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浮光掠影下一句是什么

2.“莳花弄草,修篱烹茶,一阕清词雅韵,浅抒须臾人生.”什么意思?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一句是什么?

4.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下一句是什么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下一句

浮光掠影下一句是什么

皓月千里下一句-皓月千里皓是什么意思

下一句是静影沉璧。

该句的意思是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句话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对岳阳楼风景的赞美之情,节选自: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莳花弄草,修篱烹茶,一阕清词雅韵,浅抒须臾人生.”什么意思?

平日里侍弄花草,修修墙院篱笆,再赋上一首清清雅雅的诗词,以此来抒怀消遣短暂的人生。

1、莳 (shí,shì,)s

<动>移栽。柳宗元《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擢~兹庭中。”引栽种;种植。王夫之《小云山记》:“庐下~杂花。

2、花 (huā,)

①<名>花朵。李贺《将进酒》:“桃~乱落如红雨。” <动>开花。《采草药》:“深山中则四月~。”

②<名>能开花供观赏的植物。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木成畦手自栽。

③<名>形状像花朵的东西。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落灯~。

④<形>不只一种颜色的,有花纹图案的。宋濂《勃泥入贡记》:“腰缠~布,无舆马,出入徒行。”

⑤<形>视觉迷乱模糊。杜甫《饮中八仙歌》:“眼~落进水底眠。”

⑥<动>耗费;用掉。《红楼梦》:“只是白~钱,不见效。

3、弄 (lòng,nòng,)nòng

①<动>用手把玩、戏弄。《汉书?赵尧传》:“高祖持御史大夫印,~之。”引戏耍;游戏。《左传?僖公九年》:“夷吾弱不好~。

②<动>作弄。《左传?襄公四年》:“愚~其民。

③<动>演奏乐曲。《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饮卓氏,~琴。

④<动>古代百戏乐舞中扮演肤色或表演节目为“弄”。唐代有“弄参军”,宋代有“弄悬丝傀儡”等。

弄臣在帝王身边献媚狎玩的臣子。

弄翰谓写文章及作画。

弄口逞言巧辩;播弄是非。

弄瓦瓦,纺缍。给幼女玩弄瓦,有希望她将来能任女工之意,后因称生女为“弄瓦”。

弄璋璋,一种玉器。给男孩玩玉璋,有希望他将来具有像美玉一样的品德之意,后因称生男为“弄璋”。

4、草 (cǎo,)cǎo

①<名>草;草本植物的总称。《观沧海》:“树木丛生,百~丰茂。《敕勒歌》:“风吹~低见牛羊。

②<名>荒野;草野。《<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行露宿。

③<名>乡间;民间。《五人墓碑记》:“况~野之无闻者欤?

④<形>粗糙;粗劣。《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具。

⑤<名>初稿;草稿。《左忠毅公逸事》:“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

⑥<名>汉字的一种字体,流行于汉初,笔画相连,写来迅速。如“狂草”、“真草隶篆。

草鄙粗野鄙陋。《战国策?赵策三》:“臣南方~之人也,何足问?

草草1.草木茂盛的样子。苏轼《各子由记园中草木》:“君看藜与藿,生意常~。”2.忧愁的样子。《诗经?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3.辛苦的样子。杜甫《园人送瓜》:“园人非故侯,种此何~。”4.匆促。杜甫《送长孙九待御赴武威判官》:“闻君适万里,取别何~。

草创1.开始创建或创办。《书?终军传》:“夫天命初定,万事~。”2.起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未就,会遭此祸。

草次1.匆忙急遽。2.露宿于草野间。

草蹙仓猝;匆忙。

草菅1.草茅,喻轻贱。班固《汉书?贾谊传》:“其视若艾~然。(艾:通“刈”。)后称任意残命为“草菅人命。”2.草野;民间。陆游《薏苡》:“呜呼!奇材从古弃~,君试求之篱落间。

草芥比喻轻微而无价值的东西。夏侯湛《东方朔画赞》:“戏万乘若寮友,视俦列如~。

草具指粗劣的食物。《战国策?齐策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

草莽1.荒野。陶渊明《归园田居》:“常恐霜霰至,零落同~。”2.草野;民间。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传》:“乃令重黎举夔于~之中而进之。

5、修 (xiū,)xiu

①<动>修饰。《汉书?冯奉世传》:“参为人矜严,好~容仪。

②<动>撰写;修改;润色。《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③<动>修理;修造;修建。《过秦论》:“~守战之具。

④<动>整治;治理。《隆中对》:“外结好孙权,内~政理。

⑤<动>修养;修行。《信陵君窃符救赵》:“臣~身洁行数十年

⑥<动>效法;学习。《原毁》:“一善易~也,一艺易能也。

⑦<形>长;高。《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竹。

⑧<形>善;美好。《离骚》:“老冉冉其将至,恐~名之不立。”

辨修,脩。“修”的本义是修饰,“脩”的本义干肉。二字常通用,但“干肉”一义不写作“修”。

修书⒈写信;⒉著作撰写。

修文⒈兴修文教,加强文治。⒉旧称文人亡为修文。

6、篱 (lí,)lí

<名>篱笆。《项脊轩志》:“庭中始为~,已为墙,凡再变矣。”陶渊明《饮酒》:“采菊东~下,悠然见南山。

篱落篱笆。

篱壁间物谓家园所产之物。

7、烹 (pēng,)

pēng

①<动>烧煮。《陈涉世家》:“卒买鱼~食,得鱼腹中书。

②<动>古代一种酷刑,用鼎来煮。《史记?项羽本纪》:“吾翁既若翁,必欲~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③<动>杀;消灭。《史记?秦始皇本纪》:“~灭,振救黔首,周定四极。

8、茶 (chá,)

chá?

常绿灌木,叶长椭圆形,有锯齿,经加工制为饮料,就是茶叶;秋末开花,白色;种子可榨油;木质致密,供雕刻用:茶树。茶农。 特指“茶叶”:绿茶。红茶。花茶。沱茶。龙井茶。乌龙茶。 用茶叶沏成的饮料:茶水。茶饭。茶点(茶水、点心)。茶话会。茶博士(善于烹茶的人,亦指卖茶的人或茶馆侍者)。茶余饭后。 泛指某些饮料:茶汤。面茶。果茶。 特指“茶点”:早茶。晚茶。

笔画数:9; 部首:艹;?

9、一(yī,)

①<数>。《狼》:“~屠晚归。

②<连>一边;一面。《兰亭集序》:“~觞~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③<形>同一;一样。《察今》:“古今~也。

④<动>看作一样。《兰亭集序》:“固知~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⑤<动>统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

⑥<动>专一。《劝学》:“用心~也。

⑦<副>全;一概。《岳阳楼记》:“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

⑧<副>一旦。《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诚~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

⑨<副>才;刚刚。《赤壁之战》:“初~交战,操军不利。

⑩<副>初次。《曹刿论战》:“~鼓作气。”

一旦⒈有一天。⒉一时;忽然。⒊形容时间很短。

一何多么。

一力⒈协力。⒉竭力。

一体关系密切,如同一个整体。一样,相同。

一昨前些日子。

10、阕(què,)

què

①<动>止息。《诗经?小雅?节南山》:“俾民心~。

又停止。周邦彦《浪淘沙慢?水竹旧院落》:“东门帐饮乍~。

又特指乐曲终止。谢灵运《九日从宋戏马台集送孔令》:“指景待乐~。②<量>乐曲每一次终止为一阕。《史记?留侯世家》:“歌数~。

又词有两段者,称为“前阕”和“后阕”。

11、清(qīng,)

qīng

①<形>清澈;清亮。《兰亭集序》:“又有~流激湍,映带左右。”

②<形>清洁;清净。《班超告老归国》:“水~无大鱼。”

③<形>清白;纯洁。《屈原列传》:“举世混浊而我独~。”

④<形>清廉;廉洁。《训俭示康》:“公虽自信~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⑤<形>清爽;清凉。《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惠风和畅。”

⑥<形>清明;清平。《陈情表》:“逮奉圣朝,沐浴~化。”

⑦<动>清除;肃清。《谭嗣同》:“~君侧,肃宫廷。”

⑧<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2、词(cí,)

①<名>言词,词语。《促织》:“巫从旁望空代祝,唇吻翕辟,不知何~。”《柳敬亭传》:“幕下儒生设意修~,援古证今,极力为之。”

②<名>一种韵文形式,又叫“长短句”。如“宋词”、“辛弃疾词”。

词话1.评论词的内容、形式或词的作者的书,体裁同诗话相似。2.元明时说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有说有唱。3.明代章回小说里夹有诗词的也叫词话。

词林1.指汇集在一起的文词。也指文人聚集在一起。萧统《答晋安王书》:“肴核坟中,渔猎~。”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忆昔李公存,~有根柢。”2.翰林院的别称。如《沁园春》、《水调歌头》、《永遇乐》、《蝶恋花》等。词牌规定的韵律、段数、句数、字数、句式、声律等的规格。不同的词牌,其规格也不同。

词藻诗文中富丽华美而有文采的词句。也作“辞藻”。

词章诗文的总称。也作“辞章”。

词致文辞的意趣、情调。

13、雅(yǎ,yā,)

①<形>正确的。《出师表》:“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言。”

②<形>高雅;不俗。《滕王阁序》:“都督阎公之~望,棨戟遥临。”

③<副>平素;一向。《张衡传》:“安帝~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④<副>很;甚。《后汉书?窦后记》:“及见,~以为美。”

雅故⒈以往;向来。⒉从前的。

14、韵(yùn,)

yùn

①<名>和谐悦耳的声音。《与朱元思书》:“好鸟相鸣,嘤嘤成~。”

②<名>韵部。《活板》:“每~为一贴,木格贮之。”

③<名>诗歌、辞赋等的韵脚。《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俱成。”

④<名>气质;性格。《归田园居》:“少无适俗~。”

⑤<名>情趣;韵味。《图画》:“故中国之画以气~胜。”

韵宇器量;气度。

韵语押韵的诗文。

15、浅(jiān,qiǎn,)

qiǎn

①<形>(水)不深;浅。《庄子?逍遥逰》:“置杯焉则胶,水~而舟大也。”

②<形>泛指浅,不深。《石钟山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

③<形>低;矮;不高。《钱塘湖春行》:“~草才能没马蹄。”

④<形>(时间)短,不久。《过秦论》:“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

⑤<形>(颜色)浅;浅淡。《江畔独步寻花》:“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红?”

⑥<形>肤浅;浅薄。《隆中对》:“而智术~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jiān见“浅浅”。

jiàn见“浅浅”。

浅浅jiānjiān水疾流的样子。

浅浅jiànjiàn巧辩的样子。

16、抒(shū,)

shū

①<动>表达;抒发。《墨子?小取》:“以辞~意。”

②<动>通“纾”。解除;排除。《左传?文公六年》:“难必~矣。”

17、须(xū)xū

①<名>胡须;胡子。《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

②<名>动物的触须。《促织》:“俄见小虫跃起,张尾伸~。”

③<动>等待。《诗经?匏有苦叶》:“人涉卬否,卬~我友。”

④<动>需要。《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行即骑访名山。

⑤<副>应该。《凉州词》:“羌笛何~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⑥<副>本是。《[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你~身姓刘,你妻~姓吕。”

⑦<副>却。《失街亭》:“到丞相面前~分不得功。”

须眉胡须和眉毛,代指男子。

须索必须。

须臾片刻;一会儿。《荀子?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之所学也”

一阕清词雅韵,浅抒须臾人生

蝶恋花 笺笺心语寄红豆。蝶舞天涯,相思最堪瘦。 燕飞处弱人病柳,杯盏里穿肠毒酒。 帘帘幽梦依依眸。凄凄殇歌,雨后凉满袖。 再回首多情依旧,只是无情依旧否? ?长相思 千片帆,万条船。华灯初上人未还,愁绪流一川。 夜阑珊,意阑珊。须臾烟花灿烂天,望残月弯弯。 ?如梦令 一曲离歌唱晚,两眸心光璀璨。 常忆初见时,鼓瑟琴箫相伴。 咏叹,咏叹,长愿人生初见。 ?采桑子 曾经以为情谊水,长向东流,涓涌心头,搁浅红尘几多愁。 待得梦醒一回首,潺潺难留,再见堪忧,情断天涯无数楼。 ?七绝 落梅花前人病酒,欲把情愁饮销透。 ?一江清水空自流,醒后悲风凉满袖。 ?七绝 遇见问宿命偶然?爱你却天性使然。 是劫是缘听弦断,断梦里三千痴缠。 ?梧桐影 路迢迢,烟波渺。 风停雨霁任逍遥,涉过千山孤影傲。 ?七绝 传说多少有缘人,前世皆为亲兄妹。 奈何桥上走一回,今生却让君心碎。 ?钗头凤 决绝词柬伊 相思缠,情绪乱,此事更堪雨漫漫。 野莺飞,东流水,送走红豆,怎敢品味?累、累、累! 把情斩,愁自散,多情最苦一刀断。 别在会,心已碎。孤灯残影,两行清泪。寐、寐、寐! ?浣溪沙 举杯不请愁自来,美酒饮尽愁一怀。三更明月听落梅。 世间多少相思债,肠断通把相思埋。明日又把红豆栽。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下一句是什么?

应当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都享乐之后才享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1.出处:《岳阳楼记》

2.作者:范仲淹

3.创作年代: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

4.文学体裁:散文

5.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

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

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

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

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

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中心思想:

这篇文章叙述了事情的本末源起,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7.主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一提起岳阳楼,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千古名臣范仲淹,千古名文《岳阳楼记》, 想到其中表明范仲淹宽阔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还会赞颂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生活态度。可以说,人们把太多的目光和关注给了范仲淹,而很少会有人想到功不可没的滕子京。既是自勉,又是与友人共勉。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下一句是什么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出自宋朝诗人范仲淹的古诗作品《岳阳楼记》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下一句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完整句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为: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这样他们进入朝廷做官也忧虑,退处江湖也忧虑。虽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以后才快乐”吧?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路呢?

《岳阳楼记》的文学赏析:

第一,岳阳楼之大观,前人已经说尽了,再重复那些老话没有意思。范仲淹就是采取了换一个新的角度,找一个新的题目,另说他的一套。

文章的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巧妙地避开楼不写,而去写洞庭湖,写登楼的迁客骚人看到洞庭湖的不同景色时产生的不同感情,以衬托最后一段所谓“古仁人之心”。范仲淹的别出心裁,让人佩服。

第二,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交融在一篇文章中,记事简明,写景铺张,抒情真切,议论精辟。议论的部分字数不多,但有统帅全文的作用,所以有人说这是一篇独特的议论文。《岳阳楼记》的议论技巧,确实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第三,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它虽然是一篇散文,却穿插了许多四言的对偶句,如“日星隐曜,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些骈句为文章增添了色彩。

作者锤炼字句的功夫也很深,如“衔远山,吞长江”这两句的“衔”字、“吞”字,恰切地表现了洞庭湖浩瀚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简洁的八个字,像格言那样富有启示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丰富的意义熔铸到短短的两句话中,字字有力。

全文记叙、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动静相生,明暗相衬,文词简约,音节和谐,用排偶章法作景物对比,成为杂记中的创新。