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跟物理有关的成语?

2.初二物理(5个厨房的物理知识)

3.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扬汤止沸,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4.下列诗词、俗语和成语中,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墙内开花墙外香C.破镜重圆D.扬

5.物理简答题

有没有跟物理有关的成语?

扬汤止沸是什么物理现象-扬汤止沸是用什么原理避免事故发生

1.绳锯木断 (摩擦力)

2.水滴石穿 (摩擦力)

3.杯弓蛇影 (光的折射)

4.烟消云散 (扩散现象)

5.余音绕梁 (回声)

6.镜花水月 (光的反射)

7.海市蜃楼 (光的折射)

8.五彩缤纷 (色散)

9.扬汤止沸(沸腾条件)

10.釜底抽薪 (沸腾条件)

11.蒸蒸日上 (蒸发)

12.震耳欲聋(声音的产生)

13.惊天动地(声音的产生 )

14.振聋发聩(声音的产生)

15.此起彼伏 (波动)

16.白驹过隙 (速度)

17.风驰电掣 (速度)

18.热气腾腾 (热学)

19.以卵击石 (力的相互作用)

20.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刻度尺)

21 四两压千斤 ( 杠杆的原理 )

22 四两拨千斤(杠杆的原理 )

23 热胀冷缩 (热学 )

24 井底之蛙 (光的直线传播 )

25 凿壁偷光 ( 光的直线传播 )

26 入木三分 ( 分子动理论 )

27 刻舟求剑 (运动和静止 )

28 怒发冲冠 ( 力的合成 )

29 掩耳盗铃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30 水涨船高 ( 浮力 )

31 如坐针毡 ( 压强 )

32 百步穿杨 ( 能量的转换 )

33 镜花水月 ( 光的折射 )

34 立竿见影 ( 光的直线传播 )

35 钻木取火 ( 功能改变 )

36 点石成金 ( 人工核反应 )

37 曲高和寡 ( 音调高 )

38 弦外之音 ( 回声 )

初二物理(5个厨房的物理知识)

1日常生活中,将面制品放在水中煮,不会发黄、变焦,而放在食用油中炸,则会发黄、变焦,甚至炸糊,这一现象说明油的沸点比水高

2夏天,厨房里的自来水管壁上常常有水珠,这是因为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就在管壁上液化形成水珠

3与厨房有关的两个词分别是“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这两个词各说明了前者是指把热水舀起一部分,然后再倒回去,由于这部分水要带走部分热量,放入锅里时又要从锅里的水中吸收热量,使锅里的水暂时停止沸腾;后者则将灶里的燃料拿出,停止热量供给,使锅里的水无法再吸收热量,从而停止沸腾。前者总是权益之计,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者则从根本上入手。

4家里的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就要磨一磨,这是因为菜刀用过一段时间,刀刃比原来要钝一些,切菜时就感到费力些。磨一磨,使刀刃的表面积减小,变得更锋利,切菜时,用同样大小的力,可以增大压强。

5为什么高压锅煮饭容易烂? 因为高压锅内气压高与外面大气压,而水的沸点是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的,所以锅内水的沸点高于100℃,所以煮饭容易烂

我们都知道一个成语扬汤止沸,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

我在这个世界上堕落了,所以有很多人不能停止做事。各人常受黄门侮辱,常侍候张让,擅君命。当他的父子俩兄弟按州县出书的时候,他们得到了很多钱。京畿各县百万良田归让等,使其恩怨蒸蒸,妖贼只起。在大臣面前,他被要求帮助罗,但士兵们饿了,拒绝过河。都说要帝都先杀颜姝,以消弭百姓之害,求太哥相助。我带着安慰去了新安。与其让汤一直开着,不如把火熄了再付钱。留肉不如淹喊,后悔莫及。

这个记载的大意是:我认为天下作乱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曾奉国王之命讨伐罗敷。士兵们饥肠辘辘,不愿过黄河。还说要去京城杀太监杀百姓,然后去衙门讨薪。经过大臣们的一再安抚,他们到达了新安。听说把锅里的开水舀起来倒掉,这样灭火打柴会好一些。去掉疮疼,但总比留着好。船沉入水中,悔之晚矣。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是董卓的“提汤不煮”,意思是把锅里的开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其凉而不沸。比喻方法不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个成语最早的来源是春秋时期文子写的《文子》。“所以,汤不如养,不如煮。知道了就去火。”

汉灵帝后,以袁绍为首的士大夫集团建议何进将军铲除宦官集团,但遭到当时的皇太后和何进的妹妹何的强烈反对。有慈禧太后撑腰,宦官们是幸运的。因此,尽管北京局势紧张,但没有发生冲突。然而,宁静最终被董卓的闪回表打破了。太监们看到董卓的奏表,大为惊恐,急忙采取行动杀何进。

为什么太监们不怕何进,不怕袁绍,却对董卓的表那么紧张?这和董卓的性格有很大关系。何进将军、袁绍反对宦官专权,但都与宦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宦官还有利用这些关系摆脱危机的可能。董卓的情况完全不同。他来自西北边疆,手握重兵,以刚强著称。他甚至敢违抗汉灵帝的旨意。他的强硬姿态让太监们活在恐惧中,认为只要董卓的军队进入首都,他就会失去生命。所以太监们只好先下手为强。

下列诗词、俗语和成语中,符合物理事实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B.墙内开花墙外香C.破镜重圆D.扬

A、月落乌啼霜满天,说明霜像下雪一样布满整个天空,在没有物体的地方,是没有霜形成的.不符合物理事实.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墙内花的芳香分子扩散到墙外,人们可以在墙外闻到花香,是扩散现象.符合物理事实.

C、镜子破了,两片镜子的分子间距离超过分子直径的10倍,两片镜子之间不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不会破镜重圆.不符合物理事实.

D、扬汤止沸是用勺子舀起汤再倒在锅里,汤会停止沸腾,勺子舀起汤再倒在锅里时,汤向外放出热量,温度低于沸点,汤停止沸腾.符合物理事实.

故选B、D.

物理简答题

1、气球吹得过大要破裂,破裂时发出“叭”的一声,这是为什么?

气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2、有人认为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发觉不了飞行中的蝴蝶,这是因为苍蝇发声小,蝴蝶发声大,你认为对吗?

不对。苍蝇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内,蝴蝶翅膀振动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频率内。

3、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霜形成前空气降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霜,而下雪后雪熔化和升华要吸热,所以有“霜前冷,雪后寒”的说法。

4、常言道:“大树底下好乘凉。”你能给出恰当的解释吗?

大树下形成阴影区,大树下由于树叶中水分的蒸发吸热都使大树下较阴凉。

5、用水壶向暖瓶里冲开水,通过听声音,就可以判断暖瓶满 不满,为什么?

因为向暖壶中灌水时是由于壶中空气柱振动发声,当水越多时空气柱长度越短,发出声音的频率就会越高,所以根据声音的频率就可以判断出水是否满了。

6、医生有时对发高烧的病人作“冷敷”治疗,用胶袋装上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作“冷敷”,哪种效果好? 为什么?

0℃的冰好,因为0℃的冰熔化成0℃的水也要吸收热量。

7.人们常说:“下雪暖和,化雪冷。”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因为雪熔化时要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8、衣服被雨水淋湿要及时更换,不然容易引起感冒,运用学过的知识加以解释。

因为湿衣服中水分蒸发从人体吸热,使人容易着凉而感冒。

9、医生检查病人的口腔时,常把所用的镜子在酒精灯上烤一烤,这是为什么?

为了提高镜子的温度,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在镜子表面液化。

10、在寒冷的冬天,用湿手触摸室外的金属,会感到粘手,你能解释吗?

是由于手上的水分在遇到冷的金属后放热凝固,所以才会感到粘手。

11、古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真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吗?

不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霜。

12、在秋高气爽的夜晚,我们看见天上的星星“眨呀眨的”。你能说明原因吗?

是由于星光透过不均匀的大气时发生了折射,由于大气的密度不断变化,使折射光的方向也不断变化,一会进入人的眼睛,一会又离开人的视线,所以会感觉星星“眨呀眨”的。

13、夏日里睡觉时常常四肢舒展,而冬天里睡觉时往往缩成一团,这是为什么?

夏日里四肢舒展可以增大人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人体表面的汗液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人会感到凉快,而冬天缩成一团,减少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少汗液的蒸发吸热,也会阻止人体热量的散失。

14、用同样的火柴点火,湿木头比干木头更不容易点着,可是俗语又说:“柴多无湿。”如何解释这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同同样的火柴点火,是木头比干木头更不容易点着,可俗语说“柴多无湿” 如何理解,湿木头比干木头更不容易点着是因为点火的时候热量传递给水,水蒸发带走热量,使木柴不容易达到着火点,就不容易燃烧了,而“柴多无湿”是很多干柴燃烧所散发的热量多,比较容易使湿柴的水分蒸发的快。

15、把毛玻璃放在书上,看不见书上的字,如果在毛玻璃的粗糙面涂一层水,就可以看见书上的字了。这是什么原因?

因为毛玻璃的表面凹凸不平,字发出的光透过毛玻璃时折射光的传播方向没有规律,而涂了一层水后,水填平了毛玻璃粗糙的表面,使折射光的传播方向变得有规律,所以就可以看清字了。

16、阳光明媚的夏日里,枝繁叶茂的树林中的草地上,常常有圆形的光斑在晃动,请给予说明其原因。

圆形的光斑是太阳发出的光透过树叶的空隙在草地上形成的太阳的像。

17、刚刚下过雪的街道显得格外寂静,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分析这是为什么?

因为刚下过的雪,雪质疏松,有很多大小不同的孔,声音经过雪地的多层反射,造成一部分损失,就显得声音比平时小,就像隔音海绵一样。

18、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片变得模糊了,这是为什么?

从室外进入室内眼镜温度较低,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后在上面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所以镜片会变得模糊。

19、夏天用口对着手吹气感到凉爽,而冬天对着手哈气却感到暖和,为什么?

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20、被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水烫伤严重,为什么?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水还要放出热量。

21、试用学过的知识分析为什么“扬汤止沸”只是暂时止沸,而“釜底抽薪”能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

扬汤止沸的意思是指把锅里烧开的水舀出来,然后再倒回去,水因为离开了锅,暴露在空气中,会损失一部分热量,使得锅里的水暂时不沸腾,但因为还有火在下面烧,没有阻止热量的传递。水还是会再次沸腾,

而釜底抽薪指的是,把热量的源头与锅里的水之间的热传递断开,没有了柴火,水就吸收不到热量,就自然不会再沸腾了。

22、在江边观看节日的夜景时,常常会看到对岸江边灯柱上的电灯在江中的像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光柱,这是为什么?

湖里的水不是静止的,它在不停的运动,反射的光线,也是在水中多个层面不断反射,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道光柱。

23.篝火晚会上,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人,会看到人在晃动,为什么?

因为篝火上方的空气密度不均匀,人反射的光线透过不均匀的空气时发生折射,并且篝火上方的空气密度不断发生变化,使折射光的传播方向不断变化,所以会感觉对面的人在晃动。

26、夏天洗澡时,刚从水中上来感觉到冷,如果有风还会发抖,为什么?

刚上岸时,人体表的水分蒸发吸热,所以人会感觉冷,当有风时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从人体带走的热增多,所以人会冷得发抖。

27.你能说出放在水中煮饺子不能煮焦,而放在热油中的饺子会被炸焦的道理吗?

水沸点为100度。到了这个温度因为沸腾汽化,蒸汽带走了热量温度上升不了。所以只会煮烂不会煮焦。油就不同了。油的沸点多在两三百度,当饺子表面水分很快汽化后,就随温度升高开始变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