,还不如搁笔。

试看几副理发店的传统名联:

其一

虽云毫末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其二

到来尽是弹冠客;

此去应无搔首人。

其三

修就一番新气象;

剪去千缕旧东西。

其四

不教白发催人老;

更喜春风满面生。

其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这几副联,各有其立意角度,尽管都带有双关意味,却不令人感到重复。一联是自赞手艺好,“毫末”与“顶上”双关用得极为精当;二联是写顾客情态的,“弹冠”与“搔首”写出理发前后客人的有代表性的动作;三联是写“修剪”这一行业的特点;四联是写理发师的高尚精神境界;五联是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所题,借理发表现了大无畏的战斗精神。

面对这些名联,再创作就一定要另辟蹊径,如:

新事业从头做起;

旧现象一手推平。

也有些借前人对联意思,加以改造:

俯首甘为毫末业;

立足就显绝顶功。

它与前面所引用一联有近似之处,但“俯首”、“立足”将理发师形态、神态写入,也有新意。然而,也有些改造得不好的,如:

磨砺以须,工夫纯熟;

及须而试,手段精良。

在创作新对联时,更要注意创新。有一副很有特点:

技术革新,头头是道;

容光焕发,面面皆春。

“头头是道”双关极巧。而一当把那些操作过程写入,便索然无味了:

推剪剃刮使您满意;

烫吹洗理令君称心。

由此可见,立意新实在是对联创作的关键,当今若干对联,却恰恰是没有新的立意,尤其春联创作,这方面问题更突出些。我们提倡对联要反映时代精神,要表现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要表现新社会的思想风貌和道德标准,要表现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观念。许多对联作家为此做出了可贵的努力,成绩斐然。而一般初学者常常对时代精神进行狭隘和片面的理解。他们以为写春联一定要写上“责任田”,要写上“实现四化”,要写上“振兴中华”,仿佛只有这些新名词,这些标语口号,才能体现“思想性”。其实这种理解是不科学的。

对联的语言,应该是清新、典雅、自然,是新鲜活泼的。旧的陈词滥调,应该抛弃,新的标语口号,也要杜绝。用新的语言表现新的意境,才能创造出佳作。有些同志每年都写作和发表几十乃至数百副春联,却不注意创新,试将其历年作品整理一下,就会发现在意境和语言上雷同的太多了。

『奇』

奇,就是构思奇特,语言奇巧,令人拍案叫绝。这样的对联给人印象颇深,往往过目不忘。

趣联常以奇取胜,以巧夺人。拆字联自古以来,数量很多,论构思之奇,下面这副是不可多得的:

枣棘为薪,截断劈开成四束;

阊门起屋,移多补少作双间。

再以数字联为例,有一种数字灌顶联,如“三光日月星,四诗风雅颂”之类。出句以“三”分领三个名词,对句必避开“三”,但必须也领三个名词,十分奇特。于是,引动人们写了不少这类的对子。古往今来,只有华罗庚先生的一副,能称得上“奇中之奇”:

三强韩赵魏;

九章勾股弦。

这是50年代初,华罗庚随中国科学家代表团出国途中所作,不但所领三个名词都有出处(韩赵魏为战国三强,勾股弦定理最早见于《九章算术》一书),而且用进在座的钱三强,赵九章二人的名字,比起“三光、四诗”来,又多了一层意思。

除趣联外,其他各类对联中都有一些构思奇特的。比如写太白楼的对联,多写李白的飘零身世,斯楼的幽雅环境,甚至以扬李抑他的办法,尽写李白的诗才。王有才一联堪称奇绝:

我辈此中惟饮酒;

先生在上莫题诗。

也有人称其为“太白酒楼”联。不管怎样,此联构思不凡,用劝人只饮酒莫题诗的主意来反衬李白的诗才,写法不同一般。

应该看到一些新而奇的对联,常常能促进对联品种的多样化。比如,以嵌本年天干地支的干支联,是春联的发展;自挽联,是挽联的发展等。

工、稳、贴、切、新、奇,是作联的基本法则,古今名联,在这六个方面能做到兼顾并有所突出,故而能流远久远,脍炙人口;反之,不工、不稳、不贴、不切、不新、不奇,这些作联的毛病,“染”上一种,都不能成为佳作。因此,初学者应在这几个字上下功夫,作联不必贪多,能做到“创作一副,满意一副”,就有了提高的基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