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辄得咎”的读音是什么?

2.动辄得咎比喻什么

“动辄得咎”的读音是什么?

动辄得咎 dj-动辄得咎意思

动辄得咎:[dòng zhé dé jiù]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释义: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近义词:跋前踬后

例句

对学生的管理要严而有度,不能使学生感到动辄得咎。

即使动辄得咎,我们也应该明确执行我们的本职工作。

她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

公司的主管专制暴躁,常使部属有动辄得咎的感觉。

这件事情造成的影响很广泛,动辄得咎,我们要小心处理。

既然动辄得咎,选准间皮瘤律师是很重要的。

在专制政府的统治下,人民动辄得咎,毫无自由可言。

他在原单位人际关系没处理好,动辄得咎,于是提出调职的要求。

如果你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

跋前踬后[bá qián zhì hòu]

出处

《诗经·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唐·韩愈《昌黎集·卷十二·近学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释义: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例句

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

但在孔子生前,他却跋前踬后,动辄得咎,经常挨批,就像子路一样,总也不讨老师的喜欢。

可当到了白云庵大门前他便跋前踬后畏缩不前了,于是他就装作看对联看得出神的样子。

哈密王高高坐在丹墀之上,看着二人唇枪舌剑比权量力,却一时跋前踬后左右为难起来。

动辄得咎比喻什么

动辄得咎比喻的是一种情况,即某人或某事容易因小错而受到责备、批评或惩罚。

这个比喻源自于所谓的“得咎”行为,即可以成为别人指责的理由或借口。使用这个比喻时,通常是在讽刺或批评某些人对于小错误过度反应或过分苛责他人。

动辄:每每,往往;咎:罪过。动不动就有罪过或受到责备。形容处境非常不好,常被人无理指责或无故受到处分。

例句:

1、如果对人的态度客气一点,就不会经常动辄得咎了。

2、李向不堪动辄得咎的婚姻生活,决定离婚以解脱长年的痛苦。

3、小米的父母感情不和,常拿小孩当出气筒,经常活在动辄得咎的恐惧中。

典故:

韩愈的学识深厚,志向崇高,然而他的仕途却充满了坎坷,起起伏伏,多次遭受贬谪。在经历了这些风雨之后,韩愈以《进学解》一文,倾诉自己的身世遭遇。在文中写道:“跋前踬后,动辄得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一只狼若是向前行走,会被自己的颈部绊倒,若是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住。韩愈借此形象地描绘了自己进退两难,处境困顿的境地。

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成语动辄得咎,意指一有所动作就会犯错,受到责备。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极易遭受罪责的情形。

韩愈的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文学巨匠之一,以其豪放的文风和才情横溢而著名。

韩愈早年在洛阳进士及第,曾担任过官职,但因持不同政见多次受到贬谪。主张矫正社会风气,倡导礼乐教化,对于文学的要求也非常严格,提出了旧体新意的文学理念,对后世影响深远。

韩愈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赋、文论等方面,诗作力求雄浑豪放,倡导以理直气壮的方式表达感情;赋则注重表现景物细节与个人感受的融合;在文章批评与文论方面,有一系列重要的著作,如师说、进学解等,对当时文学界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