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大度的故事-豁达大度的主人公是谁
1.红楼梦三个主要角色
2.《红楼梦》各个人物的点评是什么?
3.男生贾里读后感
4.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简介
5.《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相关情节
红楼梦三个主要角色
一、贾宝玉
主人公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构成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他痛恨“八股”,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懒于与他们接触拜会。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却偏爱于“杂书”,钟情于《牡丹亭》、《西厢记》。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宝玉终日“在内帏厮混”,并钟爱和怜悯女孩子,钟爱她们的美丽、纯洁、洋溢的生气、过人的才智,怜悯她们的不幸遭遇,怜悯其将嫁与浊臭的男子,失去了她们的圣洁之美。贾宝玉道: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成了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鱼眼了。他甚至为自己生有一个男子之身而感到无可挽救的遗憾。
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的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社会的人生之道。他们在反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导致了两人的悲剧结局。
二、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个才华横溢而性格孤傲的女子,“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则是她的写照。她从小失去双亲,寄居在荣国府,虽然贾母对她疼爱有加,但由于清高自尊的个性,她常生“寄人篱下”的伤感。
她多愁善感,常常为别人不注意的小事而悲伤流泪。正如小说中所描写的“黛玉葬花”一幕,就突出了这一点。花开花谢本来就是自然景象,但她却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悲欢离合、聚散无常。她为落花叹息,她把宝玉引为知己,同看《西厢记》,把人生的希望都寄托在宝玉身上。她深爱着宝玉,但又感到很难如愿。于是,她因想争取自己的位置但又多次失败而顾影自怜,暗泣于无人之处。
她的内心世界似难捉摸,但也常常将其显露于外。若宝玉“得罪”了她,她便生气,泪水涟涟,甚至为他而生病。表面上这样,其实内心仍是挂念着他,借口去看他。宝玉一病,她为之而伤心,为之而哭泣。但由于封建礼教道德的约束,她不得表白,不得自已,最终在宝钗出阁之日郁郁而,没能了却自己的心愿。
曹雪芹深爱他笔下的林黛玉,爱她的一切,爱她的笑和泪,爱她的喜与悲。正是由于这种刻骨的爱,才使他将黛玉对宝玉的一段痴情演绎得美丽异常,刻画得入木三分,为世人塑造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反封建礼教的光彩照人的形象。
三、薛宝钗
纷飞蝴蝶绕楼院,暖逐东风扑几回。扇影乱摇忙玉腕,粉痕斜溜湿香腮。偶因游戏间消遣,岂为迷藏暗捉来。恰怪亭中私语久,防人忽把绮窗开。薛宝钗在《红楼梦》中份演着重要的角色。她是封建各种礼束的守卫者,并且自身深受其害。她在家中与人关系甚好,受众的喜爱。她的性格中有王熙凤为人的圆滑,林黛玉小心和与贾宝玉完全对立的封建束缚的思想。如在每四十八回中,薛姨妈道:“……莺儿一个人,不够伏侍的,不要买一个丫头来你使。〃宝钗道:“买的不知底细,倘或走了眼,花了钱事小,没的淘气。倒是慢慢打听着,有知道来历的人买个还罢了。〃这里表现出她的处事小心。又如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在爷去了,我和姑娘做伴去。我又想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的了,只是没有空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往上一年,我也多个做伴的,也遂了你的心。〃这里表现出宝钗了解家人心里,为人圆滑。总之,薛宝钗是个深受封建束缚的人。
推荐于 2017-11-25
查看全部2个回答
精选商品
旧书八成新/红楼梦 人生必读书 名师点评 美绘插图版 清曹雪芹邓敏华著 山东美术出版社
¥8.64 ¥28
旧书八成新/红楼梦 清 曹雪芹 等著 龚勋 改编 华夏出版社
¥9.9 ¥19
旧书八成新/红楼梦 曹雪芹 郑晓栓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1 ¥22
旧书九成新/红楼梦 新课标经典文库 清曹雪芹
¥21 ¥23
更多商品
相关问题全部
红楼梦的三个主要人物
贾宝玉,薛宝钗,林黛玉 1.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单纯,没有功利心。 2.林黛玉:敏感、细心、淡泊、真实、易伤感,绝顶聪明,悟性极强。 3.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炽热。雄心勃勃 4.王熙凤:尖酸刻薄、两面三刀、心狠手辣
62 浏览19932016-08-30
红楼梦十个主要人物及对应事件,一个人物三个事件。
一、贾宝玉 1. 贾宝玉挨打:大观园工程既竣,贾宝玉奉父亲贾政之命题对额,初露才华。元春省亲后,贾宝玉同姐妹们入住大观园。春日,宝黛共读《西厢记》,相约葬花。贾宝玉与凤姐中了马道婆魇术,一僧一道为通灵宝玉除邪,养了三十三天方愈。四月二十六日,贾宝玉在冯紫英家初识蒋玉函,获赠茜香罗。贾元春赏赐端午节礼,贾宝玉同薛宝钗的一样,宝黛生疑。 五月初,清虚观打醮,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宝黛因此大吵一场,贾宝玉砸玉,林黛玉剪坏了往日亲手做的穿玉的穗子。事后贾宝玉赔礼道歉,被薛宝钗讽为"负荆请罪"。在听唱《葬花吟》和史湘云劝学风波中,贾宝玉与林黛玉两番诉肺腑,二玉爱情开始觉醒。 2. 幼年情事:贾宝玉自幼因贾母疼爱,原是同姊妹们一处娇养惯了的,他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与林黛玉同处贾母房中坐卧,故略比别个姊妹亲密熟惯些。 他待丫鬟们如养花般细心体贴,将自己的居室命名为绛芸轩,自号绛洞花主(一作绛洞花王)。一次在秦可卿卧房午睡,梦入太虚幻境,阅金陵十二钗判册,赏《红楼梦仙曲》,聆"意*"之训,与秦可卿梦魂温存。幼年贾宝玉与秦可卿弟弟秦钟同入贾府义学。 秦可卿去世,贾宝玉急火攻心,直喷出一口血来。秦可卿出殡,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获赠蕶苓香念珠一串。秦钟夭逝,贾宝玉忧戚不尽。 3. 悬崖撒手:甄宝玉见面谈仕途经济,令贾宝玉失望。和尚送来通灵宝玉,引贾宝玉梦入真如福地(系太虚幻境变形),重阅金陵十二钗判册,领悟三世情缘。 宝钗借"赤子之心"之词含功名讽谏之义,贾宝玉醒悟"从此而止,不枉天恩祖德",于是用心攻书,如期赶考。进场前跪别王夫人,揖别李纨,话别宝钗。出场后失踪,外头喜报中第七名举人。常州毗陵驿,贾宝玉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拜别贾政,临去作歌云"我所居兮,青埂之峰"。 贾政回京启奏,圣上给贾宝玉赏了个文妙真人的道号。甄士隐说"宝玉,即'宝玉'也",尘缘已满,仍是一僧一道携归青埂峰,形质归一。遗腹子贾桂,与李纨之子贾兰合为兰桂齐芳。 二、林黛玉 1. 13岁诗社夺魁: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2. 14岁讽刘姥姥: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 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道“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 ;讽刺刘姥姥的舞姿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她这些雅谑之语在回目上被誉为补刘姥姥之余音 ,刘姥姥给她带来了非常珍贵的快乐心情和艺术灵感。 3. 12岁林黛玉葬花: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 。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 。恰好贾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林黛玉要躲,贾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 三、薛宝钗 1. 宝钗入都:薛宝钗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二是探访亲友;三是自薛父去世后,各省中所有的买卖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薛蟠需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 薛宝钗和母亲、兄长一起进京备选才人、赞善之职。薛家在京中原本是有房宅的,怎奈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和母兄便以姨娘亲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的梨香院,与金陵十二钗其他女孩们生活在一起,后元妃省亲,遵照旨意,入住大观园中一处叫蘅芜苑的住所。 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夫人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日与迎春、探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相安。 2. 热毒冷香:宝钗生的病是“胎里带来的一股热毒”,即作为仙人的思凡之心——脂批说“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以及对人间苦难的同情和关注。冷香丸的配方中,春、夏、秋、冬四季合起来就是“炎凉”二字。蜂蜜、白糖味甘,黄柏性苦,合起来就是“甘苦”二字。 “白”者,纯色也。“蕊”者,花之精髓也。牡丹、荷花、芙蓉、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又分别象征了高贵、淡雅、娇艳、坚贞四种品性。所以整个一副“冷香丸”就是象征宝钗“知著甘苦,历尽炎凉,虽别离亦能自安”的坚贞不屈的精神。脂批说冷香丸的药引是仙界诸仙人合力制作,不是吃人间烟火之人能享用的。 3. 宝黛钗初会: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薛宝钗在家养病,贾宝玉送贾母回家后转去薛宝钗闺房探望。两人探讨了彼此身上所佩戴的物件。薛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笑道宝二爷宝玉上的字和姑娘的正好是一对:宝钗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姻缘。 四、王熙凤 1. 王熙凤精彩出场:黛玉进贾府,正和贾母等谈论着自己的体弱多病和吃药等事,“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一声正好像戏曲舞台上角色还未出场,先从后台送出一声响亮的“马门腔”,她先声夺人,一下子就把来者的三魂六魄给拘定了。 真所谓“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作者在没有正面描写人物之前,就先已通过人物的笑语声,传出了人物内在之神。在贾府这样严肃的氛围里,王熙凤可以这样说话,也能够体现出王熙凤的位高权重,深得贾母的喜爱,也能够体现出一种炫耀的成分在里面。 2. 协理宁府:秦氏丧礼,尤氏犯了胃疼旧症,凤姐走马上任,总结宁府五大风俗,理出头绪,有条不紊;分派众人岗位,量才而用,苦乐均分,各司其职,责任到人;依法治理,赏罚严明;一视同仁,不徇私情;号令通畅,树立威信。凤姐诚为不辱使命者,不仅显露了非凡的政治管理才干,还表现出勤慎恭肃的为政精神。 不辞辛劳,日夜不暇,并不偷安推托。故能“筹划得十分的整齐,于是合族中上下无不称叹”。协理宁府大展凤姐威风与才干,“凤姐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14回)。贾琏回来后,凤姐大肆夸耀:“依旧被我闹了个马仰人翻,更不成个体统。” 3. 赚取尤二姐王熙凤亲自出马到了小花枝巷,一席话不要说尤二姐把她认作好人,连大观园那里的姐妹,除了少数比较有头脑的人,都觉得凤姐改弦更张了,都觉得她很贤良。 凤姐紧紧抓住了尤二姐的弱点,所谓“*奔无行”,一女侍二夫,牢牢地抓住张华这张王牌,收放自如,行云布雨,凭借衙门的法、家族的礼,造足了舆论,布满了流言,使尤二姐坠入软绵绵、黑沉沉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最终走向绝路,吞金自杀。 五、史湘云 1.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薛宝钗先是教了史湘云一番做人的道理:“‘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才大家有趣。’”拟诗题时又不失时机地说:“‘究竟这也算不得什么,还是纺绩是你我的本等。 一时闲了,倒是于你我深有益的书看几章是正经。’”面对这样的谆谆教导,年少不更事的湘云“心中自是感服”。于是在第二天,她一反活泼本性,以主人身份出现在宴席上,并且很稳重周到地将各色人等照顾周全。 2. 赠戒指:得知袭人已从薛宝钗那里得了戒指时,“湘云笑道:‘我只当是林姐姐给你的,原来是宝钗姐姐给了你。我天天在家里想着,这些姐妹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么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说着,眼睛圈儿就红了。” 毫无心机的史湘云真是只知动感情,不知动脑筋。“戒指儿能值多少?” 3. 湘黛相逢:凤姐指着一个唱戏的孩子问象谁,虽然在场的人都猜着了,但各人的表现各不相同。善为人处世的薛宝钗“只一笑不肯说”,了解林黛玉的宝玉“亦不敢说”,独独孩子气的史湘云高兴地表示自己猜着了。她“笑道:‘倒象林姐姐的模样儿。’”这一来,不要说黛玉是个多心的人,就是向来大方的宝姐姐,我想也会生气。因为戏子在当时社会中地位比较低下,拿人比戏子如同现在拿人比一样,简直是一种侮辱。不过爱使小性儿的林黛玉最终并没有和史湘云闹翻脸,皆因她也明白史丫头是“不防头”(没注意)说出来的。 六、贾探春 1. 愤而出手:二姐姐迎春房里几个刁奴目无法纪,贾探春严行申饬。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命众丫鬟秉烛开门,严阵以待,掌握主控权。她对家里这件自杀自灭的丑态感到万分悲愤,控诉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 凤姐和周瑞家的都让她几分。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却不知趣,作势招惹,贾探春怒,“啪”一巴掌扇过去,一声令下,丫头侍书也上前护主。凤姐骂了王善保家的几句,直待服侍贾探春睡下,方带着人去了下一处。次日,宝钗搬出大观园,贾探春表示理解,并揭露家丑道“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2. 裙钗理家:因凤姐卧病,王夫人便命贾探春理家。上任才三四天,吴新登家的就拿赵国基丧礼赏银之事来刁难。贾探春秉公办理,不徇私情,又专从凤姐、宝玉、贾兰等有体面的人身上找几件利害事开例作法子,与众人作榜样。而母亲赵姨娘受人挑唆,赶来闹场,令贾探春十分难过。 贾探春树立威信,镇压住众婆子奴仆后,便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在大观园兴利除弊,得到了李纨、宝钗、凤姐、平儿的大力支持以及下人的坚定拥护,宝玉也对她赞不绝口。 3. 庶出身世:贾府三**贾探春乃贾政之庶出,因贾母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林黛玉进贾府,也是贾探春首次登场。贾宝玉为林黛玉取字,贾探春当场道破是他的杜撰。元妃省亲,贾探春题咏之作出于姊妹之上。春节期间制灯谜,贾政以为贾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 群芳搬进大观园,贾探春住了秋爽斋。芒种节饯花会那天,贾探春托贾宝玉出门逛庙会时帮她买些小工艺品,答应做一双鞋酬谢。这类小事常被母亲赵姨娘误会,埋怨她攒钱给贾宝玉使,却不给贾环使,又不肯给贾环做鞋。贾探春为此深感苦恼。 七、薛宝琴 薛宝琴踏雪寻梅:薛宝琴自父亲后,随处漂泊投靠,因为她的堂姐薛宝钗一行近亲在贾府暂住,薛宝琴也就去了贾府了。贾府中与林黛玉等几位姑娘都相处得非常好,冬天里的一日,薛宝琴和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邢岫烟、和贾宝玉等几个人一起喝酒作诗句,作着作着众人就要寻景。 正好妙玉在贾府的尼姑庵住着,那尼姑庵的附近有大片大片的红梅,众人很是想看红梅。因为妙玉为人清高,众人与她的关系不太好。于是贾宝玉就去了尼姑庵折了一只红梅,没想到薛宝琴也去寻找红梅了,薛宝琴踏雪寻梅,手拿着红梅花站在桥上,身上有披穿着贾母送给她的凫靥裘。 再者她长得十分的好看,因此那红艳艳的凫靥裘和娇艳的梅花衬托得她更加好看了。贾母一时也看得呆住了,还让惜春画薛宝琴的美貌。 八、贾探春 1. 贾探春凤姐生病:探春协助理家。亲娘舅了,探春按制度行事,依例“赏银”二十两,结果母女大闹一场。探春着手改革的第二步,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开源节流:取消宝玉等人上学的点心、纸、笔的费用;取消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并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起各项事物。探春理家得到许多人的肯定与支持。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王熙凤身体不适,府上的事由李纨和探春代管,宝钗帮忙。赵姨娘的哥哥了,李纨要送四十两银子送人情,而探春按照规矩只送20两银子。赵姨娘嫌少,怪自己的亲女儿只挑高枝忘了根本。探春气得哭了,说她只认王夫人,不认赵姨娘。 2. 探春创建“海棠诗社”:初秋季节,贾探春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珍贵的白海棠,于是众姐妹、宝玉以此成立了海棠诗社。 李纨李纨自荐任社长,别号稻香老农,探春号秋爽居士,黛玉号潇湘妃子,宝玉号富贵闲人,其余人等一一自号。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九、妙玉 1. 妙玉献茶: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1] 2. 妙玉斟茶: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妙玉斟了一[乔皿]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台皿]出……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1] 3. 探望贾母:只见妙玉头带妙常髻[jì],身上穿一件月白素袖袄儿,外罩一件水田青缎镶边长背心,拴着秋香色的丝绦,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zhǔ]尾念珠。跟着一个侍儿,飘飘拽拽的走来。 十、李纨 李纨办诗社: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她就想到要办诗社。 李纨办诗社,决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要知道,任何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是从文化开始的。西方的文艺复兴、中国的五,均是证明。这充分说明她的内心并非“心如古井”,而是涌动着波涛,期望着变革,充满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
参考资料:
83 浏览60552019-06-10
红楼梦,名著中的人物名字三个.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一、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神瑛侍者转世真身,出生时衔玉而诞,这块玉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一块顽石。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从亲情慢慢发展成爱情,然而黛玉泪尽而亡,之后与表姐薛宝钗成婚。婚后,始终忘不了黛玉,最后选择出家,回到青埂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二、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因母亲早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宝玉同住。后来又了父亲,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林黛玉、贾宝玉因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爱。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争。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历尽风刀霜剑,最后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三、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34 浏览9352017-10-09
红楼梦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1、贾宝玉 - 第一主角,书中的情节主要是以他为中心,故事从他的前世写起,几乎就是在写他一生。厌恶世俗名利,追求浪漫美学情怀的满足。 住在怡红院,在诗社中号为“怡红公子”更是母亲眼中的“混世魔王”。脂砚斋透露雪芹评贾宝玉用“情不情”三字,某些人认为指贾宝玉具有深广的人文主义思想,能够对将自己的感情赋予没有感情的人、事、物。 2、林黛玉 - 女主角之一,与贾宝玉相映衬,为“木石前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性灵形象的典型。林黛玉为贾母外孙女,即宝玉的姑表妹,寄居贾府,父母双亡,聪明绝顶,品貌风流,体弱多病,多愁善感,才情高捷,同时伶牙俐齿且自尊心强。 书中宝玉曾以“神仙似的”形容黛玉的气质外貌,宝钗则戏称她“颦儿的一张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字颦颦(本无字,贾宝玉以其“眉尖若蹙”为灵感所赠),住在潇湘馆,在诗社中号为“潇湘妃子”。占花名签得芙蓉。 脂砚斋透露雪芹评林黛玉用“情情”二字,指林黛玉能够将自己的感情赋予自己所爱的人。高鹗版为病逝。周汝昌等红学家认为最后投水自杀。 3、薛宝钗 - 女主角之一,与林黛玉相对,红楼梦曲中称红楼梦的主旨是“怀金悼玉”。薛宝钗为王夫人的外甥女,即宝玉的姨表姐,随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居住贾府。 她体态丰艳,才情亦高,为人亲和圆融,心思细腻,在贾府众多下人中,比多情敏感的林黛玉受欢迎得多,也深得贾母喜爱;住在蘅芜苑,在诗社中号为“蘅芜君”。 占花名签得牡丹。薛宝钗服膺世俗价值,虽然她身上所佩戴的金锁,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是为“金玉良缘”,但在宝玉心中仍不及超凡脱俗的林黛玉。 书中反复隐喻,如:冷香丸、所居院落蘅芜苑前大石封闭及无花冰冷的环境来看,有人认为评语似乎应为“冷情”。 警幻曲中称“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暗示宝玉与宝钗成亲,但宝玉怀念黛玉,虽然宝钗有如山中高士,也有举案齐眉的美德,但宝玉心中依然难忘黛玉。 4、史湘云 - 重要配角,贾母娘家史家的侄孙女儿,和宝玉、黛玉同辈,父母双亡,由叔父母抚养长大,家世中落,经济拮据。幼年时因贾母疼爱,也曾在荣府居住一段时日,是宝玉的第一个青梅竹马,与宝钗交好。 性格爽朗明快,为人豁达大度,厌恶忸怩作态,言谈举止自然随性,有一次因此得罪了林黛玉。并不住在大观园,在诗社中号为“枕霞旧友”。 占花名签得海棠。作者形容史湘云的外表是“蜂腰猿臂,鹤势螂形”,喜诗,有“诗疯子”之称,才思不输薛林二人。高鹗本中,湘云的丈夫婚后不久即得痨病,令她终身守寡。不过有人认为原著安排的情节并非如高鹗本所说的,红学家之间有湘云嫁卫若兰与嫁宝玉两种见解。 5、贾元春 - 宝玉长姐,同为王夫人所出,元月一日出生,故名元春,被选入宫中,后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无有子嗣。贾府盖大观园就是为了元春回家省亲,高鹗续写她后因痰疾过世,终年虚岁43岁。 元春和迎、探、惜春四姊妹名字谐音为“原应叹息”;姓名谐音是作者惯于暗示意涵的手法之一。判词称她“虎兔相逢大梦归”。暗示于虎年与兔年相逢的兔年正月(卯年寅月)过世。典故应为引用《后汉书·郑玄传》与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中“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一语加以变化。 6、贾迎春 - 贾宝玉的堂姐,贾赦的女儿,
《红楼梦》各个人物的点评是什么?
1、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虽出身于声势显赫的封建大家族,却是个封建和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鄙弃功名利禄,能够平等待人。在他的心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而没有高低贵贱之别。他同情女性,尊重女性,敢于向当时儒家的道德标准挑战。
2、林黛玉:林黛玉生性孤傲、天真率直,和贾宝玉一样也是封建道德的叛逆者。他率直却不鲁莽,做事谨慎。她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她的多愁善感及年少才高。
她内心敏感,情感脆弱。所以,黛玉的泪是因为感动而落的泪,她表达着世间最贞洁的情感,是对异端的崇敬,也是对自身的怜悯。
3、薛宝钗:薛宝钗出身于封建皇商家庭。是大家闺秀的典型代表。薛宝钗宽厚随和、豁达大度。宝钗人缘好,才智高,才思敏捷,但却是典型的“女夫子“。他不仅是一个封建道德礼法的自觉恪守者,还是一个不惜殉之以身的卫道士。
4、王熙凤:王熙凤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个能说会道,又会见风使舵的人。她敢想敢干,有谋略,有胆识,有魅力。王熙凤自幼性格果断、泼辣,成年后自然就“越发历练老成”。且“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察颜观色、阿谀奉承,深得长辈的欢心。
5、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贾母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她凭着自己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
扩展资料
《红楼梦》写出了人物形象的独特性格,人各一面,毫不雷同。书中所写多为年轻女性,年龄、身份、教养、生活环境相近,作者以其精湛的技巧塑造了一批同中有异的艺术典型。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与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有关。
第一,打破以往小说的传奇性特征,通过日常琐屑的生活细节,对主要人物的独特性格反复皴染。
第二,借助于对比与映衬手法,使人物既立体、丰富,又鲜明、独特。作者不仅使那些性格不同的人物在对比中显得异常分明,而且能使那些性格相似的人物显出各自的独特性。
第三,通过环境描写和气氛渲染衬托人物个性。
男生贾里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男生贾里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男生贾里读后感1我在今天下午,我在家里开始看起了《男生贾里全传》,才看了一点,就觉得很好看,就继续往下看,越看我就越加入迷了。
我花了两个小时二十几分钟的样子,才将这本《男生贾里全传》给全部看完。这本书的主人翁顾名思义,他就是——贾里。大概意思就是:一:贾里要帮助妹妹演出,但被鲁智胜给搞砸了。二:贾里、鲁智胜and陈应达三剑客里的陈应达和另外两人(贾里和鲁智胜)分解了,贾里和鲁智胜也差一点分解了。三:贾里只不过给洪裳起个外号,却被查老师说了一顿,最后,洪裳转校走了,而贾里是第一个收到了洪裳的信。四:贾里在家里做打扫卫生的总指挥,因嫌麻烦,写了一封抗议信,最后辞职了。五:贾里的爸爸是个作家,就写了一本书让贾里和贾梅来评价一下,贾里瞎说了一个名字,最终,还是和他爸爸和解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贾里的生活真精彩。
男生贾里读后感2在学校的推荐下,我阅读了《男生贾里全传》——一本优秀的书籍。第一遍看完后,我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每次看完后,里面的故事仍然让我回味无穷,每次读完后,都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收获……我真想再看一遍,再看一遍……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最终一个小故事《神圣的情感》。故事是这样的:贾里德邻居李时光叔叔在工作时,遭遇事故不幸身亡,她的女儿圆圆也顿时成了孤女,况且,她才仅仅年满8岁。贾里他们听说后,便把圆圆带到了学校,给予了她无穷的欢乐。贾里的爱心,也不禁让我们拍手叫好。
《男生贾里全传》中的每一个小故事都寓意深刻。《舞台明星》告诉了我们只要努力,一切困难都会被克服;《三剑客》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友谊的重要;《口吃患者》交会了我们要乐于助人;《胜败体育节》让我们懂得了不能作弊,而是要靠自我的努力取得成功。
本书以生动趣味的故事勾勒出一幅幅当代中学生的生活画面,情节引人,语言幽默,富有时代气息和艺术魅力,有血有肉的场景也让我们坚信,作者在创作时是投入了她的真生命的。
看似平凡的故事,背后却有着不平凡的寓意,《男生贾里全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男生贾里读后感3我很喜欢《男生贾里全传》这本书。
贾里特别聪明,可妹妹却和他相反,总是马马虎虎的。贾里是个好强的人,而妹妹贾梅一点也不好强。
贾里班上的陈应达,鲁智胜和贾里是班上的三剑客。
其中,我最喜欢“吃患者”,“书友庄静”,这两个片段。
《吃患者》讲了一个叫阿伦的男孩,他的真名叫刘格诗。他有个令人羡慕的食量,有人计算过他一口气吃了八块大排,外加四杯仙橘水和若干只面包。不过他有一个毛病,就是说话时容易口吃。阿伦平时像兔子一样温和的人,发起怒来会变成一头猛兽。
《书友庄静》讲了一个叫庄静的网女孩子,一听名字就知道她很文静,美丽,怕羞的女孩。有人说她是居里夫人式女生,数学拔尖,深得数学老师的青睐。严老师称道的女弟子“庄静”属于第一人,严门女将!上体育课,到女生上场体锻了,女生们认为紫外线会导致皮肤癌!大家都不愿意体锻,唯有庄静一个人在烈日下默默的进行体锻。庄静看过许多书,有的书里有错误,只要她发现了,她都会把它改正过来!
这个那还,聪明、机智、热情侠义,经常会做出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他就是贾里。这个故事以幽默的语言感染着我!
男生贾里读后感4男生贾里的主人公名叫贾里,贾里是一个一身正气的男孩,也是三个男班委之一。
一捧起这本书,我就爱不释手,每次读这本书,我至少要读上好几张,才放下这本书。这本书向我们介绍了贾里生活中的许多趣事,同时,也向我们刻画了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如贾里最好的朋友——脑袋机灵,身体健壮的鲁智胜。身体瘦弱,英语流利的陈应达。贾里的妹妹——活泼机灵的贾梅。
别看贾里只是一个初一的男生,可他不是个平平常常的人物,这个胆大的贾里和他身边那些不同凡响的朋友经常做出冒险的事情,在这么多故事中,我喜欢的故事有:《三剑客》《冒险的代价》《戏院风云》《计策》《胜败体育节》,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冒险的代价》。《冒险的代价》讲的是贾里与鲁智胜相当英雄,但是帮的都是倒忙,谁知,他俩上厕所时,遇到一名抢匪打劫,于是,贾里和鲁智胜拼了命的与抢匪打了起来,虽然贾里屁股被捅了一刀,但他们的这件事在校内传了3个月!
总之,贾里的生活丰富多彩,建议大家也去看看!
男生贾里读后感5寒假里,我读了《男生贾里全传》,感受颇多。
贾里是个不起眼的初一学生,又瘦又小,还戴着一副眼镜。可他却有志想争当初中的最佳男生。妹妹参加了校艺术团,她练功不刻苦,贾里答应老师帮助妹妹,结果却出了个馊主意,使妹妹在校庆演出时大出洋相,他挨了爸爸一顿骂,妈妈和老师帮助他承认了错误。他帮助好朋友鲁智胜戒烟,用的方法却差点儿吓掉朋友的魂。他做了好事。却又给女生洪裳起外号。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我看了爱不释手。
读了这本书,我喜欢贾里说的一句话:我想证明,凡是想成为最佳的人,都有可能争当最佳!贾里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他的生活一样多姿多彩。这其中,我最喜欢贾里敢做敢当的性格。贾里他做错了什么事,从不缩头缩脑。
“秦文君的《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无愧为我们时代儿童文学的优秀之作。”这是一本非常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我推荐大家去看看。
男生贾里读后感6这几天,我读了一本书叫《男生贾里》,是作家秦文君的作品 。
贾里是一个初二的中学生,有一个同龄妹妹叫贾梅 , 他 非常关心 妹妹。有一次,他偷看了妹妹的日记,上面说:与他分别,我是多么悲伤!就怀疑妹妹早恋。他就开始观察起妹妹,接着他又看了妹妹第二天的日记,上面说:下午二点胜利路 57 号碰头。他就打电话给好朋友鲁智胜,决定跟踪贾梅。他们来到胜利路 57 号, 大 门是关着的。他决定和鲁智胜冲进房间,结果他们 差点撞伤 ,贾梅、林晓梅等一帮女生见到他们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正在排练话剧《草原英雄**妹》。 这个情节,我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我觉得贾梅很幸福,能得到哥哥的照顾和关心,我要是有一个这样的哥哥就好了。
我也有一个妹妹,名叫闫时,她上三年级。我没有像贾里那样关心妹妹,有时候看到好玩的或是好吃的东西,我还要偷偷的藏起来,不和妹妹分享。和贾里比起来,我真的很惭愧。
看了贾里的生活,我觉得要向贾里学习,不仅做一个负责任的哥哥, 而且也应该把我的人生 变 得更加精彩。 那么 从现在开始, 我要做个坚强、自立、热情 、有责任感 的好少年。
男生贾里读后感7当我选择买《男生贾里全传》时,看着标题,非常好奇。心想:我也是一个小男生,不知道这位贾里大哥哥和我有什么与众不同?他有什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呢?于是,我带着疑问来到了秦文君力作的这本小说中。
贾里大哥哥可不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物,他的故事真不少!这个大哥哥聪颖机智,热情侠义。他周围的伙伴们一个个也不同凡响,经常会做点意想不到的举动,干出点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如“冒险的代价”中说贾里想当英雄,有一天在公园,突然听到一位妇女大喊:“快追呀。”贾里看见一位男士手拿红皮包拼命地在妇女前面跑。贾里一看遇到抢劫的了,他奋不顾身地追上那男士,原来他们是夫妻,原因是他们的儿子刚才任性跑了,妇女才叫孩子他爸追儿子,结果是一场误会。后来他和好友果真遇到抢劫犯,在坏人面前他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赞许。一系列的小故事看了让人笑得捧腹喷饭,却暗含人生的苦涩和少年内心特有的尴尬。
贾里,一个坦率真诚的男生,给我带来了轻松。快乐。一个普普通通的男生,使我学会了许多,更使我懂得了许多。
男生贾里读后感8书中讲述了初中学生贾里在学校和家中发生的事情。在家里,他原本是个令爸爸头疼,常被妹妹嘲笑的男孩;在学校里他也是一位让同学小看,冷落,常令老师难堪的学生。但是他聪明机智,乐于助人,他给爸爸的作品提建议;帮助妹妹解决困难;为同学们打抱不平。······最终,他赢得爸爸的信任,同学们的喜爱和老师的表扬,甚至连经常取笑他的妹妹也对他刮目相看,敬佩有加。从这些事中,我们不难看出贾里是一个助人为乐,活泼可爱而又淘气的男孩。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一些道理:一个人能不能取得他人的信任,不在于这个人的家庭和成绩,而是在于它的品德和行为的好坏。贾里就是用自己乐于助人的行动获得了他人的信任和重视。另外,我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应该灰心和自卑,而应该像贾里那样乐观面对,做错事要知错就改,不至于酿成大错。
这本书中,人物栩栩如生,情节引人入胜,语言幽默活泼,实在令我百读不厌。
男生贾里读后感9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男生贾里》。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贾里的男孩子,他上初中二年级,他有一个妹妹,他的爸爸是一个作家,妈妈是一个家庭主妇。他在学校里的成绩中等,他为人诚实,心胸宽广。在他的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你知道为什么我讲贾里诚实么?是因为他日小队活动,帮忙打扫公共厕所的时候发现了一枚金戒指,他捡到后就去寻找失主,却没想到和失主在厕所门口擦肩而过,经过一些波折,他还是找到了失主。
我说贾里心胸宽广是因为有一天贾里的同学讲了贾里一句,见贾里一笑了之,便连续几天都讲贾里,还冤枉贾里推到她的自行车,没想到贾里还是一笑了之。她看贾里那么心胸宽广也改变了对贾里的看法。
看完这本书,我的感想是,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还要向他学习做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改掉爱计较的毛病,不和自己班上的同学计较一些小事情,和大家和睦相处
男生贾里读后感10读过许多本书,我也很爱看书,其中,我最爱看的还是要属秦文君写的《男生贾里》了。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事是一个叫贾里的男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趣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看的'是贾里和坏人战斗,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暑假里,贾里和他的好朋友鲁智胜和同学们在外面秋游,鲁智胜突然想上厕所,他的“铁杆哥们”贾里就和他一起去了,当他们准备走时,迎面来了一个不怀好意的人,把他们的手表和一些值钱的东西拿去了,他们这时才恍然大悟:他是一个小偷!贾里奋不顾身的追上了小偷,鲁智胜也紧跟其后,和他打了起来……,虽然最后贾里也受伤了,但是由于鲁智胜的“大嗓门”把周围的农民引了过来,农民见此情景,立即报警,警察将小偷活捉了……
我觉得贾里十分机智、聪明活泼、勇敢侠义,我们一定要向他学习!
男生贾里读后感11这个暑假我读了《男生贾里全传》这本书精彩极了,里面的主人公是贾里和他的妹妹贾梅,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件。
《男生贾里全传》这本书讲述了男生贾里和他的伙伴鲁智胜和陈应达组成了“三剑客”,开启了精彩的旅程。里面我最喜欢的一段经历就是冒险的代价,讲了贾里和鲁智胜争着想当英雄,他们想办法能让自己成为英雄,可想来想去对方都不同意,正在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向他们走过去,让他们蹲下,然后从口袋拿出匕首,让他们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都拿出来,于是贾里和鲁智胜只好乖乖地把值钱的东西全拿了出来。那人把它们全搜走了,但谁也没有去追它们都呆住了,到最后还是追上去了。那大盗已经逃的无影无踪了,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于是他们三个人便开始了一场搏斗,贾里在搏斗中被大盗的匕首划了一刀,便去了医院后回到学校,这时他们成了学校有名的英雄。
我读了这本书后我对书中的贾里的勇敢赞叹不已!
男生贾里读后感12这个寒假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男生贾里》,这本书很有趣,我十分喜欢看。
这本书写的是男生贾里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他有个好朋友叫鲁智胜,他俩在一起总能搞出些新花样;他有个古板的爸爸,总叫贾里“阁下”,似乎更偏向贾梅;他还和尖子生陈应达、小鬼鲁智胜合称“三剑客”。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贾家大事记》这一章。贾里的爸爸去电台开讲座,当有个听众问他为什么他的父亲那么严厉时,他的回答令我十分感动。他说父亲之所以要做严父,并非他不爱孩子,而是他更愿在关键时刻给孩子一种动力和高度,使之早日脱离他的庇护,展翅高飞。
的确是这样啊,父亲严,是他在关心我们。以前,我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总低着头写字、看书。每次爸爸看到了都要很严厉的说:“头要抬起来!低着头影响视力!”我觉得很烦,怪爸爸管得太严了,不就是头低一点儿嘛,又有什么关系。可后来学校查视力时,我的视力直线下降。我这才体会到爸爸的用心。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章节,比如《爱心》、《胜败体育节》……都让我很感动。
男生贾里读后感13我用了10天的时间看完一部长篇小说《男生贾里》,作者是秦文君。故事的主人公贾里个性十足,他勇敢善良、豁达大度,但是他也有调皮捣蛋的一面,总之他是一个很阳光的大男孩。
在遇到坏人抢劫的时候,贾里会勇敢地挺身而出和坏人展开搏斗,同时机智地大声呼救,并最终得到了警察和农民们的帮助。
这件事情传到了学校,贾里和好朋友鲁智胜成了校园英雄,我真的很佩服贾里的机智勇敢。在爸爸妈妈出差的日子里,贾里会尽心照顾妹妹贾梅,妹妹装病期间,贾里买来很多零食哄妹妹。贾里每天都在想爸妈会送他什么礼物,当他得到爸爸的礼物时,一下子傻脸了,礼物竟然是钢笔字培训班的学员证,贾里简直失望透顶。
临放暑假,老师发新书时有一套稍微破损的书,同学们都不愿意分到这套书,只有贾里毫不介意地主动要了这套书,如果我在班里遇到这种情况,我也会像贾里那里大度不计小节。
这本书趣味性很强,里面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希望同学们能认真阅读这本书,你们会和我一样喜欢大男孩贾里。
男生贾里读后感14《男生贾里》这本书主要写了初中生贾里在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
贾里和妹妹贾梅同在初中(2)班。贾里天真,活泼,好动,有独立感和自信心,很想让别人都知道他。(2)班的贾里、鲁智胜、陈应达三人在学校号称“三剑客”,他们既是党,又都是班干部,互帮互助,就像生兄弟一样。除这两个外,贾里还有朋友。张潇洒、小杜、王小明、林晓梅、邱士力,还有口吃患者刘格诗。有了这些朋友,让贾里的生活既有欢乐,也有悲伤。贾里的爸爸是儿童文学家,一天到晚总是绞尽脑汁地创作,是典型的重女轻男,老和贾里闹得不可开交,却对贾梅溺爱有加。相反,贾里的妈妈却是重男轻女,认为男生总比女生强,把贾里当做一个顶天立家的男子汉。
这本书生动有趣,任务丰富,形象活泼,我很是喜欢贾里,因为他体现了我们男生的气概,让学习更有意义,充分地写出了我们男生的活泼,阳光,帅气,不服输,耍酷,坚强的性格,让我觉得遇到了知音,我的生活和他一样同样会丰富多彩。
男生贾里读后感15最近又看了一本《男生贾里》,心里有许多感触。《男生贾里》主要讲了贾里与妹妹贾梅、同学发生的一些连贯的、充满童趣的故事。书中的贾里是一个顽皮的初中生。他令爸爸头疼,被妹妹笑话;在学校里被老师批评,经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却又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机智勇敢,充满童心,人小鬼大,爱冒险的少年。贾里的梦想是当科学家,我相信,在他的努力下,他一定能成功!贾里的同学也是非常的聪明,常常会有许多鬼点子,这也充实了贾里在学校的生活。
这本书所发生的故事都是有一些联系的,它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却处处透露着童年的气息。这也为我们写作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帮助:作文都是从小事中启发而写出来的。虽然这是九十年代的作品,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有一些差距,但终究都是些童年的生活。作者描写得非常好,没有一丝漏洞。这篇文章给了我一个最大的启示:我们要坚强地生活,快乐地生活,勇敢地生活,坦荡地生活。要学会助人为乐,懂得感恩。或许,在生活中会犯错,但是,这些不都是最真实生活的表现吗?
这本书妙趣横生,字里行间无不露出真挚的情感。作者细腻的文笔刻画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位充满童趣的孩子,一颗颗可贵的童心!
薛宝钗的人物形象简介
薛宝钗——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劝宝玉去会会做官的,谈讲谈讲仕途经济,被宝玉背地里斥之为“混帐话”。她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薛宝钗,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海棠诗社别号蘅芜君。薛宝钗被作者描写成一个有文才、有教养而美丽的女子(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红楼梦第五回》),但却被脂砚斋评为是第一号「无情」的人物。红书作者曾盛赞宝钗的美丽,说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六十三回》。 薛宝钗为金陵四大家族之薛家的掌上明珠,自小即被培养成才德兼备的女性。身上挂有一金锁,刻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字箴言,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因此贾府之人认为钗与宝玉之间有「金玉良缘」。 代表花卉薛宝钗宝玉生辰的那晚,怡红院里“群芳开夜宴”行抽花名签子酒令,宝钗抽到的是一枝牡丹,题曰:“艳冠群芳”,系有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这是唐代罗隐所作的《牡丹花》中的一句,原诗云:似其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侬华过此身。 牡丹素有“国色天香”之誉,盛开的时候雍容华贵,又称“花王”。据《杨太真外传》记载:开元中,唐明皇与杨贵妃于沉香亭前赏牡丹,曾命大诗人李白进《清平乐》三篇,李在这三首诗中就把牡丹和杨贵妃揉合在一起歌咏。宝钗体态丰满,肌肤白暂,宝玉有次见了好雪白的一段酥臂,也不觉动了艳羡之心,想“摸一摸”。她家庭出身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作为名门闺秀,贾府上下均对她另眼相看,而她的个性是“沉稳型,外冷内热”.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很明显的把宝钗喻为牡丹花,在第二十七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家飞燕泣残红》,作者把宝钗比作杨贵妃在书中不止一次,有一回,宝玉偶尔不慎对宝钗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休丰怯热。”结果惹得宝钗大怒,回敬他说“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见第三十回)这都可以说明,宝钗外表具有杨贵妃的特征。联系到历史上许多诗人把杨贵妃与牡丹浑为一体的事实,那末,把宝钗比作为牡丹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人物形象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象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象的创新性。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邹弢《三借庐笔谈》中载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象,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象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象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薛宝钗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象,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利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作者对这个根本特点表现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便愈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上,这一形像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后者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然而,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人们同情,但它所显示的批判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横绝一代的卓识,正表现在这里,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现在这里。只有从这个根本特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这二艺术形像。《红楼梦》在塑造人物形像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复描写和刻画,以使其突出鲜明外,还绕围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展开其他方面的描写和刻画,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和丰富。薛宝钗的形像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薛宝钗薛宝钗这个封建淑女的典型,除了她作为封建礼教的信奉者、执行者和殉道者这一基本点之外,她的性格还表现在其他许多方面。 薛宝钗不仅品格端方,容貌美丽,而且天质聪慧,博学宏览。幼年时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环境和聪慧的心灵,造成她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广博的知识。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连以“杂学旁收”著称的贾宝玉也远非所及。如元妃归省时,对宝玉诗中“绿玉”改“绿腊”的指点,以及对湘云问“棔”树的解释。她对艺术创作有着深刻的理解,发表过精辟的见解。如她在论画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前必须心中先有丘壑,才能对素材进行精当的剪裁和处理,才能达到真实地再现生活的目的;她在诗歌创作中提出要“各出己见”,“不与人同”,“要命意新奇,另开生面”,她反对跟着别人脚踪走去的摹拟和模仿的见解,无疑是颇有见地的。显然,在这些地方,作者是将自己对艺术的独到见解赋予了这位才华出众的少女。她自己的诗歌创作,也颇具特色。在大观园的诗人中,只有林黛玉可以跟她抗衡。在多次诗歌比赛中,她是经常夺冠的。她的诗构思新颖,意境深邃,具有雍容典雅,含蓄浑厚的风格。这样,作者又赋予薛宝钗的形像以浓郁的书卷气和优美的诗人气质。在这些地方,作者对她是赞赏的。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薛宝钗在宝、黛、钗爱情婚姻中的态度和作用,历来是分析宝钗这一形像的重要内容。在一般读者的心目中,钗、黛是一对情敌,有人甚至认为,宝钗为了争夺“宝二奶奶”的宝座费尽了心机;是她“欺骗了宝玉,害了黛玉”,爬上了宝二奶奶的宝座。她简直成了破坏宝黛爱情的元凶和林黛玉的刽子手了。我们从作品的描写中,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看到的是生活的和艺术的真实。在二人关系的开始阶段;她们之闻确实是颇为紧张的;在宝黛青梅竹马,情甜意密之时,突然来了一个“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的薛宝钗,这对林黛玉来说不能不是一个威胁;特别是当有了“金玉良缘”之说后,黛玉更感到宝钗是她的一个实力雄厚的情敌。所以,她利用—切机会处处对宝钗投以充满敌意的、锋芒毕露的讽刺,总是警惕地暗中窥探宝玉和宝钗的动静。书中多次写到,宝钗和宝玉说话时,黛玉不是及时地来到,就是在背后偷听了去。例如“识通灵”“认金锁”的时候;宝玉看宝钗腕子上的香串时;还有一次,贾母传宝黛二人吃饭,二玉因闹了别扭,黛玉竟一人先走了。宝钗使劝宝玉陪黛玉一起去吃饭;宝玉当时说了一句:“理他呢,过一会子就好了。”事后,黛玉多次在宝玉、宝钗面前重复这句话,可见二人的谈话都被黛玉背后偷听去了;这种情况书中还不少。可以这样说,钗、黛关系的紧张,并不是宝钗要与黛玉争夺宝玉引起的,而是黛玉为保护自己的爱情而处处防范的结果。相反,宝钗对宝、黛的亲近,至少在表面上采取了明智的回避做法。关于这,书中有多次明确的描写。说宝钗为争夺“宝二奶奶”的宝座,因而处处监视宝、黛,陷害黛玉,是不符合书中描写的实际情况的,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但这并不是说宝钗对黛玉不感到棘手。也不是说宝钗对宝玉毫无感情,她对宝玉是有爱憎之意的;且时有流露。但由于封建道德观念的严重束缚,使她连黛玉那样痛苦曲折地表达自己伤感情的勇气也没有,在她看来,婚姻大事完全决定于父母之命,媒婆之言,如果表现出任何一点主动的意图和行动,都是伤风败俗的可耻勾当。薛蟠说她爱上宝玉的话,因太伤了她的廉耻;气得她“整哭了一夜”。事实上,宝钗对宝、黛二人的亲厚,往往表现出一种局外人的超然态度。当宝钗听到有人开他们二人的玩笑时,常常添上几句凑趣;有时自己也开他们的玩笑,并未表现出拈酸吃醋的形景。这就是钗黛和好前、她们在爱情问题上的态度。 出乎一些人的意料之外,这一对“情场冤家”终于和解了,而且是以黛玉主动认错,承认“往日竟是我错了”而导致和解的。有人认为,这是阴谋家薛宝钗的胜利,幼稚的林黛玉上了当。果真是这样吗?请读读“秋雨夕闷制秋雨词,金兰契画剖金兰语”那一回吧。宝钗确实征服了黛玉,但那不是用的阴谋诡计,而是用她忠诚信奉的封建礼教,和她超然的手腕。从这件事中,黛玉看出宝钗并未拿她的“行为失检”作话柄,到处张扬,大作文章,而是“真心”地劝,说她,开导她,因而消除了“疑癖”,主动作了和解的姿态,此后,通过“薛姨妈爱语慰痴颦”等章回;进一步描写了她们友情的发展。她们的关系亲密到“竟比别人好十倍”的程度,连宝玉都感到奇怪,“暗暗纳罕”。作者写出了二人友情的建立和发展,就十分明确地排除了对宝钗形像——同时也即对作者的艺术构思——的误解,宝钗不是拨乱其间的小丑,更不是破坏宝留爱情的元凶。她和黛玉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这样,就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扼杀宝、黛爱情的真正元凶——封建统治者。最后,在薛、林二人当中,贾府统治者选中了薛宝钗,黛玉因此“泪尽而逝”。那么,能否据此断言,这是薛宝钗阴谋诡计的胜利,而林黛玉是阴谋下的牺牲品呢?前边的分析已经作了否定的回答。事实上,贾府统治者所以选中了宝钗,是喜欢她“品格端方”,“稳重和平”,而决非她玩弄了什么阴谋诡计的结果。如果把宝玉与宝钗的婚姻说成是宝钗煞费心机造成的“金玉良缘”,恰恰否定了封建礼教戏害青年的幸福和生命的罪恶。事实是,婚后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宝、黛、钗三者的爱情婚烟纠葛,到头来都是一场悲剧——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尽管二者的意义不同——却都是悲剧,真是所谓“干红一哭”,“万艳同悲”。《红楼梦》婚姻悲剧的意义正在这里,它所批判的封建礼教的罪恶的深度也正在这里;这个悲剧;并非仅仅是性格的悲剧,爱情的悲剧,而更是一个社会悲剧,时代悲剧。薛宝钗这个艺术形象对封建礼教的批判意义,并不亚于宝、黛二形像。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相关情节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 ,他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人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灵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有些读者在读了这两首《西江月》后,就此认定了宝玉是一个不求上进,只爱脂粉的孽根祸胎。但其实不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大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地主阶级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至于八股时文更是:“后人饵名钓禄之阶”,是“拿安诓功名混饭吃的”。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杂学帝搜”,宁肯去读《西厢记》《杜丹亭》这类被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
不仅如此,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和尊重。在第二回中,他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后来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又发现“女儿”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又有女儿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珠”再最后竟变成“鱼眼睛”的看法。这表明,他在成和或逐渐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最深的就是女孩。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再有,样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既是他弟弟,又是庶出,“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 “须要为子弟之表率”,但宝玉却是“不要人怕我”,所以贾环他们并不甚怕他,甚至得寸进尺还想割害他和凤姐。即使被贾环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他还在为贾环打掩护。他还对仆人没有主奴界限,直接破坏封建秩序。对茗烟“没有没下,大家乱玩一阵,”“撕扇子千金一笑”使晴雯转恼为笑;金钏受辱身,宝玉念念不忘,不顾给凤姐过生日这等大事,偷偷跑到郊外冷清之处洒泪祭奠。
还有,就连宝玉追求的爱情婚姻也是建立在这种反叛思想的基础上的。他早已将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昭然明世,他在梦中叫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情都倾诉了出来。
因此,也有人说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碍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二 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组。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O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象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的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使得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象乌眼鸡似的,奶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郭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薜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的这种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充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象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强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三 薛宝钗
说完了宝黛,那自然要说说宝钗了。对宝钗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虽然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因此,作者在描绘这个人物时,是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作者也赞美她,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赞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让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时,作者并不是把她写成一个小丑,而是通过对宝钗的批判来达到谪指封建制度的目的,贬中有褒,褒中含贬,但基本持否定态度,我想,这就是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为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她熟谙世故,诚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已,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乏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已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 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笼络,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收卖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金钏儿后,她和袭人扣听到消息,就连一向奴性很强的袭人也不觉流下泪来,而剥削阶级冷酷无情的本质使得她只感到“奇”便急忙撇下袭人,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 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表示了她并不忌讳把自己的衣服赏与去的奴才穿,当即回家拿了几身衣服来。至于受压迫的封建阶级下层统治者,宝钗为刑岫烟掩盖当衣度日的事实,来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命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努力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宝钗不仅会做人,而且常常借“做人”的机会来表现自己的才能。史湘云要起诗社,但没有钱,这时宝钗便趁机要替她设东。宝钗告诉湘云要从自家带 东西来请大家,但出门叫一个婆子来却说:“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会做人”的宝钗表面上是帮了贫弱孤女的大忙,但实际上却是给另一段“金玉良缘”一次打击。她借口请大家,实则是为讨好封建统治的大家长。她处处小心,处处为了讨好贾母而布置。如此可见“会做人”的宝钗是怎样“会做人”的了。
宝钗另一个主要性格特点就是虚伪,她虽然说过,对和尚道士所说的“金玉良缘”认为是胡说,又说金锁沉甸甸的戴着无趣,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宝玉去看生病的宝钗,宝钗拿着他的玉“重新翻过来细看”又“念了两遍”,再嗔怪丫环莺儿为何不去倒茶,引出莺儿笑说“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这正好达到此此起宝玉注意的目的。然后再将本来戴着无趣的金锁从里面的大红袄上掏将出来。薛宝钗笼着红麝串招摇过市也是同样道理。本来她不爱花粉,衣著朴素,最不喜打扮,但金锁专等玉来配,而红麝串是元春独赐予她和宝玉的,都是命定婚姻的征兆,所以以此才能来证明只有她才是得天运命的人堪配宝玉。虚伪而“会做人”的宝钗就是这样,以“敦厚温柔”的“淑女”身分为掩盖,用她深隐的心机暗示和讨好贾府的家长们。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就从这点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点启示。在当今纷繁变化的社会中,要想得心应手地周旋其中,恐怕这就要向宝钗学几手了。不过有得必有失,或许我们会推动我们的真本性。但我想,只要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只学习好的一面,或许对我们也是很有帮助的。
四 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
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仅二十岁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在卷首,我们通过冷子兴之口对她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这样对她已有了一点印象,但这些印象毕竟比较淡漠。但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声说:“我来迟些,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的出的。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我们却和黛玉一样,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因为忙,她迟到了。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待客之道。因为红所以才敢这亲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盯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在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活生的凤姐。
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凤姐,而且最常用的还是通过别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表现观凤姐的形象。贾府的穷亲戚刘姥姥初见凤姐时的描写,就很好地表现出她的“威”。刘姥姥好不容易才进了荣国府,经过了一番周折后才等到“凤姐”“下来”时,却只听人声未见人影,又经过摆饮,“半日鸦雀不闻”,最后才得到接见。而见到的凤姐却是“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着:‘怎么还不请进来?’待抬头看见刘姥姥已在地下站着,”这才忙欲起身,但“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这一段描写的特别精彩,寥寥几笔,足以传神。尤其是她“拨手炉里的灰”的细节写来“追魂摄魄。”这种细节描写虽简洁,但已写足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管事奶奶对一个穷亲戚的威风。另外,其仆人兴儿对其评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也极其准确地反应了凤姐的性格特征。
从第十二回起,作者陆续通过大段情节的描写来表现了凤姐性格的真实面。“毒设相思局”写她狠毒,“协理宁国府”写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写她的贪婪舞弊。这些描写使得读者越读下去,就越能发现其性格的险暗面。“弄权铁槛寺”,水日庵的老尼姑求凤姐拆散张金哥的婚事,结果凤姐得了三千两银子逼了一对示婚夫妻。然而就在其利用贾王两府关系使得阴谋得逞后,“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作者的谴责之意非常明显。
凤姐不象贾政、王夫人流戴着“宽厚”、“仁慈”的假面具,她做坏事自觉不而大胆,她曾经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表示自己敢于向任何阻止她做坏事的力量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姐的人生哲学大概同曹操相同:“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人们又绝不会把她同曹操混淆开来。同时贪婪狠毒的天性,凤姐却以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辞令,把自己隐蔽的更巧妙,更具复杂性。在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上,她真可谓爱财如命。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后来贾府坐吃山空,钱的确不够使了,机琏便让她去求鸳鸯,她张口就要一二百两银子做报酬。连夫妻之间也这样勾心斗角,可见其的确是贾府崩溃前的蛀虫。
在“五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一典型情节中,作者用了近二回的篇幅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凤姐性格。她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事儿以后,凤姐从兴儿嘴里听到全部情况,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对策,对尤二姐先是虚心假意地笼络,骗其入住大观园后,又借刀。而为其“显威”而状告贾琏的张华最后只落得被害,被灭口的待遇,她的所做所为的确是兴儿一席话最好的验证。
凤姐性格的充分描写,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作者给王熙凤的“判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已心研碎,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替。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其还是很婉惜的。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塌,而她自己也同归于尽。
总之,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五 史湘云
史湘云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所着力刻划的人物形象之一。她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前茅,在《红楼梦》复杂的形象体系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她的形象,对于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广泛地表现作品都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湘云的判词写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概括了湘云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且又遭逢未杨,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苦痛一生的悲惨遭遇。由于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因此她的性格也随生活境遇的转变而有所变化。
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封建统治的高墙深院内,被禁锢在侯们似海的封建记邸中,长期标准的封建教养,使史湘云接受了一整套陈腐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第三十一回写的史湘云与丫环翠缕谈阴阳的一段话中:史湘云认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当翠缕提出:“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时,史湘云就说她“糊涂”,骂她“放屁”,接着又把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上步说明:“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史湘云的这一篇宏论,突出地表现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义的荼毒之深。暴露出了其封建阶级的本质。
在这一湘云与宝钗是同一思想体系的。在她第一次正面出场贾府时,还是与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到了三十七回应邀入诗社时,就被薛宝钗拉去蘅芜苑同住了。在第二十一回,她见到贾宝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时骂他“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才改过。”从这就开始展露出这个贵族少女身上的封建道学气。接着她又操着薛宝钗的腔调,来劝贾宝玉去结交贾雨村之流,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一番薛宝钗式的言论,惹得宝玉大为光火,立即象过去对薛宝钗一样,斥之为“混帐话”,给她难堪,赶她到别屋去坐。由此可见,在史湘云骨子里的,还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但随着她寄食依人的不幸遭遇和四大家族的衰落破败以及大观园的动荡不安,在最后一次诗会上的《柳絮词》明显地表现了她不愿封建阶级的“春光别去”及对将彻底失去天堂的无限依恋和哀悼。
不过湘云性格的最大转换是在七十六回,那年仲秋节的日明之夜,贾母带领全家在大观园里开宴赏月。他们虽强打精神,寻欢作乐,又是击鼓伟花,又是饮酒赋诗,又是说笑话,但一派肃杀破败的气氛却紧紧围绕着他们。再加上一阵阵传来的呜咽凄清的笛声,敏感多愁的黛玉自然对写感怀,俯栏垂泪。当更定夜阑,席散人归时,只剩下同病相怜的史湘云来宽慰林黛玉。说着说着,她也不禁对宝钗有所鬼抱怨“可恨宝姐姐,天天说亲道地热,早已说今年仲秋,要大家一处赏月,必要起社,大家联句,到今日便弃了咱们,自己赏月去了”。亲历贾府重大变故,受到宝钗冷落,体会到世态炎凉的湘云终于对封建势力有所隔绝了。她与黛玉共同唱出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贵族阶级覆灭前颓丧绝望的哀歌。另外在史湘云身上,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到“英豪阔大”“需月风光”的品格和横放杰出的才华等一系列的下面形象。
史湘云作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她辩证的人物思想性格对揭示作品本身所表现的社会矛盾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六 其他
在《红楼梦》中,除了以上几位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笥性。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无一不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连书中一些着墨不多的焦大、傻大妞、小红等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