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而耻恶衣恶食者 ”的拼音是什么?

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句是什么意思

3.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与议也。

4.《论语·里仁第四》09:一心向道,不比吃穿

“而耻恶衣恶食者 ”的拼音是什么?

恶衣恶食的恶是什么意思-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回答:

而耻恶衣恶食者的拼音:ér chǐ è yī è shí zhě 。

全句为: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与感悟

一个人如果为了吃穿斤斤计较,虽然有学习大道的志向,但现实中的利益小事极易改变他的初始方向,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就是说将目光关注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享受上,哪里还有什么志向可言呢?那样的话,所追求的道将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也就等而下之了。

今注:

道:亦以解作「天下有道」.(当然亦可以解作「道者,是非之纪」、「道者,人之所以道也」的「道」;但孔子的意思,似偏重於「天下有道」的.)

与:义同「以」.

未足以议:意为「不足道」.

今译:

孔子说:「一个有志於天下太平的人,如以自身的衣食不美好为可耻,那便不足道了.」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这句是什么意思

译文:读书人有远大的志向,却以吃的穿的不好为耻辱,是不值得同他谈经论道的。

在孔子看来,有远大志向的人,是不应该讲究和计较吃穿的。当然,不讲究和不计较吃穿,不一定非要“恶衣恶食”,不是说只有“恶衣恶食”才显得有志气。人的志向有大小的区别,在檐下觅食做巢的是燕雀小志,翱翔于长空的是鸿鹄大志。讲究和计较吃穿,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人,不会有远大的志向,而有远大志向的人,也绝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以与议也。

如何分辨志志于道呢?也许孔子的年代也会有人装,有一个分辨的方法是什么呢?而耻恶衣恶食者就是穿的糟糕,吃的糟糕,他以此为耻的这些人,与一这种人没什么好聊的,你不用跟他探讨。这里要注意的是自然的饿一饿和耻恶衣恶食者是两回事,我们不要过度去装去作,就是我不是说了这句话,以后我们每一个人就要尽量把自己穿的脏一点儿,吃的更烂一点儿的,这样显得我是至于道的人,如果你牵强附会的故意过那样的生活更糟糕,那也不对。然后未足以与议也。比如说人家宴请需要着礼服出场,结果有一家人没有钱或者是没有这样的经验然后穿着这个不好看的衣服就去了。这时候两种反应你去看有一种人就会鄙视,这种人,叫保安来拉走对吗?这种人未足与议也。

我门要怎么做呢你对他好一点儿,虽然我们希望大家都穿成礼服赴宴的这个样子对吧?但是有人没在意或者是条件不允许,没做到,咱们最起码也要有自己的一份修为,让我们对他好一点,我们不以此为耻。

所以这句话的核心就是要告诉我们说你讲究场合着装啊,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是不应该以此为耻,这个耻恶衣恶食者,既使自己恶衣恶食也可以是他人恶意恶食你都不需要耻,因为外在的条件就那么回事儿,颠沛流离的时候吃的不好,穿的不好很正常对吧。

这个适呢念作敌啊,然后当然也有人说就念是也行,这个咱们不好说,总之呢,我们遵循古代的读音,念的士可以的,君子之于天下也无迪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什么意思呢?就是君子对于天下的这些事儿啊,天下会发生很多事儿,有很多政策呀,很多变动啊,战争啊什么各种各样的事情,无敌也没有什么是一定可以的,无墨也也没有什么一定是不可以的,义之与比。就是如果我们简单地划分自己的党派,我们简单的划分自己的阵营,我们有这个部落效应,实际上大量的人和他人之间的争执都是来自于部落效应,来自于你觉得你属于这个部落,所以你要捍卫这个部落的权利,你发现如果你非得捍卫某一个部落的权利,那么就一定有对有错,这事儿就是可以,那事儿就是不可以,但是孔子说呢,没有那么一定的对和错,为什么呢?你要看这个事对不对义之与比,你要取决这个它是否符合义这件事。如果符合义,在当下这就是对的,如果不符合义,那么在当下这就是错的,所以孔子判断一个东西的是非他是大是大非,他是用义的角度来出发,而不是某一个利益团体的需求。

对于孔子来讲,我认为,就是合乎道,力于仁,那说这个东西怎么判断呢,没那么容易判断,但是中国人有句话要抬头三尺有神明,你自己摸着良心说话对吧?然后对不对得起内心的那个良知,到了王阳明这里呢说是致良知,你心中总有一个良知在吗?一个贼人做贼,你骂他是贼,他会不高兴,所以那个贼人心中也有良知对吧?但这个东西呢的确是难以把握,所以我们在这儿没法把这个义之与比,讲得更清楚。孔子呢是一个有着权变精神的人,他不是一个僵化的维护着某一些教条的人,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020-3-22

成江|猫雁

《论语·里仁第四》09:一心向道,不比吃穿

《论语·里仁第四》09:一心向道,不比吃穿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从教育史的角度看,孔子是历史上兴办私学的第一人。来这里求学问的,一多半都怀有治理天下的志向。当然,大多数都还没有士的身份,尚未处在为仕的状态。

孔子教人,全在于由明道而行道,以道存身。道之外,别无所求。即便是有幸为仕了,也要以仕行道,以道弘仕。

在教育展开的过程中,孔子不断面临两个问题:一是弟子们将眼光盯在为学的外用——为政上,动不动就要谈谈“道千乘之国”的问题;二是弟子们无法脱离现实的影响,无法专注于对道的追求。就像今天的学校里,学生们相互攀比的很可能不是为学的勤苦,不是学问的精进,而是吃的如何,穿的怎样。

针对这一现象,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意思是说,各位是来求学问的,唯有立志明道、弘道者才是真正在做学问,如果还拘泥在吃穿用度上,为自己吃的不好,穿的不好而纠结不已,这样的人是不适合坐在这里的,他也难以在这里求到真学问。

孔子所办私学,以弘道为根本。一定程度上来讲,更加机动灵活一些,大体有以下两个特征:

一、入学门槛低

凡天下有志于道,志于学的学子,都可以报考。几乎不设什么门槛,据说学费也不高。他老人家自己讲:“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有好事者深入展开研究孔子所说的“束脩”,认为是十条捆拢在一起的腊肉。

实际上,孔子所办私学的门槛不高,体现在他的有教无类上,他没有孟子那样的快乐观——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他老人家认定了人人可以志于道,每个人内心都是追求上进的,凡是自觉拿着“束脩”来求学问的,没有不是追求上进的。这种自求上进之心就叫——志于道。

孔子讲“志于道”,讲的是发心,不是状态。只要你有好的发心,都可以入学,都可以来跟着老师研究明道、行道的学问。

孔门私学门槛低的另一个标志是“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的存在。孔子将“志于道”作为他所办私学的录取分数线,这个“分数线”不高,因为处在这个“分数线”的弟子还有“耻恶衣恶食者”,他们一转脸就忘了求学、求道,而纠结于吃不好、穿不好这些肤浅的问题。

二、人才质量高

客观来讲,孔子所办私学很符合现在人们所说的弱校振兴的特征——低进高出。

孔子教育学生的一个典型特征便是——因材施教。许多学生为求“仕”而来,希望自己能“道千乘之国”。孔子便教他们回到对“道”的追求和参悟上,将明道、行道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一旦有机会为仕了,也能借助为仕的背景行道、弘道。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引导他“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如果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提升一个境界会更好。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孔子讲礼的代代损益规律——“虽百世可知也”。王孙贾劝孔子“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孔子回答他“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每一个能够得到孔子教化的学生,都会从老师那里看到一个比自己先前认识到的境界更为宏大的境界。因此,孔子的弟子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不小气。

所以,孔子才说:“未足与议也”。总是拘泥于末枝细梢,总是纠结于吃穿用度,对于这样小家子气的求道者,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