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院字开头的成语

2.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3.佛祖拈花,迦叶一笑。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

4.佛教与禅宗的区别

5.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6.参公案面面观

以院字开头的成语

以心传心法-佛教以心传法

以售其奸 售:销售.用来推行他的奸计.

以石投水 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比喻互相合得来.

以冰致蝇 致:招引.用冰块引苍蝇.比喻事情必难实现.

以卵击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以一知万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以强凌弱 仗着自己强大就欺侮弱者.

以往鉴来 用过去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办事的借鉴.

以羊易牛 易:更换.用羊来替换牛.比喻用这个代替另一个.

以碫投卵 碫:磨刀石.用磨刀石去砸蛋.比喻以强攻弱,必胜无疑.

以紫乱朱 比喻将奸佞小人当作廉洁公正的君子.

以卵投石 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以攻为守 以进攻作为防御的手段.

以貌取人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以战去战 用战争消灭战争.

以德报德 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以珠弹雀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以冠补履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以身试法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以观后效 后效:以后的效果.指将罪犯从轻处分,再看他以后的表现.

以夷伐夷 夷:旧指外族或外国.指在军事上利用对方本身的矛盾,使自相冲突,削弱力量.

以指挠沸 挠:搅.用手指搅开水.比喻不自量力,一定失败.

以锥刺地 用锥子刺地来测量地的深浅.比喻见识浅陋,所知甚少.

以意为之 只凭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以心传心 佛教禅宗用语.指离开语文文字而以慧心相传授.

以酒解酲 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以毒攻毒 攻:治.中医用语,指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治疗毒疮等恶.比喻利用不良事物本身的矛盾来反对不良事物,或利用恶人来对付恶人.

以辞害意 因拘泥于辞义而误会或曲解作者的原意.

以杀去杀 用严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以屈求伸 屈:弯曲;伸:伸直伸展.用弯曲来求得向前伸展.比喻以退为进的策略.

以礼相待 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以手加额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欢欣庆幸.

以己度人 度:揣度,推测.用自己的心思(多指不好的)去猜度别人.

以血洗血 洗:洗雪.用仇敌的血来洗雪血仇.指杀敌报仇.

以身殉职 殉: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献出生命.为忠于本职工作而献出生命.

以古非今 非:非难,否定.用历史故事抨击当前的政治.

以火救火 用火来救火灾.比喻工作方法不对头,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以一奉百 奉:供养.用一个人生产的物品供养一百个人.指生产的人少,消费的人多.

以简驭繁 用简捷了当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纷繁的事物.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出”的全诗是什么?

写回答有奖励 共2个回答

bolibei玻璃

LV.9

去关注TA

《菩提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个是六祖惠能大师的一个四句偈,这是从神秀和惠能那两个偈子引申出来。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释义:弟子就如同是菩提树,(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觉悟)弟子的心灵就象一座明亮的台镜。(捻花微笑,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公案(典故))要时时不断地将它掸拂擦试,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

惠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释义:菩提原本比喻智慧,明亮的镜子比喻清静心。本来清静,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此偈见于敦煌写本《坛经》。关于这首诗的来历,《坛经》第四节至第八节,有明白的记载:五祖弘忍"一日唤门人尽来",要大家"各作一偈"。并说"若悟大意者",即"付汝衣法,禀为六代。"弘忍的上首弟子神秀在门前写了一偈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弘忍知道后,"遂唤秀上座于堂内",说是"汝作此偈,见即未到","若觅无上菩提,即未可得",因而要他"更作一偈"。而"秀上座去数日,作不得。"惠能的偈语,即针对神秀的《无相偈》而发。据《坛经》所载,惠能本不识字,他先"请 人一读"神秀的偈语,然后作此歌偈,"请得一解书人于西间壁上题着"。

这首偈,同神秀的那一首,在修行方法上具有原则的区别。神秀的那首"无相偈",使他失去作为弘忍继承人的资格,却成了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由于神秀强调"时时勤拂拭",后人以其主张"拂尘看净",称之为"渐修派"。而惠能的这一首,是对神秀偈的彻底否定,也即主观唯心主义对客观唯心主义的彻底否定,直接把握住"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悟派"。

在《坛经》第二十节,惠能指出:"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思量一切恶事,即行于恶;思量一切善事,使修于善行。"这是惠能"顿悟说"的基础。在他看来,"愚人"与"智人","善人"与"恶人",他们和"佛"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迷"到"悟",仅在一念之间。这种"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不仅对中国佛教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对于后来的中国哲学理论也有重大的影响。

0 43

更多回答(1)

国际高中课程 读国际学校 培养国际化菁英

service.114study.com广告

钢笔,天猫电器城,买文化用品,品质无忧。

天猫电器城,钢笔,优选高品,实在低价。达人超爱,选好货来天猫电器城吧!

杭州易宏广告有限公司广告

佛祖拈花,迦叶一笑。那迦叶到底在笑什么?

拈花一笑,佛说一花一世界,迦叶一笑,开心即是佛。于是佛将无上妙法付于摩诃迦叶,这就是以心传心。迦叶的意思,你开心就好。

佛陀拈花,迦叶一笑。这是佛经上的典故。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这就是这个典故的出处,说的是大梵天王带着家属来参加佛陀的讲经说法大会,并奉献了金婆罗花给佛祖。佛陀就停止宣讲佛法,顺手拿起一枝金婆罗花,目光顺扫众人,似乎要给大家看。花是金婆罗花,手是佛手,兰花手, 也是金刚结指。 当时在座众徒都不知何意,一个个默不作声,大弟子摩诃迦叶,脸上忽然露出会心的微笑。佛陀于是说道:“我有清净法眼,涅盘妙心,能够明见实相无相,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当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首先传给摩诃迦叶。“

这个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的宗派也就是禅宗了,摩诃迦叶就是禅宗初祖,但是如果要仔细论,佛陀才是初祖。如果论中土的禅宗祖师,那么就是摩诃达摩大师。我们就不去细作讨论了。这里就按问题内容来回答, 到底摩诃迦叶在笑什么?

一、会心之笑:

人们总说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个拈花微笑就属于这种情况: 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这个场合里,佛陀和迦叶达到了这个默契,无字真经得到最后的印证传承!这是心灵的沟通和默契。他们彼此都是有缘人。 作为老师有了徒弟,作为徒弟有了师承。 很多人以为只要拈花微笑,那么就大功告成了,殊不知在这个拈花微笑前,佛陀用了多少年的心血去浇灌,大迦叶用了多少年的心血去领悟呢?谁的成功都不是唾手可得!所以才有师徒二人的 苦尽甘来,会心展颜!

二、 谦逊之笑:

众弟子都不知所以然,默不作声,就如同我们在课堂上,老师出了一道非常难的几何证明题,几乎没人会做,所以当老师扫过自己的脸庞的时候,恨不得有个地缝儿钻进去,省得被老师叫起来出糗。而大迦叶就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他会做,但是他不声张,但抓耳挠腮,反而平静微笑,这是修为的表现,也是对同门师兄弟的尊重,也是对佛陀的尊重。会而不骄,有君子之风,正是佛陀希望他了悟和印证的一种境界。

三、使命之笑:

要记得佛陀只是说了首先教给大迦叶,不是说其他人不教,而是机缘不到,而这个使命和机缘很可能要由大迦叶去完成了。如果目光能如同光缆,相信佛陀和大迦叶已经传送了大量的信息。这一笑,就是一个理解和顿悟的体现。

四、真理之笑:

一个人有简单的物质之欲,满足后会各种器官会很舒适,一个道理,在精神食粮上如果满足了,人也会非常舒适,舒适了就要笑,不舒适了就要哭,在佛陀讲授的真理面前,人豁然开朗,洞察天机,那么自然会开心无比,不笑还等什么呢? 求知欲满足后,你也会笑的。

五、承诺之笑:

佛陀结着金刚指手印,拿着金婆罗花,那就是一种期待,一个印信,需要大迦叶积极地回应,是否他有决心、有智慧、有铁肩、有热情去传承呢?大迦叶一笑就完全让佛陀释然, 这就是他的承诺。

六、智慧慈悲之笑:

这是佛陀与大迦叶的智慧和慈悲之笑,我们只能似懂非懂,懂也未懂,不懂装懂,总之这里慢充满了善意、智慧而没有狡诈和阴谋。如果我们是大迦叶,那么就能更深切地领悟了,那么《心经》《金刚经》也就不在话下了。我们在道上,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虽然有先有后,但大方向不会错!因为前方就有人给你指路,有人给你点灯,有人给你指月,有人给你拈花,就如同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曾经爱护和教育我们一样, 既慈悲又智慧!

在中土禅门公案里也有一个类似的情节,说是五祖弘忍禅师敲了慧能大师脑袋瓜子三下,疼不疼呢?我想一定疼,可是慧能也展颜一笑,为什么呢? 因为他求仁得仁啊! 师父秘传他本领。孙悟空何尝不是这样的待遇呢?再来看看大迦叶是不是一个道理呢?

机遇永远都是给有准备的人保留的,天分加努力加机遇,缺一不可!大迦叶能遇到佛陀,佛陀能遇到大迦叶,这都是难得的机缘!彼此都是幸运的人,这事也就是幸运的事了,而我们也有幸能读到这样的典故,遥想当时他们的风采,不由得就心生感伤,也许就是喜极而泣或者悲从中来: 佛在世时我沉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

关注 海天玄宇,分享点滴微末般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拈花一笑万法空

如果想领悟“拈花一笑”的真谛,必须洞彻《心经》、禅宗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才能达到迦叶的境界。

《心经》有“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这句“以无所得”是佛教进入顿悟的法门,心中有丝毫幻灭都无法渡过若水,抵达“彼岸”,。

佛祖只所以“拈花一笑”,是苦于其门徒无法领悟“空”的真境,发现迦叶“会心一笑”,自然晓得其顿悟了,把“无字真经”传授于迦叶。

因此,“拈花一笑”的真谛是“万法皆空”,一切的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别痴心妄想,人生不过昙花一现,不要梦想“吃斋念佛”能赴西方极乐世界,佛祖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怎么可能普度众生,只能自我解脱,任何贪念都是“喝阿三的洗脚水”。

佛教与禅宗的区别

佛教与禅宗其实最大的区别是:佛教是包括禅宗的,禅宗只是佛教多个宗派中的一个而已。

少林寺属于禅宗。禅宗最初的祖师达摩,曾在少林寺修行并传给了二祖慧可大师,所以少林寺是禅宗寺庙。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意思是"觉者"。佛又称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世尊。佛教重视人类心灵和道德的进步和觉悟。禅宗又名佛心宗。教外别传。禅宗不是汉传佛教,又不离汉传佛教,是中国化后的佛教--即禅宗。

佛学里的“心”怎么解释? 如何以心印心?

阿弥陀佛!

佛教佛学的“心”,就是指你自己的“灵性”“原魂”,这在佛教专业术语叫做“妙觉真心”“灵明自性”,学佛成佛是一个人提高素质修养,升华道德品格的过程!

当初佛出于世时,人类没有所谓的现代科学,尊重自然,敬畏鬼神,那时三观只是改正人自私自利的心和错误的行为,可是未法时期这三观难以推翻,不能真正认识宇宙生命的真相,佛家要修要做的是让心性出来做主,而世人都习惯妄心意识心计较分别,有的人不会“用心”,连真心都找不到了!

佛在楞严经为阿难七处证心,九番显见,阿难才找到自己的心,正知正觉。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

前佛后佛以心传心,没有语言文字,心心契合!

参公案面面观

原文地址:参公案面面观(澄海)

一、前言

所有灯录以《指月录》最佳,但撰述者杨亿系朝廷大臣,未免准据失错,参差不齐。若《续指月录》水平较高,亦较齐整,建议自己斟酌下手处。

《指月录》从如来禅、六祖禅、祖师禅、机锋禅到看话头都包括在内,见性的人读之越有心得。《续指月录》较重视看话头,这是禅风的演变与学人的根器造成的,所以广度、深度稍有不及,但不妨初机研参。

公案可以当俗文学研究,虽无关见性、开悟,对心灵的启发亦有帮助,但不要以为这是「悟」,那是有得于心而已,与禅的启发无关。一般人但只看过就好,任何的解释都是依稀彷佛,不要太浪费时间。要参公案,必须有良师的循循善诱,经年累月,福慧资粮足够,才有惊天动地的一悟,岂是小智、小慧的人可望项背?

二、说得的不是禅

解公案或拈提公案近来又起了热闹,如果当它禅文学世俗化也许还有生趣,最怕的,是大家习以为常,认为这就是悟,那就必须严肃的看待了。

因为公案是用来参禅的工具,不是用来解释公案,古德讽刺的说「解公案」就是「锯解秤锤」。什么是「锯解秤锤」?秤锤是铁打造的实心,你把它锯开,里面就是铁,不是金不是银。你把公案解开了,不悟还是不悟,公案还是公案,你的答案是你自己想出来的,不是公案的核心,多此一举而已。当初圆悟禅师一时兴起,拈颂公案辑为一本《碧岩录》,文字优美是其次,内容曲折回环,本来是开悟的人彼此酬唱斗机锋的文字,一般人是看不懂的。后来的人好奇,把这本书列为禅宗四大奇书,洛阳纸贵,风行到现在的日本禅界,当成研究禅的宝库。

可是,当初这本书印给他的弟子大慧宗杲看,宗杲觉得不妥,以为会妨碍参悟的正行,主张把原版打破,不再岀书,就是这番心意。

我们来举个例子──《无门关》「达摩安心」一则:

达摩面壁,二祖立雪断臂云:「弟子心未安,乞师安心!」摩云:「将心来,与汝安。」祖云:「觅心了不可得。」摩云:「为汝安心竟。」

无门曰:「缺齿老胡,十万里航海特特而来,可谓是无风起浪,末后接得一个门人,又却六根不具。咦!谢三郎不识四字。」

颂曰:「西来直指,事因嘱起;挠聒丛林,原来是尔!」

这则公案是有名的安心法门公案。主旨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非常直截了当,毫无曲折,所以无门慧开才开玩笑似的说:「缺齿老胡,什么话也说不清楚,偏偏碰到一个断臂的求法人,六根不 具,只好把法传给他。这样一来,整个丛林就啧啧称奇不住了,把安静的丛林刮起一阵旋风,聒扰不休,辩论不停。」

有人就发挥:「这句『谢三郎不识四字』是无意义的话头,要让学人扑了个空之后去开悟。不见慧开颂云:『都是人的心自己不安,所以不如谢三郎,他四字不识,不妨碍他只求安心,而且因为没有那么多佛学知识,少了见取,不懂什么,才能急速相应。』」

无论你怎样的解公案,有会于心,或令人鼓舞,但是为什么还不见本心呢?都在义理上呢?因为你真的没有那个「觅心不可得」的真实突破,怎样的解释公案,都是永远停歇在心意识作用上啊!永远是猜测啊!

没有「觅心不可得」的突破,就不是参禅,尽管猜到文字的表面意思,还是落在俗称的禅文学上,是文字禅,也许可以谈笑风生,评唱自在,但就是救不了自己!

无门慧开在向解公案的人开玩笑、揶揄,看过了,哈哈一笑罢了;不可再让意识流动,东猜西猜,自打嘴巴,如果你也认为悟了,笑话可大了。缺齿老汉、六根不具的汉子、不识四字的谢三郎,都有暗喻,不难了解,但了解又能如何如何呢?

三、禅在说不得处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德山宣鉴没见性前,在巴蜀讲《金刚经》,呱呱叫,很受尊敬,后来听人说,湖南澧阳的崇信不讲经、不说法,却可以「直指人心」,让人「不历僧祇获法身」,他非常反对。

他说:见性开悟是多么重要的事,学佛人应该端庄身心,好好努力累积功德,待三、四世后才可见性,怎么可以有这样白送人情的事?

他就跑到澧阳,想上龙潭山与崇信好好辩论,让他知错。龙潭山下有个妇人摆个摊卖点心,他刚好饿了,就向她买几个薄饼充饥。那位妇人看这个和尚挑着担子,便询问那是什么?德山说那是他对《金刚经》的注释,想拿给崇信看的。

这位妇人不含糊,请问大德:「经中有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您既然向我买点心,请问点的是什么心?答得上,免费供养;答不上,请到别摊去买。」

德山一听,傻住了。他清清楚楚,任何一个念头都是三世,包含了未来、现在、过去,那不是直线的流动,也不是空间的占有,什么心,都是三个心,没有定点,真的被这位妇人将了一军,难以启口。

到了龙潭上拜见崇信,一开口就讲风凉话:「我怎么看不到龙也看不到潭?龙潭徒具虚名呀!」

崇信知道他在借题发挥,也不与他争论,淡淡的说:「这里就是龙潭,绝对错不了,问题是──你是一条龙吗?」反将一军。

前后二次被将,德山口服但心不服。

有天夜里,晚参毕,众人回寮,他侍立崇信身旁,不敢懈怠。崇信就说:「夜深了,你也回寮休息吧!」德山说:「夜黑,摸不着路。」崇信就点个纸做捻子给他。德山一接,崇信却又一口吹熄。在这个瞬间由明转暗的变化中,德山的心一亮,却开悟了,跪下顶礼:「从此再也不敢怀疑天下老和尚挂在口上的那句话!」

这个纸捻子由明转暗,却让德山的内心证得了「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境界,非常的鲜明,却又很难说明、描绘。

这个心境的突破才是《金刚经》的主题,任何文字都描绘不尽的,义理也说不尽的,所以第二天一早,他就把他精心批注的《青龙疏钞》一把火烧掉。

文字不是禅,禅非文字。

禅是什么?就是我们的心灵原乡,唯证乃知。

解公案是多余之举,是锯解秤锤,解开了仍然是铁,道理在此。

当着禅文学,不离世俗,对初机或一般人都是一帖清凉剂,都可以让人眼睛一亮,得到一些灵感,说得好听点,让人有「小悟」。

但那不是参公案的主要目的。参公案要能破参,证得本心的真面目。修行也不过把「这个」找回来当家做主,这是生大事。

四、禅堂洋溢了幽默与机智

有些公案不可用来参,那是有关禅堂中师徒之间的幽默举措,如果拿来当公案参,是白参。例如:

司马头陀有次去拜见百丈怀海禅师,谈到沩山那个地方,地理风水好,建议派一个杰出的弟子去开大道场,将来学人云集,比大雄峰还多:

丈因问语众曰:「若能对众下得一语出格,当与住持。」即指净瓶曰:「不得唤作净瓶,汝唤着什么?」时华林觉为首座,师(沩山灵佑)为典座。林曰:「不可唤着木突也。」丈乃问师,师踢倒净瓶便出去。丈笑曰:「第一座输却山子也。」(《指月录.卷十二》)

有的人就把这个公案说得非常深奥:

百丈提供给他们比斗机锋的标准是面对净瓶的名称来下转语。此时,学人不能将它叫做净瓶(必须循名责实),但又不能完全违背净瓶之名。因为,在丛林中,道有道无皆是谤,只有岀离有、无以行中道,才能契合不触不背的禅之至道。……沩山的踢翻净瓶本来就是个非凡的举措了,这种无声的语言,将那不触不背的禅机给显露得淋漓尽致了。」(《笔叩──无门关》)

说得玄之又玄,令人更摸不着头脑。这则公案,是百丈想派个弟子去开堂,那个地方虎豹栖集,人烟罕见,得找个耐得寂寞,守得艰困的人去承担。首座的举措那么文绉绉的,承当不了这个艰巨的工作。

而看看灵佑,说什么不得唤什么什么,尽在道理绕圈子,一脚踢开,一切的问题都不是问题,气势大,意志鲜明,百丈当然要选派灵佑去开山,幽默的说:「首座输却典座」,没有褒贬的意思。

我们看看,他们师徒之间洋溢着多么温馨的感情,大家在幽默中解决重大问题,没有芥蒂,多么可爱,幽默中带着嘉许。却要下一大套道理来分析,不是多此一举吗?

沩山一期之勇,中了百丈的计策,不得不脱得盘头,担起铁枷,勇往直前,在蛮荒之地开堂,义无反顾:

是山峭绝,敻无人烟,虎狼纵横,莫敢往来。师拾橡栗充食者五七年。一日念,道在接物利生,独居非是。乃出至山口,语虎狼曰,我若于此山有缘,汝等各自散去,若其无缘,我充尔腹,言讫虫虎四散,师乃回庵。未几,懒安上座同数僧从百丈所来辅佐,曰:「某与和尚作典座,俟众至五百乃解务。」于是人稍稍集。(《指月录.卷十二》)

无门慧开在《无门关》里也提到这个公案,拈提:「沩山一期之勇,争奈跳百丈圈圚不出。检点将来,便重不便轻,何故聻脱得盘头,担起铁枷。」

这则公案才是标准的禅文学,描写师徒之间的感情怎么样的融洽,言语举动幽默洒脱,而师兄弟之间又是那么体贴,不避辛劳,为人分担。读来,都是流泻着诚忱的感情,彷佛置身其中。

五、错中错,马凉当冯京

古德云:「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迹;海纳百川流不尽,空谷万象是吾家」,这首偈描写的是大彻的心境,尽管文字看似浅易,牵涉的范围非常广,读了或许令人神往,但最好不要去解释。然仍有人强为发挥:

这个世界上,无论什么方面的事情,讲究的要理事圆融,有的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的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的空谈,无事无理,不着边际;有的人太现实,缺乏远大的眼光,没有合乎人情道理。所以做人处世要顾到理,顾到事,要理事圆融,天理国法人情通通都要顾到。……在禅宗里面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得道的时候。(摘自《禅诗偈语》)

这段话对人情义理的发挥,面面俱到,令人鼓舞,但所解所注是常人的一般道理,可列为励志的小册子,提高做事、做人的参考,但若拿来启发禅道,就要加以否定了。

因为这首偈的理事两字,指的是正见与正受。达摩祖师东来启禅,入道要门就谈到两个方法:一是理入,二是事入。理入即从教入宗,深研教理,会归心源,因理极必反而证得本心;事入后即入四行,破除累劫习气与无明而顿入不思议境地,绝对不能侥幸。

禅宗祖师为了众生而开发天人极则,各种作略,直指人心,只是破参,或破初关,是事入,悟后起修一步也省略不得,此不赘。

显然的,作者把理事做成人情义理或国法人情,用以指导常人的生活固然有帮助,但反而误导学子的真知真见,下笔似乎要更谨慎,或加以说明,才不至于诱导。

再说,禅宗第一公案,六祖对惠明说:先做好调心调息,至不思善、不思恶的一段时间以后,才向他说:「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不思善、不思恶」只是把意识的纷飞常控制到一个焦点,就是心力集中的状态,思虑会更清醒,这是参禅的第一个条件。在这个紧要关头,六祖一言而岀:「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有两个解释,也等于禅宗未来采取的两个重要作略:

(一)、直接以心传心,而证得「佛佛唯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的本体、本心。这是直指中的直指,非一般习禅的人所能了解。

(二)、喝破参禅人的独头意识而获得客观意识,证得本心,这个时候,参禅人要有非常敏锐的心力,才能了解而掌握这段过程。

禅宗不是要人空心静坐,必须由师父的领导中,灌输一股力量,打破参禅人的表面意识,让原有的般若智慧获得空隙而流露出来。所以禅宗向来重视师承,盖法从何来?非师佛之慈悲,何能成就?

所以五祖向六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师徒既有法缘,师父有情而下菩提种子,让弟子见性,也必须受教的弟子,能够在心地上长期的施肥灌溉,才能茁壮而开花结果。

这里面的秘密只有师徒两人才能明白,他人岂可揣测得知?没有能力喝破学人的困顿,师徒两人都有责任,一责师眼不明,二者弟子根器不及,则盲喝盲棒,一场热闹。

六、哗众取宠,以盲导盲

有些人看不懂禅偈的真假,就会笼统意会,把假当真。其实真悟偈说的是现量境,而假悟偈绝对是比量偈;有些人也许领会得这层关系,就故意写成现量偈,但是首尾不能衔接,露出破绽。

比量偈与现量偈差异很大,不便在此说明。说得太清楚,聪明的人会比附引用,混淆视听,为了杜绝这个毛病,今不做说明,仅举例略说。雍正:

不挂一丝,前后际断,曰:初关。山者山,河者河,色声香味触法,尽是本分,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自己,色空无碍,获大自在,曰:重关。家舍即在途中,途中即在家舍,行斯、住斯、体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曰末后牢关。

这个雍正三关就是阻碍禅宗的大刀,明末清初,本有一股禅宗的气势升起,只因为与雍正的禅门、禅风不同,硬把它封了;又另外青睐永明的《宗镜录》,大量推广,形成以教压宗的恹恹气息,净土胜于禅门,兹不赘。

这首偈不论全部,单就第三偈来看,就令人哭笑不得,他说得好:「行斯……用斯,如是惺惺行履,无明执着自然消落」,斯是什么呢?从整个偈根本看不出来,只有模糊的意识境界,见性才知「有」,有即是斯,但雍正不知,即没破初关。

无明执着必须透过反省忏悔去消除,这是达摩祖师所强调的「四行」,尤其报冤行,能够现行消业,求之不得;而雍正的严刻是 历代君王的最最者,那懂得什么无明执着呢?怎么能够自然消落呢?古德不是说:「随缘消旧业,但莫造新殃」吗?佛法不通人情,因果历然。

况且,他对什么是初关、重关与牢关的解释完全错乱,混杂不清,岂是宗门下客?

初关是破参,证得菩提乍现,了然真正的离执禅定境界,所以说途中即家舍;重关是长养圣胎,以般若观照而去除无明,是为去执禅定,山是山,河是河,色空无碍;最后得入大圆觉海,享受本地风光,这是牢关,也就是无执禅定。(去执禅定就是在离执禅定中反省忏悔,才能消灭无明业识。)

雍正三关不足取,但很多人还在那里拈提,甚至列为三关论文的重要根据,那就未免天下乌鸦一般黑了。

七、结语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之一。

参是研究、追索的意思。所以参公案只能由师父引导,教你如何参才有着力点,这样公案就变成一把金刚王宝剑,机缘成熟,万象全收,万疑得脱,就得「见性」。

流俗阿师才解公案,解释这个公案是要你放下万缘,那个公案是教你不要执着,随处欢喜。这是一般励志的范本,世俗文学,公案一经解释,变成了一只绣花针,在巧思中绣岀百样的花草,有领会,但不能「见性」,因为与参禅无关,不能破参。

坊间很多有关公案的书籍都有这个毛病,尤其日本学者喜欢这种调子,一言半偈拿来当着座右铭,可以进业修德,这个风气吹进国内,连一般学禅的人都患了这个毛病,尤其哲学家、心理学家,喜欢把禅当着境界去说,在一片模糊中峰回路转,露岀一阵笑声,称为善解公案。

我们不能说他们不对,毕竟文字不能避免随俗,但要提醒:公案用来批注,是俗文学的一路;用来参,才是参禅的药引,不可混淆。

纵然解注了多少的公案,又畅论了什么禅的境界,看似文采焕发,那都是文字禅,是禅学,把禅当着文字理论,当着思想体系、哲学架构,对生命学来讲都是皮相。

禅是生命学。

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见性就是见到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基因。

体证了生命的本质。

所谓开悟,就是基于见性的体认,唤起了生命的觉醒,从而在生活的历程中,革除了旧有的习性,净化了心灵的状态。一种脱胎换骨而产生的生命热流,会很自然的流淌,产生一个明确的信念,走向生命的永恒与圆满。

整个过程都是心灵净化的过程,自解、自知、自悟、自成佛道。

不必在理论上找答案。

你是怎么的一个人,怎么的一个境界,怎么的一个新的生命。

你自己就很清楚,不必找人来印证。

如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是迷失。

所以,开悟是自我检测心灵净化的历程。

如果连一个好人都做不得,连一个贤人都做不到,妄想成圣、成佛,你说:有这个道理吗?

我们要知道落于哪一个境界,只要向自己的心灵评断就好了,阎罗王的功过簿离不开我们心灵状态的反映。

心灵净化的历程永无止境,自然不会自诩大彻大悟吧!

参公案是参禅悟道的重要方法,莫当闲学解,辜负祖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