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心正意自证良知-正心诚意的出处典故
1.毋自欺!
2.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
3.做人做事都无愧于心的朋友圈文案通用
4.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毋自欺!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自欺欺人的原始出处,但之前看了《王阳明传》的“致良知”,如今再看这“毋自欺”,仿佛一下子找到了那“良知”的根源。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就是说人不通过学习就能得到的能,是为良能;不通过思考而获得的知,是为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也就是说,“良知”是人的本心、初心、真心,与生俱来,不生不灭,本自具足。
我们所说的明心见性,那个心,那个性,就是所谓的“良知”。而《大学》所云“毋自欺”,欺的对象正是这“良知”。“良知”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隐藏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只不过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发现它,甚至被世间的幻想所蒙蔽而执幻为实,这就是“无明”。无明则无法致良知,良知遭掩盖,遭抛弃,人的行为就缺乏了良知的指引,所做之事自然违背良知。而且因为我们“无明”,所以经常做着违背良知的事而不自知,这就是自欺。
所以,要做到“毋自欺”,必先明心,这也是王阳明在“良知”之前加个“致”的原因。“致”可以理解为寻求、求证之意,也可以理解为达到、做到之意。于是王阳明还说,良知自知,原是容易的。只是不能致那良知,便是“知之匪艰,行之惟艰”。按王阳明的说法,“还是看你心诚志坚否”?因为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就看你想不想成。欲成圣人者,须做到“随物而格”,时时刻刻致良知。
而《大学》此章,可以看作王阳明“致良知”的原始版本。首先,它给“毋自欺”打了个比喻:“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就好像厌恶恶臭的味道那样,好像喜好美好的事物那样,这是人的本性。“谦”通“慊”qiè,满足,“自谦”此处可以理解为自足之意。就是说要做到“毋自欺”,那么就应当像“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那样,一切从本自具足的人性出发。否则,“人之视之,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其次,《大学》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慎独:“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君子独处必然非常谨慎,因为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想要欺骗谁呢?小人则不一样,小人的思维刚好相反,总以为天知地知,我知你不知。别人看不见的时候,总是为所欲为,不加约束,总以为别人不知道。这就是自欺欺人。但小人的所作所为,在君子面前就被一眼望穿,“如见其肺肝然”。所以小人总是在君子面前躲躲闪闪,避而远之。
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
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
摘 要:?慎独?乃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我们有必要在解析慎独的词义基础上从主体性、人性本善、修养功夫、道德境界四个方面阐发慎独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慎独,伦理意蕴,现代价值。
?慎独?作为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历代儒家从心性、功夫、本体等不同角度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诠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慎独?学说,至今依然浸*于我国人文精神之中,尤其对国人的个体道德修养思想影响深远。我们有必要重温原典,返本开新,充分挖掘?慎独?学说的现代价值。?慎独?在历史沿革中,词义多有变化,但大体可以这样理解:?慎独?意指以敬天诚意为本,不自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向内保持发挥内心的善念,通达天人合一,向外表现为独处而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一、道德主体性。
何以要?慎独???慎独?思想根源于西周初年的忧患意识。小邦周取代殷商之后,周人需要对其政权合法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殷人尚鬼?,这由商纣?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尚书?西伯 戡 黎》)可见一般。殷人因缺乏对天命的自觉而为周人取代。而周人则认识到?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周人已认识到上帝选择自己在于以德配天,能?克明德慎罚?(《尚书?康诰》),由此,这种理性的自觉为周人继承扩大,形成了一个包含?敬德?、?明德?等观点的忧患意识。德从直从心,指直心而行的行为,所以有凶德,也有吉德,?敬德?、?明德?则演化为好的德行之义,进而指内化于心的德性。敬德指道德行为的认真,而明德则指道德选择的明智。这种忧患意识不同于原始宗教对鬼神的敬畏。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人由于恐惧、绝望而舍弃自我意志,任凭神的摆布,还谈不上行为的道德性。而周人正是在对殷革夏命,凶吉成败等现象中产生的.洞见。这种洞见自觉到这些现象与周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以及自身在行为上的应负的责任。而这种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天命的责任感或担当意识促使周人具有了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则显示了原初的自觉,亦即?人文精神的跃动?[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基于自觉的人文精神而提出各种学说,试图重建大同世界。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奔走于各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这种自觉自为的忧患精神的体现。儒家后学在《大学》、《中庸》中正式阐述了?慎独?范畴,并把?慎独?作为正心诚意的重要方法。这种忧患意识不仅促使?慎独?思想的形成,而且贯穿整个中华人文史,警诫人们谨小慎微,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二、人性本善。
何以能?慎独??显然要追溯到中国的传统人性论。西周初,人文精神的自觉导引周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主体性出现了。但周人依然将自己的行为根源与归宿指向天命,远没有达到在人自身求其根源的程度。这一任务将由儒家的思孟学派来完成。一般认为孔子没有直接言明性善性恶,但他以?仁?沟通天命和人道,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穧述而》)实际暗含了人具有向善、为善的潜能。《中庸》则为这种能力奠定了形而上的根据。《中庸穧天命》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注云:?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紧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2]。?
人为天所生,人性亦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但在人的意念初动时,需要时刻省察意念是出于性,还是出于人的欲望。?道?之须臾不可离,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须循?道?而行。孟子则以心善言性善,建立了性善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穧离娄(下)》)人之为人的本性在于?几希?,只要人人能扩充?几希?,即性善的四端,人皆可以为尧舜,所以他提倡集义养气,依靠良知、良能来自觉自省。这实际上奠定了?慎独?得以实现的人性基础。人性本善,只要能时时诚心诚意,慎隐慎微,扩其善端,人人皆可成为君子,乃至圣人。宋明理学家大都沿着这一理路或偏向外、或侧重内来阐发其慎独思想。
三、修养工夫。
如何?慎独??慎独从两个维度展开,向内则诚心正意,向外则慎隐慎微。诚心正意即?诚于中?。道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故不可须臾离。不可离,必然会见于日常生活之中。但事实上,于日常生活之中率性而为总是会挣扎于道德与欲望之间。天命之性,常常会为生理欲望所遮蔽,所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穧天命》)。当然,这里并不否定人的生理欲望,而是通过诚心正意来去蔽,扩充人的天命之性,即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这样,天命之性就能主导人的生理欲望,真正实现?率性之谓道?(《中庸穧天命》)。慎独成为保证率性而为是否真的是顺道而行,即?由仁义行?(《孟子穧离娄(下)》)的关键环节。这种向内求天命之性的理路也见于简帛《五行》篇:?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宜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君子慎其独[也]。?[婴]婴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 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共羽,然[后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
梁涛先生认为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专注、统一于内心的状态[3]。陈来先生则认为慎独舍体的功夫是以?内-外?关系为焦点,以求内不求外为导向的。同时也可见,仅仅是专一,不能充分说明慎独之义,专一必须是专诚于内心,专心于内;仅仅使心独自地、不受身体五官影响地发挥其功能,也还不够,还必须明确慎独是不受五官影响而专心于内,才是慎独[4]。
做人做事都无愧于心的朋友圈文案通用
做人做事都无愧于心的朋友圈文案篇一
1.人生凡事都有度就看如何把握住;人生时时有梦想生活处处有阳光;做人真诚最为贵做事踏实不颓废;做人做事凭良心适可而止是真金。
2.人生起起落落,实在计较不了太多。欲言又止也好,情绪爆发也好,但求无愧于心一生坦荡度过。
3.做事无愧于心即可,有些人或许一辈子就见一次,无需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4.仍需努力是为了让自己问心无愧我努力过了只可惜我们的缘分比生命短暂
5.奶奶这一辈子打我记事起就特别能干,为人热情,吃苦受累为了把儿女谋成人又当爹又当妈,尽了当母亲的所有义务,对儿女无愧于心。我妈说我奶奶真不容易她打心底佩服我奶奶。我爸说他吃过那么多好吃的饭还是奶奶做的最香
6.做人做事还是要凭良心的。突然心中有种想法但无处诉说!还是自己忍耐吧。
7.所有人和事,自己问心无愧就好,不是你的也别强求,反正离去的,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
8.我做人,但求无愧于心,只要心中无愧,不管面对的是谁,都不能让我弯腰低头。
9.第七条、岂能尽人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你改不改变努不努力,影响不了别人,而是你自己。
10.努力做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不为抗衡人世风雨,但求无愧于心。平生修来随缘性,粗茶淡饭也坦然。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11.热爱生命的春天,珍惜时间的清晨。坦荡做人,孜孜为善。蚂蚁一样工作,蝴蝶一样生活。
12.第十三条、不管你对别人多好,别人都未必领情,但求无愧于心。
13.歪理一大堆好自为之你看不懂日期别人看的懂不想和你浪费时间了毕竟脑子是个好东西你没有做人要问心无愧随便你怎么说你自己再说自己看看都可笑……漏洞破绽百出.我也承认我骂过你也是我先说这件事情
14.没人陪时才想起我还能摸着良心说友情。
15.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渡过。感恩,快乐,进步,忘却,大气。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占有。也不要去计较什么。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
16.人须有自信之能力当从自己良心上认定是非不可以众人之是非为从违。作者:章太炎
17.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不必强求。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18.第十二条、人生有得便有失,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无愧于心就好,不要让外界影响你的决定。
1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人做事凭良心则好考虑太多磨磨称称的因素永远觉得自己无能或者优柔寡断。
20.第十条、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不过,人生如现场直播,而戏,则是经过彩排的。拍戏可以重来,人生则无重来的机会。认定自己的方向,勇敢走下去,只要问心无愧,到这出人生戏结束的时候,就不会后悔。回望一生,无愧于心,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
做人做事都无愧于心的朋友圈文案篇二21.良心是我们每人心头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心的事情来。 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的暗探。
22.刹那芳华,勿辜负岁月,要对得起自己;凡事不求之最,只求问心无愧
23.抬头仰望浩瀚星空踏实做人无愧于心,俯首凝视无垠大地认真做事坦荡于胸。?
24.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这一切,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感情不求永远,只要曾经真实,把一切看轻看淡,你就会轻松。不问对与错,只要无愧于心,你就会坦然。
25.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没事的事,放下了,就没事了。有些事,不能算是事;有些事,只能是笑笑;有些事,要用心去做。把握自己,调整心态,做人才能做事,做事方能成人。
26.谁都有脾气但要学会收敛在沉默中观察在冷静中思考别让冲动的魔鬼酿成无可挽回的错;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谁都有底线但要懂得把握大事重原则小事有分寸不讲情面难得别人支持过分虚伪亦让人避而远之。
27.做人做事凭良心说话办事讲证据空口说白话不是我的锅我不背!
28.人生有一件事不可以做,你觉得不对的事不可以做。有一件事必须做,知道错了要积极改正。活就要活的理直气壮心胸坦荡无愧于心。
29.第五条、自己仔细回头想想,这一年真的一事无成,过的还不如以前,少了开心,快乐!变的越来越不像自己,甚至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身边的人和事!都是一塌糊涂!一团糟!跟我预期的效果很不一样,有些事情,做到仁至义尽,无愧于心就好!
30.别人没把你放在眼里,你何必放在心里;别人对你毫不在意,你何苦心塌地。感情或友情,从来不是一个人苦苦的去维系,而是两个人共同的来珍惜。做事,问心无愧就好。做人,无愧于心就行,人活着,就图个随缘自在。
31.人的良心就如同一架天平两边放的是相同关系的人一边是父母另一边是子女却不能保持平衡。其实这是一种良心的自然倾斜。
32.原谅我就是说一不二的人尽管会让人误解我很任性但不管任何事言行一致坦荡做人无愧于心。?
33.爱我你真心了吗,用心了吗,花心了吗,后悔了吗,问心无愧了吗,亲爱的。
34.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能问心无愧的说我尽力了的人!至少他们有勇气去拼搏。
35.无知者因无知而无畏,坦荡者亦因坦荡而无畏。
36.希望自己能会有一丝丝改变。至少能问心无愧。
37.得到就珍惜,失去不后悔,不要为难自己,不要苛求别人,如果尽力而为,那就问心无愧,无怨无悔。
38.第十四条、追梦少年,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一路披荆斩棘,只为在未来回味之时,无愧于心。
39.良心平静,在雷声中也睡得着。
40.只有当尽了自己的努力去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当面对亡的时候才能问心无愧的坦然接受。
做人无愧于心的说说 坦荡做人无愧于心句子1、工作辛苦点没关系,累总比饿好,至少无愧于心
2、万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3、别人没把你放在眼里,你何必放在心里;别人对你毫不在意,你何苦心塌地。感情或友情,从来不是一个人苦苦的去维系,而是两个人共同的来珍惜。做事,问心无愧就好。做人,无愧于心就行,人活着,就图个随缘自在。
4、见识到生命的脆弱,两手撒去,乘鹤远走。不拖泥带水,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人都在研究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去经营,几十年光景,高堂妻子,无愧于心,什么才是人生。也有人对生活用修行这个词眼,路过几处,留步几杯,过的是风景,品的叫滋味,磨的是性,修的是情。二十余年的光景,对于我,生命,太远。
5、做了善事未必有好报,吃亏的往往是老实人。但好处是,无愧于心。
6、当你一个月收入三四千的时候你感觉够了,拿到了过万的时候感觉很开心,后续三四万的时候已经满足不了你现在的生活需求。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加油吧!无愧于心。
7、无论怎样,让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8、我想,人生活着的意义,无愧于心,无惧于困,为了衷爱的事坚持到底,做一个怎样的人,是个人的选择,我想,达成自我心里定位,实现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就是最大的成功不是吗。人生百态千万种,而我,只想做好我内心小小的我就够了。
9、努力做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不为抗衡人世风雨,但求无愧于心。平生修来随缘性,粗茶淡饭也坦然。凡事不必太在意,更不需去强求,就让一切随缘。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过;孤独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拥有。
10、以后的时日里咀嚼回味也是一种幸福。走走熟悉的街道想想当初的场景,人生只剩下短短几十年,也有可能几年,几个月,几天,甚至是几小时几分钟,一切执念是时候该放下了,庆幸对于感情无愧于心,才换来今天的心里踏实,从此相见不如怀念。
11、记住,无论对谁,永远坦荡真诚,但没必要对谁都掏心掏肺,这要看对象。只有坦诚对待别人,才能无愧于心。
12、付出真爱,才能无愧于心:值得你爱,就会无怨无悔。
13、做了善事未必有好报,吃亏的往往是老实人。但好处是无愧于心。
14、岂能尽人如意,但求无愧于心!
15、而到如今,我明白过来,无论怎样肆无忌惮地去过这一场青春,都不可能在白发苍苍时觉得这一切无愧于心。所有故事都会有遗憾,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值得被想起,庆幸曾经历。
16、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以前的教育方式是本本份份做人,老老实实做事,看来在现实社会上是行不通了,总会有人,不知廉耻,对她们客气只会伤害自己,我所经历的痛苦和伤害不管是过去、现在、未来,我都不会忘记,相信好人会有好报坏人总会有恶报,无愧于心,无愧于人,无愧于天,才是基本的做人原则。
17、三个孩子慢慢长成了翩翩少年,追梦的道路都是崎岖不平的,有鲜花掌声也会有诋毁谩骂,不要畏惧困难,更不要理会那些流言蜚语,宠辱不惊、无愧于心,朝着梦想的方向努力勇敢前进吧!
18、简单好,简单的想,简单的活,无愧于心最好。猜来猜去,想来想去,其实又有什么意思?反倒不高兴,也不幸福
19、生日快乐,妈,感谢外婆生了你,感谢你生了我,你们都是最平凡而又善良的女人,谢谢你给了我所有你的优点,即使我不是很聪明,没有那么大的志气,也不知道争取,但是我依然对现在的自己很满足,做好自己的工作,和同学朋友很好地相处,尽力而为,无愧于心,希望你平平安安,一切顺心。
20、请好好珍惜,那些对你好的人,也要理解那些对你冷漠的人,因为没有谁必须有义务对你好,所以,请无论对谁,都要坦荡真诚,但没必要对谁都掏心掏肺,我们要学会看对象。如果能做到坦诚对人,才能无愧于心。
21、天蝎座就是这样会无条件对你好但是害怕欺骗真心付出不想被辜负讨厌算计玩弄心机就算再信任的人一旦察觉便会设防不会再无条件信任现实就是现实总要走出自己的世界去面对无愧于心便安!从幼稚到成熟也许就是那么一瞬间。
22、想起妈咪给我说的一句话:人吧,做事要无愧于心。要做对的起自己良心的事情。所以我做任何事都要先问问自己的良心。以免以后想起不会在忏悔中度过。嗯。所以我一直也坚信着呢!
23、人生是杯无色的酒,是苦是甜都要喝。余下的时间,我们必须要珍惜,无论是对任何人。都要去善待。没人做到完美无缺。无愧于人,无愧于心。便会无怨无悔。
24、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但求无愧于心。此身乃如草芥微尘,世事转头已成空。淡然的面对,坦然的渡过。感恩,快乐,进步,忘却,大气。一切本是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是自己的,不要妄图去占有。也不要去计较什么。不要妄图改造别人,要时常警醒自己。
25、所做的一切 无愧于心!不图有功 但求无过!不贪富贵荣华 只求平淡安逸!
26、做人做事要学会坚强、有诚心、有信心、会自立、会忍让、会包容一切、不求事事如意、但求无愧于心~这句话...
27、无法入睡。无数事物闪过。朋友办理了退学手续即将去墨大开始新的生活。我也是,我也努力的过好每一天。感激每一天,不去想以后,珍惜眼前人。只需无愧于心。拜托。
28、为别人着想而放弃优渥的环境一起去了对我来说是蛮荒之地的地方,别人得到了很好的资源却不会同时看看我到了哪分田地。从来都是与人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不知道入了几次这种坑。我以为我们是有友情的。嗯,不怨天,不由人。不管怎样,是一个人的正途呀。无愧于心。
29、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时间走远。消失在月色的尽头。不因时间而遗憾。不因月圆而伤感。不因花开而孤单。不因花败而悲怨。人生哪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
30、一夜之间我是经历了什么,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对自己好的人就行了。要变天了。
31、这一生要追求的太多,只求无愧于心,无愧于人,平淡,安稳,健康,平安,相持相伴。这样的想法真是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浓烈。感慨!
32、尽己力,听天命。无愧于心,不惑于情。顺势而为,随遇而安。知错就改,迷途知返。在喜欢自己的人身上用心,在不喜欢自己的人身上健忘。如此一生,甚好。
33、人生苦短,万事成蹉跎,活得潇洒,活得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活出真实的自我。不图名,不图利,做事凭兴趣,做人凭良知。不求十全十美,但求无愧于心;不求人人满意,但求有人懂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34、努力做一个不计较得失的人,不为抗衡人世风雨,但求无愧于心。做人做事,心胸不可太狭隘。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赏识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不足,靠的是有爱人之心,有容人之量。
35、天下之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简单的事,想深了,就复杂了;复杂的事,看淡了,就简单了;没事的事,放下了,就没事了。有些事,不能算是事;有些事,只能是笑笑;有些事,要用心去做。把握自己,调整心态,做人才能做事,做事方能成人。
36、觉得绝对不能过去的事都会过去,一次面试、一次约会、一次失误,一次出丑,当时的紧张彷徨纠结患得患失,事后回首一望,也就那么过去了。你说紧张的要,你也最终没。你说简直要吓,你也没吓。时间流逝,不会为你停留一秒,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当下无愧于心,尽力做到最好,至于其他,随便。
37、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38、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这一切,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感情不求永远,只要曾经真实,把一切看轻看淡,你就会轻松。不问对与错,只要无愧于心,你就会坦然。
39、奶奶这一辈子打我记事起就特别能干,为人热情,吃苦受累为了把儿女谋成人又当爹又当妈,尽了当母亲的所有义务,对儿女无愧于心。我妈说我奶奶真不容易她打心底佩服我奶奶。我爸说他吃过那么多好吃的饭还是奶奶做的最香
40、我也是一个有脾气的人,热血遇到最亲的人的冰封也是够了。做人要凭良心,按您的要求做的事儿。而且那么小的事儿,至于么?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当然气头上,我讲道理的语气冲了点,不过您要打我,我从来不会多言。我是天啊,所以在您面前我低头。好吧,去道歉好了。
关于无愧于心的说说 做人无愧于心的说说1、遇见了就是缘分,每个遇到的人,都会教会自己一些东西。不管怎么样,不忘初心,无愧于心。
2、回忆很美,尽管过程艰辛:也许结果总有遗憾,但我们无愧于心。
3、岂能尽人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你改不改变努不努力,影响不了别人,而是你自己。
4、做最坏打算,尽最大努力,但求无愧于心!
5、突然想开了,也不知道这样难受是难为谁,明明就是难为自己。干嘛不想开点?实验什么的自己无愧于心就好,当时选错了。
6、往往事不如人愿,总还要进行下去。努力,坚持,认真,无愧于心就好。
7、你我皆凡人,不必苛求自己,无愧于心即可,人生处处有失意,愿现在的艰难岁月,都会化为此后人生的惊喜,加油,致此刻正在努力的不忘初心的你!
8、话多了伤人,计较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自在悠得。
9、人生有得便有失,我经常这样安慰自己,无愧于心就好,不要让外界影响你的决定。
10、不管你对别人多好,别人都未必领情,但求无愧于心。
11、不管是感情或者友情,自己要做到问心无愧就会无愧于心,别叫情绪控制你的左右,而是你来控制情绪,人生苦短,且行善良。
12、当碰到问题时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找别人的原因,这样反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希望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碰到问题都可以直面问题,寻找解决的思路、方法,让自己可以更好的成长、成熟,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13、前尘随风,往事若烟,若是抓不住,那就放手吧,但求无愧于心。
14、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只不过,人生如现场直播,而戏,则是经过彩排的。拍戏可以重来,人生则无重来的机会。认定自己的方向,勇敢走下去,只要问心无愧,到这出人生戏结束的时候,就不会后悔。回望一生,无愧于心,对得起别人,也对得起自己。
15、做事无愧于心即可,有些人或许一辈子就见一次,无需太在意别人的想法。
16、我相信人都是在历练中慢慢成熟,只要不断努力,不断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取舍,无论处于何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拥有一份从容,坦然面对生活,随遇而安,万事做到无愧于心就好!
17、人生在世啊,总有人说你好,也总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你做人做事无愧于心,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判断,更不必一味的去讨好谁,如果你发现有人在背后诋毁你,请你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烦恼,因为那些语言改变不了事情的真实性,却可以扰乱你的心,心乱了,一切就乱了,所以,做一个微笑的人去面对所有的磨难和痛苦,加油。
18、而到如今,我明白过来,无论怎样肆无忌惮地去过这一场青春,都不可能在白发苍苍时觉得这一切无愧于心。所有故事都会有遗憾,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值得被想起,庆幸曾经历。
19、有些人的成长真的是必须要付出代价才能真正领会到其中意义的,比如我。近期发生的点点滴滴,面对的这些人和事,都将成为我人生经历中的勋章和伤疤,一辈子也不会被磨灭。带着它们,时刻警示自己为人处世要无愧于心,该狠就狠。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20、人的一生总归会有结束的一天,但是要无愧于自己,无愧于父母亲,要无愧于众生。
21、有利时,不要不让人;有理时,不要不饶人;有能时,不要嘲笑人。太精明遭人厌;太挑剔遭人嫌;太骄傲遭人弃。人在世间走,本是一场空,何必处处计较,步步不让。话多了伤人,恨多了伤神,与其伤人又伤神,不如不烦神。一辈子就图个无愧于心,悠然自在。世间的理争不完,争赢了失人心;世上的利赚不尽,差不多就行。财聚人散,财散人聚。
22、追梦少年,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一路披荆斩棘,只为在未来回味之时,无愧于心。
23、只要一晚睡就容易胡思乱想,或许是我心思太重,或许是我天生劳碌命,思虑太多,担心太多,顾虑太多,但每次结果无外乎都是,那三个字。所以我,什么时候才能洒脱一点,什么时候才能看开一点,什么时候才能快活一点,什么时候才能无愧于心。
24、生活总是这样,在一个地方失去的,会在另一个地方找回来,你要做的,是对得起自己,练习对自己说没关系,无愧于心的努力下去。
25、自己仔细回头想想,这一年真的一事无成,过的还不如以前,少了开心,快乐!变的越来越不像自己,甚至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那种人!这一年发生了很多,身边的人和事!都是一塌糊涂!一团糟!跟我预期的效果很不一样,有些事情,做到仁至义尽,无愧于心就好!
做人无愧于心的哲理说说朋友圈做人无愧于心的哲理说说朋友圈(篇一)
1.人生有一件事不可以做,你觉得不对的事不可以做。有一件事必须做,知道错了要积极改正。活就要活的理直气壮心胸坦荡无愧于心。
2.做人难,要做个好人难上更难,不管是亲情或者是友情,在利益方面,难免有得罪过人,做事问心无愧就好,随便他们怎么想,只能按照自己的良心去做,别人的嘴管不了,别人的心更加猜不透。人在做天在看。各修各德,人心向善,问心无愧。
3.尊得让步的人才是赢家,不懂感恩的人比狼还可怕,做人一定要诚实善良问心无愧……晚安好梦
4.不违背自己的良心但绝不忠于世俗。
5.在这个欲望横流,酒红灯绿的社会,还有几个女性穿起那雪白的婚纱时还能问心无愧?
6.我陆云,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为,无愧于心……作者:萧水笙
7.我喜欢的一段话:人傻不是毛病,不虚就行,人精不是问题,不坏就行,善于利用人没问题,别卸磨杀驴就行,人穷人富不是问题,懂得付出就行,别人怎么看我无所谓,自己问心无愧就行,谁人背后不说人,背后谁都被人说,没有不被别人评说的人和事,但是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8.接触健身4个月,不能说很刻苦,但可以说问心无愧每天努力训练,保护想保护的那个她。
9.有时候做人真的要懂得感恩,自己家的人自己心疼,我们对亲朋好友已问心无愧,不求感恩,只求不要在我们付出之后还责怪付出的人。。。?
10.刹那芳华,勿辜负岁月,要对得起自己;凡事不求之最,只求问心无愧
11.简单好,简单的想,简单的活,无愧于心最好。猜来猜去,想来想去,其实又有什么意思?反倒不高兴,也不幸福
12.重要的不是爱有多深、而是能爱到底;重要的不是爱上你、而是只爱你一个人。
13.坦荡做人,无愧于心,不惑于情。做事,顺势而为,随遇而安。心若计较,处处有怨言,心若放开,时时是春天。美好的一天从"不计较"开始。
14.做什么都得先做人在做事!做人要问心无愧才能把事也做到问心无愧
15.不要让%的负能量掩盖了自己00%的努力,问心无愧、坦坦荡荡的做人,即使前面的路再艰难荆棘都要走下去,总会走到心中的星光大道。
做人无愧于心的哲理说说朋友圈(篇二)16.记住,无论对谁,永远坦荡真诚,但没必要对谁都掏心掏肺,这要看对象。只有坦诚对待别人,才能无愧于心。
17.我们无法做到完美,只需做到问心无愧;无法左右世界,但可以选择人生;无力改变一切,却能释放自我。
18.给事留一个机会;给人留一个空间,给己留一份尊严。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别人,就是宽恕自己。永远不要奢求别人与你一样,做人只要内心坦荡、问心无愧。
19.收到了以前同事的祝福心里暖暖的有人记住并且真心为你开心这种感觉真好人心善良是件幸福的事情要好好做人有人品有师德小心翼翼地我踏踏实实的工作问心无愧就好?。
20.热爱生命的春天,珍惜时间的清晨。坦荡做人,孜孜为善。蚂蚁一样工作,蝴蝶一样生活。
21.觉得绝对不能过去的事都会过去,一次面试、一次约会、一次失误,一次出丑,当时的紧张彷徨纠结患得患失,事后回首一望,也就那么过去了。你说紧张的要,你也最终没。你说简直要吓,你也没吓。时间流逝,不会为你停留一秒,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当下无愧于心,尽力做到最好,至于其他,随便。
22.做人做事一定要做到问心无愧,张咪的虚假明星地位,不知道还了多少无辜的人,小美国际的虚假广告,你们必须要接受法律的审判
23.做人?不但要…对得起自己,也要对得起他人!更重要的是,要问心无愧?!
24.做事没必要奢求人人都理解,做人没必要指望人人都喜欢。做什么都想要所有人鼓掌赞成,那就必然束手束脚,胆战心惊,永远满足不了旁观者五花八门的要求和愿望。其实,只要你做事严谨,做人坦荡。结果能让你觉得重要的人满意,这事就值回票钱了。
25.工作辛苦点没关系,累总比饿好,至少无愧于心
26.我们控制不好情绪一是我们修行不够二是我们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我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时适当的远离那些无事生非的小人让自己平息下来。冥想一些快乐的人与事或者一次远行心胸开阔起来再回头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释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太在意则寸步难行!
27.而到现在,我明了过来,无论怎样肆无忌惮地去过这一场青春,都不行能在白发苍苍时以为这一切无愧于心。所有故事都市有遗憾,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值得被想起,庆幸曾履历。
28.其实我很羡慕那些能问心无愧的说我尽力了的人!至少他们有勇气去拼搏。
29.人的良心就如同一架天平两边放的是相同关系的人一边是父母另一边是子女却不能保持平衡。其实这是一种良心的自然倾斜。
30.阿明哥说80后无情的人很多,80后很多的人道德太缺失,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的道德底线太低。主要是管好自己,做人要问心无愧。?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穷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格物致知"一词出自《大学》。格,至也。物,犹事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物致知是儒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概念。北宋朱熹认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尽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朱子对"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确的表述。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对于朱熹的的解释,我们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穷理,凡事都要弄个明白,探个究竟;致知,即做个真正的明白人,为人行事决不湖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出自于儒家的经典《大学》。大学被后世儒者认为是儒家的入门篇。但这个“入门”不是从初级到高级的过程,而是说《大学》是儒家学问的概括。而“格物致知”,就是儒家全部学问的基点。因为“格物致知”有如此的地位,所以由古至今,对这个问题讨论不己。因此,也就产生了多种解释,有说“格物致知”就是“格心”,近代佛教有些大德也持此说;有说“格物致知”是客观唯心主义,方法上是唯物,本体上是唯心;当然也有说,格物致知是唯物主义观点。其实这些论辩,都涉及到一个根本的问题,“格物致知”的出发点是什么?要想知道“格物致知”的出发点,就得先了解《大学》的宗旨是什么。纵观《大学》,它是对儒家的概括,但是,这个概括也是某种角度的概括,《大学》强调的重点,是“仁”的推广,“大学”就是太学,太学就是“极致”之学的意思,极致什么呢,是“天道化度于天下”,这就是大学的极致。而推行天道(明明德于天下),关健要了解天道的体是明德,所以,讲格物致知,它的体是明德,这是《大学》一篇重点。也就是说,通过格物而致明德。格物致知是一个方法。到了明儒王明阳那里,格物致知就不是一个方法了,他经过“格竹子”,认为格外物根本不对,所以直究心源,提出“知行合一”的著名论断。说,格物就是了达自心,性德本具。这是他的证悟。此说一出,立刻被主流儒士目为异端。事实上,二者辩诤是没有什么必要的。就本体论而言,二者所说是一事。不过在逻辑上,二者是迥然的不同。首先王阳明对于“格物”的理解与前人不同。他认为格物是追究具体事物自身的道理,这个观点就是一切物有自性,这是他思维的起点。按照这样的理解,当然“格物”是不能格出心体来的。所以他最终得出的结论,虽然是以批评朱熹的观点为依止,而事实上与程朱理学并没有本质的不同。程朱理学的观点是通过格物而显映心体。因此,王阳明讲出的“知行合一”,由于不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而作为事实上的本体了,那么,目之为异端也不为过。因为按照王阳明的逻辑,要明明德于天下,则先要悟道,然后推仁于世。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还格什么物啊,这岂不是一悟即了吗?根本不必有“格物致知”这种先后顺序了。所以王阳明实际是推翻了《大学》的逻辑,也就是说,他的意思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他释解经文是错误的。这实际也是他自相矛盾之处。后来讲学,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比如说讲孝道,过去的儒士认为,要格孝道这法,然后明心,《论语》也说这是君子之本,就是说这里面有因有果,孝是因,明德是果。可是按王阳明的说法,只要“明心见性”,自然懂得孝道之法,为解释道理,他就说人性本善。这里面的逻辑就不清楚了,有一点硬撑的感觉。同时,也有人问他,如果是这样,那初学人怎么办呢?这时他又回到日常的具体修行上来了——所以最终他也不能离开日常的渐修,而这正是程朱释“格物致知”的要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还是以程朱为准比较妥当。当然朱熹有些解释,也确实有一种心外求法的感觉,但问题还不是太大,因为他提倡理,这个“理”虽然本质上是神道理智化,但大体上仍属心法的范畴。“格”字的意思在上古时候很多,一说是“来、至”的意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这个意思是由“木长”这个本义衍生的。“木长”与“长木”的意思有一点区别,段玉裁说,木长是说木的丰美。这里面有赞的意思。所以这里引申出来的“来、至”,有一种积极的意思在里面。《书·舜典》说“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取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格也有“纠正”的意思,《论语·为政》说“有耻且格”。这里侧重心性上的修养,王阳明实际取的就是这个意思,他说“格”就是“格除”,“格物”就是“格除”心中之物。根据儒家的思想,“格物致知”的格,实际是“明通”的意思。参究外事,明通心体。这是修心的根本方法,无论是儒家,还是佛教,都用这个方法修心。这里的物,含“物”意,也含“事”意。王阳明因为当时对“物”理解太狭隘,所以走上岐路。《孟子正义·尽心上》注云:“事也”,《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礼记·月令》“兼用六物”,皆注为“物,犹事也。”而且,这个物,还包含事物的本质内容。《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就是取的这个意思。物,就是与“我”相对的存在。《易·系辞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那么修心养性,本来是自心的事,为什么要谈到他物呢?这是因为早期儒家就认为,天道“广大悉备”,及于人,就于人心有关了。也就是说,事物外相虽然不是心本身,但事物的“理”(本体)却是心。这个心到宋儒说为“理”,到王阳明说为“良知”。人的心与外物息息相关。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就是“格物致知”。佛教讲不净观,也是先修外在的不净观想,以去除内心的贪执。如果修不净想只是在表相上,意识分别上产生一个不净的观念,而对于自己的贪性本身认识不足,事实上也就无法住于禅定,那么这个不净观就不成功。“格物致知”的道理是一样的。象王阳明那样,辛苦地去格竹子,累得病了,最后仍然一无所获。对于“格特致知”分歧的产生,我认为是对于人性的认识(或者说是立论)的不同造成的。后世许多儒士,尤其是王阳明,与早期儒家有一些不同。最早的儒家认为“明明德”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孟子以降,明明德则是一个“发现本来善性”的过程,也就是说,前者认为“明德”是学习的果,后果认为“明德”是性之本善。这个观点的不同,最终导致了对“格物致知”解释的不同。我倾向于前者,认为,“明明德”是指的学习与学习的结果,觉得这样更符合孔学的原意。性之本善固然也有道理,但性之本善是不能孤立讲的,讲性之本善,一定与学习有关,否则讲一个性之本善,等于没讲。所以,格物致知,是讲学习,诚心正意(中庸正道),是学习用于心,修身齐家,是学习用于行,治国平天下,是学习用于大道——新民、至善、明明德于天下。这是儒家仁义的全体思想。若此,天下何思何虑!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