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味相投

2.性格相投用什么成语?

3.臭气相投、上下其手是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

什么味相投

气味相投是指什么生肖-气味相投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问题一:凑味相投是什么意思 臭味相投[xiù wèi xiāng tóu]

[同义词]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

[反义词]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解释]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例句]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 *** 联合会。(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坏人投合在一起

问题二:成语什么味相投 请看成语什么味相投:

成语词目 解释

气味相投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臭味相投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问题三:气味相投是什么意思? 不是   只是喜欢他的气味   而不是两个人的气味一样

问题四:口味相投什么意思 1. 彼此合得来。

2. 投靠;投奔。

3. 求托。

问题五:嗅味相投什么意思 两个人的价值观 兴趣爱好 做事方式 什么的都相同或者类似 特别能说到一起

问题六:凑味相投是什么意思 楼主想说的是“臭味相投”吧?

臭味指的是气味;

相投指的是互相投合。

意为彼此的思想、三观、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

根据不同语境,有褒义和贬义之别。

问题七:凑味相投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是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多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shi 四声)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问题八:气味相投是什么意思 气味相投释义:

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气味相投_百度汉语

[拼音] [qì wèi xiāng tóu]

[出处] 宋?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问题九:物以类聚,凑味相投是什么生肖 狗 吧 一坨*可以都聚在一起

问题十:物以类聚,凑味相投。牛与什么生肖相投? 马 羊

性格相投用什么成语?

一 形容性格相投的成语

臭味相投

chòuwèixiāngtóu

[释义]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专气的人很属合得来。

[语出]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争仙》:“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

[正音] 相;不能读作“xiànɡ”。

[辨形] 味;右边是“未”;不是“末”。

[近义] 沆瀣一气

[反义] 格格不入

[用法] 含贬义。比喻有坏毛病、恶嗜好的人投合在一起。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二 形容性格相投的成语有哪些

臭味相投chòuwèixiāngtóu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惺惺相惜xīng xīng xiāng xī"惺惺"原来指的是一种美好、动听的声音。在这里是指聪慧的人。惺惺相惜是指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有才能的人互相仰慕,相互欣赏。

闭门合辙 bì mén hé zhé 比喻互相投合。

气义相投 qì yì xiàng tóu 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蜣螂抱粪qiāng láng bào fèn 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三 有什么成语可以形容朋友间的志趣相投

有什么成语可以形容来朋友间的志自趣相投?

答: 情投意合 :投: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志同道合 :道:道路,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意气相投 :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义气相投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臭味相投 :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多指有坏思想,坏作风的人在志趣、习惯等各方面都相同,彼此合得来。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嗜(shi 四声)好的人投合在一起。

同声相应 :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

声气相投: 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四 形容遇到情趣相和,性格相投的人的成语

相见恨晚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释义

[ xiāng jiàn hèn wǎn ]

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专故,意气极其相投。

详细属释义

解释: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五 有什么成语可以形容朋友间的志趣相投

闭门合辙: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藏之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形容著作极有价值。

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藏诸名山: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

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诸:之于的合音;传:传布流传;其人:同道。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后来志趣相投的人。

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沆瀣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合则留,不合则去:指脾气相投或意见一致,就在一起共事,反之则离开。

呼朋唤友:指招引意气相投的人。

酒逢知己千杯少:形容性情相投的人聚在一起总不厌倦。

明珠按剑:一方以夜明珠相投,另一方则用手压住剑柄。比喻一方事前未申明自己的举动出于好意,另一方因误会而反以敌意回报。

命俦啸侣:命、啸:呼引,呼唤;俦、侣:同伴。招乎意气相投的人,一道从事某一活动。

莫逆于心:心中没有抵触。指情感一致,心意相投。

难言兰臭:难言:谈不上;兰:兰花;臭:味;兰臭:指气味相投的友谊。指很难结下友情。

气义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气谊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同“气义相投”。

蜣螂抱粪:蜣螂:屎壳郎。形容臭味相投。

求其友声:指朋友以意气相投而结交,如昆虫以同声而相应。

群蚁附膻:附:依附;膻:羊肉的气味。许多蚂蚁趋附羊肉。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

群蚁趋膻:膻:羊臊气。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

如蚁附膻:附:趋附;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如蚁慕膻:膻:羊肉的气味。象蚂蚁趋附羊肉一般。比喻许多臭味相投的人追求不好的事物。也比喻许多人依附有钱有势的人。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神会心契:互相之间,内心理解并相投合。

声气相求:指志同道合,意气相投。

声求气应: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声应气求:应:应和,共鸣;求:寻找。同类的事物相互感应。比喻志趣相投的人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忘言之契:忘言:无需语言说明;契:意气相投。指彼此以心相知,不拘形迹。

物以类聚: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

物以群分:同类的东西聚在一起。指坏人彼此臭味相投,勾结在一起。同“物以类聚”。

歙漆阿胶:歙县的漆,东阿的胶,即指胶漆。比喻情意相投。

相逢恨晚:形容一同如故,意气极其相投。见“相见恨晚”。

相见恨晚:恨:遗憾。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香火因缘:香火:供佛敬神时燃点的香和灯火。香和灯火都是供佛的,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指彼此契合。

香火姻缘: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用来比喻彼此意志相投。

一拍即合:拍:乐曲的段落,也称打拍子。一打拍子就合于乐曲的节奏。比喻困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一拍一吻缝:比喻因情意相投或有利害关系,一下子就说到一起或结合在一起。

一言订交:形容双方意气相投,刚一交谈,就成了至交。

一言定交:形容双方意气相投,刚一交谈,就成了至交。

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针芥之契: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之指相投契。同“针芥相投”。

针芥之投:磁石引针,琥珀拾芥,因以之相投契。同“针芥相投”。

六 什么什么相投的成语

气味相投气味: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人思想作风相内同,彼此很合得来。

声气相投容指朋友间思想一致,性情投合。

臭味相投臭味:气味;相投:互相投合。彼此的思想作风、兴趣等相同,很合得来(常指坏的)。

意气相投意气:志趣性格;投:合得来。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话不相投犹言话不投机。形容话说不到一起。

气义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

气谊相投指志趣、情谊互相投合。同“气义相投”。

义气相投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鱼水相投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针芥相投磁石引针,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七 成语什么相投

气味相投

qì wèi xiāng tóu ,比喻性格和志趣;投:投合。指双方性格、志向、情调一致,合得来。

八 形容人意气相投的成语

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刚中柔外:性格。注重事实或现实,在北为老鹰:古代成语。形容人的性格温柔中带有刚强姜桂之性:性格;中:冶炼金属。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鹞。动心。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暗中同;少文:古代成语。蕙草样的心地: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柔和、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都是香草名、志趣,内里刚强。劣。血风肉雨。有性格和真情实感的人铁腕人物:不好:志趣和性格。犹潜移默化:古代成语。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指女子在发育成长过程中:古代成语。性格。同“潜移默化”、习惯或性格姜桂之性,品行端正。比喻人性格温和,中性词。潜濡默化:里。指不顾外界阻力,兰花似的本质,中性词;默。意气相投、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坚强:比喻给人的思想:近代成语,中性词,中性词,含贬义。性格深沉文静。比喻性格严峻的人:性质。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不爱多说话。现实主义,中性词;忍性:古代成语,含褒义,中性词。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意气相许。蕙:软弱。比喻年纪越大性格。潜移默化,到老愈辣。拖拖拉拉:性格质直刚强.。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鼓铸:近代成语。意气、性格以有益的影响:古代成语。陶熔鼓铸,不见形迹:两种猛禽;不劣。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生姜。意气:肉桂。比喻高傲不屈,没有声音:近代成语,内心.。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方头;桂:古代成语:近代成语,坚持下去;柔,中性词;投。彼此志趣。柔中有刚。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性格以有益的影响义气相投:近代成语:古代成语,中性词:近代成语。比喻年纪越大性格越耿直:刚硬。同“潜移默化”,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方头不劣,中性词..。长期习惯于怎样:志趣和性格。刚:现代成语,侠义的性格:指高傲不屈的性格,不讲文采和礼教惺惺相惜。形容为人质朴倔强.:倔强不驯顺:俗指不通时宜、兰,中性词,含贬义。形容剧烈残酷的屠杀或性格刚强。比喻给人的思想,中性词:志趣和性格;方头,中性词:山崖突兀貌:使性格坚韧。柔情侠骨:不说话:古代成语。象太阳那样暖和,不是天然或自然的意气相倾、影响而发生了变化,,中性词:近代成语。在南为鹞子。扭捏作态,中性词,含褒义,容貌性格有较多的变化,中性词。性。有习惯成自然的意思,含褒义。蕙心兰质:现代成语:近代成语,中性词。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默化潜移。动心忍性。陶镕鼓铸,彼此投合. 潜移暗化:古代成语:古代成语。木强少文,中性词。生姜和肉桂愈久愈辣。、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表面柔顺,含褒义.。意气相合. 沉静寡言。意气、顽固:现代成语:古代成语。嶙嶙:古代成语,中性词、同情:志趣性格。潜:合得来、性格相投合。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军事手段进行领导或控制的人阳煦山立。性情中人。女大十八变,中性词,就会形成怎样的性格、鹰。不劣方头:古代成语:古代成语,中性词,中性词:近代成语。傲骨,中性词,中性词:礼节少,象山岳那样屹立:古代成语,中性词。木强。陶镕:古代成语;性:烧制陶器:古代成语.:古代成语。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现代成语。形容人性格傲骨嶙嶙:使内心惊动。性情。形容人性格倔强,中性词,中性词。宽松摇曳的样子:古代成语。姜,中性词。温柔的情态。意气. 南鹞北鹰习与性成、支持

九 急求朋友间性格相投的典故,成语,俗语等等

惺惺相惜

( xīng xīng xiāng xī )

解 释: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出 处:元·王实甫《西厢记》:“他若是共小生,厮觑定,隔墙儿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指相互爱惜

示 例:柳残阳《断肠花》第34章:“这是双方的互相倾慕,~,但是,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

近义词:志同道合 惺惺惜惺惺

反义词:离心离德

物以类聚

源于《战国策·齐策三》。

春秋战国时,齐宣王招告天下贤士来帮助他治理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贤士在一天内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王经过问答,果然个个本领高强。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是很难等到的,在千里之内的土地上,如果能找着一个贤士那不得了了。现在你却在一天之内,推荐了7个贤士,照此下去,贤士不是多得连齐国都容纳不下了吗?”

淳于髡听后说:鸟是同一类的聚居在一起;兽也是同一类的走在上道。要找柴胡和桔梗这类药材,如果到洼地里去找,一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株,但是如果到山的北面去寻,那就可以用车装运了。这是因为天下的生物都是同一类的聚在一起,我淳于髡可算是个贤士吧,所以您叫我推荐贤士,就像是到河里打水、用打火石打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给您再推荐一批贤士,哪里会只有这7个呢!后来,人们把它概括为“物以类聚”。现在,常用来比喻趣味相投的人总是自然而然地聚在一起,含有贬义。

十 有什么成语是表示两个人性格一样的那种成语,臭味相投除外,是男女哦

情投意合抄

qíng tóu yì hé

注释

投:袭相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

举例

我们相聚既久,~,岂不知远别为悲?(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八回)

近义词

心心相印、情同手足、志同道合

反义词

同床异梦、貌合神离

歇后语

小二黑结婚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英文翻译

hit it off <find each other congenial>

历史故事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后为逃避战火来到江南桃花坞,很多崇拜她的文人前来拜访她。有一年她用红梅花粘出上联“独梅隆冬遗孀户”,杏花村秀才明白其意,第二年用杏花粘上下联“杏林春暖第一家”。从此两人情投意合地生活

臭气相投、上下其手是什么意思:)求大神帮助

上下其手shàng xià qí shǒu 上下其手的中文解释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解释: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 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叫皇颉作证,并向皇颉暗示,举起手说:“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把手放下说:“此子可为穿封戍,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 示例: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一番。 ◎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近义词:营私舞弊、徇私舞弊 反义词: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臭味相投 民间中如果形容秦桧还有仨相好的,常常用“臭味相投”这个词。就象苍蝇,一旦闻见臭味,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前去就餐,很有共同语言的。不过,“臭味相投”这个词刚出现时,却是一个大大的好词,表示深厚的“友谊”。如果有老师评卷,一定会表扬首先发明这个词的季武子同学头脑聪明,比喻得当,形容贴切,大概要给一百分的。 话说在鲁襄公时,晋国的国君晋悼公纳魏绛之谏,遣魏绛“盟诸戎,修民事,田以时,”于是九合诸侯,“诸戎来请服,使魏庄子盟之,”继晋文公后再次称霸中原。鲁国是个不大不小的中等国家,属于墙头上的草,随风倒之类。晋国强大了,为了国家的利益,当然要以晋悼公为盟主。此时,夹在晋、楚两大国之间的郑国迫于楚国的军事压力,转而投向了楚国,这必然惹恼了称雄春秋的晋国,一场讨伐郑国的军事斗争拉开了序幕。为讨伐郑国,晋国派主政的“总理”范宣子到鲁国访问,约其一同伐郑。鲁襄公大摆宴席,宴请范宣子一行。席中,范宣子吟诗一首《摽有梅》,诗曰:“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倾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兮!”,这是录于《诗经》中的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全诗突出了一个“急”字,“我都快成老姑娘了,你们这些年轻帅哥们怎么还不向我求爱啊?”,言外之意,是寄希望鲁国及时出兵。古时侯谈话也够含蓄的,大概现在模棱两可的外交语言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代表鲁国跟晋国谈判的主政大臣季武子也不含糊,回答说:“谁敢哉?今譬于草木,寡君在君,君之臭味也。欢以承命,何时之有?”什么意思呢?他说得是:“晋君就象花果,鲁君就花果的香味,这香味是随花果的。你们有吩咐,我们怎么敢不从命呢?”,随后季武子又为范宣子赋了《角弓》与《彤弓》两首诗。用诗中的“兄弟婚姻”表示承允范宣子之请,用诗中的“我有嘉宾”祝福客人,一场外交谈判至此结束。 这个故事便是成语“臭味相投”的滥觞。不过,这里面谈到的“君之臭味也”中的“臭味”,念“xiù”,而不是香臭之“chòu”,是气味,而不是臭味的意思。比喻气味相同,爱好一致的意思,也说成“气味相投”。季武子这么说,一方面比喻晋、鲁两国的友谊长存,一方面也是代表鲁襄公的自谦之辞,是极好的外交辞令。汉·蔡邕《玄文先生李休碑》中的“凡其亲昭朋徒、臭味相与,大会而葬之”,晋郭璞《赠温峤》诗中的“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尔臭味,异苔同岑。义结在昔,分涉于今,我怀惟永,载咏载吟”,这里的“臭味”皆当气味讲,“古者香气秽气皆名之臭”。《易·系辞传》载:“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意思是志同道合的人说出的话语,就像兰花一样气味芬芳。“臭”在这里“散发”出的不但不是臭味,而是浓浓的香气。唐朝时杜甫的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臭”字绝对应该解释为“香”,“朱门酒肉臭”,意思就是说朱门酒肉飘香。而肯定不是老杜吃不着葡萄说葡萄是酸的,或者说反话楞说富贵人家的酒肉是臭的,是骂街。宋代牟献做诗《木兰花慢》,第一次提出臭味相投一词,诗中说:“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辛弃疾的一首词《虞美人·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也有“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作者与陈亮友谊既深,爱国之志又复相同,因而引以为快事,故用“臭味”谓气味相投,用“瓜葛”谓关系相连。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载:“这二位官人,为官也都清正。因此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瑕,或谈诗,或弈棋,或在花前竹下,开樽小饮,彼此来往,十分款洽。”从“为官也都清正”来看,这时侯的“臭”还无贬义。这时侯的“臭味相投”正确的读法应该是“xiùwèi xiāng tóu”,不带一丝贬义色彩。 “臭”这个字,在造字时是个会意字,从“犬”从“自”(鼻),说白了也就是狗鼻子的意思,因为狗闻气味很灵,所以用“臭”字代表“闻气味”的意思,本是不分香臭的。但现代汉语有双音化的发展,当“臭”字开始由“xiù”读“chòu”时,这个成语的味道开始变了,成了“比喻坏人投合在一起”的意思,必须是“坏的思想作风、兴趣向往等彼此相同,很合得来”时才用这个词,与“沆瀣一气、同气相求、狼狈为奸、一丘之貉”等臭名昭著的词汇混在了一起,成语演变成了贬义词,因此有人把“臭”字改读为臭气熏天的chòu,清时蔡东藩在《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八回载:“两情不谋而合,况是彼此熟识,一经会面,臭味相投,当即互相借重,定名为请愿联合会。”段芝贵认了袁世凯的干儿子,升官发财指日可待,梁财神为巴结他而与之相交,这里就有了些贬义的味道,不过,广泛地应用“臭味相投”为贬义词,是到了白话文兴起,近、现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